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合集下载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St dy & Stuct e u r ur Des gn on Bi ngu each ng M ode ofPr f s on i U alT i s o e si alCuri rcul s i um n
Un v r i n l g / C i J n u ,G o R n i g L u w i ie s t a d Co l e / u u k i u e n n , i G o e y e
d s u s d A e c i g o e r m t r u h u t e h l t a h n p o e s i p f r a d i c s e . t a h n m d f a e h o g o t h w o e e c i g r c s s ut o w r ,
w i h g v o i i e a t m t t l n u l e c n e o m i i h r e u a i n h c i e a p s t v t e p o bi i g a t a hi g r f r n h g e d c t o .
Abs r t act o bi e t e C m n d h bi i g al t a h n e p r e e f 1 n u e c i g x e i nc o Fl d e h ni S t a hi g ui M c a C , e c n
a r n e e t n t a h n m d s e i ni g n bi i g a t a h n f p o e s o a c r i u u r a g m n a d e c i g o e d s g n i 1 n u l e c i g o r f s i n l u r c l m i u i e s t e a d o l g s r a a y e , t o e i s e a o t n n v r i i s n c l e e a e n l z d w k y s u s b u bi i g a t a h n a e 1n u l e c i g r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摘要】本文研究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探讨了双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必要性、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本文总结出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以促进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本科生、双语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案例分析、启示、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人们对于跨文化交流和语言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开始重视双语教学,将双语教学纳入到教学体系中。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教学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研究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对于推动本科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备技能。

在中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逐渐意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融合发展。

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特点双语教学是指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英语或其他外语作为语言教学媒介,将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向发展。

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外语水平,增加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入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外语学习需求较强,因为他们将来往往需要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或国际组织中工作,对外语能力要求较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通常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更好地将外语学习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学制较短,因此需要更快地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双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明确双语教学目标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的也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校所在地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如是否注重口语能力、写作能力、专业术语的掌握等,为后续课程的设计提供指导。

2.设计双语教学课程根据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双语教学课程。

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知识水平,将外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程设置既要包括英语语言课程,又要有专业课程,两者之间要形成有机的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设置过于繁重的课程负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消化所学知识。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大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双语教学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双语能力。

本文将探讨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目标双语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全球视野,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双语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竞争力。

双语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双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包括语言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理论、语言教学方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理念也是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课程设置在双语教学模式下,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设计课程:1.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双语授课的方式,教师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2. 双语沟通课程:设置专门的双语沟通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双语角色扮演、双语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双语实践课程:开设实践性强的双语课程,如双语新闻写作、双语口译等,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双语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四、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

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双语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 交替教学法: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交替教学法,即使用两种语言交替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提纲:一、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性1. 双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2. 双语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意义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1. 课程设置与规划2. 教学团队建设3. 教学资源保障4. 教学评估机制三、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发展1. 针对性强化课程建设2. 培养双语教学师资队伍3. 与企业合作,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四、结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良好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和企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1. 课程设置与规划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置。

这需要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计划。

这涉及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使课程设置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2. 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具备一支由专业教育人员和双语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

这样的教学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团队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教学资源保障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充分保障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

特别是对于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材料,需要确保其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充足和合理。

4. 教学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这些评估机制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等。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在围绕双语教学模式的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挑战以及探索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深入探讨专业课双语教学,本文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推动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教学模式、研究、案例、优势、挑战、提升效果、总结、展望、建议、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探寻双语教学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目前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期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的探讨将为本研究后续部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已成为一种必需品。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学术语言,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探索并实践双语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对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推行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专业化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进行双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异与优缺点。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课程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已开展了专业课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学习环境。

然而,双语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学生反映,在双语教学的环境下,他们难以适应双语课堂的节奏,容易失去重点,在理解专业知识方面遇到一些困难。

同时,一些教师也表示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编写双语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等问题。

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模式一:全英语教学全英语教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上全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快速适应英语环境,提高英语水平,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但是,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好,就会造成沟通障碍。

模式二:中英双语教学中英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先使用中文解释知识点,然后再使用英语进行强化讲解。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双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水平。

然而,由于使用中文解释知识点,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提高程度有限。

模式三:双语对照教学在双语对照教学中,教师使用中文和英文相互配对,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需要编写大量的双语教材。

模式四: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这种模式需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对于英文水平较弱的学生,可以在中文环境下进行教学,对于英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在英语环境下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但是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受青睐。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和学习。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1. 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并重双语教学模式下,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要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中,应该统一规定双语教学的语言比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语言能力。

2. 实用性与趣味性并重双语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与自主学习并重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要增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教师培训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帮助教师掌握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要配备双语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例如双语教材、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为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3. 课程设置在设计课程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学科知识与语言能力的结合,设计一些专门的双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4. 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双语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为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大学双语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大学双语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语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双语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目标1. 提升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双语课程。

2. 培养一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

3. 建立健全双语课程管理制度,确保双语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建设内容1. 课程体系优化(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双语课程体系。

(2)整合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2. 教材建设(1)组织编写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学生需求的双语教材。

(2)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改编。

3. 教师队伍建设(1)选拔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

4.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丰富教学手段。

5. 质量监控与评价(1)建立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

(2)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五、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双语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

2. 实施阶段:按照建设内容,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双语课程建设。

3. 监督阶段:定期对双语课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4. 总结阶段:对双语课程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建设成果。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双语课程建设顺利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为双语课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课程建设。

4.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双语课程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掌握多种语言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语教育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语言,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高校教育中引入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理念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学生需求:确保双语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多种语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强调实际应用:注重双语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双语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 注重相互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应该注重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相互促进,使学生在两种语言中都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并拥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教学内容设计1. 双语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应尽量将中文和英文相互贯穿,不仅包括语言课程,还应该包括相关专业课程。

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以设置“国际贸易中的英语沟通”等双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提高英语水平。

2. 双语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双语角、双语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学校里说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实习与交流项目: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实习或交流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设计1. 交替教学法: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交替教学法,即在课堂上交替使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切换语言环境,提高他们的语言适应能力。

2. 跨文化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跨文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问题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以英文或中文进行讨论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一、双语教学模式设计1. 教学内容的设计双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科特点,尽可能地将专业课程与外语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将专业课程和外语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实现知识和语言的双向发展。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双语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

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外语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和专业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学校可以建立双语教学资源中心,提供各种教学资料和教学软件,以支持双语教学的实施。

学校还可以引进外国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1. 建立双语教学团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校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双语教学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

外语教师负责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教师负责传授专业知识。

这样的团队合作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2. 加强学生的语言培训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外语培训,提供更多的外语学习机会。

学校可以设置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举办英语角逍遥游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价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

这个评价体系可包括笔试、口试、听力、阅读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

1. 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将来的国际交流和竞争做好准备。

双语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实现知识和语言的双向发展。

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及效果评价探析

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及效果评价探析

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及效果评价探析
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及效果评价探析
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巩固和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目前可供选择的双语教学模式很多,国外常见的主要有:沉浸型模式、维特型模式和过渡型模式等;而国内主要有:翻译型模式、渗透型模式、穿插型模式、半外--混合--全外型模式等.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各校自身的奈件,选择适当的模式,并可从语言目标、学术目标、文化与社会目标几方面进行评价.
作者:王旭红 WANG Xu-hong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娄底,417001 刊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选择效果评价。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研究背景中探讨了双语教学在高校专业课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意义。

在分析了目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并评估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结论部分讨论了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双语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挑战与机遇、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双语(通常指中文和英语)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将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毕业生需要具备更高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的能力。

对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深入研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效果,探讨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不同学科领域的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研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生对双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双语教学模式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背景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学生需要具备优秀的双语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就业市场。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双语沟通能力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学生应当能够流利地运用中英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双语工具和资源。

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价值观念和习惯。

学生应当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进行跨文化交际并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3.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学生能够在双语环境下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术语进行双语表达,并能够熟练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领域的中英文文献。

三、教学内容1. 语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当包括语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课程内容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以及词汇、语法和语用的学习。

2.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当包括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双语环境下的专业知识水平。

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导论、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

实践教学是特别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在双语环境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四、教学方法1. 语言输入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当注重语言输入,提供丰富的双语输入资源,包括中英文教材、教学视频、英文原版文献等。

学生需要在双语环境下接触并积累大量的双语输入,以提高语言能力。

3. 合作学习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当注重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双语合作学习活动,包括双语小组讨论、双语项目设计、双语实践活动等。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背景和研究意义,探讨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首先阐述了双语教学的概念,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并探讨了建设路径。

最后对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

总结回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概念,现状分析,设计原则,建设路径,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着重介绍了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兴起背景,尤其是在当前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背景介绍还可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普遍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并为后续的内容提供更具体的分析和论证。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群体以就业为主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

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将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现有双语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探讨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的提升和发展。

研究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双语教学的概念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 经与技 2年月上 第2) 合 济科》0 8 ( 4 作 1 号总 2 1 期

语言的障碍是 大差异, 学生无法迅速地将老师所讲和课本所 信息量的相对落差,降低英文授课的难度, 使 服语言障碍。英文授课过程中, 述的内容结合起来, 于是, 尽管上课时似乎听 学生感到学习双语课不再是努力地攀登悬崖 不言而喻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 营造 懂了, 但由于下课后不知如何复习, 同样影响 峭壁, 而是在平缓的盘山公路上信步而行。同 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加强师生互动,
謦掘 f } l 稻F l i 睁
-__
L_ I


校专业课程双语教 学模式探讨
口文 /张 普
1 ;导模式: 、l 采用英文教材, 英文板书, 教
同时倡导不同于 提 要 通过 前我国高 对当 校专业课 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程双
其间穿插英文术语, 习题和考 语教学模式 优势及不足的分析, 结合我国高 校 我国传统学习方法的创新型思维方式。为此, 师用中文讲解, 实际情况, 出双语教学的“ 提 并行模式”并对 我们必须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取 试则中英文结合。这是最简单的双语教学模 ,
待母语的交流。于是,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 分的英、 中文教学中, 讲授的内容是大体相同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入, 专业课重点难点内容的陆续出现, 这种模 的, 但问题的切入点、 研究的角度、 分析的方法 至干脆全部让位给全中文授课的引导模式。
板 书、 习题 和考试 用英文 , 师的讲解 也完全 教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开展多媒体
式中的英文教学部分变得越来越薄弱, 有时甚 和思路的拓展过程则是不同的, 而正是这种相 教学 许多有过双语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都发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提要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优势及不足的分析,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双语教学的“并行模式”,并对该模式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并行模式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增强,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并迅速发展。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倡导不同于我国传统学习方法的创新型思维方式。

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双语教学的模式问题。

本文在对现有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种新的双语教学模式。

一、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当前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1、引导模式: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用中文讲解,其间穿插英文术语,习题和考试则中英文结合。

这是最简单的双语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授课过程中师生间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的障碍,基本上不会出现由于语言问题产生的误解,因而在双语教学试点的初期往往比较受欢迎。

但是,由于东西方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的巨大差异,英文教材和中文讲解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比如,学生课前花大量精力预习的内容与老师的讲解可能从思想方法,问题切入点,乃至语言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无法迅速地将老师所讲和课本所述的内容结合起来,于是,尽管上课时似乎听懂了,但由于下课后不知如何复习,同样影响了学习效果。

加之这种模式的英文授课比例低,无法达到“双语”教学的基本标准,所以目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2、渗透模式: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英文结合习题和考试,教师中英文结合讲解,即先对某个知识点用英文讲解,然后再中文重复。

看起来,这种模式既考虑到了双语教学英文授课的必要,又通过中文重复的形式保证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形式。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在大学教育中普及了双语教学。

如果说在过去双语教学更多地针对研究生的专业领域,那么现在,本科生双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科生双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

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需要兼顾两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双语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上进行安排。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将相关课程中的某些章节、节选或知识点选出来,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既不会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也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地理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点进行介绍,使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教学。

2. 教师把关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

在本科生双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此外,在授课中,教师还需要控制语言表达的质量和难度,以保证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教学内容。

3.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资源除了教材、课件等基础资源外,还需要相应的语言资源。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嵌入相应的教学资源,例如双语课件、双语PPT、双语教材等,以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此外,学校可以提供课外语言学习机会,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4. 课前预习和复习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

课前预习和复习是很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教材,并尝试用另一种语言组织和思考;同时,在课后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学习内容。

5. 学生合作在双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

他们可以在一起探讨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增强彼此的学习效果。

学生还可以结成语言伙伴,互相学习对方的母语,提高语言能力。

总的来说,本科生双语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需要学校及教师、学生们共同努力。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双语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重视。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

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文将从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一、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理念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导向。

双语教学应该是一种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

在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应用。

应当注重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将双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水平。

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兼顾学科知识、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双语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能力。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还应当注重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双语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当是灵活多样的,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崔俊奎,郭仁宁,李国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E-mail:cuijunkui@摘要:本文结合校级“流体力学”精品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对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层次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践环节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所提出的双语教学全过程设计框架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框架,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01. 引 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育部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目前,国内各高校陆续在本科专业教学阶段开设了双语教学试点课程,这体现了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

几年来,本课题组在学校教务部门的安排下,对校级“流体力学”精品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实践试点,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对双语教学的教学层次与模式、教学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 双语教学的层次与模式“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英语教学,“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用外语上课”,它需要把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国外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潜智,不但能一举解决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的老大难问题,长期浸染在双语课堂、双语情景中,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综合水平得到提高[1]。

2.1双语教学的层次划分从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的界定上看,双语教学应该覆盖不同的层面。

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中指出,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应该组织双语课教师以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双语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以达到双语课任课教师对“双语教学”的正确理解,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安排,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考虑到国内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次: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三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正处在双语教学的前两个层次,距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恰当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双语授课条件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双语教学的模式分类在实施双语教学时,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当然,双语教学的模式要因学生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适当调整,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理解,双语教学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完全浸入式”模式(Immersion Education Program),即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授课程全部采用外语进行教学;第二种是“过渡式”模式(Transi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了不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受到语言的影响,可以适当地用母语教授部分课程,同时逐步使学生的语言逐渐过关;第三种是“维持式”模式(Maintenance Education Program),该模式强调在学习应用外语的同时,要以母语来维持课堂师生间的理解与交流[2,3]。

根据语言教学中“浸入式”模式的定义,应鼓励教师采用全英文授课。

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全英文外教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语言搭配比例,不应在全部该门课程中完全一致,而应该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对应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二种不同的操作方式:第一,在同批授课的几个班级中,将英语水平较高、口语也较好的学生,单独开班,全英文方式授课、考核,即采用“完全浸入式”模式,使这些学生既能学到有关的专业知识,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二,对其他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则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解或中英文混合讲解和考核的方式,保证学生既可以听懂、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又可以熟悉专业词汇,提高阅读英文原版资料的能力。

2.3 双语教学的模式设计根据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层次和双语模式,我们在授课时,授课节奏应由慢到快,授课内容应由浅至深,按“简单渗透—整合—双语思维”的模式来实施教学[4]。

在简单渗透层次,上课时可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有较多机会接触英语;在整合层次,交替使用中英文讲课,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在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和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

图1 典型双语课堂教学模式Fig.1 Typical teaching modes in class of bilingual teaching图1为典型的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框图1中,授课正文Ⅰ和Ⅱ中中英文的比例,可根据教学实践作如下处理:对课程内容中的理论部分采用全英文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均使用英语;对课程内容中有关工程应用实例和分析等难点则采用中英文混合讲解[5]。

除了对典型双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外,本课题组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方式、课外作业和课程考核等环节的教学全过程对双语教学框架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图2所示为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提出的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全过程框架,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方式、课外作业与在线答疑以及课程考核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图2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全过程框架Fig.2 Structure schematic of bilingual teaching design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3. 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我们的双语教学实践和对国内其它高校的调查,可以肯定双语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也存在几方面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3.1 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

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就必须抛去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英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

对于那些专业知识掌握娴熟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口语能力,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在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出国经历,他们在口语方面不是很纯正,尽管授课前均进行了短期的口语培训,但对英语的应用尚不能流畅自如,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建议有条件高校把专业素质高、口语流利的专业课教师送往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业务培训,或者请一些国外高校的教学名师到校进行交流讲学,通过双向交流来提高双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3.2 校园双语氛围的营造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课后辅导和课堂内容组织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以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校园里缺少英语类学术活动或对外交流,学生在课外几乎没有英语实践的机会,使得双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作业上,缺少双语学习的整体氛围。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高校要积极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之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园的第二语言,营造校园双语学习的整体氛围。

4. 结束语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教师的师资水平、学校的双语氛围、学生的英语基础等因素都制约着双语教学的成效。

同时,专业课程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能在某些共性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学双方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因此,立足于学校层面,根据专业特点,倡导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构建双语课程框架,进一步拓宽双语教学研究领域,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双语教学研究,是我国高校今后双语教学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 李萍, 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3):77-79.[2] 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2-34.[3] 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4] 叶雪梅,张晓芸,孙继银,张伟.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 81-83.[5] 李桢. 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 ] .高等农业教育,2003 (10) :58-59.Study & structure Design on Bilingual Teaching Modes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s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Cui Junkui,Guo Renning,Li Guow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PRC,(123000)AbstractCombined the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Fluid Mechanics, teaching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modes designing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analyzed, two key issues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 A teaching mode frame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s put forward, which give a positive attempt to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Keywords: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