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判读-最新年文档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判读-最新年文档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判读、太阳视运动图的作法1.画出观测地的地平圈,用椭圆形表示。

2.画出天穹,用弧线表示。

3.在地平圈上标出东南西北方向(为了更好的示意太阳出没方位,通常将南北方位标在左右两侧),地平圈方位是顺时针旋转。

4.标出东南西北方位的地方时(由于正午和子夜的地方时分别为12:00 和24:00,所以正东和正西方位地方时分别为6:00和18:00)。

5.在地平圈上标出日出、日落及正午时的太阳,用平滑弧线连接三点即太阳视运动轨迹。

6.在视运动轨迹上用箭头示意日出和日落(偏东方位日出,偏西方位日落)。

二、太阳视运动规律1.太阳出没的方位(除极昼区外)。

规律1—1:二分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如图2)规律1—2:夏至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如图3)规律1—3:冬至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 正午太阳的方位。

正午太阳的位置一定位于正南、 正北或天顶, 这取决于太阳 直射纬度与观测点纬度。

直射点偏南,正午太阳则偏南;直射点 偏北,正午太阳偏北;如果太阳直射,则正午太阳于天顶。

规律 2:北回归线以北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于正南方位;南回归线以南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于正北方位;南北 回归线之间及线上各地, 一年中正午太阳可能于正北、 正南和天顶,要看直射纬度与观察者所处的纬度而定(以20°N 为例,如 图 5):20° N — 23° 26'N 时,正午太阳于正北;观察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 基本上是沿着地平圈上方运动, 这时 的地平圈同时也可作为时间圈。

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子夜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位置最低;过了子夜,太阳开始升起,到 6:00 到达正东方向;继续升高, 正午 12:00 位于正南方向;然后开始偏西下落,到18:00 到达 正西方向;继续下落,到子夜 24:00 回到最低。

规律 3—1: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太阳是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北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平行(如下图所示), 直射点于直射 20°N 纬线时,正午太阳于天顶; 直射点于 20° N — 23° 26'S 时,正午太阳于正南。

公转--太阳视运动图解

公转--太阳视运动图解

A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A
E N A W
夏至 地 平 圈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春秋分
S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继续
东北升起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东南升起
E N
A
S
西北落下
W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至: H= 81°26′ H= 34°34′ 春秋分:H= 58° 冬至: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A
N
a a a 直射点
夏至 春秋分
N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冬至 S
正北落下
W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已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继续

N
夏至
E
N A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春秋分 冬至
W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S
NB
A a
N
E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B
夏至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天顶)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太阳视运动图是一种特殊的天文图表,用于表示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以及观测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测太阳时所能看到的情况。

本文将从太阳视运动图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太阳视运动图的基本原理太阳视运动图是基于天文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制作出来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太阳的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的结果,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也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其次,太阳的视位置还与观测者所在地点的经度和纬度有关。

最后,需要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规律以及赤道、地平和黄道等概念。

基于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太阳视运动图所表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其轨迹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天球上的实际运动轨迹,二是在地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对于实际轨迹,太阳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天球上运动,从北冬季至北夏季,太阳的视位置从南方逐渐移向北方,反之,从北夏季至北冬季,太阳的视位置从北方逐渐移向南方。

同时,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两天,太阳的视位置恰好位于赤道上。

2.地球不同地点对太阳视位置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同一个时间,不同地点的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视位置是不同的。

观测者的经度、纬度坐标等参数都会影响太阳的视位置,因此太阳视运动图通常都会标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测时的视位置信息。

3.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高度角表示太阳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方位角则是指太阳与观测者之间的水平角度。

太阳视运动图通常会标示太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信息。

二、太阳视运动图的使用方法太阳视运动图通常是在不同的天文学手册、教材、天文工具软件等中使用,它的使用也比较简单。

通常来说,使用太阳视运动图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观测地点的经纬度使用太阳视运动图首先需要知道观测地点的经纬度,这是由于观测者所在地点的经纬度会影响太阳的视位置。

当然,对于一些常见的城市或地区,可以在图表上找到相应的标志。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14787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14787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继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太阳高度角
h1
h2
0
12
图7
S
h2
24 时刻
W h1
E 地平圈
图8
NS
W
h1
h2 N
E 地平圈
图9


2
1
北半球
练习1:∠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 [例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 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答案: 1、③曲线,26034′ 2、9个小时 3、东偏北,西偏北。
5° N
35° S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和应用(共24张PPT)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和应用(共24张PPT)
考ຫໍສະໝຸດ 你: 这是何处所 见的太阳视 运动图?
赤道:太阳运行 路线垂直于地平 面。
动动脑: 这又是何处 所见的太阳 视运动图?
热带地区周日视运动路线的特征 赤道:垂直于地平面;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顶以南部分多 于天顶以北部分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顶以北部分多 于天顶以南部分
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正午太阳高 度的方法: Η=90°-ΔΦ
ΔΦ的计算方法: 同名减;异名加
直射赤道时,太 阳升起、落下的 方位如何?
在晨线上看到的是日出,在昏线上看到的是日落。 在上图中,由于 A位于B的正东方向,故B地所见太 阳位于正东方;A位于B´的正西方向,故B´地所见太 阳位于正西方 。 规律1: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 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你知道吗: 这是何处所见的 太阳视运动图?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h
知识探究一 角度的取值范围
H
0—46052'
《太阳视运动图 —规律及应用》
设 置 幻 灯 片 背景教 学方案 设计 《 设 置 幻 灯 片背景 》教学 设计
城 关 回 民 小 学沈海 霞 教学目标:
1、 学 会 设 置 幻灯片 的背景 (单色 、双色 、预设 ); 2、 学 会 设 置 幻灯片 背景填 充效果 的操作 方法
3、 通 过 对 作 品的鉴 赏培养 学生审 美和颜 色搭配 的能力 ; 教学重点: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即:地平线(圈)上。正午时位于正南;南极地区则反之。
图示:
30
探究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
B
BH
A δ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δ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
其纬度为(90°-δ),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纬度差=90°-[(90°-δ)-δ]=2δ。
结论: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直射点
北射 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南射 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北射
4、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26
三、太阳出没空间规律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运动中造成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地面观察者眼 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升落的方位为偏 北,反之,则偏南;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冬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全球日出日落的南北偏移方位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方位一致12bb天顶天顶夏至春秋分冬至13夏至冬至春秋分aabb天顶天顶ccddssnnbb天顶天顶夏至春秋分冬至bbcdcd14bb天顶天顶夏至冬至春秋分aaddssnn平平圈圈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15确定出地表上东确定出地表上东南南西西北四个方向北四个方向nnsseewwbbaa平平圈圈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夏至春秋分冬至16太阳周日视运动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判读图的判读地平圈中心点和日出日落点的连线与东西水平线的夹角代表直射纬度上中天点和地面中心点的连线与南北水平线的夹角表示正午太阳高度h1718绘制步骤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72070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72070

夏至 E
N
S
A
W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精选ppt课件
继4 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精选ppt课件
继5 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 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 射点纬度数的2倍,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 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7、图8(南半球图)和图 9(北半球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1
h2
0
12
图7
S
h2
24 时刻
太阳高度
2h°
E
N
2h°
S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N
图4
E
2h°
S
W 地平圈
图6
精选ppt课件
16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精选ppt课件
17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13

E
N
S
A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


2
1
北半球
练习:∠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16
2
1
北半球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17

练习: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 [例]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 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5° N
35° S
某地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⑵.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N C.70°S D.75°S
⑶.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 位置是( )
竹竿
物影 N
经线
S
经线
S
竹竿
物影 S
经线
N
经线
N
28
(4)、不同纬度地区正午时的影子朝向及长短情况
纬度 范围
正午时 影子朝向
23026’N66034’N
朝北或 没有影子
23026’N — 23026’S
朝北或朝南 或没有影子
23026’S— 66034’S
朝南或没有 影子
影子 长短
冬至长, 夏至日最 短,两分 日介于中 间
(参照幻灯片1)
21

E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bc
S
A
W
规律3: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参照幻灯片1)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规律4: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 B.44° C.11° D.68° B
日影问题
• 1.昼长问题:影子扫过的角度(等于 180°时,昼长为12小时;大于180°时 ,昼长超过12小时;小于180°时,昼长 短于12小时)
• 2.正午时间问题:影子最短时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 的太阳运动轨迹
南半球二分二至日 的太阳运动轨迹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春秋分:H= 58° 冬至: H= 34°34′

E
N
S
A
小结:判断季节(月W 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日出日落方位判定:
由于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因此可以通过日影朝向来判别日出日 落方位。
看看下面几幅日照图 你得出什么结论?
春秋二分日照图
A
A
B
B
C
C
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地区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夏至日日照图
A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N
A
W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N N
S

N S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与运用PPT学习教案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与运用PPT学习教案

A
春秋分 冬至 S
W
正北落下
规律2-1: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第18页/共31页
极昼期间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 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推知)。
,日落方位是

第16页/共31页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 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回答下题。
a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
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 0:00 B.正北
12:00
A
C.正南 0:00 D.正南 12:00
第17页/共31页
正北升起B
夏至
E
N
a
第15页/共31页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 回答有关
问题:
1. 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
的是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③
26034′
2.当太阳视运动曲线如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9_小时

东偏北
3.当太阳视运西动偏曲北线如①所示时,日出方位是______
太阳高度角

N
0
12
24 时刻
图1
N
h° h° NS
S N 地平圈
图2
S
h° h°
N
S
S 地平圈
图3
第25页/共3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 2

H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 90N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 2h (3)C表示的地方时是 。 12时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北纬(90—h)0及以北地区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00≤h≤23026ˊ 。
你身边的高考专家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 ——规律及应用
太阳视运动规律
头顶 正午 傍晚
太阳运动轨迹
早晨
常考点归纳: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答案: (1)90N (2)2h (3)12时 (5)00≤h≤23026ˊ
(4)北纬(90—h)0及以北地区
26.夏至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 迹示意图为图8中的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0
24
有极昼地区
例题
下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当太阳位于视运动路线上 A点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30N 1500W 2此国家是
太阳高度
A
南 460
俄罗斯

左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44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当地的地理纬度
220N
680N 900E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 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日 影
正午日影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 正午日影方向:直射纬线以南——向南; 直 射纬线以北——向北; 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半夜0点日影: 出现在极昼地区。 日影方向: 与太阳位置相反。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p69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A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0 B 110 C 440 D 680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太 阳 高度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 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西北
谢谢!再见!
太阳运行路线图的判读
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向 白昼长短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A点:太阳上中天;达到正午太阳高度; 地方时为12点; 位于正南方向
1、太阳周日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问题: 北半球大多数地方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 向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正午 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南半球大多数地方太阳升落方向与北半球 相反。春秋分时,东升西落。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南极点相反。
极点竹竿
物影
竹竿
物影 经线 经线
经线
N
S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高度
H
极点
0
6 12 18 24 小时
例题
圆O为地平圆,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角1=角2=220,回答: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知识探究一
角度的取值范围

H
0—46052'

该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即:某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 注意:不一定为极圈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