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1)
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必备3篇)
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必备3篇)1.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第1篇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吃透《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
2、回顾课本、巩固基础生物本来在高考中的分数比例就低,加之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因此掌握好基础,生物分数一定低不了。
“万变不离其宗”,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
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并且记录总结起来,最后二轮复习及高考之前,非常有用。
3、构建体系,形成网络高中生物学知识多而零乱,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内容,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交汇点为纽带,把五本高中生物书融为一体,前后贯通。
通过一轮复习疏理前后左右知识的联系,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森林就是知识的网络;树木就是各个知识点。
通过一轮复习要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线、形成片。
知识网络的形成是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检索,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
4、精选精练,回顾反思。
对典型题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题目变化要进行反思,多开展“举一反三”“举三归一”的变式训练,练活自己的学习“思维”,提高发散性、聚敛性思维和应变能力。
要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易错的地方以及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多练,提高解题能力。
2.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第2篇一轮复习最重要的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轮复习其实就是开始拉开距离的时候,心态好成绩好的同学成绩会稳步提升,而成绩好心态不好的学生,成绩会不升反降或者原地踏步。
所以一轮复习心态也非常的关键。
下面就来说说一轮复习的三忌讳:1、忌急于求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生物虽然知识少,但是也不是一下就能全部学会的,,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因此,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篇一: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2013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特色:(遗传——生态)2012年11月——2013年1月垫江第三中学校温德志、明确复习考点、复习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章节知识框架、课后有少量例题和【课堂复习巩固】、实验复习6、增加每章总复习和阶段复习反馈后记12345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试要求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6.基因型和表现型。
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
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的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理解)2、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应用)。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程序:实验→假设→验证→结论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二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三轮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__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具体措施1、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
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
教师要多作题,多参考资料。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2、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
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
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
考后及时巩固。
3、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
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4、二轮专题复习时间3月13日至4月30日,共分12个专题。
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
三轮复习时间5月1日至30日,这段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全面巩固,综合训练,深化知识,加强学生应考能力。
四轮复习5月30日至6月3日,进入考前知识再现阶段。
主要是回归基础和课本,教师答疑解惑,增强应考信心。
5、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6、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汇总6篇时间真是转眼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推敲从实际需要动身,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篇1高考现已结束,在高三全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考又迎来了骄人的成绩。
一年的辛苦耕耘,终于获得中意的回报。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自己今后教育教学成绩,获得更大进步,现将这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复习总结以下:一、认真分析、研究、领会近年来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3+x”模式高考,其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核学生所学相干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控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两年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出现出以下的特点:1、命题更重视知识的渗透性和强化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其特点体现了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遵守考核能力的原则,突出考核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评判事物的能力,有利于中学实行素养教育,有利于高校提拔优秀学生,有利于国家培养高素养创新人才。
3、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强调区域地理(初中地理)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用系统地理(高中地理)的理论。
去阐释其原因、特点,图表的浏览与运作,反应了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当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
素材是课本以外的内容贴近实际,试题突出运用型、能力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多角度推敲,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
4、试卷综合性较强,更加突出文科综合能力的测试,试图打破传统观念和跨学科过渡。
今年年高考文综卷政、史、地三科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学科之间的综合性有所加强。
5、试题的取材重视联系当前世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现实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6、焦点、重大的时政热门通过基础知识反应出来,因此,基础不能扔。
7、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核,所考内容在教材中占主导地位,不鼓励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案——《绪论》之一[复习内容]1.记住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并能在有关情境中识别它们。
2.知道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新进展3.了解当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复习重点]1.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及其联系2.应激性、反射、适应性和遗传性的判断【基础知识】一、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要是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性状的体现者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性状及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结构基础:细胞(1)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完成说明:所有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包括病毒。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概念: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过程:同化作用: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完成自我更新异化作用:分解物质释放能量意义: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说明:(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2)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生物,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3)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都是ATP在细菌的生长曲线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概念: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的反应,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举例:根的向地性、茎的向光性、动物的反射等。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细胞形态、结构性成熟的个体和功能分化,形成产生后代,细胞结构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不同组织、器官。
保证种族延续数量的增加(细胞分裂)发育过程不可逆转说明:(1)生长与发育是同时进行的。
(2)生长侧重于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发育侧重于结构和功能的完善(3)生殖对个体而言为非必需,对种族而言是必需的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在生殖过程中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来保持物种的稳定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最初的原材料,使物种不断发展进化说明:(1)遗传和变异同时存在(2)所有生物在性状表达过程中都共用一套密码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走近细胞篇1新的高考试题已经完全不可能仅仅凭过去传统的记忆——重复式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目的就是要将考生熟悉的题目别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
“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
那么,高三生物教学应如何适应灵活多变的考题呢?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立足基础的指导思想十分明显。
基因突变、食物链、营养级和种群的概念,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都有涉及。
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我认为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
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
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
有关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
有关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有关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对于重复部分进行认真的技术处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科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科学学习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通过教材的梳理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说说自己暑假中的见闻。
师: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吧。
你能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说自己在假期里的小插曲,也可以说说自己取得的收获。
同学们畅所欲言。
借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
讲故事《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还留恋那份优厚的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退休了,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他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了。
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对他说:房子送给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
你每天钉一枚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
终于,你吃惊的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课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要求】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3、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4、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5、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基础梳理】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向光性:在_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着______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3、植物激素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能从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_有机物。
4、19世纪末,达尔文关于植物向光性实验提出:胚芽鞘的_______具有______作用。
____________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__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_比_________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5、1910年,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_________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__传递给下部。
6、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
7、这些实验证明了________产生的成绩可能是一种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的分布____________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8、1928年,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 ___________。
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9、1934年,郭葛等从玉米油、麦芽等材料中分离出这种物质,也就是_______________。
10、生长素,又名_____________,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生长素(IAA)以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高三第一学期生物组教学计划(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第一学期生物组教学计划(一轮复习计划)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为大家推荐了高三第一学期生物组教学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和计划的科学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高三第一轮复习:20XX 年9 月20XX 年3 月(到下学期结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第4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课标要求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①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②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③提出问题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F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①假说内容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且数量比为1∶1∶1∶1。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4种,且比例为9∶3∶3∶1。
②遗传图解③结果分析(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①演绎推理图解—测交②实验验证: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无论是以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结果(如下表)都符合预期的设想。
性状组合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实际籽粒数F1作母本31 27 26 26 F1作父本24 22 25 26(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得出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内容解读研究对象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而非配子结合时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适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遗传适用遗传方式适用于细胞核遗传,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特别提醒非等位基因不一定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①非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细胞学基础(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与比例的关系1.下图中哪些过程可以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哪些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提示①②④⑤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可以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第7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1)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2)过程图解归纳总结(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③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3.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特点①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大。
②生物富集也具有全球性。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反复利用单向流动、逐级积累、全球性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无机物↔有机物不易分解或排出的重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过程沿食物链(网) 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往复循环沿食物链(网)联系①在群落中它们的流动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且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③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返的动力,也是生物富集的动力;④某些物质在沿食物链(网)流动时会发生生物富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6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1”:生物圈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3课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标要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考点一细胞核的功能及其实验探究1.细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3)变形虫切割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①伞藻嫁接实验过程②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提醒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严谨。
缺少对照实验,应加一组: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并培养,观察美西螈肤色。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提示既设置了相互对照(有核与无核对照),又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对无核者重新挤入核)。
3.若只做伞藻嫁接实验,能否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
无法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如细胞质)对实验的影响。
1.(不定项)(2023·南京高三模拟)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B.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C.该实验没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D.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答案ABC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B正确;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未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完整性的观点,C正确;该实验使用的是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植入的是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果是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不能说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D错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第1课时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课标要求 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
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6.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一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2)元素种类和存在形式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3.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2)细胞中的无机盐特别提醒矿质元素吸收和水分吸收的关系项目水分吸收矿质元素吸收区别水分吸收为渗透作用,不需要ATP 矿质元素吸收主要为主动运输,需要ATP联系(1)都发生在根毛区;(2)矿质元素需要溶于水中才能进行;(3)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加细胞液浓度,从而促进水的吸收;(4)水分能及时将吸收的矿质元素运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矿质元素的吸收4.有关细胞中无机盐的归纳与整合(1)常考无机盐的功能(2)验证某种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①实验设计a.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b.实验组②实验成功关键a.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一致等。
b.实验组加入X的目的是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源于必修1 P8“知识链接”: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1)氮缺乏时,植株生长矮小、瘦弱,叶色淡绿,花少,果实小;氮过剩时,生长过旺,叶色浓绿,果实迟熟。
(2)磷缺乏时,生长矮小、瘦弱,叶色暗绿、无光泽,结果少;磷过剩时,叶片失绿黄化。
(3)镁缺乏时,叶脉之间会变黄,但叶脉周围呈清晰绿色。
考向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辨析1.(2023·江苏盐城高三期末)下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柱形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第8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钙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
2.碳循环归纳总结(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延伸应用(1)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①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②影响:使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③解决途径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清洁能源。
b.大力植树造林。
(2)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能(填“能”或“不能”)循环利用。
请解释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3.主要的物质循环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项目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形式太阳能→化学能→热能过程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范围全球(生物圈)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特点全球性、循环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联系①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6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篇1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高三年级两个班生物教学,新学期开始,我对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练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他们有社会决策意识,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热情,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础较差,需要加强基础的学习。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我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
6、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8、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高考模仿训练,为学生提高高考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9、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否就是物种丰富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醒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
实施计划
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考纲要求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教学目的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D :应用)。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D :应用)。
重点、难点及疑点 1. 教学重点( 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 教学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3. 教学疑点 : :(1)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 细胞液的概念。
(3)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不同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一)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少量糖类(位于膜外侧) (参阅小资料中的表格,注意蛋白质和磷脂含量的大小关系)【例析】.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物质 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类和蛋白质。
(二)结构: (观察图 2-4 ,注意糖链的分布) (D ) 1. 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骨架。
2. 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 膜外表面的有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三)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种成分都可流动)(四)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 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期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注意与半透膜比较)讲述法1课时细胞膜的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自由扩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注解】主动运输细胞膜原生质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真核细胞 细胞 绝大多数) 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生物 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针对训练 】 A. 基础训练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蛋白质不能吸收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⑤细 胞融合 A .2. A . 3.①②③ B .①③⑤ 细胞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和脂肪 B .蛋白质和磷脂 下列哪组最可能是细胞膜组成元素( B DC 、H 、O 、P 、 C 、H 、O 、N 、P 、S .②④⑤A .C .4.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 A .血细胞死亡 C .血细胞代谢消耗 K+,产生 5.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 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 .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血浆中B +Na +C)C .葡萄糖和蛋白质) .C 、.C 、K +浓度升高,H 、 H 、 D .③④⑤ D .磷脂和蛋白质O 、NO 、S Na +浓度下降,这是因为 .血细胞膜上载体活动受抑制 .血液代谢活动消耗Na +, 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 ) .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产生 K +随着水(五)功能( D )1. 保护:与外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苏教版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DNA的结构和复制二、重点导学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细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RNA病毒侵染实验 DNA的提取与鉴定 DNA的结构和复制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细菌转化实验1. 过程:1928年格里菲斯的实验:2、结论: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缺点:不能获得100%的DNA,没有排除杂质的影响。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评价与分析:(1)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了DNA的两大重要功能,即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生物性状。
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此实验NA用同位素标记法,巧妙地将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两者在遗传上的作用。
(3)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DNA所没有的特殊元素S,所以用35S标记蛋白质;D 含有蛋白质所没有的元素P ,所以用32P 标记DNA ;因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C 、H 、O 、N 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 、H 、O 、N 元素。
三、RNA 病毒实验1956年又有科学家发现,有些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蛋白质和RNA ,如烟草花叶病毒。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 ,却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毒。
这说明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的遗传物质也是RNA 。
四、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为遗传物质病毒(少):以为遗传物质病毒(多):以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是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的生物RNA RNA DNA DNA DNA RNA DNA综上: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型例题】例1.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 型菌的DNA+DNA 酶→加入R 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②R 型菌的DNA+DNA 酶→加入S 型菌→注射入小鼠体内③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 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体内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在DNA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及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讲蛋白质和核酸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典例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则35S存在于右图中的。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思考: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哪些过程才能转变为人体的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①结构特点:②结构通式:[典例2]分析下列几种化合物,回答有关问题:①②③④⑤(1)这些化合物是否皆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为什么?(2)天冬氨酸的R基为—C2H4ON,请确定一个天冬氨酸分子中含有的C、H、O、N的原子数。
(2)种类: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①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8种(婴儿9种)。
甲(甲硫氨酸)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②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13种。
3.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结构、功能多样性原因(1)二肽的形成过程a.过程①名称:;场所:。
b.物质②:。
c.结构③:,其结构简式为:。
d.H2O中H的来源:;O来源于。
思考:脱水缩合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蛋白质(3)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①②③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千差万别。
思考:①肽链为什么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②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蛋白质的变性?有哪些方面的应用③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吗?为什么煮熟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④蛋白质变性后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吗?如果用蛋白酶处理后呢?(4)蛋白质的功能①功能②功能多样性的原因?根本原因?4.氨基酸形成蛋白质时的相关计算(1)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或m条多肽时的数量关系氨基酸数肽键数=脱水数游离氨基游离羧基N原子数O原子数一条肽链nm条肽链n思考:若脱水缩合形成环肽,怎样计算脱水数、肽键数、游离的氨基数、羧基数?[典例3]某直链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水解后共产生以下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1分子该物质将产生6个水分子B.在细胞中合成该物质时只需要3种tRNAC.该多肽分子含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D.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2)蛋白质分子量计算由n个氨基酸形成含m条肽链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该蛋白质中存在c个二硫键,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课题】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考点要求】
1.掌握 DNA 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
2.能够掌握提取 DNA 的实验操作中的主要步骤
3.熟练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
4.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
【基础梳理】1.提取DNA 的方法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对于DNA 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 的溶解性DNA 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①在什么浓度下,DNA 的溶解度最小?DNA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是如何变化的?
②如何通过控制NaCl 溶液的浓度使DNA 在盐溶液中溶解或析出?
此外,DNA 不溶于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 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 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但是对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 C 的高温,而DNA 在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但对DNA 没有影响。
3)DNA 的鉴定在条件下,DNA 遇会被染成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 的试剂。
2.实验设计
1 )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在下面的生物材料中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鱼卵、猪肝、菜花(花椰菜)、香蕉、鸡血、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猕猴桃、洋葱、豌豆、菠菜、在液体培养基的大肠杆菌
思考: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特点?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 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同时用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 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和,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思考:
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④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思考:
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
4)DNA 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冷却的,静置,溶液中会出现,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用玻璃棒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ml 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的NaCl 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
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 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 的溶液是否变。
3.操作提示
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 血液中需要加入3g ,防止。
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
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以免,导致DNA 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二苯胺试剂要,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典例分析】
本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⑴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⑵过滤含粘稠物的0.14mol/LNaCl 溶液
⑶过滤溶解有DNA 的2mol/LNaCl 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A 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 的滤液
B 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 粘稠物、含DNA 的滤液
C 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 粘稠物、纱布上的DNA
D 含较纯的DNA 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 的滤液
《DNA 粗提取和鉴定反馈练习》
1.在研究DNA 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
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的蛋白质,使DNA 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
2.与析出DNA 粘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 的溶解度
B.在操作A 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 分子完整
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DNA 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
D.当丝状粘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 的浓度相当于0.14mol/L
3.洗涤剂能够瓦解(),但对DNA没有影响。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4.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 遇()会被染成蓝色。
A.斐林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二苯胺
5.在DNA 提取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试管和烧杯,目的是()
A.不易破碎
B.减少提取过程中DNA 的损失
C.增加DNA 的含量
D.容易洗刷6.下列操作中,对DNA 的提取量影响最小的是()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 等核物质
B.搅拌时,要使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
C.在“析出DNA 粘稠物”时,要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粘稠物不再增加
D.在用酒精沉淀DNA 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
E 在DNA 的溶解和再溶解时,要充分搅拌
7.DNA的粗提取中,将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
A.0.9%的NaCl
B.0.14mol/L 的NaCl 溶液
C.质量分数15%的HCl
D.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8.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需要向血液中加入(),防止血液凝固。
A.醋酸钠
B.龙胆紫
C.柠檬酸钠
D.醋酸洋红
9.在向溶解DNA 的NaCl 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A.加快溶解DNA 的速度
B.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
C.减少DNA 的溶解度,加快DNA 析出
D.减小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
10.去除滤液中的杂质时,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利用嫩肉粉中的()分解蛋白质。
A.胃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木瓜蛋白酶
D.肠肽酶
二、非选择题
1.提取鸡血中DNA 时,要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这是因为什么?
2.填写本实验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时所用试剂。
⑴提取鸡血细胞中核物质
⑵溶解核内DNA:
⑶析出2mol/LNaCl 溶液中的DNA
⑷DNA 粘稠物的再溶解
⑸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白色乳状丝状物
⑹DNA 的鉴定
3.关于DNA 粗提取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也经过了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择鸡血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鸡血细胞中红细胞,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血液中细胞树木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
⑵实验前由老师制备血细胞液供同学们做实验材料,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是。
⑶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羊和马血比较方便,若他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一样,成熟的红细胞中,但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
这是因为。
⑷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程序,使组织细胞更易分离。
4、以花椰菜为实验材料进行 DNA 的粗提取实验:
(1)准备材料:将新鲜的花椰菜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却 24h。
(2)研磨细胞,获取含 DNA 的滤液:将花椰菜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成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滤液
1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什么?
2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4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会有哪些细胞成分?
(3)去除溶液中的杂质,也就是 DNA 的纯化
1DNA 的纯化利用了 DNA 的哪些特性?
2根据实际情况,写出你去除杂质的设计方案并写出方案依据的原理?
(4)DNA 的析出与鉴定:DNA 鉴定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