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实为花中仙子也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香远益清:
③荷花为雨所洗:④余以为妙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莲,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请简要概括周敦颐和李盛仙各自爱莲的原因。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强项:此处指刚正不为威武所屈。②动:萌发。③后:指武则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
(3)宜乎众矣( )(4)予初不服是论(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谓其色其香权谓吕蒙曰
B.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吾射不亦精乎
27.下列句中加点词前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为俗屈/自以为大有所益B.依于石而不囿于石/出淤泥而不染
C.竹其有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必能谓余为解人/每字有二十余印
28.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
29.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赏韵者鲜矣。”而莲、竹皆非“凡花”,周敦颐盛赞莲是“花之君子者”,郑板桥称竹“有士君子豪气凌云”。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如果周敦颐和郑板桥在同一个时代,能否成为朋友?
③今夫不善内⑥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罴说》)
【注释】①貙(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罴(pí):哺乳动物,亦称“棕熊”“马熊”。③罂(yīng)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罐子。④发火:去掉灯火的掩盖物,以便照明射击。⑤摔(zuó):揪住。搏:搏击。挽裂:拉着撕开。⑥善内:改善内部。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一」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3)香远益清益:(4)亭亭净植:(5)宜乎众矣宜:【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小题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答案【小题1】(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

(4)“植”通“直”,立。

(5)应当【小题2】(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小题3】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

【小题4】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

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解析【小题1】试题解析:“可爱者甚蕃”中“蕃”通“繁”,多的'意思。

“濯清涟而不妖”中“濯”是洗涤的意思。

“香远益清”中“益”是更加的意思。

“亭亭净植”中“植”“植”通“直”,立的意思。

“宜乎众矣”中“宜”是应当的意思。

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

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专题11《爱莲说》(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甲文】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文】君子亭记(明)王守仁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

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

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

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

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③伏:暑天。

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

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22. 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濯.清涟而不妖(洗)B. 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C. 陶后鲜.有闻(新鲜)D. 无所不宜.(合适)2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25.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至少提出三点)【2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宰相李峤之.词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不待曲终而.去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C.学者取法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D.传于.世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 还于.旧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42023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 割而分之.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二则》B. 庶.令举策数马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C. 君谓.此何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D. 老夫志愿尽于.此也仓鹰击于.殿上《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5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司马迁《陈涉世家》)B. 而处尤.剧水尤.清冽(柳宗元《小石潭记》)C. 具.以情告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D. 处与之.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6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B.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 ①不以.其道得之②策之不以.其道【7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称善者久之.公将鼓之.B. 可以.一战静以.修身C. 下视其.辙其.真不知马也D. 成礼而.去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8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爱莲说(一)(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二: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②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注释】①葩:花。

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 dàn)、芙蓉、莲花等。

③迨(dài):及,等到。

1.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

B.《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中“莲”的所指相同。

C.《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

D.《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

”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女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水陆草木之.花避暑而暑为之.退B.出淤泥而.不染乃摘而.藏之C.长跪而谢.之及花之既谢.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①逸致:情趣。

①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日.上日妍( )(4)及.花之既谢(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请从乙文中找出表现荷花精神品质的句子,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蔓:①香远益.清益: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①结庐.在人境庐: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乙】文中能印证“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例: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A.水陆草木之.花B.无文案之.劳形C.当求之.于上流D.然则天下之.事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出污泥而不染”这一人生境域的知道。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自.李唐来自.三峡七百里中C.出.污泥而不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中通外直.系向牛头充炭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知道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高洁的品行,从而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之情。

B.文章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管,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文言文专项--《爱莲说》(附答案)

文言文专项--《爱莲说》(附答案)

文言文专项---《爱莲说》(2005-2012)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1.可爱者甚蕃()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二、《爱莲说》1. 本文选自《》,作者是我国___________时地方哲学家____________。

说,一种文体,通常。

3、理解(1)作者把“莲”君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2)“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3)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分)(4)、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

(5)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__(6)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7)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文中体现菊花高洁、质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比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8)①作者称莲是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

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爱莲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荷(hé)花B. 莲(lián)蓬C. 疵(cī)点D. 莲(liǎn)藕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者,濯清涟而不妖也。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下列对《爱莲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B. 文章中“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俗污浊的厌恶。

C.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

D. 文章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莲花的审美态度。

4. 下列关于《爱莲说》的作者和背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B.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C. 《爱莲说》创作于北宋仁宗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D.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下列关于《爱莲说》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washed clean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B.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C.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washed clean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D.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6. 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一、课内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初,权谓.吕蒙曰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D.晋陶渊明独爱.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B.自.李唐来公亦以此自.矜C.花之君子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高尚品质,其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阿,豁达大度。

C.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出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作者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之情,以及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周敦顾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其蕃.(繁)B.濯清涟.而不妖(清水)C.香远益.清(更加)D.亭亭净植.(耸立)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共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7.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多②树立或立2.D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范文5份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范文5份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范文5份《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1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 )1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16.(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17.(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意思相*即可)18.(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即可)《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B.孔子云: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

(2分)(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答:【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小题1】D【小题1】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

(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小题1】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C【小题1】(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爱莲说中考题及答案

爱莲说中考题及答案

爱莲说中考题及答案【篇一:2004-2011年《陋室铭》《爱莲说》中考习题真题汇编】/p> 2004(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答案: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

共2分)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2分)(共3分)2008重庆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初中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初中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1. 《爱莲说》一文中,作者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莲花的外形美丽B. 莲花的香气迷人C. 莲花的高洁品质D. 莲花的生长环境答案:C2. 在《爱莲说》中,作者用“出淤泥而不染”形容莲花,这主要强调了莲花的什么特点?A. 莲花的生长速度快B. 莲花的适应能力强C. 莲花的纯洁无瑕D. 莲花的生命力旺盛答案:C二、填空题1. 《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莲花的高洁品质。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文中提到莲花“_________”,这表明莲花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纯洁。

答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简答题1. 《爱莲说》中,周敦颐为何独爱莲花?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周敦颐独爱莲花,主要是因为莲花具有高洁的品质。

在《爱莲说》中,他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莲花,强调了莲花即使生长在泥泞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高洁。

这种品质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不为外界所染。

因此,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实际上是对君子品德的赞美和追求。

2. 《爱莲说》中,作者如何通过对比其他花卉来突出莲花的特点?答案:在《爱莲说》中,周敦颐通过对比其他花卉来突出莲花的特点。

他提到“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分别用菊花和牡丹来代表隐逸和富贵,而莲花则代表了君子的高洁。

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强调了莲花与众不同的品质,即在污浊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纯洁,不随波逐流,这正是君子应有的品德。

通过这种对比,莲花的高洁品质被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1.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小题1】(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小题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小题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

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枝”这个字就活用为“动词”,意思为“长枝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独为只的意思、之为无意义、而是转折的意思、染是被沾染、亵是玩弄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2022·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

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 .“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 .“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 .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

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 .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 .“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 .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

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

【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

②浮香:荷花的香气。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D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旬子。

(6分)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周敦颐喜欢莲的淡雅高洁,你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理由不少千20个字)(3分)答案【小题1】(D沾染(污秽)@亲近而不庄重@树立@少【小题1】心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小题1】略解析【小题1】学生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旬意完整、语旬通顺。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理巾充分,文通旬顺即可。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臼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旬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有仙则名/莫名其妙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旬子。

专题11《爱莲说》(最新模拟)(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最新模拟)(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1:《爱莲说》(原卷版)最新模拟1.(2023•北京市丰台区二模)阅读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ㅤㅤ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ㅤ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刘禹锡ㅤ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精益.求精相得益.彰老当益.壮B.中通.外直通.情达理水泄不通.无师自通.C.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屡见不鲜.寡见鲜.闻D.有仙则名.莫名.其妙名.副其实举世闻名.(2)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赋闲在家,无事可做,所以陋室里的生活是悠闲自得、不会被打扰的。

B.忘记处理官府的公文,难以听到世俗的音乐,作者在陋室中感到身心舒畅。

C.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些行为表现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D.丝竹之声、官府公文会扰乱身心,所以一定要排除杂念,彻底地归隐山林。

(3)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①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泰伯》)材料二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

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③。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二)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3.对《爱莲说》肉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2分)(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三)【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众莫敢争()(4)逵悟()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意思是()。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意思分别是()A.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B.老吏不如也如有所语C.乃委手版归委而去之D.吾不为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濯清涟而不妖,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⑷敦颐至,一讯立辨。

5.【乙】文中周敦颐说“如此尚可仕乎”,他说的“如此”指的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敦颐的品格正如他在【甲】文中所赞美的莲花一样“()”(两空均用原文回答)6.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四)【甲】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选自《苏幕遮》【乙】《爱莲说》【丙】群葩pā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jīng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dài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cú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qíng,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芙蕖》)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侵晓窥檐语()(2)可爱者甚蕃()(3)芙蕖则不然()(4)自夏徂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弄利用。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⑵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

【乙】段借对莲花性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丙】段按照()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五)【B】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yuàn犍jiān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

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kuì,诚不及前人。

”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注] 蒋琬:诸葛亮死后,掌管军政。

②东曹掾犍为杨戏:东曹,主管二千石长史及军吏的人事官员。

掾是僚属的通称。

犍为,郡名。

杨戏,先当过诸葛亮的主簿,后蒋用为东曹掾。

③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

④心无适莫:适,可的意思;莫,不可的意思。

指心里无成见。

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陶后鲜有闻(少)B.素性简略(朴实)C.或谓豌曰(有的人)D.诚不及前人(确实)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B.是以默然(因,因为)C.公与戏言而不应(表顺承)D.同予者何人(指代人,译为“的人”)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琬与言论,时不应答(蒋琬和他谈话,他有时不回答)B.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想要反对我说的话,就显扬了我的错误)C.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主管法纪的人请问他糊涂的样子)D.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后来杨敏坐了监狱,大家都犹豫担心他一定会死)4.选出对“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洁净地种植在那里。

B.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C.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D.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种植在那里。

5选出下列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蒋琬觉得人心很难猜测,不能单从脸色判断出来,所以不能轻信于人。

B.蒋琬并不认为杨戏怠慢自己,反而认为杨戏是一个率性之人。

C.杨敏曾毁谤蒋琬,但蒋琬并没有公报私仇,足见其雅量。

D.蒋琬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时,能主动地反省自己。

(六)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zhé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zh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jué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

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

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zhì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有校改)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zhòng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陶后鲜有闻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予观夫巴陵胜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宋何罪之有B.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丁壮者引弦而战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衬,引起下文,烘托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

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八)【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2)香远益清()(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5)偕数友()(6)余以为妙绝()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忽有大雨倾盆而至C.荷花为雨所洗乡为身死而不受D.观荷于湖边亭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不蔓不枝B.香远益清C.执经叩问D.斗折蛇行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