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仅限借鉴)

合集下载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2020⼼理危机⼲预应急预案范⽂(精选3篇)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有时会⾯对⾃然灾害、重特⼤事故、环境公害及⼈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理危机⼲预应急预案范⽂(精选3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1 ⼀、⼼理危机⼲预的⽬标:⼼理危机处理突发事件,避免造成更⼤的伤害;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理危机、团体或个⼈危机消除,恢复正常。

⼆、⼼理危机⼲预组件成员:主管领导,班主任、⼼理教师、学校医⽣,校园警察、司机、⼼理社区成员等。

三、⼼理危机⼲预⼯作分⼯: 1、主管领导整体组织和协调命令。

2、班主任理解信息并通知⽗母,稳定的类。

3、⼼理⽼师现场咨询、⼲预,避免极端的⼼理⾏为。

4、学校医⽣现场处理可能⾝体病⼈和损伤。

5、校园警察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理社区成员辅助开展⼯作。

⼋、⼲预后观察及随访。

四、⼼理危机⼲预程序: 1、⼼理危机发⽣时,班主任和⼼理社区成员应当通知主管领导在第⼀次。

2、主管领导注意⼼理教师、学校医⽣,校园警察,司机和其他相关⼈员到达现场。

3、根据分⼯迅速扩张的⼯作。

五、⼼理危机⼲预的注意: 1,危机时刻发⽣,这个决定是⾮常重要的,所有成员应该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以避免延迟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意味着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为⼲预⽆效和⾃责,内疚,实现限制的⼲预。

⼼理危机⼲预应急预案2 为了提⾼学⽣的⼼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的严重⼼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伤或伤害他⼈等严重事件,保障我院学⽣的⼼理健康与⽣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活秩序,保持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理危机⼲预的对象 ⼀、⼼理危机⼲预的对象 (⼀)⼼理危机与⼼理危机⼲预 ⼼理危机是指个体运⽤寻常⽅式不能应对或处理⽬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陷⼊极度的焦虑、抑郁、甚⾄失去控制、不能⾃拔的状态。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培训课件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培训课件

• 住院治疗
• 与人隔绝
• 感知的/真实的缺乏支持
• 连续发生的改变或丧失
• 自杀的方式容易获得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8
如何评估自杀危险
通过直接询问:
➢ “你刚刚提到你不想活了。 你在考虑自杀吗?”
➢ “有时当人们处于相似的情境时会想到结束自己的 生命。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想法?”
➢ “你说你走不出来。 你在考虑做些什么来结束自 己的生命吗?”
自杀的行为线索
• 行为上明显的或突然的改变(例如,退缩或增加的 冒险行为)
• 抑郁的迹象(情绪改变,睡眠或饮食问题) • 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 经常发生意外 • 药物或酒精使用量增加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7
现实因素增加了自杀的危险
• 重大事故或疾病
• 现实的或感觉到的近期内的丧失
• 无法战胜的情境 (没有好的方法摆脱目 前的困境)
痛苦。”(暗示自杀/谋杀) ➢ “我找到了一个解脱的办法,我们再也不会分开
了。” (暗示自杀/谋杀)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5
自杀危机的言语线索 (C)
• 谈论自杀或拿自杀开玩笑 •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方法,日期和地点 • 表达出无助或无望 • 告别 • 谈论可获得的自杀方式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6
10.你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11.你写遗书了吗?如果写了,遗书上说了些什么
呢?你将遗书放什么地方了? 12.在什么情况下你不实施自杀行为呢 ?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23
既往自杀史
过去任何时候是否有过自杀行为?(如果有, 询问下列 的问题) ➢ 有过几次?
➢ 什么时候? 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是 什么时候?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心理健康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然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也会面临各种心理危机,如恐惧、焦虑、挫折等。

为了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应对这些问题,制定一份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小学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背景和目的本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有效防范和化解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小学生,包括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和学生自身。

三、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人面临突发事件时,由于无法适应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表现为情绪跌宕起伏、行为反常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 及时性原则: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干预小学生心理危机问题。

2. 私密性原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确保干预过程的私密性。

3. 针对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

4. 综合性原则:多种干预方法相结合,包括个体化心理辅导、情绪管理、疏导家庭关系等。

5. 相关性原则: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心理咨询等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1. 发现:根据小学生的行为、表情、言语等综合情况,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应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征兆。

2. 判断:对于发现的征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需要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属于心理危机问题。

3. 报告:一旦初步判断属于心理危机问题,应立即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形成联动机制。

4. 干预:学校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包括心理辅导、情绪疏导等。

5. 跟进: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干预后,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评估。

6. 总结:对于干预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参考。

六、预案的宣传与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还应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和家长对预案的了解。

(完整版)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完整版)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2015-12-18 心理画第一章心理危机干预总论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1.灾难事件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

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

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人(主要是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举例: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受害人群分级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40页文档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40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危机干预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巧和原则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卫生部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全文)

卫生部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全文)

卫生部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全文)*导读:据卫生部网站消息,为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卫生部现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hzh {display: none; } 本指导原则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

一、组织领导(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包括防疫队,下同)在到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及时与救灾地的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后期到达同一地点的心理救援医疗队或人员,应该在上述心理救援协调组的统一指挥、组织下开展工作。

(三)各心理救援协调组的工作,应及时与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沟通和协调,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二、干预基本原则(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

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

三、制定干预方案(一)目的。

1.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2. 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3.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二)工作内容。

1. 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 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3. 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

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 理解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就像生活中的小意外,总是在你最没准备的时候出现。

可能是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甚至是一句无心的话,都能把人推向崩溃的边缘。

大家都有过那种感觉,心里像是藏了个小炸弹,一不小心就“嘭”地炸了。

这时候,我们就得学会怎么应对了。

1.1 心理危机的表现危机的表现五花八门,可能有焦虑、抑郁、失眠,甚至是情绪失控。

想象一下,刚刚吃完一碗热腾腾的面,突然被一阵焦虑袭来,心里仿佛冒出了无数个问号,真是“心烦意乱”。

这些表现不仅影响情绪,还可能让人感到身体上的不适,像头痛、心慌,甚至想要躲起来不见人。

1.2 面对危机的态度面对心理危机,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态度。

记住,遇到问题并不可怕,逃避才是大忌。

就像喝了凉水却被冰了肚子,还是要勇敢面对,及时找出解决办法。

很多时候,跟朋友聊聊、倾诉一下,就能让心情好转不少。

别把问题憋在心里,那就像让气球越充越大,最后只会“噗”的一声炸开。

2. 紧急干预技巧当危机来临,我们需要一些“小妙招”来应对。

心理干预可不只是专业人士的工作,咱们自己也可以做点事情,帮助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2.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就像在暴风雨中要找到一块稳固的地方,冷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情况。

可以试试深呼吸,吸气时心里默念“放松”,呼气时想象把烦恼都吹走。

这个过程就像把心里的“杂草”拔掉,让自己清爽起来。

2.2 倾听与陪伴其次,倾听和陪伴也是关键。

当你发现朋友有心理危机时,别急着给出建议,先耐心听他们诉说。

说不定,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耳朵”来倾诉心声。

就像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柜子,满满的秘密和烦恼,倾诉就像是把柜子打开,清理出一部分,心里顿时轻松不少。

3. 寻求专业帮助当然,有些情况下,自我干预可能不够,这时候寻求专业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别害怕,心理医生可不是“妖怪”,而是帮助你走出困境的伙伴。

3.1 专业的力量心理咨询师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地震灾祸心理危机干预建议

地震灾祸心理危机干预建议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贝y本指导原则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

一、组织领导(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包括防疫队,下同)在到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及时与救灾地的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后期到达同一地点的心理救援医疗队或人员,应该在上述心理救援协调组的统一指挥、组织下开展工作。

(三)各心理救援协调组的工作,应及时与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沟通和协调,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二、干预基本原则(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

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三、制定干预方案(一)目的。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2.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二)工作内容。

1.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3.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

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

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

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精编版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精编版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第一章心理危机干预总论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1.灾难事件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

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

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人(主要是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举例: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受害人群分级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巧

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巧

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巧一、危机干预的原则危机干预呀,就像是在暴风雨里给人撑伞,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则呢。

1. 生命第一原则这可是最最关键的啦,人的生命就像那最璀璨的宝石,不管啥情况,都得先把保护生命放在首位。

比如说有人想不开要跳楼啦,这时候不管是安慰他的情绪,还是解决他的难题,首先就是要保证他不会从楼上掉下去,安全第一嘛。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生命值要是没了,那就啥都没了呀。

2. 及时性原则危机这东西就像一阵狂风,来势汹汹,要是不及时处理,那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灾难。

就像你发现小伙伴突然情绪很低落,可能是因为考试考砸了或者和朋友吵架了,你要是当时就去问问他,抱抱他,给他点温暖,可能他就不会陷入更深的绝望啦。

要是拖个几天再去管,说不定他就自己在那个黑暗的小角落里越陷越深了呢。

3. 有限干预原则我们不是超人呀,不能啥事都大包大揽。

危机干预呢,就是在我们能做到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

比如说有人经济上遇到危机了,我们可以给他出出主意,介绍点兼职之类的,但要是说让我们直接给他很多钱,可能我们也做不到呀。

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界限,在这个界限内尽力就好啦。

4. 尊重与接纳原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星球,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不管他在危机里做出了什么看起来很奇怪的行为,我们都要尊重他,接纳他。

不能因为他想不开要自残,就去指责他,说他怎么这么傻。

要站在他的角度去想想,他肯定是遇到了特别痛苦的事情才会这样的。

就像我们尊重不同的音乐风格一样,也要尊重处于危机中的人的独特性。

二、危机干预的技巧1. 积极倾听技巧这就像是给对方一个大大的耳朵,让他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

不要打断他,也不要急着给建议。

就安静地听他说,偶尔点点头,表示你在听呢。

比如他说“我今天被老板骂了,我感觉自己好没用啊”,你就听着,等他说完,他可能还会继续说“我其实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做不好”,这个时候你再给他回应,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呢,你已经很努力了呀”。

2. 共情技巧这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对方的鞋子里走一走。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
(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四)目标人群评估、制订分类干预计划。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
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五)干预时限。
(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
三、制定干预方案
(一)目的。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二)在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继续按照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订干预方案。
(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
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
(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发生心理障碍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而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那么,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第一的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预防为主的原则。

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而突发意外事件。

建立全校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档案,专人负责。

班主任安排有关人员时常密切关注那些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有问题及时报告。

平时心理老师及时给这些人进行心理疏导,以防发生意外,将即将发生的不好的事件扼杀在摇篮里。

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大力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大力开展危机应对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辨识和应对能力;组织引导各班委会、团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协会,通过学生心理危机协会,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危机知识普及、宣传与调查;校教导处、教研处、学校德育处及相关部门应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心理危机干预的处理细则与工作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的处理细则与工作原则

上寮学校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处理细则与工作原则一、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失去爱物;破产或重大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败;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

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

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1)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6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3)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六.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1)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①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

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原则: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原则: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原则: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发布时间:2019-01-06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从几起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说起心理危机分为两大类,一是危机事件引起的群体性集体性心理危机,二是因个人特殊状况导致的突发性、紧急性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本文主要指后者。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急、适度、灵活是十分重要的三大注意事项。

而在适度的原则中,尤其要注意“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三个原则,如此,方能真正化危机为转机,化转机为机遇。

危机干预,从危机说起——德兰修女说:“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每一个心理危机个案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绝望,对生活的无望,对人生的绝唱!中国是仅次于冰岛的自杀率高发国家。

据调查,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

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我国每年有28万人死于自杀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其中有13.5万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的人并不是绝对性的,自杀意念随时都有可能改变。

他认为如果试图自杀者与辅导员有良好的工作关系,那么自杀者的自杀意念增强时,辅导员的介入将发挥更大的效用。

自杀者的入院干预可视对方的情况而定,如果自杀者处于极度抑郁的状态、又或其配偶或亲友刚死亡、又或感到非常无望无助等等,这种情况下,安排入院对自杀者会有帮助。

学者Fawcett认为较难与人相处及建立关系的个体自杀危机较高,他认为自杀企图是由于人际互动关系中出现矛盾而直接产生,而这种矛盾情况涉及当事人在心理上的一种特有的关联。

亲人及重要他人是重要的心理资源,对自杀者的求生意愿是极具影响性的。

心理危机(个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以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学校应急心理干预预案

学校应急心理干预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2. 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2)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心理干预。

(3)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4)协同合作: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合力。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 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负责心理危机事件的日常监测、评估、干预和跟踪。

3. 各级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共同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三、干预流程1. 日常监测与预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潜在心理危机学生。

(3)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关注,建立心理档案。

2. 心理危机事件报告:(1)发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班主任、辅导员等第一时间向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报告。

(2)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心理危机评估:(1)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报告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危机等级。

(2)根据危机等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4. 心理危机干预:(1)对轻度心理危机学生,由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

(2)对中度心理危机学生,由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与班主任、辅导员等共同开展干预。

(3)对重度心理危机学生,由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联系专业心理机构进行干预。

5. 跟踪与反馈:(1)心理危机干预结束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2)对干预效果不佳的学生,调整干预方案,持续关注。

四、保障措施1.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提高干预人员专业水平。

2. 配备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设备,如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系统等。

3. 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的合作,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技术支持。

心理危机干预3危机干预六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3危机干预六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3危机干预六原则欢迎光临心灵家源,我是林轩,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我们已经出两期了,对于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也清晰了,接下来第三期将会与大家说说干预的情况了,既然知道心理危机会影响我们生活,当然就需要干预或者调整。

危机干预,又被称为危机介入、危机调节或危机管理。

帕瑞德认为,危机干预就是在混乱不安的时期,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影响社会运作的历程,以减缓具有破坏性的压力事件所带来的直接冲击,并协助受到危机直接影响的人们,激活其潜在的心理能力及社会资源(通常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人物),以便适当地应对压力事件所造成的结果。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认为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困境和遭遇挫折的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以便使其战胜危机,适应生活。

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段鑫星等认为危机干预是随时对处于困境、遭受挫折或将要发生自杀等危险的人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其恢复心理平衡,达到危机前行为状态的短期治疗过程。

通过上述几位心理学专家对危机干预概念的概括,我们知道,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给予关怀、支持,并使用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予以援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安全渡过危机。

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方面主要有针对性原则,支持性原则、行动性原则、正常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一般来说,陷入心理危机的人常认为自己不能面对困难或处理问题,他们经常把痛苦埋在心底,情绪低落。

危机干预者必须及时地引导他们接受帮助。

一旦这些人能够合作,正视自己的痛苦,或在危机干预者的启发下,使自己的痛苦体验得到宣泄,便具备了一个摆脱危机的良好开端。

(二)支持性原则处在危机状态的个体比平时更需要支持。

其不仅需要危机干预者的支持,而且需要努力地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和社区的支持。

危机干预通常应进行五到六次,必须让当事人感觉到不管何时,只要他需要,他都会获得必要的支持。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发生心理障碍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而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那么,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第一的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预防为主的原则。

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而突发意外事件。

建立全校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档案,专人负责。

班主任安排有关人员时常密切关注那些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有问题及时报告。

平时心理老师及时给这些人进行心理疏导,以防发生意外,将即将发生的不好的事件扼杀在摇篮里。

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大力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大力开展危机应对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辨识和应对能力;组织引导各班委会、团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协会,通过学生心理危机协会,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危机知识普及、宣传与调查;校教导处、教研处、学校德育处及相关部门应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为有效应对和处置因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心理障碍,或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心理救援医疗队,心理救援医疗队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调度。

(二)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到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及时与救灾地的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干预基本原则
(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

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

三、制定干预方案
(一)目的。

1.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2. 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3.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二)工作内容。

1. 综合应用各种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 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3. 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

(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

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

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

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四)目标人群评估、制订分类干预计划。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

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五)干预时限。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

(六)制定工作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订工作时间表。

四、组建队伍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

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

至少由2人组成,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

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成人员。

(二)救灾地点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

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

在开始工作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短期紧急培训。

五、出发前准备
(一)了解灾区基本情况,包括灾难类型、伤亡人数、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二)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创伤止血等。

(三)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

(四)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五)制定初步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实施计划。

(六)对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预技术。

(八)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

(九)尽量保留全部发生的财务票据。

六、现场工作流程
(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

(二)制订干预方案。

(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

(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

(五)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

(七)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采取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

(八)及时总结当天工作。

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九)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十)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