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中国股市上涨被政策操纵打压的历史著名事件讲解
15年股灾详解
15年股灾详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5年股灾是指2015年6月上半年以来,全球股市普遍面对的一次股市大幅度调整。
这次股灾主要涉及中国股市、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动荷继续财务市场的波动,并对全球财政、货币、贸易政策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
股灾可以追溯到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波动,引发了全球股市的震荡,市场情绪一度持续低迷。
15年股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中国股市泡沫破裂:2015年初,中国股市泡沫化严重,股市指数大幅上涨,股市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信心高涨。
但随后随着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杠杆融资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引发了全球股市的连锁反应。
2.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中国股市的走势。
中国的经济增速由此前的双位数增长逐渐下降至个位数,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导致股市的不稳定。
3. 全球市场波动:中国股市的调整波动引发了全球股市的震荡。
受中国股灾影响,全球股市纷纷下跌,金融市场动荷继续财务市场的波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15年股灾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1. 股市投资者遭受损失:由于股市波动大,很多投资者在这次股灾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市场情绪低迷。
2. 股市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股市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股市调整会对企业融资、消费者信心等方面产生影响,可能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尽管15年股灾给全球股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这次股灾也给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启示:1. 加强市场监管:股灾的发生说明市场监管存在一定漏洞,各国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
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市场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领域,各国金融机构应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3.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性日益加深,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挑战。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整理版]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
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
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
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
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
2015年股灾救市过程回顾2015年股灾是中国股市的一次重大事件,以下是对该事件的回顾:2015年股灾是指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中旬至8月初期间发生的一系列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的事件。
这次股灾对中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提出了挑战。
在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经历了连续七个月的上涨行情,投资者炒作热情高涨,股指大幅上涨。
然而,由于市场泡沫化和杠杆交易的盛行,股市开始出现波动,随后在6月中旬迅速下跌。
这一下跌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导致更多的抛售行为,形成了股市的恶性循环。
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
首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如暂停上市、禁止大股东减持、限制股票质押等,旨在稳定市场情绪和防止系统性风险。
其次,中国央行采取了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措施,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稳定金融市场。
此外,中国政府还成立了股市维稳基金,用于购买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
然而,这些救市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股市继续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股市下跌的幅度加大,中国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加大救市力度。
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股指期货交易,禁止特定股东减持,还发布了一系列措施鼓励长期投资和稳定市场。
最终,在政府的多次干预和救市措施的影响下,股市在8月底开始逐渐企稳。
然而,股灾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股市的信任度下降。
此外,股灾也揭示了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的不足之处,促使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力度。
总结起来,2015年股灾是中国股市在2015年经历的一场重大事件。
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效果有限。
股灾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促使中国政府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这次股灾的教训将对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和市场监管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中国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次涨跌,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断挑战的领域。
下面给出十个中国股市涨跌案例,以展示股市的波动和影响因素。
1. 2015年6月,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大幅度的暴跌,被称为“6·12股灾”。
这次暴跌是由于多个因素叠加所致,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资金杠杆过高、监管不力等。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30%以上,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2. 2014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牛市”。
这次上涨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股市的政策,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10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 2016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1·7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股市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4. 2017年初,中国股市再次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春季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数据好转、政府继续出台鼓励股市的政策等因素。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20%,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5. 2018年7月,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7·6熔断”。
这次下跌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经济增长放缓、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30%,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6. 2019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科技股狂欢”。
这次上涨是由于科技股的强势表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等因素。
科技股指数在短时间内上涨了近50%,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7. 2020年初,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被称为“疫情股灾”。
这次下跌是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
股市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了近20%,投资者再次遭受损失。
8. 2020年11月,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被称为“双循环行情”。
这次上涨是由于经济复苏、政府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等因素。
a股股灾历史
a股股灾历史自2005年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股灾,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本文将回顾a股股灾的历史,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007年,中国股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股灾,被称为“7·24股灾”。
这次股灾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和投机导致的。
在短短一年内,a股指数翻了一番,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
然而,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和资金的迅速撤离,股市在2007年7月24日当天大幅下跌,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市场恐慌。
这次股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投资者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015年,中国股市再次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股灾,被称为“2015年股灾”。
这次股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杠杆交易的疯狂扩张和监管不力。
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疯狂的牛市,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资者进入市场。
然而,随着股市的下跌,许多散户投资者不得不借贷购买股票,形成了大量的杠杆交易。
当市场开始下跌时,这些杠杆交易加速了股市的崩盘,导致市场恐慌和投资者的巨额损失。
股灾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股灾使得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了信心,导致资金流出股市,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股灾也暴露了中国股市监管的薄弱环节,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监管漏洞被广大投资者所诟病。
为了应对股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股市和恢复市场信心。
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救市政策,包括减少交易费用、暂停新股发行、禁止大股东减持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股市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
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股市,并使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然而,股灾的教训依然深刻,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中国股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水平。
此外,投资者也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和短期投机行为。
a股股灾的历史给中国股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教训。
通过回顾股灾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股市的风险和投资的重要性。
股市历史事件: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
股市历史事件: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股市作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走势和波动对于投资者和整个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股市的历史中,曾经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仅改变了股市的格局,也对整个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这些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包括股市崩盘、金融危机、政治事件等。
1. 股市崩盘事件股市崩盘是指股市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下跌并引发市场恐慌的事件。
历史上最著名的股市崩盘事件之一是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也被称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起点。
在这一事件中,股市崩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衰退,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2. 金融危机事件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系统出现严重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经济事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该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迅速蔓延到全球。
这场危机对全球股市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公司倒闭,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市场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3. 政治事件政治事件也是对股市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例如,英国脱欧公投是2016年股市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投票结果意味着英国将离开欧盟。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股市指数下跌,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产生了担忧。
4. 自然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也会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日本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事故,对日本股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此外,自然灾害还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生产设施损毁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
5. 经济政策调整事件当政府宣布或实施重大的经济政策调整时,也会对股市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政府的股市救市行动和经济改革政策调整,都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类似的事件也出现在其他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能够直接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投资氛围。
综上所述,股市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对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股市崩盘、金融危机、政治事件、自然灾害以及经济政策调整等,都曾改变市场的格局,对投资者和经济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中国发生金融风暴的历史
中国发生金融风暴的历史中国金融风暴是指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和困扰。
本文将回顾中国发生的几次金融风暴,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1980年代初的金融风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中国遭遇了一次金融风暴。
这次金融风暴主要源于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导致了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和金融市场的混乱。
1988年至198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银行不良贷款激增,金融机构陷入信贷危机,金融体系严重受损。
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次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国家的外债和投机性资金的大规模撤离,导致了亚洲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金融体系的崩溃。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受到较大冲击,股市暴跌,人民币汇率不稳定,国内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危机。
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次金融风暴的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出口市场遭遇重创,国内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同时,中国的股市也受到冲击,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功稳定了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
四、2015年的股市崩盘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崩盘,被认为是中国金融风暴的一次重要事件。
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是中国股市泡沫破裂,投机炒作行为过度,市场信心受挫。
股指大幅下跌,数万家上市公司遭遇巨大损失,投资者遭受重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包括暂停熔断机制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最终稳定了股市。
五、2020年的疫情冲击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
中国股市的涨跌案例中国股市的涨跌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包括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公司业绩等。
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股市涨跌的案例。
1. 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201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上证指数从6月中旬的5178点下跌到7月初的3500点左右,跌幅超过30%。
这次调整主要受到市场过热、杠杆交易过度等因素影响。
2. 2016年股市反弹2016年初,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股市的政策,同时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市场信心得到提振。
3. 2018年A股市场持续下跌2018年,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持续下跌的时期。
这一轮下跌主要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市场担忧经济增长放缓和公司盈利下滑。
4. 2019年科技股的强势表现2019年,中国股市出现了科技股的强势表现。
受益于人工智能、5G 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相关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推动了整个股市的走势。
5. 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股市震荡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对中国股市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股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政府相应措施的出台,市场逐渐恢复稳定。
6. 2020年创业板的快速上涨2020年下半年,中国创业板股市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板发展的政策,并且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也相对较好。
7. 2021年ETF市场的热度2021年,中国ETF市场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
ETF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ETF产品进行投资,从而推动了股市的活跃。
8. 2021年金融股的低迷2021年,中国金融股市表现低迷。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金融行业的担忧,包括利率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等因素所致。
9. 2022年央行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22年,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对股市产生了影响。
这些政策包括降低利率、放宽融资限制等,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历史趣谈股市影响国家命运 清末一场引发亡国的上海股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股市影响国家命运清末一场引发亡国的上海股灾
导语:7000万四川人被震惊了、被激怒了,多方上访,要求中央彻查。
一场“惊天”的腐败大案掀开帷幕的同时,一颗足以“动地”的定时炸弹也埋了下去
7000万四川人被震惊了、被激怒了,多方上访,要求中央彻查。
一场“惊天”的腐败大案掀开帷幕的同时,一颗足以“动地”的定时炸弹也埋了下去:如何处理这笔巨额亏损,成为悬在中央面前的巨大难题,并且将成为摧毁大清国的导火线。
一头巨大的熊,跨越大洋而来,熊掌横扫上海滩。
股市全面崩溃,钱庄票号纷纷倒闭,外资银行损失惨重,仅以身免。
那些越来越高的新建洋房,则成为人们财富梦碎后的终结之地,创下了与时俱进、前无古人的自杀方式——跳楼。
“寰球同此炎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仅给大清国上了一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课,而且以其凌厉的掌风,一举掏空了大清国的根基。
起风了……
暴利
春天的时候,这座城市仿佛服下了大补春药,充满了亢奋,如同周边田野里油菜花般灿烂。
这剂春药,就是橡胶股票。
一家名为兰格志(Langkate)的橡胶公司,在上海的股市画出了一道雄起的陡峭阳线,高耸入云,全球瞩目,引领大盘齐齐飙升。
兰格志股票面值仅100两,却迅速被拉抬过了1000两大关:
3月2日——1080两;
3月18日——1300两;
生活常识分享。
以史为鉴:政策的救市效应
【指尖财经】以史为鉴:历史上的救市效应1、第一次重大政策救市(2001-10月22日):救市政策出台后股市次日大盘指数涨停,但指数上涨仅仅两日就开始掉头向下。
尽管之后又继续走了一波涨幅较小的波段行情,但那也是因为之前的股市下跌时间已经很长(已经跌4个月了)、自然要有一波波段行情了。
结论:那次重大性突发政策救市,仅仅产生了一次短暂的脉冲暴涨,但该脉冲上涨高点却成了未来股市数年的每年顶部!救市结果失败。
当然,聪明的人会借助短期脉冲减亏出逃,而剩下的绝大多数股民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救市导致损失加重”(相信了啊)。
2、第二次重大政策救市(2002-6月24日):这是2001年2245点熊市开始后的第二次熊市救市,最终股指只是脉冲的向上涨了两天,之后就震荡一路向下。
那次救市同样是救了里面的各路聪明的庄家(他们借天上掉下的大馅饼顺利出逃),而很多对救市效果抱有真的期望的投资者最终成了高位站岗者————同样那次救市高点1748点成了未来三年股市都无法再逾越的大顶!结论:与“1”一样,救市效果失败,救市高点给股市未来几年安上了一部铁顶!当然,救市的结果救了一批不信救市可以成功而借机出逃的,却坑害了更大一批坚信救市效果而最终高位再站岗的。
3、第三次的上证指数2008年跌漏3000点时的突发性重大利好救市:那次的救市短期结果要比第二次好,原因与前面的第一次一样,之前股市已经连续震荡下跌3个多月,技术上本身就有波段上涨行情的要求。
因此救市方案出台后股市出现震荡7天的脉冲上涨之后见3786点顶部,接下来股市再重新震荡下跌并最终打穿政策底属于极其自然的事。
而那次救市形成的波段行情高点3876点,也成了上证指数未来多年无法再逾越的高点。
结论:与前面的“1”、“2”一样,政策顶高点给股市铸造了未来数年的铁顶!救市效果失败。
救市的结果救了一批不信救市效果、从而成功借机出逃的,却坑害了更大一批坚信救市效果而最终高位再站岗的。
4、以上三次救市都属于熊市下跌过程的“指数中位救市”,即“1”、“2”、“3”三次都是股指将上轮牛市的总涨幅跌掉60%以后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
中国股市10大转折点及100件政策大事
中国股市10大转折点2004-11-15 13:12南方网讯中国股市为一政策市,闻政策而动,动必有政策配合。
磕磕绊绊,风风雨雨走了十多年,再回首,让人感慨不已。
在万国测评的帮助下,《证券导报》在本版集中展示了100多条政策大事,并特别找出10余次大的转折点,供读者参考。
①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股市开放,上证指数从99.98点一直上涨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点,涨幅达1329.30%。
②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联农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曾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
此后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③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④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昭示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
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⑤1995年5月16-18日,停止国债发行,出现三天井喷行情。
⑥1996年1月22日,指数最低514.16点,此时民间认为宏观调控即将结束。
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
此轮行情至1996年12月11日,上证从516.46点涨至1258.69点,涨幅143.71%。
⑦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要本着加强监管、增加供给、正确引导、保持稳定的原则,做好八项工作。
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由1200附近下跌至865.58点。
此后一路上扬,最高至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点,涨幅74.47%。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_--_大事记_(2000-2009)更新
2000年4月吴江丝绸第一家可转债公司发行股票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
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
”,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
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
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股指下挫已势如泄洪有研究员大小有21个原因导致了当年2001年股市暴跌,其中包括:1999年政策利好释放完毕,央行规范资金,银广厦等庄股内幕彻底曝光,当年股市整顿等等。
股权割裂成为中国股市的“原罪”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
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
被套股民比比皆是。
“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1998年股市回顾
1998年股市回顾1998年的股市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充满挑战和变化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从牛市到熊市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
以下是对1998年股市的回顾:一、背景介绍1998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入阶段,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股市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动和变化。
二、牛市到熊市的转变1998年初,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牛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
到了下半年,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投资者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为了稳定市场,中国政府在1998年下半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加强监管、提高投资者教育等。
这些政策的推出对于市场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四、重大事件回顾1.5月26日,上证指数大跌14.29点,深证成指大跌36.50点,这成为了新一轮下跌行情的起点。
此后,指数一路下滑,8月17日,上证指数创下了1998年新低。
2.8月27日,财政部下调印花税,由千分之五降低至千分之四。
这一举措对市场影响有限,未能改变市场的下跌趋势。
3.9月14日-15日,证监会组织座谈会并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证券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
这一举措对市场影响积极,市场开始出现反弹。
4.10月5日,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则。
这一举措对市场影响积极,市场开始逐步企稳。
5.10月15日-12月2日,央行先后降息五次并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影响积极,市场开始出现反弹。
6.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于1160.35点,深证成指收于292.73点。
这一年的股市波动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经验教训和总结通过回顾1998年的股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教训:1.市场波动是常态,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并做好风险管理。
2.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可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需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并进行调整。
2015—2016年我国股市发生的股灾和政府救市
2015—2016年我国股市发生的股灾和政府救市摘要随着我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部分,让上市公司有效融资,让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对我国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5年我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股灾,本文就是比较详细的介绍股灾的过程和政府救市行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P2P借贷平台股市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
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把筹集的资金投入公司的营运,或者投资新的领域,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股市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延续,使得股票具有变现的可能,增加股票的吸引力。
我国股市的发展时间不长,上证综合指数是我国最早发布的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本反映了我国股市的整体走势,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提到的大盘指的就是上证综合指数。
2014年中国股市走出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大牛市,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的时候,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银行已经高杠杆经营,不能再过度发放贷款,这样使得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此时中国股市更需要大力发展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中国政府多重利好的刺激之下,2014年7月22日,上证指数开盘2050.50点,全天上涨1.02%,以2075.48点收盘,一根阳线上穿多条均线,在券商等金融板块的带领下开始了长达一年左右的牛市,居民的炒股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大有全民炒股之势,人们茶余饭后都必谈股票,中国股市出现了“国家牛”和“改革牛”。
在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涨到最高点5178.19点,随后股指开始下跌,从2015年6月15日开始第一次发生严重的股灾,这是一次应当被记入历史的事件,从6月15日至7月9日,短短18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5178.19点暴跌至3373.54点,最大跌幅达34.85% 。
这次股灾来得太过突然,大部分股民都没有反应过来,致使手中股票严重套牢,或者忍痛割肉出局。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
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井喷式增长,上证指数首次突破6000点大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股市遭受重创,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000点。
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股市逐渐复苏,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以上。
2013年: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创下多年新高,标志着中国股市持续走牛。
2014年:中国股市进入牛市阶段,上证指数一度涨至5178点,创下历史最高点。
2015年:中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暴跌近8%,引发全球股市震荡。
2016年:中国股市实行熔断机制,但在开启后仅15分钟内就被触发,引发广泛争议。
2017年:上证指数突破3300点,标志着中国股市逐渐走出低迷。
2018年:中国股市迎来A股纳入MSCI指数,吸引外资流入,上
证指数再度攀升。
2019年:中国股市推出科创板,旨在培育高科技企业,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股市经历短暂震荡后迅速恢复,上证指数稳定在3000点以上。
2021年:中国股市迎来新一轮调整,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上证指数出现波动。
通过以上大事年表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经历了起伏,不断发展壮大。
政策调整、全球经济形势、疫情等因素对股市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股市存在风险,但其作为投资和融资的重要平台,仍然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未来,中国股市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不断探索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股市大事记(1990-2000年)
中国股市大事记(1990-2000年)(转摘自网络)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
--------------------------------------------------------------------------------1990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的第一天。
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最低95.79点,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看不见的点位,当日收于最高99.98点之后在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里,整个市场无量空涨,90年收于127.61点。
--------------------------------------------------------------------------------1991年在整个91年里,由于是股票市场成立的初期,基本呈现一路单边暴涨或单边回调的特征,结果91年再次收在最高点292.75点,全年涨幅129.41%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 股--------------------------------------------------------------------------------1992年1992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这一年让许多新股民品尝了暴涨的兴奋,也体验到暴跌的痛苦。
中国证券20年股市重大事件
中国证券20年股市重大事件引言: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转折点。
本文将回顾近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重大事件,以展示该市场的发展、挑战和进步。
一、2001年入世与证券市场改革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更紧密的联系。
中国开始推动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的交易制度,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06年熊市行情及股市调控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熊市,这是中国A股市场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下跌。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杠杆交易、加强监管等,为市场稳定奠定了基础。
三、2007年股市上涨及监管不力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疯狂上涨的行情,A股指数一度突破6000点。
然而,由于监管不力和投资者盲目跟风,市场出现泡沫破裂,股市暴跌。
这次事件让中国证监会意识到监管措施的重要性,开始推动更有效的监管制度。
四、2009年创业板的设立2009年,中国证监会推出创业板,为初创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和上市机会。
创业板的设立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加速了国内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活力的提升。
五、2014年股市暴涨及全面放开股市2014年,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大规模上涨,A股指数一度超过5000点。
政府推动放开股市,允许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希望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来提升金融体系效率。
然而,这一行情过于疯狂,引发了股市崩盘和大规模的资金损失,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重大冲击。
六、2015年股灾及市场稳定措施2015年,中国股市遭遇严重的股灾,A股指数大幅下跌。
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实行限售政策、停止熔断机制等,稳定市场情绪,并推动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七、2017年债务违约风险引发市场震荡2017年,中国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开始显现,引发了市场的震荡和不安。
中国政府加强监管,推动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以减少潜在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回顾琼民源事件
回顾琼民源事件“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
震惊国内的“琼民源”重组事件“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
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公司股票也从1997年3月1日起停牌。
在经过一年多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和期盼之后,1998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巳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
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1998年6月10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受审者即是“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
从1996年初至1997年2月底,“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
11月12日,北京市中院做出判决:“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神话落下帷幕。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艰难的实验。
“琼民源”事件使10万余名“琼民源”股东成为股市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中国股市上涨被政策操纵打压的历史著名事件(转)【转帖:俗手2015-01-03 21:23只看楼主(-1) 浏览/回复10583/76】中国股市上涨被政策操纵打压的历史著名事件历史上中国股市上涨就被政策打压搞死,中国股民活着赚钱不易啊!太远的就不提了,从1996年12道金牌开始吧。
1996年下半年,股市疯涨,股民赚钱乐翻了,为此,管理层采取一系列打压股市措施,共计连续12项政策,才把股市彻底搞死熄火,这就是著名的“12道金牌”。
连续11个打压政策没搞死股市,股市反而连创新高,1996年12月12日大盘创出历史新高,然后出台第12个打压政策最著名, 1996年12月16开始实行10%涨停板制度;在此之前股市没有1 0%涨停板制度,这就是政策不允许股票涨!也是1996年1 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立刻股市大盘连续4天跌停板,6个交易日从1 258跌至867点。
所有股票全部连续4天跌停!这一代股民光荣死在了股市上!1997年3月至5月,大盘开始反弹,在深发展、四川长虹的带领下,沪市指数从870点一路攀升至当年最高1 5 10点。
深成指创出6 103点的历史最高点——此高点到20 06年年底才被突破。
股民再次赚钱乐翻了天,结果证监会政府又看不下去了,再次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压股市。
1997年5月9日,印花税上调升至5‰。
1997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人总行、国家经贸委规定严禁三类企业入市。
1997年6月6日,人民银行发出通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1997年6月17日,深发展贺云受到证监会处罚,被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5年内不得在证券界内任职,其错误是违规动用深发展资金炒作深发展股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7月1日休市,7月2日沪市跌4.10%。
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沪深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自此,股市杀手证监会正式成了打压股市的执行机构,每逢股市上涨就出台政策打压股市,证监会就是股民的坑爹会!每次看你股民精神就把你杀掉然后等你快断气后在抢救一下叫你成为植物人半死不活的。
证监会成立出手不凡,股市进入漫漫2年阴跌,又一代股民光荣死在了股市上!直到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爆发。
1999年5.19行情爆发,股民赚翻了天,1999年6月3 0日创出历史新高1756点,,上证指数从1 047点直上1 7 56点,涨幅67.72%,深成指涨94.21%。
证监会看见股民赚钱又不乐意了,马上开始政策打压, 1999年7月1日,颁布《证券法》开始实施,打压股市,股市当天应声大跌7.61%,几乎全线跌停。
开始进入漫漫下跌熊途,6个月后跌到到低点1341点,股票跌得惨不忍睹。
再一代股民光荣死在了股市上!经过半年暴跌,一代股民死掉后,2000年开始一轮大牛市行情。
2000年暴涨一年,股市创出2000点新高,那时城市居民都在谈论股票,排队入市,全体股民开始赚钱,证监会又不乐意了,开始打压股市。
2000年12月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表示:证监会有决心妥善解决国有股不流通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国有股减持圈钱再次提起。
股市应声下跌3个月。
2001年3月份股市见底恢复上涨,到6月份创出2245点历史新高,股民乐开了花。
证监会又生气了,开始打压股市。
这次连国务院都亲自出马,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宣布国有股减持开始,坑股民的钱肥了国家和上市公司。
股市自此开始暴跌,一路阴跌近5年,期间尽管出台多次政策想挽救股市,但是彻底伤了股市的心,所有股票跌成白菜股,几毛钱和一元股票遍地都是,5元以上股票屈指可数,2000年到2005年入市股民彻底几乎全部死掉!这样了证监会还在打压,2005年6月6日,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上证指数跌破1 000点大关,最低见998.23点。
这下所有人都彻底死了心,证监会也发现好像有点过头了!整个市场全是死人,无成交量,股票全是1元股,彻底失去了股市的意义。
证监会不在打压,出台大量政策恢复股市机能,最终出台《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将国有股赠送一部分给流通股东作为换取全流通条件,终于股市开始反弹。
这就是看你精神就把你杀掉然后等你快断气后在抢救一下叫你成为植物人半死不活的,这就是中国股市,这就是股民的命运。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每10股送3.5股和8元现金。
上证指数暴涨超过8%。
2006年股市终于见底,当时市场无人炒股,每天大盘成交量在50亿左右,股市彻底失去了意义。
这次几年大熊市让全国人民心有余悸,证监会不在打压,出台大量政策恢复股市机能,最终实施《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股市开始了著名的2006和2007年暴涨行情。
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股市出现连续上涨,中国出现全民炒股,连农村都知道炒股票赚大钱,居民银行存款开始大搬家到股市,银行出现排队买基金风潮。
证监会又开始不乐意了,国家出台政策开始存款准备金率屡次提高,但是也阻挡不了全民从银行提钱转到股市上炒股的疯狂,国家也难挡牛市。
2007年5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4 000点。
5月份国家和证监会开始出台一系列类似1996年12道金牌一样的政策打压股市, 2007年5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买者自负”的原则,表明立场大力打压股市。
)2007年5月14日,证监会宣布对杭萧钢构的处罚。
2007年5月21日,央行出台调控“组合拳”,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国家出手配合打压股市。
可是这几道打压政策金牌依旧扑不灭股民的热情,股市大盘仍继续上扬。
这时中国股市历史上最著名的打压政策5.30事件半夜鸡叫出台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29日半夜宣布印花税30日起上调为3‰。
股市出现所谓的5·30大跌行情。
当天上证指数大跌6.50%。
6月4日再大跌8.26%,连续暴跌4天,近半数股票连续4天跌停。
几千万股民死伤不亚于3年自然灾害5.30事件的剧烈暴跌反应让政府和证监会慌了手脚,全民炒股怕出现剧烈动荡,开始温和放话挽救股市,又一次看你精神就把你杀掉然后等你快断气后在抢救一下叫你成为植物人半死不活的。
5.30暴跌4天后再次开始上涨,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见高点6 124.04点。
此时已是全民炒股买基金,中国股民进入疯狂状态,证监会多次开始吹风股市涨幅过高,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巧不巧,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开幕!16日后开始阴跌,政策依旧不放过股市,赶尽杀绝。
2007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过热,防通胀。
这次啥也别说了,大熊市马上接着展开。
还是不满意,继续追杀。
2008年1月16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股市收跌2.63%。
跌幅不高,股民还都活着,继续追杀。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再融资1 600亿元,中国平安跌停。
沪指暴跌5.14%,上证指数跌破5 000点,第二天22日继续暴跌,收跌7.22%。
所有股票几乎连续2天全部跌停,千股跌停漂亮闪眼。
跌的不多,还是不满意。
继续, 2008年2月20日,市场传出浦发再融资计划,当天大盘暴跌2.09%,沪指从此走出5连阴。
不满意,继续打压,3月4日传深发展再融资500亿,深发展跌停。
大盘当天暴跌2.32%。
接下来3月份连续暴跌,大盘到4月22日跌到2990点,彻底腰斩,跌幅过半,股票惨不忍睹,基本上跌幅70%以上,股民死伤遍野,都成了僵尸。
这时证监会和政府感觉打压过了头,开始救市,又一次看你精神就把你杀掉然后等你快断气后在抢救一下叫你成为植物人半死不活的。
2008年4月22日,沪指大涨4.15%,和5.30打压股市一样半夜鸡叫,只不过是反了过来,变成救市,晚上半夜消息宣布:将印花税从3‰降为1‰。
4 月24日,上证指数再次大涨9.29%,所有股票全线涨停板!不过24日当天全线涨停证监会感觉给的药过猛了,一下子死掉的人可以坐轮椅了,可以溜达两步了,不太好,还是植物人标准好,不能治活了,所以马上当天股市大涨9.2 9%全线涨停后,证监会公布对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唐建、王黎敏“老鼠仓”案处理决定——除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各处罚款50万元外,还对两人实行市场禁入。
这是《基金法》实施以来处罚的第一单。
啥意思?自己理解看着办吧。
股市理解了,股民理解了,资金理解了,股市乖乖继续下跌,不服不行。
2008年4月29日,资本市场大事新闻:最成功的资本玩家魏东当着家人面跳楼身亡。
悲催啊,一切尽在一万个草泥马中!股市暴跌50%后刚刚反弹一点,所有股民都挣扎在死亡线上,刚刚燃起一点脱离植物人的希望,政策打压再次当头棒喝, 2008年6月7日周六,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到达17.5%,这是一次最有争议的上调,股民已经奄奄一息都在倒气状态,还不放过,只有死掉才放心。
周末还是端午佳节6月10日周二开盘,沪指暴跌7.7%,近千只个股跌停,再掀千股跌停狂潮。
6月12日,沪指再次跌破3 000点,然后到9月18日一路不回头短短3个月跌到1802点。
结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下场,股民全部死掉!股民都跳楼死掉,严重影响社会安定,政府和证监会又害怕了,这次打压又过头了,开始连续出台政策救市, 200 8年9月16日,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不理睬利好,继续下跌。
2008年9月19日,出台重磅政策双响炮:汇金开始回购三大银行股,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1‰。
股市19日周五应声大涨9.45%,所有股票全线涨停,周一22日再次暴涨7. 77%,所有股票几乎连续2日全线涨停股民再次被注射强心针,从死掉状态变为奄奄一息。
还是那一套,看你股民精神就把你杀掉然后等你快断气后在抢救一下叫你成为植物人半死不活的。
这次只可惜已经晚了,股民都是死人了,已经杀死了很难救活,世界上没有死里回生的良药。
2008年10月22日至27日,A股继续出现疯狂杀跌行情。
股市连续暴跌,10月27日再次暴跌6.32%,股票都跌成2元股了依然再次出现千股跌停狂潮,创下1664点股民深刻记忆犹新的跳楼点。
我只能说当时已经是上亿死亡股民了,彻彻底底一亿股民这辈子都死掉了,白色恐怖算什么?绿色恐怖才恐怖!!“没有恐怖,只有更恐怖”2007年中国全民炒股史最痛苦的2007后3个月和200 8年暴跌行情,几乎所有股票跌幅高达80%~90%,尤其是大盘蓝筹股票好多达到90%以上,出现了中国远洋从68.4元跌到2.68元千年坑爹第一和中国铝业从60.6元跌到3.01元千年坑爹第二。
还有著名的中石油买入的股民100 0年以后也看不见解套的那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