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N禽流感治疗方案培训ppt[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控制•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正确认识•H7N9禽流感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区别与联系•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与使用现状及前景展望01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1病原学特点23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一种有囊膜的病毒,由RNA核心和包膜组成。

病毒结构H7N9禽流感病毒通常来源于禽类,如家禽、野禽等。

病毒来源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或污染物等途径传播。

传播途径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发生在与活禽或患病动物接触较多的人群,如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养殖场工作人员等。

流行病学特点感染人群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病例通常在冬春季较多见。

季节性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但近年来在其他地区也有零星报道。

区域分布临床表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基因测序和抗体检测等。

预防措施采取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的动物或污染物、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02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特别是感染H7N9禽流感的活禽。

不接触活禽定期清理和消毒环境,特别是与活禽接触频繁的地方。

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特别是在接触活禽后。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活禽及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优选人感染HN禽流感诊疗方案培训课件[可修改版ppt]

优选人感染HN禽流感诊疗方案培训课件[可修改版ppt]

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 ,特别是老年人。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4天。 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 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SKL Respir Dis
优选人感染HN禽流感诊疗 方案年培训课件
1/52
广东省疫情概况(截至2017年1月2日)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
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 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2013年至今在16个地市58个 县区共报告212例,死亡80例, 病死率38%。
2016年以来,10地市报告28例 ,死亡11例。其中11月以来,8 地市15个县区报告16例。死亡7 例:广州、江门、肇庆各2例, 揭阳1例。
病原学
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 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传染源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 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 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 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 物而获得感染;或通 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 境传播至人;不排除 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 人。
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 展迅速,常呈双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 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HN禽流感培训教学课件ppt

HN禽流感培训教学课件ppt

03
hn禽流感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措施
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并确保口罩遮盖口鼻,尽可 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建议选择自行车 或电动车出行。
居家时要注意开窗通风,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降 低空气病毒浓度。
尽量少触摸公共场所物品,如需触碰按钮等时, 可使用纸触碰。
用肥皂和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咳嗽和打 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
病毒分类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三种,其 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致 死率。
hn禽流感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 等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从事家禽养殖、贩卖和相关工作人员。
hn禽流感临床表现与诊断
接种禁忌
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避免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接种后观察
在接种后留观一定时间,观察受种者是否 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接种前评估
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 有潜在疾病或过敏史,确保接种安全。
配合医生工作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配合医生做好疫 苗接种工作。
06
hn禽流感病例发现与报告
病例发现与诊断
病例定义
根据禽流感诊断标准,确定疑 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和实验
室确诊病例。
诊断流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病例进
行确诊。
诊断工具
介绍可用的诊断试剂、仪器和 操作方法。
病例报告制度
01
02
03
报告程序
明确报告对象、报告流程 和报告时限。
报告内容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教学课件ppt
勤洗手、洗脸、漱口,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品。
做好个人卫生
不接触病死禽类和与感染者接触,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避免接触感染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限制禽类活动
做好社区卫生
社区防控措施
04
临床防控措施
规范发热门诊建设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完善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体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措施。
报告的责任
病例基本信息、病例临床表现、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报告的内容
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报告的时限
疫情报告
初步审核
接到疫情报告后,当地卫生部门应进行初步审核,确认疫情是否属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报告流程
核实与确认
经初步审核后,当地卫生部门应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实,确认疫情后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课程对象
02
hn禽流感基础知识
病毒形态
hn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其病毒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囊膜,表面有突起。
基因结构
hn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节段构成,其中包含病毒复制、转录、翻译等功能的基因。
hn禽流感病毒介绍
症状
人感染hn禽流感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症状。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公众防控措施
01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了解hn禽流感的危害,及时关注疫情信息,遵守公共卫生规范。
02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不参加大型聚集活动,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

人感染HN禽流感诊疗方案ppt课件

人感染HN禽流感诊疗方案ppt课件
流感病毒
甲型(A 型)
乙型(B 型)
丙型(C 型)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较H5N1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11/104 (11%)
<.001
748/3485 (21%)
<.001
发热
99/105 (94%)
75/102 (74%)
<.001
——
——
干咳
17/105 (16%)
45/94 (48%)
<.001
——
——
咯血
25/105 (24%)
5/61 (8%)
<.001
——
——
血小板减低 (%)
33.0%
28.3%
LDH (平均值 umol/l)
693.3
742.6
AST (平均值 U/l)
122.2
161
Cr (平均值 U/l)
98.5
115.2
CK (平均值 U/l)
660.6
582.9
CRP (平均值 mg/l)
87.7
154.4
PCT(中位数 ng/ml)
0.37
目前,我国处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疫情高发季节,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新发病例 和新发疫情地区持续出现。为有效应对H7N9疫情,做好H7N9医疗救治有关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医疗救治工作; 二、科学开展医疗救治; 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四、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1月24日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课件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课件
(1)核酸检测:对可疑人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核酸检测。对重症病例应定期检测呼吸 道分泌物核酸,直至阴转。
(2)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检测: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快速检测H7N9禽流 感病毒阳性率低。对高度怀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应尽快送检呼吸道标本检测核酸。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
3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
4
症状、体征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 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 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 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
11
相关定义
疑似聚集性病例: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 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的。
聚集性病例: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2例确诊 病例的。
可疑暴露者:指暴露于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禽类、环境,且暴露时 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人员。
9
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
人感染hn禽流感培训
10
诊断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 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疑似病例:符合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尚无病原学检测结果。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目标与内容
• 教学目标 • 提高学生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 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 教学内容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概述 • 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 • 临床特征及诊断 • 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述
01
疾病背景
02
全球分布
介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发现及致 病性
消毒措施
对禽类养殖场、屠宰场、运输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对排泄物和 污水等污染环境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 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避免接触活禽
鼓励公众避免购买和食用活禽,以及未煮熟的禽 类食品。
加强个人防护
在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时,应采取戴手套、口罩 、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措施。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 南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临床特点 • 预防控制措施 • 实验室检测与报告 • 综合防控措施 • 教学课件总结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1 2
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在体内寄生、繁殖,引起 机体损伤和病理改变的过程。
hn禽流感
指感染hn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呼吸道、接触等途径传播。
04
实验室检测与报告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对病毒进行分离与培养是常用的检测 方法,通过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口咽 拭子等标本,在细胞或鸡胚上进行病 毒的分离与培养。
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等 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等技术 ,检测标本中病毒核酸的存在。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工作会教学课件ppt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工作会教学课件ppt

03
防控措施
总体防控策略
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建立卫生、农业、公安、质检等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强化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成功率。
重点防控措施:健康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推广经验
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应用 到其他地区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防控工作中。
06
总结和建议
前一阶段防控工作的评估
疫情监测和预警
我国建立了健全的疫情监测和预警体系,能够及 时发现和掌握疫情动态。
防控措施落实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 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疫苗研发和生产
我国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 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防控工作的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动 态。
落实防控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 强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推进疫苗接种
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接种覆盖率,尽快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对未来疫情的展望
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疫苗研发 和生产力度,为疫情防控提供
03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 理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特别是人员 密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和消毒措施。
04
病例管理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临床医生对就诊患者进行常规流感样症状筛查和排查。 各地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加强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病例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史。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03
预防控制措施
监测和检测
监测
对禽类动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可疑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检测
对感染病毒的动物和人进行检测,及时确诊和治疗。
防疫措施
动物防疫
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消毒
对感染病毒的动物和人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个人防护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内容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活禽等。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媒体、宣传栏、社区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内容
针对重点人群,如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等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宣传防护措 施,如佩戴专业口罩、手套等。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专业培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传播。
治疗原则
隔离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应立即进行隔离治 疗,以防止病毒传播。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止咳药和抗生素等。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以增 强机体抵抗力。
使用抗病毒药物
在发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 奥司他韦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 使用。
避免接触
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动物和感染病毒的动物和人,减少感染机会。
04
实验室检测技术
样本采集和运
样本采集
01
采集疑似感染者的早期咽拭子、鼻拭子、上呼吸道吸取物、痰
、气管吸出物、肺泡灌洗液等标本。
样本保存
02
采集的样本需放入灭菌的容器中,立即送往实验室,避免在采来自样现场或运输途中打开。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技术指南教学课件ppt

案例二
总结词
强化意识、科学预防、合理分流、做 好宣教
02
强化意识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疫情的重视 程度,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
01
做好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流感防治知识,提 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05
03
科学预防
根据流感流行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 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环境消毒等 。
对于密切接触过患者的人员,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 药物进行预防。
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 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05
治疗与康复
治疗措施
01
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以减轻症状和缩短
病程。
02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为主,如解热镇痛药、止咳祛痰药等
H7N9病毒简介
H7N9病毒来源
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最初在禽类中传播,后来逐渐适应了哺乳动物,能够感 染人类。
H7N9病毒传播途径
H7N9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如飞沫、痰液等,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禽类或其 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
H7N9病毒症状
H7N9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 可伴有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
定期复查
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医药防治
中药方剂
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清热解毒类中药、养 阴润肺类中药等。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症状,减轻咳嗽、发热等症状 。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轻症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9月-12月 (n=114例)
60/97 (62)
37/97 (38)
2013年2月-2016年8月 (n=775例)
438/775 (57)
337/775 (43)
Lei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发病机制和病理
l 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但H7血凝 素与唾液酸α-2,3型受体亲合力更高,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下呼吸道上皮 细胞,病毒可持续复制,重症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有活禽接触史
l 四分之一感染者为农民 l 禽类是主要传染源,与活禽接触仍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2016年9月-12月 (n=114例)
2013年2月-2016年8月 (n=775例)
职业暴露
87/97 (90) 72/87 (83)
10/87 (11) 5/87 (6)
659 (85) 457 (69)
163 (25) 39 (6)
Lei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患者年龄、性别及城乡分布与以往流行相似
平均年龄(范围) 男性, n (%) 0–14 15-44 45-59 ≥60
城市或城镇人口 乡下或山村人口
2016年9月-12月 (n=114例) 55 (23–91岁) 77 (68) 0 (0) 12(15) 31(40) 34(44)
2013年2月-2016年8月 (n=775例) 57 (9 月-91岁) 533 (69) 21 (4) 111(21) 159(30) 242(46)
农民
29 (25)
210 (27)
退休 家务劳动或无业 其他职业
23 (20) 22 (19) 40 (35)
184 (24) 91 (12) 290 (37)
2016年9月-12月 (n=114例)
2013年2月-2016年8月 (n=775例)
有活禽相关接触史, n(%)
活禽市场或与来自活禽市 场的禽类接触 家庭或邻里养殖禽类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发展为重症*
l 临床所见病例绝大多数为重症病例,本次流行期患者病死率达40% l 仅5%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
2016年9月-12月 (n=114例)
2013年2月-2016年8月 (n=775例)
重症患者,n(%)
87/97 (90)
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l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
年人。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趋势变化及比较
l 2016年9月开始出现第五波散发病例,早于以往流行期 l 本次病例数增幅速度高于以往 l 影响地区较以往广泛,但除2起聚集案例外(仅4人),无人与人间传播报道
临床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两种临床类型
u 多数为重症 (n=111) Ø 肺炎进展迅速, 并发ARDS Ø 主要为老年患者 Ø 死亡率30%左右 Ø 临床医生发现
u 少数为轻症 (n=5) Ø 轻中度流感样症状,未并发肺炎 Ø 主要为儿童和青壮年 Ø 流感样病例监测发现
Rongbao Gao,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8:1888-97. Dennis KM I, et al. BMJ 2013;
人感染HN禽流感治 疗方案培训ppt
病原学
H7N9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A/鸭/浙江/12/2011(H7N3)-类似 神经氨酸酶基因: A/野生鸟类/韩国/A14/2011(H7N9)类似 6个内部基因: A/燕雀/北京/16/2012(H9N2)-类似
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 海洋哺乳动物。
Rongbao Gao,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8:1888-97.
流行病学
l 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 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 生。
l 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 l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
Jernigan DB, Cox NJ. Annu Rev Med. 2015;66:361-71.
发病机制和病理
l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如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和8(IL-6, IL-8)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可出现ARDS、休克及MODS。病理检查显示肺急性渗出性炎症改变,肺出血、弥漫性 肺泡损伤和透明膜形成等。
5 (1.0-15.0)
接触禽类
2 (0.5-19.0) 5 (0.5-21.0) 6.8 (0.5-19.0) 7 (0.5-23.0)
8 (1.0-51.0)
14 (8.0-24.0
发病
就诊
入院
出现 ARDS
抗病毒 确诊 治疗
死亡
Gao HN, Lu HZ, Cao B,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8(24):2277-85.
Lei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2016-201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趋势变化
l 2016年9月-2016年11月均为散发病例 l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病例集中出现 l 仅2017年1月1日-17日出现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7例
肺泡间隔增厚、淋巴细 胞浸润、血管增生、肺 泡内充血、间质纤维化 和大量纤维素样坏死
透明膜形成
间质内血管增生;血管 内血栓形成
肺气肿及肺大泡形成
Huang JB, Li HY, Liu JF,et al. J Thorac Dis. 2015;7(12):E672-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