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法律意识是法制之根本,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的中国现代法制建设呼唤全社会法律意识的觉醒。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效。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在高校法制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仍然存在法律认知偏差、法律情感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
最后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树立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合理设置大学生法律课程,大胆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式改革,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途径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目标的确立,使中国步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快车道。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选择和积极着手实施的问题,而首先是个理性思考、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新思维的问题。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
具体来说,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相比较,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层次性。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专业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水平的法律意识,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第二,矛盾性。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大学生一方面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非常关心,表现出要求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也认识到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有时有部分同学对我国的法制状况仍持冷漠、偏激的态度,甚至对我国的法治表示怀疑和不信任。
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笔者常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工作,执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在教学和课余时常常帮助大学生解决或指导各类法律问题,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
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本人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改进提高。
现就结合课程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法律方面的问题第一,普通的法律纠纷。
通常表现为学生涉世不深,又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在签订合同或与他人合作时上当受骗,也容易在一般类民事纠纷的交涉协商中吃亏。
第二,与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劳动合同纠纷,通常表现为签约前欠考虑,不仔细查看合约内容,签约后就后悔;或遇到有更好条件的单位时毁约,这里有法律意识缺失也有诚信的问题。
第三,家人或同学朋友遇到的各类法律纠纷,涉及的面较广。
从上不难发现: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欠缺、普遍存在法律概念模糊,法律关系混乱,权利责任不明,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问题。
一旦发生问题学生往往措手不及,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出现较大的困惑情况,包括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欠缺的原因分析高考制度和中小学应试教育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分数和升学率的双重重压下,学生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了解法律现象和学习法律知识。
虽然也有普法教育,但往往不被重视,大多流于形式,关键是缺乏法律意识。
另一重要原因是学生成人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按照现行的教育年制,学生18岁时正是高三高考这一年及其前后,而我国现行教育没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学生普遍缺乏成人意识,当然就更缺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缺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的意识。
另一方面中学生进大学是从校园到校园,完全没有接触社会,且大部分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进大学时大多已经成年,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事实上都还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的资助(个别特困生除外),没有自立的能力,难于真正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910)通过本学期法律知识的学习,我懂得了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一)进行普法教育: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学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老师也应该改善教育手法,多举一些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
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假设的环境中了解并利用法律知识。
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或者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且还应该在假期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三)社会和学校应加强法制氛围的制造:社会应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法制观念,进行普法教育。
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同样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一个新平台。
摒弃网络弊端,发扬网络平台的广泛性。
加强社会注意荣辱观的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进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案例(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社会的中坚力量,提高法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案例背景小明,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主修法学专业。
在大学期间,小明积极参加各类法律知识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他在面对一些法律问题时仍然显得有些迷茫。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明参与了一个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志愿者项目,这个项目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的决心。
案例经过1. 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项目小明在项目中负责协助律师进行知识产权的维权工作。
在一次针对大学生原创作品版权保护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申请版权保护。
在律师的指导下,小明学会了如何查询版权信息、如何申请版权登记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小明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法律知识竞赛。
在竞赛中,他不仅巩固了所学法律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次关于合同法知识的竞赛中,小明凭借扎实的法律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成功赢得了冠军。
3. 模拟法庭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小明积极参与其中。
在模拟法庭上,他扮演律师或法官的角色,通过模拟审判过程,加深了对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的理解。
在一次关于劳动争议的模拟法庭活动中,小明作为原告律师,成功帮助原告赢得了胜诉。
4. 法律援助服务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小明加入了学校的法律援助团队。
在服务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法律问题,如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等。
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和律师的指导,小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还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1. 法律意识显著提高通过参与上述活动,小明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开始关注身边的法律问题,并尝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生如何树立法律意识论文
大学生如何树立法律意识论文大学生如何树立法律意识论文。
大学生如何树立法律意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设心得论文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法制正在不断完善的时代。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敬畏法律是错误的想法。
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修养。
在生活当中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当今,我们国家的法律还不健全,所以大学生有义务和责任去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提高法律修养要在认识和知识构成上都有所提高才行。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并要求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
教育系统是全国五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对象之一,这一新的精神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即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这是比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艰巨得多的任务。
要实现这一任务,教师就要花大力气,掌握把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法律意识的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包括。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2)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
3) 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较为典型的就是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为了报复那些伤害他尊严的人,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
还有201X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
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与路径
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与路径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法律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大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养,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
本文将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与路径,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法律课程、阅读相关法律书籍和期刊、参加法律学术讲座等方式来积累法律知识。
此外,下面几点也是值得考虑的:1.参与法律辩论赛和模拟法庭活动,锻炼辩证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2.定期阅读法律新闻和典型案例,增加对法律实践的了解;3.参加法学研究会和法律社团,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和学习;4.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在线法律课程和论坛,学习最新的法律动态。
二、加强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来加以体现。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参加法律实习,亲身参与法律实践,深入了解法律工作的实际操作;2.自主组织辩论赛和法律论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来提高自己的见解和分析能力;3.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法律援助活动,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4.加入模拟法庭团队或者法律研究团队,参与模拟庭审和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三、培养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法律意识还需要注重培养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1.学习逻辑学和辩证法,培养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2.参与法律研究和写作,锻炼自己的论证和分析能力;3.参加法律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听取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法律思路;4.通过参与法学竞赛和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法律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法治宣传与教育:1.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2.邀请法律专家和学者来校园演讲,举办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兴趣;3.加强法治教育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素养;4.利用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的法律观念。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不足,甚至出现违法行为。
为此,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案例介绍某高校位于我国南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近年来,该校在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为该高校法律意识培养案例的详细介绍。
1.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该校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2. 建立法律咨询平台该校设立法律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咨询法律问题,得到专业律师的解答。
此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3. 创设模拟法庭该校开设模拟法庭课程,让学生在模拟法庭中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体验法律实践过程。
通过模拟法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程序,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4. 强化校园法制教育该校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法律基础》等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司法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增强法律意识。
5. 开展法律志愿者活动该校组织法律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乡村等地的法律宣传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法律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成效通过以上措施,该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1. 法律知识普及率提高。
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法律意识增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教育的意义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识别并应对法律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和问题,如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
如果缺乏法律意识,就难以正确应对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其次,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同时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其具有辨别是非、遵守法律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法律道德观念。
最后,法律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规范,通过了解和遵守法律,大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自身道德水平,避免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二、法律教育的意义法律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通过开设法律相关课程,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熟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增强对法律的认知和了解。
其次,法律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法律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后,法律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通过法律教育的渗透和培养,大学生能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以保障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德。
以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1. 合同法常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签订各种合同,如租房合同、网络购物合同等。
法律与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法律与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法律与法制教育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合法行为素养。
本文将探讨法律与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法律与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法律与法制教育作为大学生核心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律与法制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原则,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其次,法律与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大学生在接受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合法行为意识和法律遵从意识。
最后,法律与法制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法律规范了社会公德和道德准则,通过法律教育,大学生能够理解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1. 学科教育的重视。
大学教育应加强法律与法制教育的学科建设,提供系统化的法律课程。
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关法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相关领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
2. 实践教育的推行。
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法律与法制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研究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校园文化的营造。
大学校园应该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增加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率。
通过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和法律文化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法律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总结法律与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代社会,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活动和组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高校可以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其次,高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我、锻炼品德的平台。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监督和引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道德发展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
与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相辅相成的是法律意识的教育。
法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使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和法律纠纷时,能够依法处理,提高维权意识和法律素质。
高校可以通过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将法律教育与学科学习相结合。
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来校举办讲座,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同时,高校还可以成立学生法律援助团队,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引导学生依法维权,增强法律意识。
除了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教育,高校还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大学生要具备扎实的道德基础和高尚的品德素质,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高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范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范文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社会法治建设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状态,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范文篇1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创造者,更是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国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能否真正践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此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因而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就有其现实价值。
文章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努力探究有效的方法帮助解决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 法律意识近几年发生多起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带入人们的视线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懂法、守法、具有良好法治精神的公民。
一、现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一)何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律主管把握的方式,是人们对法律的情感、意识、信念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体。
其对人们的行为生活都产生一定影响。
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和环境造就的产物,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上起到重要作用。
它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
正是由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尤为关键。
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需要全民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来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相较以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有所增强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1.欠缺法律知识。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法律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法律教育,这包括开设或加强法律课程的内容,提供有关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的讲座和研讨会,并为学生提供具体案例作为实践操作。
2.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
大学可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建立法律咨询机构或提供法律咨询师资源,以帮助学生咨询并解决问题。
3.加强学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设
大学应该对学生及教职员工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帮助维护校园秩序,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
4.建立实习与实践机制
为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法律实习与实践机制,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法律实践项目,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5.加强校内法律服务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内法律服务,例如为学生提供法律援助、
解决诉讼等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法律环境,增强其法律意识。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意识的觉醒与提升1. 法律课程的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一举措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从而增强法律意识。
2. 法治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大学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这种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法律意识。
3. 社会热点事件的触动一些涉及法律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如药家鑫案、昆明火车站事件的审判等,引发了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事件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升法律意识。
二、法律意识的缺失与不足1. 法律知识的欠缺尽管大学生接受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泛泛而谈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法律实践能力的不足法律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法律案件中,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3. 法律信仰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他们可能认为法律只是一些空洞的条文和规定,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三、影响法律意识的因素分析1.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家庭中缺乏对法律知识的重视和传授,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的熏陶。
2.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2000字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2000字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反映,即大学生对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2000字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论文2000字篇1浅谈重视与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当前,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已经逐渐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趋势。
大学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法律素养怎样,对社会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培养法律素养一、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1.法律意识培育是当今社会形势之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
这是因为:当今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它推崇的不是“重义轻利”之观念,而是合法获取利益的法治观念。
目前的社会经济是法治条件下的经济,相关经济活动之主体精神乃是法治下的利益精神。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倾向,肯定需要大学生对公平与竞争等主要精神的认可,以及被此决定的对法治之呼唤。
选择市场经济意味着民族之价值取向从道德到法治本位转变。
所以,目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将法律观念的培育放置在重要和显著的战略高度上。
2.法律思想意识的培育是以前的道德教育获取坚强支持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我们以前所形成的思政教育工作是我们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很多方面仍然有传承的现实意义。
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今,因为利益主体之多样化和利益分配的市场化,不但使人们的创造性得到发展,且又极易推动人的贪婪欲望,并且,旧有的道德规范由于没有强劲的制约制度,从而让它有了弱化之倾向。
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偏离现象大大增多的事实证明,只依靠原来的思政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现实社会之需要。
为了使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需要在强化思政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培育,让传统精神因此有新的力量支持。
3.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以法治国和治校的实际需要在法律面前坚持人人平等。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而道德自律则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首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校园内部做起。
学校应当设立法律法规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遵守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及了解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学校也可以开展道德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上课,传授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
家庭应当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法律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承担起监督和教育的责任。
家庭也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在道德上有所追求。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针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培训班,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正能量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需要长期坚持和有计划的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形成合力,让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法律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法治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培养法治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在当代社会中,法治思维、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大学如何培养法治思维以及提高大学生合规观念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指个人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具有依法办事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以下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具备法律意识的大学生才能充分了解自身权益,知道如何合法维权。
其次,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守法办事的基础。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法律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使大学生养成合法、合规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如何培养法治思维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承载着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重任。
以下是几种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具体措施。
首先,法律课程的加强。
学校应该加大对法律课程的投入,开设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思维培养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全面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方法。
其次,开展创新型法治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实务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法治思维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观念。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注重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法学专业师资,提供专业的法学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塑造法律意识。
最后,注重法律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实习、调研等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实际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法治思维。
三、提高大学生合规观念的途径合规观念是指个人具备依法合规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意识作为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法律的了解和理解基础之上的,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
一、认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指在社会生活和行为中时刻考虑法律规范和法治原则的思维方式。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法治思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意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和文明素质。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1. 学习法律相关课程:大学阶段,法学、法律相关的课程是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
针对自己的专业或感兴趣领域,可以选修相关的法律类课程,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和案例,可以培养对法律的兴趣和理解。
了解不同案例中的法律逻辑和法律原则,将有助于培养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意识。
三、参与法律实践活动1. 参加模拟法庭或法律竞赛:通过参加模拟法庭或法律竞赛,可以模拟真实法律环境,锻炼自己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法治思维,还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
2.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一种方式。
选择一些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通过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体验法律的公正和正义。
四、注重日常行为规范1. 遵守法律法规: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规定。
要明确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必要性,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通过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对法律问题的敏感度。
五、与法律人士交流互动1. 参加法律讲座和研讨会:了解一些法律讲座和研讨会的信息,参与其中,与专业人士交流和互动,可以增加对法律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2. 寻求法律指导和建议: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疑问时,可以向法律专业人士寻求指导和建议。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现实中我们却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将从法律意识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如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弱等,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法律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更是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基础。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在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法律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明确行为边界,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同时,通过了解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侵害。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基础。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具备法律意识的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通过合法途径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他们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涉及面广、实用性强。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理解并遵守法律规定。
然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法律作为一门专业,有着自己的体系和规范。
通过参加法律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基本的法律原理和规定,并且学习法律逻辑和思维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法律类书籍、参加法律讲座等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对法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打下基础。
二、关注社会法律事件和案例大学生应该保持对社会法律事件和案例的关注。
对于一些重大的法律事件和案例,我们可以通过各大媒体渠道及时了解,了解其中的法律细节和相关法律条文。
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同时,了解不同案例的判决结果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实践,提升我们的法律意识。
三、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和提升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和法律援助等活动,积极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实践运用和具体操作,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论述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提供一个与法律专业人士交流的平台,为我们的法律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注重法律问题的实际应用大学生应该注重将法律问题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如租房合同、网络购物纠纷等。
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主动去查找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且寻求合法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
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1.法律信仰缺乏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
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
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
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
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感想
院系: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制123
姓名:张晓军
学号:
2013/7/12
思修课感想---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
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
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
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
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
恶言相向,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
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
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从利益分配上讲,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
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只知道索取利益,不懂得履行相应的义务。
总之,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完全彻底地树立起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对法律的渴求显得尤为强烈。
他们深知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无所不在。
无论是目前的生活、学习,还是将来参加工作,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来自法律的各方面的调
整和约束。
所以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就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使自己在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各方面,都能成为全社会的楷模。
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1.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喜欢用批判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部分学生功利性、自我性、短期性、随意性心理症状混合交织,客观上会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
2.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态,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但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
有的在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问题上分辨不清;有的只顾搞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从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有的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捧“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
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一旦受外界不良因素诱导,就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
3.大学生法律教育薄弱
一是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定位不准确,重义务轻权利。
忽视对公民享有权利的宣传,使学生产生“法律就是要求公民尽义务”的错觉,有碍于大学生健康法律心理的形成。
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导致
教育重点错位。
忽视了法律观点、法律理念、法律精神的宣传和培育,致使大学生头脑意识中缺乏现代法律意识,行为上被动、屈从地遵纪守法。
三是灌输式的知识传输方式收效甚微。
法制教育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和案例讨论,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厌倦和反感,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
法律意识是不能自发形成的。
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唤起大学生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
1.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
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若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法律规范就不能内在化,进而落实到自发的行为之中。
法律虽然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当人们在对法律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律信仰之后,遵守法律规则和条文就会形成自觉。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之所以能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为每一个公民所信奉,根本在于法律体现、保障并实现着正义。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应注重要求大学生用现代理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它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律权威的要求,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法律的感情和其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
念升华。
2.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大学生思想开放,其观念具有激进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
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就必须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
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一方面高校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学生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章条例办事,尤其是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学生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助、学生干部的管理等问题上,按规定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制观念。
另一方面创建法治校园文化,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监狱、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社会调查等,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
4.提高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提高教师的法律修养。
教育者应首先受教育,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和修养是增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应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
二是注重加深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
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做文章,重点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
三是采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
教学方法上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比如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法制教育了解法律,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法治教育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特点,推动法治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模式,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型模式转变。
使法治教育体现新颖性、直观性、参与性、系统性,通过网络将高品位图书推荐出去,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有目的地向他们灌输符合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意识,强化版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治观念,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