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 LM-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传导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答:货币传导机制也称货币传递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递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 E Y2.庇古效应(Pigou effect)答: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政局动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封闭经济的宏观分析工具IS 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之中,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从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方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国家。
分析的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使在长期里,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在以上前提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但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基础货币的构成;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财政政策相对无效,但财政政策可以改变总支出的构成。
2.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s)答: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它是与固定汇率制相对而言的。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先后都实现了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6、7版】txt>复习题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
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
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
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
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
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
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
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
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
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
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
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复习题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中,通常*r r =,如果加上风险贴水后,**r r r θ=+>可见,利率提高了,这会引起投资减少和货币需求减少,使*IS 左移、*LM 右移,从而使收入增加和通货贬值。
从这个角度看,风险增加是可以的。
( )【答案】F【解析】风险增加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中央银行想避免本国通货的大幅度贬值,从而可能通过减少货币供给对此作出反应;②国内货币贬值可能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突然提高,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③当风险贴水提高时,本国居民可能通过增加他们的货币需求而对此作出反应,因为货币常常是最安全的资产。
这三种变动都倾向于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减缓利率的下降,抵消加上风险贴水后导致的LM *曲线右移。
2.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水平方面是绝对有效的。
( )【答案】T【解析】在资本绝对自由流通的情况下,假定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 *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产出水平增加,汇率降低。
3.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于封闭经济,前者通过改变汇率,后者通过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
( )【答案】T【解析】在开放经济下,一旦货币供给的增加开始给国内利率以向下的压力,由于投资者会到其它地方寻求更高的利益,资本将从该经济体流出,这种资本流出了阻止了国内利率下降到世界利率以下,因此开放经济无法像封闭经济那样通过利率来影响收入。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txt>第1篇导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一部分导论第1章思考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是因为,在每一次交易中,卖者的收入必定等于买者的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中的总收入或总产量。
由于收入等于支出,可以把经济中赚到的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加总起来衡量,也可以用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衡量,也就是说,收入等于支出等于GDP。
2.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如2013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两者的关系是: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的两个假设(1)经济的GDP是既定的,用真实GDP衡量的一个经济物品与劳务的产量是由生产要素供给和所得到的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决定的。
(2)经济物价水平是既定的,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2.可贷资金市场(1)假定金融体系只包括一个可贷资金市场。
所有储蓄者都到这个市场上存入他们的储蓄,所有借款者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他们的贷款。
在这个市场上,存在一种利率,它既是储蓄的收益,又是借款的成本。
(2)储蓄、投资及其与国际流动的关系式由31章内容可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S I NCO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这个恒等式的两边代表可贷资金市场的双方。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国民储蓄(S),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国内投资(I)和资本净流出(NCO)。
(3)可贷资金的含义可贷资金应该解释为国内产生的可用于资本积累的资源流量。
无论是购买国内资本资产还是购买国外资本资产,这种购买都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
由于资本净流出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所以它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由国内投资引起的可贷资金的需求。
当0NCO>时,一国有资本净流出,此时对海外资本的净购买增加了对国内产生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当0NCO<时,一国有资本净流入,此时来自国外的资本资源减少了对国内产生的可贷资金的需求。
(4)可贷资金量的决定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 LM-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IS LM- model)-模型(IS LM答:IS 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IS LM-模型。
2.IS曲线(IS curve)答: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它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
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的需求。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历,从前辈中获得的经历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展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师大学2004研;工业大学2005、2006研;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历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 (12)

e
TUonkdeeerpfiexefrdomrartiessin,g,
tfhiseccaelnptroalilcbyaniskvmeuryst
seeflfledcotimveesatitccchuarrnegnicnyg,
e1
wohuitcphuitn.creases M
and shifts LM* right.
Intuition for the slope:
e NX Y
IS* Y
CHAPTER 12 The Open Economy Revisited
3
The LM* curve: Money market eq’m
M P L(r *,Y )
The LM* curve:
§ is drawn for a given
rates
§ how to derive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 Key assumption: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perfect capital mobility.
employment.
§ Also, import restrictions create “sectoral shifts,”
which cause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CHAPTER 12 The Open Economy Revisited
13
Fixed exchange rates
CHAPTER 12 The Open Economy Revisited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投资
第17章消费
第19章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系
第19章经济 周期理论的 进展(第6版
教材)
附录指定曼 昆《宏观经 济学》教材 为考研参考 书目的院校 列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 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 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 给与通货膨 胀和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
衡
第14章一个 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动态 模型
第3章国民收 入:源自何 处,去向何 方
第4章货币与 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 经济
第6章失业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经济增 长Ⅰ:资本 积累与人口
增长
第8章经济增 长Ⅱ:技术、 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第章
习题
复习
理论
第版
政策
笔记
教材
习题 习题
教材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的习题与答案精品文档11页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题(F ,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F )。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T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T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 T )5.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T 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 T )7.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 F )8.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 F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T 10.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 应小于GNP 。
( F )11.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F )12.用收入法核算GDP 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DP ,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 F )13.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F )1.F 2.F 3.T . 4.T 5.F6.T 7.F 8.F 9.F 10.F11.T 12.F 13.F二.单项选择题1、GDP 核算中的劳务包括(C) A .工人劳动 B .农民劳动 C .工程师劳动 D .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D)A 、 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 、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 、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 =(B)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 、GDPB 、NDPC 、NID 、PI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 A)A . 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 、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 、商业存货的增加D 、购买设备的支出7.名义GDP 为1100,实际GDP 为1000,则 GDP 折算指数为(C) A .9 .09 B .90.91 C .1.11 D .110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一些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一、开篇导读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1教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3课程和题库: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经典教材被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作简单对比。
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1.从难易程度看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较为简单,属于初级偏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供第一轮复习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行文简单、说理浅显,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供初学者用;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也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清楚,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也被众多高校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属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该书经济增长部分写得特别精彩,可参照复习。
2.从内容体系来看曼昆《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整,把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偏重于阐述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对于古典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着墨不多;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更多是介绍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内容全面,融合了经济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教材偏重于阐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方法有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将封闭经济的宏观分析工具IS 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之中,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政策效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从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方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国家。
分析的前提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使在长期里,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在以上前提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但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基础货币的构成;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财政政策相对无效,但财政政策可以改变总支出的构成。
2.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s)答: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它是与固定汇率制相对而言的。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先后都实现了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
浮动汇率制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从总体上看,浮动汇率制相对固定汇率制有以下特点:①汇率形式多样化;②汇率不是纯粹自由浮动而是有管理的浮动;③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④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元化的;⑤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
3.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s)答:固定汇率制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从19世纪中末期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它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这两种类型。
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按金平价之比确定,汇率波动幅度以黄金输出点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为下限。
固定汇率制自发形成,并且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一般不会变动,各国之间的汇率也就能够保持真正的稳定,因此,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是通过国际间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建立起来的,各国货币当局通过规定虚设金平价来制定中心汇率,再通过外汇干预、外汇管制或国内经济政策措施,汇率被维持在人为规定的狭小范围内波动,固定汇率制人为形成,并且原则上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可以经常调整的,这样汇率也就可以经常变动,因此,这种固定汇率制严格说来只能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4.货币贬值(devaluation)答:货币贬值与货币升值相对,指国内货币价值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价值的减少。
在直接标价法下,通货贬值对应汇率减少;在间接标价法下,通货贬值对应汇率增加。
货币贬值后,本国货币只能兑换数量减少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因此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商品劳务的价格下降,使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变得便宜,因此,货币贬值能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一国货币贬值通常是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外汇短缺造成的。
外汇短缺,外汇汇率会上升,该国为偿付对外债务会减少对本币的需求,使本币汇率下跌,影响币值稳定而发生贬值。
5.货币升值(revaluation)答:货币升值与货币贬值相对,指国内货币价值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价值的增加。
在直接标价法下,通货升值对应汇率增加;在间接标价法下,通货升值对应汇率减小。
货币升值后,本国货币能兑换数量更多的其他国家的货币,使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变得昂贵,因此,货币升值会抑制出口鼓励进口。
一国货币升值通常是由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充足造成的。
当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就下跌,外国为偿付该国债务增加对该国货币需求,使汇率上升,货币升值。
二、复习题1.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解释当税收增加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而不是浮动的,会发生什么变动?答:(1)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当税收增加时,*IS曲线向左移动,*LM 曲线没有改变,如图12-13所示。
因此,总收入没有改变,但均衡汇率水平下降,导致出口增加,贸易余额变大。
图12-13 浮动汇率下税收增加(2)若汇率是固定的,当税收增加时,*IS曲线左移,为了维持汇率不变,*LM曲线也必须左移,如图12-14所示。
因此,当汇率不变时总收入降低。
净出口只受汇率影响,所以出口没有变化,贸易余额不变。
图12-14 固定汇率下税收增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对产出有影响,在浮动汇率制下对产出没有影响。
2.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解释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而不是浮动的,会发生什么变动?答:(1)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货币供给M减少,则实际货币余额/M P 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如图12-15所示。
在新的均衡点B,总收入减少,汇率上升,贸易余额减少。
图12-15 浮动汇率下货币供给减少(2)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减少货币供给M,那么本币就有升值压力,为了缓解这个压力,中央银行将出售本国货币,购买外汇,那么,就增加了货币供给M,使*LM曲线向右返回,直到重新回到LM 维持汇率不变为止,如图12-16所示。
所以,此时货币政策没有1效果,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都不改变。
图12-16 固定汇率下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制下对产出有影响,但在固定汇率制下对产出没有影响。
3.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解释当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配额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而不是浮动的,会发生什么变动?答:(1)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取消对进口汽车的配额,可能会增加进口,那么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汇率水平下,净出口将减少,净出口曲线左移,如图12-17所示。
净出口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汇率下降,但对产出没有影响,如图12-18所示。
同时因为()()()NX e Y C Y T I r G =----,而取消进口限制对于Y C I G 、、、都没有影响,所以贸易余额也不受影响。
因此,在新的均衡点B ,总收入不变,汇率下降,贸易余额不变。
图12-17 净出口曲线左移 图12-18 浮动汇率下*IS 曲线左移(2)在固定汇率下,取消对进口汽车的配额,首先净出口将减少,*IS 曲线也将左移。
但是,为了维持固定汇率,*LM 曲线会向左移动,使*IS 和*LM 交点对应的汇率在原来的水平上,如图12-19所示。
因此,在新的均衡点B 处,总收入下降,汇率不变,贸易余额减少。
图12-19 固定汇率下*IS 曲线左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贸易政策在浮动汇率制下对产出和贸易余额都无影响,但在固定汇率制下对产出和贸易余额有影响。
4.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各是什么?答: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
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各有利弊。
(1)浮动汇率的优点①浮动汇率制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或者强制措施。
②浮动汇率制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承诺维持某一汇率水平,因此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政府也不需要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而保存大量的国际储备。
③浮动汇率制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专注于内部均衡,从而可以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2)固定汇率的优点①固定汇率制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固定汇率制下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和浮动汇率制相反,由于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固定,不会造成竞争性贬值行为。
③政府不能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固定汇率制总是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储备外流,最终对固定汇率的维持构成威胁,而恢复经济的均衡还得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5.描述不可能三角。
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是指一国不可能同时拥有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如图12-20所示。
一国必须选择这个三角形的一边,放弃对角的制度。
图12-20 不可能三角第一个政策选项是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就像美国近年所做的那样。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实行固定汇率制,相反,汇率必须浮动以平衡外汇市场。
第二个政策选项是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就像中国香港最近所做的那样。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或地区就失去了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能力。
货币供给必须调整,以使汇率保持在其前定的水平上。
在某种意义上,当一国将其汇率与另一国固定,它就是在采用他国的货币政策。
第三个政策选项是限制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该国,就像中国近年所做的那样。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不再由世界汇率水平所固定,而是由国内力量所固定,很像完全的封闭经济的情况。
这样就可能既采用固定汇率又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历史已经说明各国可以而且确实选择了三角形的不同边。
每一个国家必须在三个不同的选项之间作出选择:即汇率波动(选项1)、为国内稳定而放弃货币政策(选项2)、限制其国民参与世界金融市场(选项3)。
不可能三角表明没有一国能避免选择三者之一。
三、问题与应用1.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预测在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对下面的每一种冲击作出反应,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a.消费者对未来信心的降低导致消费者支出减少而储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