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及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硬、麻木、疼痛等。
风热型面瘫
中医认为,风热型面瘫是由于风邪 和热邪共同作用所致。这种类型的 面瘫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松弛、无 力、流口水等。
气血瘀阻型面瘫
中医认为,气血瘀阻型面瘫是由于 气滞血瘀所致。这种类型的面瘫通 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疼痛、麻木、僵 硬等。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有疏风散邪、 解表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进 行内服,如牵正散、小活络丹等。
护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 滞留,以免引发感染。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电脑等,减少眼部疲劳
。
刺激性食物。
预防面瘫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手法按摩
通过按摩面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的手法有揉 法、捏法、推法等。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于患处,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常用的穴位有太阳 、阳白等。
04
面瘫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日常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面部温暖
避免冷风、冷水等刺激,冬季 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围巾等防
THANKS
。
注意保暖
避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
要注意保暖。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
情绪的影响。
05
案例分析和结论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因左侧面部肌肉瘫痪就诊。经过中 医针灸和中药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基本恢 复正常。
风热型面瘫
中医认为,风热型面瘫是由于风邪 和热邪共同作用所致。这种类型的 面瘫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松弛、无 力、流口水等。
气血瘀阻型面瘫
中医认为,气血瘀阻型面瘫是由于 气滞血瘀所致。这种类型的面瘫通 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疼痛、麻木、僵 硬等。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有疏风散邪、 解表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进 行内服,如牵正散、小活络丹等。
护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 滞留,以免引发感染。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电脑等,减少眼部疲劳
。
刺激性食物。
预防面瘫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手法按摩
通过按摩面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的手法有揉 法、捏法、推法等。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于患处,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常用的穴位有太阳 、阳白等。
04
面瘫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日常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面部温暖
避免冷风、冷水等刺激,冬季 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围巾等防
THANKS
。
注意保暖
避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
要注意保暖。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
情绪的影响。
05
案例分析和结论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因左侧面部肌肉瘫痪就诊。经过中 医针灸和中药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基本恢 复正常。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ppt课件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面瘫〔又称为口歪眼斜、面神经麻木、面 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 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 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患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逝,不能皱眉 和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 漏气,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
临床中医护理
1.1 心思引导 患者大多忽然起病,导致患者心 境紧张,担忧难以治愈及留后遗症,产生焦虑不 安、恐惧等不良心情。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 他面瘫患者房间,应自动关怀体恤患者,多与其 交谈,多谈胜利案例,加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 这对缩短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应积极 协助顺应医院环境,病房提供电视来自可分散患者 对本人疾病的留意力。
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冰冷刺激有关,从 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 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木。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以为面 瘫是因人体正气缺乏,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 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肌肉缓慢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构 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 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 络、补虚益气等根本大法。
①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留意思想集中,不 能分散精神,以免艾条挪动,不在穴位上;
②体位在温馨、自然、穴位要准确,普通取患侧脸部 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 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讯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觉得温馨部分皮肤细微红晕为度,对于 皮肤觉得愚钝者和小儿,艾条间隔穴位要稍远 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施灸终了30min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寒 而加重病情。
面瘫〔又称为口歪眼斜、面神经麻木、面 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 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 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患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逝,不能皱眉 和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 漏气,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
临床中医护理
1.1 心思引导 患者大多忽然起病,导致患者心 境紧张,担忧难以治愈及留后遗症,产生焦虑不 安、恐惧等不良心情。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 他面瘫患者房间,应自动关怀体恤患者,多与其 交谈,多谈胜利案例,加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 这对缩短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应积极 协助顺应医院环境,病房提供电视来自可分散患者 对本人疾病的留意力。
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冰冷刺激有关,从 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 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木。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以为面 瘫是因人体正气缺乏,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 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肌肉缓慢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构 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 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 络、补虚益气等根本大法。
①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留意思想集中,不 能分散精神,以免艾条挪动,不在穴位上;
②体位在温馨、自然、穴位要准确,普通取患侧脸部 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 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讯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觉得温馨部分皮肤细微红晕为度,对于 皮肤觉得愚钝者和小儿,艾条间隔穴位要稍远 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施灸终了30min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寒 而加重病情。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7
• 根据病情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一般约2-3周后开始好转, 轻者1-2个月内可以恢复,约3-6个月大部分可恢复。部分患者不 能完全恢复时,常见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如 “鳄鱼泪”现象(咀嚼食物伴有病侧流泪)。
•
二、治疗:
• 1、毫针疗法
• 治法:远近配穴法,平补平泻法。
• 处方:主穴;面三针:面瘫1:地仓穴下1寸;面瘫2:
9
行针手法
•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
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 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 小
•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
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相当于大迎穴;面瘫3:大阳穴下1寸。
•
配穴; 攒竹 下关 颊车 阳白 合谷 足三里
• 进针法
• 面瘫1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向颧髎穴透刺,进针 2.5寸,面瘫3横透刺通过四白穴,进针1.5寸,穴位横透选用3 寸长针,沿皮刺,顺着面部肌纤维走向而进行透刺。
• 基本手法
•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 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产酸、麻、胀、重等感觉。
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 1.地仓穴:在面部,瞳孔之下,平行嘴角的位置,大概相当于嘴角外侧 0.5—1厘米。
• 2.颊车穴:在耳朵下方,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做咀嚼的动作,同时用手去 摸腮帮,那块隆起的肌肉就是颊车。
• 3.迎香穴: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中。 • 4.翳风穴:大约在耳垂后面的凹陷处。 • 5.合谷:在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虎口”。
• 根据病情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一般约2-3周后开始好转, 轻者1-2个月内可以恢复,约3-6个月大部分可恢复。部分患者不 能完全恢复时,常见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如 “鳄鱼泪”现象(咀嚼食物伴有病侧流泪)。
•
二、治疗:
• 1、毫针疗法
• 治法:远近配穴法,平补平泻法。
• 处方:主穴;面三针:面瘫1:地仓穴下1寸;面瘫2:
9
行针手法
•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
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 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 小
•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
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相当于大迎穴;面瘫3:大阳穴下1寸。
•
配穴; 攒竹 下关 颊车 阳白 合谷 足三里
• 进针法
• 面瘫1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向颧髎穴透刺,进针 2.5寸,面瘫3横透刺通过四白穴,进针1.5寸,穴位横透选用3 寸长针,沿皮刺,顺着面部肌纤维走向而进行透刺。
• 基本手法
•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 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产酸、麻、胀、重等感觉。
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 1.地仓穴:在面部,瞳孔之下,平行嘴角的位置,大概相当于嘴角外侧 0.5—1厘米。
• 2.颊车穴:在耳朵下方,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做咀嚼的动作,同时用手去 摸腮帮,那块隆起的肌肉就是颊车。
• 3.迎香穴: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中。 • 4.翳风穴:大约在耳垂后面的凹陷处。 • 5.合谷:在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虎口”。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课件
3
祛瘀解毒
同时可以祛除体内湿气,减轻炎症反应。
经络刮痧治疗面瘫的方法
刮痧仪器
使用特定形状的刮痧工具在面部 刮痧,促进营养物质的供应。
刮痧油
在面部刮痧前先涂上草药油,增 加刮痧效果。
瘀斑
在刮痧后会留下瘀斑,代表有害 物质排出,治疗效果良好。
拔罐治疗面瘫的作用
1 疏通经络
2 驱除湿气
通过拔罐,可以放松肌肉, 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
中医治疗面瘫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本课程将向您介绍 中医对面瘫治疗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面瘫的介绍
表现
面部肌肉麻痹,导致部分或全部面部表情消失。
病因
多因面神经损伤所致,也可能是遗传因素或感染引起的。
影响
影响人们自我形象和社交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面瘫的优势
按摩工具
借助按摩工具可加强按摩效果, 缓解脑部紧张感。
面部按摩
面部按摩可刺激面部神经,缓解 面瘫的症状。
中医疗法的注意事项
1 不可激烈
针刺、刮痧、按摩等方法一定要缓慢柔和,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刺激。
2 遵医嘱
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不可自行使用中药或施行针灸等疗法。
3 避免误区
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活中适量进行面部 运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 肌肉弹性。
均衡饮食
保持充足的营养,多食用新鲜蔬 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
身体平衡
通过瑜伽等身体训练,提高身体 平衡能力,预防因跌倒等导致的 面神经损伤。
营养学与中医治疗面瘫的结合
营养学与中医面瘫治疗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传统中药方剂可以和营养成分搭配使用。
针灸治疗面瘫PPT课件
35
谢谢!
传播中医传统文化
弘扬国学瑰宝针灸
学习针灸联系电话:(肖老师)
(肖老师)
“倒错”现象:面神经麻痹不恢复 或不完全恢复时,可产生瘫痪肌的 挛缩。 1、面肌挛缩,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加
深,眼裂缩小,口角歪向病侧。 2、面肌痉挛 3、联带运动(眨眼时瘫侧抖动、收
缩;露齿时,不自主闭眼;试图 闭眼时额肌收缩;) 4、鳄鱼泪征
罩、眼罩防护。
33
4、防止眼部感染,可点滴眼药水。 5、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
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 患者在三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
34
6、本病有自愈倾向,但针灸起缩短作用。 7、针灸作用的机制:
增强肌肉收缩,恢复神经的传导;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抗菌、抗病毒; 提高机体免疫力。
13
脉正 络气 空不 虚足
,
经筋( 面 筋、太 部 )阳阳 筋
明经 脉
经气阻滞, 脉络失养, 筋肉纵缓不收
面瘫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15
4、患侧耳后、 耳下、面部疼痛, 舌前2/3味觉减退 或消失,听觉过敏。 5、或伴流泪、流涎。
facial paralysis
1
2
3
一、概述
1、定义:是以一侧面部麻痹,口眼歪 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又称“口眼歪斜”, “歪嘴风”,“口歪”。
2、西医相关病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
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
16
谢谢!
传播中医传统文化
弘扬国学瑰宝针灸
学习针灸联系电话:(肖老师)
(肖老师)
“倒错”现象:面神经麻痹不恢复 或不完全恢复时,可产生瘫痪肌的 挛缩。 1、面肌挛缩,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加
深,眼裂缩小,口角歪向病侧。 2、面肌痉挛 3、联带运动(眨眼时瘫侧抖动、收
缩;露齿时,不自主闭眼;试图 闭眼时额肌收缩;) 4、鳄鱼泪征
罩、眼罩防护。
33
4、防止眼部感染,可点滴眼药水。 5、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
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 患者在三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
34
6、本病有自愈倾向,但针灸起缩短作用。 7、针灸作用的机制:
增强肌肉收缩,恢复神经的传导;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抗菌、抗病毒; 提高机体免疫力。
13
脉正 络气 空不 虚足
,
经筋( 面 筋、太 部 )阳阳 筋
明经 脉
经气阻滞, 脉络失养, 筋肉纵缓不收
面瘫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15
4、患侧耳后、 耳下、面部疼痛, 舌前2/3味觉减退 或消失,听觉过敏。 5、或伴流泪、流涎。
facial paralysis
1
2
3
一、概述
1、定义:是以一侧面部麻痹,口眼歪 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又称“口眼歪斜”, “歪嘴风”,“口歪”。
2、西医相关病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
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
16
《面瘫的中医治疗》课件
中医治疗面瘫的原理
1
攻下方补上
首先保证患者的肝、脾、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平衡,再通过按摩、针灸、推拿等功法,搜 查患者体内的穴位,治疗面瘫。
2
引出风湿
中药和艾灸通过热导可以增进血液、营养物质的流动,导引出体内的风湿湿邪,并减轻患者 的所患面瘫病症。
3
祛风化瘀
手法和气功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气血的流通,使面瘫患者得 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面瘫是一种传统疗法,使用中药和针灸对身体有益,无副作用。患有面瘫的患者可以接受中医治疗。 如需求医咨询,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行面瘫治疗。
某公务员的面瘫自我治 疗经历
该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大而得 了面瘫,开始通过自我按摩 和食疗治疗,效果不佳,后 来得到了中医调理,拥有一 次健康的面瘫治疗。
所有面瘫患者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避免吃辣、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日注 意面部清洁,保持愉快、放 松的心情,并加强面部按摩 来提升面部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
医务透明化
反复治疗
寻找正规医院,避免假冒伪劣医 疗机构或人员诱导患者接受治疗。 了解患者治疗的详细过程和使用 的中药和针灸力,使其面 瘫得到治疗,并且不再失控。
治疗期限
面瘫的治疗周期时长因人而异, 根据正常恢复情况,建议治疗期 限为一个星期。
结论和建议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 课件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症的俗称,中医疗法是一种传统疗法。本课件将为大家介 绍面瘫的中医治疗过程。
中医治疗的概述
中医治疗通过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增强组织功能和代谢能力,以维护机体的 平衡和健康。 面瘫不同于其他病症,需要由懂得中医治疗的医师来针对病情进行辨治。
什么是面瘫?
面瘫-针灸治疗ppt课件.ppt
54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 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 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 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 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 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 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 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 的口角偏斜运动。
53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 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 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 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 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 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 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 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 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 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 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56
【思考题】
1.什么叫( 面 瘫 )“ 倒 错 ” 现 象 ? 2.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 3.简述面瘫的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57
▪ 足三里 ▪ 三阴交 ▪ 合谷 ▪ 外关 ▪ 内关 ▪ 尺泽 ▪ 曲泽
58
45
▪ 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 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 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46
▪ 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 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47
▪ 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 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 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加兰 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 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 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 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 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 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 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 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 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 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 的口角偏斜运动。
53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 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 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 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 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 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 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 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 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 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 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56
【思考题】
1.什么叫( 面 瘫 )“ 倒 错 ” 现 象 ? 2.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 3.简述面瘫的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57
▪ 足三里 ▪ 三阴交 ▪ 合谷 ▪ 外关 ▪ 内关 ▪ 尺泽 ▪ 曲泽
58
45
▪ 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 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 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46
▪ 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 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47
▪ 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 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 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加兰 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 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 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课件
艾灸治疗
用艾条或艾炷在患侧面部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温经通络, 祛风散寒。
推拿治疗
面部推拿
通过轻柔的按摩手法,放松面部肌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 肉紧张。
全身推拿
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对全身进行推拿 按摩,以调和气血、舒缓神经。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拔罐治疗
在患侧面部穴位进行拔罐,以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
等症状。
病程较长,伴有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中药汤剂或 中成药口服,以调和气血、舒筋 通络、祛风散寒。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蜂蜜或醋等 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侧面部,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1
02
03
口眼歪斜
患者面部肌肉松弛,嘴角 下垂,无法正常闭合眼睛, 流口水等。
讲话不清
患者发音不清,语音低微 或嘶哑,有时伴有吞咽困 难。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后 疼痛、听觉过敏、味觉减 退、流泪等症状。
0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中医理论中的面瘫成因
外感风邪
中医认为,面瘫多由外感 风邪所致,风邪侵袭面部 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经 筋功能失调。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穴位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面部穴位,以刺激穴 位和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耳穴疗法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调节面部 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04
面瘫的预防与护理
面瘫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用艾条或艾炷在患侧面部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温经通络, 祛风散寒。
推拿治疗
面部推拿
通过轻柔的按摩手法,放松面部肌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 肉紧张。
全身推拿
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对全身进行推拿 按摩,以调和气血、舒缓神经。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拔罐治疗
在患侧面部穴位进行拔罐,以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
等症状。
病程较长,伴有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中药汤剂或 中成药口服,以调和气血、舒筋 通络、祛风散寒。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蜂蜜或醋等 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侧面部,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1
02
03
口眼歪斜
患者面部肌肉松弛,嘴角 下垂,无法正常闭合眼睛, 流口水等。
讲话不清
患者发音不清,语音低微 或嘶哑,有时伴有吞咽困 难。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后 疼痛、听觉过敏、味觉减 退、流泪等症状。
0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中医理论中的面瘫成因
外感风邪
中医认为,面瘫多由外感 风邪所致,风邪侵袭面部 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经 筋功能失调。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穴位注射
将药物注射到面部穴位,以刺激穴 位和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耳穴疗法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调节面部 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04
面瘫的预防与护理
面瘫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中西面瘫小讲课ppt课件
面瘫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长时间吹风或空调, 防止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
02
03
04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增强免疫力。
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 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 、鸡蛋、牛奶等。
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 ,如按摩、热敷等,增 强面部肌肉的抵抗力。
日常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面瘫的症状通常在数小时或数 天内逐渐出现,并在数周内恢 复,但恢复的情况因个体差异 而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中医理论
01
02
03
病因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风寒 邪气侵袭面部经络,导致 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 。
病机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与正 气虚弱、脉络空虚有关, 风寒邪气乘虚而入,导致 面部肌肉失养。
康复训练
针对面部肌肉进行专门的康复 训练,如闭眼、张口、鼓腮等 动作,以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
锻炼方法
面部肌肉锻炼
通过反复的面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锻炼 ,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表情控制练习
通过练习各种表情,如微笑、眨眼、 嘟嘴等,提高对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
面部体操
设计一些简单的面部体操动作,如左 右摇摆下颌、上下张口等,以增加面 部肌肉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瘫痪。
西医疗法
01
02
03
04
西医治疗面瘫的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 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 物等,以减轻炎症、促进神经
修复。
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微波、 激光等疗法,可以改善面部血
预防措施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长时间吹风或空调, 防止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
02
03
04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增强免疫力。
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 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 、鸡蛋、牛奶等。
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 ,如按摩、热敷等,增 强面部肌肉的抵抗力。
日常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面瘫的症状通常在数小时或数 天内逐渐出现,并在数周内恢 复,但恢复的情况因个体差异 而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中医理论
01
02
03
病因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风寒 邪气侵袭面部经络,导致 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 。
病机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与正 气虚弱、脉络空虚有关, 风寒邪气乘虚而入,导致 面部肌肉失养。
康复训练
针对面部肌肉进行专门的康复 训练,如闭眼、张口、鼓腮等 动作,以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
锻炼方法
面部肌肉锻炼
通过反复的面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锻炼 ,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表情控制练习
通过练习各种表情,如微笑、眨眼、 嘟嘴等,提高对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
面部体操
设计一些简单的面部体操动作,如左 右摇摆下颌、上下张口等,以增加面 部肌肉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瘫痪。
西医疗法
01
02
03
04
西医治疗面瘫的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 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 物等,以减轻炎症、促进神经
修复。
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微波、 激光等疗法,可以改善面部血
中医面瘫完整PPT课件
贝尔氏面瘫与亨特氏面瘫的鉴别
贝尔氏面瘫起病突然,常有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或几周有耳后疼痛 或口角流涎等症状。亨特氏面瘫除了面瘫的一般症状外,还可伴有舌前2/3味觉 消失、听觉过敏、外耳道和耳廓疱疹。
中医面瘫的病情评估
01
02
03
轻度
口角低垂、示齿无力、眼 睛闭合无力、鼻唇沟变浅 。
中度
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患侧 额纹消失、不能抬眉、上 眼睑下垂。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激光等,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拔罐治疗
在面部进行拔罐治疗,以促进面部气血运行和面瘫的恢复。
04
中医面瘫的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保持面部清洁
经常用温水洗脸,注意避免冷 水刺激。
避免直接吹风
避免面部直接受到冷风或热风 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手机等,保持眼部湿润 。
周围性面瘫,证属气虚血 瘀、脉络痹阻。
针灸治疗、中药汤剂(益 气活血、通络止痛)、物 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低 中频电刺激)。
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明显 改善,左眼可闭合,口角 不再歪斜,进食正常。
案例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 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五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年龄 段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药物吸收和针灸治 疗的敏感性降低;而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能与他们身 体机能较强、抵抗力较好有关。此外,我们还发现针灸治疗和 中药汤剂的联合使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及时就医
面瘫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 最佳治疗时机。
贝尔氏面瘫起病突然,常有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或几周有耳后疼痛 或口角流涎等症状。亨特氏面瘫除了面瘫的一般症状外,还可伴有舌前2/3味觉 消失、听觉过敏、外耳道和耳廓疱疹。
中医面瘫的病情评估
01
02
03
轻度
口角低垂、示齿无力、眼 睛闭合无力、鼻唇沟变浅 。
中度
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患侧 额纹消失、不能抬眉、上 眼睑下垂。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激光等,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拔罐治疗
在面部进行拔罐治疗,以促进面部气血运行和面瘫的恢复。
04
中医面瘫的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保持面部清洁
经常用温水洗脸,注意避免冷 水刺激。
避免直接吹风
避免面部直接受到冷风或热风 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手机等,保持眼部湿润 。
周围性面瘫,证属气虚血 瘀、脉络痹阻。
针灸治疗、中药汤剂(益 气活血、通络止痛)、物 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低 中频电刺激)。
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明显 改善,左眼可闭合,口角 不再歪斜,进食正常。
案例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 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五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年龄 段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药物吸收和针灸治 疗的敏感性降低;而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能与他们身 体机能较强、抵抗力较好有关。此外,我们还发现针灸治疗和 中药汤剂的联合使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及时就医
面瘫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 最佳治疗时机。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
(二)眼睑闭合不全
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 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 光刺激眼球。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 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 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口眼歪斜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
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
润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பைடு நூலகம்价表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 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 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
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
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 瓜、黄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的食品。
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 蜇、荸荠、白萝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 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
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 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血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嘱患者上提 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 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二)眼睑闭合不全
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
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 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
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 光刺激眼球。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 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
(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 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口眼歪斜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
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4.遵医嘱面部中药湿敷。 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
润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பைடு நூலகம்价表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 泣、四白、印堂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三)颜面麻木 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 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
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
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 瓜、黄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的食品。
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 蜇、荸荠、白萝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 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
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 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血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嘱患者上提 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 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中医面瘫PPT课件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和演示
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摩法、推法、拿法等,可用于缓解面部肌肉紧张、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面瘫的恢复。
演示
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的方式,向患者展示推拿按摩手法的正确操 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康复训练指导和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指导
02
中医对面瘫认识与治疗原则
中医对面瘫病因病机认识
正气不足
劳累过度、病后体虚等导致气血亏虚,面部经络失养。
风寒侵袭
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痰浊瘀血阻滞
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面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辨证施治原则与方法
辨证分型
根据症状、体征及舌脉等表现, 将面瘫分为风寒袭络型、风热袭 络型、风痰阻络型、气虚血瘀型
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策略探讨
早期诊断与干预
强调了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中 的重要性。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 育
介绍了如何通过患者日常管理和教育来预防面瘫复发。
定期随访与效果评估
提出了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估在降低复发率中的关键作用。
面向基层普及推广工作设想
培训基层医生
计划开展针对基层医生的中医面瘫诊疗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生 的诊疗水平。
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按时起床和就寝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睡前过度兴奋
睡前不进行剧烈运动或观看刺激性强的影视节目。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舒适、温暖。
合理饮食搭配,增强身体免疫力
均衡营养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 能分散精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②体位在舒适、自然、穴位要准确,一般取患侧脸部 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 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
12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感觉舒适局部皮肤轻微红晕为度,对于 皮肤感觉迟钝者和小儿,艾条距离穴位要稍远 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施灸完毕30min内,避免外出或迎风受寒 而加重病情。
如皱眉、闭眼、张口、鼓腮、吹气等锻炼。
.
10
另外,不能闭眼的患者必须注意眼睛的清 洁卫生,避免粉尘等人眼,不用脏手帕擦泪, 擦拭眼泪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 轻擦拭,每晚入睡前使用金霉素眼膏,以防止 角膜炎或暴露性角膜炎。
.
11
1.4 艾灸的护理 艾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常用的一种 有效方法,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的优点。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烫伤病人 脸部,所以在对病人施灸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2
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寒冷刺激有关,从 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 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பைடு நூலகம்
.
3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为面 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 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 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 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 络、补虚益气等基本大法。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
1
面瘫(又称为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面 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 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 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患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和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 漏气,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
.
13
及时正确的中医护理是治疗面瘫患者的重 要措施,面瘫患者病程长,恢复慢,通过疏导 患者,建立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治疗 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对 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14
谢谢……
.
15
No Image
/10/29
.
16
.
7
护士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保持微笑,对 面瘫患者认真负责,做到反复解释、反复疏导, 主动多次巡视患者及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耐心 细致地给患讲解发病原因、针灸治疗的原理及 疗效,使患者清楚认识自己的病情。最终达到 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 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
8
1.2 起居及饮食 嘱患者多休息、减少外出、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吹风及感冒,外出戴口罩、 每天咀嚼口香糖3~5次。每次15~30min,避 免咀嚼过度导致咀嚼肌疲劳。合理安排饮食结 构,多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禁烟、酒,忌生冷及辛辣食物,嘱餐后注意口 腔卫生。
.
9
1.3 脸部护理 注意针刺后的针眼清洁,严格消毒, 避免感染,在每次针刺或电针结束后再酒精棉球 及生理盐水进行面部清洁消毒。在恢复期电针治 疗结束后配合使用大小鱼际按揉患侧面部5~ 10min,由内向外提捏患侧上眼睑3~5次,护士在 进行上述操作前进行手部消毒清洁处理,手法以 轻柔、患者舒适为度,每天可进行2~3次;恢复 期还应时时鼓励患者练习病侧的各种随意运动,
.
4
急性期针刺风池、翳风可疏散风邪,颊车、地 仓以疏通面部气血,合谷祛风通络,善治头面诸疾, 并采用浅刺、远端取穴为主,避免强刺激,禁止面 部穴位电针和灸法,以避免加重水肿;静止期由于 外邪已祛,病情进入稳定期,以直刺的透刺为主, 以达到疏通面部经络的效果,并采用电针加强面肌 的收缩力。
.
5
电针治疗要把握好度,当患者稍有面部肌 肉触动感,当即停用,以避免出现面肌痉挛或 倒错现象。TDP照射和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是 使面部热敷和按摩,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络 的效果。
.
6
临床中医护理
1.1 心理疏导 患者大多突然起病,导致患者心 情紧张,担心难以治愈及留后遗症,产生焦虑不 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 他面瘫患者房间,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 交谈,多谈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这 对缩短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应积极帮 助适应医院环境,病房提供电视,可分散患者对 自己疾病的注意力。
②体位在舒适、自然、穴位要准确,一般取患侧脸部 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 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
12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感觉舒适局部皮肤轻微红晕为度,对于 皮肤感觉迟钝者和小儿,艾条距离穴位要稍远 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施灸完毕30min内,避免外出或迎风受寒 而加重病情。
如皱眉、闭眼、张口、鼓腮、吹气等锻炼。
.
10
另外,不能闭眼的患者必须注意眼睛的清 洁卫生,避免粉尘等人眼,不用脏手帕擦泪, 擦拭眼泪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 轻擦拭,每晚入睡前使用金霉素眼膏,以防止 角膜炎或暴露性角膜炎。
.
11
1.4 艾灸的护理 艾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常用的一种 有效方法,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的优点。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烫伤病人 脸部,所以在对病人施灸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2
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寒冷刺激有关,从 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 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பைடு நூலகம்
.
3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认为面 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 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 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 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 络、补虚益气等基本大法。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
1
面瘫(又称为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面 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 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 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患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和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 漏气,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
.
13
及时正确的中医护理是治疗面瘫患者的重 要措施,面瘫患者病程长,恢复慢,通过疏导 患者,建立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治疗 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对 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14
谢谢……
.
15
No Image
/10/29
.
16
.
7
护士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保持微笑,对 面瘫患者认真负责,做到反复解释、反复疏导, 主动多次巡视患者及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耐心 细致地给患讲解发病原因、针灸治疗的原理及 疗效,使患者清楚认识自己的病情。最终达到 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 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
8
1.2 起居及饮食 嘱患者多休息、减少外出、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吹风及感冒,外出戴口罩、 每天咀嚼口香糖3~5次。每次15~30min,避 免咀嚼过度导致咀嚼肌疲劳。合理安排饮食结 构,多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禁烟、酒,忌生冷及辛辣食物,嘱餐后注意口 腔卫生。
.
9
1.3 脸部护理 注意针刺后的针眼清洁,严格消毒, 避免感染,在每次针刺或电针结束后再酒精棉球 及生理盐水进行面部清洁消毒。在恢复期电针治 疗结束后配合使用大小鱼际按揉患侧面部5~ 10min,由内向外提捏患侧上眼睑3~5次,护士在 进行上述操作前进行手部消毒清洁处理,手法以 轻柔、患者舒适为度,每天可进行2~3次;恢复 期还应时时鼓励患者练习病侧的各种随意运动,
.
4
急性期针刺风池、翳风可疏散风邪,颊车、地 仓以疏通面部气血,合谷祛风通络,善治头面诸疾, 并采用浅刺、远端取穴为主,避免强刺激,禁止面 部穴位电针和灸法,以避免加重水肿;静止期由于 外邪已祛,病情进入稳定期,以直刺的透刺为主, 以达到疏通面部经络的效果,并采用电针加强面肌 的收缩力。
.
5
电针治疗要把握好度,当患者稍有面部肌 肉触动感,当即停用,以避免出现面肌痉挛或 倒错现象。TDP照射和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是 使面部热敷和按摩,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络 的效果。
.
6
临床中医护理
1.1 心理疏导 患者大多突然起病,导致患者心 情紧张,担心难以治愈及留后遗症,产生焦虑不 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 他面瘫患者房间,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 交谈,多谈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这 对缩短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应积极帮 助适应医院环境,病房提供电视,可分散患者对 自己疾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