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论文模板

合集下载

我国科学技术的作文

我国科学技术的作文

我国科学技术的作文英文回答: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In China, the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First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revolutionized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For example, in the field of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5G technology. This has not only improved internet connectivity and speed but has also paved the way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smart cities. Additionally,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ve l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AI technology in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healthcare, finance, and transportation, making processes mor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Moreov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played a vitalrole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China.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China has been able to reduce pollution level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nstance,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and wind power has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eliance on fossil fuels,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carbon emissions. Furthermore, advancements in wast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have helped in the effectiv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of waste, contributing to a cleaner and greener environment.Furthermo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alsofacilitated advancements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in China. Breakthroughs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have led to improve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For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medicine has allowed for personalized treatments based on an individual's genetic makeup, leading to more effective and targeted therapies. Additionally, telemedicine and digital health platforms have made healthcare more accessible to remote areas, ensuring that people receive timely medical assistance.In concl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From revolutionizing industries to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improving healthcare, the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overall progress and well-being of the nation.中文回答:科学技术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

最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

关键技术 实践难点 案例对比分析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关键技术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关键 技术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综述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
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 …
主要贡献 与创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简单易修改,兼容所有版本! 汇报人:××× 编号: 425847
目录
CONTENTS
相关建议
研究方法与思路 研究成果与应用 论文总结
绪论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绪论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主要贡献与创新
选题背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添加 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文字。
总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 内容1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 业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555750

关于中国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

关于中国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

关于中国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试谈科技扶贫新途径》[摘要] 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 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

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

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1.科技扶贫的意义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

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中国科学论文模板中文

中国科学论文模板中文

submit stencil1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PRESS基于固定化纳米金增强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林洁华, 张慧, 张书圣*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42 * 联系人,E-mail:******************收稿日期:2008-09-12; 接受日期:2008-10-1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Q2007B03)、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基金 (批准号: 002214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775038)资助摘要 研制了一种新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CL)双酶传感器, 用于葡萄糖的检 测. 该传感器将掺杂金纳米粒子(GNPs)的壳聚糖膜包覆在硅烷化试剂预处理的玻璃微珠上, 用于吸附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葡萄糖在GOD 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 2O 2, 生成的H 2O 2在HRP 的催化作用下与鲁米诺发生反应, 并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实验表明, 壳聚糖中掺杂的GNPs 不仅能够有效的吸附酶分子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还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 通过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 详细研究了固定化GNPs 增强Luminol- H 2O 2-HRP 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 ~ 6.0 mmol/L, 检测限为5.0 μmol/L (3σ). 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关键词化学发光传感器 葡萄糖 金纳米粒子 辣根过氧化物酶 葡萄糖氧化酶1 引言实现葡萄糖的快速定量检测在生物化学、临床化学以及食品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1]. 迄今为止, 已有许多有关葡萄糖检测方法的报道, 如电化学检测[1~6], 电致发光检测[7],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检测[8], 光度法检测[9]和化学发光检测[10~15]等. 其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研制的双酶传感器, 由于具有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双酶反应体系的催化反应机理如下:β-D-glucose + O 2 + H 2O GOD−−−→ gluconolacton + H 2O 2 (1) H 2O 2 + luminol HRP−−−→ 3-aminophthalic acid + h υ (2)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具有仪器设备简单, 检测限低和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近年来, 化学发光酶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 高通量分析, 易于操作和微型化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6~18]. 在诸多化学发光双酶测定葡萄糖的研究报道中, 以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 Economou A 等结合流动注射/顺序注射分析技术,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葡萄糖的方法, 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 ~ 1 mmol/L [10]. 一些催化剂如金属离子、金属螯合物、纳米粒子和酶等都能有效的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19]. 近年来, 以金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增强鲁米诺林洁华等: 基于固定化纳米金增强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2化学发光的研究相继有文献报道[20~25]. HRP 作为 化学发光检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酶之一, 通过催 化H 2O 2氧化Luminol 从而提高化学发光反应的效 率. 苯酚衍生物、二氧化碳、荧光素、苯基硼酸等化合物均可作为该体系的发光增强剂[26], 可增强Luminol-H 2O 2-HRP 体系的发光效率. Miró等报道了以Co(II)作为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剂, 建立了一种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方法[11]. 目前, 以固定化金纳米粒子(GNPs)作为增敏剂增强Luminol- 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章竹君等用蛋壳膜作为GOD 和HRP 的固定载体,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双酶传感器, 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1 ~ 0.1 mmol/L [15]. 壳聚糖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聚合物, 具有无毒、附着力强、生物兼容性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27], 可用作酶的固定化载体. GNPs-壳聚糖复合膜能有效地维持生物分子的活性, 被视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分子固定化载体[28~30]. 本工作采用GNPs-壳聚糖膜固定HRP 和GOD, 构建了一种双酶传感器,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测定葡萄糖. 首次提出以固定化GNPs 作为增强剂, 建立了Luminol-H 2O 2-HRP-GNPs 增强化学发光新体系, 并对其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2 实验部分2.1 试剂及标准溶液壳聚糖(MW 1.9 ~ 3.1⨯105; 脱乙酰度85% ~ 90%, Aldrich), Luminol(A BCR GmbH & Co. KG, 德国), H 2O 2(A R, 上海化学试剂厂), β-D-葡萄糖(A R, 沈阳试剂公司), 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S, 南京化学试剂厂), 葡萄糖氧化酶(GO D , 146 U/mg , Sigma),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300 U/mg, Sigma), 玻璃微珠(<200 μm , 河北永清玻璃制品有限公 司).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使用时未经进一步提纯. 0.01 mol/L Luminol 储备液: 称取0.1772 g 固体Luminol 溶于0.1 mol/L NaOH 溶液中, 摇匀, 避光保存, 使用时用0.1 mol/L pH 9.2的Tris-HCl 缓冲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2%壳聚糖溶液(wt%): 称取1 g 壳聚糖固体粉末, 溶于50 mL 1%的醋酸溶液中, 摇匀备用. 1.0 mmol/L H 2O 2溶液: 移取10.2 μL 30% H 2O 2于100 mL 蒸馏水中, 摇匀备用. 实验室用水为二次蒸馏水.2.2 仪器IFFM-E 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0.1 mol/L 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葡萄糖的载流. JEM 1200EX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JEOL, 日本). Cary 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V arian Pty Ltd, 澳大利亚). 化学发光光谱在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Hitachi, 日本)上测得, 检测时关闭激发光源.2.3 GNPs-壳聚糖复合膜的合成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得粒径分别为25, 40及60 nm 的金溶胶[30], 通过TEM 表征, 得到的三种GNPs 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 ± 2.5) nm, (40 ± 3.0) nm 及(60 ± 5.0) nm. 然后将金溶胶分别与10 mL 2%的羧基化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用新配制的混酸(HNO 3:HCl=1:3)清洗玻璃微珠, 用二次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后晾干. 对玻璃微珠表面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后[27], 在其表面包覆一层GNPs-壳聚糖膜, 于40℃下烘干2 h.2.4 化学发光双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制将GNPs-壳聚糖修饰的玻璃微珠分别置于1 mL 4×10-4 g/mL HRP 溶液和1 mL 5×10-4 g/mL GOD 溶液中吸附酶分子24 h, 并于4℃冰箱保存. 将固定了GOD(或HRP)的玻璃微珠填充到12 cm 长的透明塑料管中(3.0 mm i.d.)制成GOD(HRP)传感器. 如图1所 示, 在进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时, 当葡萄糖标准溶液恰好充满GOD 传感器时, 立即将管路的b 和d 两端连接起来形成回路. 当GOD 与葡萄糖样品反应完全后, 断开b 和d 两端使管路恢复原状, 此时反应产生的H 2O 2通过控制换向阀被载入到流通池内, 在光电倍增管正上方的HRP 传感器中与Luminol 溶液混合, 在固定化GNPs 的增敏作用下, 由IFFM-E 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化学发光信号.中国科学 B 辑: 化学 200x 年 第xx 卷 第xx 期3图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示意图3 结果与讨论3.1 GNPs 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研究了固定化GNPs 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壳聚糖中掺杂的GNPs 显著增强Luminol-H 2O 2-HRP 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 结果如图2所示. 然而, 不同粒径的固定化GNPs 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差别很小(图2中未显示), 该结果与报道的溶液状态下, 不同粒径金溶胶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增强作用不同的结论不符[25].Luminol-H 2O 2-HRP-固定化GNPs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光谱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 Luminol- H 2O 2-HRP-固定化GNPs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与Luminol-H 2O 2化学发光体系的最大发射波长相同. 表明该体系的发光体仍然是3-氨基邻苯二甲酸盐阴离子, 没有新的发光体生成. 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可能是由于GNPs 的催化效应, 加速了体系的电子转移速率, 这与文献[25,31]报道的机理相一致.通过紫外光谱进一步研究了Luminol-H 2O 2-HRP-固定化GNPs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机理, 如图4所示. 结果表明, 与金溶胶 (曲线(e))相比, 掺杂在壳图2 固定化GNPs 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实验条件: 1.0 mmol/L Luminol 溶液; 0.1 mol/L Tris-HCl 溶液(pH 9.25); 1.0 mmol/L H 2O 2溶液. (a) Luminol + H 2O 2; (b) luminol + H 2O 2 + GNPs; (c) luminol + H 2O 2 + HR P; (d) luminol + H 2O 2 + HR P + GNPs图 3 Luminol-H 2O 2-HRP-固定化GNPs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实验条件: 1.0 mmol/L Luminol 溶液; 0.1 mol/L pH 9.25 Tris-HCl 溶液; 1.0 mmol/L H 2O 2溶液. (a) Immobilized GNPs; (b) luminol + H 2O 2; (c) luminol + H 2O 2 + GNPs; (d) luminol + H 2O 2 + HRP; (e) luminol + H 2O 2 + HR P + GNPs聚糖中的GNPs 的吸收波长 (曲线(f))没有出现红移, 表明固定在壳聚糖膜内的GNPs 没有发生团聚现象. 固定化GNPs 在化学发光反应前后, 紫外吸收波长没有发生改变 (曲线(f), (g)), 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吻合[25], 进一步证明了GNPs 的催化效应.林洁华等: 基于固定化纳米金增强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4图4 不同底物溶液的紫外光谱(a) H 2O 2; (b) luminol; (c) HAuCl 4; (d) 柠檬酸钠; (e) 溶液中的GNPs; (f) 固定化的GNPs; (g) 化学发光反应后固定化的GNPs综上所述, 固定化GNPs 对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并且, GNPs 的粒径大小对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影响不大. 由此推断, Luminol-H 2O 2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很可能是由掺杂的GNPs 和HRP 的协同催化效应引起的. HRP 能够催化H 2O 2氧化Luminol 的反应从而促进化学发光, 首先, HRP 与H 2O 2反应形成氧化态HRP(HRP I), HRP I 与Luminol 阴离子反应形成半还原态酶(HRP II)和激发态Luminol [32]. 掺杂的GNPs 充当了反应的电子转移媒介, 加快了固定在其表面的HRP 经HRP I 和HRP II 转变为还原态(HRP)的速率, 从而起增强作用.3.2 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优化双酶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化学发光反应中Luminol 溶液的浓度、缓冲溶液的pH 值, 以及GOD 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条件. 优化检测条件的结果如图5所示. 以0.1 mol/L PBS 缓冲液作为1.0 mmol/L 葡萄糖样品的载流, 在GOD 传感器中反应4 min, 从而确定Luminol 的反应pH 和浓度. 图5(a)表明, 当0.1 mol/L Tris-HCl 缓冲溶液pH 值为9.2时, 化学发光信号最强. 图5(b)表明, 当Luminol 溶液浓度在0.05 ~ 1.0 mmol/L 之间时, 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随Luminol 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浓度达到 1.0 mmol/L 时, 化学发光强度基本达到峰值, 然后随着Luminol 溶液浓度的增加, 发光信号反而降低. 因此,图5 葡萄糖测定实验条件优化(a) Luminol 溶液pH 值; (b) luminol 溶液浓度; (c)葡萄糖的酶催化反应时间; (d)葡萄糖浓度. 实验条件: 1.0 mmol/L 葡萄糖溶液; 0.1 mol/L PBS 缓冲液; 0.1 mol/L Tris-HCl 缓冲液中国科学 B 辑: 化学 200x 年 第xx 卷 第xx 期5选择Luminol 溶液的最佳pH 值为9.2, 最佳浓度1.0 mmol/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试验了GOD 催化氧化葡萄糖反应时间的影响, 如图5(c)所示. 结果表明,葡萄糖在GOD 传感器中流通的时间越长, 两者的反应时间越长, 产生的H 2O 2的量越大. 但是, 反应时间太长会使整个分析过程延长. 因此, 选择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为 4 min. 试验了葡萄糖载流酸度的影响, 如图5(d)所示. 结果表明, 当PBS 缓冲溶液的pH 值为6.8时, 体系的化学发光信号最强. 因此, 检测中选择GOD 酶催化反应的最佳pH 值为6.8.3.3 葡萄糖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了测定, 结果如图6所示. 结果表明, 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 ~ 6.0 mmol/L, 线性方程为I = 42.87(±27) + 1566(±11)C (其中, I 为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 C 为葡萄糖浓度, mmol/L),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n =10), 检测限为5.0 μmol/L(3σ). 与文献报道的化学发光葡萄糖传感器[10,13]相比, 本方法灵敏度高, 检测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图 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工作 曲线3.4 干扰试验为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研究了血清中共存组分的干扰. 结果表明, 当葡萄糖溶液浓度为0.5mmol/L 时, 1000倍的Na +, K +, Ca 2+, Cl -, NO 3-, PO 43-和SO 42-; 100倍的尿素和50倍的尿酸不干扰测定. 这说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3.5 血清样品测定对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见表1所示. 结果表明, 该方法和医院采用的临床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相吻合. 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样品的回收率, 见表2. 结果表明, 回收率在96% ~ 105%之间, 方法准确, 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测定.表1 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样品 医院临床/mmol ⋅L -1 本方法 /mmol ⋅L -1, n =5相对偏差 /%, n =5 Serum 1 0.29 0.23 2.62 Serum 2 1.28 1.37 1.28 Serum 3 5.60 5.28 0.87 Serum 44.905.401.75表2 样品中葡萄糖的回收率测定样品 标液加入量mmol ⋅L -1测得值 /mmol ⋅L -1, n =5回收率 /%, n =5 相对偏差 /%, n =5 1 0.50 0.48 96.00 2.32 2 1.50 1.57 104.67 1.86 3 3.50 3.58 102.28 1.51 44.504.3897.332.703.6 传感器的稳定性传感器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的HRP 和GOD 的稳定性. 对所研制的传感器的稳定性进行实验, 每次测完后将其置于pH 7.0 PBS 缓冲溶液中并于4℃冰箱保存. 结果表明, 传感器保存3周后测得的发光信号没有明显的降低, 5周后测得信号大约降低到初始值的85%, 之后的两个月内信号基本保持不变. 另外, 为确定该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对浓度为 1.0 mmol/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了50次连续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9%. 说明固定在GNPs-壳聚糖膜上的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 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林洁华等: 基于固定化纳米金增强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6 4 结论本文构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 以GNPs 掺杂的壳聚糖膜作为HRP 和GOD 的固定化载体, 可以有效地固定HRP 和GOD 酶分子, 而掺杂的GNPs 对Luminol- 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 固定化的GNPs 充当了反应的电子转移媒介并加速了化学发光反应中酶的催化作用. 由于固定化的HRP 与GNPs 的协同催化效应, 该方法对葡萄糖的检测灵敏度高, 检测限低, 且线性范围宽. 所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已成功地用于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 固定化GNPs 作为Luminol-H 2O 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一种新型增强剂, 在酶分析和免疫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 价值.参考文献1 De Benedetto G E, Pal misano F, Zambonin P G. One -step fabric ation of a bienzy me gl ucose sensor b ased on gl ucose oxid ase and peroxidase i mmobilized onto a poly(pyrrole ) modified glassy c arbon electrode. Biosens Bioelectron , 1996, 11: 1001—10082 唐芳琼, 孟宪伟, 陈东, 冉均国, 苟立, 郑昌琼. 纳米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中国科学B 辑: 化学, 2000, 30: 119—1243 Delvaux M, Walcari us A, De mo ustier C S. Bienzy me HRP-GOx-modified gold nanoelectrodes for the sensitive ampero metric detec -tion of glucose at low o verpotenti als. Biosens Bioelectron, 2005, 20: 1587—15944 Zhu L D, Yan g R L, Zh ai J L, Ti an C Y. Bienzymatic gluco se biosensor b ased on co -immobilization of peroxidase and glucose o xidase on a c arbon nano tubes electrode. Biosens Bioelectron , 2007, 23: 528—5355 蔡称心, 陈静, 陆天虹.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中国科学B 辑: 化学, 2003, 33: 511—5186 Ferri T, Maid a S, Posci a A, San tucci R. A gluco se biosensor based on electro -enzyme c atalyzed oxidation of glucose using a HRP-GO D l ayered asse mbly. Electro an alysis, 2001, 13: 1198—12027 Mar quette C A, Blum L J. Luminol electrochemiluminescenc -based fiber optical biosensors for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of glucose and lactate in n atur al samples. Anal Chim Ac ta, 1999, 381: 1—108 Wu Z S, Zho u G Z, Ji ang J H, Shen G L, Yu R Q. Gold colloid-bienzy me conjugates for gl ucose detec tion utilizing surface -enh anced Raman sc attering. Talan ta, 2006, 70: 533—5399 Zhu M, Huang X M, Shen H X. Microbial enzy matic assay of gl ucose in ser um. An al Chi m Acta, 1997, 349: 165—17010 Pano utso u P, Econo mo u A. Rapid enzymatic che miluminescent assay of gl ucose by me ans of a hybrid flow -injection/sequen - ti -al-injection method. T al anta, 2005, 67: 603—60911 Maner a M, Miró M, Estela J M, Cerd à V. A mul tisyringe flow injection syste m with i mmobilized glucose oxidase b ased on ho mog e -neous che miluminescence detec tion. An al Chi m Acta, 2004, 508: 23—3012 Nicolau P, Man uel M, José M E, Víctor C. Auto mated enzymatic assay s in a renewable fashion using the multisyringe flow inject ionscheme with soluble enzy mes. An al Che m, 2004, 76: 773—78013 Li B, Zh ang Z, Jin Y. Pl ant tissue -b ased che miluminescence flow biosensor for glycolic acid. Anal Che m, 2001, 73: 1203—1206 14 Zhan g X R, Baeyenes W R G, Garci a C A M , Ouy ang J. Recen t develop ments in che miluminescence sen sors. Trends An al Che m,1999, 18: 384—39115 Li B X, Lan D, Zh an g Z J. Che mil uminescence flow-thro ugh biosensor for glucose with e ggshell me mbrane as enzyme i mmobilizationplatfor m. An al Bioche m, 2008, 374: 64—7016 Li B, Zhan g Z. Che miluminescence flo w biosensor for deter min ation of total D -amino acid in ser um with i mmobilized reagen ts. Sen -sor Ac tuat B, 2000, 69: 70—7417 Abo ul-Enein H Y, Stef an R I, van Staden J F, Zh ang X R, Garci a C A M, Baeyens W R G. FA non -poten tiome tric sensing me thod forthe deter mination of sulfite. Cri t Re view An al Che m, 2000, 30: 271—28918 Kiba N, Miwa T, Tachib an a M, Tani K, Koizumi H. Che milumino metric sensor for simultaneo us deter mination of L-Gl utamate andL-Lysine with i mmobilized oxidase s in a flo w injection system. An al Che m, 2002, 74: 1269—127419 Kricka L J, Voyta J C, Bronstein I. Che miluminescent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 tating enzyme acti vity. Meth Enzy mol, 2000,305: 370—390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x年第xx卷第xx期20Ni azov T, Pavlov V, Xiao Y, Gill R, Willner I. DNAzy me-f unction alized Au n anopar ticles for the amplified detection of DNA or te-lomerase activi ty. Nano Lett, 2004, 4: 1683—168721Wang Z P, Hu J Q, Jin Y, Yao X, Li J H. In situ amplified che miluminescent detec tion of DNA and i mmuno assay of IgG using sp e-cial-sh aped gold n anop articles as l abel. Clin Che m, 2006, 10: 1958—196122Corgier B P, Li F, Blum L J, Mar quette C A. On-chip che miluminescent sign al enh ance ment using n anostruc tured gold-modified car-bon microarr ays. Langmuir, 2007, 23 (16): 8619—862323Li Y X, Yang P, Wan g P, Wan g L. Develop ment of a no vel l uminol che miluminescen t method catalyzed by gold n anopar ticles for d e-termin ation of estrogens. An al Bioan al Che m, 2007, 387(2): 585—59224Wang L, Yang P, Li Y X, Chen H Q, Li M G, Luo F B. A flo w injection che miluminescence me thod for the deter min ation of fl uor o-quinolone derivati ve using the re action of Luminol and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gold nanop ar ticles. Tal anta, 2007, 72(3): 1066—107225Zhan g Z F, Cui H, Lai C Z, Liu L J. Gold n anop article-c atalyzed l uminol che miluminescence and i ts an alytic al applications. An al Chem, 2005, 77: 3324—332926Lin J H, Yan F, J u H X. Nonco mpe titive enzy me i mmuno assay for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by flow injection che miluminescence.Clin Chim Acta, 2004, 341: 109—11527Lin J H, Yan F, Hu X Y, J u H X. Che miluminescent immunosen sor for CA19-9 b ased on an tigen i mmobilization on cross-linked chi-tosan membr ane. J Immun Me th, 2004, 291: 165—17428Hao C, Ding L, Zh ang X J, Ju H X. Biocomp atible conduc tive architecture of carbon n anofiber-doped chitosan prepared with con-trollable electrodeposition for cytosen sing. An al Che m, 2007, 79: 4442—444729Huan g H Z, Yan g X R. Chito san medi ated asse mbly of gold nanop articles multiplayer. Colloids Surf A: Physicoche m Eng Aspects, 2003, 226: 77—8630Lin J H, Qu W, Zh ang S S. Disposable biosensor b ased on enzy me i mmobilized on Au-chitosan modified ITO electrode with flo w in-jection ampero metric an alysis. An al Biochem, 2007, 307: 288—29331Wallace W T; Whe tten R L. Co adsorp tion of CO and O2 on selected gold cluster s: Evidence for efficient room-temper ature CO2 gen-eration. J Am Che m Soc, 2002, 124: 7499—750532Dodeigne C, Th un us L, Lejeune R. Che miluminescence as diagnostic tool. Tal anta, 2000, 51: 415—4397。

有关科技论文范文6篇

有关科技论文范文6篇

科技论文有关科技论文范文6篇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小编整理的关于科技的论文,供参考!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实践的实施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实践流程的实施———以网络考试流程为案例(一)网络考试前台首页设计一个网站其前台首页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用户对网站本身印象的好坏。

因此前台首页的分布格局不但要适当正确,使得用户在观看后会觉得舒服;而且所有的功能都要在首页展现起来,能够使用户在最少的时间里就可以明白这个网站的使用方式以及各种性能。

因此网络考试前台首页详细的有一下多个模块:学生注册以及登录:运用于学生注册和登录,同时保证具备查找密码的能力;而且还给予网络员登录后台监管体系的能力。

(二)考生注册的实施进程考生注册就是说给他们一个能够实施账号注册的地方,学生注册账户并保留在信息数据体系中。

信息总的来说就是学生的ID、学生证、学生信息和账号密码设置等等。

学生依据提示进行专业挑选,而且也要依据网站要求补充学生证信息。

(三)登录网站的实现过程学生或者管理员登录是学生或者管理员登录系统的方式。

在登录页面上,学生只要填写学生证号以及密码就能够在网页上实现网站的操作过程,比如,实施网络考试、查找学生成绩、更改学生信息等;而管理员可以利用在页面上写下管理员的名称、密码而且选择管理员选择框,能够到网站系统的后台实施一定的实践操作。

(四)考试科目以及题型的选择学生考试的学科和题型的选择,就是说学生在登录页面后,依据具体的步骤选择自己要考的学科和题型,上面操作的实施都要求学生自我选择。

网站页面上会出现学生的相关资料,网站会依据学生的专业来挑选相关的菜单,从而把与该专业有关的学科展现出来。

学生先选好自己的学科,再选与自己学科有关的考试题型以及练习题。

而且学生还可以对他们自己的专业信息实施查找,还能够建立有关的记录档案,如果具有记录就会出现与记录有关的菜单,如果没有就会终止系统程序。

中科大,论文,模板

中科大,论文,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科大,论文,模板篇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论文封面模板题*************************************************** *目单位姓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题目第一行题目第二行姓名位***教授***副教授o一五年五月单二篇二:中科大开题报告模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工程领域:项目管理领域代码:430140研究方向:所在单位: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规范其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制此表。

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该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或培养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听取意见,论证后再填写此表。

3.此表一式两份经导师和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交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4.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必须提交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一、简况二、选题依据3三、课题内容及具体方案4四、工作进度的大致安排5篇三:中科大论文封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报告论文题目:学员姓名:准考证号:专业:工作单位:导师姓名:日期:年月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毕业论文选题题目1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建立工资档案(2)具有月工资数据修改、统计、汇总功能(3)具有各种查询功能(4)打印各种工资报表功能题目3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学生成绩录入、修改、显示(2)学生档案的录入、修改、显示(3)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报表输出。

题目5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注册界面(2)用户通过加帖子发表意见(3)用户回帖讨论问题题目7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电子网上商城(2)完成购物功能和订单生成功能(3)客户可以将产品展示在网上供网购客户选购题目9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登陆界面(2)具有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功能(3)实现各种查、删、插、改等功能题目11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登陆界面(2)包括物料、设备管理等功能(3)实现各种查、删、插、改等功能题目2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完成新书入库、借阅、还书等处理功能(2)具有借阅者增、删、修改等功能(3)具有各种查询功能(4)图书催还、统计打印题目4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库(2)人员的增加、删除、修改等(3)信息的查询与报表的打印题目6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功能:(1)系统登录注册(2)商品订购、入库,商品销售,盘库(3)各类信息。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模板 (2)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模板 (2)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模板标题:《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模板》引言概述: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模板是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期刊的一种标准格式,用于撰写科学研究论文。

该模板的准确使用能够帮助作者规范论文结构、提高学术质量,同时也方便读者理解和引用研究成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模板的使用方法和要点。

正文内容:1. 论文标题和作者信息1.1 标题:论文标题应准确、简洁地概括研究内容,避免使用过长或模糊的词语。

1.2 作者信息:作者信息应包括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件等,以便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

2. 摘要和关键词2.1 摘要:摘要应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有代表性和可读性。

2.2 关键词:关键词应准确反映论文主题,一般选择3-5个词汇,用逗号分隔。

3. 引言和背景3.1 引言: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研究问题或目标。

3.2 背景:背景部分应对相关文献和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4. 方法和实验设计4.1 方法: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4.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合理、可重复,包括样本选择、实验组织和控制等。

5. 结果和讨论5.1 结果:结果部分应清晰地呈现研究所得数据、图表和统计分析结果,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

5.2 讨论:讨论部分应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总结:综上所述,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模板在撰写科学研究论文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确使用该模板能够规范论文结构、提高学术质量,使得研究成果更易于理解和引用。

通过准确的论文标题和作者信息、简明扼要的摘要和关键词、清晰的引言和背景、详细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准确的结果和讨论,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研究内容和意义。

因此,科学中国技术科学模板是科学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之一,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模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模板篇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模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retype/zoom/c1e4bcc69ec3d5bbfd0a74e4pn=22.chinayangtzethreegorgesprojectdevelopmentcorporat ion,yichang,hubei443002,china)(单位:timesnewRoman,五号,居中,单位及其所在城市名用斜体,邮编除外。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fastarcdetectionmethodwhichisused forscannedline-drawinggraphicsrecognition.itisakind ofmethodwhichisfromarcsuppositiontoarcverification. Firstlyextracttheskeletonoftheline-drawingimage,the nusethepiecewiselinearpolygontoapproximatetheskelet onformoresimplificationandreducingthequantumofdata.afterthat,thelocaldiscretecurvatureofeverydominantp ointofthelinearpolygoniscalculatedandthediscretecur vatureisusedtoassumesomearcsexistlocally.Finallythe hypothesesareverifiedbymappingthehypotheticalarcs’backintotheoriginalimageaccordingtothearcs’circleparameters.thisproposedmethodhastheadvantages thatitcandealwiththeconditionsofrupture,intersectio nandoverlappinganditisrobustandfast.(与中文摘要意思对应,语言流畅,信息具体)keywords:computerapplication;graphicsrecognition;arcdetectio n;imageskeleton;discretecurvature;linedrawing(关键词除专有名词外都用小写。

中科大,论文,模板

中科大,论文,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科大,论文,模板篇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博士论文封面模板题*************************************************** *目单位姓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题目第一行题目第二行姓名位***教授***副教授o一五年五月单二篇二:中科大开题报告模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工程领域:项目管理领域代码:430140研究方向:所在单位: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填表日期:年月日说明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规范其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制此表。

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该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或培养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听取意见,论证后再填写此表。

3.此表一式两份经导师和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交培养单位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4.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必须提交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一、简况二、选题依据3三、课题内容及具体方案4四、工作进度的大致安排5篇三:中科大论文封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报告论文题目:学员姓名:准考证号:专业:工作单位:导师姓名:日期:年月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毕业论文选题题目1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建立工资档案(2)具有月工资数据修改、统计、汇总功能(3)具有各种查询功能(4)打印各种工资报表功能题目3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学生成绩录入、修改、显示(2)学生档案的录入、修改、显示(3)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报表输出。

题目5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注册界面(2)用户通过加帖子发表意见(3)用户回帖讨论问题题目7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电子网上商城(2)完成购物功能和订单生成功能(3)客户可以将产品展示在网上供网购客户选购题目9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登陆界面(2)具有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功能(3)实现各种查、删、插、改等功能题目11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设计用户登陆界面(2)包括物料、设备管理等功能(3)实现各种查、删、插、改等功能题目2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完成新书入库、借阅、还书等处理功能(2)具有借阅者增、删、修改等功能(3)具有各种查询功能(4)图书催还、统计打印题目4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的功能:(1)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库(2)人员的增加、删除、修改等(3)信息的查询与报表的打印题目6要求:系统可包括以下功能:(1)系统登录注册(2)商品订购、入库,商品销售,盘库(3)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及报表输出。

中文科技论文(5篇)

中文科技论文(5篇)

中文科技论文(5篇)中文科技论文(5篇)中文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科技类文章;事实细节;推断推想我们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育同学的阅读水平。

因此,英语试题中占分最多的就是阅读题,而其中有一个题材就是科普类文章,这种文章是同学们最头痛的。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攒的阅历,我想在这篇论文中谈一下我对于这种题材的应对方法。

科普类文章主要是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动态以及和日常生活亲密相关的科技学问,属于说明文范畴。

这种文章具有以下特点:1、科技词汇多,而词汇的意义比较单一、稳定而且不带感彩。

文章中不常常消失排比比方等修辞方法。

2、句子结构简单,语法分析困难。

通常会使用长句子来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描述某个新技术。

3、常使用被动语态。

综合这些特点,都使得这种科普类文章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难以理解,然而这种题型也是有章可循的。

下面的文章中我想来谈一下对于这种文章的分析结构。

一、科技论文文章结构科技日新月异,因此这类文章也比比皆是,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文章的严谨性,我们可以把握它们的规律。

首先,我想先庖丁解牛,分析这种文章的结构。

简洁介绍一下我所列的这个结构图:首先文章会提一下我们的技术现状,尤其是现在科技到达了一种瓶颈期,这就召唤了新科技、新技术的到来。

在介绍了新科技的目的、创造家、新技术材料和工作原理等之后,再对新科技进行评价,在这一段落中,肯定要留意新科技是否已经生产出来还是处于试验室理论阶段;最终,就是对于这种技术的前景的展望。

二、阅读过程留意事项1、看清以下词:designer, architect, inventor, scientist, researcher,create 阅读时,留意这些细节,看清毕竟是谁提出这种理论,而又是谁创造的这种产品的。

2、同学们最担忧遇到生单词,而实际上,有许多单词是不影响阅读的,比如大写字母多为专出名称、人名、地名,不影响理解。

比如说,Indian inventor Santosh Pradhan,Mumbai, the largest city in IndiaYanko Design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国际空间站)3、用定语从句来介绍新技术、新创造。

1500字中国科技论文范文怎么写

1500字中国科技论文范文怎么写

1500字中国科技论文范文怎么写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不断的提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1500字科技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500字科技论文篇一:《浅谈科技创新》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作者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其策略和战略,说明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概括了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创新科技战略趋势创新一词最早是起源于经济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创新已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

大致分类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知识创新、政治创新、军事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概括起来,可以对“创新”简单地定义: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只要是新的事物、观念,付诸于实施,并得到认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创新。

1.科技创新的含义与原则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

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

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

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

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摘要:中国从古至今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陶器玉器,青铜,数学,医学,农业,天文。

一萌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工具,标志人类文明的开始。

这一时期出现了陶器玉器,农牧业,开始观察天文,开创了医学及用蚕丝作丝绸等一系列进步。

其中陶器玉器工艺令人惊叹,5300前的人类玉器上的打孔钻头仅有0.07毫米,硬度达到7度(最高8度),其高超技艺令人震撼。

二先秦时期此时期中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

这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十分高超,其中以鼎的铸造最具代表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

这时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其运用于战场,农业等各个方面。

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其中有代表作越王剑,其在地底埋了两千多年仍然不锈,依旧锋利无比。

当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夏小正》。

当时还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数学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

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

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

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当时的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出名的医学家有扁鹊等。

三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趋于成熟。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

其中有著作《氾胜之书》,《汉书》等。

中医学上有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

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此时还出现了青瓷。

其中越窑最为成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士学位论文模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士学位论文模板

论文题目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s degre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公开□保密(____年)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摘要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所取得成果的集中反映,代表着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水平,也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学位论文……ABSTRACTGraduate dissertation is a graduate student in research results of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the graduate research work, is also the main basis of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degree granted.……Key Words: dissertation ……目录引言 (1)第1章内容要求 (4)1.1 封面 (4)……第2章书写规定 (10)2.1 论文的基本要求 (10)……2.5 标点符号 (13)2.5.1 标点符号概述 (15)2.5.2 点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7)2.5.3 标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7)参考文献 (93)附录 (94)致谢 (95)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6)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反应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授予相应学位的主要依据。

我国的科学技术作文

我国的科学技术作文

我国的科学技术作文英文回答: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driving forces for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 in recent decade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landscape,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s, and addressing global challenges.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has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umerous research institutions, universities, and science parks, providing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 China's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reaching over 2.5% of its GDP in recent years.As a result of these efforts, China has achievedremarkable successes in vario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s. In space exploration, China h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several spacecraft to the moon and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becoming the third country to achieve lunar landing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na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global leader in areas such as facial recogni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China'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its economy. The rise of e-commerce, mobile payments, and smart manufacturing has transformed industries and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China is now home to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technology companies, such as Tencent, Baidu, and Alibaba.Furthermore, China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glob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hina is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rogram and has collaborated with other countries on projects ranging from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to fusion energy development.Despite the progress made, China still faces some challenges in its pursui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ellence. These include addressing disparities 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Looking ahead,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tor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global innovation. B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attracting top talent, and investing in cutting-edge research, China is poised to make even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years to come.中文回答: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推荐文章食品科学论文说明热度:科技论文的内容怎么写热度:信息科技论文格式热度:科技论文格式及范文热度:九年级科学论文最新热度:科技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科技论文标准格式模板1 题目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

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

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 署名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

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

合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

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 文摘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

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mdash;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mdash;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

中国科技学术论文写作规划与样稿

中国科技学术论文写作规划与样稿

中国科技论文标题---------(标题1、小二号字居中)作者姓名----------------(黑体五号字居中)作者单位(所在部门,城市,邮编,email)-------(宋体五号字居中)摘要(Abstract)(黑体五号):本文介绍了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以及学术交流会议上通用论文规范格式,初学者可按照本文所提供格式撰写论文。

(楷体五号字)关键词(Key words)(黑体五号):学术论文;规范格式;写作要求(楷体五号字)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黑体五号):O121.8;G558(楷体五号字)0 引言(Introduction)--------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1 题名--------------(Title,Topic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1.1主标题----------------(Quot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论文的主标题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1.1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三级标题宋体五号)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效率的若干方法12051043 景健文第一周9,10节摘要二冲程发动机具有推重比大,高效率,轻便等优点,但目前世界上对二冲程燃油发动机的使用范围有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效率比较低故产生的污染较大,所以经济性和环保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所以笔者的目的就是通过采用新的扫气形式提高发动机扫气效率从而提高其经济性和环保性,如果将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效率大幅度提升的话,那么其在世界上的利用范围一定会大幅度跃升。

关键词二冲程,扫气效率,直流横流回流。

绪言二冲程发动机具有推重比大,高效率,轻便等优点,但目前世界上对二冲程燃油发动机的使用范围有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效率比较低故产生的污染较大,所以经济性和环保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所以笔者的目的就是综述一下现有的若干种提高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效率的方案及其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谓二冲程发动机,即发动机气缸体上有三个孔,即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这三个孔分别在一定时刻由活塞关闭。

其工作循环包含两个行程:1.第一冲程:活塞自下止点向上移动,三个气孔同时被关闭后,进入气缸的混合气被压缩;在进气孔露出时,可燃混合气流入曲轴箱。

2.第二冲程:活塞压缩到上止点附近时,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下移作功。

这时进气孔关闭,密闭在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排气孔开启,废气冲出;随后换气孔开启,受预压的可燃混合气冲入气缸,驱除废气,进行换气过程。

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二冲程燃油发动机的扫气形式有横流扫气,回流扫气,和直流扫气三种。

“横流扫气扫排气口分别位于气缸下部的两侧,扫气时新鲜充量漏失,所以扫气效率不高,新型机很少采用。

回流扫气扫气口和排气口分别布置于气缸下部同一侧,扫气流充入气缸后先向上流动,然后再折转流向排气口再气缸内形成扫气回流,这种扫气方式扫气质量较高,结构也简单获得广泛应用。

直流扫气扫气流由扫气口进入气缸,沿气缸轴线单向流动,同时绕气轴线旋转将废气从排气口排出新鲜充量与废气很少掺混。

这种扫气方式的扫气质量最好,应用也广泛。

”尽管三种扫气形式各有优劣,且直流扫气效率较高但依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扫气效率不高,排放较大的缺点。

现在绝大多数提高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效率的方法不外乎两类:一为优化现行的三种扫气效率的结构或参数,二为采用新的扫气方式提高扫气效率。

两种解决方式各有优劣,前者相对来说实施起来比较简单易行,但效果不够明显,后者的实施相对艰难,但一旦成功效果明显。

具体的各种方案会在下面详细叙述。

直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结构优化第一种二冲程直流扫气点燃式内燃机的结构由曲轴箱、排气口、活塞、气缸、扫气道及缸盖构成,其特征是在缸盖上有扫气气门及一部分扫气道,而排气口在气缸下部,在排气口后设有圆筒形旋转阀,在阀前及阀内设有金属栅板,栅板上涂有催化剂,气门偏于气缸一侧时,缸盖及活塞的一部分为斜面,活塞的另一部分为凹腔,气门及燃烧室在气缸中心时,活塞为平顶,扫气道为螺旋形,燃烧室处于缸盖内,当曲轴箱作为扫气泵且燃料为燃油加润滑油时,在空气滤清器之后设纯空气道及阀,亦即纯空气控制阀,并在缸盖扫气道上设空气簧片阀,缸盖扫气道的气门前设有调节阀,在结构上,缸盖配气机构处于混合气润滑油油雾润滑之中,当采用专设扫气泵及燃油喷射时,则不设空气滤清器后的纯空气道及其阀,也不设缸盖扫气道上的空气簧片阀及扫气道气门前的调节阀,而在结构上,则有压力润滑油通到配气机构处。

此种方案思路是重新安排了一下扫气口的位置,同时对扫气口的形状,方位等几何参数进行了协调优化,对扫气效率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提升范围有限。

第二种发动机结构:同一气缸内安置的两个可往复运动的活塞,采用对置的方式布置,按照进、排气口的位置区分,分别称为排气端活塞和进气端活塞。

进气端活塞和排气端活塞各自与进气小连杆和排气小连杆连接。

两根小连杆各自通过一个杠杆,实现作用力反向后,在杠杆的另外一端输出,输出端再各自通过一根大连杆,最终共同连接在同一根曲轴上。

本发明双活塞直线对称布置双活塞直流扫气发动机,其两根小连杆、两根杠杆、和安装在同一根曲轴上的两根大连杆、完全呈对称布置。

而杠杆的支点又是可以被调节的,支点的调节是通过一个所谓偏心轴完成的。

偏心轴主轴及偏心轴摇臂和两组与一个可控电机相连的对称布置的蜗轮蜗杆,并采用一根与两个对置活塞相连的曲轴;该曲轴的一组连杆轴颈夹角呈小偏角非对称布置,其夹角在192-195度之间制成一台通过可控电机自动调节压缩比值的高增压两冲程对置活塞布置的往复式发动机。

这种方案的核心思路是采用对置活塞布置,具有下列重要优点:燃烧室散热面积缩小到最低限度,使热机效率能明显提高;克服了两冲程发动机换气质量不高、换气能量损失巨大的缺陷;采用对置活塞布置和采用一根与两个对置活塞相连的曲轴能令人满意的解决可调压缩比值难题,还可解决起动困难,并能使用各种燃料,特别适合使用可再生清洁燃料;由于解决可调压缩比值难题,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增压,这样既可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动力,还能提高热机效率;还能提供出更多、质量更高的可被涡轮发动机利用的低压燃气以利于第二次热转换技术利用,为制造先被往复式发动机利用,再被涡轮发动机利用的联合循环内燃机组创造了条件;由于不用气缸盖、汽门、汽门弹簧,本发明很适合用陶瓷材料来制造。

上述两种方案对提升扫气效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但由于本质上都是在二冲程直流扫气形式上的结构优化,此种扫气方式的理论缺陷是难以通过结构优化避免的,所以这两种方案有一定的局限性。

回流扫气式发动机结构优化第一种方案设计涉及特种发动机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冲程回流扫气式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滑动式呼吸阀。

包括进气管、阀门、带扣脚的中心开孔的扣盖,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一端外部有一圈挡环,扣盖扣在挡环上并密封连接,阀门位于圆形进气管另一端,和进气管密封活动连接,滑杆顶端和阀门固定连接,并由带滑套的支架Ⅰ和支架Ⅱ支撑在进气管的轴线上;在滑杆上两个支架之间设有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母与支架Ⅰ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进气效率、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如上文所言,此项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扫气效率的作用,提升的程度还是很有限的,而且结构上需要特种发动机附件,所以制造起来成本提高,有可能得不偿失。

第二种方案:回流扫气式多换气道二冲程内燃机换气时,为了避免经由排气道的换气损失,使空气或稀混合气与浓混合气大致同时经近排气道设置的换气道进入。

空气或稀混合气使浓混合气从排气道分开。

此时必需有特设的空气或稀混合气进口。

本发明先在近排气道的换气道充废气,在压力相反时再排除,在排气口和流入的新鲜混合气之间形成一道废气屏障。

这有助于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在不用附加进气口和进气口控制元件的情况下避免新鲜混合气的损失。

此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分层扫气,可以提升扫气效率,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上述两种方案不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较好的提升扫气效率但由于回流扫气本身具有的理论扫气缺陷较大,所以尽管上述两方案对扫气效率的提升程度较大,但由于扫气形式本身的不足,导致总体效率不如直流扫气,应用上具有一定局限性。

由于对横流扫气形式的结构优化几乎没有,所以在此不做综述。

创新方案创新方案对扫气形式上的设计不再遵循直流横流和回流三种形式,而是采用新发明的扫气形式,从而提高扫气效率。

本第一种方案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顶置气阀扫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二冲程发动机本体处设有曲轴,曲轴通过与其相连的凸轮带动顶杆控制二冲程发动机本体气缸顶部的顶置气阀,同时在气缸的外侧由单向阀或阀片及密封螺钉形成一个保持压力的通道,所述单向阀的外侧形成混合燃气通道,顶置气阀与混合燃气通道连通。

该结构实施时自上而下可有效减少新鲜混合气流失,降低废气排放,产品整体设计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工作状态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如上文所言此种方案可自上而下进行扫气,是现行的三种扫气形式所不具有的优点,构思极为精巧,可以在实质上提高扫气效率,如果再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那么定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第二种创新型方案包含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系统,它包括新鲜空气扫气系统与混合气扫气系统及相应进气控制系统,工作时新鲜空气扫气系统先清扫缸内废气,混合气扫气系统再扫气向二冲程发动机供给燃料,以获得较好的燃料经济性与碳氢化合物排放,适用于汽车、摩托车、轻型飞机、船舶、航模及移动电站等作动力的二冲程发动机,特别是以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方式供给燃料的二冲程发动机。

此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系统,特别是以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方式供给燃料的气缸壁上设置扫气口的曲轴箱扫气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系统,适用于汽车、摩托车、轻型飞机、船舶、航模及移动电站等作动力的二冲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1发动机的气缸壁上设置有新鲜空气扫气口与混合气扫气口;2新鲜空气扫气口的开启定时在混合气扫气口的开启定时之前;3连通新鲜空气扫气口的新鲜空气气道内设置有新鲜空气单向阀;4新鲜空气扫气口经新鲜空气气道与空气滤清器连通,之间没有气泵。

这种创新方案在进气内容上做了较大文章,此方案虽然在扫气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创新点,但是在进气方面有很好的思路,既简化了发动机结构,使其易于制造且轻便,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扫气效率,所有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缺点依然是扫气效率提升的程度不高。

第三种方案包括一种分置排气二冲程发动机,包括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所述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气口由高压扫气排气口和低压扫气排气口构成;本发明由于所述分置排气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排气口设为高压扫气排气口和低压扫气排气口,或在排气扫气门设置在缸盖上的直流扫气二冲程发动机中将排气扫气门设置为高压排气扫气门和低压排气扫气门,从而使排气中的高压气体和低压气体分别进入不同通道,减少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再对高压排气和低压排气分别加以利用,达到提高发动机效率的目的。

这种对置活塞的创新设计与上述的对直流扫气的结构优化中一种优化方式很类似,其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分置排气,故可在优化直流扫气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扫气效率,然而其真正提升的程度还有待实验参数。

结论笔者的综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对现有的扫气形式的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的优化设计;二为采用新型扫气形式的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的创新设计。

总的来说两种改进方式各有优劣,第一种即在现有的扫气形式上进行结构优化,这种改进方式实施起来比较方便,因为其只需在现有的结构上进行一下改进就可以取得成果,而第二种就要从一开始就自行设计,消耗的人力与时间等资源都较大,而且有相当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败就前功尽弃。

尽管如此,第一种方式对扫气效率的提升程度将会是很有限的,因为其扫气效率受到现有的扫气形式的制约,虽然易取得进展,但不太可能大幅度提高扫气效率,而第二种则没有这种制约,只要设计出的扫气形式巧夺天工,理论上扫气效率可以很高,即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