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浅基础设计

建筑工程浅基础设计

条形基础设计实例
总结词
适用于墙下条形基础,常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
详细描述
条形基础是一种连续的基础形式,适用于墙下承载的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上部结构要求,确定条形基础底 面尺寸和埋深,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沉降缝的设置,以减小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筏形基础设计实例
总结词
适用于大面积、大荷载的建筑物,如高层建 筑、大型工业厂房等。
浅基础类型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类型, 由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构成,能 够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一种连续的基础类型, 由多块较小的混凝土板构成,适用 于建筑物荷载较大、地质条件较差 的情况。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是一种大面积的基础类型, 由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构成,能够 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
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 和地质条件,确定基 础底面尺寸和埋深。
确保基础与周边环境 的协调性和安全性。
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基础材料选择
01
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 合适的基础材料,如混凝土、毛 石、碎石等。
02
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经济 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基础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分布和地质条 件,进行基础结构的详细设计。
基础材料与构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料选择
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 基础材料,如混凝土、毛石、砖等。
VS
基础构造
根据建筑物类型和荷载分布,设计合理的 基础构造,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03
浅基础设计步骤
基础选型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适用于建筑物荷载较小、地 基承载力较好的情况,具有 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的优点。

某多层厂房桩基础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三种基础形式的造价对比

某多层厂房桩基础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三种基础形式的造价对比

某多层厂房桩基础\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三种基础形式的造价对比作者:张汝翊来源:《科学之友》2010年第14期摘要:全过程造价控制关键是对各阶段建设费用的准确估计,变传统的“按图计价”(对已设计好的图纸进行造价计算)为“按价出图”(在造价控制的框架内进行设计)。

要实现在未有设计图之前即能对费用进行准确估算,需要有大量的各种造价指标作为支持,本文就某多层厂房三种基础形式的造价进行了测算,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基础;造价;对比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1-0127-031项目概况及作对比的原因某电机车间5层,总建筑面积约20 000 m2,设计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但实施过程中发现地质勘察报告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较大,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量厚度达(3 m~6 m),埋深在0.5 m~5 m以内的岩石层,设计认为该岩石层虽然厚度较大,但埋深较浅,把桩打入该岩石层中一定深度后收桩风险很大,桩应穿过该层岩石到下方持力层才可收桩。

但现有的桩基础施工设备要打穿为数众多的岩石层工效很低,无法满足工期要求,甚至无法完成。

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协商,确定把该车间孤石现象较严重的1~6轴交C~H轴间(4~6轴交D~E轴间除外)桩基础修改为浅基础,修改部分建筑面积约为5 500 m2。

设计单位在修改基础的过程中,又分别设计了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两个浅基础方案,供建设单位比选。

本人受建设单位委托,对以上两浅基础方案及原有的桩基础方案从经济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有关分析结果整理成文,供同行在设计方案比选、优化设计等工作过程中参考。

2分析方法2.1工程量计算2.1.1工程量计算依据三个基础方案各自的图纸见图1、图2、图3。

2.1.2工程量计算范围包括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等,详见表1。

2.2费用计算(1)综合单价依据《××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合同》附件工程量清单计价书取定。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

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前期发表的结构识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柱子,并未收录到本专栏,读者反映查找不便,特汇编为一篇文章以成系列第一篇独立基础识图结构工程识图重点分五大部分:①基础、②柱(墙)、③梁、④板、⑤楼梯,其中基础又分为独立基础、桩基础、筏形基础等形式,先讲独立基础,见下图:图1:基础平面图【例1】识读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

1、首先了解独立基础编号及其代表的形式,见下表:注: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以确保独立基础的坡面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图1为某建筑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该建筑基础为普通独立基础,根据选用的符号分析是坡形截面和阶形截面两种形式。

图中普通独立基础有三种编号,分别为DJP01、DJP02、DJP03;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有一种编号,为DJJ01。

每种编号的基础选择了其中一个进行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2)以DJP01为例进行识读。

从标注中可以看出该基础平面尺寸为2500mm×2500mm,竖向尺寸第一阶为300mm,第二阶尺寸为300mm,基础底板总厚度为600mm。

柱子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基础底板双向均配置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分布间距均为150mm。

各轴线编号以及定位轴线间距,图中都已标出。

第二篇条形基础识读1、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自建房等,如图2-1所示。

图2-1 条形基础2、基础的构造组成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一下基础的构造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条形基础的构造组成(1)地基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递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130kPa。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 = 180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 = 240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 = 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kN/ 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 L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压缩模量E S(MPa)标准贯入锤击数N承载力特征值 f ak (kPa)①杂填土18②粉质黏土200.650.8434137.56130③黏土19.40.580.7825238.211180④细砂210.623011.616240⑤强风化砂质泥岩221822300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 1.5m。

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如下图所示。

柱网平面图6、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 K=1873KN,M K=193KN·m,V K=83KN,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2435KN,M=251KN·m,V=108KN 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 级。

8、设计分组第 10 组,共 12 人,选择题号1~12,基础持力层选用④号土层,设计○B 轴柱下独立基础。

9、设计要求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指定轴线的独立基础设计。

对于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根据所给荷载确定基础底面尺寸,以便画出基础平面图。

第三节 独立基础设计实战讲解

第三节 独立基础设计实战讲解

独立基础设计(二)JCCAD实例讲解根据工程实例来介绍独立基础的设计工程实例:某商业街工程,3~4层,框架结构,6度区。

看下建筑图大致了解一下,某商业街总体平面图一、筛洗主要信息:1.+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4.900m(1985国家高程)2.室内外高差:150mm(看平、立、剖面)3.分析基础埋深确定基底标高:-2.800(2.100)相对标高(绝对标高)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地基规范P6页3.0.15.模型参数5.1是否考虑抗震:不用考虑抗震抗震规范p21页4.2.15.2是否需要计算沉降:不需要计算沉降地基规范P7页3.0.3以上详细讲解详见上周四地基基础公开课内容,可加客服qq 索取视频6.地勘报告信息(本工程)。

打开地勘报告a冻结深度:无(如果有的话按地基规范p20页5.1.8)b地基土是否有腐蚀性:微腐蚀性。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第8页c不良地质:无d持力层厚度,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有,需要验算e地下水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二、设计步骤1.地梁标高地梁标高各个地区要求不一样,可以梁顶与基础顶平,也可以梁底与基础底平,也可以在+0.00或者是室外地面标高下一点,这个要看各地的常规做法及当地审图的要求,选一种即可。

本工程地梁顶标高,室外地面下100mm,即-0.250m。

为什么这么定:先绘制简易的基础立面图(这个最好是要绘制一下,很多数据在上面就一目了然),标好地面标高及二层楼面标高(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都标上),根据砌体墙的稳定高度(高厚比要求,砌体规范p38页6.1.1)来决定地梁顶面的标高;当地梁标高确定以后,要给水暖电提资,让管道走在地梁底下。

准备计算基础时的模型(立面)当然也有持力层较浅的情况,可以不做地梁直接做墙下条形基础,如果有这种情况可在以后课程中可以进行答疑。

基础工程平法识图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基础工程平法识图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混凝土平法规则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当独立基础的边长≥2.5米时,底板受力钢 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构造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2.3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操练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操练
【例】 图2-7是一阶形独立基 础施工图,要求计算 此基础的钢筋工程量。
多柱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多柱独立基础的编号、 几何尺寸和配筋标注方 式与单柱独立基础相同。 当为双柱独立基础且柱 距较小时,通常仅配置 基础底部钢筋;当柱距 较大时,除基础底部配 筋外,尚需在两柱之间 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或设 置基础梁。
混凝土平法规则
工程实例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2.2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构造
筏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平板筏
混凝土平法规则
筏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混凝土平法规则
上梁式
下梁式
平板筏的受力特点和钢筋配置
混凝土平法规则
1.受力特点
平板式筏基为无梁体系 ,传力简捷 ,整体刚度好 ,施工速度快 , 是框架、框剪、纯剪结构常用的基础形式。它类似于一个倒置的 无梁楼盖,每一区格板为四点(柱)支撑,无基础梁,因而板除 了做抗弯计算外,还要做抗剪(冲切)计算,板较厚。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混凝土平法规则
2.1 独立基础的平法设计规则 2.2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构造 2.3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操练 2.4 筏形基础的平法设计规则 2.5 筏板基础的钢筋构造
2.6 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计算操练
独立基础的平法设计规则 图2-1 独立基础
混凝土平法规则
图2-2 梁板式

6独基条基桩基承台1

6独基条基桩基承台1

6.1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设计 独立基础制图规则一般规定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 两种表达方式。 当绘制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独立基础 平面与基础所支承的柱一起绘制。 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应标注基础定位尺寸; 当独立基础的柱中心线或杯口中心线与建筑轴线不 重合时,应标注其偏心尺寸。编号相同且定位尺寸 相同的基础,可仅选择一个进行标注。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和基础梁的注写方法规定如下: 1.注写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双柱独立基础的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注写为 “T: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当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 非满布时,应注明其总根数,例如:T:10B18@100/A10@200(非满 布);表示独立基础顶部配置纵向受力钢筋HRB335级,直径为B18设置 10根,间距100mm;分布筋HPB235级,直径为A10,分布间距200mm。 见示意图6-24。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以及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的尺寸和配筋,以平面注写方式 为主,以截面注写方式为辅。 标高:
1.基础底面标高—应采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基础底面基准 标高,以及±0.000的绝对标高。统一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 与结构层高和基础底面基准标高分别注写在基础、柱、墙、 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底面标高为覆盖地基的基础垫层(包 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为覆盖桩间土表面 的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
例: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标注为: B:XB16@150,YB16@200; 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级钢筋,X向直 径为B16,分布间距150;Y向直径为B16,分布间距 200mm。见示意图6-9。

地基基础设计实例

地基基础设计实例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

杂填土 3KN/m 16=γ粉质粘土 3KN/m 18=γ3.0=b η a MP 10=s E6.1=d η 2KN/m 196=k f淤泥质土a 2MP =s E2KN/m 88=k f⑵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图4-1平面图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558.57,山墙∑F2168.61,内横墙∑F3162.68,内纵墙∑F41533.15。

⑷基础采用两种方案:(1) 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2) 采用水泥砂浆M5, 砌10砖基础。

标准冻深为1.20m。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2)绘制施工图(两种方案的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3)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 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50007-2002规定或经验确定0+(100~200)。

式中 ——设计冻深, Z 0·ψ·ψ·ψ; Z 0——标准冻深;ψ——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 ψ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一、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1)荷载计算由题条件:外墙选取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3.3m ,为计算单元宽度。

m kN m kN F F kk /26.169/3.357.5583.311===∑ 山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 k /61.168/161.168122===∑ 内横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F k k /68.162/168.16213===∑ 内纵墙:取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8.26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k /61.185/26.815.153326.844===∑ (2)查表[1]得敦煌地区的标准冻深m Z 2.10=,按老师要求,一组基础埋置深度m D 3.1min =,首先假定基础埋深为1.3m ,假设b m 3<,无需宽度修正,查表得粉质粘土6.1=d η,则地基承载力修正为)5.0(-+=d f f m d ak a γη其中m γ=3/23.173.18.0185.06.1m kN =⨯+⨯ 解得:2/06.218m kN f a =(3)确定基础宽度 外纵墙:df F b a k G 1γ-≥ 解得:m b 865.01≥ 同理得 山墙:m b 862.02≥内横墙:m b 831.03≥内纵墙:m b 949.04≥求得条形基础宽度,即无需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2)中成立。

统一取m b 1=。

(4)确定基础高度基础为条形毛石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内横墙和内纵墙基础采用两层毛石,计算每层台阶的伸出宽度m b t 2.019.0424.01<=-=。

查表8.1.2[2]毛石基础宽高比的允许值,得tan α=5.1/1 计算基础宽度285.05.11424.01tan 40=⨯-=-≥αb b h m 根据灰石基础高度要求,得m h 5.0=,外纵墙和内纵墙基础亦采用两层毛石。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16g101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基础部分-16g1013
求。 • 3.当边缘构件纵筋在基础中保护层厚度不一致(如纵筋部分位于梁中,部构分位于板内),保护层厚
度不大于5d的部分应设置锚固区横向钢筋。
工程概况 • 4.图中d为边缘构件纵筋直径。
• 5.当边缘构件(包括端柱)一侧纵筋位于基础外边缘(保护层厚度<5d,且图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时,边缘 构件内所有纵筋均按本图(b)构造;对于端柱锚固区横向钢筋要求应按本图集第66页;其他情况端柱纵 筋在基础中标准底面构造按本图集第66页。
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工程概况 • 3.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 1.4倍;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 4.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底部的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
一起绘制。 当基础底面标高不同时,需注明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之处的范围和标 高。 1.3、当梁板式基础梁中心或板式条形基础板中心与建筑定位轴线不重合时,应标注其定位 尺寸:对于编号相同的条形基础,可仅选择一 个进行标注。 1.4、条形基础整体上可分为两类:1.梁板式条形基础。该类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框架-世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平法施工图将梁板式条形基 础分解为基础梁和条形基础底板分别进行表达;2.板式条形基础。该类条形基础适用于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和体结构。平法施工图仅表达条形基础底板。
普通独立基立基础截面标注
工程概况
6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7
杯口独立基础顶部钢筋网
8
杯口独立基础杯壁钢筋网
9
杯口独立基础钢筋标注 示意图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配筋计算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配筋计算

基础J-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21)》进行设计)基础类型独立基础基底持力层土类e或IL<0.85的粘性土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kpa)210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N/㎡)fak210轴力Fk(kn)Fk2540弯矩(knm)Mk0柱1基础顶面弯矩Mkx1'(KN·M)Mkx1′0柱1基础顶面弯矩Mky1'(KN·M)Mky1′0柱1基础顶面剪力Vkx1(KN)Vkx10柱1基础顶面剪力Vky1(KN)Vky10偏心矩e(m)e00 Y向双柱形心距离cy(m)0X向双柱形心距离cx(m)0室内外高差h1(m)h1022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kn/m3)γm20基底以下土重度γ,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kn/m3)γ20基础和基础台阶上的回填土的平均重度γ(kn/m3)γ20假定基础宽边(m)b 3.4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b0.3承载力修正系数ηdηd 1.6基底宽度修正ηb*γ(b-3) 2.4基底埋深修正ηd*γm(d-0.5)4848修正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N/㎡)fa=fak+ηb*γ(b-3)+ηd*γm(d-0.5)260.4基础自重和回填土标准值(KN)γ*H40基础边缘高度(mm)350基础高度(mm)400基底面积(m2)(计算)11.5245L取值(m)基础长宽比(L/B)1B取值(m)基底面积(m2)(实际)11.56a=b/2-e(m) 1.7Gk462.4462.4基础设计W=lbb/6(m3) 6.550667弯矩及配筋计算bc(m)柱宽度(对应b)0.6 hc(m)(柱长度)(对应l)0.6 a1(m)=b/2-bc/2 1.4 a'(m)=hc0.6 G(kn)624.24 p(kn/m2)259.7232 b'(m)=bc0.6M1(knm)497.3015 M2(knm)497.3015.85的粘性土正确1.155 1.163.43.4正确b/6不用e<b/63.48.149053正确正确1 kN/m2=100 kg/m2=1000N/㎡=1000Pa=1kpapmax259.7232pmax>1.2f=252 pin259.7232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2=1000N/㎡=1000Pa=1kpa。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横向(纵向)受力筋根数=[独基底长(底宽) -2*保护层 ]/间距+1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150mm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无梁式条形基础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基础部分)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基础部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浅析
2018年 1

独立基础
2
普通独立基础
坡形普通独立基础 阶形普通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
杯口独立基础
坡形杯口独立基础 阶形杯口独立基础
3
1、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
4
普通独立基础截面标注
19
20
21
22
基础梁
坡形条形基础底板
23

筏板基础
24
25
26
工程概况
27
282930Fra bibliotek 四桩基础
31
注:预应力管桩只 需考虑桩芯钢筋表 示方法,不做细述
32
工程概况
灌注桩钢筋笼图例
33

标准构造详图
34
工程概况
35
• 注: • 1.表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
• 6.伸至钢筋网上的边缘构件角部纵筋(不包含端柱)之间间距不应大于造500,不满足时应将边缘构件 其他纵筋伸至钢筋网上。
• 7.“边缘构件角部纵筋”图中角部纵筋(不包含端柱)是指边缘构件阴影区角部纵筋,图示为红色点状 钢筋,图示红色的箍筋为在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的箍筋形式。
43
工程概况
44
• 内容提取: • 独立基础底板最边
52
工程概况
• 三桩承台钢筋端部构造同矩形承台
53
工程概况
• 承台梁钢筋端部构造同矩形承台
54
工程概况
55
工程概况
56
工程概况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3、钢筋工程
3.1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后,混凝土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注意对钢筋的成品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造成钢筋移位。
技术交底书
编号:
工程名称
旱草湖车站旱草湖山车站
施工单位
中铁四局
工程部位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交底时间
2013年6月3日
3.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做135°弯钩时,HPB300级、HPB400级弯弧内径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后平直部分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4.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钩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
3.3钢筋安装质量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连接区段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区段内钢筋接头率不应大于50%。
2.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偏差应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满足下列要求:
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轴线位置5mm、内部尺寸±10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