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简介

摘要:

历经千年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本文主要从赵州桥的建造背景,使用功能,受力特性,建造技术及社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了石拱桥的一些缺点及改进办法。

关键字:

赵州桥敞肩式力学性能历史地位

一、赵州桥的背景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波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全长64.4m ,净跨37 02m ,弧矢7.05 m 。弧半径27.7 m ,大弧拱的二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伏拱.两小拱的半径分别为2.3 m 和1.2m ,跨度分别为3.81m 和2.85m。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

敞肩式的结构赵州桥建成距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时,这里也有4级以上地震,而赵州桥却完全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屹立千年不倒。

赵州桥自重2800吨,但是是赵州桥的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高1.55米的桥台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这是人类造桥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赵州桥的简要介绍

(一)使用功能的介绍

隋代大业年间,赵州号称“四通之域”,当时的赵州是华北的交通咽喉,横跨赵州的渡河便成了百舸争流的交通大动脉。于是跨河大桥赵州桥,造桥大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开始创造这个人类土木工程史上的壮举。

1、坡度平缓的运输功能

赵州地处平原,赵州桥两岸地形平坦,李春设计时选择了坡度极其平缓的圆弧拱形式,桥面坡度约为1:12。这一坡度的设计用现代的观点来看,有非常好的运输功能。我国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12,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轮椅人使用的坡道不宜大于1:8。”由此看来,赵州桥的坡度设计是非常合理的。

因此赵州桥单孔净跨度达37.4 米桥高,却只有7 米多,所以桥面和当平稳,无论中间走马推车两旁挑担行路、都不吃力便于两岸的经商往来,大大地提高的运营效率。桥身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 中间走车马, 两旁走人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并且赵州桥的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不会阻碍水路的运输。

2、敞肩圆弧拱的泄洪功能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提高了大桥的安全性。河中间没有桥墩, 桥脚跨落在两岸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泄洪,保持水流的畅通, 也避免广河水对桥基的直接冲击、能延长石桥寿命。而且赵州桥具有“撞”空而不实的特点也加强了这一功能。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多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4个小券,大约节省了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古代佼河每逢汛期, 水势较大, 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4个小劵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4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 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 起到了泄洪的作用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3、弧线外形的审美功能

赵州桥的外形为一条平滑的曲线,平缓浑厚的曲线与自然融为了一体。2个小拱均衡对称, 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显得更加轻巧秀丽。

在交河之上,一条优美的弧线沟通两岸,两岸花堤绿树,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好一派燕赵雄风!这样一幅美景,这就是赵州桥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纵观国内外著名的建筑,都是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因此这是赵州桥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受力特性的介绍

1、自然基础稳固牢靠

赵州桥所在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李春利用河底的粗沙层作基础不打一根桩,仅用五层石料作桥台由于接触面大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很小。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完全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这个千年名桥的全部重量,足以说明桥址选择比较合理。

2、赵州桥的桥台独具特色。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低拱脚、浅桥基、短桥台的特点。赵州桥的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并且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这样的桥台既简单又使用。

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建造者在桥台上采取了相应的固基措施。桥台边打入的许多木桩,加强了桥台的基础,可以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也经常采用。延伸桥台后座,可以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沿河一侧设置的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保护桥台和桥基,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赵州桥桥台简单实用的设计及其一系列的加固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

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3、伏拱卓越的力学性能

两对伏拱的存在对于赵州桥拱桥拱券应力分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分析指出有伏拱情况下全桥不出现拉应力,且全桥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而在无伏拱情况下,桥拱轴线上两端约四分之一附近出现了微弱的拉应力,且全桥的应力分布起伏较太,这过对拱桥的强度是不利的。从而可以看出,伏拱的存在对于拱桥拱券应力分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伏拱的存在,一方面使赵州桥的圆弧形的拱轴线充分接近既经济又合理的恒载压力;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伏拱的存在,既减轻了桥身自重,又消除了拱轴线截面上的拉应力,使赵州桥更加稳固耐用。既美观又实用的赵州桥深刻表现了拱桥结构的卓越力学性能。

(三)建造技术的介绍

1、赵州桥的砌置方法

赵州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O3米。建造者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这样的结构是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法砌置而成。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由于每券各自独立,所以便于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拱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拱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拱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2、保持大桥稳定性的措施。

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赵州桥的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在每一拱券和少量的桥的宽度上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收分”法使得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而且桥的宽度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社会影响的介绍

赵州桥精巧的技术、科学的结构、优美的造型,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桥的使用功能得到漫长的河流尽致的发挥,人们子子孙孙从桥上获得切身的利益。在为人们带来平安吉祥的同时,又成为精神寄托的所在。桥历经千余年天灾人祸而不毁坏,仍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似是一件不可思念的事情,除非有神灵护佑,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许多的神话传说由此产生如李春建桥演变成了神仙鲁班建桥等等。

赵州桥通过文化兼容来彰显协同于普遍社会心理的建筑主题:禾叶、斗子、竹节、八瓣莲花、蟠龙,元宝,或来源于佛教艺术,或萃取于民间理想,或依托于神话传说,尽管艺术符号来源各殊,然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艺术主题和社会理想:平安吉祥。尤其是桥巅栏板上的饕餮浮雕,形貌狰狞,望之令人毛骨悚然,用以警示行人:此凶险之处,桥高水深,车马频繁,不可停留。由此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桥梁“通济利涉”的功能和“平安吉祥”的艺术主题。

赵州桥的核心价值仍然是历经1400年而不衰的“技术满足功能”的高效能状态。技术高超功能的满足,在时间的锤炼中如果愈见光大辉煌,在世世代代的读解中,人们逐渐对其产生日益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宿感。这种心理上的认同与归宿,使赵州桥存在于物质世界的同时,又长久地存在于

人们的心灵之中,永葆鲜活的面貌。

四、赵州桥的的历史地位及拱桥的主要缺点

(一)赵州桥的历史地位

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中外的著名学者给予这个土木工程史上的成就与极高的评价。梁思成:“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桥梁专家福格·迈耶(H. Fugl-Meyer):“罗马拱桥属于巨大的砖石结构建筑……独特的中国拱桥是一种薄石壳体……中国拱桥建筑,最省材料,是理想的工程作品,满足了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牌纪念;1999年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拱桥的主要缺点是:

(二)石拱桥主要问题

赵州桥历经千年风烛残年,迄今还在为人类服务。我国是修建石拱桥最早也是最悠久的国家,石拱桥具有造价便宜,技术难度小,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地质好的条件好,石料丰富的地方适宜建造。近年来,石拱桥出现拱圈变形开裂,墩台沉陷并开裂,甚至垮塌事故时有发生,石拱桥有自身的缺陷。

1)自重较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较大,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当采用无铰拱时,对地基条件要求较高;

2)拱桥一般都采用在支架上施工的方法修建,随着跨径和桥高的增大,支架或其他辅助设备的费用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拱桥的施工难度,提高了拱桥的总造价;

3)由于拱桥水平推力较大,在连续多孔的大、中桥梁中,为防止一孔破坏而影响全桥的安全,需要采用较复杂的技术措施,例如设置单向推

力墩,也会增加造价;

4)与梁式桥相比,上承式拱桥的建筑高度较高,当用于城市立交及平原地区的桥梁时,因桥面标高提高,而使两岸接线工程量增大,既增加

造价又对行车不利。

参考文献:

[1]刘云驻,王大铂. 伏拱对赵州桥力学行为的影响[J]. 力学与实践,2001,23(4):20-24

[2]刘丽, 王正明。赵州桥多维价值的现代研究[J]. 古建园林技术,2001(1):18-21

[3]董斐.浅析赵州桥在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贡献[J]. 历史学习,2008(2)

[4]汪法频. 惊世一“跨”[J] . 建筑,2008(6): 1-1

[5]吴静波.赵州桥建造年代再探讨[J].文物春秋,2002(1): 50-52

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词

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词 小编语:赵州桥建于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悠久历史,是现存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典范。以下是关于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 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河北赵县赵州桥,我是你们的导游**。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洨河之上,距石家庄市东南区域仅有45余公里。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此桥全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拱矢高7.23米。这座桥建得精巧新奇,造型优美,通体为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组成单孔孤形大桥横跨在洨水两岸。桥大拱两端之肩上又各设两个小拱,这些敞开的小拱减轻桥身重量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少流水冲力、加速畅洪的作用,设计可谓非常科学合理。当时,使用这种敞肩拱还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属于开先河之举。 因赵州桥属于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此桥是神仙鲁班祖师修建的。其实,赵州桥是我国陏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的,有史记载。保持1400年屹立风姿,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赵州桥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介绍赵州桥的导游词(范文二) 游客朋友们:

赵州桥位于石家庄市南40千米处的赵县城南的洨河上,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赵县古城赵州,所以该桥也被称为赵州桥,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单孔弧形敞肩石拱桥,被誉为世界桥梁鼻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赵州桥以结构奇巧、设计科学、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世界。 再看眼前的这块影壁正面上,选刻前我国当代已故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的文章。茅老的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原文较长,以下节录的这一段主要总结了赵州桥的情况。茅老在文章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该文选自作者后入载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茅老以非常科学、准确的语言分析了赵州桥的几个特点,阐述了赵州桥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它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这些接下来还要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请大家随我一同来欣赏影壁背面的汉白玉浮雕群。赵州桥建于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悠久历史,是现存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典范。在这一千多年间里,就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赵州桥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下面所描述的这段动人故事:相传赵州桥是由鲁班爷在一个晚上造成的,真乃一夜成桥,惊动天下。就连仙境里的神仙也闻名而至,张果老为了考验赵州桥的承载能力,就身骑着小毛驴,走到了大桥中央,只见张果老手中拂尘一摆,接来日月星辰,刹那间,只见毛驴奋力扬蹄,落地踏然有声,赵州桥在超常负荷下,被压得摇摇欲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只见鲁班纵身跃入桥下,单手向上一举,就稳稳地托住了大桥。柴王爷听说了民间有了这样一座神奇的大桥,表示要和他共享江山,就和他的弟弟赵匡胤用小推车载着三山五岳上了大桥。而在桥面上从此也就清晰地留下了驴蹄子印、车辙印和膝盖印等几处仙迹,也因此而留下了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一段千古绝唱:“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五爷推车轧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1.赵州桥(相关资料)

赵州桥相关资料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赵州桥的结构: 主拱由28道相互独立的拱券并列而成,建桥时先砌中间的,再砌两边的,每道拱券宽约35厘米,每石长度不同,自70厘米至于109厘米不等,各块条石之间用二个“腰铁”相连。每条拱券坏了可单独修理,因外侧的拱券易风化损坏,明代时桥西侧的5道拱券塌落,在明清时重修(没有修复记录,可明显看出与中间的石料不同),1955年对东侧塌落的5道拱券进行了重修。中间18道拱券还是隋代建筑的。 为了防止拱券向外倒,另外还采取了以下方法: 1.上窄下宽。为了防止拱券向外倾斜,拱脚宽9.5米,拱顶宽9

部编版小学语文赵州桥精选教案

19 赵州桥 1.认识“县、济”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创举、精美”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课件展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

赵州桥优质课教案设计

赵州桥优质课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地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地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地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地特点和其好处。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了解有关桥地知识,查找赵州桥的资料。课件。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古代建筑。你知道中国古代有那些著名建筑? 2、板书课题:赵州桥。课件出示,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对赵州桥的设计者及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 A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B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C独体字应查的部首:“击”:应查“一”部。“且”:应查“|”部。 D区别形近字,口头组词巩固。 跨()史()即()栏()抵()爪()垮()使()既()拦()底()瓜()2.读课文。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赵州桥优质课教案设计

1.自学第1自然段,这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五、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这座横跨在河北省赵县小河上的赵州桥,踏上它宽阔的桥面,去欣赏这一座1400多年前的石拱桥。 二、品读课文 1、请你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一)、品读:雄伟的桥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细心自读,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表现赵州桥气势雄伟的句子。拿起笔,边读边画出来。 (3)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课文

小学三年级《赵州桥》课文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知识点 一、多音字:

1、济jǐ济南;jì救济 2、量 liàng重量;liáng量一量 3、爪zhǎo爪牙;zhuǎ鸡爪 4、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5、冲chōng冲洗冲锋; chòng冲劲儿 6、横 héng横扫横七竖八;hèng蛮横横财 7、省shěng 节省; xǐng 反省 8、似sì似乎;shì似的 二、近义词: 节省—节约宝贵—珍贵才干—才能精美—精致参加—参与 雄伟—宏伟坚固—牢固美观—美丽闻名—有名、著名 三、反义词: 减轻—加重节省—浪费容易—困难坚固—松散、松软美观—丑陋 四、词语解释: 1、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2、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说明文,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 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赵州桥“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桥,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但它比安济桥晚了1400年。西方学者承认,安济桥敞肩拱建筑,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赵州桥又是一件建筑艺术的珍品。它横跨河,宛如一道长虹,气势雄伟。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玉环,装饰在桥身两肩。巨身空灵,线条明快,在恢宏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大桥顶部,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兽,寄托了人们祝福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无疆的良好愿望;栏板上和望柱上雕刻着各式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其中尤以蛟龙最为精美。蛟龙或盘踞游戏,或登陆入水,变幻多端,神态极为动人。雕作刀法遒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中国赵州桥作为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为中国石拱桥增添了新的光彩。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6)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修造。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古代敞肩型石拱桥。赵州桥主拱由28道拱券纵向并列砌成,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在主拱背上加设了四个两两对称的小拱。这种建桥法,不但节省材料,减少桥身自重,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宣泄流量,削弱其对桥身的冲击,拱上加拱,使桥体显得玲珑剔透,更加美观,的确是世界建桥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古代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吞齐跨赵”,地处兵家必争之咽喉要道,肩摩击轱的行人车马日夜不息,加上地震水患,战争兵燹,屡有损伤,自唐至今已曾经8次修缮。我们现在看到的赵州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58年全面、彻底整修后的,这也是建桥13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 1000多年来,赵州桥以其奇特的建造艺术,赢得了世人的惊叹。唐中书令张嘉贞在大石桥《铭文》中惊呼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近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赵州桥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真可惊异地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篇二:说明文的阅读与《赵州桥》 说明文的阅读与《赵州桥》 题型:1、找出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 2、明确说明顺序 3、找出说明方法,说明作用 4、分析语言特点,及重点词语的作用。《中国石拱桥》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导读: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赵州桥的传说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

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 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 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 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教案

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zhuǎ(鸡爪 gàn(干部)参{ 横﹛爪﹛干﹛

介绍赵州桥说明文6篇

介绍赵州桥的说明文500字1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赵州桥“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桥,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但它比安济桥晚了1400年.西方学者承认,安济桥敞肩拱建筑,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 介绍赵州桥的说明文500字2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皎河之上,当地俗称为大石桥,建于隋代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它以

赵州桥的故事传说

赵州桥的故事传说 论文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象纷繁复杂大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并且四大类民俗之间互相联系影响共同发展。以赵州桥为例来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联系,而本文主要涉及赵州桥故事传说即语言民俗方面,通过故事传说来说明赵州桥这一物质民俗中的交通民俗与语言民俗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物质民俗语言民俗赵州桥鲁班张果老柴王爷联系紧密 正文: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它的结构特点有:敞肩拱、跨度大弧形平、两端宽中间窄、纵纵向并列砌筑法。赵州桥最大的特点是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的两个拱形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赵州桥不仅具有经济实用,坚固等优点,在科学技术上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具有宝贵的民族艺术特色。赵州桥沿袭了我国古代建筑左右均齐的对称特点给人以古相苍劲的艺术美感。从赵州桥的总体轮廓看,石桥的造型似“新月”、“玉环”、“长虹”、“苍龙”。另外,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而赵州桥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它充满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故事,宋代始,开始盛传桥上有“仙迹”。北宋周辉《北辕录》一书云:“元祜间赐名安济,有张果老驴迹。”杜德源诗曰:“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到元代,《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首次详细记载了世谷传说:桥为春秋战国时期鲁班所造,并且有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和柴王(柴荣),以及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而我觉得概括最为精辟简练的莫过于那首儿歌《小放牛》“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也是赵州桥流传最为广泛的传说。 首先关于造桥人——鲁班的故事。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即现在的赵县,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已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而那群羊则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 然后是关于“八仙”张果老和柴王爷的故事。鲁班一夜之间造桥的事迹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于是相约柴王爷一起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在桥头上,张果老问鲁班这桥能否经得起他和柴王爷过去,鲁班很不屑地说当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1 赵州桥(教案)

11.赵州桥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二、读文识字。(用时:15分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 解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 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 意。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 生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 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 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 2.多音字组词。 三、初步了解赵州桥。(用时:10分钟) 1.指名分段读课文, 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 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 了哪些内容。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 得正确、流利。 2.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 河上 建造人:李春 建造时间:一千四百多 年前 3.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县 的()河上。它是隋朝的 ()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这篇课文从()() ()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 州桥。 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书写生字、词语。 (师范写,生仿写)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学生认真仿写,把字 写规范、写漂亮。

了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词的意义。 2.整体观察,从桥长、桥宽等方面观察。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 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 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 起什么作用? 3.画出体现赵州桥 美观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 段话。 1.自读课文,交流回答 问题。 2.课件出示“有的…… 有的……还有的……”句 子。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 精美。 3.对照图片,有感情地 朗读第三自然段。 6.用“有的……有的…… 还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 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 了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我国有 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1.读最后一段,感受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 名世界的建筑。 7.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 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赵州桥(优质教案)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 二、自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 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 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赵州桥

24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实际,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词语“创举冲毁节省坚固美观雕刻缠绕智慧遗产”。 2、能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写句。 3、继续学习默读、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建议】 1、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 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本文的生字不多,“洨,”字可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部首查字的方法给生字注上 音节,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学生在预习读文时遇到不识的字,应主动借助工具书去自主识字,课内应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由于每位学生自主认识的生字不径相同,通过交流可以起到互相促进,复习巩固的作用。高年段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忽视字词教学的现象出现,字词教学更应体现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 3、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阅读前可抓住阅读芳 草地中“要让别人了解赵州桥,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必须要介绍的?”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先来谈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梳理并板书,如:桥是谁设计的?建造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主要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边默读边思考: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赵州桥哪方面的情况?(文章主要介绍赵州桥的主要的特点)接着,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读文找到相关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记内容,对第三节的内容应努力做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可抓住“创举”一词,让学生结合有关内容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文章介绍赵州桥建筑结构上的特点——是一座单孔弧形桥,圆弧跨度大;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两个小拱。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节省了石料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教师此时应适时总结归纳文章内容可以“抓文中的关键词句”。为了帮助学生归纳第三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背诵排比句,然后用一个词概括说说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怎么样(栩栩如生),从而归纳出这节主要介绍了——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的图案。此时,教师再次归纳方法“找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句意”。教学中应注意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应在让学生不断阅读,熟悉内容,积累语言,感受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帮助学生梳理出归纳文章内容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切忌脱离文章内容一味地讲授方法。 4、教学中还应注意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逐步提高学 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如:可以结合归纳文章内容的训练,让学生以讲解员的口吻写一段介绍赵州桥的解说词;抓住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查询资料,选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其他文化遗产的内容,写一段简要的

赵州桥的资料历史典故

赵州桥的资料历史典故 赵州桥的资料历史典故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

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2)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3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时,要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细读课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泛读课文,回顾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和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而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慧”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言。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赵州桥》(板书课题)。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