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社会性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社会性培养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是交往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等;二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交往规则、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自我意识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是儿童时期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园通过品德培养和规则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在理解、掌握并运用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个性更好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儿童的全面发展。

标签: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社会性教育;品德教育;规则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及幼儿教育界,开始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成果。如:周宗奎(1992)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揭示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在《婴儿心理学》中阐述了“社会情感”“亲子交往”“同伴交往”“自我系统”等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这些是当今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标志。

一、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的论述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989)对社会性含义的解释:“广义的社会性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解释:“有时也称作儿童的社会化。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

白爱宝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评价》(1994)中对社会性概念的解释为:“1.社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与结果,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等心理特征。2.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综上所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是交往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師生交往等;二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交往规则、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自我意识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

二、品德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标志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即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品德反映了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一种个体现象。儿童品德是在与成人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儿童与他人交往中渐渐意识到主体与客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并逐渐养成人的评价,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从而形成最初的交往态度、交往技能及行为的定势。

三、规则教育是儿童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儿童在幼儿园可以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他们通过与同龄人的活动学会许多新的行为方式,并看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知道如何被社会群体认可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方式的确立将使儿童懂得如何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将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呢?罗伯特·福尔弗姆在《我确实需要知道我在幼儿园所学到的一切》所表达的观点也许能告诉我们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共同分享任何事情;共同游戏;将物品放回原地;整理自己弄乱的东西;不要带走不属于你的东西;给别人带来伤害时,要说“对不起”。应该说我们不会对这些学习内容提出异议,更确切地说,罗伯特·福尔弗姆想告诉我们的是,他在幼儿园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这样一些简单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是从儿童出发,符合儿童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四、儿童社会性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的日常生活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幼儿的社会性又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日常生活对幼儿社会性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还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机会。所以日常生活是培养幼儿社会性最基本的途径,社会性教育应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实现培养社会性的任务。

(二)专业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教育者除抓好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教育外,还必须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社会性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门的社会性培养活动,如有关社会性的谈话、参观、讨论、上课、情境表演、木偶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具体的实例,提高幼儿的社会性认识,丰富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帮助儿童形成一定的社会行为和习惯。这样专门的社会性培养活动,形式应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方法应灵活多样。

(三)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

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也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是在幼儿的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教育者应结合幼儿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的不同内容,提高品德行为的要求,通过这些活动向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特别是游戏活动是幼儿的重要活动,正是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及行为准则,具体体验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形成幼儿的良好社会性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是儿童时期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园通过品德培养和规则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在理解、掌握并运用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个性更好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03).

[2]周宗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M].昆明: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