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最近,翻开了一本《发展经济学》的书,想了解一下经济学在“发展”方面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点头大的。

什么“收入分配不均”“资源配置效率”这些词一看就让人觉得复杂到不行,仿佛进入了一个需要解锁技能才能理解的“经济迷宫”。

但是,抱着“总得了解点什么”的心态,我决定认真读下去。

结果,慢慢地,我竟然从这些枯燥的理论中找到了不少能跟现实生活贴合的点。

让我从一个特别的例子开始讲吧。

有一次,我去了一家小餐馆吃饭。

那地方不大,老板是个中年大叔,穿着一件常年洗得褪色的T恤,看起来挺朴素的。

那天我和朋友去吃,他端上来的餐点非常简单,但是每一份都特别有味道,尤其是他做的红烧肉,肉质肥而不腻,色泽诱人,吃了一口就知道他用心了。

我们聊了一会儿,他突然提到他开店的艰难历程。

原来,他这个小餐馆已经开了十多年了,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装修,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广告推广,但他一直坚持提供优质的食物和服务。

客户口碑好,他的餐馆生意慢慢也有了些稳定的回头客。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他的餐馆其实就像发展经济学里提到的“微型经济体”。

他是典型的小商户,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以及不断改进和创新的方式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就像书中说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要依赖巨大的企业规模,有时候个体的灵活性、创新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反而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老板的经验告诉我,尽管在大环境中,我们可能都在被一些巨头压得喘不过气,但在微观层面上,每一个坚持不懈的小商户,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然后,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在我身边发生的小故事。

前不久,我的表弟开始尝试在网上开一家小店,卖一些他自制的手工皂和香氛蜡烛。

起初,他也没抱太大希望,只是觉得做点小生意能增加些收入。

结果,他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一些小推广,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订单也慢慢多了起来。

有一次,我去他家里,看到他忙得不可开交,手里忙着调配香料,桌子上堆满了各种香薰蜡烛和瓶子。

《发展经济学》讲义合集

《发展经济学》讲义合集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讲义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美]Debraj ray著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孙建军副教授博士目录第一讲导论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第三讲经济增长第四讲新增长理论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第六讲经济不平等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十讲农村和城市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第十二讲土地第十三讲劳动第十四讲信贷第十五讲保险第十六讲国际贸易第十七讲贸易政策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序言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

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

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一、两个定义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

——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一、引言1、如何在某个时点判断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而且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还应当是贫穷与营养不良的消除,人均寿命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干净的饮用水与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知识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提高,尤其是成人识字率的提高等?2、总的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与发展相联系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有积极影响。

发展经济学_知识点归纳

发展经济学_知识点归纳

Chapter1 导论1.发展经济学早期有哪些重要主*?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1940年代末——19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路特征: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因果关系;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转换。

政策主*:(1)主*政府担当起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由国家实施集中计划和直接干预调节政策。

(2)强调物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实行重视分配的政策,特别是对收入增量的重新分配。

(3)主*实行控制人口增长,加快人口流动速度的政策。

(4)普雷维什和辛格主*实行本国生产消费品占领国内市场替代进口进而过渡到本国生产资本品最终改变国内经济结构的进口替代战略和相应的贸易保护、扶植政策。

钱哪里提出一国应该积极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储蓄和外汇,制定引进计划,调节引进外资的流向、结构,达到有效利用,并根据发展进程,不断对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初期新古典主义思路特征:(1)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过程;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谐的、积累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使所有收入阶层受益;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的看法。

(2)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认为经济的进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3)对资本积累的作用的基本看法:承认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但认为并不是唯一的,强调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配合。

(4)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看法: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国际贸易,进口的应该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应该是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

政策主*:主*政府实行利用、增进和加强市场—价格机制的政策,通过价格变动来进行间接调节。

主*实行加强农业投资、教育投资和人力培训以刺激技术进步政策。

主*实行控制人口增大的政策:限制城市收入,增加农业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以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

自考发展经济学学习笔记

自考发展经济学学习笔记

发展经济学学习笔记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没有经济增长就不能取得经济发展,所以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况创造了前提条件。

但是有了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就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发展。

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所以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更多的内涵。

2. 哈罗德—多马模型1.假设:(1)经济中资本存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资本产出比固定。

(2)假定经济的储蓄率s为产出中的一个固定的比率。

(3)假定储蓄全部转化为新投资即投资总是等于储蓄。

2.内容: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

◆g 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s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K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

3. 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内容:两个阶段理论假设:不发达国家是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两个部门组成的。

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家是追求最大利润的。

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且至少比农业部门的工资高30%左右,劳动力无限供给。

现代工业部门中的投资来自工业部门的利润,而资本家则把其所有利润都投入到工业部门当中。

4. 新增长理论:索洛—斯旺模型1.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经济增长来自对社会储蓄资源的分配,具体分配按照以下方式进行:△k=s ·f(k) - nk2.人均储蓄的去向(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更多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s·f(k) = △k + nk5. 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理论的区别:(1)强调以思想为基础。

是思想(整个探索发展的进程)导致了经济增长。

得有完全不同的机构安排、确定价格的系统等,以使思想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Ksg(2)强调劳动分工制度的作用,用劳动分工的自发演进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式,人均收入增长,贸易依存度的增大,市场扩大,内生比较利益的增加,专业贸易部门的扩大和其他结构变化都是分工内生演进的不同侧面。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向主流经济学宣战》读书笔记摘要:由于本书的目的在于彻底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重新建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经济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是在主要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上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展开争论,我认为作者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作者试图要“颠覆”西方经济学大厦,但书中举例却大量使用中国的例子,导致其“颠覆“的力量很差。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自己遇到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理论也确确实实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解决了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与西方经济截然不同的背景和过程(甚至是畸形的),导致这些理论有不少部分不能解释中国的特例,发展经济学的出现正是要研究和解释这些现象。

而作者却对发展经济学仅是轻描淡写了几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貌似有哗众取宠之嫌。

我认为其中有的论点是非常正确且新颖的,而且也确实指出了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弊病。

本文首先回顾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综述了该书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主流经济学的看法。

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1、1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指我国目前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所列的以马歇尔经济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理论、新古典综合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反映的是英美等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机制较完善国家的经济运行规律,对市场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进行了精微的探讨。

尽管其假设条件较多,且不断遇到实践的挑战(如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但其理论逻辑的完美及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曾起到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当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不甚完美,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在一定意义上,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运行框架可作为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国家的目标图景,因为它反映了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机理,不过,这里没有考虑制度和生产关系因素。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发展经济学》课后题主编:马工程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6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1)低下的生活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

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1. 简介本文档是《发展经济学》第六章的学习笔记。

本章主要讨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路径选择,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

2. 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节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经济发展动力。

2.1.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指人们的教育水平、技能和经验等。

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

许多国家通过投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本,以实现经济发展。

2.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经济中资本的积累和投资。

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和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来加强资本积累。

3. 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战略决策。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3.1. 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是指国家依靠出口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路径通常需要发展出口产业、吸引外资和进行国际贸易。

许多东亚国家如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等成功采用了这种发展模式。

3.2. 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是指国家通过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路径通常需要提高社会福利、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采用了这种发展模式。

3.3. 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发展路径通常需要投资研发、培养创新人才和提供创新环境。

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德国等成功采用了这种发展模式。

4.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模型。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模型。

发展经济学重点

发展经济学重点

广义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学说狭义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二战后,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特征:(1)普通共同特点:低生活水平,生产率水平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二元结构,高人口增长,高赡养负担,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严重,对农业生产、初级产品有严重的依赖。

处于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处于较为脆弱的国际地位。

(2)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3.社会、文化、制度安排都存在类似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的差异导致二元结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一国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的产出增长。

伴有经济增长,而浮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全面完善。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有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浮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

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 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赋予成人识字率2/3 权数,入学率1/3 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 来表示(即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发展经济学复习笔记

发展经济学复习笔记

发展经济学复习笔记1、名词解释a) 外延(粗放)型增长i. 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我们称之为外延(粗放)型增长。

b) 内含(集约)型增长i. 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我们称之为内含(集约)型增长。

c) 全要素生产率i. 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d) 贫困恶性循环i. 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1. 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 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e) 金融抑制i. 造成“金融抑制” 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投资,利用行政手段压低利率,抑制了储蓄的增长。

f) 金融深化i. 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给和外汇供给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g) 人力资本i.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h) 可持续发展i.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i) 技术进步i.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 狭义的技术进步一般是指在生产、流通、信息交流等方面所使用的工具和程序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硬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劳动者技能。

2. 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所用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 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扥给“软技术”方面的进步。

发展经济学笔记

发展经济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课堂笔记第一讲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1、发展中国家新定义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二战结束原殖民地和附属国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在经济上选择采取不同的道路方式发展自己的国家。

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有区别。

欠发达国家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关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量上把握即GDP,按1980不变价值规定,人均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国家。

这个标准和后不定期世界银行的标准不太一样。

后者把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

低中等高1986年标准 425美元以下 426—?美元美元以上1989年标准 480美元以下 480—6000美元 6000美元以上1994年标准 675美元以下 675—8300美元 8300美元以上二是质的方面把握,即该国人民已经利用获得的资源努力提供产品或劳务。

2、发展中国家特征:①、生活水平低下,表现在:a、人均收入和富国差距大;1984年世界所有国家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125000亿,发达国家97500(78%),发展中国家为27500(22%)。

按目前1982年瑞士12000多美元/人,孟加拉国只有140美元/人。

b、GDP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与GDP增长差不多,就最穷的国家,是零增长。

c、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巨大不平等。

平等的国家几乎没有,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比发达国家要大得多,基尼系数达临界点,经济发展不能从人均收入和总量去衡量,而是要看分配比例。

d、贫困的范围比较大,全世界1/6的人口,靠100多美元/年救济生存。

这是绝对贫困人口,却低保线,国际绝对贫困线,处在线以下的人生活是相当困难的,但各国的标准不一样。

e、卫生状况差,医疗卫生缺医少药在发展中国家是很严重的。

f、教育方面,识字率低,挫学率高,教育落后,文盲多。

②、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以下因素:一是投入要素,发展中国家投入不足;二是管理技能,而发展中国家缺少的正是合格的管理人才;三是体制因素,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各种体制的变革,如土地制度变革、税收制度变革等,发展国家需要建立一支忠诚、独立、有效率的官僚体制,更重要的教育和培训计划,这些都作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延边大学2024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延边大学2024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延边大学2024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延边大学2024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一、文章概述本文旨在为延边大学2024级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们提供《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的重点。

文章将按照课程内容的结构,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二、课程主题解析1、发展经济学概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目标。

这一部分将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以及发展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地位。

2、经济发展理论:我们将学习关于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包括传统经济理论和演化经济理论。

请重点关注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我们将探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如贫困、不平等、失业、基础设施不足、环境问题等。

请注意,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4、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将学习各种经济发展战略,包括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市场化战略等。

请关注各种战略的优缺点以及实施条件。

5、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这部分将探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全球化机遇实现经济发展。

请关注全球化的利弊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角色。

6、可持续发展:最后,我们将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标和实现途径。

请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期末复习重点1、熟练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尤其是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2、深入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3、理解并掌握各种经济发展战略的原理、实施条件和优缺点。

4、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全球化机遇实现经济发展。

5、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标和实现途径,并能够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四、总结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姚洋《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每章总结北京大学出版社

姚洋《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每章总结北京大学出版社

姚洋《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每章总结北京大学出版社姚洋《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第2章人口和经济发展它假设社会中存在一个刚好可以维持个人生存的生存工资,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低于生存工资,则他就无法存活。

2.只要收入高于生存工资,多余的收入就会被用作人口的再生产,人口就会开始增长,而且,人口增长速度是多余收入的增函数。

3.收入的多寡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

由第三个假设,自然资源是有限,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却是递减的,人均收入↓。

此时,人口仍然在增长,但是速度下降,直到人均收入下降到等于生存工资为止,↓。

由第三个假设,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却是递增的,人均收入↑。

人口下降速度减缓,直至回归增长为零的状态。

因此,在短期内,人口增长会呈现出上下波动,但在长期,人均收入将保持在生存工资的水平上,人口没有增长。

我们说经济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

,则其速度会不断下降,直到等于零为止;反之,如果人口处于下降状态(即速度小于零),则其下降会减速,直到等于零为止。

这样,人口增长速度在长期将等于零,同时,人均收入等于生存工资。

稳态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因为它是一个没有人口增长、且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

即使资源的物理总量不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将提高产出水平,从而缓解资源的有效约束(也不再完全取决于人均收入),而是取决于父母的生育计划.耐用消费品,能够给父母带来持续的快乐。

2.子女长大以后可以给父母提供养老保障,“养儿防老”调父母时间投入的机会成本。

这个成本取决于父母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的工资,或是自我雇佣所能获得的收入。

的,因为孩子像其他耐用消费品一样,对他们的“消费”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孩子越多,再生一个孩子所能带来的效用下降。

2.从孩子带来未来收入的角度来看,生孩子的边际收益也是递减的,因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

养育更多的孩子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父母的现期消费就要减少。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较低的消费水平上,收入的边际效用较高;因此,对孩子投入更多的金钱就意味着父母由现期消费下降带来的效用损失在边际上增加。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发展中国家的界定:界定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及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教育水平(成人识字率与综合入学率)及人均GDP(PPP)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3、发展中国家的特征:1) 生活水平低下:低收入、不平等、医疗水平低下2) 生产率低下3) 人口增长率高,劳动人口瞻养比例高4) 文化教育程度低、卫生保健条件差5) 经济、社会、文化二元结构4、赡养负担:赡养负担一般指一国人口中的多少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一般指需要赡养的年纪)5、购买力平价法: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6、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答:1)传统分类:第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美和太平洋沿岸工业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第二世界:苏联和东欧的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第三世界:非洲国家、中东国家、大部分亚洲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南非、埃及等2)按照地理位置分类:(1)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南方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不发达,生活贫穷,文化落后。

(2)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北方的国家包括第一和第二世界。

经济发达,很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活水平高,文明程度先进。

3)按发展程度分类:(1)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主要是一些西方国家,最为典型的成功者是美国。

(2)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经济结构和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篇一:《新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新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近期拜读了张培刚教授的《新发展经济学》一书,颇有感触,现将张培刚教授的学术和主要背景,《新发展经济学》一书的主要观点,以及个人的一点感悟付之于笔端。

一、张培刚教授简介1913年7月,张培刚出生在有“将军县”之称的湖北省红安县。

16岁,他成为武汉大学招入的唯一一个文科预科生。

在以经济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张培刚被选送至由陶孟和先生主持的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后又拿下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

1941年前往哈佛大学学习。

张培刚在哈佛大学所学的,是哈佛大学最好的专业——工商管理。

通过3个学期的学习,他感到仅利于个人,却无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和农民困苦的现状,于是转到经济系,苦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走上工业化和民富国强的可行路径。

他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投入农业国家工业化的学术研究中。

1945年,张培刚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不到6平方米的空间里完成在世界经济学界具有拓荒意义的《农业与工业化》这部20多万字的英文论文。

同年冬天,他仅用1个小时就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这之前,世界上尚无一本系统著作,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1946年,时任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的张伯伦教授邀请张培刚留校任教。

而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坚持回国,回国后,他应母校——武汉大学邀请担任该校经济系主任。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随之,当代西方经济学说陆续、系统地被引进来,国人逐渐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掀起一股学习和研究的热潮。

然而此时的西方学术界,包括一些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却对这门学科的前景持悲观的看法,有学者提出,发展经济学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甚至认为发展经济学快要死亡了。

对此,张培刚根据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尚未发展起来的现状,张培刚认为发展经济学大有可为,并锐意创新,全面提出了创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思想。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Burden)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P2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

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加2.4%;印度从1975-1989年,GDP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加2%。

精编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精编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

精编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整理完整版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和机制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较为贫困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以下是精编版发展经济学的复习整理完整版。

1.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发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开始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经济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涉及了更广泛的问题领域。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经济增长理论、依赖理论、制度经济学等。

2.消除贫困的策略:发展经济学旨在消除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解决贫困问题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常见的策略包括: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等。

3.历史经济学模型:历史经济学模型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这些模型考虑到了历史、制度、文化等因素,并将其纳入到经济理论中。

历史经济学模型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4.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了制度变迁对发展过程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指由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转变,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

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制度环境的策略。

5.全球化与发展:全球化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发展经济学关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等。

6.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农村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关键领域。

农村发展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农村贫困等问题。

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性别与发展:性别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该领域研究了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推动性别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等。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第八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主要传统观点及缺陷;认识新增长理论对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摒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入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途经;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知识差距与信息问题。

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的作用。

为了缩小知识差距、解决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执行的政策;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意义。

国家创新体系。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对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影响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经济手段与其他手段相比的优越性。

第十章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技术变革在传统农业改造中的作用。

“绿色革命”的意义及局限。

第十一章工业化、霍夫曼比例、联系效应及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概念。

工业化模式。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十二章贸易条件、幼稚工业的概念。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性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初级进口替代和次级进口替代及进口替代的利弊。

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理论基础及贸易保护对经济的影响。

…第十三章两缺口分析及其政策涵义。

外援的作用及评价。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对外国私人直接投资的评价。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1)含义: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其中有三个核心观念:①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③发展的含义中还应包括自由的概念。

此观点认为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

2)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1.经济增长:传统的表述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

在这种传统的定义下,经济增长被归结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出现的增量,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2.自然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劳动力投入的角度说明了人口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个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自然增长率”这个概念。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

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3.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

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1.什么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答: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

经济增长被归结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出现的增量,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区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1)直接因素是指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另一直接因素。

资源使用效率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来进行衡量。

、(2)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

技术直接影响着资源使用效率,制度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秩序。

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2.概述主要增长模型及其所揭示的基本理论观点。

(论述)(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

~假设: (1)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量比是可变的,从而资本劳动比也是可变的;(3)规模报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4)不考虑技术进步。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式是。

他认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等。

根据哈罗德的理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偏差则经济体系不但不能自我纠正还会持续产生更大的偏离的结论,这就是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不稳定原理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很难在稳定的速度上发展,而是会出现剧烈波动的状态。

@(二)索洛模型:索洛模型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即使资本产出比是可变的,整个经济也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

假设: (1)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量比是可变的,从而资本劳动比也是可变的;(3)规模报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5)完全竞争,工资率和利润率分别等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1、总量生产函数:Y=F (K, L)。

由于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点,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y =f(k)、2、资本积累。

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k=s ·f(k)-δk 。

当资本存量不发生变化,即△k=0时,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我们用k*来表示。

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一旦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投资等于折旧,资本存量水平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但储蓄率的增长只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

可见,资本积累本身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

在选择稳态时,政策的制定者的目标是使社会各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化。

:3、人口增长。

引进人口增长这一因素以后,工人人数的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

在有人口增长的稳态中,由于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不发生变化,总资本量和总产量也按人口增长率n的速度增长。

人口增加的同时还影响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4、技术进步。

纳入技术进步因素以后,生产函数变为Y=F (K, AL)。

此时,索洛模型的方程为。

引入技术进步时,一旦进入稳态以后,人均产出量以λ的速度增长,总产量以n+λ的速度增长。

人均产量的长期增长率决定于劳动放大型技术进步的速度,技术进步是外生的。

由此可以得出推论:如果各国经济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各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趋于一致。

这种趋同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经验中已有所表现,它是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推断。

.(三)AK模型:是一个不存在要素报酬递减的最简单的生产函数。

除去新的生产函数,该模型沿袭了一切索洛模型的其他假设。

AK模型的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公式:。

由于s、A、n、δ独立于k,所以只要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论述)#答: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即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①粗放型经济增长给我国带来能源、原材料紧缺问题。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以很高的物耗率为特征,长此下去,在中国并不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必定难以持续。

!②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而更趋严重。

由此而形成的结构性瓶颈,一直是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突出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