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教学设计】《孔乙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品读“出场”,理出叙事板块。
2. 欣赏表达技巧,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自己评价《孔乙己》一文“能于廖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下面我们就对“人物出场后”内容进行梳理,并从三方面进行妙点揣摩。
明确:妙点揣摩——从词语、语气、结构、视角、细节、手法、构思等表达方式方面,去品味、体会、赏析,透彻地理解课文。
师生讨论、活动铺垫——叙事板块分类梳理
1. 第9、13自然段——推测评论段
2. 第5、10、12自然段——侧面穿插段
3. 第4、6、7、8、11自然段——正面特写段
二、活动
简明地说——说出“推测评论段”表达之妙。
预设:
1.“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的确”,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的死活无人关心,所以只能说“大约”。然而根据他的好喝懒做和始终没有见,推断他不是“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小结提升:
用“大约”“的确”推测结局,以“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评论地位,笔法多样。
设计意图
两段话言简意丰,透过文字表面,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读出文本的深层意蕴。
三、活动二
细细地品——品出“侧面穿插”表达之妙。
预设:
1. 第5自然段:从侧面略写的角度来看,适时穿插,写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以及癖好。
2. 第10自然段:侧面写了孔乙己被打断腿的境况,妙在人物说话的语气,表现了对话者的心情与心态。
3. 第12自然段:孔乙己的命运还不如十九个钱,侧面写出其地位之低下。
小结提升:
侧面叙述描写,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份和遭遇。寥寥几笔,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详写略写巧妙糅合,衔接紧凑自然,叙描手法变化有致。
设计意图:
经典的短篇小说,落点应在了解和欣赏。多层次地、有深度地解读和鉴赏文本表达的艺术性,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活动三
认真地读——读出“正面场景特写”之妙。
明确:所谓场景,就是叙述故事的实况,一如对话和场面的记录。文中大量运用了场景的叙事方法。要关注到场景里的人,场景里的事,场景的氛围。
(一)场景片段,细节品读。
师生讨论确定文中场景片段,并演读。
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被取笑的两个场景片段。
孔乙己只好向孩子说话的两个场景片段。
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及最后一次到酒店的两个场景片段。
预设:
1. 静态画面定格特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细节画出了人物的肖像。“青白脸色”是食不果腹的表征;皱纹间的伤痕是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岁月的记录,更是潦倒的象征;“又脏又破”的长衫是贫穷的标记,也是不劳动的证明。孔乙己外貌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的形象。
2. “手”的特写。
“排—敲—伸开—罩—摸—走”六个动词,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和灵魂。炫耀、不欠账、自命清高、卖弄、热心、吝啬、善良、孩子气、没钱、自卑、潦倒。“一排”“一摸”相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经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手”的动作特写写出了他行为、心理、情感、境遇等方面的变化。
3. 脸色的变化。
面对众人鄙视和嘲笑的问话,“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笼”字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不屑置辩”的神气,其神情多么高傲,“颓唐不安”的模样,其精神多么沮丧,这是两种精神状态的对比。“极惋惜”的神情、“着了慌”的神态、“恳求掌柜”的眼色,都真实地显现了孔乙己当时微妙的心理活动。
4. 言语的意味。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跌断,跌,跌……”的可笑卑微,酒客群像攻击性的语言“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你又偷书了……”
的取笑讥讽,掌柜的“你还欠十九个钱呢!”的反复催逼,都揭示出了孔乙己地位的微不足道、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
小结提升:
一个人的性格、精神,就是出自于一个一个的细节。鲁迅小说的妙处之一,就在于我们阅读了他的那些作品之后,都能说出一两个、三四个细节来。这些细节将形象雕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二)场景设置,手法概说。
预设:
1. 场景重复,再现“凉薄”。
几个场景描写都将读者引到了孔乙己的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神态变化以及众人的哄笑、店内快活的空气上。场景人、事、氛围得到重复再现,重复是一种强调,它通过那些耍笑、捉弄、践踏“苦人”的人们的快活笑声,展示出孔乙己残酷无情的生存氛围,让读者深刻地体验到笑声的冷酷、残忍、可怕和可憎。
2.“以笑写悲”,烘托“凉薄”。
酒客以揭短为乐,幸灾乐祸地嘲笑、哄笑。“我”附和着“笑”,掌柜的“笑”。各种不同表情、不同心态的“笑”表现了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无情。“笑”的描写贯穿全文,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人们的麻木的批判。同时,全文悲剧的内容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笑写悲,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3. 对比手法,突出“凉薄”。
环境对比,突出悬殊;人物间的对比;阴冷的天气和热闹的笑声;孔乙己的生命价值和十九个钱的对比,拓展与深化了主题,写尽了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小结提升:
场景设置的艺术性体现了作者的立意构思之妙。小场景的描写,无论是场景氛围,还是奚落嘲笑孔乙己的众生相,折射出来的是大背景下苦人的“苦”和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设计意图:
学习小说,学生容易看到的是情节、人物、环境等显性的内容,最不易看到的是语词、句式、语气、结构、视角、细节、手法等表达方式在叙述中的作用。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法去建构故事、刻画人物,进而表达主旨的。所以,了解和品味作者的表达方式,才能进入作品,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