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摘要】如何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是摆在我国林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通常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选育良种因地制宜,二是科学管理强化经营。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种苗都是林地的根基,如果在基因上没有好的基础,无论多么科学的管理手段都无法得到满意的产量;而在管理上面敷衍了事,只会徒劳无用,甚至对未来产生无穷害处。所以,林木良种的选育不仅关系到林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时刻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果苗木的繁育出现问题,那将无法为整个林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因此林木良种的培育工作直接关系到种苗的质量,进而关系到我国人工造林的效果。苗木的培育技术又是培养良好种苗的基础,本文通过不同种类的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尝试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种苗发展道路。

【关键词】苗木培育技术

种苗是整个林业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林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石。仅仅数量上面的增长在种苗的发展上来说是不够的,质量上面能否合格,价格是否合理都是衡量种苗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缺一不可。现如今的林业建设以及绿化需要使得我们对种苗的质量,品种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果品种的路子不对那储备量大也没用,质量低劣的产品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现代更影响着未来,数量的不稳定会使供需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种苗价格的大起大落,进而波及到整个生产过程。对于种苗品种,质量,价格等放面的保障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1]。对林木生产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以及构建合理合法的种苗发展体系能够为林木的生产实践提供巨大的指导意义。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种质资源无法有效的收集和储存,选育良种的研发能力不足,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管理能力不足等。种苗的质量由苗体自身品质以及遗传品质所决定。苗体品质就是指当苗木脱离苗圃时候的状态,包括材料特质和性能特质。性能指的是苗木对于冷热的抗性,根生长势等方面,在许许多多质量指标当中,由于形态指标易于测量观察所以被大多数人使用,被观测的项目包括根系,苗高等。遗传品质则体现在遗传多样性上面。

本文从苗木培育的技术手段出发,通过对裸根培育技术,营养苗培育技术,容器培育技术和裸枝培育技术的描述,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培育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希望能为我国现阶段林业幼苗培育提供些许建议。

1,裸根苗培育技术

裸根苗培育的方法通常情况适用于针叶树这一类的苗木栽培管理当中,同时此技术在整个育苗技术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进行大面积播种的模式当中应用效果是非显著。随着时代的进步,育苗技术也在逐渐突破枷锁[2]。在这样的

大背景下使得进行播种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栽种地区土质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所在的的气候环境和土地状况选择完善可行的培育技术。苗木的栽培技术当中,播种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会对整个苗木不同生长期的产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结合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推测出科学的播种时间。一般苗木最合适的播种时间是五六月份左右,这个时候土壤温度大约在10摄氏度左右,是最适合苗木早期生长发育。在播种的时候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种植密度,密度对整个地区林木今后的生长高度和树干的粗细程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栽种之前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一个既有利于苗木生长又有利于提升产量的栽植密度。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苗木他们的栽植密度可能存在差异,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过往的经验和资料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在整个造林的过程中苗木的生长状况。

2,营养苗培育技术研究

在上世纪50年代时,我国开始对苗木栽培当中的插根苗以及埋条苗技术进行探索研究。在容器育苗和嫁接移苗的相关技术进行摸索;同时打开了菌根育苗的大门,这种育苗方式是将培养的牛肝菌菌丝接种到松树的苗上面,效果显著。80年代时,插根,埋条和压条等育苗方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例如泡桐的树苗在经过催芽之后,在进行移栽时进行地膜覆盖和套作栽植等新手段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了泡桐的存活率和产量。同时刺槐树木的细根段育苗的技术和马尾松扦插技术的应用使得营养育苗的手段不断更新发展。比如“改良皮下接”“接炮捻”等传统的嫁接工艺在得以继承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另外,异砧嫁接培育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对于扦插生根技术的部分环境因素开始进行人工控制,良好生根激素的甄选和使用以及插条制

备工艺的不断完善从侧面证实了对这部分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全天进行光照以及不断调整水分湿度的方式不断改善扦插枝条的环境,通过蛭石或者是珍珠岩等材料调整基质当中的含水量和空气含量;对于被采枝条的树木反复进行复壮从而探索再生部位于已经扦插的枝条之间的差异;利用NAA等生物刺激素诱导穗条生根并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索。在这基础之上,桉树,枣树,葡萄等树木的培养技术日趋完善并且达到了工厂化育苗的规模[3]。在许多科研单位当中都开始对林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深入探索,这使得组织培养技术所囊括的树种越来越多,现如今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类种苗基地当中。最近几年,又有新的苗木培养技术被探索出来,比如利用细胞工程等技术。南京林业大学的的研究人员将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运用到育苗当中,成功培育出鹅掌楸,现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

3,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和裸根苗相比较,容器苗存在着先天的优势,例如不受季节限制,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根系不会裸露在外部等十分适合土壤肥力不高,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因此世界各国在容器育苗的技术上面投入巨大,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育苗方式更加完善,并且逐步机械化。

中国对于容器育苗的研究相对缓慢,在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尝试。在“七五”计划期间,中国在不同地区分别建成了年产100多万株的实验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针对不同种类苗木所需要的基质配方,虫害防治,环境因子等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攻关[4]。位于石家庄的研究所研制出先进的温室以及灌溉设施;广东科研所探索出育苗地模式化流水线,这个流水线可以一次完成从装土到播种等十几道程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容器育苗机械化水平低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