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课 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

《第四课 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

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了解病毒、黑客基本概念及病毒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问答互动、生生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结合课本及网络获取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的意识;2)通过感受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教授的知识和方法较多。

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2)引导学生安全的使用信息技术;3)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难点:1)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我认为是健康。

师:那对于我们的计算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也就是计算机安全。

那什么是计算机安全呢?那么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下计算机安全和使用道德规范。

【讲授】计算机安全一、计算机安全的定义计算机安全问题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可能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和破坏。

【讲授】病毒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通过非授权入侵并隐藏在计算机中,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

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程序,不同于普通病毒。

【讲授】计算机病毒特征1、传染性2、破坏性3、隐蔽性4、潜伏性【讲授】黑客三、黑客定义黑客指利用网络软件,通过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数据,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入侵者。

【活动】黑客的危害你了解黑客吗?黑客有什么危害?学生相互讨论,结合实际生活,总结黑客的危害窃取政治、军事、秘密,或者转移资金账户,秘密进行计算机犯罪等【活动】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学生结合课本和实际生活,分组讨论:1、网络、网页----->安装杀毒软件、及时为系统漏洞添加补丁2、外存介质(u盘、光盘、存储卡等)-->使用外部设备时先使用杀毒软件3、网络资源------->在网上下载时,尽量上正规网站【练习】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四、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熟悉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病熟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测试】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最后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网络 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1浙教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网络 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1浙教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危险级别:★★★★★
病毒类型:蠕虫病毒,能够(nénggòu)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
和防火墙软件进程。
影响系统:Win 9x/ME、Win 2000/NT、Win XP、
Win 2003 、Win Vista 、Win7、Win8
发现时间:2006年10月16日
来 源 地:中国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山
罗伯特·塔潘·莫里斯。4.定期更改重要密码,不用英语单词等简单字符作为网络账号的密码。 6.注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及时安装并更新防护软件和杀毒软件。5、不进入不该进入 的站点。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Image
12/7/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保护计算机
1.及时将重要的数据备份到U盘、 移动硬盘、光盘等外部存储设备, 也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如网盘、 云盘等对数据进行备份。
2.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设备,一 定要使用时,必须先用最新版本的杀毒 软件进行检查、杀毒。
3.及时安装(ānzhuāng)计算机系统的补
丁程序,堵住系统漏洞。
4.定期更改重要密码,不用英语单 词等简单字符作为网络账号的密码。 5.不浏览恶意网站;不随意安装 来历不明的软件。 6.注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及时安装并更新防护软件和杀毒 软件。
莫里斯现在担任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 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名终身教授 (jiàoshòu),主攻方向是计算机网络架构。
12/7/2021
罗伯特·塔潘·莫里斯
第八页,共十三页。
病毒(bìngdú)事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病毒名称:熊猫烧香
病毒别名:尼姆亚,武汉男生,后又化身为“金猪报喜”,国
外称“熊猫烧香”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网络安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网络安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网络安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一些主要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4、了解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2、掌握安全、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组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信息素养;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使用道德,软件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
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理解。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基础》教学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基础》教学课件
(1)你能帮他找出密码失效的原因吗,并使计算机恢复正 常。
(2)想一想,怎样才能帮他找回QQ密码呢?
2.1木马与病毒的区别:
(1)木马不会传染,病毒有传染性。
(2)木马主要是盗取密码及其他资料,而病毒是不 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影响电脑的使用。
3.黑客: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非法侵
入他人计算机、窃取他人信息的网络安全破坏 者。
预防、查毒、杀毒
1.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①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开启更新功能,及时修复系统漏洞 ②不浏览不良网站 ③设置安全系数高的密码
1、知识目标:了解病毒、木马、黑 客等信息安全因素。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工具软件清 除病毒、木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 合法、安全、健康地上网习惯。
如何判断计算机已感染病毒:
计算机显示不正常的画面,弹出不明的网 页,或不明不白的死机,频繁重启,出现程 序不能正常运行或数据突然丢失的情况。
1.病毒:
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是一种能隐藏于计 算机系统中,能不断自我复制并拷贝到其他程序之 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程序。
1.病毒
(1)病毒的定义:
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是一种能隐藏于计 算机系统中,能不断自我复制并拷贝到其他程序之 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程序。
(2)病毒的特征:
C、频繁关机造成的
D、操作人员不讲卫生造成的
判断题:
1、用杀毒软件可以清除一切病毒。。
2. 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 消除所有病毒。
3. 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件,上网浏览就不会 感染病毒。
4.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 。
某同学周末在家上网聊天,有个好友发来一条信息, 里面有一个陌生网站的链接,出于好奇,他点击了这个网址, 结果打开这个网站,忽然黑屏了,电脑自动重启。重新进入 系统后,机器运行特别慢,登录QQ时,提示密码错误。

第四课 网络安全和信息道德课件

第四课  网络安全和信息道德课件

2、如何才能预防计算机病毒 (1)不要轻易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介 质。 (2)使用正版软件。 (3)不要轻易在网上下载文件,下载文件时 要先检查杀毒。 (4)由于新病毒层出不穷,最好将计算机中 的重要文件备份。
二、做一个文明的上网人
1、使用公共场所的计算机时,要爱护计算机设备。 2、不私自为公共计算机设置密码,不影响他人正 常使用计算机。 3、不私自删除公共计算机中的文件,特别是系统 程序文件,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 4、不私自修改文件的名字、属性,不对同学封锁 公共资源。 5、不进入不该进入的站点。 6、不在网上浏览、传播不良信息。
加强防范意识,拒绝黑客进攻
1. 个人的各种密码不要太简单。 2. 不要在网上随便注册。 3.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把自己的电话 和电子邮箱写在网上。 4. 对于突然跳出的窗口一定不要理会,直接 关闭即可。 5. 不要随便打开电子邮件的附件,应该先检 查,再打开。 6. 定期用最新的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 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 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 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 由新到旧排列。 • E-mail: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传送 和接收信息的现代化通信方式。
• BBS:
•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
•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 特性及传播途径 • 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 计算机使用道德 • 拒绝黑客进攻的方法
桦树中心学校 马莘莘


一、计算机病毒 1、认识计算机病毒 2、如何才能预防计算机病毒 二、做一个文明的上网人 三、小知识 四、总结
一、计算机病毒
1、认识计算机病毒 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人工编制的、有特定功 能的电脑程序。 特点:传染性、寄生性 隐藏性、潜伏性 破坏性、可触发性 传播途径:网络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人为编制的具有寄生性、 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 性的程序代码。
病毒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寄生性
破坏性
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 复制性
病毒种类繁多,潜伏性越来越隐蔽,破坏性越来越大。
病毒1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在古希腊传说中,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 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 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 城门,特洛伊沦陷。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黑客攻击常用手法
1、后门程序 2、网络监听 3、信息炸弹 4、拒绝服务
凯文
斯诺登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3 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
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 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但已被我国 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除外。
如大名鼎鼎的
3721上网助手等等
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的特点
强制安装 难以卸载 浏览器劫持 广告弹出 恶意收集用户信息
……
二、安全防范
二、如何让自己安全的上网?
主流的安全防护方法 1、安装工具软件实现安全防护 2、提前做好系统、数据备份 3、通过系统补丁实现安全防护
网 络 欺 骗
网络欺诈
网 络 欺 骗
网络欺诈
网 络 欺 骗
网络欺诈Βιβλιοθήκη 网 络 欺 骗三、拓展提升 文明上网
三、拓展提升:文明上网、保护自己
说说在使用网络时如何更 好地保护好自己?
1、提高自身素质,抵制网络诱惑 2、发现不良信息,通知朋友共同抵制,并报告有关部门

《网络安全教育课》PPT课件

《网络安全教育课》PPT课件
密码安全
使用强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简单 密码或将多个账户使用同一密码。
保护个人信息
谨慎公开个人信息,避免在社交媒体等平台 上泄露敏感信息。
安全软件
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如防病毒软件、防火 墙等,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和病毒库。
防范网络钓鱼
警惕网络钓鱼攻击,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 链接或下载不明附件。
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社交媒体安全威胁
网络欺诈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诈骗、窃取个人信息 等行为。
网络暴力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恶意言论、图片或视频, 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攻击和威胁。
隐私泄露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姓 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虚假信息传播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造成不良影响。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教育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网络安全概述 • 网络钓鱼与恶意软件 • 密码安全与保护 • 社交媒体安全 • 网络隐私与数据保护 • 网络安全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CHAPTER
网络安全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免受 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露、 篡改等风险,保障网络服务的可 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 程序的安全补丁、不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 来源的文件和链接等。
个人防护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
不轻信来自不明来源的信息,谨慎点 击链接和下载附件,定期更换复杂密 码等。
使用安全软件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 库,开启实时监控和防御功能等。
保护个人信息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定期清理个人 信息,使用两步验证等增强账户安全。

网络安全意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网络安全意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网络诈骗的特点
1、犯罪方法简单,容易进行 网络用于诈骗犯罪使犯罪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更加逼近事实,或者能够更加隐瞒地掩盖事实真相,从而使被害人易于上当受骗,给出钱物。 2、犯罪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 犯罪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形式极为精美的电子信息,诈骗他人的财物,并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着手犯罪的物质条件容易达到。 3、渗透性强,网络化形式复杂,不定性强 网络发展形成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即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的界限,使得行为人在进行诈骗他人财物时有极高的渗透性。网络诈骗的网络化形式发展,使得受害人从理论上而言是所有上网的人。
造成网络安全的因素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 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 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信息战;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第4课_网络安全

第4课_网络安全
教师分析:网络的安全隐患
技术漏洞:
•计算病毒
•恶意软件
网络欺诈:
•中奖诈骗
•交友诈骗
•李鬼网站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软件的特点、危害、传播途径。
网络欺诈的各种案例。
请同学讲讲家中的电脑有无中毒的经历。
请同学说说你的身边有没发生网络欺诈事件。
三、探究学习
作业:制作一份网络安全手册。
提示:可以上网搜索,从两个方面:
第四课网络安全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恶意软件的特点、危害、传播途径。
了解360安全卫士的常用功能。
掌握安装并更新防护软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寻找有效防护网络安全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网络安全手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同学的上网经历交流,明白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1.从技术方面,防止电脑中毒或被恶意攻击?
2.从意识方面,自我保护,防止被网络欺诈。
作业:制作一份网络安全手册。
四、知识拓展
请同学下载安装360安全卫士。
寄语
共建安全绿色的网络需要你我联手,当你不心小被网络伤害了,请主动维权,积极举报,避免更多的人受伤。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创网络晴天。
通过案例分析,告诉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力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发现网络犯罪,我们要主动维权,积极举报。
教学重点:制作网络安全手册
教学难点:制作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你上网有安全感吗?
说一说:让你感觉不安全的因素
学生交流
从亲身经历开始,让课堂贴近生活。
二、网络的安全隐患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四课 网络安全 课件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四课 网络安全 课件

木 类:网游木马 网银木马
破坏系统,使系统崩溃,不能使用。 破坏数据使之丢失。 使你的电脑很慢。 偷走你的数据,如照片,密码,银行信息。 堵塞网络。
及时备份
及时查毒、杀毒 及时打补丁 注意密码保护
不使用不明存储设备
不浏览恶意网站 不安装不明软件
1、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 概念及危害;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 范的方法(三不、三及时、 一注意)。

黑客方:尼奥(病毒、木马)

反黑客方:史密斯(防火墙、杀毒软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 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不因 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网络服 务正常有序。
计算机病毒
定义:它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 寄生性、破坏性、复制性、传染性、隐 蔽性、潜伏性等特点,会对计算机系统 造成破坏的程序代码。
恶意软件

" 恶意软件 " 用作一个集合名词,来指 代故意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恶意任务的病 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俗称流氓软件。
木马程序
木马( Trojan )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传 说(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故事)。如今黑客程 序借用其名,有“一经潜入,后患无穷”之意。 特洛伊木马没有复制能力,它的特点是伪 装成一个实用工具或者一个可爱的游戏,诱使 用户将其安装在PC或者服务器上。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 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易引发 网络堵塞、瘫痪,破坏数据等。 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 DOS环境下,病毒发作 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 的字母并将其改形。
蠕虫病毒

八下第4课网络安全教案浙教版(2020版)

八下第4课网络安全教案浙教版(2020版)
展示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简短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网络安全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7)学生可以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如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更新、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等,保持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持续关注。
(8)学生可以参加网络安全相关的线上课程或培训,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9)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和软件,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实践能力。
(10)学生可以参加网络安全论坛或社区,与其他网络安全爱好者交流心得和经验,共同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3)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包括设置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学生可能对这些措施的具体操作和效果缺乏了解,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措施的实施方法。
(4)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学生可能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缺乏了解,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同时,我还将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通过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定稿]

《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定稿]

《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定稿]第一篇:《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703[定稿]第四课网络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了解病毒、黑客基本概念及病毒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问答互动、生生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结合课本及网络获取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的意识;2)通过感受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教授的知识和方法较多。

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2)引导学生安全的使用信息技术;3)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难点:1)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我认为是健康。

师:那对于我们的计算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也就是计算机安全。

那什么是计算机安全呢?那么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下计算机安全和使用道德规范。

【讲授】计算机安全一、计算机安全的定义计算机安全问题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可能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和破坏。

【讲授】病毒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通过非授权入侵并隐藏在计算机中,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

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程序,不同于普通病毒。

【讲授】计算机病毒特征1、传染性2、破坏性3、隐蔽性4、潜伏性【讲授】黑客三、黑客定义黑客指利用网络软件,通过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数据,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入侵者。

【活动】黑客的危害你了解黑客吗?黑客有什么危害?学生相互讨论,结合实际生活,总结黑客的危害窃取政治、军事、秘密,或者转移资金账户,秘密进行计算机犯罪等【活动】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学生结合课本和实际生活,分组讨论:1、网络、网页----->安装杀毒软件、及时为系统漏洞添加补丁2、外存介质(u盘、光盘、存储卡等)-->使用外部设备时先使用杀毒软件3、网络资源------->在网上下载时,尽量上正规网站【练习】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四、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熟悉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病熟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测试】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最后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知识产权(P48)
• 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指工业、技术、科学、文学或艺术领 域治理成果的创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 商标权、和版权(著作权)。此外还有邻接权、商号权、 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要善于网上学习,保护知识产权 ★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星火燎原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或体会是什
么?请同学将富有你个性色彩的网络文
明“个人宣言”发布于自己的微博
上,呼吁更多的朋友关注网络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
计算机犯罪 害风化等罪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有关部门告知市民,食盐供应充 传播流言 造成他人的损害,都有可能涉及触犯刑法。 [热门]
计算机窃用
妨害计算机使用罪 恶意制造、传播病毒
足,请市民不要恐慌
grand补习后回到了家,才刚打开计算机,微博 上就传来dunce的呼叫: 「你的报告怎么写?」 「简单!上网找数据,拷下来就可以交了。」 「顺便帮我找一份」 grand戴上耳机,听着MP3 「代价是什么?」 ,在网络上找寻今天功课的数据 。MP3播放器里面的歌曲都是现在 「我有一部现在正在上 最流行的,全部是从自己付费加 演的电影光盘片,我刻录 入会员的网站下载来的。grand想 一份给你,这可以吧!」 着:把自己从网络上找到的MP3刻 成光盘,拿到学校卖给同学,应 「OK!」 该很好赚,这样他的iPhone就有 「886!」 着落了。 grand开始做着他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4课《网络安全》课件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或者听到过网络安全事件呢?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以下几点:
1、什么是网络安全?
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3、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
4、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
三、知识点讲解
1、网络安全定义: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技术、管理和法律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破坏或篡改。

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
开网络。

我们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社交账号等都存储在网络中。

如果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都会受到威胁。

3、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木马、钓鱼、勒索软件等。

这些威胁可以导致系统崩溃、数据泄露、被盗取账号等信息。

4、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
1、强化密码管理:选择强密码,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定期更换密码,使用不同的密码来保护不同的账户。

2、警惕钓鱼攻击:不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这些链接可能是诈骗网站。

在接收到可疑信息时,要谨慎处理。

3、使用安全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软件以防御新出现的威胁。

4、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在公共场合输入密码或透露个人信息。

在使用公共网络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5、保护社交账号:限制社交账号信息的公开范围,避免将过多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交平台上。

同时,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6、不要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来源的文件和链接,以免感染病毒或遭受其他安全威胁。

四、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尝试完成以下实践任务,加深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1、选择一个常用的密码管理器,如LastPass、1Password等,使用其生成强密码并保存。

2、尝试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了解其原理和防范方法。

3、检查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安装了杀毒软件,并确保其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4、访问一个著名的钓鱼网站,了解其欺骗手段,并学习如何识别钓鱼网站。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保护个人网络安全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保护好自己的网络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