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二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教抗衡的文化格局 (1)儒、释、道三学之间的交涉问题 ①儒、释、道三学(教)之间,经常出现交流、融汇的现象。 ②儒、释、道三学(教)之间,不时发生摩擦,代表性事件有北魏太武帝崇道灭佛、南 朝梁武帝崇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
4 / 7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
第二编 汉唐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两汉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的建立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1.秦汉之际的政权更替与思想变迁 (1)政权更替 先秦社会的构成经历着一种由贵族为主体向由平民为主体的转变。 ①秦王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以法家思想作为政治 统治的根基,但与贵族统治有着渊源关系。 ②西汉初年的统治集团成员大多来自于平民,统治合法性与统治政策是他们面临的两个 难题,权力来自“天命”与“无为而治”是他们的对策。 (2)思想变迁 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宗。西汉初年,统治阶层提倡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时期,提倡独 尊儒术。 (3)变迁原因 ①统治阶层已经由平民转变为贵族。 ②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迫在眉睫。 ③无为而治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解决社会危机。
3.“士”的官僚化与“士族”的形成 (1)士的官僚化 ①汉儒通经或通过辟举任官,任官可以带来财富,汉儒逐渐官僚化、豪富化。 ②官员和富豪的弟子有优先受教育的权利,他们逐渐儒士化。 (2)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指出现于西汉末年、形成于东汉、发展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两晋、衰败于隋 唐的士族阶层内部的特权群体。他们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诸多特权。
三、道佛二教的传播与思想文化的多元格局 1.道教的创立和传播 (1)道教的分支 ①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曾发动黄巾起义。 ②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鲁,晋以后该教被称为天师道。 (2)道教的改革 ①两晋以后开始,代表人物有葛洪、陶弘景、寇谦之,他们以炼金丹求仙术为主,发展
3 / 70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2)儒、释、道三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道教以宇宙论为依托,以存在论为进路,以民间的、日常生活的、经验的向度赢得人 们的敬信。 ②佛教认为世间的、有身的生活为苦,以言说为戏论,视肉身为执持,斥世间为假有。 ③儒学追求存在的价值化或者借助价值的存在化去确保存在的价值化。
四、隋唐盛世与中古前期的浪漫精神 1.隋唐盛世与唐初儒学 (1)儒学命脉的传承,有赖于北朝的士人,代表性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2)隋唐国家政治走向统一,得力于儒学的基本观念。 ①隋朝的强大与速亡,再次涉及政治统治正义性和权力运作客观性、公正性的问题。 ②唐初以“人本”思想和“三省六部制”来解决上述两个难题。
二、魏晋南北朝社会变乱中的士族士风 1.政局变乱中的士族 (1)东汉末年,士族建立起坞堡壁垒和部曲武装,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2 / 7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2)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操控国家政治。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为士族掌握政治特权 提供了契机。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2.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 (1)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①汉武帝大兴儒学,以五经作为教授官学子弟的教材,并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儒学成 为官方意识形态。 ②董仲舒发扬儒学之中适合王道政治与大一统的思想,适应汉武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 要求。 (2)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 ①董仲舒的儒学不同于先秦儒学,它是以神学为基础的儒学。 ②董仲舒的儒学不仅是伦理—政治哲学,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南针。 ③儒学逐渐成为儒士谋取功利的手段。
5 / 7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第 1 章 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
一、汉初的“无为”之治与《黄帝四经》的流播 1.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活跃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的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实为战国后期一些思想 家为适应社会需要,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体,以托名于黄帝的刑名法术为用,兼采 儒、墨、阴阳诸家思想熔铸而成的一种新的道家学派。这一学派大致初萌于稷下学宫,体现 于《黄帝四经》,集成于《淮南鸿烈》。
2.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士风 (1)经学衰落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谋取功利的手段。至东汉末年,儒学日益被人冷落, 既不能成为政治统治的主导思想,又不能消解士人日益增长的悲观情绪。 (2)玄学兴起 ①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士风已经转向“三玄”,两汉经学逐渐被魏晋玄学所取代。 ②魏晋玄学推崇“三玄”,即《老子》《庄子》与《周易》。 ③玄学的目的在于摆脱世俗社会、政治国家对人性的扭曲,追求人的自然一本然性情、 人的自由与本真。 (3)士族衰落 在玄学的影响下,士人的生活日益腐化堕落,士族阶层逐渐走向衰落。
成为金丹道教。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道教改革之后,赢得了社会上层的信仰,代表人物有南朝陈武帝、北魏太武帝。
(3)道教的分化
①唐代,李唐王室追尊老子为祖先,道教更受尊崇,形成一股“重玄学”思潮,道教丹
道学逐渐由外丹术转向内丹术。
②宋金时期,全真教产生。
2.佛教的传入和兴盛 (1)佛教原是古印度的宗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支娄 迦谶分别译出多种佛教经典。 (2)三国时期,出现第一位汉地出家人朱士行和最早的汉地佛教思想著作之一的《理 惑论》。 (3)两晋时期,大乘空宗比较流行,曾出现“六家七宗”。 (4)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以专治某一经论而受到推崇的论师。 (5)隋唐之际,先后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成实宗、俱舍宗、 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宗派。影响最大者,是慧能创立的禅宗。
2.中古前期的浪漫精神 (1)浪漫精神体现出汉唐时期思想文化的整体特征。 (2)浪漫精神是一种比较超拔、比较富于想象、比较激情化的文化精神。 (3)浪漫精神与宗教信仰、元气论有关。 (4)唐人的浪漫精神主要表现在唐诗上。 (5)先秦时期思想走向“人”“人道”,只取人的认知理性。两汉时期,儒学以神学形 式复兴,加之佛、道大盛,浪漫精神得以培育,影响到魏晋至唐的中国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