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对社区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社区基本情况调查。
2. 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区调查。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调查问卷、社区地图、调查报告模板等。
2. 学生准备:分组,每组准备一个调查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调查主题,如社区环境、社区设施、社区文化等。
二、社区调查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制定调查计划。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团队合作与沟通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整理调查结果。
2.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调查成果,其他组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撰写调查报告1.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2.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报告,包括报告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
3. 学生互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五、展示与交流1. 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分享调查成果。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实践活动。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活动,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与沟通方面的表现。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调查报告整理成册,作为班级资料。
2. 学生可以将调查成果向社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走进社区,了解社会”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目的,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范例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光的折射现象》详细内容:介绍光的折射定义、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透镜、光纤等。
2. 章节二:《简单电路的搭建》详细内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及简单的电路搭建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掌握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电路元件的认识及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纤演示器、透镜、电路元件(电池、导线、小灯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光纤演示器、透镜、电路元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光纤通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纤通信的原理,引入光的折射现象的学习。
2. 新课内容:(1)光的折射现象:讲解光的折射定义、原理,展示光纤演示器,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应用:介绍透镜、光纤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3)简单电路的搭建: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演示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用光纤演示器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2)学生分组,每组搭建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4.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简单电路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的折射现象和简单电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定义、原理应用:透镜、光纤等2. 简单电路的搭建电路元件搭建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画出简单电路的示意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答案:(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应用:透镜、光纤等。
(2)简单电路示意图略,工作原理:电池提供电压,导线传输电流,小灯泡发光。
八上综合实践教案
八上综合实践教案教案一:制作简单的电路模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2.学习使用导线、电源、电灯泡等器件构建简单的电路模型。
3.了解电流的闭合性和电阻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源、导线、电灯泡、开关等器材。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文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投影仪呈现一幅带有电路图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2.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尝试回答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二)讲解1.教师介绍电路的构成:电源、导线和负载。
2.教师讲解电流的闭合性,即电流必须在电路中形成闭合回路才能流动。
3.教师讲解电阻的作用,即通过调节电阻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
4.教师讲解电路图的符号表示,包括电源、导线和负载等的符号。
(三)实践操作1.教师在教室里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包括电源、导线和电灯泡。
2.教师演示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并打开开关,点亮电灯泡。
3.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尝试搭建电路模型,并进行实践操作。
(四)讨论总结1.学生观察电路模型,讨论电流的流动方向,并解释为什么电流的流动方向是这样的。
2.学生进一步讨论电阻的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3.学生总结归纳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四、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对电路的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进一步认识到电阻的作用对电流的调控。
五、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2.要求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记录自己操作搭建电路模型的过程,并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
教案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活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环保创意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废纸、瓶盖、塑料袋等。
2.学生准备铅笔、记事本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分析;2. 环保行动的策略与方法;3. 个人与集体的责任与义务;4. 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重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行动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相关环保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2. 讲解:讲解环保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分析环保问题的解决策略;3.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提出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环保问题的切入点;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6. 作业:布置相关环保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环保问题现状;2. 环保行动策略;3. 个人与集体责任;4. 实践活动中问题与解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作业答案: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标语设计等,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难点与重点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行动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环保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发现环保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河流、空气、噪音等环境状况,了解环保问题的现状。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欣赏:组织学生走进公园、山区、海滩等地,观察自然景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眼光。
2. 自然生态保护: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野外生存技能:学习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如野外求生、辨别方向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景观考察,让学生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开展自然生态保护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方法。
3. 举行野外生存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1. 学生完成自然景观考察报告,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实验:学习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浮力、杠杆等。
2. 化学实验: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酸碱中和、氧气制取等。
3. 生物观察: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现象。
三、教学活动:1. 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2. 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安全操作、观察现象的能力。
3. 组织生物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奥秘。
四、作业与评价:第三章:传承中华美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传承中华美德,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
3. 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表达演讲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学习: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成语、故事等,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2. 美德实践:开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美德素养。
3. 演讲与沟通:学习演讲技巧,培养自信、善于表达的能力。
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
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5章节《探索与实践:光的传播》。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原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原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3. 实践探究:b.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现象,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原理。
c.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应用:分析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原理2. 光的反射、折射现象3. 光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光的传播现象。
b. 分析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c. 探讨光的传播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2. 答案:a. 例如:镜子、透镜等。
b. 例如:眼镜、投影仪等。
c. 例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光的传播原理及其应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光学小制作,如制作简易望远镜、显微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光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综合实践教学是八年级上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2. 环保实践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艺术实践活动:参观艺术展览、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体育实践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
5. 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四、教学方法1.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4. 指导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论文、实验报告等。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六、教学案例以“参观博物馆”为例,教学过程如下: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教学内容:参观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3.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合作学习4. 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博物馆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参观和讨论。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第一章:网络素养与网络安全1.1 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3. 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1.2 教学内容1. 网络的起源和发展;2. 网络的基本功能和用途;3. 网络安全知识,如病毒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4. 网络素养的培养,如合理使用网络、辨别信息真伪等。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案例分析,了解网络安全事件及其影响;3. 小组讨论,如何提高网络素养和保护个人信息;第二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1 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2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2. 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4. 环保活动和实践,如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
2.3 教学活动1. 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2. 案例分析,了解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及其意义;3.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和可持续发展;4. 课后作业,制定一个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第三章:法治意识与公民责任3.1 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2. 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3. 培养公民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3.2 教学内容1. 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2.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如尊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等;3. 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如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4. 法律案例分析,了解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3.3 教学活动1. 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作用;2. 案例分析,了解法治意识淡薄导致的后果;3. 小组讨论,如何提高法治意识和履行公民责任;第四章: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4.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2. 心理调适的方法,如情绪管理、压力缓解等;3. 人际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4. 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的关系。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剪刀、钳子、螺丝刀等)。
学具:每组一套简单机械模型(如杠杆、轮轴、滑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及原理。
(2)讲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简单机械进行观察、分析和操作。
4. 例题讲解(1)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2)拓展延伸:介绍简单机械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原理。
2. 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及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它们的应用。
2. 答案:(1)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剪刀、钳子、螺丝刀等。
(2)简单机械原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简单机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简单机械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环保手工制作1.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再利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2. 活动内容:(1) 知识讲解:介绍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普及资源再利用的知识。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制品。
(3) 作品展示:每组展示制作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3. 活动步骤:(1) 导入:讲解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普及资源再利用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3) 实践: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每组展示制作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二、活动主题:户外徒步活动1.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户外运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凝聚力。
(3) 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 活动内容:(1) 知识讲解:介绍户外徒步的意义,普及户外运动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徒步活动。
3. 活动步骤:(1) 导入:讲解户外徒步的意义,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普及户外运动知识,引导学生关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徒步活动,教师负责安全指导。
三、活动主题:心理健康讲座1.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2) 培养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活动内容:(1) 知识讲解: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调适方法。
(2) 实践操作:进行心理健康互动游戏,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3. 活动步骤:(1) 导入: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普及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3) 实践:进行心理健康互动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四、活动主题:科普知识讲座1. 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第一章:网络信息的获取与利用1.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信息的获取途径,掌握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1.2.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2.3 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评估1.3 教学活动:1.3.1 导入:介绍网络信息的重要性1.3.2 讲解:讲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3.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网络信息检索实践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2.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2.2.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2.3 教学活动:2.3.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3.2 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组成与功能2.3.3 案例分析:分析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网络通信协议3.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及其作用,理解网络通信协议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3.2.1 网络通信协议的定义与分类3.2.2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及其作用3.2.3 网络通信协议的重要性3.3 教学活动:3.3.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3.3.2 讲解:讲解网络通信协议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3.3.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网络通信协议的实践操作第四章:网络安全与道德法规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4.2.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4.2.2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4.2.3 网络道德法规的基本内容4.3 教学活动:4.3.1 导入:通过案例引入网络安全的重要性4.3.2 讲解: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4.3.3 讨论:讨论网络道德法规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章: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掌握基本的调查、访谈、实验等实践技能;(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通过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1. 主题:家乡环境调查2. 内容:(1)家乡自然环境的调查;(2)家乡社会环境的调查;(3)家乡人文环境的调查;(4)家乡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2)分组讨论,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内容;(3)教师提供调查工具和资料,帮助学生做好调查准备。
2. 实施阶段(1)分组进行实地调查,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调查;(2)访谈当地居民,了解家乡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4)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3. 交流与展示阶段(1)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调查成果和心得体会;(2)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参与活动,共同讨论家乡环境问题;(3)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4)总结活动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调查数据的准确性;(3)调查报告的完整性。
初二上学期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4篇)
初二上学期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4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学期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案( 4篇),欢迎品鉴!第1篇: 初二上学期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讨论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同学产生情感体验、力量方法和学问阅历的活动。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校生身心进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平安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意开发社区资源,以培育同学的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为重点,注意同学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
二、目标要求以同学为主体,贴近同学生活,运用其所学学问,引导同学进入主动探究学问,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育同学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爱好和力量,增加同学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进展的乐观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同学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选择和组织以同学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①同学与自然的关系。
②同学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同学与自我的关系。
范围包括:讨论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1、同学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爱好爱好与特长。
(3)常常保持个人干净,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干净卫生。
(4)常常参与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状况,开展相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识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关心自己和他人。
(4)了解熟悉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
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四章《探索与发现》,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方法”;第二节“实践活动案例解析”;第三节“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掌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设计与实施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重点: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案例分析,实践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实践活动教材、笔记本、实践活动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践活动图片,引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新课讲解:(1)介绍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活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技巧。
3. 案例分析:(1)呈现实践活动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关键因素。
4.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1)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巩固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实践活动的意义2. 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3. 案例分析4.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方案,并说明实施步骤。
2. 答案:(2)实践活动方案: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明确实施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组织实践活动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2. 案例分析3. 作业设计一、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1. 确保活动目标明确:实践活动应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一、实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加深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解和兴趣;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生物学实践:种植观察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教学步骤:1)种植观察: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观察种子发芽、生长和开花的过程。
记录观察结果和观察时间。
2)讨论:学生根据记录的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的作用。
3)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观察结果、实验步骤和结论。
2.物理学实践:电路搭建教学目标: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阻的作用。
教学步骤:1)电路搭建:学生们按照老师提供的材料和电路图,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流的流动。
2)讨论:学生们讨论电路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电流的流动情况。
3)实验报告:学生们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电路图、搭建过程和观察结果。
3.化学学实践:化学实验教学目标:通过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反应和学习实验方法。
教学步骤:1)化学实验: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
2)讨论:学生们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3)实验报告:学生们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观察结果和反应原理。
4.地理学实践:地图绘制教学目标:通过绘制地图,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步骤:1)地图绘制: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原始数据,用图纸、标尺和绘图工具绘制地图。
2)讨论:学生们讨论地图的绘制过程和注意事项。
3)实验报告:学生们根据绘制的地图,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绘图过程、结果和分析。
三、实践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实践活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3.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术写作能力。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身边科学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 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四、活动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魔法师的消失、水的魔法等。
2. 探索: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尝试找出身边的科学现象,例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
3. 分享:每组学生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分享给其他组,大家互相交流和讨论。
4.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并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表现:学生分享和讨论的科学现象的准确性和深度。
3. 学生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
六、活动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例如阅读科学书籍、观看科学视频、参加科学讲座等。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探索更多身边的科学现象。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规程和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
2.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八、教学资源:1. 科学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管等。
2. 科学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支持。
3. 网络资源:科学网站、视频、实验教学资源等。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十、学生作业:2. 学生可以绘制科学手抄报,展示他们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和思考。
十一、家长沟通与合作: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议、电话或邮件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参与活动,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或分享相关的科学知识。
初中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6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综合理论活动教案〔精选6篇〕初中八年级上册综合理论活动教案〔精选6篇〕(篇一)1.什么是老实?老实有什么重要性?〔1〕老实是做人的根本原那么,是美妙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根底。
老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张其辞,不文过饰非。
老实的人对自己是老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老实的人对别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只有在一颗老实的心中才可以生长出仁慈、正直、英勇、谦逊;只有一个老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老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根底,获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人人老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谎话的根及危害是什么?〔1〕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话并不鲜见。
各种谎话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
有的人认为,扯谎是人难以防止的缺点,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
其实,谎话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2〕扯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使心灵变得晦暗。
谎话败露的同时是信誉的丧失,友谊的毁坏。
人一旦扯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3.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是什么?〔1〕学会老实做人,就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
俗话说,一诺____,形容承诺的道德分量之重。
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誉大厦的一块石子。
一个人的信誉是靠始终一贯的老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2〕没有才能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4.怎样区分老实、隐私与“好心的谎话”?老实是回绝谎话,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我们有权保存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
不分场合和对象,将不适当的话和盘托出,即使说的是真话,那也不是老实的要求,而只能被视为愚蠢。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环保行动,从我做起2.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3. 活动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环保的紧迫性。
(2)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行为。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明确各组任务。
(2)各组收集环境污染的相关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3)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操作指导。
2. 实施阶段:(1)各组根据任务,开展实践活动。
(2)活动中,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 总结阶段:(1)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
(2)学生交流心得,分享实践经验。
(3)教师点评,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小组互评:各组相互评价,总结优点,找出不足。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教学延伸1. 开展环保主题班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环保志愿活动,将环保行动落到实处。
3.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环保知识。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实践项目一:调查校园环保情况实践项目二:制作简易风筝实践项目三:种植绿色植物实践项目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项目五:制作手工艺品3. 教学过程:实践前的准备:介绍实践项目,明确实践目标和要求,分组并确定组长。
实践进行时: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实践后的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实践项目一: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实践项目二:制作太阳能小车实践项目三:研究动物的迁徙行为实践项目四:制作火山模型实践项目五:探究水的净化方法3. 教学过程:实践前的准备:介绍实践项目,明确实践目标和要求,分组并确定组长。
实践进行时: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实践后的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实践项目一:参观美术展览实践项目二:学习绘制漫画实践项目三:制作手工面具实践项目四:开展摄影比赛实践项目五:编排舞蹈节目3. 教学过程:实践前的准备:介绍实践项目,明确实践目标和要求,分组并确定组长。
实践进行时: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实践后的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八上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设计以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2)掌握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文化活动目标:了解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归属感。
活动内容:(1)分组调查社区历史、文化、风俗等。
(2)走访社区老居民,了解社区变迁。
(3)举办社区文化展览,展示社区风采。
2. 活动二: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活动目标: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社会正能量。
活动内容:(1)分组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开展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3)举办留守儿童才艺展示,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3. 活动三:探访农村,体验农耕生活活动目标:了解农村生活,体验农耕文化。
活动内容:(1)分组走访农村,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况。
(2)参与农耕体验活动,如播种、施肥、收割等。
(3)撰写农村生活感悟,分享农耕文化。
4. 活动四: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活动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活动内容:(1)分组调查环境污染现状,如空气、水源、土壤等。
(2)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制定环保行动计划,践行绿色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上)教案备课教师: 梅豪八年级综合实践课(上)授课计划表授课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为了塑造学生的完美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活动宗旨:1、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活动的知识通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考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生动活泼的发展.具体要求:1、重视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的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及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当作选择行动的主体和责任的主体来看待.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生要主体实践亲身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活动.3、注重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应用和验证已有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激活学生以有学科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 、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互相交流.主要形式:社会考察、讨论分析、模拟会议、角色扮演、社会访谈.总之,以上仅仅是个计划,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勇于探究,争取使我年级综合实践实现新的突破.第一课SARS与公共卫生2002年12月,我国广东地区出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此后SARS在北京、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迅速漫延。
SARS一经出现,就表现出极强的传染性,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敌人,抗击SARS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世界范围内,SARS这种传染病也在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出现患者或疑似患者,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
SARS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的传染性?人类能否最终战胜SARS?SARS的流行给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SARS与公共卫生”调查研究吧!活动一了解SARS自SARS发生流行以来,不少人对之一度感到恐惧,一时间,大街上、公交车上戴口罩的人多了,医院、药店里板蓝根卖空了,商场里的醋也卖得格外快了。
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烧香、放炮、烧纸驱邪防SARS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这种疾病究竟能否防治?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SARS。
□活动准备1以自愿寻找合作伙伴为主,成立调查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做好组员的合理搭配。
3各组选出小组长。
4各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本组的调查主题。
5各组小组长代表本组反馈本组确定的调查主题。
6老师就反馈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自定主题的基础上,就下列几个应调查的主题予以调整。
(1)什么是SARS?(2)SARS有什么症状?(3)SARS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4)SARS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的传染性,预防诊治SARS的方法有哪些?(5)面对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如何处理?活动过程1、根据自己和调查主题,以组为单位,通过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方式,分别去调查、了解,然后整理出有价值的文字报告。
2、围绕各组的调查主题材,小组长代表本组做交流发言,达到资源共享。
3、围绕各组的调查活动,各小组可讲一次奇遇、一个有趣的发现,以供全班同学娱乐、享受,及为今后的调查活动提供经验或帮助。
4、教师对调查活动做总结评价。
活动小结通过调查、交流、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课外搜集信息的能力,而且了解了有关SARS的基本常识。
SARS虽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会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非不可防治。
第二课零花钱的学问消费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一个人追求和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方式,直接影响到他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商品意识日益向学生的日常渗透,我们与社会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升入中学后,不少同学手头有了零花钱,零花钱可供自主使用,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消费支配权。
钱虽不多,但仔细分析一下,从同学们使用零花钱不同的主式却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消费观念甚至是生活态度。
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入手,共同来研究一下小事中的大问题吧。
活动一调查与研究:零花钱使用面面观□活动准备1、集体讨论:我们想要了解关于中学生使用零花钱的哪些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扩大调查了解的范围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筛选。
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零花钱来自何方。
(2)零花钱流向何方。
(3)同学们手中到底有多少零花钱。
(4)家长希望孩子用零花钱做什么。
(5)中学生偏爱的消费品类型是什么。
(6)中学生消费档次分布如何。
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不同的调查主题结成活动小组,每组4—5人为宜。
教师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小组讨论:针对调查主题,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能够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
要打开思路,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如: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询,做访谈,问卷调查等等。
活动过程1、小组研讨,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最终确定调查方案。
印制调查表、问卷,准备好调查记录工具。
2、根据调查方案,走向社会,展开调查。
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组长注意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3、将调查结果汇集整理,文字资料分类处理;数据加以统计,制成图表;音像资料进行编辑。
4、小组讨论:本组调查主题的现实状况如何,从而引发了组内同学的哪些思考,大家是怎么认识这些问题的。
讨论时注意记录,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5、班内进行成果交流展示,资源共享。
活动小结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了同龄人使用零花钱的现实状况,并初步研究了中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流向、消费趋势、消费档次分布、偏爱的消费品类型及两代人消费观差异等一些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查询信息、设计问卷、搜集整理资料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分工合作意识格团队精神。
第三课连接友谊之环生活在社会中,人总难免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可见交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可算是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交往,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由此使人逐步发展,逐渐成熟。
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成分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回顾过去,经过一年的相互交往,班里不少同学已经结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今后的两年初中生活里,还需要我们彼此携手共同度过。
为此,请大家共同参加如下的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大家一年来相互了解的程度,经便进一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
活动一让我们都成为好朋友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制作一个特殊的彩链,彩链上的一个环象征着我们当中的一位同学,连接好的彩链象征我们这个集体。
制作时,同学们一个个上来从纸箱内摸一张纸带做成与彩链相连的彩环。
不过在连接彩链之前,你要在不讲出纸带上标明的同学姓名的前提下,用友善而精确的语言或表演,向大家介绍出这个彩环象征的是哪位同学,然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但不许重复。
最佳介绍可获得“创意奖”,最佳补充可获得“发现奖”。
注意:如果你摸到的是写有自己姓名的彩带,请你把它放回纸箱,然后重新摸。
活动准备1、发言准备注意观察全班每一个同学,寻找他们的特长或明显特征,要求能在一分钟之内用语言或表演准确地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位同学,并求得大家的认同。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把课桌椅围成一圈,教室中间放一纸箱。
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明主题,上方设置几个小钩准备悬挂彩链,四周适当进行布置以烘托气氛。
3、物质准备按班级人数为每个人准备一张彩色的纸带,在每个纸带背面注明一个同学的姓名或标记,然后统一放在一个大纸箱内,再准备一瓶胶水备用。
选择几首歌唱友谊的歌曲和适当奖品。
□活动过程1、全班同学在主持人的调度下按顺序走到纸箱前担当介绍人。
2、介绍人首先在纸箱里摸彩带,然后按活动要求介绍彩带上标注的同学的情况。
3、介绍人介绍完情况后,在场同学可以申请补充,甚至修改。
当介绍人的介绍被大家认同时,被介绍人应礼貌地向大家示意,大家可以鼓掌通过和祝贺。
4、介绍人将彩环粘连到彩环链上,然后退出。
当介绍人的介绍不完整时,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5、主持人发表结束语(1)对同学们在介绍中表现出的对班集体建设的关心程度进行评价。
(2)对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进行评价、指导。
(3)对今后班集体建设,特别是同学间的友情投入提出积极建议。
活动小结1、根据发言(表演)情况,评出发现奖(倾听好,能认真了解所需的信息)和创意奖(表述好,积极地展示他人的风采),以鼓励同学平时多多了现他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
2、友谊之树需要大家辛勤维护才能常绿,希望大家经常自省,看看自己友谊投入和状况如何。
第四课相处的艺术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交往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以相互对等或基本对等的亲近感情为基础。
这是以理性作为指导,既有人格的共鸣,也有剧烈的冲突,体现为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尊重对方但不迁就对方的过程。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凭着自己的喜好或是为了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好感,就放弃了原则。
以这种方式与别人相处交往,最终的结果只会使自己失望。
真正的朋友,最喜欢你给予他们真正的、有实效的东西,最喜欢对等的、亲切的沟通方式。
活动一学会倾听如果我们想要说的比想要听的还多,就应该有两张嘴巴而只有一只耳朵。
事实上,“上帝”却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了一张嘴。
大概是要我们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吧。
人类沟通主要通过两种语言,一种是公开的语言——说话;另一种是沉默的语言——倾听,而交流往往就是从“听”开始的。
倾听,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常常只注意说,而忽视了听;即便在听的时候,也只注重听的内容,而忽略了听的过程。
能够认真聆听别人说话,不仅仅是一种理解的尊重,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支持。
善于倾听是一种良好的素质,是人与人和谐交往的第一步。
活动准备1、班级同学分成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成员注意观察本班同学听课以及任课教师倾听学生问题时的表现。
3、各组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各种倾听行为。
如父母倾听你说话、民警倾听群众的诉说、与会者倾听领导的讲话,等等。
4、组内讨论:合格的倾听行为是怎样的?不合格的倾听行为有哪些?活动过程1、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讲述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讲述时间在1分钟左右)。
2、由讲述者对刚才同学们的倾听表现做一个评价,评述一下哪些同不的表现符合合格听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