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陈旧落后,另外,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法规还不健全,这也为建筑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增加了难度。

9.结语:

庞大的建筑垃圾排放量,加之极其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垃圾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与国家积极倡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背离,也不利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光辉形象。所以,建立健全适合北京实际情况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本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建筑材料循

环使用模式,改变传统建筑垃圾的线性处置方式,走再生利用之路,减少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全部资源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全过程严格控制,统一备案,实行专人专管。

其次,除开挖土地用于回填外,建筑垃圾应存放在专门的固定的综合处置场,分选后分类堆放。

第三,对不同类别的建筑垃圾分别加以回收利用,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划一的做法,要因地因材制宜,根据垃圾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回收利用途径。这样才不至于造成建筑垃圾的价值灭失,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资源和创造社会财富。例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和其它金属制品: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弃混凝土可以用于生产再生骨料和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水泥混合材;废砖瓦可用于水泥生产原料、水泥混合材或用于烧制再生砖瓦;沥青也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沥青、+热拌沥青路面材料、冷拌填充路面材料等:微粉可用于制成硅酸钙砌块及其它覆盖材料等№~。

24

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

作者:崔素萍, 涂玉波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2

1.期刊论文孙烃.刘军.王国强.张元玲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的研究-中国科技成果2005,""(20)

通过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置的比较,针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处置的几点建议.

2.学位论文郑胤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200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空前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大量的建筑垃圾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成为城市一大公害。而与此同时,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无疑要消耗大量天然资源,例如水泥、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大量开采粘土、石灰石和砂石集料,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相符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就此,国务院和科技部分别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多次把城市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内容列为优先主题。如何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及资源化利用现状的调研,重点分析阐述了以下内容:

确定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分析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的分类、组成、特性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近几年内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比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在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经验。

准确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预测是建筑垃圾有效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依据。论文对影响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建筑垃圾产量的预测具有非线性和小样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用于数据样本缺乏时的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GRNN)预测模型,阐述了建立模型的思路与步骤,并根据北京市1999-2007年统计数据资料,对建筑垃圾产量进行预测。

具体分析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结合对城八区的实际调研,指出目前建筑垃圾中存在的问题和盲点,针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的源头、运输、消纳环节分别给出了可行性政策措施。

分析研究了目前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中涉及的费用问题,对北京市建筑垃圾运输费、建筑垃圾处置费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建议提高建筑垃圾运输费及渣土消纳费;并且提出建立对建筑垃圾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及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制度;最后建议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费标准。

按照材料和产品的不同,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及经济性进行了评述,总结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瓶颈,给出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配套政策及实施方法建议。

3.期刊论文李天超.赵军.汪志刚.陈宇良建筑垃圾现状调查及建议-中国建材科技2009,""(3)

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建筑垃圾的来源、产量、处置与资源化现状调查和总结,结合国内外城市处理建筑垃圾的经验和技术,分析了柳州市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柳州市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的建议.

4.期刊论文罗清海.陈晓明.王衍金.凌啸.Luo Qinghai.Chen Xiaoming.Wang Yanjin.Ling Xiao工程建筑垃圾处

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6)

在实际调查几处典型工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程建筑垃圾排放量及其成分的差异性,建筑垃圾的成分和比例与建筑物类型、工程性质、建筑年代、地方习俗、当地资源、经济水平等等有关.讨论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日益严峻影响.时城市建筑垃圾的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出了建议.

5.期刊论文黄玉林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山西建筑2003,29(5)

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多、不易清运及堆放等现状,并结合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置的先进经验,指出建筑垃圾的利用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6.学位论文李刚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20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为解决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影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缓解建筑垃圾带来的压力,本文对建筑垃圾资源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解决措施。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简单、综合利用率低,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逐渐影响到城市建设。造成建筑垃圾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水平低,垃圾资源化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

论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成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分析,结合被调查区域的建筑垃圾现状、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经验,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提出了推进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促进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化,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三是建筑垃圾需要综合管理,四是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对西安市乃至国内其它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理论支持,对减少建筑垃圾、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7.期刊论文卢星明.唐圣钧.郭平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研究-四川建材2006,32(4)

结合深圳市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对策.

8.期刊论文李风伟.刘红梅濮阳市建筑垃圾处置规范管理之我见-科技风2009,""(7)

近年来,随着濮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兴建、装修等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急剧增长.其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渣土、灰土等.

9.期刊论文吴勇志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建筑2009,""(16)

在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因素,并从积极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征收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费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对策.

10.学位论文周理安建筑垃圾再生砖制备技术及其性能研究20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以及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的实施,我国建筑垃圾已经占到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40%左右,并且增长迅速。我国对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研究近些年发展迅速,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支持和激励政策,一批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对建筑垃圾处置和再生利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建筑垃圾再生制品生产线,开发了再生制品新品种,编制了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建设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示范工程。

再生砖的生产能很好地解决再生细骨料的应用问题,但尚需进行系统的研究来验证再生砖生产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工程应用的可靠性。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目的进行的,研究了碎砖类再生细骨料再生砖的原材料材性、配合比、生产工艺、养护制度和产品性能,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内容

:(1)实验室研究:研究再生细骨料最大粒径、颗粒级配、细粉含量、初始含水率等材料性质对再生砖强度的影响;研究水灰比、灰骨比、矿物掺和料掺量和种类、水泥种类等对再生砖强度的影响;研究成型压力、加压速率、养护方式、养护龄期等对再生砖强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化再生砖配合比设计,研究优化配合比后再生砖的耐久性能、砌体力学性能、墙体传热性能,分析再生砖的孔隙结构。(2)生产线中试研究:验证实验室的优化配合比;探讨再生砖的生产工艺和养护制度的影响。(3)效益分析以及改进再生砖生产工艺的初步探讨。

试验证明,再生细骨料的材性、配合比、成型工艺和养护制度都对再生砖的强度有影响,且生产线试验结果对实验室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再现性。通过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