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新技术研究和科技项目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在我们介绍了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
在我们对工业污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分类,探讨了传统和新型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还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总结了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为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从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特性、传统技术、新型技术、发展趋势、应用案例、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的背景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工业污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
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等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成分,对于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开展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寻找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结构的调整,不同性质、规模和行业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行为和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升级和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为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的背景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工业化发展、环保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更环保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
1.2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的意义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大,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
附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快速增加。
如何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出路,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同时对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围绕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热解处置、安全堆肥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本重点项目财政专项经费控制额为3000万元,下设4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
对于多家共同承担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
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
本项目要求产学研结合,体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则,采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的承担单位。
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各课题申报单位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
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2.项目总体目标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难题,重点研发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污泥热解、安全堆肥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形成4套适合国情的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技术系统,并通过优化集成进行项目示范,为污泥处理处置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项目的课题分解和主要研究内容项目分解成如下4个课题。
各课题的题目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课题1.城市污泥高效脱水关键设备和工艺研发及示范研究目标: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高效脱水的技术需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节能的污泥脱水关键设备,开发与之配套的污泥脱水高效预处理技术,形成污泥高效脱水组合工艺,并进行示范应用,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高效脱水提供技术支撑。
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的
制备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
作为新型污水污泥絮凝剂,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以超强的电荷中和絮凝能力,使其在深度处理污水污泥时充分体现出用量少、絮凝效率高、脱色能力强等优点,使污水中2μm以下的颗粒得到有效清除,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优越的应用性能。
该项目的技术原理为:本项目针对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反应活性低,聚合能力差,产品分子量较低,阳离子电荷度难以提高等技术问题,探索采用新颖的等离子引发聚合技术,将部分单体转变为等离子态,并产生阳离子单体的活性物种,再由活性物种与单体间发生加成反应,最终可以得到高密度电荷高分子量的阳离子聚电解质。
该项目技术成果经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市场前景
本项目制备阳离子聚电解质等过程的实验室研究已经完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作为新型高效污水污泥絮凝剂,在日用化工、污水处理、造纸、纤维抗静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规模与投资按照月生产60吨计算,需要投资80万元。
生产设备聚合釜,干燥设备,粉碎设备。
效益分析按照同类进口产品市场价格计算,应用本技术生产的产品税前利润为1000-1300元/吨。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直接购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
智慧污泥回收系统建设方案
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污泥回收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大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污泥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为优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
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污泥回收过程进行智能优化和控制,提高 回收效率和质量。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流程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 数据可视化
01
市场需求变化风险
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变化,污泥处理需求可能发生变化。需密切关注市场
动态和政策走向,及时调整系统功能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02 03
竞争压力风险
市场上可能存在其他污泥处理技术和系统,对智慧污泥回收系统构成竞 争压力。应不断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提高市场竞争力。
03
02
一致性
保持界面风格、操作方式等的一致 性,提高用户体验。
可定制性
提供灵活的界面定制功能,满足不 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4
05
运营管理模式及优化策 略
运营管理模式选择依据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分析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水平、处理成本、处置 效果等,为选择适合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政策法规要求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运 营管理模式。
03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方 案
传感器类型及参数设置
污泥浓度传感器
用于实时监测污泥浓度,参数设置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和 输出信号等,以确保准确测量污泥浓度变化。
流量传感器
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流量变化,参数设置应考虑测量介 质、量程和准确度等,以保证流量数据的准确性。
温度传感器
用于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参数设置包括测量 范围、精度和响应时间等,以确保及时反映温度变化对污 泥处理的影响。
加大城市污泥处理技术创新研究力度的建议
循 济 Iu u n i 环经 n  ̄ ̄g X H J
俞
杭
州 科 技
0 0
a’
一
锐
左 明 ( 州市城 市建设科 学研 究所 ) 杭
处置 问题 愈加 突 出 。
、
浙 江 省 日趋 突 出 的 城 市
对 于 污 泥 的 有 效 处 理 处 置 是 一 个
类 循 环 需 引 起 人 们 注 意 ,一 是 污
泥 处 理 是 污 水 处 理 工 艺 不 可 分 隔
在 高 度 重 视 。最 近 由省 科 技 厅 组 织 了对 《 市 污 泥 无 害 化 资 源 化 城 处 理 的 技 术 和 示 范 》 科 研 课 题 的 科 技 项 目招 标 , 杭 州 市 科 技 局 也
有 人 提 出污 泥 制 砖 的 技 术 来 解 决城 市 污泥 问题 ,认 为它 具有
处理 成 本 低 适 合 浙 江 省 的 实 际 , 其 实 然 。 污泥直接或干化后制砖 , 存 在严 重 污染环 境 问题 。 由于在烧
理 技 术 , 由 于 缺 少 污 泥 处 理 和 处
第
期
是 污 水 处 理 中 不 可 避 免 的 副 产 品 。它 具有 高含 水率 、 致 病 菌 、 高 高 物 理 稳 定 性 和 重 金 属 集 聚 的 特 征 , 使 得 污 泥 处 理 和 处 置 技 术 至 今 尚未获得 根本 性 的突破 。
日前 浙 江 省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率 4 . % 已建 成 运 行 的 污 水 处 理 能 12 , 力 为 39 5 3 . 2万 m/ , 建 污 水 处 。d
置 环 节 , 泥 仍 停 留 在“一 扔 了 之 污 等 待处理 ” 状况 。 的 随 着 浙 江 省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和 生 态 建 砹 目标 的 逐 步 实 现 , 城 镇 污 泥 问 题 将 口趋 突 出 。 污 泥
氟化钙污泥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氟化钙污泥处置技术研究进展林子增; 陈慧明【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9(048)009【总页数】4页(P2171-2174)【关键词】氟化钙污泥; 处置; 研究进展【作者】林子增; 陈慧明【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9无机和有机氟化工企业、特种玻璃生产企业以及光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含氟离子和悬浮物的含氟废水,后续的混凝/钙盐沉淀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氟化钙污泥[1]。
据2017年统计数据,仅台湾光伏行业一年脱水压滤后的氟化钙污泥就达到45 286 t[2]。
氟化钙具有低毒、极易被植物吸收的特点,直接填埋会使其中的氟元素迁移至土壤中,进而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氟化钙微溶于水,处置不当会引起地表水中氟化物浓度增加,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1.0 mg/L 的限值。
因此,氟化钙污泥的妥善处置至关重要。
氟化钙污泥干重较低,钙盐成分复杂,硅元素含量高,资源化成本高,工艺条件严格,严重制约着氟化钙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1]。
目前,许多学者对如何利用氟化钙污泥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进展,为了更好的推动技术发展,对氟化钙污泥处置技术加以总结很有必要。
本文在分析氟化钙污泥性质基础上,综述了氟化钙污泥的常见处置方式,分析了技术主要优缺点,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
1 氟化钙污泥性质氟化钙污泥来源较为复杂,不同来源的氟化钙污泥的含水率、主要成分、环境毒性各不相同。
不同氟化工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不同,一般无机氟化工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在35%~60%,而有机氟化工产生的污泥有机质含量高,导致污泥粘度较大,更难脱水,压滤后含水率在46%~65%。
由于含氟废水的钙盐沉淀效果好,污泥中氟化钙含量普遍较高,通常情况下,两类氟化工所产生的污泥中,氟化钙成分均占60% 以上,其次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含量分别约为10%和5%,以及其他少量有机物杂质等[3]。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产酸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产酸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成果简介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利用中水调制到适当浓度,然后对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使污泥细胞破壁,充分释碳。
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碱性厌氧发酵生产VFAs(挥发性脂肪酸),发酵后污泥在利用木屑和氯化镁联合调理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高干脱水实现发酵液的回收并去除发酵液中部分的氮和磷。
回收得到的富含VFAs的发酵液添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作为补充碳源,强化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污泥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污泥深度脱水以及有机酸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关键技术脱水污泥经过碱性厌氧发酵后酸产率为280-340mgCOD/gVSS。
发酵后的污泥经过高干脱水后泥饼含水率能够降低至56%-70%。
通过前置脱氮除磷技术能够去除污泥发酵液中81%-89%的总磷和24%-32%的总氮,降低后期系统压力。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发酵液能增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投加发酵液作为碳源使污水SCOD增量为40-60mg·L-1。
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85%、86%-94%、61%-69%和86%-91%,相对应的出水浓度均能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
知识产权项目组先后申请专利17项,获授权6项,发表相关论文65篇,其中27篇已在SCI收录期刊出版;累计被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引用超过850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1项,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1项,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2项。
应用情况本技术已完成示范工程应用,在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通过工程示范进行运用。
本示范工程从2014年11月开始正式启动,目前已持续运行近4年。
示范工程由污泥碱性厌氧发酵系统、发酵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污泥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
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1.1项目由来武汉市区2010年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总污水处理规模达171万m3/d,规划至2020年将建设13座污水处理厂,总的污水处理规模将达358万m3/d,其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的污泥处理方式。
污水厂出厂污泥含水率80%左右,需进一步处理处置,保证污泥处理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并为逐步“资源化”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武汉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分期建设规划及固体物质计算,预测武汉市污水处理厂2015年污泥产量为795 t/d,2020年为1543 t/d。
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会不断增加,大量污泥的妥善处理处置问题更为突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必然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武汉市政府决定抓紧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以改善城市的环境。
1.1.1委托书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环境评价委托书(附件1)。
1.1.2工程资料及有关批复文件(1)《武汉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8;(2)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北京恒通信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污泥处置项目情况的汇报及指示(附件2);(3)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开展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前期工作的函(附件3);(4)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关于恒通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污泥处置项目意见的回复(附件4);(5)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恒通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污泥处置项目的回复意见(附件5);(6)武汉市农业局关于征求恒通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污泥处置项目意见的复函(附件6);(7)武汉市水务局污水处向局领导关于北京恒通信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武汉市城市污泥处置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及批示(附件7);(8)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阳逻街道办事处关于请求解决阳逻街工业园用地的请示(附件8);(9)新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重要事项报告单及批示(附件9);(10)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道办事处与北京恒通信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签署的意向协议书(附件10);(11)武汉市农业局关于北京恒通信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生产的有机肥进行跟踪的意见函(附件11)。
《2024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持续发展,污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污泥处理处置不仅关系到水环境的改善,还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 处理技术发展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减量技术、污泥稳定化技术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等。
其中,污泥减量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污泥稳定化技术则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手段使污泥达到稳定状态;而污泥资源化技术则通过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元素制备肥料、生物燃料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污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政策支持与监管近年来,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同时,各级政府还加强了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进行整改或关停。
3. 存在问题尽管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对污泥处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落后的处理技术,导致二次污染;此外,污泥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
如生物反应器技术、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干化焚烧技术等将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2. 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同时,政府还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泥处理的水平。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的发展。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引(试行)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引(试行)1.总则1.1为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引。
1.2本技术指引所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本技术指引所称污泥衍生产品(以下简称“污泥产品”),是指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过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后形成的可资源化利用的衍生产品。
1.4本技术指引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的管理和技术选择,以增强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1.5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
1.6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7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产品。
1.8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现有污泥处置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和县城,要加快补齐设施缺口,建制镇与县城污泥处置应统筹考虑,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当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园林绿化、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研究及应用进展
自来水厂与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研究及应用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它们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清洁饮用水,也有效处理了生活污水。
两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自来水厂污泥和污水厂污泥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目前多数污泥都被焚烧或填埋,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对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处理联合处置污泥,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联合处理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处理效率,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对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求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方式。
通过研究,旨在解决污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减少污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推动污泥处理工作的创新,促进污泥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提升,为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希望能够为我国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实践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水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融合。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本研究对解决自来水厂污泥和污水厂污泥处理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处理单位,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泥,如何高效处理这些废泥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联合处理自来水厂和污水厂的污泥,可以减少处理设备的运行成本和节约占地面积,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
通过研究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的联合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探索自来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科技成果——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科技成果——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适用行业焦化行业以及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站技术开发单位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果简介本项目结合柳钢焦化厂现有生产工艺现状,积极研发和应用低成本节能环保型焦化废水治理新技术,同步优化相关工序工艺,提高和稳定焦化废水质量,实现总量减排和促进回用,从而降低吨焦水耗,达成节能减排增效之目的。
技术要点1、研发全套低成本节能环保型焦化废水深度治理工艺新技术;2、在柳钢现有焦化污水生化处理工序后建成1套与500万t/a 焦炭产能配套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浓缩脱附液处置装置,成为所开发的新工艺技术应用之工程实例;3、对柳钢现有与500万t/a焦炭产能不匹配的全套焦化污水生化及生化前预处理装置升级改造或工艺优化。
技术效果1、固定床大孔树脂吸附法深度治理焦化废水方面本工艺首次将固定床大孔树脂吸附法应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并且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成功,在焦化行业尚属首创,居行业领先水平。
固定床大孔树脂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对色度和COD截留效率高且浓缩污染物产率低(约2%)、出口尾水水质稳定性好;与其它深度处理技术比,还具有流程短、占地少、投资适度、运营成本低等优势。
其技术进步性和行业领先性突出。
与之配套的浓缩液Fenton法降解提高可生化性、可混凝性后回送A/O装置生化段或混凝段循环处理,其工艺同样具有投资省、占地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为行业最终治理浓缩液提供了新思路和工程化实例。
2、应用A/O工艺,以系统论观念稳定和提升焦化废水水质并减量方面短流程A/O工艺取代长流程的A2/O工艺首家应用于焦化污水生化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对新建生化装置既可节约用地,还节省投资20%-25%左右,其技术进步性明显,完全可以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本工艺成功将原来的A2/O装置就地在线改造为A/O装置,结合优化工艺、进行活性污泥生物强化培养出高效脱氮菌,在达到提高处理能力、稳定和提高废水水质目的的同时,还解决了用地矛盾和节省了技改投资,其创新性突出。
科技成果——湖库生态清淤、土工管袋脱水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湖库生态清淤、土工管袋脱水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新瑞美(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适用范围河流、湖泊、水库、海港、码头等清淤污染底泥脱水及后续资源化利用和环保安全处置。
成果简介(1)湖库生态清淤:生态清淤是局部的薄层精确疏浚,为后续生物修复技术介入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
(2)底泥输送:坑塘内输送采用水上浮管,靠近堆场的区域采用陆上岸管及其陆上延伸管。
(3)土工管袋脱水:土工管袋是一种由高强土工织物制成的大型管袋及包裹体其直径可根据需要变化。
(4)土工管袋配套淤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本技术在淤泥输送管线中投加具有淤泥絮凝和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的专用药剂REME-2008,减少加药设备投资,提高脱水减容效率,且对重金属毒性进行稳定化处理,减少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达到对淤泥重金属污染物处理的目的。
(5)资源化利用:脱水后的淤泥用于园林绿化、建材资源化利用等。
技术效果土工管袋脱水后淤泥含水率低于50%;淤泥中污染物经综合处理后达标;资源化利用:底泥综合利用率大于80%。
应用情况(1)中新生态城污水库天津市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
2009-2015年进行治理,利用土工管袋脱水减容技术,重金属固定稳定技术,共疏浚底泥120余万方,充填管袋近340余条,平均每个充填1600余方,共充填处理后底泥56.8万方,污水库内的污染底泥得到了彻底根治,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许村坑塘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许村1个坑塘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具体建设内容为:1、固体废物清理及处置坑塘内(含四周)固体废物清理、分选、装卸、运输处置等,总处置规模约9000t。
2、坑塘底泥环保安全处置坑塘内底泥的清淤、脱水、重金属稳定化及安全处置等,总处理规模为9000m3(清淤深度150cm)。
3、坑塘内存余污水治理坑塘内存余污水治理,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存余污水总治理量约9000m3(平均水深1.5m)。
科技成果——河湖底泥生态修复与土壤资源化利用技术
科技成果——河湖底泥生态修复与土壤资源化利用技术技术开发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适用范围环境保护成果简介本项目属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针对河湖底泥生态修复与土壤资源化利用技术问题,项目解决了河湖底泥处置、底泥生态修复及土地安全利用工程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和方法,对改善河湖综合环境、扩大污泥资源利用途径、提高土地质量等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探明了南渡江典型河湖底泥养分、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构建了河湖底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成功开发2套河湖底泥资源环境质量评价与利用决策软件系统,分类提出不同污染底泥修复技术与利用模式,发展和丰富了底泥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利用方法。
(2)提出了分形维数可作为表征河湖底泥理化性状与评价底泥质量的重要指标;探明了底泥分形维数与粘粒、粉粒及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构建了底泥粘粒分形维数、有机质与底泥重金属(Zn、Hg例外)质量分数的二元定量回归模型。
(3)率先应用稳定化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底泥开展生态修复研究,开发出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复合型新材料3种,研发出1套重金属污染底泥无害化装置;经生态修复后底泥种植蔬菜,第三方检测蔬菜中Cd、Pb去除率为88%以上,样品可达到无公害标准;土壤pH在酸雨区域能够持久稳定;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
(4)提出将生态修复后底泥与河沙构建肥力良好、结构适宜的种植土壤配方,构建2种污染底泥土地利用工程技术模式,成功开发4套底泥土地利用工程设计及应用监控软件。
应用效果明显土壤肥力提高15%、产量提高15-20%、成本略低于国家土地整治标准,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同类技术水平。
效益分析课题解决了河湖底泥处置,底泥中金你数修复及土地安全利用工程技术,对改善河湖综合环境,扩大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应用情况在海南省累计推广应用4000亩,直接节约投资1000万,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环境效益。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第一批)住房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一、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2)课题1:城市径流水质水量预测与综合管控技术研究 (2)课题2: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 (5)课题3:城市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减控技术研究 (8)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新技术开发集成与工程化项目 (11)课题1:城市污水高含固污泥高效厌氧消化装备开发与工程示范 (11)课题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装备产业化 (13)课题3: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优化应用研究 (15)三、城镇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与运行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17)课题1: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稳定运行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18)课题2: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集成与设备成套化应用 (20)课题3:节地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 (24)四、生态友好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27)课题1:北方温室景观型污水复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27)课题2:分散式污水就地处理和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29)课题3:冷冻相变法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31)五、城市内湖氮磷去除及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项目 (33)一、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一)指南说明针对我国在城市雨水径流管理和内涝防治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政策保障缺失的现状,本项目将以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与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创新、综合技术体系构建、工程规范标准提升、长效管理机制创建为总体目标,从“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综合管理”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城市降雨汇流过程、地表空间响应、排水系统调控、径流(面源)及溢流污染控制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巢湖、太湖、海河、滇池等重点流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径流管理与污染控制系列化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 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该技术的特点是在 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供氧,常用的曝气池、生物滤池等均为好氧生物处理设施。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处理含有较高有机物浓度的废水。 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大量能耗、对氨氮等营养物的处理效 果不佳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 化为无机物的方法。该技术的特点是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额外供氧,同时可产生 甲烷等可回收能源。常用的设施包括厌氧反应器、污泥床等。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适用于处理低有机物浓度的废水。然而,该技术的局限性 在于对氧气含量和水质变化较为敏感,同时需要解决废水中氨氮等营养物的处理 问题。
参考内容二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本次 演示将对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细节、研究成果和未来发 展趋势进行综述。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之而来的废水处理问题也 日益凸显。生物处理技术作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节能、环 保、可持续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深入探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降解机制,为优 化微生物生长环境和反应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机理和性能,解决传统处理技术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处理效率;
3、研究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降低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科技成果——城市污泥破壁预处理深度干化处理技术
科技成果——城市污泥破壁预处理深度干化处理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各领域各类别污水处理工序行业现状目前有采用添加化学固体粉末改性的污泥后经板框压滤机压滤,是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55-60%,框压滤机的脱水时间为3-5小时,滤板材料均为0.6-0.8MPa压缩空气或水,对污泥施压脱水。
但隔膜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6个月左右,隔膜损坏后需更换整块滤板。
另添加的固体粉末量较大,增加了污泥中固体含量,降低了污泥中的有机含量、热值等;以加入FeCl3为例,导致干化的污泥产品难以进行焚烧处置。
成果简介该技术充分利用专利配方“物理介子”的特性,以物理反应的方式吸附污泥水分,并辅以高温快速干燥技术,使固液分离,解决污泥深层“胶体破壁”的瓶颈问题,能够把污泥的含水率由75-80%直接降至25%以下,最低可达含水率12%-15%,具有脱水效率极高的优点,“物理介子”可再生循环利用。
通过本技术处理后污泥含水率降低至25%以下,并以此为最终燃料产品。
关键技术通过添加高效特制菌种对80%污泥进行破壁预处理,然后充分利用专利配方的“物理介子”的特性,以物理反应的方式吸附污泥水分,解决污泥深层“胶体破壁”的瓶颈问题,特别针对污泥的“双性”水分吸附特征,利用生物反应破壁和物理吸附有效地把污泥固液分离,把含水率80%的污泥深度脱水至25%(亦可根据需要将污泥含水率直接进一步脱水至12-15%)。
是目前唯一的“无添加”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不同干化工艺对比:按污泥被干燥的程度不同,将污泥干化后含水率不同暂称为全干化、半干化及半干稳定化。
全干化工艺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10%以下,半干化工艺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35%-40%左右,干化稳定为污泥含水率降至15%-30%。
应用情况本技术是以荷兰国家研究院TNO的世界最新技术为基础,广州新大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TNO技术进行实况改良、在中国落地,本项目在相关处理领域已申请多项专利如下。
(1)污水处理后污泥的处理系统,CN202865094U;(2)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混合干燥装置,201420654402.9(3)一种活性污泥处理废气除尘除臭系统,201420654421.1(4)一种活性污泥处理中间细粉循环干燥装置,201420654519.7。
污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污泥产生量逐年增加。
污泥处理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我公司承接了某市政府的污泥处理项目,并希望通过可行性研究,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污泥处理方案。
二、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问题,通过合理的处理手段,将污泥转化为资源。
预计年处理规模为10万吨,包括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三、市场分析1. 污泥处理市场需求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导致污泥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市场上对污泥处理的需求量大,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2. 污泥处理技术趋于成熟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泥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成熟的污泥处理技术,如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热气化等,能够有效处理和利用污泥资源。
四、技术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规模,本项目采用厌氧消化技术进行污泥处理。
经过预处理,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其中,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利用,有机肥料可以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施用,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五、投资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厌氧消化设备、预处理设备、后续处理设备等设备投资和场地租赁、人工、材料等日常运营成本。
根据市场调研,预计项目年收入约为8000万元人民币,年净利润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为3年。
六、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在污泥处理领域,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会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2. 技术风险随着污泥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为先进的技术,现有技术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
3. 竞争风险污泥处理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对项目造成一定的冲击。
七、可行性分析1. 市场可行性市场需求大,市场竞争程度适中,在科技支持的情况下,本项目具备较好的市场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土地有机质利用,建材无机质利用)
以处理处置为前提的国际传统通用技术
先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与进步: 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 主要目标: 能源高效回收 降低环境风险,安全处置 资源循环利用利用
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
科技项目介绍
戴晓虎 教授 Prof. Dr.-Ing. Xiaohu DAI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国家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Urban Pollution Control
污泥污染物利用的潜能
C资源化利用
N资源化利用 P资源化利用
作为污水除磷脱氮补充碳源 产甲烷 产氢 制PHA
开发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制生物柴油 制生物碳土 提取蛋白 制氮肥 制磷肥
总氮和磷去除率平均提高约30% (Xiang Li et al., 2011)
1g COD理论上能转化成0.35m3甲烷,即 12530kJ/g COD (Daigger, 2009)
科技创新和资源循环是核心
物质流 能量流 区域系统
物能 质量 流流
污染物(水、固体、气体)
能物 量质 流流
能量流 碳、氮、磷 …
二.中国污泥泥质和国外的差异
6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主要污染物物质流
100%COD 100%N 100%P
化学药剂 N2: 50-70%N O2,能量 CO2: 35%COD (0.9-1.0
有机物
30%-70% (通常50%) 国外平均
65%-75%
比例与进
水含砂量
无机物
和污泥泥
龄有关
8 8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分布
中德两国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对比
元素 中国(2006) 平均值 德国(2006) 平均值
Cd Cu 2.01 219 1.0 300
Pb 72.3 37
Zn 1058 714
内容
一、未来先进污染控制技术的特征 二、中国污泥泥质和国外的差异 三、污泥处理处置科技创新 四、污泥处理处置科技项目
2
一.未来先进污染控制技术的特征
3
现状 矛盾? 目标
经济高速发展 城镇化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能源资源短缺 污染复合性 生物多样性丧失 环境要求的提高
污染控制 健康安全 资源保障 可续性发展
污泥热水解装备 污泥热解装备 污泥提蛋白装备 污泥电渗析脱水装备 沼气提纯装备
强化厌氧消化手段—高含固厌氧消化技术
kWh/kgCOD)
初沉池
二沉池
<10% COD 5-15% N 10% P
35%COD 10-15%N 10-15%P
转入污泥的COD约30-50% 转入污泥的N约30-45% 转入污泥的P约90%
20%COD 20-30%N 75-80%P
CH4: 28%COD
沼液+上清液: 0.1%COD 15-20%N
最大能达到0.27 l H2/g COD (Prasertsan et al., 2008)
转换效率高达36.9% mg C/mg C (Takabatake et al., 2002; Yan et al. 2006)
理论上1kg COD能转化成4 kWh电能 (Halim, 2012) 研究表明美国的污水厂每年可产生大约 1.4*106 m3的生物柴油,相当于全美柴油 需求量的1% (Dufreche et al., 2007)
脱水
脱水污泥:
27%COD
5-10% N
水处理过9程0% 中P 相当部分污染物转移
到污泥中
污泥不得到妥善处理,节能减排目
标大打折扣
7
城市污泥的性质
营养物质:污泥类型
* 占污泥干基的%
总氮 TN
磷P
钾K
有机物组成:
中国污泥 2.7±1.4 1.4±1.2 0.7±0.3
德国污泥 4-5 2-3.5 0.2-0.3
先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高效厌氧消化技术
高含固厌氧消化技术 污泥热碱处理发酵产沼气 污泥厌氧消化产氢 沼液氨氧化技术
污泥磷回收技术 污泥热解 超临界水解 重金属去除技术 污泥提取蛋白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新装备
污泥干化焚烧
喷雾干化焚烧 污泥带式干化焚烧一体机 污泥转盘,桨叶干化 污泥板框真空脱水机 污泥高干离心浓缩机
0
50
100
150
200
粒度/(μm)
王小郢 望塘 小仓房 十五里河 塘西河 经开区 朱砖井
各污水厂砂 中值粒度小 于50μm, 粒度小于 200μm颗粒 均在90%以 上。
完善排水系统的国家,污泥中砂的粒径一般都大于200μm
10
三.污泥处理处置科技创新
1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998
63 1.4 49 289 27 1.0 835
2006
37 1.0 37 300 25 0.6 714
1977-2006减量比 例(%)*
17
4
6
79
19
13
33
9
城市污泥中砂的粒径分布
颗粒累积密度分布/(%)
合肥城市污泥中砂的粒度累积密度分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碳减排12% (Woolf et al., 2010)
蛋白能最大化回收80-90% (Chishti et al., 1992; Hwang et al., 2008)
若污水中的氮全部利用,可占氮肥产量 的30% (WERF, 2011) 日本测算,若将污水中的磷(每年5万 吨)回收,解决本国磷矿石进口量的 20%。
Cr 93.1 37
Ni 48德国污泥重金属变化
*1977 = 100%
元素/年份 1977
Pb
220
Cd
21
Cr
630
Cu
378
Ni
131
Hg
4.8
Zn
2140
1982
190 4.1 80 370 48 2.3 1480
19861990 113 2.5 62 322 34 2.3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