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利用控根容器培育北美海棠苗木的技术研究
![利用控根容器培育北美海棠苗木的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7eaaf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b.png)
!"#$/第37卷,总第135期/2021(1)利用控根容器培育北美海棠苗木的技术研究王延松北京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12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苗木全根全冠栽植和反季节栽植,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需要培育出一部分能够满足这种栽植需求的苗木。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在自有苗圃进行了控根容器育苗。
控根容器培育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该技术培育的苗木有良好的根系且移栽季节限控根容器由于是专门调节控制根系,其苗木尤其是根系受到了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影响。
所以在培育技术和管理上也要有栽苗的以控根容器培育北美海棠为例,北控根容器苗和栽苗进行,主要栽植管技术进行分控根容器北 培育技术1引言1.1控根容器苗的原理及优势控根容器是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侧壁凹凸不平具有透气孔的用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的育苗容器,其内壁有一层特殊薄膜,且容器侧壁凸凹相间、外部突出的顶端开有气孔,当种苗根系向外向下生长接触到空气(侧壁上的小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根尖则停止生长,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出3个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当萌发的新根接触到空气(侧壁上的小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又停止生长并又在根尖后部长出3个新根,这样,根的数量以3的级数递增,极大地增加了短而粗的侧根数量,根的总量较常规的大田育苗提高20-30倍叫图1)。
图1控根容器控根容器苗栽植相对传统的地栽有很多优势,不仅可实现全年移栽,并且在一年内即可恢复正常生长,在运输和移栽过程中对根系损伤小,植物成活率高;可以全冠移植,原有树形保存较好,苗木品质好,容器苗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装备水平高,针对容器苗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能够缩短育苗年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咼苗木品质和出圃率;苗木移栽后生根快,成活后可以随时移植或移动位置,没有挖苗、掘苗的环节,减少土肥流失,大大延长了苗圃的使用年限,达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应用技术与研究
![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应用技术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b2534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05.png)
NONGTIAN SHUILI林木种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林业发展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石林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植被修复中,出现了苗木供给与山地造林绿化目标之间的失衡和矛盾,如何充分发挥国营石林林场独特的区位优势、林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盘活国有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能力,最终实现以短养长、以林养林的发展目标,是国营石林林场必须探索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为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苗木需求。
合格的林木苗木是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为深入开展石漠化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破坏、违规占有森林资源等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方案苗木需求,势在必行。
无患子、清香木等优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以满足石林县和昆明市林业生态建设及植被修复对优秀乡土树种苗木的需要为目的,充分考虑石林县气候条件和项目实施地土壤及其基础设施现状,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为石林县及昆明市培育、提供合格的优秀乡土树种壮苗。
本文阐述了如何培育乡土树种苗木林,同时,针对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应用进行探讨。
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的基本原则(一)典型选地原则统筹考虑全县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科学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育苗地,提高种苗适应性,为苗木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乡土壮苗原则及依据加快主要乡土造林树种苗木培育,严格种源、苗源的引入,选择已经过科学筛选的乡土树种生产基地采购种子和壮苗,进行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确保乡土树种壮苗的产出率。
(三)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原则在严格苗源、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定期监测乡土树种苗木生长状况,分析总结所培育乡土树种苗木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措施的科学性,为乡土苗木培育探索适宜当地推广的实用技术。
北方地区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
![北方地区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8e079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c.png)
林 业 科 技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2期(下转第231页)北方地区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魏正连(宁阳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山东宁阳 2714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桃苗木的繁育水平和标准化栽培不仅能帮助种植户脱贫致富,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
如何应用桃苗木标准化的繁育技术已经成为果农紧密关注的重点话题。
针对当前桃苗木标准化繁育过程中存在的品种质量不一、繁育技术不规范以及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北方地区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种植户实现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北方地区0 引言培育并生产品种纯正、存活率高的优质苗木不仅是果树育苗的目的,也是建立苗木标准化繁育的基础条件。
桃苗木的标准化繁育对于规范生产标准、减少病虫害威胁以及提升桃苗木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发展桃苗木标准化繁育必须要从砧木品种、母本树的质量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解决桃苗木的标准化生产中的问题。
本文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北方地区桃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的研究。
1 桃苗木标准化繁育的要求1.1 砧木的选择砧木是影响桃苗木标准化培育的基础和关键,不仅影响苗木的存活率,还对果园整体美观性、果园管理以及果树品质具有较大影响。
当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多以山桃作为砧木,这些山桃是以自然实生群体所结种子为主。
而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桃苗木在标准化繁育过程中很难形成规范整齐的苗木。
因此,北方地区选用山桃作为砧木时,必须选择结种量多、抗逆性强、萌芽率高的单株,同时还应采用无性繁殖的手段进行桃苗木的标准化培育。
1.2 嫁接品种的选择不仅砧木会影响桃苗木的标准化繁育,嫁接品种也是影响桃苗木品质的关键。
在挑选桃品种时,种植户必须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和桃苗木的品质进行挑选,保证母本园的优良品质,将花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标准化繁育的原材料,以此保证果品的产量。
园林绿化中苗木栽植技术研究
![园林绿化中苗木栽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c32e29aaea998fcc220e2f.png)
园林绿化中苗木栽植技术研究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城市环境要求也有所提高。
构成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园林树木,这也是不能缺少、应用最多的材料,而且园林树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的美观效果,因此在栽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进行,合理、科学的完善好施工过程,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中的苗木栽植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字:苗木;园林绿化;栽植技术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这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城市都拉大了城市框架,对于广场、绿化、道路等一些基础设施也在加强建设,努力的改善着城市环境。
园林绿化中的苗木栽植,不光会受到空气干燥、土壤板结、烟尘、路面辐射的危害,同时也会受到地上地下管线的影响,因此在苗木栽植时我们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一栽植前的准备1明确好施工任务量和设计意图在开始施工前,我们要先明确好这些问题:(1)设计意图;(2)工程施工的期限;(3)工程材料的来源;(4)工程任务量和范围;(5)运输情况;(6)通常都是以施工现场和周围的水准点来做为定点放线依据的,如果不具备条件,那么可以和设计部进行协商,从而将一些永久性的建筑确定为依据;(7)要了解好施工地段地上地上的情况,相关部门对于地上物处理、保留的要求,了解好地下各个管线、电缆的情况,从而避免施工出现事故。
2现场准备对于施工现场的渣土、垃圾要及时清理,对于会妨碍施工进行的障碍物要迁移、拆迁,根据设计图纸对地形进行整理,要让其能够和广场标高、四周道路合理的衔接,从而保证绿地的排水能够通畅。
在使用机械来平整土地的时候,要先了解好其地下有没有管线,防止因为机械施工而损坏到地下管线。
二定点放线定点放线就是在施工现场预测出栽植苗木的位置、株行距,因为栽植树木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定位放线主要有自然配置灌、乔木放线法,等距弧线放线法和行列式放线法这三种。
(1)坐标定点法就是根据植物的配置疏密度,按照一定比例在现场、设计图中打好方格,然后用尺子在图上某个方格内树木横纵坐标的尺寸,接着用皮尺按照这个位置量出在现场的方格。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研究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fcb2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a.png)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研究林业工程是指在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是林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苗木的培育、移植和管理等方面,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苗木培育技术1.选择优质种苗: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效果,因此在苗木培育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种苗进行培育。
一般来说,需要选取具有良好生长特性、较高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种苗,以确保其在移植后能够顺利生长。
2.科学施肥:在苗木培育过程中,科学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其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合理管理: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合理的管理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适时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移植造林技术1.选择适宜的移植时间:移植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比较适宜的移植时间,因为此时气温适宜,苗木较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其快速生根和存活。
2.合理的移植方法:移植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包括整株移植、修剪后移植、球根移植等。
在移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防止损伤,这对于苗木的成活非常重要。
三、技术应用研究1.应用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被逐渐应用到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中。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种苗、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质量和生长速度。
2.研究改良传统方法:传统的苗木培育和移植方法虽然经验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改良传统方法,提高其效率和质量,是当前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园林树木栽植实验报告(3篇)
![园林树木栽植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2e88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a.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园林树木栽植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为了提高园林树木栽植的成活率和观赏性,本实验对园林树木栽植技术进行了研究。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园林树木栽植的基本技术;2. 探讨影响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因素;3. 分析园林树木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措施。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园林树木,如松树、银杏、樱花等。
2. 实验方法:(1)栽植前准备:对树木进行修剪,剪去枯枝、病枝,调整树冠,使树木通风透光。
对栽植地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2)栽植时间: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此时树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树木恢复生长。
(3)栽植方法:采用坑栽法,挖栽植坑,坑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树木的根球直径和高度。
栽植时,将树木放入坑中,使树冠保持水平,树根舒展。
回填土壤,踏实,确保树木稳固。
(4)栽植后管理: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栽植成活率:本实验中,松树、银杏、樱花等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5%、90%、93%。
说明本实验采用的栽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园林树木的成活率。
2. 影响栽植成活率的因素:(1)树木质量: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树木是保证栽植成活率的关键。
(2)栽植时间:春季和秋季是栽植的最佳时期,此时树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树木恢复生长。
(3)栽植技术:采用合适的栽植方法,确保树木稳固,有利于树木恢复生长。
(4)养护管理: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措施对提高树木成活率至关重要。
3. 养护管理措施:(1)浇水: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生长季节,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适时浇水,防止干旱。
(2)施肥:生长季节,根据树木需求,适时施肥,补充营养,促进生长。
(3)修剪:定期修剪,调整树冠,保持树木形态美观,提高观赏性。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木,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确保树木健康生长。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ba8d8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f.png)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
其中,林业工程作为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提高重视度,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
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引言:林业工程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林业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苗木培育、移植造林等工作无法有序进行,甚至还阻碍了林业的发展。
因此,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技术手段,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一、林业工程苗木培育要点分析(一)合理选择、处理种子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种子的选择与处理会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效果。
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在结合地区实际充分分析育苗成活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风选、水选、粒选等方法来筛选树种,以此保证种子的质量。
与此同时,也要及时将不好的种子去除干净。
在种子选择好以后,可以热水(或温水)、70°草木灰溶液等来浸泡树种,以此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
(二)科学处理土壤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土壤质量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存活率。
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提高重视度,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处理土壤前,综合检测和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如,土壤酸度过高的话,可以增加草木灰;土壤碱性过高的话,则可以增加腐熟松林木。
第二,按照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对土壤消毒,以此保证消毒效果,并杜绝病虫害问题的发生。
如,针对土壤中的立枯病、角斑病,可以将50毫升的福尔马林药剂与10千克的水掺在一起,再将其喷洒在土壤表面,之后再覆盖塑料膜,直到气体挥发干净以后再播种树种。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98b0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d.png)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祁连山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区之一,在该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
而圆柏,是祁连山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造林效果好等优良特点,因此在当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造林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育苗难度大等原因,导致圆柏育苗造林工作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和困难。
因此,本文针对祁连圆柏的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旨在为祁连山的植树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
一、祁连圆柏的生态环境特点祁连山地形多样,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广泛,属寒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少,冰川河流较多,自然条件劣,生态环境脆弱。
祁连圆柏树种自然生长在海拔2600-4000m,气温年平均值0℃,年降水量在300-500mm之间,光照充足,土壤贫瘠。
圆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坡和南坡,南坡为主,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河谷、山坡、原野等地,大多生长在石灰岩或石灰质土壤上。
祁连圆柏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它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快,抗旱性强,易于繁殖,满足一定的养分需求,适应性广泛,对于贫瘠的山地土壤、恶劣的气候、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一)育苗基质的选择祁连圆柏的育苗基质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选择,通常选用砂质土或屑石质土进行混合,比例为1:1。
基质在使用前需要消毒处理。
(二)圆柏种子的采集和处理圆柏成熟期在9月-11月,成熟种子可在成熟枝上采摘得到。
采摘后,在干净的场地上晾晒,将果皮剥掉,将种子遴选,去除翅子、异物和破种,贮存于室内或地下室防潮处。
(三)圆柏的播种方法圆柏的播种采用塑料盆或者育苗箱进行。
首先在盆底铺设一定的基质,然后均匀播种,种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种植后浇水保持适当的湿润度,遮荫保护,室温控制在15℃-20℃之间,一般可以在25天左右出苗。
(四)圆柏的育苗管理圆柏的育苗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松土、消毒等。
浇水要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
施肥应选择针叶类植物专用肥料,每隔一个月左右施一次,以供给圆柏树苗必要的养分。
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
![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4b85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c.png)
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摘要】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是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树种,其培育技术对于景观树木的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夏橡实生苗木的培育技术,然后分别从选种原则、育苗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营养需求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对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夏橡实生苗木的生长和生存率。
结论部分指出了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为优良景观树木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选种、育苗、管理、病虫害防治、营养需求、重要性、建议1. 引言1.1 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概述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是指在夏季种植的树木种苗,其培育技术对于景观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夏橡实生苗木在园林景观中具有树形优美、叶色艳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公园建设、庭院景观等方面。
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原则、育苗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营养需求技术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夏橡实生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品质,为景观绿化工作提供优质的树木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园林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促进优良景观树木夏橡实生苗木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夏橡实生苗木选种原则一、来源选择:夏橡实生苗木的来源对其生长发育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应选择正规生产基地或农业科研单位引种的优良品种进行生产,确保树木品质。
二、品种选择:在选种时应考虑夏橡树种的习性、抗逆能力、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效果。
三、健康状况:选种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夏橡实生苗木,避免引入病害源或虫害,影响整体林木健康。
元宝枫育苗造林应用技术与方法研究
![元宝枫育苗造林应用技术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0da8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5.png)
元宝枫,也称元宝槭、平基槭、五角枫、枫千树等,为槭树科槭树属,是自然分布于我国北方的落叶乔木。
元宝枫用途广泛,全身是宝,是一种集中了多种效益的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树种,具有广阔的种植和利用价值。
一、元宝枫的特性元宝枫树高可达8-10米,树叶以单叶对生,如掌状分为五个角,每个角自先端逐渐变尖。
元宝枫的花较小,呈黄绿色,花为顶生,花序为聚伞状,4月份时叶与花同时绽开。
元宝枫的翅果为扁平状,翅较宽比果核略长,类似于元宝,9月份为果实成熟期。
元宝枫是一种深根性的树种,有很强的萌蘖力,生长较其他树种缓慢,但有较长的寿命。
元宝枫为喜阳、耐荫树种,尤其喜侧方庇荫,适宜在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但气候过于干冷的地区,不利于其良好生长。
元宝枫耐旱性强,但不耐涝。
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中性、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长,在土层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元宝枫的生长速度为中等偏下,较少病虫害。
可以抵抗氟化氢和二氧化硫,并有较强的吸附粉尘的能力。
二、元宝枫播种育苗1、种子采集元宝枫繁殖多采用播种的方式,因此,播种前需采集种子。
种子翅果成熟以后,还有较长时间停留在树上,可以使采集种子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但应尽量早采集。
可采取立木采集,或用木棍将翅果敲落在地上收集等方法。
作为母树的元宝枫应为15-20年以上的壮年树,母树应健康无病、长势健壮,可在10月份当翅果从绿色变为褐色后将其采下,然后在阳光下晾晒3-5天,将杂质去除可以得到种子。
种子的纯度应达到95%以上,优良种子占80%以上,千粒重平均为136克。
2、种子处理虽然元宝枫的种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密封干藏可以保存3年,但在用于元宝枫繁殖时,最好选用头年秋季采集的饱满新鲜的良种,尽量避免使用陈种。
为确保种子正常发芽,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经元宝枫育苗实践表明,对种子进行催芽,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还能促进早出苗,出齐苗,长势均匀良好。
种子催芽主要有沙藏催芽和水浸种催芽两种方式:①沙藏法通常在播种前8天开始进行。
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研究
![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c8132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36.png)
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研究摘要: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的意义更加重大。
本文将深入探讨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苗木培育;管理技术;种子选择;播种育苗一、林业苗木培育主要技术(一)种子选择在林业苗木培育中,种子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树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生长环境,更快地生长发育,从而在之后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择种子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
不同的树种对气候和土壤有着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树种可以保证其在此环境中正常生长,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在选择种子时,需要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要求[1]。
例如,松树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而杨树则适应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在选择种子时,需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种子。
在选择种子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气候条件:不同的树种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湿润气候条件下适合种植杨树和柳树等喜湿润环境的树种,而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则适合种植松树和柏树等耐旱树种。
土壤特点:土壤的类型和特点也是选择适合树种的重要因素。
例如,酸性土壤中适合种植杜鹃和山茶等喜酸性土壤的树种,而在碱性土壤中则适合种植槐树和白蜡等适应碱性土壤的树种。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要求: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要求也不同。
在选择种子时,需要了解这些特性,并确保种子来源可靠,避免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影响苗木的生长。
(二)播种育苗首先,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是播种育苗的关键。
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播种时间也需要根据树种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些树种在春季播种较为适宜,因为春季气温回升、湿度适中、阳光充足,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苗木的生长。
三叶木通育苗技术研究
![三叶木通育苗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f3585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三叶木通育苗技术研究一、三叶木通苗木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繁殖方法有4种:种子繁殖、埋条繁殖、分根繁殖、扦插繁殖。
1 种子繁殖在9—10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食用果肉,留下种子及时秋播。
种子先用碱水搓洗,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干水分,及时撒播在已整理好的苗床内。
种子繁殖简单易行,繁育出来的苗木结果迟,一般3年以后方能结果,生产一般不采用。
2 埋条繁殖三叶木通藤茎萌芽力强,选1,2年生枝蔓埋入土中,1个月后即可生根,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一般定植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实。
3 分根繁殖分根繁殖在早春萌芽前进行。
一兜多株的可用手从根部分成多株。
在不剪断枝蔓的情况下,当年定植当年结果。
4 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蔓,剪成10cm 长的枝条,扦插到已整理好的苗床内,注意水渍、遮萌、防旱。
如有条件,可用ABT2号生根粉浸枝蔓扦插,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周惠玲等对三叶木通扦插育苗也进行了研究[8],通过对三叶木通进行不同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0mg,kg的ABT2号生根粉浸泡2h扦插育苗,其扦穗生根为环状爆发式生根,根量比对照多一位。
萘乙酸(NAA)和清水(对照)处理插穗均为单侧式星点壮生根,二者生根时间和数量基本一致。
从苗高生长量看,ABT2号生根粉处理比对照大65,,全年生长期比对照延长近1个月,用浓度为100mg,kg的萘乙酸处理高生长量比对照大16,,全年生长期基本一致。
另外,不同的扦插时期对成活率亦有影响,硬枝扦插,春、夏、秋三季成活率都较高,而带叶的嫩枝扦插可促进苗木生根和高生长,同时对发枝数亦有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培育优质苗木的目的。
二、造林技术研究1 园地选择栽种三叶木通应考虑地势、地形、土壤、排灌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选择土层深厚、光照条件好的林地建园,土层深度最低不能小于60cm。
2 造林技术1 )、造林季节和栽培方法三叶木通和其它常绿果树一样,秋冬季至第2年春季发芽前皆可种植,黔南地区可在10月至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冬季气候干旱时宜春植。
桂花优质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桂花优质苗木培育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55a2ffff00bed5b8f31d76.png)
桂花优质苗木培育技术研究桂花是我国著名的芳香植物,自古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本文介绍桂花培育技术,包括栽培前的准备、苗木栽培、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总结了苗木培育过程中应正确掌握的事项,以为桂花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标签:桂花;培育管理;病虫防治;注意事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木犀科、木犀属,别名木樨、仙树、九里香、花中月老等。
桂花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
由于新的市场发展需要,了解桂花的栽培技术要点非常有必要。
本文就对桂花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研究。
一、桂花苗木栽培前的准备1.工具和土地的准备准备好栽培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并将准备用于栽培的土地准备好。
2.桂花苗木的准备首先,进行修枝处理,这个过程包括修剪掉病枝、弱枝、残枝、细枝、密枝及无效枝。
在剪枝工作完成后,对3cm以上的枝干伤口用涂膜剂或薄膜包扎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细菌侵染;其次,进行根系处理,主要是修剪病根、残根、弱根。
根系处理完后,侵入生根营养液和杀菌剂中约1min,以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二、桂花苗木栽培过程苗木的栽培过程是苗木栽培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1.挖穴先确定挖穴的位置,然后确定大小。
挖穴大小应依据所栽培苗木根系大小决定,通常是苗木根系大小的1~2倍。
在挖穴过程中产生的表层土和生土层不要混放在一起。
2.培植在培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腐熟的农家肥料放至穴底,可以选择猪粪、牛粪和鸡粪等,使其均匀混合后再铺上一层8cm左右的表层土。
其次,放置苗木,放苗木时,要注意对于自带土苗木根系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土球和穴土之间的充分融合,要避免在打松土球的过程中伤及苗木根系。
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要点与管理方法探究
![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要点与管理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104a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c.png)
第58卷 第1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1 2024年1月GUANGDONG CANYE Jan . 2024·77·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1.26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要点与管理方法探究黄岚珂 李宝通 张 瑞(和田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和田 848000)摘 要 园林绿化工程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赋予城市独特景观。
面对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高效、美观、生态的园林绿化,是每一个园林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文章对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培的技术要点与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1-77-03苗木是园林绿化中的核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为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感体验。
然而,这些苗木健康茁壮地成长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土壤、水源和阳光,还需要园林从业者精心的策划、精湛的技艺以及持续的用心管理。
1 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要点1.1 栽植前的准备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是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绿化工程的成败[1]。
对于苗木栽植技术,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园林设计者需要根据园林的整体设计风格、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苗木种类。
第一,选择根系发达、形态均匀、无明显伤痕的苗木。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的苗木种类也应有所不同。
栽植前要确保苗木健康、无病虫害。
第二,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如调整土壤的pH 值、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物等,为苗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预先挖好尺寸合适的植穴,一般来说,植穴的大小应为苗木根团的2倍~3倍,植穴的形状和深度要根据苗木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
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42218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8.png)
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展开研究。
首先,探讨了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苗圃管理技术以及育苗基质与育苗技术创新等方面;其次,分析了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移植后的管理措施;最后,总结了造林地选择与准备、造林方式选择与技术创新以及造林后的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为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技术引言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林业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旨在系统探讨苗木培育、移植和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一、苗木培育技术研究(一)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苗木选育及品种选择是林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
在苗木选育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目标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选育和选择过程,才能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整体生长质量,进而有效地提升造林的成功率和成效。
(二)苗圃管理技术苗圃管理技术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苗圃管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措施来照料苗木。
首先是合理的浇水,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科学确定浇水量和频率,确保土壤湿度适宜。
其次是科学施肥,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定期修剪也是苗圃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修剪枯枝病叶,保持苗木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另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施用农药或生物防治剂,及时防治苗木上的病虫害,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通过良好的苗圃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移植和造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见林业树木高质量扦插育苗方法研究
![常见林业树木高质量扦插育苗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c8d3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d.png)
随着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树木育苗技术也在进步。
做好育苗工作,能够提高林业树木多样性,促进各项林业工作的开展。
如何合理选择树种,提高育苗成活率,控制育苗成本,是育苗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常见林业树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提高育苗质量的方法,结合扦插育苗应用案例,总结了如何开展好树木育苗工作。
一、关于林业育苗材料的研究在林业育苗材料的研究中,主要是对栽植于林业中的树种进行研究,或利用树木的植株作育苗材料。
现在主要是研究树木植株,以植株为材料,首先要看植株的繁殖力,然后在树苗生长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树枝。
二是通过对植株的培养,从植株体内分离出生长细胞,培养出相应的细胞。
把成熟的细胞移植到不同的植株中,可以让那些不能正常生长的植株再次生长。
与常规的植株培育技术相比,细胞培育技术要求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
然后把这些细胞移植到那些缺少生长能力和受损的植株上,使其在新的植株中继续繁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生长体系。
在细胞培育技术中,必须注重细胞繁殖系数,通过繁殖系数的调节,可以调节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从而合理地利用生长空间,从而保证每一种植株都有较好的生长空间。
另外,通过繁殖系数来测定植株的生长周期,在一定时期内,利用不同的种子,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植株。
因此,在发展园林树木育苗技术中,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群体培育,其优点是在无菌条件下,能够增强植株的遗传功能,维持植株的遗传特性。
另外,在目前的条件下,组织培养方法是维持育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树种的特性,使其获得新的树种。
这种技术的使用,必须在严格消毒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持续地对植株的细胞进行诱导,使得研究周期延长。
因此,在园林育苗繁育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组织培养方法,以提高其繁殖能力,不仅可以获得新的树种,而且可以增加其观赏价值。
二、容器的改进1、循环型容器。
这种容器在种植时不能与苗木一同种植,可以重复利用。
榉树播种育苗及苗木培育技术应用研究
![榉树播种育苗及苗木培育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6e5b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0.png)
榉树播种育苗及苗木培育技术应用研究蓝子杰1,吴奔1,叶周鑫1,邱益平2,蓝云龙3(1.丽水市处州林业珍贵种苗有限公司,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市白云山林场,浙江丽水323000;3.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榉树是我国目前尤为重要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现出自身真正价值。
榉树播种整体流程以及相关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基于此,对榉树播种育苗以及苗木培育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先介绍了榉树利用价值以及基本情况。
之后具体分析了播种方法以及技术应用要点。
进一步了解到如何全面提高榉树播种技术水平,给社会带来了技术帮助,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榉树播种;播种育苗;苗木培育中图分类号:S79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8-0136-030引言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榉树的有效利用受到了制约,目前榉树正处于较为濒危的情况,数量受到控制,我国林业有关部门对其重视程度非常高,应利用好相应资源,全方位有效运用相关技术,使宝贵资源真正服务于人类。
1榉树概述榉树,又叫做血举或沙榔树等,属乔木,高度较高,能达到30m左右,目前,在我国是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域较为广泛,生长周期较长,有宝贵的利用价值。
1.1形态特征榉树的树冠整体呈伞状,树叶是单叶对生,主要呈薄纸状,逐渐变成厚纸质状。
树叶的大小以及形状会发生改变,类似卵形,长度一般是在3.5~10cm,而宽度在1.6~5cm。
在树叶的边缘处有锯齿状,且是短尖头[1]。
侧脉一般是在8~16对。
花拥有短梗,雌花通常无梗,核果也是如此,在顶端处还会出现凹陷问题,长度约在2.6~ 3.6mm。
通常情况下,榉树的花期在4月,果期在10月左右。
1.2生态习性榉树喜爱有光的地方,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更利于整体的生长,在湿润肥沃的土壤力能够更健康存活。
榉树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酸性、中性以及碱性的基础上都能良好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榉树不能存在积水状况,此外,在较为干燥的土壤里,榉树也很难生长。
新时期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新时期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70232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a.png)
新时期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分析2吉林省永吉县林业局口前林场吉林省 132200摘要: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是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苗木培育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阐述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包括育苗地选择、土壤整理、种子处理技术、幼苗的管理与抚育技术;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移植造林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苗木培育;移植造林前言:在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林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林业工程建设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通过林业工程建设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提升人们的经济水平。
在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是成为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以在林业发展中需要不断优化苗木培育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1.1育苗地选择在林业苗木培育之前,首先需要对育苗基地进行选择,林业育苗基地的选择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在育苗基地选择中,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考虑,然后根据需要培育苗木种类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案。
在育苗基地的选择中,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和地势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避免出现积水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
土壤质量对育苗至关重要。
应选择土壤肥沃、结构疏松、透气性好的地方,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其次如果育苗基地周围存在污水池就会对附近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对苗木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育苗基地选择中尽可能远离污水池,更好的保证苗木健康成长。
最后在育苗基地选择中,需要光照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区域作为育苗基地,可以降低大风对苗木的影响,提高苗木培育品质。
绒毛润楠绿化苗木培育技术
![绒毛润楠绿化苗木培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574c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8.png)
绒毛润楠绿化苗木培育技术绒毛润楠是一种优秀的绿化苗木,具有生长迅速、叶片细腻柔软、观赏效果突出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绿化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喜爱。
在实际生产中,对绒毛润楠绿化苗木的培育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绿化建设。
一、绒毛润楠的生态特性绒毛润楠(Kerria japonica var. ownonis)是蔷薇科绒毛润楠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中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
它是一种常绿灌木,植株高约1米至2米,叶片呈椭圆形,具有丰富的绒毛,叶片光泽度高,观赏性强。
绒毛润楠的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能力强,适应性较广,适合于栽植在路边、庭院、公园、景观绿地等环境中,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绿化苗木。
二、绒毛润楠的繁殖方式常用的绒毛润楠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等。
播种繁殖是指利用绒毛润楠的种子进行繁殖,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繁殖周期较长。
扦插繁殖是指利用绒毛润楠的茎、叶或根等部位进行扦插繁殖,操作较为复杂,但繁殖速度较快。
分株繁殖是指将成年绒毛润楠植株的地下茎或地上部分切割成若干个小株,然后分别移栽到新的生长环境中,该方式成活率较高,繁殖周期较短。
三、绒毛润楠的培育技术要点1. 种子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无虫的成熟绒毛润楠植株,采集果实并晒干。
2. 种子处理:将绒毛润楠的种子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左右,可加快种子发芽。
3. 播种管理:选用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的育苗土壤,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然后轻轻覆土,保持育苗土壤湿润。
4. 温湿环境:在播种后,将育苗盘或育苗箱置于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5. 嫩苗移栽:当绒毛润楠的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避免晒伤或移植伤。
6. 管理养护:定期给予适量的水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注意及时除草、松土,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25474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e.png)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分析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都有了良好的发展,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
在此过程中,国家加大了对于林业工程的建设。
林业工程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需要通过苗木培育方式来优化生态环境,在提高林业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林业工程展开分析,并对区苗木培育技术术提出个人看法,实现对林业技术的优化。
文章首先针对苗木培育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引言对林业工程的发展来说,就是通过有效的造林措施,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平共处。
苗木培育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林业工程对苗木培育有着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林业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应用,保证我国林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质的苗木、合适的土壤、科学有效的先进技术,以及合理规范的管理手段来实现植树造林工作的完成。
1苗木培育苗木培育是结合地方绿化需求所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对未出圃的树苗进行科学培育,可以让苗木的规格、树形、成活率得到保障,因此苗木培育是林业工程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相辅相成,只有具备高质量的苗木培育能力,才能让移植造林效果得到应有的保障。
不同地区对于林业工程的需求各不相同,相较于南方,北方林业发展的难度往往会更高,因为北方无论是土壤肥沃度还是自然环境都存在明显劣势,因此北方地区为了优化生态环境,就必须主动加强对林业技术的研究,以人工干预的方式来提高移植造林结束后的苗木存活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北方季节分明,不仅冬季冷且时间长,在春季又少雨干燥,所以在开展苗木培育时必须从各个环节的细节入手,以此来克服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达到提高移栽造林后苗木成活率的目的。
2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2.1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既是进行育苗培育的基础工作,又是其先决条件。
在选择种植地区时,需要种植工作人员到种植地现场查看,并对影响苗木生长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统一记录和分析,确保育苗地的基础培育条件能够符合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摘要】如何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是摆在我国林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通常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选育良种因地制宜,二是科学管理强化经营。
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种苗都是林地的根基,如果在基因上没有好的基础,无论多么科学的管理手段都无法得到满意的产量;而在管理上面敷衍了事,只会徒劳无用,甚至对未来产生无穷害处。
所以,林木良种的选育不仅关系到林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时刻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如果苗木的繁育出现问题,那将无法为整个林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因此林木良种的培育工作直接关系到种苗的质量,进而关系到我国人工造林的效果。
苗木的培育技术又是培养良好种苗的基础,本文通过不同种类的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尝试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种苗发展道路。
【关键词】苗木培育技术
种苗是整个林业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林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石。
仅仅数量上面的增长在种苗的发展上来说是不够的,质量上面能否合格,价格是否合理都是衡量种苗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缺一不可。
现如今的林业建设以及绿化需要使得我们对种苗的质量,品种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果品种的路子不对那储备量大也没用,质量低劣的产品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现代更影响着未来,数量的不稳定会使供需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种苗价格的大起大落,进而波及到整个生产过程。
对于种苗品种,质量,价格等放面的保障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1]。
对林木生产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以及构建合理合法的种苗发展体系能够为林木的生产实践提供巨大的指导意义。
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种质资源无法有效的收集和储存,选育良种的研发能力不足,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管理能力不足等。
种苗的质量由苗体自身品质以及遗传品质所决定。
苗体品质就是指当苗木脱离苗圃时候的状态,包括材料特质和性能特质。
性能指的是苗木对于冷热的抗性,根生长势等方面,在许许多多质量指标当中,由于形态指标易于测量观察所以被大多数人使用,被观测的项目包括根系,苗高等。
遗传品质则体现在遗传多样性上面。
本文从苗木培育的技术手段出发,通过对裸根培育技术,营养苗培育技术,容器培育技术和裸枝培育技术的描述,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培育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希望能为我国现阶段林业幼苗培育提供些许建议。
1,裸根苗培育技术
裸根苗培育的方法通常情况适用于针叶树这一类的苗木栽培管理当中,同时此技术在整个育苗技术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进行大面积播种的模式当中应用效果是非显著。
随着时代的进步,育苗技术也在逐渐突破枷锁[2]。
在这样的
大背景下使得进行播种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栽种地区土质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所在的的气候环境和土地状况选择完善可行的培育技术。
苗木的栽培技术当中,播种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会对整个苗木不同生长期的产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结合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推测出科学的播种时间。
一般苗木最合适的播种时间是五六月份左右,这个时候土壤温度大约在10摄氏度左右,是最适合苗木早期生长发育。
在播种的时候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种植密度,密度对整个地区林木今后的生长高度和树干的粗细程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栽种之前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个既有利于苗木生长又有利于提升产量的栽植密度。
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苗木他们的栽植密度可能存在差异,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过往的经验和资料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在整个造林的过程中苗木的生长状况。
2,营养苗培育技术研究
在上世纪50年代时,我国开始对苗木栽培当中的插根苗以及埋条苗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在容器育苗和嫁接移苗的相关技术进行摸索;同时打开了菌根育苗的大门,这种育苗方式是将培养的牛肝菌菌丝接种到松树的苗上面,效果显著。
80年代时,插根,埋条和压条等育苗方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例如泡桐的树苗在经过催芽之后,在进行移栽时进行地膜覆盖和套作栽植等新手段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了泡桐的存活率和产量。
同时刺槐树木的细根段育苗的技术和马尾松扦插技术的应用使得营养育苗的手段不断更新发展。
比如“改良皮下接”“接炮捻”等传统的嫁接工艺在得以继承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另外,异砧嫁接培育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进入80年代以后,对于扦插生根技术的部分环境因素开始进行人工控制,良好生根激素的甄选和使用以及插条制
备工艺的不断完善从侧面证实了对这部分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过全天进行光照以及不断调整水分湿度的方式不断改善扦插枝条的环境,通过蛭石或者是珍珠岩等材料调整基质当中的含水量和空气含量;对于被采枝条的树木反复进行复壮从而探索再生部位于已经扦插的枝条之间的差异;利用NAA等生物刺激素诱导穗条生根并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索。
在这基础之上,桉树,枣树,葡萄等树木的培养技术日趋完善并且达到了工厂化育苗的规模[3]。
在许多科研单位当中都开始对林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深入探索,这使得组织培养技术所囊括的树种越来越多,现如今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类种苗基地当中。
最近几年,又有新的苗木培养技术被探索出来,比如利用细胞工程等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的的研究人员将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运用到育苗当中,成功培育出鹅掌楸,现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
3,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和裸根苗相比较,容器苗存在着先天的优势,例如不受季节限制,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根系不会裸露在外部等十分适合土壤肥力不高,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
因此世界各国在容器育苗的技术上面投入巨大,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育苗方式更加完善,并且逐步机械化。
中国对于容器育苗的研究相对缓慢,在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尝试。
在“七五”计划期间,中国在不同地区分别建成了年产100多万株的实验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针对不同种类苗木所需要的基质配方,虫害防治,环境因子等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攻关[4]。
位于石家庄的研究所研制出先进的温室以及灌溉设施;广东科研所探索出育苗地模式化流水线,这个流水线可以一次完成从装土到播种等十几道程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容器育苗机械化水平低下的
问题也在大量技术攻关之后得以解决,现如今已经探索出可以对温度,光照等因素进行调控的自动化温室;可以随时调控水分含量的喷灌和滴灌等新型灌溉技术;能够进行大规模作业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
但是可惜的是这套模式至今未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之路也异常艰辛,这导致我国容器苗自动化,机械化生产未能达到较高水准。
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容器苗生产上依然使用手工装填的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容器苗的发展。
80年代后期,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对容器苗繁育过程开展了全面的研究,这个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容器的材质和规格,营养基质的配比和组成,环境因子的调控等。
陕西林科所研制出蜂窝状容器;两广等地先后筛选出大量松树种类的培养基。
大量的新技术新思路被应用到容器育苗当中进一步促进了全国部分省区苗木工厂的建成。
4,播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播种育苗是我国苗木培育研究的主要方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种子的前处理以及种子播撒之前对土壤的预处理上面,同时也开展了部分作用在林木幼苗培育阶段的肥料实验来提升苗木品质。
到了80年代,圆柏,红松等树的种子休眠机制逐渐被人们揭晓,这使得种子催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这个时候播种育苗的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
在这之后,以播种时间,施肥量,播种量为主的影响因素被人们持续研究,这使得播种苗培育方式逐渐成熟。
总结
苗木培育手段多种多样,培育过程困难重重,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有越来越专业的技术知识。
学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幼苗培育方法,不断提升苗木培育的专业化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林木幼苗的品
质,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保障,使我们得到金山银山的同时保住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侯元兆,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世界林业研究,2007(4).
[2]苍久和,宿建军.中国林木育苗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J].中国林副特产,2004(5)
[3]陈岳武,树木良种选育方法,北京[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3)
[4]程丽秋,邢伟.浅谈林木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