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自然美论

合集下载

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心路历程及对其反思【摘要】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提出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

他为这一命题立论的心路历程是:(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是自由与无限。

但是,自然美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的尺度和追求的目标。

所以,不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而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美;自然美;心路历程;反思一、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对其反思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录》全书序论一开始就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1】(第4页).这里,黑格尔不仅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由美,而且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直接原因是由心灵产生的。

但为什么心灵产生的艺术就美呢?实际上,其中蕴涵着一个更高的问题,即关于美的实质、什么是美的问题,它直接关涉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真实目的和价值。

关于什么是美,黑格尔在《美的讲演录》第一卷直截了当地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第135页)按照这一判断给美作规定,显然是说,凡是体现理念,与理念相符合的就是美。

从而表明黑格尔提出艺术美的根本原因,就是艺术体现了理念。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然是不是理念的体现呢?对此,黑格尔无法否定自然是理念的体现,因为他把绝对理念看作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最高本体,而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所以,自然也是由理念决定的,也应该属于美的范畴。

那么,既然黑格尔认为艺术和自然都是理念的显现,为什么他又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呢?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显现理念是通过心灵实现的,艺术是由心灵创造,是心灵的产品。

心灵创作的产品,是心灵的反映,与心灵一致。

而心灵与理念又在实质上是统一的,心灵是理念的个性化,是联结艺术与理念的逻辑环节。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了一 条 独 特 的 线 索 , 即 要 看 它 在 何 种 程 度 f 现 了 生 命 的 命 之 美 , 但 维 持 生命 的 一 系 列 器 官 是 完 全 被 羽 毛 、鳞 甲 、 体 魅力。 四 、 自 然 美 因 人 而 美 针 尖 之 类 遮 盖 着 的来 维 持 的 ,动 物 只 是 在 自身 以 内才 见 出 生 命 性 。 此 ,这 种 生命 不 是 在 身体 各 部 分 部随 处 可 见 的 。 由此 可 见 , 自然 的事 物 内 外 两 方面 不 能 充 令 统 ‘ 柬 , 不 起
关键 词 : 黑格 尔 自然 美 理念
自然 美 在 黑 格尔 的 美 学 体系 中是 受 到 轻视 的, 黑 格尔 在 《 学 》全 书绪 论 中 就 说 : “ 们这 门科 学 的 正 当名 称 却 是 美 我 ‘ 术 的哲 学 ’ , 或 者 更 确 切 一 点 , 艺 美 的 艺 术 的 哲
, 这 就 是 直 接 个 别 事 物 的局 限 性 。
发 现 了 自己 的 美 ,主 客 体 之 间 的 审美 关 系 与 其 说 是 人 与 臼 物 没 有 真 正 的 独 然 的 关 系 , 毋 宁 说 是 人 与 人 自身 的 关 系 。黑 格 尔 在 谈 论 英
雄 时 代 的 史 诗 时 指 出 ,那 时 的 英 雄 亲 手 宰 杀 牲 畜 , 训 练 匹 ,制 造 劳 动 工 具 和 武 器 , 所 以在 这 。 切 上 面 , “ 都 可 ‘ 人
“ 为 有 机 自然 的 生 命 既 包 括 实 在 存 在 的 各 部 分 的 差 异 面 因 和 在 这 些 部 分 中 单 纯 地 自为 地 存 在 着 的 灵 魂 , 同 时 却 又 包
括 这 些 差 异 面 作 为经 过 调 和 的 统 一 ,所 以生 命 比起 无 机 自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

灵 和 它 的产 品 比 自然 和 它 的 现 象 高 多 少 , 艺 术 美 比 自然 美 为真 实 的 统 一 都 具 有 观 念 性 的 主 体 性 ,而 这 观 念 性 的 主 体 也 就 高 多 少 。 ” … 可见 , 自然美 在 黑 格 尔 美学 中地 位 不 性 正 是 一 般 自然 美 所 没有 的 ,不 管 自然 美 显 得 多 么 完 善 。
既 然 自然 美 在 黑 格 尔 美 学 中 没 有 地 位 , 为 什 么 黑 格 尔 还 设 专 章 论 述 自然 美 ? 道 理 很 简 单 , 黑 格 尔 论 述 自然 美 是
为 了否 定 自然 美 , 从 而 树 立 艺 术 美 。 凶 而 ,论 述 自然 美 是

自然美 的地 位
节 ,仍然 占有 重 要地 位 。黑 格 尔谈 论 自然 美 ,是 为 了指 出 它 的 缺 陷 ,否 定 自然 美 ,从 而 树 立艺 术 美 。 所 以 ,我 们 很 有 必 要 分 析 一 下黑 格 尔 关 于 自然 美 的一 些 思 想 。 一

二 、 黑 格 尔 论 述 自 然 美 的 原 因和 意 义
兽 虫 鱼 等 等 。这 样 很 显 然 就 把 自然 美 排 斥 在 艺术 美 之 外 。 低 到 高 地 分 成 了几 个 层 面 ,把 自然 美 的 各 种 类 型逐 级 演 进
理 念 在 自然 中找 不 到 适 于把 自身 妥 帖 显 现 出来 的 形 式 , 闽 的 整 个 历 程 向 我 f 展 示 了 出 来 : l , ] 而 沉 没 在 自然 形 式 中 ,而 心 灵 则 不 然 , 它 是 真 正符 合 理 念
高或 只 有 附庸 地 位 ;严 格地 说 , 自然 美在 黑 格 尔 美 学 中没 有 这 个 基 本 缺 陷 就 指 引 我 们 进 一 步 研 究 理 想 。 ” … ” 地 位 ,其 地位 被 艺术 美 排 除 了。 自然 美 的处 境 是 由黑 格 尔 对 美 的 定 义 一 一 “ 就 是 理 美

浅谈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浅谈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筵也曼凰.浅谈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孙爽(沈阳市浑南新区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8)瞒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最重要的特点是把榔正法全面地运用于美擎研究之中,使感性与理性通过广泛的联系和深刻的矛盾冲突的到了-每心主义的统一,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思想集中体觋雇他的著作《;j∈学》第一卷(共四卷)中。

睽键词】自然美;艺术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最重要的特点是把辩证法全面地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使感性与理性通过广泛的联系和深刻的矛盾冲突的到了唯心主义的统一,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镁学》第—卷(共四卷)中。

我们首先了解黑格尔基本的哲学根据。

首先,黑格尔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理论者,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外在于人主观理念的客观的理念,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结果,美就是绝对理念在艺术阶段的表现,是属于精神、意识的范围,因此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存在美。

其次,他用了在他以前的理论家们很少用的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认为艺术美的发展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其自身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

他的美学思想中感性可以同时是理性,形象也可以同时是思维。

艺术美发展的途径是正、反、合的辩证三段式,也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

黑格尔认为任何事物辩证发展都是由自身肯定的正到对立面矛盾斗争的反,再到对立面统一的合。

美是经历了概念、自然美、艺术美的三段式。

黑格尔为美下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

美是理念”具体地指感性显现阶段的理念,而“理念的感性显现”显现的结果就是—件艺术品,是理念与感性的直接统一,互相渗透,融为整体,“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t r r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黑格尔那家伙对自然美的看法,可有趣得很呢。

黑格尔啊,他看自然美就像一个特别挑剔的美食家看路边摊小吃。

他觉得自然美就像是一道没经过精心雕琢的菜,虽然有它的原始风味,但总是缺了点啥。

自然美在他眼里,就好比是一群没经过训练的散兵游勇,有各自的闪光点,可就是缺乏一种内在的秩序感。

你看那自然中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漂亮得很。

可黑格尔就像个怪老头,撇撇嘴说,这花啊,美是美,但就像一个只有外表的花瓶,徒有其表。

它的美是偶然的,就像天上掉馅饼,刚好掉在你面前,你觉得惊喜,但这惊喜背后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再说那山川河流,巍峨的山高耸入云,奔腾的河一泻千里。

这在咱们眼里那是壮观极了,可黑格尔却觉得这像是一群没有导演指挥的演员,各自在舞台上瞎晃悠。

山就那么呆呆地站着,河就那么盲目地流着,它们的美是一种缺乏思想引导的美,就像一群孩子在操场上乱跑,虽然充满活力,但没有什么战略布局。

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

这场景多美好啊,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但黑格尔会说,这不过是大自然随手涂鸦的作品。

树木就像一群傻大个,鸟儿的歌声也不过是没有意义的嘈杂,就像一群人在那七嘴八舌地瞎聊,听起来热闹,却没有什么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黑格尔把自然美看得这么低,就好像他站在一个高高的思想塔上,俯视着自然美这个小土坡。

他觉得自然美就像个灰姑娘,虽然有自己的质朴魅力,但没有经过魔法的洗礼,没有像艺术美那样穿上华丽的思想礼服。

不过啊,咱们也可以调侃一下黑格尔。

他这么看自然美,是不是就像一个只喜欢吃高级西餐的人,看不起街头的麻辣烫呢?自然美虽然可能没有艺术美那么有深度,但它的美是那么纯粹、直接,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笑容,能瞬间打动人心。

它不需要像艺术作品那样费尽心思去解读,就像一杯清水,虽然平淡,却能解渴。

所以啊,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虽然有点“古怪”,但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美到底是什么。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作者:徐晶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7期摘要: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美的学问。

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关于美的研究。

黑格尔就是其中负有盛名的研究学者之一。

他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提出了相当多的美学理论。

这对于后来的美学研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

本文对黑格尔的《美学》第一卷几个关键性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并适当的提出个人见解。

这对了解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理念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34-02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美的学问。

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关于美的研究。

黑格尔就是众多学者中一个集大成又另辟新天地的领军性人物。

他著书颇丰,理论体系完善。

《美学》则是他的经典著作之一。

正如国内著名学者朱立元所说,“一部美学,贯穿着对同时代各种美学主张和文艺理论的论战和批判。

”一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中,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两个非常清晰明了的范畴。

黑格尔认为自然美是艺术美的低级基础,而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据此观点,不难推测出黑格尔设置自然美这个范畴的目的了。

他的重点不在于要仔细分析自然美,而是为了引出艺术美。

下面将对黑格尔的理论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进行分析阐述。

(一)自然美是理念中最浅近的美黑格尔认为,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谈论自然美目的在于指出它的种种缺陷,从而凸显出自然美的升华必要性。

进而达到追求艺术美的愿望。

所以,要把握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首先就要明白自然美,进而分析艺术美。

当然,了解自然美理论的前提是要明白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黑格尔看来它是最浅近的美的原因。

1.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中的地位全书开篇第一句话:“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

黑格尔这家伙,他觉得自然美呀,可不是那种简单能一眼看透的东西。

他觉得自然美是有层次的。

就好像咱们爬山,从山脚到山顶,风景都不一样。

他觉得自然美有时候是那种朦朦胧胧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明白的。

比如说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山林,你说美不美?黑格尔可能会说,这美,但还不够深刻。

而且哦,黑格尔还认为自然美是相对的。

不同的人看同一片风景,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有人觉得大海波澜壮阔美极了,可有人就会害怕那无边的海浪。

总的来说,黑格尔看自然美,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看看,他想得可深可多啦!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呀?第二篇嗨哟,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扯扯黑格尔对自然美的那些想法。

黑格尔觉得啊,自然美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是说单单一个山峰、一条河流就美了。

它得和周围的环境、和我们的感受结合起来。

比如说,一片森林,光是树多可不叫美。

要是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有鸟儿在枝头唱歌,我们走在里面感觉身心舒畅,这才叫美呢。

他还说自然美是有发展过程的。

就像一颗种子长成大树,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美。

黑格尔可挑剔啦,他觉得自然美比起艺术美,好像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为啥呢?因为自然美没有经过人的精心雕琢和赋予意义。

但是呢,他也没有完全否定自然美。

他觉得自然美就像是一个基础,给了我们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反正啊,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看法是复杂又有趣。

不知道大家听了我讲的这些,对自然美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呢?。

发展中的美——对黑格尔自然美的梳理

发展中的美——对黑格尔自然美的梳理
的统 一体 和 普遍 性 中。 这 些 “ 念性 的统一 和 普遍 性 组成 了它 ” 观 所 以有别 于 客 观现 实 的 主体 性 ” 。 概 念 虽是 一个 整体 , 是 在 它 的观念 性 和 普 遍 性 的统 一 中 但 包 含 的差 异 面有 自 由发 展 的 可能 , 因此 这些 统 一 中 的差 异 面 就
包含概念所应确立 的客观存在 , 只有包含客观存在的概念才是
理 念 。客 观 存在 只 有见 出它 的概念 才 是 属 于 理 绝对理念在辩证发展过程 中进入第二个阶段 , 即 自然阶段时产生 的, 所以说 自然是理念最浅近 的客观存在。自 然美也就是这最浅近的客观存在中, 以最浅近的形式对理念作 出的显现 , 黑格尔称其为第 ~种美。
种 美 存 在 的缺 陷 , 及 理 想 即 艺术 美 存 在 的 必 然 性 。 以
【 键 词 】概 念 ; 念 ;自然 美 ; 想 关 理 理
在黑 格 尔 的哲 学 体 系和 美学 体 系 中 , 自然是 绝 对 理 念在 其 自确定 的发 展 过 程 中形 成 的 , 是概 念 的观 念 性 及普 遍 性 自 由发
自然 定 义为 “ 念 的 最浅 近 的客 观存 在 ” 那 么 自然 美 就 是在 这 理 ,
最浅近的客观存在中, 以最浅近的形式对理念作出的显现。 要把
握 自然 美 的 内涵 必 须先理 清概 念 、 理念 客观 存在 的含 义 。

自然美就应先对理念 的客观存在进行明确 的梳理。


概念、 念、 理 客观 存 在 与 自然 以及 自然 美的 关 系
切存在 的东西只有作为理念的一种存在时才是真实的。
某一种现象之所 以是真实的 , 因为它符合概念 , 是 是实现了概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自然美理论
唐信林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黑格尔是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由此,黑格尔进一步将美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认为艺术美相比之下是真正的美,而自然美本身是不自由的、无意识的,所以自然美较艺术美缺乏理念、缺乏真实,但是黑格尔本人在否定自然美的同时,也无意中从反面肯定了自然美毕竟是美的一种。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唐信林
【作者单位】四川广安广安区新侨乡小学校初中部,四川广安6380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28
【相关文献】
1.浅析当代背景下的黑格尔“自然美”论 [J], 周鑫
2.遮蔽与解蔽黑格尔自然美理论的探析 [J], 邓卿
3.浅析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 [J], 周曼
4.黑格尔自然美观点的理论倾向及合理内核评析 [J], 赵伯飞;舒智君
5.黑格尔自然美理论评析 [J], 戴前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谭炜铭金融1301班20130200665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充分吸收了前人对美学的研究成果,严谨地论述了关于美学的一些问题,在巨著《美学》中深化了对美学的理解。

黑格尔论述了美学就是“美的理性的感性显现”。

他将自然美排除在美学的范围之外,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只有有心灵才是真实的。

从黑格尔《美学》中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关系中得出黑格尔始终强调人在美学中的最高地位。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美学就是讨论艺术的,也即是美的艺术。

他认为美学就是美的艺术哲学。

从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是把自然学置于在美学讨论的范围外。

我没可以称美的花,美的人这些都是不可置疑的,但是美学所有讨论的应该由更高级的人产生的,通过人的心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美。

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艺术。

艺术之美因由心灵产生和再生而高于自然之美。

此外,自然之物是必然发生的,其本质是无自由的,而艺术之物则产生于偶然,具有自意识。

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都是经过人的头脑,所以自然要比自然要高一些“高一些”。

黑格尔把由人主导的艺术美和无人参与的的自然美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领域,由此看出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是必须要由经过人的心灵的艺术哲学才能称得上是美学。

自然美是不完满的。

自然界事物自在而不为,无灵魂无所谓观念性的统一,是缺陷的抽象存在。

更高一级的自然事物以其差异面存在,成就了实在,但是它与其他差异面是被统摄在同一个范系统内的,这种在同一系统下的独立存在仍然是自在的统一,同样是没有灵魂的缺陷抽象存在。

再论生命作为自然显现的方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

当身体和灵魂统一时,才能使生命成为自在自为。

同样,当生命中只有身体而不能实现它的观念性的统一时,这种真实也可以被毁灭的。

自然生命获得的实在是具有现象的实在是在它的“客观存在”中被否定设立。

灵魂灌注生气在全体的各个部分,肯定了全体有统一的生命。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1)自然美: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

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

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

“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了它本身,也不是由于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创造出来的。

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自然美的几种情况都是为人而美的。

如自然物的外在和谐具有愉悦动人的效果,体现一种内在情感或精神意蕴而显得美。

自然景象感发、契合某种心情、与人的情绪相对应、契合。

自然物显出某种精神的特点。

(2)艺术美: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

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

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

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

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

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正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外在世界留下人心灵的烙印,复现人自身的人性化世界。

美的创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

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上,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现的美,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就比自然要高多少。

”。

黑格尔自然美观评析

黑格尔自然美观评析

黑格尔自然美观评析黑格尔是一位杰出的德国哲学家,他的自然美观性评析被认为是20世纪德国美学的开端,是西方美学的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审美科学》被誉为美学史上最杰出的著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黑格尔阐述了他独特的自然美观性观点。

黑格尔认为,自然的美是由其本身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艺术和审美性美学只能模仿自然。

他发现,审美性美学的表现形式比自然美更加复杂,而且它们不仅可以进行定义性评价,而且可以融入更多主观成分,如诗人的情感和心理情绪。

此外,黑格尔进一步指出,审美美学可以超越自然景观,建立一种对自然景观的统一标准,这种标准是由“本质”而不是“形式”来确定的。

这就是“审美美学性本质”理论,它强调以一致的审美美学性本质来评价自然美。

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可以以统一的标准来审视自然美,不被形式所束缚,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方式去体验自然之美。

黑格尔以审美美学性本质的观点来审视自然美,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自然的美,而且把它提升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文艺形式,从而展现出人们深刻的精神视角。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统一的审美本质可以提供一个更有效的评价自然美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懂得如何看待和把握各种自然元素,把它们融入一个完美而完美的整体中,而不是被形式所束缚。

自从黑格尔发表《审美科学》以来,关于自然美观性评析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20世纪,许多研究者使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各种自然风景,比如水晶景观、黄河景观等。

这些研究验证了黑格尔的审美本质的理论,认为自然的美是来自其本质的特征,不是来自形式或外部面貌,并且它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美感。

黑格尔的自然美观性评析深深影响着当代美学,它拓展了研究自然美的新视角,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之美的真正含义,从而更好地欣赏它的美感。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而且还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自然美来改善和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由此可见,黑格尔的自然美观性评析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美学中的自然美

美学中的自然美

美学中的自然美在经验上,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强烈的感受,进森林到草原,登高山观日出,临沧海赏明月……,自然美景那份情致总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在理论上,自然之美却是引起众多争论的领域,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物理的美通常分为自然美与人为美。

我们因此碰到一个给思想家极大麻烦的事实:‘自然美’”。

自然美指什么呢?哪些对象属自然美呢?首先,自然美中“自然”一词,是指非人括大自然现象之美与种种自然生态的美,大如宇宙星云、日月雷雨、小到鸟禽虫鱼、沙土草木。

它也同时包括自然的有机界与无机界———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神秘的星空遥远的星座虽然深不可测,但它对于人来说并非冷漠无情,人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与求实的科学精神去理解和把握它。

沉寂的沙漠虽了无生机,却也以某种无机苍凉与枯寂给人别具一格之美感。

其次,自然美中还包括那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却又由人加工改造过的对象,如人工创造的南方的梯田,适宜机耕的齐整的大片北方沃土,如巨大的人工湖泊水坝,又如动物园中人工驯养的各种动物,公园中人工精心培植的花草和那意趣盎然巧夺天工的盆景等等。

这类对象里面可以明显看出人的作用,但人工在这里又不能随心所欲,人工必须顺应自然生态。

一座园林,山石流水,花草鸟兽,确为人工安排,虽然人工安排,又难以挣脱自然生命本身的规律,这里的人工作用与艺术美的人工创造就明显不同。

细想一下还会发现,谈自然美的关键在于将人工排开,即除开人为的因素,若循此思路就相应产生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人自身算不算在自然之列?人的美算不算在自然美范围之内呢?很显然,人的自然血肉之躯是大自然的产物,但复杂之处又在于,人又不是完全如一般动物那样纯然被动地被自然支配,人明显有主动创造的能力,此外,从社会层面看,人的美还有许多非自然性质的成分,如社会性的人文性的诸多品性。

人格美与人体美是有区别的。

人的血肉之躯固然是大自然的产物,但另一方面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兽,是人长期劳动实践的结果,这种结果不仅表现在人的内在修养如智力、道德、情感诸方面,同样表现于人体外在结构方面。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

1.自然美的层次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在自然阶段经过“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自然美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机械性阶段”。

自然界表现为分散的浑沌状态,部分与部分之间会不相关。

“概念直接沉没在客观存在里,以致见不出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毫无灵魂地完全转化为感性的物质的东西”。

第二,“物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概念已这样的方式显现出来:“它作为统摄它的一切定性的整体,变成了实在,所以其中个别物体虽有独立的客观存在,而同时却都统摄与同一系统”。

这就是说,自然物既有差异,又有统一,而且只是在差异中见出整一,“概念”不是淹没在物质实体中,而是作为一种异化了抽象,变成了实在,统摄同一系统的各个个别。

第三,“有机性阶段”。

黑格尔认为,只有在这个阶段里,理念才得到较为充分的显现,自然才成为灌注生命的统一体。

这显现于自然这的理念就是生命。

只有生命才是美的。

但就自然美来说,黑格尔划分自然美为三个层次,显然是以理念在实在中显现的不同情况而决定的,一是看理念显现的充分不充分,二是看理念与实在统一完整不完整。

2 生命与自然美根据理念在实在这显现的不同情况,黑格尔爸自然美划分了很多层次,而认为,只有到了生命这个阶段,才谈得上真正的美。

黑格尔说:“作为感性上是客观的理念,自然界的生命才是美的”对于生命,黑格尔又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第一,生命是灵魂与身体的统一。

在黑格尔看来,灵魂与身体的统一,它的重大意义在于:正是这种统一,生命才形成理念在自然界中最初阶段的显现。

黑格尔认为,灵魂与身体的统一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两者互相联系在一起,而应把它看得更深刻些。

所谓看得更深刻些,就是“应把身体及其组织看成概念本身的有系统的组织外现于存在”。

第二,生命是建立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

黑格尔的关于生命就是过程的思想,是他的辩证法的又一光辉闪现,这是他自然美论中最精彩的部分。

黑格尔是从矛盾入手展开他的论述的。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

论黑格尔的美学观点

论黑格尔的美学观点

论黑格尔的美学观点什么是美学?人们从来没有单从“美”的观点,把自然界事物提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研究。

我们感觉到,就自然美来说,概念既不确定,又没有什么标准。

因此,这种比较研究就不会有什么意思。

所以,自然美排除在艺术美之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是,美的人。

我们是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呢?先不管它,结论是: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

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

太阳为什么不美?例如太阳确实象是一种绝对必然的东西。

但是象太阳这种自然物,对它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它本身不是自由的,没有自意识的;我们只就它和其它事物的必然关系来看待它,并不把它作为独立自为的东西来看待,这就是,不把它作为美的东西来看待。

心灵的作品为什么美?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

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是包涵在心灵里。

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

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就是“艺术哲学”,通常人们将它概括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即,黑格尔的美学观点:美是艺术哲学。

那么何为艺术?艺术品就是引起的愉快、惊赞、恐惧、哀怜之类情感的艺术作品。

而哲学,看起来似乎遥远得不着边际,但其实哲学潜伏在我们生活里,比如说,感觉和情感的科学,也是哲学的一个部门。

美和艺术诚然像一个友好的守护神,把内外一切环境都装饰得更明朗些,对生活的严肃和现实的纠纷可以起缓和作用,以娱乐的方式来排除厌倦,虽然不能带来什么好的东西,至少可以代替坏的东西,这究竟还是聊胜于无。

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自然美论

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自然美论

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自然美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黑格尔美学体系中关于自然美的理论。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对于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首先将对黑格尔美学体系进行简要概述,然后重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观点,最后对黑格尔自然美论的贡献与影响进行评价。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美被理解为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美的发展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终达到了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美作为艺术美的基础和前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黑格尔认为,自然美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通过象征和寓言的方式,为艺术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本文将按照黑格尔美学体系的逻辑结构,逐步展开对自然美的论述。

我们将从黑格尔美学体系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美的本质和特征。

然后,我们将分析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自然美如何为艺术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具体观点,包括自然美的本质、特点、价值等方面。

我们将对黑格尔自然美论的贡献与影响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深入理解和研究黑格尔美学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黑格尔美学体系概述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他的美学体系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美。

在黑格尔看来,美学并非仅仅关乎美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到了美的本质和起源。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建立在其辩证法的哲学基础之上。

他认为,美是理念与感性的统一,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结合。

这种统一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黑格尔看来,美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人类精神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黑格尔将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

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他对美的定义是:“美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精神和物质的融合。

”这个定义揭示了美的本质和特点,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阐述。

美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美的景观和事物,如壮丽的山川、绚丽的日落、多彩的花朵等。

艺术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自然界的美呈现给人们。

艺术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文学、雕塑等形式来表达,它是对自然美的再创造和再构造。

因此,美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体现了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美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美,还包括内在的内容美。

形式美是指物体的外在形态、色彩、线条等所展现出的美感,而内容美则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美的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一个事物如果只有形式美而没有内容美,那么它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外壳;而一个事物如果只有内容美而没有形式美,那么它就无法引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能使事物呈现出完美的美感。

美是精神和物质的融合。

美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存在,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体现。

物质是人们感知美的媒介,而精神则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美是通过人们的感知和理解而产生的,它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更是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当人们欣赏一幅画作、听一首音乐或观赏一件艺术品时,他们所感受到的美正是由物质和精神的融合所构成的。

美的定义中,黑格尔强调了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既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的创造中。

美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现,一个事物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能呈现出完美的美感。

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更是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它是精神和物质的融合。

美的定义揭示了美的本质和特点,展示了美作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的存在。

通过对美的深入理解和感知,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浅析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

浅析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专门设置了第二章来论述其自然美观,并用很大篇幅对自然美进行了基础考察。

其目的在于指出自然美的缺陷并对其进行否定,从而引导我们必须去认识一种更理想的美,也就是艺术美,如此便可令人信服地将艺术美置于比自然美更高的地位。

对于自然美,虽然黑格尔持否定态度,但是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却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黑格尔是如何定义自然美的?在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谈得上对黑格尔美学体系做更深刻的理解与讨论。

一、自然美的定义何为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是其对自然美展开论述的核心依据。

黑格尔是古典唯心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看来,世界的本源是一种绝对理念,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实体,正是这种绝对理念生发出了万物,包括美[1]。

因此这种绝对理念具有无限性和自由性,包容万物且凌驾于万物之上,是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所造就的一切美的根源所在。

由此,黑格尔得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142。

那么何为“理念”?“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2]137。

也就是说理念就是抽象的普遍性的东西与能体现它的个别的实在的事物达到的一种统一。

当理念外现于实际存在时,即当概念与现象统一外现在一个客观的实在对象中时,我们可以把这个对象看作一个独立自在的整体,这个整体不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这时它就是美的、自由的、“自在自为”[2]30的。

在这里,“自为”其实就是能感受到自己,即自觉,代表一种心灵的特征。

也就是说当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和丰富的情感体会到这个独立自在的对象的概念与其实在形象之间的这种统一,发现了它们互相依存的关系时,也就发现了存在于对象中的理念,即理念外现于实际存在,这时就可以说我们发现了美。

何为“自然”?朱光潜在对“自然”的分析中说道,“自然就是现实世界,凡是感官所接触到的实在的人和物都属于自然。

”[3]就自然的本质而言,黑格尔承认自然界实际上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但是自然界的这种存在只是一种抽象形式的存在[1]。

浅论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浅论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浅论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孙海沙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6)001
【摘要】谢林绝对同一性的思想,客观上使自然理论获得了新生的空间.黑格尔承接其后,客观上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自然美理论.然而,他在主观上是抑制自然美的,但即便如此,黑格尔在论证上却无法"除开自然美",并主动将之融入美的定义,最终使之成为其美学系统链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黑格尔自然美论的缺陷在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混同、等级论的漏洞和形式研究的矛盾.
【总页数】6页(P120-125)
【作者】孙海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从优美和壮美的角度看自然美、艺术美和道德美--兼评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观[J], 陈晓平
2.黑格尔“理想”范畴的美学价值——兼论黑格尔对于“自然美”的轻视 [J], 孙云宽
3.艺术美阴影下的自然美——简析黑格尔的自然美观 [J], 莫小红
4.浅析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 [J], 周曼
5.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心路历程及对其反思 [J], 郭星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第36卷 第4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L iaoning Universit y(Philosophy and S ocial S ciences)J ul.2008Vol.36 No.4美学研究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自然美论3王向峰(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自然美是作为理念感性显现的艺术美的低级基础条件而存在的,因为它是绝少受到生气灌注。

他的自然美不仅包括自然物、人的生物体,还包括社会生活的直接现实的存在。

由于作为绝对精神的理念,只能浅近地存在于某些自然物的表面,而对多数自然存在却不能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中,见出生气灌注的互相依存和社会事物中作为依存性的人不能见出独立完整的生命和自由,所以它的美是低级的、有限的,它由此推及到一切自然形态的自然和社会存在,借以达到对于“人类生存的全篇枯燥散文”的批判否定。

黑格尔的自然美论不仅是美论,也是一种社会现实批判论。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理念感性显现;生气灌注;美的底蕴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8)04-0033-07 黑格尔(1770—l83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但他的这个“理念”不同于柏拉图“理式”的“理在事外”,而是“理在事内”,并且在推动着事物的运动,通过否定的方式达到肯定,又通过肯定达到否定。

黑格尔把理念看成最高的真实和普遍的真理,理念又决定美的本质性存在,又把美和真统一在一起。

它的意义在于强调美必须以感性形式来显现,感性形式显现抓住了美的非常突出的特征。

由于作为绝对精神的“理念”本身是不存在的,这时感性显现显现的是什么?不外是实际存在于艺术生成过程中的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主客观统一性的东西。

所以艺术中被显现的无非是现实和情思,不是理念,但被显现的东西必须诉诸感性形式,要具有形象性特点。

感性显现是艺术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脱离这个形象形态就不是艺术。

理念,由于是客观精神,是黑格尔体系中的产物,它被置于艺术和美的内容对象的位置上,但却不能表示作为艺术内容的主观和客观,所以不能说明什么,如果换了艺术中普遍不可脱离的东西,即是生活现实与主体情思,而这个却不是黑格尔美的公式中的,是我们在理念的符号上面放上的实际应有的东西,这个实际应有的东西得到“感性”显现了,这时美就实现了,这时的美等于艺术。

因此,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主要是说明艺术美,难以说明自然美和社会美。

他谈自然美也是为了说明艺术美。

一、自然美是理念最浅近的美在黑格尔美学当中,讲自然美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并且设了专章。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当中,自然美和艺术美这两个范畴应该是非常明显的范畴。

黑格尔美学体系当中设置自然美这个范畴,他的目的重点不在于要阐发自然美这个范畴,是为了论述艺术美,就是给论述艺术美做一个铺垫,或者说先设个台阶,然后踩着这个台阶进入艺术美的层次上,展开对艺术美的论述。

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体系当中总体来说是低级的,是被贬低的,被说到的主要是缺欠,说它缺欠才能显出艺术美的重要,艺术美的高妙。

我们就来看看黑格尔对自然美的总体看法。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3收稿日期:2008-04-28作者简介:王向峰,男,辽宁辽中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外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

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1〕(P2)黑格尔贬低、轻视自然美,认为自然美不是真正的美,不能成为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但他并没有否认自然美的存在这一事实。

自然美是自在的,不能从中寻求理想的美,这是黑格尔美学当中论述到自然美的时候,所体现的一个贯彻始终的观点。

所谓自在的就是说它不是自为的,不是能动的,而且从自然美的存在当中找不到理想的美。

他认为自然美在反映人的心灵时,“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

”〔1〕(P3)黑格尔为什么对自然美做出这样一个论断呢?我们今天如果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论述自然美,自然美实际存在的地位要比这个高,艺术创造要以自然美为对象,从自然当中寻找艺术表现对象,这点黑格尔是承认的。

他只是认为从自然当中找对象,看到它是自在的,它里面没有理想,很少可能容存理念。

因为它的“感性”不是由人赋予的,并且不是为理念而“感性”的。

在黑格尔的视野中,自然美除了包括自然界的自然美之外,所有的自然存在对象物都是自然美范畴里的,就是除了大自然山光水色,鸟语花香这种自然界的存在,属于自然美,而生活的一切自然存在,就是生活的原型存在,凡是自然状态的存在,事实上都是归于自然美里的。

黑格尔讲自然存在讲到人,但他讲人时更侧重从人的自然性方面来讲人。

如果自然存在包括人的生活存在,那人的生活存在就不仅仅是自在的了。

社会生活自身有矛盾,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这些矛盾推动着历史,推动着生活发展,有人自觉地进行改造社会的斗争,这里既可以是自为的,也可以是有理想的。

所以黑格尔美学没有更深入地向作为艺术的自然对象的人的生活领域里面推进,所以他这么说好像仅仅就山光水色是自在的,在那里不能寻求理想等等,这好像大体能说得过去。

中国古代的美学论述艺术对象时主要也是讲自然界。

例如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不是侧重讲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存在,讲的都是怎样面对自然,春夏秋冬的变化对人的情绪的感染等等,这些都和现代的艺术理论有很大的差别。

现代艺术理论讲艺术的中心内容是社会现实中的人。

这个社会现实作为艺术对象来说是一种艺术外的自然存在。

黑格尔说自然美是自在的,不能从中寻求理想的美,这和他关于美的定义有直接关系。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确定这么一个美的公式以后,他把这个公式推到艺术当中来,推到艺术美当中来,他可以解释说,理念进入到精神领域的艺术当中,这个理念可以创生为艺术,当然他省略一些环节,因为必须有人参与,艺术不能离开人,离开人就没有艺术。

它显现为感性,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人,只有通过人来进行感性显现,人创造感性形式的美。

如果把这个公式推延到自然美当中,他好像没法解释。

理念怎样进入到自然界,使“自然界”显现为一种感性显现,黑格尔没有做出这样的推论,好像做出来推论也很难理解。

黑格尔没法解释客观精神怎样能够使自然显现为有灵性的感性状态。

如果这个自然界的存在及呈现的状态没有理念深入地进入到它的世界当中来,进入到它的内部来,感性显现又从何谈起呢?黑格尔以他的绝对理念推演自然和社会运动,他所设定的三大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也只不过是人为假想的模式,他实在无法让绝对理念真正进入到自然的深层,在那里能真正创造出奇迹,这就使他在理论上也显得十分软弱,他充其量也只能使理念进入自然的表层。

为此,他才说:“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

”〔1〕(P149)论原因,在黑格尔看来,在人之外的一切自然存在,都达不到“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直接统一”,因而也“见不出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

这里的关键是自然不是人的存在,它难以启动理念为感性显现。

黑格尔说“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这是把自然界和理念联系起来了。

是说理念和自然的关系,理念是在自然的表皮上的一种存在,不是进入到自然的内在使自然内在显现为美。

理念没有进入到自然的内里,仅仅在自然的外皮存在,自然也就是理念的一种最浅近的存在,对此最浅近的存在,黑格尔没有进一步解释怎么个浅近法。

就浅近和理念来说,假如浅近存在起的作用以一百分为界,它只起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的作用,就是和理念有点关系,关系不大。

由于自然或者说4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自然美承受的理念是最少的最外在的,所以这种美缺少理念,缺少理念就是美的里面最低级的状态。

二、自然界与自然美的自在性在黑格尔美学当中论述了自然界的三个阶段。

他论述自然界的三个阶段是要说明自然界发展的起点是非常低的,发展到最后也不是很高的。

黑格尔论述自然讲的三个阶段包括: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发展阶段。

黑格尔认为机械性、物理性本身的存在都是不关乎美的,本身没有美的意蕴,不蕴藏美的意义。

例如讲到物理性,一堆石头的存在,加上两块也不能使对象物变成美的,减少几块也不能使对象物变成不美的,在他看来矿物无美,是这个对象物和美没有什么实际关系。

当进入到有机阶段以后,对象获得了生命,而在机械阶段和物理性阶段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阶段显然是不符合理念的。

到了有生命阶段理念才在自然当中得到最初的最外表的体现,才承受了一点理念的灵蕴,但也还受非常大的局限。

生命是灵魂和肉体相互融贯、充满生气的统一,它不是二者单纯的相互拼合,而是“统摄同样定性的整体”,也就是一个由形到神的统一的生命整体。

这个生命整体把它放在什么样的生命对象身上能够看出生命具有这样的意义呢?并不是在一般有生命对象身上都能看到这个特点。

在一个昆虫或者一般的动物身上是看不到这个特点的。

这种生命的有机的而且是一个灵魂和肉体相互融贯的统一,只有在人身上才能看到。

但黑格尔在论述人时也讲到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局限,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心状态等等,因此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的。

在自然界有机生命的范畴里面,真正达到他所说这个标准也很少。

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发展过程的描述,如有机性,由植物上升为动物,有机性属更高一层。

动物中有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的区别,得由低等动物上升为高等动物;在高等动物中最有灵性的,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的话说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样一个高程度的人,这个过程显现了有机性的存在和高低的突出的差别。

在植物的阶段,低等动物的阶段,能够符合黑格尔标准的,是非常非常少的。

生命是灵魂和肉体相互融贯、充满生气的统一能有多少呢?这就可以看出黑格尔对自然美总体的判断必然是:自然美的层次是非常低的。

并不是说自然界没有美,自然界的美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有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的客观性相之中见出受到生气灌注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时,才可以见出自然的美。

”〔1〕(P168)这个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定义。

黑格尔的这个自然美的定义显现了如下意思:自然美的存在是对人的一种存在,是人在自然界当中见出了自然美。

人见出什么样状态,这个状态才是自然美的一个显现呢?这个自然形象得符合概念的客观性相。

客观性相就是理念。

就是在自然形象当中,能看出理念的存在,合乎理念。

这个理念是一种客观性相。

黑格尔常用性相这个概念。

这个性相就是一种规定性,就是在自然形象当中能看出理念的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得显现出来;但并不是说只要有形象显现了理念就可以,要求自然形象当中还能够有一种生气灌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