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立信出版社-10财务会计报告
基础会计(第四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重点总结

1·会计定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算,报告,旨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支持其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经济服务行为过程。
2·会计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主要利用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务量度为辅会计核算:完整性,连续性,完整性3·会计对象:仅指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资金运动4·会计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5·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决策有用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6·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主体VS法人),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年度(公历)),货币计量(币值稳定)7·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用于营利性组织),收付实现制8·会计计量—单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基础(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9·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10·会计循环:取得或填制原始会计凭证——审核后编制记账凭证——过账,即将会计凭证的内容,登记到日记账,分类账中去。
根据账簿中记载的金额,进行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结账,即转入本年利润,确定当期损益,同时结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账户余额,转入下期——在期末账项调整后,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收入,费用,利润(动态)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公司经费(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资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及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会计学 立信】第一章总论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又称为会计原则) 是经济社会中,给企 业会计实践指明方向 的路标,是企业进行 会计活动的指南。
33
(一)可靠性原则
是指企业应当 以实际发生的交 易或者事项为依 据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如 实反映符合确认 和计量要求的各 项会计要素及其 他相关信息,保 证会计信息真是 可靠、内容完整。
13
(三)会计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十三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借贷记帐法出现
14
2.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发表的《算术、几何、 比及比例概要》,其中第三篇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账原理 及其运用,标志着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正式产生。
15
3.十九世纪英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要求企业定期向 外部提供财务报表,同时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
会计报表篇
第十四章 会计报表 第十五章 会计报表分析
3
参考书目 一 、《初级会计实务》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政 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二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
主编:李海波,立信会计出版社(第十三版)
4
第一章 总论
本章重点
1、会计的职能 2、会计要素 3、会计核算的方法 4、会计循环 5、会计假设与原则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a.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 有的;b.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45
会计要素——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 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例如,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特许权等。
资产的分类如下页图。
46
基础会计参考文献目录_论文格式_

基础会计参考文献目录1.杨德利主编,《会计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XX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XX》,经济科学出版社,XX年2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XX》,人民出版社,XX年11月4.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XX》,中国财经出版社,XX年4月5.张文贤主编,《会计学原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XX 年8月6.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3月7.赵玉霞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XX年9月8.孙铮主编,《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XX年9月9.师萍主编,《基础会计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XX年1月10. 李海波主编,《新编会计学原理》(第13版),立信会计出版社,XX年3月11.徐晔等编著,《会计学原理》(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XX 年8月12.陈国辉.迟旭升主编,《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年3月13.徐金仙.陈引主编,《基础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XX年3月14.龚菊明主编,《基础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XX年3月15.许秀敏主编,《基础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XX年3月16.杨月梅主编,《基础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11月17.徐泓主编,《基础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8月18.柳延峥主编,《会计学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年9月19.刘晓民.赵捷主编,《会计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8月20.瞿灿鑫.王珏编著,《会计学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XX年1月21.李宗民.张欣主编,《基础会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2月22.毛波军.何珍珠主编,《会计学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XX年1月23.陈国辉.陈文铭.孙光国编著,《基础会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XX.1024.沃论等著.杜兴强等译,《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1月25.怀尔德等著.崔学刚.饶菁改编,《会计学原理》(第18版),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3月26.(美)安东尼(anthony,r.n.).(美)布莱特纳(breitner,l.k.)著.范海滨译,《会计学原理》(第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1月。
教育部重点推荐教科书立信会计丛书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新版(精)

新编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 (新版)ຫໍສະໝຸດ 主编李海波 副主编余名岳蒋瑛
立信会计出版社
绪
论
一、什 么 是 会 计?
二、为什么要学习会计?
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载体. (2)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经济决策行为的基础。.
(三)本课程学习 1.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掌握知识要点,学会归纳、总结。 3.做习题,查阅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学习要求 学习态度、作业要求、课堂纪律等。
(二)参考书籍 1、黄淑芬.新编基础会计学教程.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1 月 2、夏成材.新编会计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3、张艳萍.会计学原理及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月 4、傅磊.会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刘伟民.会计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6、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立 信会计出版社,2006
2、会计是第三种语言——经济社会的商务 用语。这也是置身当今这个社会的人们, 应该或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 3、基础会计学不仅是会计专业也是经济 管理类其它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三、怎样学习会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经济管理类其他 相关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 主干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 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 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业务实际操作 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走上社会从事 财务会计业务奠定基础。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彭浪--立信出版社-第一章PPT课件

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学
1
学做会计 开始会计人生
教材与时具进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 主 编:彭 浪 苏 龙 刘 毅
我们的教材
方法科学 任务具体 目标明确
深入浅出,联系实际
我们的方法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财经制度、 会计法规 ,培养职业技能
我们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第二、 理解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等重要的会 第三 章 计概念,明确为什么设置会计账户,如何在会计账 户中记录经济业务
12 账户的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 2 会计账户体系
教材第四章 理解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有关问题; 掌握复式记账 方法的应用技巧;能较为熟练地用复式记账法记录 企业发生的简单的经济业务。
教材第五章 理解按不同的标准建立账户体系的意义
4 会计凭证
教材第六章 弄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在整个会计程序中的地位 与作用,原始凭证与经济业务的关系,记账凭证与 会计分录的关系;掌握填制会计凭证
3
可编辑
课程安排
学时 内容
6
会计账簿
教材安排 教材第七章
教学目标
20
可编辑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 ❖ (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 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 账,为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5
可编辑
国外会计发展概况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

谢谢观看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
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01 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图书目录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是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海波。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由我国著名会计学专家、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李海波教授主编。自正式出版以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行,连续再版,多次荣获国 家级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金杯奖”,以及教育部颁发 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被国家教育部推荐为全国各院校、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教科书。根据最新企 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规定,作者对《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作了全面修订。《新编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第15版)》内容新颖、科学规范、富有特色、实用性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作者简介
李海波,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长期从事会计等教学、理论研究和高校管理工作。现任立信号会计高等专科 学校校长、教授,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审计会计理事、全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立信会计事业协 作会理事长、全国成人高校财会研究会会长、上海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审计学 会常务理事等职,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先后主编出版的有《公司会计》、《工业会计》、《新编预算会计》、 《新编审计学》、《新编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新编商业会计》等著作、词典、教科书二十多部,论 文数十篇,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多次受到各种奖励,被授予“上海市财贸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1999年受聘担任国家教育部全国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并被收入《中国大学校长名典》和《中国教 育名人录》,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新编基础会计》(第四版)电子课件

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 是基于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 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 和目标无限期的继续下去,不会 进行破产清算来考虑,而不是基 于随时倒闭来考虑。
三、会计核算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将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成一个个等 距离的时间“间隔”,以便于核算和报告主体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时间间隔就叫“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四、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
进入到商品经济社会以后,人们更加重 视对生产经营的管理,并且注重价值核算。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运用的财产物资、发生 的劳动耗费以及取得的劳动成果都可以用 价值的普遍表现形式—货币形式(金额) 来统一计量,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复 式记账法(其最主要特征是对每一项经济 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 相互联系地记录)逐渐形成并完善。会计 管理职能也愈来愈深化。
股份公司出现以后,会计反映企业生产经营 信息的职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向企业外部提供 财务信息为主要任务的会计被称为财务会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 烈,企业开始重视经济预测和决策工作,并对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事前的规划与日常的控制, 以求在竞争中取胜。以此为内容的管理会计应运 而生。 广义的现代会计是指包含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在内的 会计管理系统,会计的管理职能日显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基础会计
主 编 曲洪山 沈春丽 曲洪山 课件制作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有限公司 高职教育出版中心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账户与复式记账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核算作用,发展为对账务进行审核、 检查的会计监督作用。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作用日益显著
会计从核算和监督作用扩展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多种作用的 经济管理活动。长期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完全是指企业全部经济活动。 连续是指按经济活动发生时间前后顺序不断地核算。 系统是指经济活动、财务收支进行科学分类成体系。 综合是指各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数据加以汇总为总括的信息资料。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一章 总论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 计核算的继续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发挥会计作用。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一章 总论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该内容见教材第三章
第三节)。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60年代, 发展为收付、增减、借贷三种复式记账方法。70年代又引进了管 理会计,至此,会计已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加工整理为经济管理提 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成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 息处理系统如下: 会计核算程序
(5)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 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核算是价值核算,借助于统一的货币量度,将 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用货币指标进行汇总,提供信息资料。 2.完全、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
综上所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
[财务管理]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课件
![[财务管理]新编会计学原理──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a00048700abb68a882fb52.png)
第三节 供应过程核算
一、账户设置
二、供应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采购供应过程业务核算主要是购入材料、支付货款及采购费用,结 转材料采购成本等。
会计事项举例
如果购入材料验收入库,货款未收,可不作会计分录,至月终尚未 付款,可按计划价入账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及“应付账款”账户 的贷方,下月初,再用红字将原会计分录冲回。
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单位成本 上例A产品完工入库100台,B产品未完工,为此: A产品总成本为:
30 400+15 960+12 950=59 310(元) A产品单位成本为:
59 310÷100=593.10(元) B产品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为:
19 200+6 840+5 550=31 590(元)
品品种或类别进行归集和分配。分配标准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或按机器 工时、按直接原材料成本、按直接总成本等等。 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 该产品生产 各该产品应负
各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工人工资
担制造费用
【例】 以例11、12、15、20、21制造费用在A、B两种产品中按一定分配 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
(1)车间耗用材料5 0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600元。 (3)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224元。 (4)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8 000元。 (5)预提车间修理费3 676元。 合计18 500元。假设按生产工人工资为分配标准。
供应过程核算6~10例会计事项见教材。
三、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构成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项目 1. 买价(供应单位发票价格)。 2. 运杂费(包括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等费用)。 3. 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4.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包括挑选过程中的工资、损耗、下脚废 料的价值等)。 5. 购入物资应负担的税金及其他费用。
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课件(李海波)

现举例说明如下表所示:
1.向银行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将应付票据转为应付账款: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用盈余公积金转作资本: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存入银行: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5.收到所有者投入固定资产: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6.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A单位货款: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7.经批准,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有者×××股金: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 者权益减少。 8.将长期借款转为投入资本: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9.用盈余公积金弥补职工福利费: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复式记账——对每笔交易、事项用相同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联系的账户中登记。
单式记账法
• 单式记账法的不足: • 1)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 个账户中登记,各个账户之间没有严密 的对应关系,不能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 来龙去脉。 • 3)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账户金额四要素:
T字式:
资产账户和费用、成本账户
(二)会计账户的内容 会计账户的格式虽有不同,但是其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应包括: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凭证号数——账户记录的时间及来源。 3.摘要——会计事项的简要内容。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5.余额。
(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借:增加 贷:减少 借:减少 贷:增加
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每笔交易或事项都必须 按其内容一方面记入借方,另一方面记入贷方,借贷双方数额必须相等。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19版课后题第9、10章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练习答案第九章财产清查复习思考题1、财产清查有什么意义?运用财产清查手段,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对或盘点,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有什么区别?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实地盘存制?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平时对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立明细账,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或一定时期可根据期末盘点资料,弄清各种财物的实有数额。
3、为什么要清查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进行的,用于现金的收支业务十分频繁,容易出现差错。
通过核对,往往会发现双方项目不一致。
4、如果遇到数量多、体积庞大、难以盘点的物资,如何确保其数量、质量的完好?1、查明差异,分析原因;2、认真总结,加强管理;3、调整账目,账实相符;4、无法归还的应付款项处理。
5、财产清查结果如有差异,在财务上应如何处理?财务部门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处理必须及时地进行账簿记录的调整。
具体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应将已经查明的资产盘盈、盘亏和损失等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如财产物资盘存单等)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有关账户,使各项财产的账存数同实存数完全一致。
第二步,按照差异发生的原因和报经批准的结果,根据有关批文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习题一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1)200×年7月31日2、因为银行对账单和未达账项均无误,而调节后的存款余额,企业多于银行,证明是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有误。
编制调节表时所发现的错误金额是:584 000-570 400=13 600(元)企业7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是:535 000-13 600=521 400(元)200×年7月31日月末企业实际可用的银行存款余额为:570 400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2)200×年8月31日调节后存款余额相等,证明企业和银行双方账目无误。
(最全)会计学原理立信出版社—李海波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4版)会计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
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
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会计类书籍

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图书目录* 为2010年出版新书教材分目A、本科·高职专业课程类一.会计1.基础会计2.财务会计3.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5.税务会计6.外文、译文会计7.行业会计7.1工业企业会计7.2 商业企业会计7.3 物流、物业会计7.4 金融企业会计7.5 房地产、施工企业会计7.6 外贸·涉外会计7.7行政、事业单位会计7.8中小企业会计8. 会计报表9.会计电算化10.会计模拟实训11.会计实务12.会计准则·制度13.珠算二.审计类三.财务管理四.企业管理1.管理学2.人力资源管理3.市场营销4.商务运营管理5.物流管理6. 会展与旅游管理7.连锁经营管理五.经济学六.国际经济与贸易七.金融1.金融学2.货币银行学3.保险学4.证券投资学八.财政与税收1.财政学2.税收学九.法律1.法律基础2.经济法3.税法4.商法5.其他类法律十.经济数学基础十一.统计B.基础文化课程C.中职教育类一.会计职称考试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四.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五.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六.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七.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八.公务员考试九.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十.外贸会计考试普及读物分目一.“教你学财会”系列二.会计出纳入门五日通快速培训丛书三.企业会计实务直达车四.中小企业财税实务操作五.“真功夫”财会实战系列六.优秀财务人员攻略七.财务其实很简单系列八.开店管店完全手册九.商业银行培训系列十.“懂财务”系列十一.最新纳税筹划系列十二.纳税实用技巧丛书十三.投资理财——股票·基金·股指·期货十四.股市藏金阁系列十五.“每天读一点”系列十六.去梯言系列十七.商学轻悦读系列经典·专著·理论·工具书分目 一.会计经典丛书二.理论专著1.会计·财务2.审计3.经济·贸易。
《会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
主要讲授会计的含义、目标、对象、职能、方法、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学科体系,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其具体应用,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档案管理等。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并能熟练掌握和适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
掌握: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启用、对账结账,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分析;了解:会计的含义、目标、对象、职能、方法、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档案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习题和模拟练习等实践性环节,以及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为试题库、闭卷笔试。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课程的前提条件。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基础会计教程》,江景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教学参考书:1、《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9月2、《基础会计学》,吴国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3、《基础会计学》,黄虹,李贞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共有8 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总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和应用。
第一章 总论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

标志着我国会计已进入了与国际趋同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至2014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41项具体准则
❖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管理、科 技、文化等密切相关的,是和国家、企业、家庭、 个人紧密相连的。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Company Logo
第五节 会计的任务与方法
❖ 一、会计的任务 ❖ 二、会计的方法
Company Logo
▪ 再次,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编制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时,则要采用一定的汇率 折算为既定的记账本位币来进行。
▪ 一个附带的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
5、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
❖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 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 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 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 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收付实现制相对 而言。
四、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 会计信息,即提供会计信息。
Company Logo
❖ 会计目标—提供会计信息 1、向谁提供信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 部门、企业管理当局、 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利益集团。
2、提供什么信息:向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 未来的现金净流量信息;向债权人提供企业的偿债能 力;向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向管 理当局提供企业的全面信息。
❖ 一、可靠性要求 ❖ 二、相关性要求 ❖ 三、可理解性要求 ❖ 四、可比性要求 ❖ 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 六、重要性要求 ❖ 七、谨慎性要求 ❖ 八、及时性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所有者权益 现金流量) 变动表 (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所有者权益) 权益增加 现金流出 权益减少
5
静态报表 动态报表
(二)按提供对象分 1.向外提供的财务报表 向外提供的财务报表 2.内部财务报表 内部财务报表 (三)按编报的时期分 1.年度财务报表 1.年度财务报表 2.中期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 (四)按编报单位分 1.个别报表 个别报表 2.汇总报表 汇总报表 3.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
编制单位:
资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略) 资产总计
会企01表 单位:元
期末数
按“资产= 资产= 负债+ 负债+所有 者权益” 者权益”原 理,将”资 产、负债和
双方总计存在平 衡相等关系
所有者权益 分左右两部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分排列
(略)
12
(2)报告式
合计30 合计 6 000
合计120 000 合计
应填入资 产负债表 的“预付 款项”项 目
预付账款-E企业 预付账款- 企业
6 000 期末余额 应付性质) (应付性质)
预付账款-D企业 预付账款- 企业
期末余额 100 000 预付性质) (预付性质)
18
(4)根据总账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根据总账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就是根据对“ 如“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就是根据对“长 期借款” 期借款”等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所反映的偿还期已不 年的长期借款等情况的分析, 满1年的长期借款等情况的分析,根据有关明细账户的 余额填列的。(见下例) 。(见下例 余额填列的。(见下例)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和作用 财务报表的分类及编制要求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附注
总 账
(财务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务状况)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明细账
(经营成果)
1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和作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涵义
可根据上 年末资产 负债表上 的“期末 数”填列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略)
根据有关 账户的期 账户的期 末余额直 末余额直 接或计算 填列
15
2.填列“期末数” 2.填列“期末数”的基本方法 填列 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应收票据” (1)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应收股 等项目; 应付票据” 应付股利”等项目。 利”等项目;如“应付票据”、“应付股利”等项目。 根据若干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 (2)根据若干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存 。(见表11- 和表11 见表11 11- 货”等项目。(见表11-2和表11-3)
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作用: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 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作用: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 允的信息,用于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 允的信息,用于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有助于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一)对企业本身来说 (二)对主管部门来说 对财政、税收、 (三)对财政、税收、银行和审计部门来说 对投资人、 (四)对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利害相关人来说
19
两项长期借款,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期间, 【例】企业有X、Y两项长期借款,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期间, 企业有X 的偿还期还有2 的偿还期还有仅有6个月( X的偿还期还有2年,而Y的偿还期还有仅有6个月(已非 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负债,而是具有了流动负债的特征)。 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负债,而是具有了流动负债的特征)。 就应将其填入资产负债表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就应将其填入资产负债表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项目栏。 项目栏。
应收账款- 企业 应收账款-C企业
期末余额 300 000 应收性质) (应收性质)
应收账款- 企业 应收账款-B企业
期末余额 40 000 预收性质) (预收性质)
应填入资 产负债表 的“应收 账款” 账款”项 目
合计560 000 合计
合计120 000 合计
应填入资 产负债表 的“预收 款项”项 目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 是企业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 财务会计报告 与企业财务状况、 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2
按编报时间可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中期财务会计 报告。 报告。
20
(5)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
期末余额14 000 000 期末余额
累计折旧
期末余额1 200 000 期末余额
“固定资产”项目——以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项目 以固定资产净值 填列: 填列: 14 000 000-1 200 000-0 =12 800 000
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自上 而下分三部 分排列
13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编制的年度、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编制的年度、半年度会计报表至 少应反映相接续的两个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少应反映相接续的两个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即本期 期末数” 年初数” 上一会计期间期末数)。 “期末数”与“年初数”(上一会计期间期末数)。 这种形式的资产负债表称为“比较资产负债表” 这种形式的资产负债表称为“比较资产负债表”。 格式见下页) (格式见下页) 年初数” 期末数” (一)“年初数”与“期末数”的基本填列方法 年初数” 1. “年初数” 的填列 一般可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数”填列。 一般可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数”填列。
6
二、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
(一)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1.列报基础 1.列报基础 企业应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报财务报表。 (1)企业应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报财务报表。 (2)企业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 算或停止营业的,应采用其他基础编报财务报表, 算或停止营业的,应采用其他基础编报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 明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的原因。 明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的原因。 2.重要性判断 2.重要性判断 (1)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 (2)判断金额大小的重要性 3.正常营业周期 3.正常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 ——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 正常营业周期——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 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 ① 会计报表
资产 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 负债 收入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费用 变动表 现金流入 利润 现金流出 (所有者权益) 权益增加 权益减少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② 会计报表 附注
③ 相关信息 或资料
中期报告
年度报告
3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库存现金 应填入资 产负债表 的“货币 资金” 资金”项 目
期末余额 20 000
合计320 000 合计
银行存款
期末余额 300 000
原 材 料
期末余额 540 000
应填入资 产负债表 存货” 的“存货” 项目
合计1 合计 100 000
生产成本
期末余额 160 000
库存商品
期末余额 400 000
16
(3)根据有关明细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有关明细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应收账款” 预收款项” 项目。 见表11 11- 如“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 项目。(见表11-2 和表11 11- 和表11-3)
应收账款- 企业 应收账款-A企业
期末余额 200 000 应收性质) (应收性质)
10
(三)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内容及表格格式
1.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内容 1.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内容 ◆由表首和正表两个部分组成
表 首 正 编制单位:
资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产
资产负债表 年 月 日
期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略)
预收账款- 企业 预收账款- V企业
期末余额 60 000 应收性质) (应收性质)
预收账款- 企业 预收账款-U企业
期末余额 80 000 预收性质) (预收性质)
17
又如“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 项目。(见表11- 。(见表 又如“应付账款” 和“预付款项”项目。(见表 - 2和表 -3) 和表11- ) 和表
编制单位:
资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略) 负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略)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略) 债 产
资产负债表 年 月 日
会企01表 单位:元
期末数
按“资产=负 资产= 债+所有者权 益”或“资产 负债= -负债= 所 有者权益” 有者权益”原 资产、 理,将”资产、
应付账款-F企业 应付账款- 企业
期末余额 140 000 应付性质) (应付性质)
应付账款- 企业 应付账款-W企业
期末余额 160 000 应付性质) (应付性质)
应付账款- 企业 应付账款-H企业
期末余额 100 000 预付性质) (预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