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板配筋要求
板配筋总结
板配筋要点受力钢筋1、受力筋最小配筋率要求,《混规》8.5.1,受弯构件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ax(0.20%,45f t/f y%;三级钢筋,混凝土等级>=C40取后者)。
《混规》8.5.2,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受拉钢筋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不应小于0.15%。
2、受力钢筋的最大间距要求,《混规》9.1.3,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混构造手册》表2.2.13、板底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要求,《混规》9.1.4,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注:(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10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0~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混构造手册》表2.2.2;(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板底一般不小于70mm;板面一般不小于100mm。
4、《高规》3.6.3顶层楼板宜双层双向配筋;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同《抗规》6.1.14条第1款。
分布钢筋1、分布钢筋最小配筋要求,《混规》9.1.7,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包括板底受力筋和板面支座负筋)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集中荷载不宜大于200mm。
最小配筋率为0.15%时,分布筋最大间距。
(绿色替换为<=250)注:本条针对单向板,条文说明指出此处分布应力主要考虑现浇板中存在温度-收缩应力,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板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要求;对于双向板,板底已配双向受力筋,11G101-1(94页)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给出了分布钢筋,因此,双向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应该参考单向板布置分布筋。
常用配筋率范围
常用配筋率范围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起到了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作用。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按照一定的配筋率进行钢筋的设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配筋率范围。
1. 梁、板、墙的配筋率范围
梁、板、墙的配筋率一般在0.8%~4%之间。
其中,小型梁的配筋率可以适当低一些,大型梁的配筋率可以适当高一些。
墙的配筋率要略高于梁和板。
2. 柱的配筋率范围
柱的配筋率一般在1.5%~5%之间。
其中,小型柱的配筋率可以适当低一些,大型柱的配筋率可以适当高一些。
3. 基础的配筋率范围
基础的配筋率一般在0.3%~0.5%之间。
如果基础受到较大的荷载,配筋率可以适当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筋率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荷载和尺寸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钢筋设置时,还要注意合理布置,尽量避免钢筋交叉和过于密集,以免影响施工和使用效果。
- 1 -。
【经典】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纵向构造钢筋 砼受压区高度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 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箍筋
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 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tbh0+0.05Npo 0.24ft/fyv。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截面尺寸及砼强 度等级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 件可靠连接。
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
9.2.6
弯起角宜取45°或60°;在弯终点外应留有平 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起钢筋的直径;梁底
吊筋
当深梁全跨沿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附加竖向吊筋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3/4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吊筋承受 或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分布长度s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h1不大于 时,s=bb+2h1。式中: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宽度;h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 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件底边的高度。 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封闭式 附加吊筋总截面面积应按规范进行计算,但吊筋的设计强度应乘以承载力计算附加系
板配筋图解
板配筋图解目录一、板的计算原则二、现浇板设计三、板的配筋要求1、底部钢筋2、支座负筋3、分布筋四、绘制板配筋图1、制图要求2、PKPM板配筋计算数据的含义3、数据处理示例4、板配筋示例一、板的计算原则1、只有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混规9.1.1)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二 现浇板设计1、现浇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不宜高于C40。
(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混规4.1.2)板柱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板不应低于C20,对于柱、墙承重构件是不宜低于C30注意:不应与不宜2、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抗规3.4.3)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孔洞尺寸不大于300时,将板内钢筋绕过洞边,不得切断;当孔洞尺寸大于300时,除图中注明外,均应设置补强钢筋。
我们公司统一规定楼面开大洞位置,薄弱部位板厚可增加,悬挑阳台板不得加厚3、板厚:双向板取大于等于1/40板短跨净距且不小于100,单向板取1/30板短跨左右。
在实际工程上,我们公司规定一般板厚取板跨1/35,荷载较大板(空中花园、露台、屋面)取1/33。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00。
4、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100mm;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板配筋构造要求(5篇范例)
板配筋构造要求(5篇范例)第一篇:板配筋构造要求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 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板配筋规范要求
注意部位参见规范受力钢筋间距《砼规》P112,9.1.3受力钢筋锚固《砼规》P112,9.1.4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2、钢筋从砼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 0/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 0/7,其中计算跨度l 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板方向考虑。
板设计相关规定汇总相关规定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现浇砼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板的跨厚比:钢筋砼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2、 现浇钢筋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砼规》P111,9.1.1基本规定-计算原则采用管型内孔时,孔顶、孔底厚度均不应小于40mm,肋宽与内孔径之比不宜小于1/5,且肋宽不应小于5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60mm。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砼板,当与砼梁、墙整体现浇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与砼梁、砼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版,板底钢筋宜全部深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简支梁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深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板配筋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1).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
(8).当休息平台板为悬挑板时,其内部的楼梯梯段板负筋应大于休息平台板的板上筋,长度也应大于平台板筋。
(9).楼层处的休息平台板的配筋应与楼层板统一考虑配筋,主要是板的负筋。
6. 梁详图:
(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此条是从弹性计算角度出发)。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板的配筋率要求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 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 上部纵向构造钢 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筋 2、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 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梁
吊筋
当深梁全跨沿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附加竖向吊筋,吊筋间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3/4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吊筋承受, 或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分布长度s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h1不大于hb/2时,s=bb 时,s=bb+2h1。式中: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宽度;h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 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件底边的高度。 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封闭式。 附加吊筋总截面面积应按规范进行计算,但吊筋的设计强度应乘以承载力计算附加系
纵向受拉钢筋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 纵向受拉钢筋
2、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 于l0/h小于1的连续深梁,在支座底面以上0.2l0~0.6l0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 。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 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宜小于0.4l0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抗规》 P61,6.3.4
宜大于 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 140mm。当 l0/h 不小于 1 时,h/b 不宜大于 截面尺寸及 25;当 l0/h 小于 1 时,l0/b 不宜大于 25。深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砼规》P239, G.0.7 砼强度等级 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部应与楼 板等水平构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 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1、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 0.2h 的范围内。 2、 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 《砼规》P240, 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对于 l0/h 小于 1 的连续深梁,在支 G.0.8 座底面以上 0.2l0~0.6l0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 于 0.5%。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 分可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附加水平钢筋自支座向跨中延伸的长度不 宜小于 0.4l0 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 8mm, 《砼规》P241, G.0.9 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 《砼规》P241, G.0.9 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在深梁双排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 《砼规》P241, 于 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 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 0.4h 的范围内, G.0.9 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当深梁全跨沿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附加竖 向吊筋,吊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 3/4 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应全部 由附加吊筋承受,吊筋应采用竖向吊筋或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 分布长度 s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 h1 不大于 hb/2 时,s=bb+hb;当 h1 大于 hb/2 时, s=bb+2h1。 式中: 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宽度; hb— 《砼规》P241, G.0.11 传递集中荷载构件的截面高度;h1—从深梁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 件底边的高度。 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 封闭式。 附加吊筋总截面面积应按规范进行计算,但吊筋的设计强度应乘以承 载力计算附加系数 0.8。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 《砼规》P241, G.0.12 筋率不宜小于附表 6 规定的数值。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 《砼规》P241, 构造规定与一般梁相同,但其截面下部 1/2 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 G.0.13 部 1/2 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加强。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钢筋配置其他规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定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者,二、三级 箍筋直径的较大者,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深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当l0/h不小于1时,h/b不宜大于25;当l0/h小于1时, 截面尺寸及砼强 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支承在钢筋砼柱子时,宜将柱伸至梁顶。深梁顶 度等级 件可靠连接。 钢筋砼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减小的直径,且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钢筋最小配筋率 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附 其他深受弯构件 梁附表1 配筋
除深梁以外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 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宜较一般梁适当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 力 类 型 强度等级500Mpa 最小配筋百分率 0.50 0.55 0.60 0.20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者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 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 。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局部配筋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附表7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 节点核心区配箍 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 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 1、8度和9度时,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型柱 厂房柱设置 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 2、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 1、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并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 单层工业厂房柱 2、上柱,取阶形柱自牛腿面至起重机梁顶面以上300mm高度范围内; 厂房柱的箍筋应 3、牛腿(柱肩),取全高; 加密的范围 4、柱根,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和柱变位受平台等约束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 加密区箍筋间距 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8规定。 、箍筋直径 柱附表1 柱类型 一级 中柱、边柱 角柱、框支柱 0.9(1.0) 1.1 二级 0.7(0.8) 0.9 三级 0.6(0.7) 0.8 四级 0.5(0.6) 0.7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 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 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 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
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 于80mm及dcor/5,且不宜小于40mm,dcor为按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标准
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标准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是指在施工现场对楼板进行钢筋的安装和配筋工作。
正确的钢筋配筋标准对于楼板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浇楼板钢筋配筋的标准和要求,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 钢筋的选材。
现浇楼板钢筋一般采用的是HRB335级别的钢筋,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都符合国家标准。
在选材时,要注意钢筋的表面应无裂纹、疤痕和明显的锈蚀,且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此外,在施工前应对钢筋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在进行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一般情况下,采用的钢筋直径为10mm、12mm、14mm等,间距一般为150mm、200mm等。
在进行配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布置,保证钢筋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3. 钢筋的连接和焊接。
在现浇楼板钢筋配筋中,钢筋的连接和焊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两种方式。
在进行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的牢固和稳定,不得出现松动或者错位的情况。
而在进行焊接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钢筋的保护层和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现浇楼板钢筋配筋后,需要对钢筋进行保护,以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和损坏。
一般情况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密实,确保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紧密结合。
5. 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
在现浇楼板钢筋配筋完成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配筋质量符合要求。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进行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0cm现浇楼板配筋标准
10cm现浇楼板配筋标准10cm现浇楼板配筋,是在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楼板建设中,使用无梁结构的一种结构方法,地板的承重由水泥砼构成,楼板表面设置有连续混凝土抗拉结合筋。
10cm现浇楼板配筋的标准要求,主要包括施工总体要求、筋材材料选择、配筋方式和配筋尺寸等几个方面。
施工总体要求:在进行10cm现浇楼板配筋时,首先应进行设计计算,确定筋材的类型、节距及配置尺寸等,以保证配置筋材的充分性;其次是混凝土抗拉结合筋应经过整体加固,使之均匀贯通,衔接筋应处理平整,灌浆施工质量应达到要求;最后是浇筑过程中,新旧楼板抗拉结合筋应连续分布,以保证施工质量。
筋材材料选择:素材材料一般采用钢筋,钢筋应有良好的耐久性及耐腐蚀性,符合国标要求。
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还应采用机械性能较好的结构钢筋,其抗折强度不低于抗拉强度的1.15倍。
配筋方式:10cm现浇楼板配筋的配筋采用布置对称的蛇形、交叉错行的弯肩筋、斜筋、侧边支承筋及界面筋配筋。
首先,根据抗拉及抗压结构的要求,采用蛇形配筋布置,确保抗力均衡;其次,弯肩筋与楼板周边缘拉结合,保证楼板受力均衡;此外,斜筋应布置在楼板纵向重心位置,提高抗弯承载能力,侧边支承筋与斜筋垂直布置,保证楼板抗压能力;局部界面筋应设置在楼板横缝周围,增加横缝周围的抗力,以保证楼板的稳固安全性。
配筋尺寸:10cm现浇楼板主要采用钢筋配置,钢筋的直径一般为D12、D14,抗折钢筋的直径一般规格为D10、D12。
钢筋节距要求:大于250mm的楼板,纵向筋节距不大于100mm,横向筋节距不大于200mm;200mm以下的楼板,纵向筋节距不大于50mm,横向筋节距不大于100mm。
以上就是10cm现浇楼板配筋的标准要求,如果能够按照要求仔细合理的施工,就能保证10cm现浇楼板的牢固安全性,使楼板能够有效地承受恒久的负荷,确保其持久、可靠的使用寿命。
板、柱、梁配筋率
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为了不使截面配筋过于拥挤,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0.05。
对于仓库、贮仓、料斗等贮料荷载经常占总荷载较大部分的结构物,若柱中纵向配筋率过大,在长期贮料突然卸载时,会使柱中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甚至开裂。
若柱中的纵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强的黏结应力时,则能同时产生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更为危险。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控制柱的配筋率,对于筒仓柱的全部配筋率不应大于0.02。
从经济和施工方面来考虑,一般常用的配筋率范围为0.005~0.02。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米,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28~1/12,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0米,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30米,板的跨度一般为3米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一般板配筋要求讲解
钢筋混凝土梁、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
按板的受弯情况,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梁(板)按支承情况分,可分为简支梁(板)与多跨连续梁(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若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钢筋的截断位置按规范要求截断。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考虑经济和施工上的方便。
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
板中通常配制两种钢筋:受力主筋和分布钢筋。
1.一般配筋要求(1)受力钢筋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
如: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
受力钢筋常采用HPB235钢筋,也可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常采用6mm、8mm、10m、12mm。
在同一块板中钢筋直径相差应不小于2mm,钢筋直径种类不宜多于2~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互相混淆。
当采用绑扎钢筋作配筋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2)分布钢筋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深梁钢筋网
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G.0.9
水平分布钢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 《砼规》P241,
深梁
筋 拉筋
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G.0.9
在深梁双排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
《砼规》P241,
于 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 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 0.4h 的范围内,
1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 5d,d 为箍筋直
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15d,并不应大于 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
受压钢筋多于 5 根且直径大于 18mm 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d,d 为 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的 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
砼受压区高
《砼规》P167,
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 x≤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
11.3.1
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砼规》P167, 11.3.5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 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 3 规定的数值;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
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 《砼规》P168,
座底面以上 0.2l0~0.6l0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
板配筋要求
板配筋要求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配筋图中,符号为┗—┛和┓为下排筋,┛┏—┓和┏为上排筋┗在现浇板的配筋图中,钢筋的上下是这样规定的:1,标注为弯钩的是现浇板配筋!2,短跨的为底层,长跨的上层!3,标注为直角的为负弯曲筋(加铁)!4,负弯曲筋下部,不管是在施工还是计算,都要用6毫米直径钢筋200间距绑扎!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 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梁、板、柱配筋要求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梁附表6 钢筋种类 HPB300 HRB400、HRBF400 、RRB400、HRB335 、HRBF335 HRB500、HRBF500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纵向受拉钢筋 0.25 0.20 0.15 水平分布钢筋 0.25 0.20 0.15 竖向分布钢筋 0.20 0.15 0.10
受弯剪扭构件
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 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小 。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 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2h1与3b之和的范围内。 当采用吊筋时,弯起段应伸至梁的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必应小于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规定。 纵向构造钢筋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3规定的数值; 框架梁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按附表4采用 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
结构类型
砼结构构件
注意部位
纵向钢筋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2根。
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梁、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
按板的受弯情况,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梁(板)按支承情况分,可分为简支梁(板)与多跨连续梁(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若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钢筋的截断位置按规范要求截断。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
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考虑经济和施工上的方便。
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
板中通常配制两种钢筋:受力主筋和分布钢筋。
1.一般配筋要求
(1)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
如: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
受力钢筋常采用HPB235钢筋,也可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常采用6mm、8mm、10m、12mm。
在同一块板中钢筋直径相差应不小于2mm,钢筋直径种类不宜多于2~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互相混淆。
当采用绑扎钢筋作配筋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其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分布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要求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当板嵌固在砖墙内时,应沿支承周边上部配置不小于200的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在内),伸出长度不小于11/7(11为短边的跨度);对两边嵌固在砖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钢筋,其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1/4,以防止因墙对板的嵌固作用而出现垂直于板的对角线裂缝。
当板内的受力钢筋与梁肋(一般为主梁)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每米长度内配置不小于5根8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
以防止梁肋与板连接处顶部产生裂缝,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受力钢筋截面积的1/3,伸人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少于板计算跨度的1/4。
主梁、次梁的一般构造,如混凝土、截面尺寸、保护层、受力筋、箍筋、架立筋、腰筋等的一般规定,均与简支梁相同。
所不同的是主梁因承受的是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在这集中荷
载作用下,主梁腹部可能出现斜裂缝,并引起局部破坏。
应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的箍筋或附加的吊筋。
3.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要求
由双向板和梁组成的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比单向板受力好,板的刚度也大。
根据荷载求得内力后,双向板支承梁截面配筋及构造要求均与单向板肋形楼盖中的次梁、主梁相同。
双向板的配筋构造与单向板相同,由于双向板是在两个方向受弯,受力钢筋应沿两个跨度方向布置。
因为短边跨度方向的弯矩较大,短边方向的跨中钢筋宜放在长边方向跨中钢筋的下面。
4.连续板的配筋要求
连续板的配筋构造如图2A312041-3所示。
图2A312041-3 连续板的配筋构造
5.板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较近边缘的距离应满足要求是:在正常情况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