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知识积累】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

【情境导入】

对木条的折断和燃烧的分析,分别发生了什么的改变?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自主探究:

【阅读】P6~P7 课文容及有关插图

1.观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思考与讨论,并且相互交流】

(1)以上四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列举的例子进行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并交流)

3.归纳小结:

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分析】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成酸牛奶;

B.用糯米等原料酿酒;

C.用打水、柠檬酸等制汽水;

D.彩纸折幸运星。

解题思路:

【迁移运用】

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石蜡融化;

D、纸燃烧。

【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新的物质,伴随而生;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放出气体,颜色变更;

奇异现象,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

2.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

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新物质B.生成沉淀或气体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5.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6.2010年5月18日,体育馆的爆破成为“中国爆破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市控制爆破”,被称为“中国第一爆”。数次爆破共使用炸药300多千克,其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请例举两例你知道的属于物理变化的爆炸:、。

7、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______变化,如点燃蜡烛,石蜡熔化是________变化;

同时石蜡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是________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_____________变化

【走进中考】

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白玉做床,金做马

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

【布置作业】

课本P10.1~2 配套P3 1、3、7、8、10

四、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区分;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方法。

【课前知识积累】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酒精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

【情境导入】

展示收集到的两瓶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何区分?

二、自主探究:

【阅读】P8~9 课文容及有关插图:

1、思考与讨论

(1)你所列举的酒精、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

(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

(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并相互交流)

2.对比: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学生回答并填写)

3.找关系: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独立完成习题(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木柴燃烧,木柴能燃烧—;

(2)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3)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___________。

(学生讨论并回答)

【归纳总结】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如物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该性质决定了物质燃烧的化学变化。

(2)区别:①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表示已经发生了或正在进行中,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②物质的变化常用表示物质动态的词语表示,如“挥发”“生成”等;物质的性质常用“易”“可以”“能”“会”等表示物质能力的词语表示,即物质变化的描述中,动态词语的前面添加物质能力的词语,变为对物质的性质的描述。

4.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

(3)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来,说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了物质的性质。

【典例分析】

例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

分析:

例2:(20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分析:

例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