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磁性镁铝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的开题报告

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磁性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超小粒径、高表面积、高稳定性和盛载能力强等特点。
同时,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粒子则是常用的载药体系,其可以同时兼顾纳米固体与包埋物质的优点,具有较好的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
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是由磁性纳米颗粒Fe3O4作为核心,磷酸钙作为壳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质,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新型纳米材料。
2、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以及其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合成Fe3O4纳米颗粒Fe3O4纳米颗粒是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核心材料,因此其制备过程是本课题的重要环节。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颗粒,探究反应温度、转速、浓度等因素对其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
(2) 制备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本课题采用改进的沉淀法制备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a/P配比等因素对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3) 表征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磁性能、形貌和结构,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4) 研究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具体包括对其在干细胞标记、磁导定向分化、磁性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3、研究方法(1) 合成Fe3O4纳米颗粒: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其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
(2) 制备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采用改进的沉淀法制备Fe3O4CaP核壳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探究反应条件对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3) 表征复合粒子的磁性能、形貌和结构:采用XRD、TEM、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4) 研究复合粒子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复合粒子在干细胞标记、磁导定向分化、磁性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磁性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特有的性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其中,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铁纳米复合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磁性,因此在催化、生物医学和磁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通过在核壳结构中添加其他材料,可以使其在多个领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如在磁光记录中的应用、环保领域中的催化降解等。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旨在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并对其磁性质进行研究,从而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主要方法:使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粒子,并通过控制其反应条件和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等,可以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
2.研究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组成特征主要方法: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出的纳米复合颗粒进行表征,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手段分析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
3.研究铁纳米复合颗粒的磁性质主要方法:运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测量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等磁性质,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纳米复合颗粒,并对其磁性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以下预期成果和意义:1.制备出稳定、均匀的铁纳米复合颗粒,并对其核壳结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进行表征。
2.研究得到纳米颗粒的磁性质特征,如磁滞回线、磁化曲线等,对分析其磁性质进行探究。
3.为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意义。
四、论文结构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论文结构。
一种蛋黄状核壳结构氧化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蛋黄状核壳结构氧化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f89de4dd1f34693dbef3e4b.png)
专利名称:一种蛋黄状核壳结构氧化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晟,王騊,杨荣
申请号:CN201210562659.7
申请日:20121221
公开号:CN103011208A
公开日:
201304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蛋黄状核壳结构氧化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0.01-0.06g的氢氧化镁,并加入浓度为10-50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0-60ml,搅拌20-40分钟后超声处理1-5分钟,标记为溶液(1);(2)将溶液(1)放入100ml水热反应釜
中,150-180℃条件下处理2-5小时,待自然冷却12-24小时后,分别进行3遍水洗和3遍无水乙醇清洗和离心,并在50-80度下干燥2-5小时,得到产物(2);(3)将产物(2)在400-600℃下煅烧30-120分钟,即得到核壳结构氧化镁纳米粒子;它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控制,制得的蛋黄状核壳结构氧化镁粒子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率,气体吸附性强等特点。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翁霁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核壳结构Ni(Cu,Co)/Al微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与Fe2O3的热反应性能表征

氧 化剂 沉积在 微米 级铝 粉表 面 ,从而 达到 增加 接触 面 积 以及提 高分 散性 的 目的 。这些 方法 在一 定程 度上 明 显提 高 了铝热 剂 的反应 性能 ,但 在大规 模 制造 时受 到 了价 格、安全 性及 纯度较 低等 方面 的挑 战 。 本研 究在 含活化 离 子和保 护 剂 的溶 液 中 ,利 用 置
王 毅 ,姜 炜 ,程 志鹏 ,安 崇伟 ,宋 小兰 ,李凤 生
( 京理 工 大 学 国家 特 种 超 细 粉 体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江 苏 南 京 2 0 9) 南 10 4
摘 要 :采 用 置 换 法 通 过 对 溶 液 中 各 种 参 数 的 控 制 , 实 现 了在 弱 酸 性 条 件 下 N ( uC )3种 纳 米 金 属 粒 子 在 微 米 Al i ,o C 粉
研 究 的重点之一 [ 。由于 其具 有很 高 的热效 应 、灵活 1 q】 的成分 配 比、较 高的质 量密 度和 安定 性 ,因此 被广 泛 地应 用于 冶金 、材料 、焊 接 、烟火 和军 工等 领域 [ 】 4。 其 中 A1 eO 体系 在燃烧 时 能放 出 巨大 的热 量 ,产 生 . 23 F 高达 3 3 的绝 热温度 , 15 K 目前 已经被成 功地 应用 于材 料 的表 面镀 覆及 合金 的冶炼 [ 】 对 于军 工领 域 也有极 6, , ’
维普资讯
第 3 7卷
2 8笠 00
第 7 期
7月
稀有金属材料 与工程
RARE ET M AL ERI , AIS AND ENGI NEERI G N
Vo. , 1 37 No. 7 J y 2 08 ul 0
一种磁性核壳Fe3O4@SiO2-Ag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磁性核壳Fe3O4@SiO2-Ag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caf20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99407.7(22)申请日 2016.08.22(71)申请人 王利萍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滨江至尊5号楼1701室(72)发明人 王利萍 (51)Int.Cl.B01J 23/89(2006.01)H01F 1/34(2006.01)H01F 41/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磁性核壳Fe3O4@SiO2-Ag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磁性核壳Fe 3O 4@SiO2-Ag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制备Fe 3O 4@SiO 2磁性纳米粒子、制备Fe 3O 4@SiO2-Ag纳米粒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可重复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06311275 A 2017.01.11C N 106311275A1.一种磁性核壳Fe 3O 4@SiO2-Ag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Fe 3O 4@SiO 2磁性纳米粒子, 取0.3gFe 3O 4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 0.1mol/L盐酸超声处理10min,磁性分离出Fe 3O 4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分散到(80mL乙醇、20mL 水和1mL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4mL TEOS,室温下快速搅拌6h,将产物磁性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次,然后于60℃下真空干燥6h,制得Fe 3O 4@SiO 2磁性纳米粒子;b、制备Fe 3O 4@SiO2-Ag纳米粒子,称取0.68g的ChCl加入100mL去离子水在60℃水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取10mL所配ChCl水溶液,加入10mg AgNO 3超声搅拌溶解至澄清透明溶液,取a步骤制得的 Fe 3O 4@SiO 2 50mg依次在SnCl 2敏化液(SnCl 2·2H 2O 15g/L,HCl 50mL/L)中室温敏化10min,PdCl 2活化液(PdCl 20.2g/L,HCl 20 mL/L)中活化处理10min,每次处理后均通过磁性分离,水洗3次,将处理后的Fe 3O 4@SiO2磁性粒子分散于ChCl-AgNO 3溶液中,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100mg葡萄糖,超声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磁分离得到产品,用乙醇清洗3次后,于50℃下真空干燥5h,即得。
核-壳结构SiO2@α-Fe2O3亚微米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人们 的要 求. 在 诸 多复 合材 料 中 , 核一 壳 结构 纳米 复 合 材 料 在 生物 技 术 、 电、 磁、 光、 催 化 和传 感 器 等方 面有 着
潜在 的应 用前 景 , 引起 了人 们 广 泛 的 研 究 兴趣 [ 1 — 2 ] . 核一 壳 结 构 纳米 复合 材 料 是 由 中心 物 质 ( 核) 和 包 覆 层 ( 壳) 通过 键合 作用 相互 连 接而成 , 其 中至少 有一 种是 处 于纳米 级 的微 粒 、 晶粒 和纤 维等 . 作为 新 型结构 材料 , 核一 壳结 构纳 米 复合材 料 的性 质不 是各 个组 分 的简 单 叠 加 , 它 不 仅表 现 出各 组 分相 对 独 立 的特 性 , 而 且 具 有
微米 球 . 借助 x 一 射线衍射仪 ( X R D)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S E M) 和 紫 外 可见 光 谱 仪 ( UVS ) 对结果 样 品的纯度 、 结构 、 形貌 、 尺 寸 和 光 催 化性 能 进 行 了 表 征 , 探讨 了 样 品 的 形 成 机 理 和光 催 化 机 理 . 实验 结 果 表 明 , 制 备 的样 品 由 亚微 米 级( 平均粒径 4 0 0 n m) S i Oz核 和 粒 径 约 为 3 0 n m 的壳 通 过 羟基 键 合 作 用 连 接 而 成 , 并 显 示 出 很 强 的光 催 化 性 能 . 关键 词 : 核一 壳 结 构 ;亚 微 米 球 ;溶 胶一 凝 胶 法 ;光 催 化 性 能
红 有 机溶 液 的降解 能力 .
1 实 验 部 分
1 . 1 原 料 与 试 剂
正硅 酸 乙酯 ( AR, 国 药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公 司 ) , 无水 乙醇 ( AR, 天津永晟 精细化工有 限公 司) , 氨水 ( AR, 天津 市翔 宇化 工工 货有 限责 任公 司) , 柠 檬酸 ( AR, 天津 光 复 科 技发 展 有 限公 司 ) , 硝酸铁( AR, 国药集 团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 , 刚果 红 ( AR, 国药集 团化学 试 剂有 限公 司 ) 等, 均 为分 析纯 . 1 . 2 样 品的 制备
一种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008795f65ce05087732135c.png)
专利名称:一种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青松,房芹芹,王云芳,陈金庆
申请号:CN201010129873.4
申请日:20100317
公开号:CN101817960A
公开日:
201009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是将静电自组装方法和种子乳液聚合方法相结合,首先采用静电自组装合成核壳结构粒子,然后以此为种子,结合引发剂,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三层或三层以上夹心式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该方法所制备的磁性复合粒子是以高分子微球为内核,中间为FeO磁性粒子层,外层包覆不同聚合物层的多层夹心式核壳结构。
制得的粒子结构稳定,磁性强且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粒径可控,稳定性强,成本低,可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各包裹层的厚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还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具有特定表面基团的微粒,应用于生化分离、靶向制剂、固定化酶、免疫分析、催化研究等方面。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海德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27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纳米微粒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化学反应、光学性质、磁性和电性等,在许多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如电子、光学、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方面。
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度导电性、优异的催化性能、光学性能和优越的生物兼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因此,制备并表征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制备和表征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并探讨其制备条件对微粒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的优化:采用反相乳液法、水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并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探究其制备参数的最优组合。
(2)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表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微粒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
3.预期研究成果(1) 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的优化,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
(2) 对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进行多种物理化学表征技术,解析微粒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明确其结构和性能。
(3) 探究制备条件对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形貌和性质的影响,为后续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医学领域,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免疫修复、物质转运等方面。
其次,在环保领域,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可作为高效的催化剂用于VOCs 的降解、污水处理等。
最后,在电子、光学和能源领域,银和银/高分子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LED、传感器等领域中。
核壳复合材料Fe3 O4@SiO2@Y2 O3∶Eu3+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核壳复合材料Fe3 O4@SiO2@Y2 O3∶Eu3+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曹东;王凤平;徐美【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采用两步法成功制备核壳结构复合材料Fe3 O4@SiO2@Y2 O3∶Eu3+纳米球。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均匀的Fe3 O4@SiO2纳米球,然后以它为载体,用水热法将Y3+/Eu3+的水合化合物均匀生长到Fe3 O4@SiO2纳米球表面,退火后获得目标产物。
利用X射线衍射( XRD)、能谱仪( 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对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Fe3 O4、SiO2和Y2 O3∶Eu3+之间为物理结合;该复合纳米球直径约350nm,壳层包覆非常均匀且颗粒分散性良好。
该文结合制备过程总结出该复合材料的可控生长条件,样品的分散性与防氧化保护尤为重要。
【总页数】5页(P34-37,68)【作者】曹东;王凤平;徐美【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2【相关文献】1.磁性核壳型Fe3 O4@SiO2的制备及表征∗ [J], 丁冰晶;范立维;林兆宇;吴正国;吕迪;卢泽湘2.Fe3 O4 /P(NVP-MAA)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J], 刘峥;吕慧丹;许政华3.Eu3+或Tb3+掺杂的KY2F7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J], 王淼;黄庆利;陈学太4.纳米球形Ag_(2)CO3/Ag_(3)PO_(4)核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J], 王雪静;王新生5.Ni2P@CoP3核壳纳米球的制备、表征及其用于超级电容器性能 [J], 汪明;蔡园园;杨艺;祝典;张娜娜;汪美芳;李祥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能

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作者:张凤祥学号:101954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专业):材料物理(功能材料方向)题目:Sm-Co@Fe-Co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能指导者:步绍静副教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2014年5月29日目录1 引言 (1)1.1 Sm-Co基永磁材料 (1)1.2 磁性纳米材料的发展 (1)1.3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磁性颗粒简介 (2)1.4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磁性颗粒的化学制备方法 (2)1.5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磁性颗粒的性能优势 (2)1.6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磁性颗粒的研究现状 (2)1.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8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4)2 试验方法及步骤 (5)2.1 试验原料及设备 (5)2.2 试验工艺流程图 (6)2.3 试验内容 (7)2.4 微结构与性能的检测 (1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11)3.1 保温时间对Sm-Co@Co颗粒包覆效果的影响 (11)3.2 Fe2+和Fe3+的影响 (13)3.3 不同Fe3+:Co2+摩尔比对产生铁钴化合物种类的影响 (16)3.4 不同Fe3+:Co2+摩尔比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18)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1 引言1.1 Sm-Co基永磁材料稀土系永磁材料是稀土元素R(Sm, Nd, Pr等)与过渡金属TM(Co, Fe等)所形成的一类高性能的永磁材料[1]。
稀土永磁材料可分为R-Co系和R-Fe系列的永磁体。
R-Co系主要包括1:5型和2:17型的Sm-Co磁体;R-Fe系磁体当前主要指R2Fe14B型的Nd-Fe-B磁体[2]。
其中Sm-Co磁体具有最高的居里温度,较高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磁晶各向异性,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成为稀土系永磁材料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分支[3]。
近年来,具有TbCu7结构的1:7型Sm-Co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永磁性能(如高的各向异性场及低的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4]。
SiO2/LaF3:Eu3+核壳结构发光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a h to g e si n p a i e 8 m i h i ore po d ng t D nd t e sr n miso e k sn a 5 9 a wh c sc r s n i o r
Fl a nei g tc m
d po eta ii n ofEu” . u ge tn ha i l r nsto s g si g t tEu” i o a e t e s mel tieph s n bo h t ec r —h l p . sl c t d a a a t a ei t h o e s e l a h t c r tc e ndt ep r a tc e . il sa u ep ri l s h Ke wo ds La : ” : o e s e l tu t e l mi s e c y r F3Eu c r .h l sr cur ; u ne c n e
电镜 照 片 表 明 合 成 了球 形 的 核 一 结 壳
构 的复 合 粒 子 ,包 覆 层 厚 度 为 1 ̄ 2 m,光 谱测 试 表 明 核一 复 合 粒 子 与纯 的 L F :u 具有 相 同 的 发 光性 能,均 以 0 0n 壳 a3 E
59 m附近的 D jF 磁偶极跃迁为最强发射峰, 8 a 『 1 说明E 在 LF 基质中占据的格位相同. u a3
LI , iXi U Gu — a W ANG , i — a Jn Xin S U, i a g Ru — n Xi DONG, a g Ti g Xin — n
(c o lfC e s y n ni n na n ier g C a gh nU i ri cec n eh oo y C a g hn10 2 ) Sh o h mir d v o metl g ei , h nc u nv sy fSi e dT cn l , h nc u 3 0 2 o t a E r E n n e to n a g
核壳结构Fe3O4S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266e3d983c4bb4cf6ecd1b6.png)
专利名称: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惠敏,刘婷,常爱民,姜辉
申请号:CN201710060656.6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号:CN106698528A
公开日:
201705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以硫酸盐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氨水调节pH值,利用共沉淀法形成CoMnNiO粉体作为核粒子;再以硝酸铝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氨水调节PH值,制成Al(OH)溶胶后加入超声分散好的核粒子,利用溶胶法将Al(OH)包覆在核粒子表面形成壳层,得到CoMnNiO@AlO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
并将得到的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应用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领域,该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能通过调控“壳”的厚度,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率大小且保持B值不变,实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参数的可控性研究,对于获得高阻、低B宽温区应用的热敏电阻具有指导意义。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张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n h ssa d Ch r c e ia i n o a n t g AIM i e i e u m ir y t ei n a a trz to fM g e i M - x d Oxd sS b c o c Pa t lswih Co eS el tu t r ri e t r . h l S r cu e c
为 2 .e ug 。 01 m ・~
关 键 词 :磁 性 复合 氧化 物 ;核 壳 结 构 ; 微 米 粒 子 ; e 4 水 滑 石 亚 F3 ; O
中图分类号 : 6 33 0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8 1 0 0 .3 1 7 0 14 6 ( 1)714 2 1 0
s b co p rilsp se sweld f e oe s elsr cu e wi - x d o ie ste s ela d F 3 s u mir at e o s s l e n d c r—h l t t r t MgA1mie xd sa h h l n e0da c i u h
w r u jce o 5 0 ℃ fr2 h t ye h a n t — 1 xd o ie u mi op rce. h an t eesbetd t 0 o o i d te m g ei MgA e xd ss b c at ls T e m g e c l c mi r i i
盘登科 1 张 慧 0
4 0 7) 00 4
(重庆 交通 大 学理 学 院应 用化 学 系, 重庆
f北 京北京 102 1 00 9
摘 要 : 先 采 用 溶 剂 热 法 制 备粒 径 均 匀 分 散 性 良好 的 F 3 微 米 粒 子 , 对 其 包 覆 上 一 层 碳 膜 进 行 表 面 修 饰 后 . 用 共 沉 淀 首 e 亚 0 在 采 法 将 硝 酸 根 插 层 L Hs 覆 到 磁性 粒 子 的表 面 . 后 5 0℃焙 烧 2h得 到磁 性 镁 铝 复 合 氧 化 物 亚 微 米 粒 子 这 种 磁 性 镁 铝 复合 D 包 然 0 氧 化 物 亚 微米 粒 子 具 有 以镁 铝 复 合 氧 化 物 为 壳 层 ,e 核 的 核 壳 结 构 , 中壳 层 厚 度 为 2 m 左 右 . 其 进 行 二 次 包 覆 后 壳 F3 为 0 其 0n 对
PAN n — ZHANG De g Ke Hui ,
( e at n oA pidC e sy C l g i c, h nqn at gU i ri, h nqn 0 0 4 C ia p r tf p l h mir ol eo S e e C og igJ oo nv sy C og i 4 0 7 , hn) D me e t, e f c n i n e t g
Ab ta t T eF 3 b cop r ce y te ie i ov t ema to r dfe ya c r o h l a d sr c : h e04u mir at lss nh sz d vas loh r lmeh dweemo i d b ab n s el n s i i ,
层 厚 度 可 达 到 5 m 左 右 . 可 以方 便 的通 过 重 复 包 覆 焙 烧 过 程 进 行 调 节 . 而 实 现 磁 性 镁 铝 复 合 氧 化 物 亚 微 米 粒 子 的控 制 0n 并 从
制 备 。 同 时 , 性 镁 铝 复合 氧化 物 亚微 米 粒 子 具 有 较 强 的磁 性 , 比饱 和磁 化 强 度 为 2 . e u g 。 其进 行 二次 包 覆 并 焙 烧 后 磁 其 33 m .~ 对
t e c r .T e s e li b u 0 n h o e h h l s a o t 2 m,a t i e c ai g a d c l i ai n c n ma e i r a h 5 m r mo e h s w c o t n a cn t a k t e c 0 n o r .T i n o
te o td wi y ro i aeitraae DHsb h o rcp tt n meh d f al,h ban d p rils h n c ae t al e fnt t nec ltd L h a r yt ec p e i i i to , i l teo tie at e ao n y c
( t e e a oa r hmi l eoreE g er g B in nvri h mcl eh ooy B in 0 09 C ia 2 a y b r o o C e c suc ni ei , e i U i syo C e i c nl , e ig10 2 , hn ) S tK L ty f aR n n jg e tf aT g j
第2 7卷 第 7期 2 1 年 7月 01
无
机
化
学
学
报
CHI S 0URN N0RGAN C C MIT NE E J AL OF I I HE S RY
Vo .7 No7 1 . 2 1 4 —3 7 3 114
核壳结构磁性镁铝 复合氧化物亚微米粒 子的制备与表征
sg et ta tes e i n s cn b edl du t yrp a n e caiga dcliai rc s, h s u g s h t h h l t c es a erai a js d b e et gt o t n ac t n poes tu s lh k y e i h n 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