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刑法真题
法律硕士试题2004年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硕士试题2004年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
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属于()A、纯正的不作为犯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纯正的作为犯D、结果加重犯4、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6、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B、实行犯C、帮助犯D、未遂犯7、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A、只触犯一个罪名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C、只侵犯一个客体D、只有一个行为8、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
具备这一特征的是()A、连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继续犯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2004刑法学
2004刑法学法学综合卷法理学部分:单选:(每小题1分,共四分)1、“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多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得良好的法律”。
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亚里士多德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 禁止性规范3、我过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是()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准确、合法、及时c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d 从重从快4、根据法律解释方法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a 有权解释、无权解释b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c 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d 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解释:(每小题8分,共16分)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2、法的实效与法的效力简述:(10分)法与道德的关系宪法部分(30分)问答题(每小题10分)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构成类型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3、我国现行国家主席制度的特点刑法专业卷一、简述刑法解释的种类(20分)二、简述成立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20分三、简述刑法理论上是如何划分共同犯罪的形式的20分四、简述我国刑法中附加刑及其主要特点20分五、简述票据诈骗罪的行为方式20分六、案例分析25分刘某因关某殴打过自己的父亲而于除夕夜持自制火药枪前往关某家中欲杀其为父亲报仇,到达后误将蹲伏在关家门前的狗当成关某而开枪打伤。
关某和其母亲听见犬吠声出门查看。
此时刘某再次举枪瞄准关某准备射击,但后因想到如杀死关某其母亲会痛不欲生而最终没有开枪。
请回答对刘某杀害关某的行为在犯罪停止形态上应如何认定。
七、案例分析25分陈某与同乡张某到城里某市场进购童装。
卖主李某因门市货物不多,遂让其弟领二人到库房直接取货。
到达后李某弟弟说:“都在那儿,每捆10件,你们自己选吧,别弄散了。
2004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详解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试卷四提示:本试卷包括案例(实例)分析题、论述题。
请将各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第一部分:简析题。
本部分共5题,75分。
一、(本题15分)案情:王某与张某育有二子,长子王甲,次子王乙。
王甲娶妻李某,并于1995年生有一子王小甲。
王甲于1999年5月遇车祸身亡。
王某于2000年10月病故,留有与张某婚后修建的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
王某过世后张某随儿媳李某生活,该6间房屋暂时由次子王乙使用。
2000年11月,王乙与曹某签订售房协议,以12万元的价格将该6间房屋卖给曹某。
张某和李某知悉后表示异议,后因王乙答应取得售房款后在所有继承人间合理分配,张某和李某方表示同意。
王乙遂与曹某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曹某当即支付购房款5万元,并答应6个月后付清余款。
曹某取得房屋后,又与朱某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朱某。
在双方正式办理过户登记及付款前,曹某又与钱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以18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钱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2001年5月,曹某应向王乙支付7万元的购房余款时,曹某因生意亏损,已无支付能力。
但曹某有一笔可向赵某主张的到期货款5万元,因曹某与赵某系亲威,曹某书面表示不再要求赵某支付该货款。
另查明,曹某曾于2001年4月外出时遭遇车祸受伤,肇事司机孙某系曹某好友,曹某一直未向孙某提出车祸损害的赔偿请求。
问题:1.王某过世后留下的6间房屋应由哪些人分配各自应分得多少为什么2.王乙与曹某签订的售房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3.曹某与朱某、钱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效力如何4.如朱某要求履行与曹某签订的合同,取得该房屋,其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5.如王乙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曹某放弃要求赵某支付货款的行为,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6.如王乙要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请求孙某支付车祸致人损害的赔偿金,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答案】:1. 张某、王乙、王小甲。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解析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解析04年司法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作为:A.构成非法拘禁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答案及解析】:A 刑法第238条第1、2、3款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答案及解析】:B 此题情形属于犯罪既遂而不属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3.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答案及解析】:B.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正确答案:D解析:以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把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支配权是指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比如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知识产权人对其专有的智慧财产进行利用的权利。
故选项B正确。
请求权是指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受侵害时的救济也是请求权。
债权无排他效力,数个内容相同的债权是可以同时存在并处于平等地位的,故选项C正确。
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于形成权。
故选项A正确。
抗辩权是指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
比如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
根据排除法,由此可知选项D错误。
如果直接分析选项D,D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支配权也存在对应义务,只不过它的义务主体不是特定的人。
2.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
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不承担责任B.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C.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正确答案:B解析:合伙债务是指合伙关系存续期间从事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债务。
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第53条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A)A.必须适用的B.不适用的C.可以适用的D.酌情适用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
我国刑法对K(A)A.有管辖权B.实行豁免C.无管辖权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A.强奸B.绑架C.决水D.抢夺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B)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B.甲乙共同强奸妇女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D)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特殊情况从一重罪从重处罚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C)A.犯罪行为B.违法行为C.违法和犯罪行为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A)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10.管制的特点是(B)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B)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
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04刑法学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作为:A.构成非法拘禁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3.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4.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5.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
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A.以诈骗罪论处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6.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测试题试卷二(2)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某甲盗窃正在使⽤中的电缆线,数额不⼤,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
某⼄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构成盗窃罪。
甲、⼄⾏为所侵害的对象相同。
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A.犯罪对象数额⼤⼩不同B.犯罪对象本⾝的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2、李某骑摩托车违撞伤⽥某,造成⽥某腿部表⽪破裂。
李某送⽥某到医院治疗,护⼠未作⽪试,即给⽥某注射破伤风针剂,⽥某因药物过敏死亡,李某的⾏为属于()A.过失伤⼈罪B.过失杀⼈罪C.交通肇事罪D.不构成犯罪3、某国有企业出纳⽯某擅⾃利⽤职务之便挪⽤单位公款1万元去经商,因经营不善⽽亏本⼀个⽉后归还单位6000元,另4000元再也元⼒归还。
对⽯某的⾏为()A.应⽤挪⽤公款罪从重处罚B.应定贪污罪从重处罚C.应分别定挪⽤公款罪和贪污罪,实⾏数罪并罚D.不以犯罪论处,给予⾏政处理4、治安联防队员张某在夜间巡逻抓到可疑⼈李某,怀疑其为⼩偷,即把其叫进室内讯问。
李某否认偷了东西。
张某便把李某捆起来吊打,强迫其承认,结果造成李某伤残。
张某的⾏为构成()A.⾮法拘禁罪B.刑迅逼供罪C.故意伤害罪D.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5、被告⼈王某对其妻张某经常毒打、辱骂,曾将其妻骗⾄外地欲将其丢掉,被其妻识破⽽未得逞,后王某与他⼈赌博,被告⼈输钱⽆⼒偿还,遂将其妻作价900元抵了赌债。
张某认为:只要不受毒打、辱骂,给⼈做⽜马都⾏。
被告⼈也称:"妻⼦输给你,坐牢我去"与任何⼈⽆关,我重新讨⼀个才好!对王某应以()论处。
A.赌博罪B.虐待罪C.遗弃罪D.⽆罪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期徒刑的罪犯,在执⾏期间依法应当减刑、假释的。
由执⾏机关提出书⾯意见,报请()申核裁定A.⼈民检察院B.⼈民法院C.司法⾏政机关D.公安机关7、某被告⼈⼜聋⼜哑,受审判前要求其懂哑语的胞妹当辩护⼈或翻译⼈,法院应当()A.允许当辩护⼈B.允许当翻译⼈C.允许当辩护⼈⼜允许当翻译⼈D.都不允许8、公安机关对⼈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级⼈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2004级刑法Ⅰ试题A
2004级刑法Ⅰ试题A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刑事责任能力2、自救行为3、犯罪未遂4、必要的共犯5、连续犯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2、简述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3、简述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4、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试论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2、试论我国刑法中的主犯2004级刑法Ⅰ试题(A)2004-2005第一学期答案评分要点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3、4略2、自救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救济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权益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权利的行为。
5、连续犯: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履行义务但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1分)不作为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负有特定的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2分)。
义务的来源: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3分)(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义务。
(2分)(3)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
(2分)2、简述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相对于消极的中止和积极的中止有所不同。
(1分)消极的中止成立条件有三:(6分)(1)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当中。
这是中止的时间条件,具体来讲可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和实行后阶段;(2)必须自动终止,所谓自动就是说自动放弃犯罪意图,从而中止犯罪。
(3)中止必须具有彻底性,也就是说彻底放弃犯罪意图。
积极的中止,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效性这一条件,也就是说行为人有效地防止了危害结果发生,如果没有有效防止就是未遂。
(3分)3、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每点2.5分1、危险来源不同2、损害对象不同3、实施条件不同:是否要求不得已4、限度条件不同4、简述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每点2.5分1、法规竞合的一个行为是基于一个罪过,只产生一个法益侵害结果;想象竞合的一个行为或者是数个罪过或者是数个法益侵害;2、法规竞合是由于法规的重合关系造成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结果,而想象竞合则是由于犯罪事实上存在数个罪过或者数个结果而造成以行为触犯数罪名;3、法条竞合的以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之间存在重合关系,而想象竞合的数罪名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4、法规竞合在处断原则上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包容关系)或者重法优于轻法(交叉关系)的原则来选择适用的罪名,而想象竞合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来选择适用的罪名。
2004年司考卷一答案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常务委员会C.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D. 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劳动教育4. 甲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甲某享有的权利?A. 申请取保候审B. 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C. 要求调查人员回避D. 申请查阅同案犯的供述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公平竞争原则A.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B. 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C. 某市政府与某企业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D. 某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A. 公诉制度B. 辩护制度C. 侦查制度D. 民事诉讼制度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公安部D. 司法部A. 合法性原则B. 比例原则C. 信赖保护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A. 宪法B. 反分裂国家法C. 立法法D. 国旗法11. 甲某因侵权行为给乙某造成损失,乙某要求甲某赔偿。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A. 加害行为B. 损害事实C. 因果关系D. 主观过错A. 买卖合同B. 租赁合同C. 抵押合同D. 赠与合同A. 股东大会制度B. 董事会制度C. 监事会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注册原则B. 先用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公平竞争原则A. 先申请原则B. 公开原则C. 优先权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A. 著作权自愿登记制度B.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C. 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D. 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A.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 排污许可制度C.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D. 环境保护税收制度A. 劳动合同制度B. 工资制度C. 工伤保险制度D. 离退休制度A.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B. 未成年人教育制度C.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制度D. 未成年人计划生育制度A. 市场准入制度B. 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C.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D. 反垄断行政调查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集会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D2. B3. D4. D5. D6. C7. D8. C9. D10. B11. D12. C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A二、多项选择题答案:21. ABCD22. ABCD宪法学:宪法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原则。
刑法学期末试题(2004-2005第一学期)-自考法学类刑法学试卷与试题
《刑法学》期末试题(2004-2005第一学期)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20分钟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参考答案:刑法规范,就是由国家制定与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止人们实施犯罪、命令人们履行义务以免犯罪或者指示司法人员如何定罪量刑的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紧急避险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参考答案: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以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
参考答案:犯罪预备形态:行为人开始为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下来的犯罪停止形态。
参考答案:任意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或者两人以上均可构成的犯罪,在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时所成立的共同犯罪。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参考答案:(1)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1分)(2)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1分)我国对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区分:(4分)A 无刑事责任时期,B 相对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只对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C 减轻刑事责任时期,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D 满16周岁,完全刑事责任时期(3)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2分)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分析(2分)参考答案:刑法规范[4分]1.紧急避险[4分]2.不纯正的不作为犯[4分]3.犯罪预备形态[4分]4.任意的共犯[4分]5.简述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10分]1.简述刑法的机能[10分]2.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1分)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
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
2004级刑法学Ⅱ试题(B卷)
2004级刑法学Ⅱ试题(B卷)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刑事责任2、拘役刑3、量刑情节4、累犯5、强奸罪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1、简要阐明我国现行刑罚体系2、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3、简述假释的适用条件4、简述减刑的条件5、简述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联系与区别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试述我国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适用2、试述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一、概念题(共20分,每题4分)1、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刑罚处罚、非刑罚处罚和单纯的否定性法律评价。
2、拘役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剥夺犯罪分子的短期人身自由权利,由公安机关就近拘禁、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3、量刑情节,即刑罚裁量情节,是指法律规定或司法实践认可的,法院在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必须考虑的,定罪情节以外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刑罚的主客观事实情况。
4、累犯,是指因实施犯罪而受过相应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再次实施犯罪的犯罪人。
5、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的行为。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1、简要阐明我国现行刑罚体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前四种限制或者剥夺的是自由权,因此称之为自由刑;死刑是生命刑又称为极刑);(4分)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另外还有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适用的驱逐出境。
前两者称为财产刑,后两者称为权利刑。
(4分)2、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分)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2分)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2分)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2分)3、简述假释的适用条件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法第81条第2款进一步限制(3分)2)假释的限制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须执行原判刑期的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须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能够假释(2分)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刑法2004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刑法试题考试科目:刑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罪刑法定[参考答案]所谓罪刑法定,是指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如何适用刑罚等,都必须由刑法加以规定。
对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概括讲就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紧急避险[参考答案]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3.继续犯[参考答案]继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4.拘役[参考答案]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参考答案]它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能够同时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死伤或者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6.伪证罪[参考答案]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参考资料]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筒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筒述刑法中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参考答案]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按新法处理的原则。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现行法律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第二,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现行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如果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应当适用现行法律。
第三,当时的法律和现行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没有超过追诉时效的,原则上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现行法律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轻的,适用现行的法律。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2.甲谈恋爱失败,遂对女青年怀恨在心。
某日,甲手持一刮脸刀片,趁人不备,将6位女青年脸部划成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D)A.牵连犯B.想像竞合犯C.吸收犯D.连续犯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B)A.按劳取酬B.可以酌量发给报酬C.不发报酬D.根据劳动表现发给报酬4.农民吉某、古某购买废氯气罐二只后,在某小学墙外水池内倾倒残留的氯气(液体),一个月后水池干涸,氯气挥发,致使200名小学生中毒。
吉某、古某的行为构成(B)A.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B.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C.危害公共卫生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5.洪某非法种植罂粟,在收获前响应政府号召,自动将罂粟铲除。
对洪某(C)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6.刑法总则规定的是(D)A.认定犯罪和对犯罪人进行处罚的一般原理、原则B.犯罪构成的要件和对犯罪人量刑的一般原理、原则C.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7.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D)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根据宪法C.维护国家主权D.罪刑法定8.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B)A.共同犯罪B.非共同犯罪C.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9.某甲在1997年9月盗窃巨款后外逃,于1999年4月归案。
对某甲适用刑法应采用的原则是(D)A.从新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0.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C)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11.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是(D)A.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B.间歇性精神病人C.又聋又哑的人D.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12.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C)A.管制的犯罪分子B.拘役的犯罪分子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13.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C)A.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B.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14.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是(A)A.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B.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C.武器装备肇事罪D.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15.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
2004年司法考试真题(二卷)
1.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作为:A.构成非法拘禁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4.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5.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
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A.以诈骗罪论处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6.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B解析: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所以;A项不对。
法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是统治阶级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泼执行一定的政治职能;法又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职能,因此法又有执行社会公共的职能,所以B项是正确的。
C项的“决定于”是指法的本质由什么因素决定。
根据马克思法学的观点,法是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因此法最终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因此C项错误。
法要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规律的制约,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正确答案:B解析: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包括实在法、神法、自然法等种类,他们强调实在法来自自然法,要受自然法的制约。
例如他们认为国家制定的实在法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自然法的原则,否则该实在法就不是法,这就是著名的“恶法非法”的论断,但是他们认为符合公平正义的实在法是法律。
A项笼境地说自然法学派否定实在法,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因此是错误的;分析实证法学派反对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应当把二者区分开来,因为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
2004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刑法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这一规定,在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决水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贩卖毒品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答案】A【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犯罪客体的功能。
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任何犯罪,都要侵害一定的客体,如果某种行为没有或者不可能侵害任何客体,就不能构成犯罪。
犯罪客体揭示了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具体性质和种类,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首要因素。
没有犯罪客体就没有犯罪,犯罪客体的社会政治意义越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越大。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甲离婚后嫌才3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
甲5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
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A.纯正的不作为犯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纯正的作为犯D.结果加重犯【答案】A【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纯正不作为的认定。
所谓纯正不作为,是指只能以不作为的形式构成的犯罪。
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罪只有少数几种。
与纯正不作为犯罪相对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即既可以以作为形式构成犯罪,也可以以不作为的形式构成犯罪,当其以不作为的形式构成犯罪时,就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
在本题中,甲将才3个月的女儿乙留在家中,5天后才回家,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性质显然是故意杀人罪,不是遗弃罪,而故意杀人罪既可以以作为形式实施,也可以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在本案中,甲实施故意杀人罪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不作为,所以,甲所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刑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作为:A.构成非法拘禁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3.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4.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5.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
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A.以诈骗罪论处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6.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A.构成走私毒品罪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C.构成贩卖毒品罪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7.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8.1998年11月4日,甲到娱乐场所游玩时,将卖淫女乙(1984年12月2日生)带到住所嫖宿。
一星期后甲请乙吃饭时,乙告知了自己年龄,并让甲到时为自己过生日。
饭后,甲又带乙到住处嫖宿。
甲的行为属于:A.奸淫幼女罪B.强奸罪C.嫖宿幼女罪D.应受治安处罚的嫖娼行为9.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赔偿经济损失10.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
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
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
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
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袋罪的想象竞合犯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11.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2克、价值16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
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
陈某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12.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
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
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13.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14.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A.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C.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D.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15.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A.只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16.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17.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
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
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18.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19.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
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A.故意损毁文物罪B.倒卖文物罪C.盗窃罪D.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20.根据刑法第20条前两款的规定,____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_____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属于____;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防卫”的,属于____.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____;关于____的罪过形式,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____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确定罪名,;对于______,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B.2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C.3处填写“正当防卫”,5处填写“防卫过当”D.3处填写“正当防卫”,4处填写“防卫过当”,1处填写“假想防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52.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B.捡拾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资料而擅自披露,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C.明知对方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而购买和使用,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D.使用采取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53.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B.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C.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D.“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非应当并处罚金54.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150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
甲虽未牟取个人利益,但最终使本金无法收回。
关于该行为的定性,下列哪几种是可以排除的?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C.违法发放贷款罪D.高利转贷罪55.下列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单位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B.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不能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C.招标人不能构成串通投标罪D.不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56.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