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完整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具体表此刻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相关阅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务必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务必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理解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群众领导。
简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简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
第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共中央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首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会议突破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思想,确立了"经济是中心"的原则,意味着中国正式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此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使得中国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会议的主要决策,如加强农村经济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外资等,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提升,国内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此次会议胜利召开还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
会议提出了"党管一切"的原则,实现了党在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
此举有助于优化政府机构,加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会议还加强了对外开放的决心。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因此得到提升,扩大了与各国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和优化,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从1975年11月以来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全面改革、打造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决策,标志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会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提出“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实施策略,把握了改革的脉搏和方向,尤其是提出了由福利性体制向有效调节性体制转变的原则,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中共11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共11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978年底,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思想上:①彻底否认“两个但凡〞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顿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立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新时期。
请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请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示例文章篇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我呀,在课本里学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可真是个超级超级重要的事儿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呀,咱们国家的情况有点像在大雾里走路。
那时候呀,很多东西都被限制住了。
就好比一只鸟,本来应该在广阔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飞,可当时就像是被关在一个小笼子里,飞也飞不高,飞也飞不远。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过得紧紧巴巴的,吃的穿的都不是很丰富。
好多人都在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更好呢?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像一道大光照进了黑暗里。
这一开会呀,好多新的想法、新的政策就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开始发芽啦。
最让大家兴奋的就是改革开放政策啦。
这就好比给我们国家打开了一扇超级大的门。
以前,咱们国家和外面的世界交流得很少,就像住在一个小村子里,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
改革开放以后呢,外国的好多新鲜东西都能进来啦。
那些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还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就像潮水一样涌进咱们国家。
我听爷爷说,那时候他看到第一台进口的电视机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
那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呢。
而且呀,改革开放也让咱们国家的人能走出去啦。
就像村里的人突然可以到大城市里去闯荡一样。
好多人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这些人回来以后呀,就像带着魔法棒一样,把他们学到的东西用在咱们国家的建设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还让农民伯伯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呀,农民伯伯种地只能按照老一套的方法,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交公粮,自己剩下的也不多。
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就好比把一块大蛋糕分给了每一个小家庭,让他们自己去用心经营。
农民伯伯们种地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爱护自己的土地,用心地种庄稼。
我老家的王爷爷就总是笑着跟我说:“以前想多打粮食都不知道咋办,现在政策好了,只要自己肯努力,粮食就像变魔术一样,产量越来越高。
”在城市里呢,各种工厂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它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以下是有关该会议的一些重要信息:一、背景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召开之际,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生产力低下,整个国家举步维艰,亟需采取新的改革政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该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的改革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二、议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共计9个日程,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关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党的团结的意见。
(2)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的决定。
(3)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关于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决定。
(5)关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决定。
三、重要决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农村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在农村进行农村包产到户、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试点政策。
(2)推进城市改革。
会议确定了加大对城市和工业改革的支持力度,同意试行企业自负盈亏制度。
(3)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展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责任制试点,试行经营自负盈亏、合同包干制,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4)深化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人才培养,重视科技发展。
四、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引发了改革开放的总体方向,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的实行也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次,会议提出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断深入,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最后,该届三中全会还加强了党的领导,巩固了党的团结,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其决定和措施推进了中国的改革进程,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1、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3、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转折。
[扩展知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下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毛泽东领导我国十五年改革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使我国从陈旧的指导思想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全会确定以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为指导,采取“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方向,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方针。
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直接由社会主义存在而肇生的,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思想色彩。
此外,全会还要求将“四棵大树”进行锚定,即: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全会为实施社会主义改革提出了重大构想,第一,提出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思路。
它把改革和发展融为一体,宣布社会主义发展要走市场经济道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形成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第二,提出实施改革的步骤以及准备进行改革的步骤。
第三,对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宣布实行国有企业的责任制原则,提出调整工业结构的改革目标,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地位得以恢复、经济运行得到恢复、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全会所提出的思想、改革和发展成果,对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封闭,把改革开放放在全社会的基础上,为我们国家在今后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此外,全会还开展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建设,完善行政制度和社会关系,强调文化建设,使国家政治结构得到完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它既使我国从计划经济制度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又将注意力转移从经济发展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之中。
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改革步伐,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向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和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和意义。
一、经济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大经济影响在于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鼓励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
会议决定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使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此外,会议还取消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实行了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政治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会议决定对党的领导方式进行改革,提出了“实行集体领导、个别酝酿、集中决策、个别分工”的领导方式。
这种领导方式的创新,使得党的领导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凝聚人心,推动国家事务的顺利进行。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原则,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加强了党的领导,保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三、社会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推动了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会议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这些社会改革举措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早期探索取得的成果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
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而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是当时世界最大规模、最深入人心的历史性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历程中的里程碑,其内容覆盖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改革、外交及军事等方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提出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主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有关领域人民的实际需要,而且之后陆续实施。
比如,它确定了:1、下调售税比,实行“重投资、轻消费”改革,使国家财政在调整结构和调节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军队改革,实行“紧缩式保障”,建立13个军政里,使体制改革更加科学;3、政治改革,实行法制建设,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4、外交改革,改变传统的隔绝的外交政策,走出一条对外开放、友好合作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在改革开放后期以及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开启了国际政治格局新阶段,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意义不仅非常深远,也对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各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可低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承担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和社会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比过去更大的进步,为中国未来对外开放引进更多西方经济和社会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使中国发展的步伐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局面,为我们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列改革意见的发表,不仅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引领了中国发展到现代化、现代化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实施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共产党田间地头工作思考和决策的重要里程碑。
一、立足国情,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安排。
具体而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突出党的领导,完善各级党组织架构和制度,推出“教育、系统、专业、常规”等新政,并重新审视党的纪律,增强党的活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强化党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明确方向,重点完善国家制度鉴于发展的总基调是稳定、改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精心设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和战略定位,提出“四个坚持”,指出要把经济建设放在改革的首位,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坚决反对一切搞右倾思想和还原资本主义制度,努力打造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时明确,重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完善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管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防范社会危害,完善社会结构。
三、开辟新征程,着力推进综合国力建设为深入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改革把国家和社会共同资源长期配置机制,提高国家重大投资决策的效率。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改革历史沿革的负担,重新塑造各级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民经济质量监督管理,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引进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确立中国科技学术界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强国防建设,构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共同体。
同时,要建立高效现代政府体系,实行改革强化管理绩效考核,全面减轻负担和加强财政责任财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要历史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历史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中央计划经济模式,但在1970年代初,这种模式导致了许多问题,如经济效率低下、商品短缺和社会秩序混乱等。
此外,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使得中国社会陷入了混乱和分裂状态。
意义: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并把改革开放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引领,迈出了从封闭、计划经济向开放、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即认为凡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事情都是错误的,凡是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都是正确的。
这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开了大门,促使人们从过去的教条思维中解放出来。
会议还确定了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重建党和国家的威信:会议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一些高级干部的打击和迫害,为全党全国重新建立了团结和稳定的局面。
这种稳定为中国后续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会议提出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外交方针,奠定了中国开放与发展外交的基础。
这也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铺平了道路。
总的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框架。
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深入的改革措施,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
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
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
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
具体表此刻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中心议题是讨
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务必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务必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理解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群众领导。
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其中包括关于1959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和错误结论、关于薄一波等
61人案件、关于反击右倾翻案风和的错误文件,以及对邓小平1975年工作的评价。
全会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务必永远废止。
全会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发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
为把农业搞上去,务必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职责制。
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好处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构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群众。
全会增选陈云为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邓颖超(女)、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1982年8月30日中共十二大预备会议予以透过)。
为了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全会决定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全会选举产生了中纪委书记、常务书记、副书记、常委和委员。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此刻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拔乱反正。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
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会议在充分肯定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
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
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全会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群众领导。
全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破坏的状况,指出:务必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
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方法,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务必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务必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全会在讨论华国锋总理提出的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
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
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
这个文件在经过修改和充实之后正式发布,之后一些重要的农业方面的文件相继制定和发布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进程。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会议肯定了
1975年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绩,肯定了他和中央
其他领导同志对四人帮干扰破坏进行的斗争,肯定了1976年4月5日的革命性质,决定撤
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的文件。
会议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泼、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
全会增选陈云为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邓颖超(女)、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1982年8月30日中共十二大预备会议予以透过)。
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纪
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等为副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好处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冲破了左倾的观念,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
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重大功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好处的伟大转折。
会议重点
●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
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