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由权常规资源

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品质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无论在家里还论文摘要: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爱心培养社会性自是在幼儿园里,我们的社会性教育中运用较多的往往还是说服、教育为主。如:让孩子要相互谦让、相互合作、礼貌待人等等。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两名幼儿争抢玩具,两人都对老师说:“老师你看,他不让我,跟我抢玩具。”又如:一名幼儿把同伴撞哭了,没道歉就走了,提醒他以后,他却一脸无辜的说声:“对不起。”然后走了几步又回转过身来告诉你对方没说“没关系”,来指责同伴的不礼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不少孩子对不小心冒犯了自己的人会采取报复;对处于困难中的同伴有一半孩子表示不愿意提供帮助。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已经颁布并实施至今了,从《纲要》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了广泛重视。幼儿园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媒介和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今天的教育能否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将决定其明天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

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

一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摸仿。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人对事要热忱友好,为幼儿树立楷模。因为孩子可以从成人爱心的谈话和行为中,感受并学习成人心灵深处的这种优良品质。记得今年四川“5。12”地震后,通过互连网我们观看了许多灾区的图片,当时我边看边给孩子讲解图片的内容,禁不住眼泪直流,轻声和配班老师商量捐

点款,孩子们听了也纷纷表示要捐款。第二天许多孩子就把自己的存钱罐带来了。看着那些可爱的“爱心”存钱罐,我非常感动。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才能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另外,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也可以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老师和伙伴。比如,围绕周围人如何爱自己为题来进行讨论;如:妈妈是怎样爱我的?是谁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扫得这么干净?幼儿园老师和同伴是怎样关心我们的?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道德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懂得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有的小朋友随地扔纸,同伴会说:“阿姨打扫院子多辛苦”;有的小朋友把别人组装的玩具弄坏了,同伴批评说:“人家组装好小汽车多不容易,你干吗破坏掉?”。

二、要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爱、信任、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家庭关系是幼儿快乐生活与主动学习的前提,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斯宾塞)。

如果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时,不考虑幼儿的特点与需求,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会是些缺乏个性的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应信任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这是不需置疑的,老师与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同伴的优点,使孩子充分感觉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即使对行为问题较突出的孩子,也要能从他们身上找出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

另外,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爱,如:讲“野花”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对老师的爱;讲“七色花”理解小主人公关爱伙伴、关爱他人的行为;学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为爷爷捶捶背”,从表演的动作中亲身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生的愉悦情绪;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了解老一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的辛劳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等等。这样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总之,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关心老师和关心伙伴。

三、让孩子有自由的权利

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是具有博大的胸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所谓的健康,不光是身体健康还包括了心里健康。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去和别人相处和交往。所谓的“适宜的精神环境”,我认为要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由,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孩子看来,许多事情都是有意思的、好玩的。例如在幼儿园的“娃娃家”中,孩子们能玩出各种花样,什么做饭、剪指甲、哄宝宝入睡、招待客人……数之不尽。而这些游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常见的,这时的他们正处于模拟的社会学习中,如果老师每个游戏都为孩子定下了框框条条,将极大限制了孩子们的主动发挥,就没几个人愿去玩了。所以如果取消了这些限制,你会发现孩子们反而更爱到“娃娃家”去,同时会发现他们玩得更好,更开心,更尽兴,合作地也更好了。当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及情境表演等活动,进行练习、强化幼儿行为。如情境表演:“我为妈妈过生日”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一个吻,一句“妈妈辛苦了”,一个自制的小礼物,表达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又如情境创设“老师病了”则引导幼儿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关怀的情感体验,教育幼儿在言语、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人。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我们可以以次来激发幼儿的爱心。在班级自然角里饲养易于管理小动物,如:金鱼、小蝌蚪、小白兔等,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同时设置一些情景以激发幼儿的爱心,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小朋友怎么办?兔妈妈去拔萝卜了,大灰狼要吃掉小白兔,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它?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通过以上情景的回答,他们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