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柏年-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姑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与时间重构 基于老年癌症患者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
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与时间重构基于老年癌症患者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摘要:在生命历程研究领域,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是从客观时间切入。
本文以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获知患癌事件的“关键时刻”对其在时间上“主观体验”的影响,以及社会工作者与患者一道重构时间感知的实践。
首先,本文分析了在确诊癌症后,癌症患者主观时间体验的改变。
然后,本文从时间延展与生命意义的角度探讨了患者的能动性与社会工作实践相配合如何重构了患者的时间感知和生命价值。
最后,本研究的发现也适用于经历了“关键时刻”且生命历程遭受挫折的其他群体,对生命历程理论发展和社工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命历程关键时刻时间重构癌症患者Moment of Truth and Time Reconstruction in Life Course :A Case Study of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an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陈心想王杰*作者1:陈心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Author 1:CHEN Xinxiang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作者2:王杰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Author 2:WANG Ji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University )E-mail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晚期癌症患者的善终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20YJC840024)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19BSH002)的资助。
[The research is supported b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YJC840024)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9BSH002).]感谢张磊(Frank Zhang )、范叶超、杨发祥、郑路、雷李洪、罗牧原、姚泽麟、杨磊、董书昊、张龙、曾旭晖等师友在本文修改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课程资料:史柏年-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姑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301
(五)义工发展
•直接陪伴末期病患的服务对义工要求较高,需要接受严格的基础培训, 了解舒缓治疗概念、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身心症状、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照顾的基 本知识、沟通技巧后,方可正式开展服务。一些特别服务,如陪伴丧亲 儿童、护送门诊等,还需要相关知识的进阶培训。在纾缓治疗团队中, 通常是由社会工作者负责策划、组织、督导和评估义工工作。 •接受纾缓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濒临死亡,很多义工陪伴患者和家属走过这 个艰难的历程,很容易自身情绪和心理受到较大影响。社会工作者担任 督导的角色,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及时处理义工的情绪与压力,加 强团队建设,让义工在付出的同时,增进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获得有 意义的生命体验。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姑息治疗 之理论与实务
史柏年
基本理念
• 从传统的以生理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向现代的“生 (理)—心(理)—社(会)—灵(性)”一体化的健康 照顾模式的转变,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 从只关注患者的需求满足到兼顾患者和家属、亲友、照顾 者的需求满足,又是医学理念的一大进步;
• 但是,并非患者、家属、亲友、照顾者的所有需求都要予 以满足,而是兼顾他们之中与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照顾紧 密相关的需求的满足及问题的解决,因而体现的仍然是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和健康理念。
(二)家庭功能维系
•协助家人做情感和意见的表达,扮演促动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协助维护家庭功能正常运作,重新平衡角色 •为患者寻求经济、照顾上的支持 •家庭会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些重要的议题如病情告知、 医疗和照顾决策、出院计划、后事安排和矛盾化解等,都可 以考虑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进行处置
(三)团体工作
• 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负责招募、培训和管理义 工,以及协助处理舒缓治疗团队成员的情绪、压力 问题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独居老年人精神慰藉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独居老年人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农村独居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生活条件和社会支持相对较少,更容易陷入孤独、无助和精神困扰之中。
针对这一群体,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能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和精神慰藉,帮助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一、农村独居老年人的现状农村独居老年人是指丧偶、子女远在外地、单身等原因导致在家里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对于这一群体,他们的生活全靠自己,经济状况较为困窘,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关系相对单一,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已经占到农村总人口的近30%,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独居老年人数已经超过千万。
其中农村独居老年人的数量比城市要更多,人口比例也更高。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和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一种主流的服务方式,在服务某个客户时借助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和技术,建立专业关系,以实现促进客户自我实现、自我改善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客户在生活、工作、学习和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和目标。
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评估、制定目标和计划、行动实施、评估和总结等。
在进行服务的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建立有效的专业关系,保护客户隐私,充分考虑客户的感受和需求,掌握合理且恰当的技术和方法,协调和整合资源等。
三、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独居老年人的实践1. 信息收集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获取农村独居老年人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经济收入和支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及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地评估独居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评估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对独居老年人进行评估。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对老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个案辅导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总结报告
个案辅导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总结报告作者:陈彦夫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一、导论1.研究背景我国老龄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五,标志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转变为老年型,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八。
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高龄化人口也不断升高。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人口面临着诸多问题,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成为普遍现象,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问题也日趋显著。
2.研究目的2.1提高个案研究质量,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华能养老院老人大多是儿女不在身边,平时忙于工作并不能常来看望,很多老人在养老院生活单调,无存在感,本研究为华能养老院老人提供个案服务,找出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找出其中的非理性情绪因素,帮助老人树立正确观念,丰富老人的生活,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2.2加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老人社会功能的提升帮助华能养老院的老人们探索身边社会支持网络,如来养老院探访的志愿者、师范大学来访的社工系学生、自己子女亲人、养老院的护工们等都是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帮助老人利用这些社会支持网络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促进老人社会功能的提升。
3.研究意义3.1理论意义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有助于在本土环境中,将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际介入相结合,推进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在本土的发展与完善。
3.2现实意义老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改善不仅能够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更能帮助老人快速地适应养老机构生活,有效利用身边资源,与身边家人及机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挖掘自身潜能,树立理性信念,从而使得老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4.研究方法4.1文献法文献调查是对以往相关研究和相关政策文件、统计资料进行梳理,为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和相关佐证。
4.2访谈法实地访谈是选取华能养老院里的老人进行深入访谈,以获得深入详细的资料,更加直观的了解养老院建设状况和老人生活状况。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社会工作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和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专业领域。
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实际需求和效果两个方面来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来看一下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临终关怀是指在患者面临临终的阶段对其进行心理、情感和身体上的全方位关怀和支持。
在这一阶段,患者和家属通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包括心理压力、家庭关系问题、经济困难等。
而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技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这些问题。
社会工作者还能够协调医疗资源、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各种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临终关怀服务。
而临终关怀服务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专业的支持和介入。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专家,能够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将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患者和家属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引言1.1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全面的心理、社会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临终阶段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在这一特殊阶段,患者和家属通常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面对死亡的恐惧、情绪上的失落和无助、家庭关系的变化等。
社会工作者能够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情绪支持、家庭治疗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压力,增强应对能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还能促进多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帮助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关怀。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介入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实现终身关怀的目标。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更多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面对临终病患和他们家属的心理困境和社会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专业的心理护理者和社会支持者,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者具备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和处理临终的心理冲突和挣扎。
他们能够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倾诉,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社会工作者还能够促进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他们可以协助双方沟通,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减少沟通障碍和误解,帮助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模式。
通过有效的沟通,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融洽关系。
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通过提供心理护理、促进沟通、协助解决问题和提供社会支持等方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和帮助,提升了临终关怀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的探讨
二、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
( 一) 老年人 的精神需求
首先,休 闲娱乐 的需要 。许 多老年人过去都把精力用 到 了事业 上,没有时 间休 闲娱 乐来 放松身心 ,现在有 了大把的 空余 时间打算好好享受生活 ,因此,书法绘画 、健 身运 动、 外 出旅游 、养花 、下棋等休 闲活 动成为 了他们新 的需要。其 次 ,社 会 参 与 的 需 要 。老 年 人 是 社 会 上 的 一 个 群 体 , 不 可 能 脱离社会 而存在 ,他们有 自身的意愿需要表达 出来 ,有其 自 身的利 益 需要进 行维 护 ,社会 也需 要老 年人 发挥 他们 的作 用 ,所 以社 会 参 与 对 老 年 人 来 说 是 不 可 或 缺 的重 要 需 求 。
老年人在享 乐的同时完善一套技 巧,主要是一种技 艺培 训小 组 ,协 助 组 员 获 得 某 种 技 艺 , 如工 作 员 开 展 的手 工 艺 小 组 、 太极拳小组等 。 ( 二 )开展治疗性小组 ,解决 老年人难以适应 角色转 变
的情绪 困扰
角色理论认为人一旦步入 老年就会失去他们在 中年时期 所拥有 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以及 社会关系 ,他们会面 临着配偶 的去世 、朋 友的离去 以及退休 等种种 问题所 引起 的一系列 的 社 会 关 系 以及 角 色 的变 化 。 角 色 理 论 认 为 , 能 够 适 应 角 色 丧 失和 变 化 的 调 整 的老 年 人 才 能 够 更 好 地 适 应 新 的 社 会 角 色 和 社会关 系。开展治疗性 小组,将有同类情绪 困扰 的老年人组 织 起 来 成 立 小 组 ,并 通 过 老 年 人 之 间 的相 互 帮 助 与 支 持 , 帮 助老年人认识到如何解决 困境 ,最 终达 到治疗效 果。 ( 三 )人生 回顾 疗法帮助老年人对现在 的生活赋予新 的 意义和价值 人 生 回 顾 疗 法 不 只 是 回 顾 人 一 生 中成 功 的 或 好 的事 情 , 也 帮 助 人 回 顾 一 些 不 想 提 起 的 负 面 的事 情 。 它 不 单 单就 是 为 了 了解老人这一 生所 经历的事件 ,更 为有 意义 的是老人 能够 面对 以前不敢面对 或者是没有解 决的冲突 ,帮助老 人认认真 真 地 慢 慢 地 回忆 当 时 发 生 了什 么 事 情 , 并 让 老 人 从 其 他 正 面 的 方 向理 解 这 些 实情 ,赋 予 它 们 新 的 意 义 ,帮 助 老 人 摆 脱 过 去这些不好 的记忆所留下 的阴影 ,能够使老人 生活 得更有建 设性 、更美好 。特 别要注意 的是 ,在 实施人生 回顾 疗法的过 程 中 , 一 定 要 做 好 前 测 和 后 测 。 人 生 回 顾 疗 法 是对 老 年 人 一 生 生 活 事 件 的 回 顾 、 评 价 及 矛盾 的 重 新 整 合 过 程 , 可 以使 老 年人对现在 的生活赋予新 的意义和价值 。 ( 四)开展社交小组和志愿小组,打破老年人的社会隔离 社会隔离是人到老年之 后不可避免会遇 到的 问题 ,老年 人 首先要从 自身打破社会 隔离,要相信 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所 淘 汰 , 要 认 为 自己仍 然 是有 用 的 ,仍 然 能够 为 社 会 做 出 自己 的贡献,老年人 自身要 有一个 良好 的心态积极地适应社 会。 开展社交小组 ,扩大老 年人 的社交 圈,满足老年人 的社 交需 求 。 开 展 志 愿 服 务 小组 , 让 老 年 人 有 组 织 地 开 展 一 些 志 愿 服 务工作,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并从1 5: t l Z 4月 : p J 总 第 406期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临终关怀服务变得越发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变得尤为关键。
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核心的专业领域,旨在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社会和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可行性。
社工团队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如辅导员、家庭支持人员、社区资源整合者等。
他们可以在团队中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情感支持、信息咨询、社交支持等服务。
社会工作也能很好地与医疗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多方合作,共同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服务。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专业水平和专业师资的不足。
因为临终关怀服务的特殊性,需要社工团队具备一定的临终关怀知识和技能,而当前许多社工专业人员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
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其次是医疗机构的意识和制度方面的障碍。
现阶段许多医疗机构侧重于临床治疗,对于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临终关怀政策和机制,增加对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支持力度。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
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巨大潜力。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非常契合临终关怀服务的理念和需求。
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尊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正是符合临终关怀服务的核心理念。
社会工作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能够为临终关怀服务带来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关怀。
社工团队能够全方位地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处理身心困难,增强生活质量。
而临终关怀服务也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社会工作在其中的角色将变得越发重要。
2024年度社工(初)《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精选(含答案)
2024年度社工(初)《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精选(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关于师生联合会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引导老师和学生分享感受、需求及对彼此的期待,挖掘个人及环境资源,解决问题,满足需要B.在实施师生联合会谈之前,社会工作者只需要与学生进行单独个案会谈C.师生联合会谈重要的是要引导师生双方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以及对对方的期待D.学校社会工作者帮助双方协调关系,整合需求和期待,达成共识,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2.某社区为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政策落地,与街道社会工作站密切配合,在社区提供0-3岁托幼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支持服务。
下列服务中,体现性别视角家庭工作原则的是()。
A.开办“新手妈妈训练营”B.开办亲子关系改善工作坊C.开办“新手爸爸训练营”D.开办亲职能力提升工作坊3.社会工作认为社区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依靠(),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社区安全、社区环境整治等,居民暂时缺乏的是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巧。
A.社区居民B.社会工作者C.志愿者D.业主委员会4.家庭社会工作以()作为服务关注的焦点。
A.亲子关系B.婆媳关系C.夫妻关系D.整个家庭5.未成年人关爱行动的项目帮助未成年人缓解或消除心理问题,提高情绪自我管控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此举属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方面。
A.困难帮扶B.权益保护C.法律服务D.心理疏导6.为了配合抑郁症患者大刘的临床治疗,社会工作者小赵对他进行了个案辅导。
在服务过程中,小赵引导大刘认识到他的积极改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小赵的这种做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中()。
A.行为改变的强化B.行为改变的表达C.行为改变的认同D.行为改变的支持7.下列关于系统脱敏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B.系统脱敏法有三个操作环节:放松训练,等级建构,系统脱敏C.系统脱敏法可以代替应对考试所应有认识、能力、方法与技能D.脱敏训练分为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8.小张在服役期间,头部受到重创,被送进了河北省优抚医院接受治疗。
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以长沙市X社区为例
摘 要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家庭结构逐渐核心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空巢家庭比例将会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而他们首当其冲面临的就是居家养老问题。
从一方面来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空巢老人们对于居家照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表现在服务的空巢老年人群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其照料需求的面不断在扩大。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空巢老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层面的普通照料,而是扩展到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非物质层面的需求;空巢老人作为一种独立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长时间缺乏子女们的陪伴,对于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给予空巢老人们的养老服务存在着诸多不足。
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目前空巢老人群体面临着居家养老较为薄弱、社会支持供给不足的困境。
因此,如何增进对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拓宽对其社会支持网络,让他们欢快地度过晚年,俨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依据笔者的实习经历,以长沙市X为例,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为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
本篇论文的研究,笔者将其分为五个章节进行阐述:本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释,为行文后的的研究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深入分析了X社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并对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了必要性分析;第四章则是在针对第三章的必要性分析上,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介入到具体服务中,并详述实务的具体过程,以及对介入成效进行评估的全过程;第五章是对前文实务开展的研究总结,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呼吁社会关注空巢老人群体,以链接各方资源力量的方式,为他们解决困难,让空巢老人们安度晚年。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文化养老实务研究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文化养老实务研究•引言•积极老龄化理论概述•文化养老的含义与重要性•社会工作介入文化养老实务的策略与方法•社会工作介入文化养老实务的实践与效果目•结论与建议录CHAPTER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亟待满足。
积极老龄化理念强调老年人应该享有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社会联系和活动等权利。
社会工作在介入文化养老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和价值。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范围研究限制研究范围与限制CHAPTER积极老龄化理论概述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自我发展、生活满意等方面的积极投入和持续贡献,以及在生活、经济、社会和情感方面的积极状态。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的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贡献,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与内涵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基础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生可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挑战,老年人应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贡献。
社会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年人应该继续扮演积极的角色,如志愿者、教育者等,以保持社会地位和价值感。
积极老龄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CHAPTER文化养老的含义与重要性文化养老是指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参与社会生活,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文化养老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互动性、自主性和共享性。
它强调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参与,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社会互动,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文化养老的概念与特点VS文化养老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文化养老在社会工作介入下的重要性CHAPTER社会工作介入文化养老实务的策略与方法03评估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开展文化养老服务前的评估策略01评估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02评估社区资源和社会支持组织文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让老年人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价值,增强其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
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关爱探究
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关爱探究作者:刘松丽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6期摘要:中国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的压力,探讨了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在养老机构中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介入老年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在机构老年群体中介入的主要范围和内容,强调在关爱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况,秉承“全人服务”理念全面改善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并结合实际对目前养老机构老年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工作;精神关爱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09-02一、老年人口现状综述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占人口总数的8.87%,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1],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由于医疗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中国老龄化的现象尤其明显,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三十余年,中国目前的老年人口结构中,空巢、失独人口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情况下进入“银发浪潮”的,在中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中国的老年人安享晚年比之发达国家面临着更巨大的压力。
在2013年召开的两会上,胡晓义给出了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的统计数据,胡晓义指出“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支持下,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
近几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上调养老金,着力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比往常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子女的物质支持,老年群体经济能力较之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年轻人一般离家外出工作,老年人留居家中,生活环境逐渐闭塞,很难与外界有效交流,老年人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作者:孙睿彭馨瑶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30期养老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大多数老人“落叶归根”的思想,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作为旨在进行助人自助服务活动的社会工作,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也在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笔者将以2010-2020年的文献为例,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困境和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人。
蓝皮书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人口高龄化都呈现加深态势。
与此同时,长期刚性人口政策作用下家庭养老功能式微,机构养老覆盖范围局限,新的时代趋势导致了庞大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已经不可能仅依靠传统养老模式来满足。
因此大多数老龄人口选择社区居家的养老方式。
但是该养老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充当桥梁的作用,利用自身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老人提供更加温暖和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大纲(试行)》要求以老年人为中心,聚焦养老服务新需求,紧扣《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MZ/T064-2016),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这有利于指导开展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工作,提高老年社会工作质量,加强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了解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从中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一、文献基本情况概述2020年11月15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工作”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发现自2010年起到笔者搜索之日出现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文献共有159篇(如图一),笔者主要研究期刊相关论文,除去重复观点的文章,共33篇。
如图1所示,我国学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从2011年开始并逐年增加,在2013年以后有关“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作者:尹士安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问题的提出与项目背景,阐述了相关理论,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取得的成效。
认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从服务对象角度来看,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构建多样的互动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精神需求得到较大满足;从研究者方面来看,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论体系,积累了经验,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可行性与有效的介入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需求;社会工作介入;实践;效果一、问题的提出与项目背景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 1.78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
人口老龄化之基数之大、速度之快、高龄人口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取代,加之独生子女逐渐扮演社会顶梁柱角色,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80后、90后面临巨大的赡养压力,势必导致原有家庭对于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功能削弱,不可避免地从“居家养老”模式向“社区”与“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而对于机构老年人来说,活动地域的限制导致老年人社会角色的丧失,集体生活使老年人对生活控制力的削弱,个性化的丧失及隐私保护的限制,这些无疑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我们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高度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之相应的精神慰藉也亟待解决。
“乐享生活·趣味人生”项目立足于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根据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丰富机构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帮助构建有效的朋友联接,促进机构老年人之间交流与互助,并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自身与社区的优势资源,激发自我效能,构建社区支持、互助网络,从而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使其能够和其他群体一样,共享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标准
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
掌握多角度评估的目的、评估的依据、评估的程 序、评估的领域、评估的重点,能够根据要求撰 2 写综合评估报告。
1.说出老年社区工作的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说出老年社区工作的基本模式;
2
3.说出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方法和技巧。
1.能说出机构照顾的含义、类型;比较不同国家
和地区机构照顾的异同; 2. 知道机构照顾的模式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老年社区方向的职业拓展课程,是社会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小组 工作、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在老年人口群体中的应用。它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比较紧 密的课程。该课程涉及内容极其广泛,而且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由于该课程的特点,《老 年社会工作》的教学本着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与全面兼顾的原则,使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
兼职教师 专业能力要求
教学 能力要求
兼职教师在丰富的社会工作经 验基础上,加强社会学、老年学理论 教 师 必 须 更 新 观 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并充分了 念,充分领会任务 解国内外社会老龄化的形势与现状, 引 领.职 业导向 的 了解我国老年事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课程设计理念,重 及动向;在充分研究《老年社会工作》 视 实 践 能 力 的 提 教材基础上,搜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高,积极提升学生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认真传授知识 综合职业素质,培 的同学密切与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学 养 适 应 社 会 需 求 生主动参与老年社会工作、丰富实践 和 岗 位 要 求 的 高 经验;培养学生胜任老年社会工作的 技能人才。 综合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为老服务的理念,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具体养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2.知识目标
以需求为本:老年人长期照护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需求为本:老年人长期照护与社会工作介入作者:窦影来源:《知与行》2016年第06期[摘要]应对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应包括健康和不健康的老年人,涉及生活需求、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老年人临终关怀等特殊需求。
社会工作在对老年人服务进行介入时,需要进行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并以此实际需求为基础,采用个案管理和规划、小组治疗和支持、社区照顾、临终关怀等专业模式和方法,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关键词]老年人;长期照护;福利需求;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6-0114-05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社会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7亿人,占总人口10.1%,相比较2013年,老年人口增加近千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近600万。
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正面临着年老体衰这一不变的问题。
进入老年期后,特别是高老期,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就会有所减退,甚至由于老年人患病的增多,大部分老年人需要长期的日常生活的照料。
因此,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提供成了当务之急。
一、老年人长期照护及服务对象老年人长期照护(long-term care)是把医疗、个人照顾和社会服务长期地提供给丧失(或从来没有)日常功能的人[1]。
也就是说,长期照护已经不仅仅是医疗照顾服务的建设和升级,相应地社会服务也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因此,老年人长期照护是具有综合性的,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门类进行系统研究。
目前对于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国家和社会面临着艰巨的养老任务,政府、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等都为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进行着系统性的建构。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照护的对象是日渐衰弱并且丧失一定能力的老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日渐衰落是不可逆的,由于年老体衰不可避免,长期照护也是一个连续过程,它需要针对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和问题,进行解决和满足,这样长期照护的主旨是帮助日渐丧失日常功能的人获得更独立、更舒适和更有尊严生活的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
以需求为本:老年人长期照护r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需求为本:老年人长期照护r与社会工作介入
窦影
【期刊名称】《知与行》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应对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应包括健康和不健康的老年人,涉及生活需求、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老年人临终关怀等特殊需求.社会工作在对老
年人服务进行介入时,需要进行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并以此实际需求为基础,采用个案管理和规划、小组治疗和支持、社区照顾、临终关怀等专业模式和方法,
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总页数】5页(P114-118)
【作者】窦影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
【相关文献】
1.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照护服务策略 [J], 申正付;杨秀木;贺庆功
2.以需求为本:老年人长期照护与社会工作介入 [J], 窦影;
3.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及居家照护者对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J], 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吴复琛
4.基于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的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照护需求研究[J], 桂前;王燕君;张沁;陈宇婧;谢海雁;丁亚媛;陈丽虹;景冬梅;徐桂华
5.基于ICF理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问卷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 [J], 王蓉蓉;赵庆华;王富兰;肖明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大题(共3题)一、老孔今年64岁,身体一直不错,可是从年初开始,经常胃疼得厉害,有时吃药也不能控制。
在妻子和女儿的催促下,老孔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诊断,老关患的是胃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估计最多只能活半年的时间。
这个消息让老孔一家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老孔绝望、痛苦,家人也很难过。
[问题]1.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有哪些?2.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结合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具体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来帮助老孔及其家人?【答案】1.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主要有:(1)满足临终病人的需求。
①生理需求的满足。
a.安排适宜的环境,安静、适合抢救,但不要过早进入单间和重症监护室(ICU)。
b.给予病人舒适、安全的体位,帮其翻身。
c.设法鼓励病人进食,防止虚脱、并发症。
d.清洁卫生,提高病人最后的自尊,预防感染的发生。
e.尽量减轻临终病人的疼痛。
②心理需求的满足。
临终病人由于对死亡的认识不同,会有发怒、恐惧、焦虑、悲伤等情绪,社会工作者需要对临终病人作心理抚慰,尽量帮其满足病人未竞的心愿。
(2)进行临终教育。
①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
让病人认识到疾病、死亡都是人存在发展的正常形式,没有人能脱离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重要的是追求平静、安详、无痛苦的死亡。
②对社会进行临终关怀教育。
让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认识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引导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失望情绪,尊重病人生活,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帮助病人进行自我护理。
(3)陪伴临终病人直至最后一刻。
①帮助临终病人回顾生命,完成未竟的事情,缓解抑郁。
②安慰临终病人告诉他们已完成所有事情,让其安心度过,没有痛苦、遗憾,安详舒适。
③运用放松技巧处理临终病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④让医生采用充足、适时的镇痛药物缓和痛苦,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4)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辅导。
①家属的临终关怀辅导。
同情、关心临终病人家属,让家属认为对临终病人已经尽心;指导家属进行临终护理,让病人享受天伦之乐;设立临终咨询服务,消除家属的手足无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评估
居家或住院患者的评估通常从医疗或护理人 员的书面记录和照顾计划开始。首诊评估应包括 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问题,这部分需要社会工 作者的协助来进行。特别是一些符合患者及丧亲 者高危指征的个案,需要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专家 协助来进行深入评估。社会工作者评估的内容可 能不同,但通常涵盖以下四个维度:
个体、家庭、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
对于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灵性”层面的全面评估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去和现在的健康情形(包括诸如疼痛、抑郁、焦虑、 谵妄、活动能力下降等问题带来的影响)与情绪状态 家庭结构和角色 家庭中沟通和做决定的方式 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有关发展的问题 灵性/宗教信仰,文化观念 患者/家属对于诊断和预后的知情程度
第一部分:在老年姑息治疗中之社 会工作服务概述
第二部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推动宁养服务之实践
第一部分
在老年姑息治疗中 之社会工作服务概述
一.社会工作者在姑息治疗团队中的角色
1、舒缓(姑息)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美国的舒缓治疗指引将社会工作者纳入核心
团队成员。国际宁养和舒缓治疗协会工作指南承 认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神职人员以及治疗 师为核心团队成员。
应用团体工作方法协助具有相似处境和问题的患者及家 属,性质可包括教育性团体、支持性团体或治疗性团体。 社会工作者在团体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是直接领导者,或 者经常协调不同专业人员、义工等为患者和家属举办各 种不同的团体活动,从中扮演促进者、使能者、协调者 等角色。
(四)资讯提供
患者和家庭缺乏信心和能力来应付所面对的问题,有时可能是因为 缺少足够的资讯支持,从而接受恐惧和想象的摆布,感到无助。 通常这些资讯会通过宣教单张、壁报、网页资讯、教育团体等方式 传递给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属。社会工作者应该确保服务对象和团队 同事们方便获取一些有帮助的资料,例如为丧亲儿童提供的图书目 录,详细说明如何申请福利援助的单张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自行 编写一些适合本机构和当地社区特别需要的资料。
(五)义工发展
直接陪伴末期病患的服务对义工要求较高,需要接受严格的基础培 训,了解舒缓治疗概念、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身心症状、社会心理 照顾的基本知识、沟通技巧后,方可正式开展服务。一些特别服务, 如陪伴丧亲儿童、护送门诊等,还需要相关知识的进阶培训。在纾 缓治疗团队中,通常是由社会工作者负责策划、组织、督导和评估 义工工作。 接受纾缓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濒临死亡,很多义工陪伴患者和家属走 过这个艰难的历程,很容易自身情绪和心理受到较大影响。社会工 作者担任督导的角色,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及时处理义工的情 绪与压力,加强团队建设,让义工在付出的同时,增进对死亡与生 命的思考,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 案主/家庭接受舒缓治疗和宁养疗护的目标 • 经济条件,家庭居住(照顾)条件 • 社会支持,包括支持系统、正式和非正式的照顾者,
现有资源和获取资源的障碍 • 过往有关疾病、残障、死亡和失落的经验 • 精神功能包括病史、应对方式、危机管理能力 • 自杀/伤害他人的风险 • 照顾特殊人群例扮演重要角色 帮助患者和家属处理由于疾病和失能引发的个 人及社会问题 在疾病进程中及丧亲后提供相关支持 社会工作评估帮助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确定患者 和家庭的需要 帮助预测可能由于失能及经济困难引发的问题 协调整合社会资源
安排出入院计划,特别是帮助家庭计划未来
和心理学家一起,提供情感支持(包括给患者 和家属提供个别谘商)以及哀伤辅导,包括必要 时转介患者需要的社会服务
三、社工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一)个别会谈 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的治疗性谈话,主要应用于 以下问题: 告知病情,处理对坏消息的反应,如否认、愤 怒、怀疑、悲伤和绝望
讨论即将面临的死亡,帮助患者和家属为衰弱 和濒死做好准备 对长期持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和家属提供支持, 处理绝望、自杀意念 与患者和家属讨论相关医疗决定、事务安排等 处理在死亡和丧亲过程中的愤怒和攻击性
此外,社会工作者应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充分 的资讯及教育,让其更有信心担任照顾者的角 色,认识并肯定家属对照顾患者所做出的贡献 ,以及协助联络喘息照顾、日间照顾或义工服 务等。
2、患者去世后,对遗属的照顾 患者去世后,社会工作者应及时评估丧亲的个人/家
庭,了解遗属的情绪、生理、认知和行为反应,面对悲 伤的应对方式,家庭内部的关系与沟通,及可获得的家 庭/社会支持。危机程度较高的丧亲者应该在更短的时间 内得到评估,以获得更及时的处置。
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负责招募、培训和管 理义工,以及协助处理舒缓治疗团队成员的情绪、 压力问题
3. 决定社会工作角色的因素 (1)服务对象的非医疗需求 (2)跨专业团队合作的需要 (3)患者、家属及团队成员的期望
二.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
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在患者去世前后,关注 患者、家属、亲友以及照顾者的社会及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姑息治疗 之理论与实务
史柏年
基本理念
从传统的以生理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向现代的“生 (理)—心(理)—社(会)—灵(性)”一体化的 健康照顾模式的转变,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从只关注患者的需求满足到兼顾患者和家属、亲友、 照顾者的需求满足,又是医学理念的一大进步;
但是,并非患者、家属、亲友、照顾者的所有需求都 要予以满足,而是兼顾他们之中与患者的治疗、康复 及照顾紧密相关的需求的满足及问题的解决,因而体 现的仍然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和健康理念。
(二)家庭功能维系
协助家人做情感和意见的表达,扮演促动者和教育者的 角色 协助维护家庭功能正常运作,重新平衡角色 为患者寻求经济、照顾上的支持 家庭会议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些重要的议题如病情告 知、医疗和照顾决策、出院计划、后事安排和矛盾化解 等,都可以考虑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进行处置
(三)团体工作
精神疾病者,无家可归者的社会心理需要,并及时与 团队成员沟通
(二)处置
1、临终前,对患者和家属的照顾 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照顾的
全过程,包括协助患者及家属: ❖ 了解有关疾病及其预后的知识 ❖ 了解并计划如何更好地让患者度过余生 ❖ 更好地沟通他们的问题、担忧、愿望和想法 ❖ 参与设定照顾目标,以及制订照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