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 与总结

合集下载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附件2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一、基本情况膝骨性关节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1例,完成71例,变异20例,平均住院日17.73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拔罐、小针刀、关节运动疗法、隔物灸疗法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42.25%,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中,针刀使用率92.95%,关节运动疗法使用率为80.28%,关节腔注射疗法使用率为85.91%,隔物灸疗法使用率为70.42%;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30例(42.25%),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1例(100.%),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8例(53.52%),针灸治疗71例(100%),推拿治疗69例(97.18%),中药熏洗治疗87例(80.28%),康复治疗13例(18.31%),内科基础治疗25例(35.21%)。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推拿、小针刀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中药熏洗、康复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汤剂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刺特定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郭宪章先生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郭宪章先生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郭宪章先生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康新民;段瑜【摘要】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郭宪章先生从辨明虚实寒热,因证施治;灵活运用古方及后期用简单方剂3方面应用中医药进行多途径多环节地调节,取得了良好疗效.【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0(023)002【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中药疗法;名医经验;郭宪章【作者】康新民;段瑜【作者单位】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临床表现类型、病情轻重、预后都有差异,如不予适当治疗,病情往往逐渐加重,对骨关节造成破坏,最终导致强直、畸形、关节功能丧失。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均持悲观态度,由于失治、误治以致病变发展,从而加重肢体畸形,增加了致残率。

如何合理用药,采取何种疗法或药物,以早期控制病情进展,阻止骨关节破坏,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临床和试验研究的热点。

郭宪章主任医师,河南郭氏正骨传人。

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甘肃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

从业50余年来,秉家传而又博学多思,师于古而不泥于其窠,结合现代医学之精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在临床上独树一帜,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总结如下:1.1 风寒湿型以桂枝汤为基本方。

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里寒及湿滞经络骨节之证。

治以温阳化湿,祛寒通经止痛。

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防风、黄芪、白术、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寒邪较重: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白芍、独活、肉桂、炙甘草。

湿邪较重:桂枝合薏术升麻汤加减,常用药物如:薏苡仁、苍术、胆南星、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秦艽、生姜、甘草等。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痹症(风湿性关节病)秘方(下)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痹症(风湿性关节病)秘方(下)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痹症(风湿性关节病)秘方(下)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立体针等。

公众号寒痹——疼痛三两三(张炳厚方)(组成)当归、川芎、忍冬藤各30g,穿山甲9g,三七0.9g组成,因其方总药量为三两三钱三分,故名三两三。

另加桂枝、白芍治疗风寒湿痹,即名寒痹疼痛三两三。

(功效主治)和血祛风,通络蠲痹。

用于寒痹疼痛。

(方解)疼痛三两三方中首选当归,甘温而润,辛香善走,既能补血又可行血;二选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正如《本草求真》云“养血行血无如当归,行血散血无如川芎”,两者合用,且用量均重达30g,其功效倍矣。

又选忍冬藤以通经脉、调气血;穿山甲性善行散,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搜风通络,透达关窍,通行十二经,引药达病所;三七可通脉行瘀活血以止痛。

诸药相伍,共奏和血祛风、通络蠲痹之功。

方中血分药之多,用量之大,充分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要旨。

张老师治疗风寒湿痹多加桂枝、白芍,意在取桂枝解肌表风,温通经络,白芍能和血脉,收阴气,二者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能使表邪得解,里气得和。

(验案)耿某,女,36岁。

全身关节疼痛11年,近3年出现肌肉胀痛走窜,肢体痉挛麻木,四肢厥冷,每晚需以热敷方能入睡。

某医院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多医迭治,屡进温经散寒、和血祛风、利湿之品,均告无效。

1992年4月求治于张炳厚老师,来诊时关节痛剧,已不能行走,以平车推入。

诊其脉弦细,舌质淡红而少苔。

追溯病史,11年前产后1周,因故在室外劳累过度,而突发踝关节疼痛、肿胀,未及时治疗,后骤发全身关节剧痛,手指、足趾及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僵硬,肢体行动不便,当时查血沉85mm/h,类风湿因子阳性,双手关节X线片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性改变。

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病情缓解。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会以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是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或是继发骨质增生所致。

中医对该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下来就总结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药内治及调护在中医里将该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骨是病位所在,肾是该病的根本,主要是肾精亏虚、骨髓不受所养,导致病发。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益精、补肾、固本、扶正、填髓。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可以分成瘀血闭阻型、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具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如下:1、肝肾不足型反复的膝部酸痛、酸软,筋肉萎缩,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还可伴随腰酸、耳鸣、头晕、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等症状,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脉沉数或沉弱,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效果。

在生活中还可以按揉委中、阳陵泉、血海、膝眼等穴位,都可以缓解疼痛,并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在疼痛严重时严格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垫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比如:骨头汤、黑芝麻、枸杞、大枣、羊肉、猪肝、牛奶等。

2、寒湿痹型膝部酸楚疼痛,疼痛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感、重着感或如刀割感,疼痛缠绵,形寒肢冷,关节活动度降低,遇寒冷症状加重,遇热则舒。

脉濡缓、苔薄白腻、舌质淡红。

在治疗中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能够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膝盖保暖,减少关节活动;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还可多进食桂枝、羊肉、狗肉等温阳补气的食物。

3、瘀血闭阻型一般发病较突然,且存在外伤史,患侧膝关节刺痛、肿胀明显,疼痛点固定,同时患者还会有关节僵硬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腰背疼痛,活动后、遇寒冷时以及夜间都会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下肢麻木、行走困难;且脉细涩、舌质淡、苔薄黄。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

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

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1.肝肾亏虚为本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 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

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

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

”“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

老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秘方验方选,效果真的是绝绝子

老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秘方验方选,效果真的是绝绝子

老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秘方验方选,效果真的是绝绝子骨关节炎之骨痹汤:处方:鹿角霜(先煎)15g,淮牛膝15g,狗脊12g,千年健15g,桑寄生15g,威灵仙15g,丹参15g,鸡血藤20g,白芍20g,木防己10g,独活10g,甘草5g。

功用:补肾壮骨,活血调血,祛风除湿。

主治:骨性关节炎。

用法: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验证:宁乡县中医院陈泽文等,观察了骨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随机分两组。

本组用自拟骨痹汤,对照组用壮骨关节丸,每次6g,日2次开水送服。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功能活动范围在0度(伸)—135度(屈),能从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显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范围在0度(伸)—135度(屈),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效:症状改善,行走仍有轻度疼痛,关节活动稍受限,对工作和生活有影响。

无效:症状无好转,功能无改善。

结果:本组82例,痊愈28例,显效4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96.3%;对照组80例,痊愈19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87.5%。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骨质增生之骨痹汤:处方: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

功用:滋补肝肾、祛邪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用法:水煎用,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二次服用。

方解:骨痹汤是由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成。

方中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缓筋急、药性守而不走;加入木瓜味之酸温,威灵仙药性之辛温,加强了柔筋缓急止痛作用,同时取其温通走窜的攻效以达到祛寒、除湿、通络的目的。

骨质增生之骨痹汤:处方:仙灵脾40克,威灵仙40克,川芎40克,秦艽40克,蒲公英40克,防己3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地龙30克,生草乌30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干姜50克。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煎取上液,浸布垫,置患处,用GZ-IIIA型中药电泳治疗仪行离子导入,电流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思想及方法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思想及方法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思想及方法进展作者:黄振福赵斌刘宗仁刘百海张连登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26期摘要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本文就该病的中医治疗思想以及治疗方法做一简单的综述,以期望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痹”或“痿”的范畴,现代医家在结合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治疗方法,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内服中药补益肝。

肾法:《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人体衰老后,肝藏血不足,筋脉失其润养,则出现筋肉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肝…肾亏虚致气血不足而致筋脉失养。

宋绍亮认为本病系患者年高体衰,肝肾精血亏损,骨弱肌肤盛,筋骨失养,加之外力诸因,致气滞血疲,或肾虚湿盛,痰浊内生,下注膝关节所致,不应以外邪论治,不可以祛风除湿散寒为主要治法。

黄德军选用自拟的补肾通痹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张雨时以虎潜丸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刘坤等使用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93.2%。

王玉明以养血补肝柔筋为主治疗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自拟补肝养血柔筋汤为主治疗90例,总有效率93.3%。

黄肖华等以逍遥散为底方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4例,总有效率94.4%。

调和脾胃法:《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享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脏衰弱气血化生不足,骨失髓养,筋脉软弱无以维系,筋不束骨,关节活动不利,行动困难,形体渐衰,劳损日久,无以生新,致疼痛延绵不愈,肢体麻木不仁;脾脏运化功能衰退,运化失司,水湿不运,湿浊内生,流注于关节,湿浊阻络,经脉不通,则关节肿胀日久不消。

江伟达以健脾利湿化痰为治法,运用黄芪、汉防己、茯苓、薏苡仁等药物治疗本病,发现此方法可以抑制软骨中纤溶酶及其激活物的活性,并抑制软骨中性金属蛋白酶的激活,从而抑制滑膜炎症,起到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

膝骨关节炎中医疗法知识分享

膝骨关节炎中医疗法知识分享

膝骨关节炎中医疗法知识分享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属于退行性病变,是因为患者自身因素或关节畸形所导致的疾病,包括了关节软骨的损伤、关节边缘以及软骨反应性增生,所以也被称为退行性关节炎。

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僵硬、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累及部位包括了手指、膝、脊柱等,是限制活动的主要原因。

在以上关节中,尤其是膝关节的发生率最高,结合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因素,也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原发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1.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在中医角度认为,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肾精亏虚有关,同时和外邪侵袭、损伤具有一定联系。

有学者认为,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肾脏亏虚有关,气血瘀阻、风寒侵袭。

中药的应用能作用于局部,改善循环、对细菌因子起到了调节的效果、抑制基质降解酶等方式来控制关节软骨的病变,最终发挥治愈的效果。

根据资料显示,骨关节炎的病因可分为两种,其一,肾脏亏虚,筋骨受损,外界风寒所导致的气血瘀滞,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骨质增生;其二,长期劳损,伤及筋骨,长期肝肾亏损,脉络受到影响,导致膝关节疼痛甚至功能障碍。

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应当围绕着肝肾的疗养、舒筋活血、驱散风寒、缓解疼痛进行。

1.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1.药物治疗临床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干预,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症状,其药物的选择均围绕着改善症状和改善病情。

抗炎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激素类药物属于改善症状的药物,乙酰氨基酸在改善症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特点在于不良反应少,对肠道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前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非甾体类药物能发挥抗炎、抗风湿的效果,但是其应用的不良反应更多,影响胃肠道功能。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明显且药物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选择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但该药物的以你够用会加快软骨病损,所以关节腔内注射的频率需要控制。

1.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因为治疗方法繁多,需要严格要求手术适应证,根据分级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黄散外敷配合中药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三黄散外敷配合中药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三黄散外敷配合中药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三黄散;中药薰药由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是针灸骨伤科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我科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采用三黄散外敷配合中药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40-49岁10例,50-59岁34例,60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2d,最长3个月,平均2个月;发病关节:单膝48例,双膝12例;关节腔积液、肿胀8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学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判定。

①疼痛:活动时或活动后疼痛,以夜晚为甚,甚至可发生持续性疼痛;②关节肥大、肿胀,部分患者关节有积液,股四头肌有不同程度萎缩;③功能障碍:关节伸屈活动不灵活,早晨起床后或久坐立时最明显,经活动片刻后自动消失,活动过久又感不适,关节功能不同程度受限,但无强直;④压痛:髌骨内外上缘有压痛;⑤髌骨摩擦感:医者以手掌压住髌骨,令患者伸屈膝关节可感到髌骨下不平滑和有摩擦感;⑥X 线摄片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规则,有边缘性骨刺形成,髁间棘尖锐,部分患者关节内有游离体;⑦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抗“O”不高,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液为非炎性1.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愿意接受本疗法者。

且排除合并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结核及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皮肤过敏等。

2治疗方法2.1中药薰蒸采用智能型—中药熏蒸自控治疗仪﹙长兴三洲电子科学仪器厂生产﹚,中药方剂由海桐皮12g,威灵仙12g,络石藤12g,桃仁9g,红花9g,赤芍10g,千年健12g,桑寄生12g,牛膝12g,川乌10g,草乌10g,乳香10g,没药10g,三棱10g,桂枝10g,每日一剂,煎制成3000ml备用。

薰药前将原药400ml加开水稀释成900ml到入熏蒸仪药槽内,接通电源。

保持熏蒸仪喷气口与膝关节之间距离为25cm—30cm,每次熏30—40分钟,熏药完毕注意膝部保暖。

郭宪章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郭宪章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受 , 分 发 挥 其 主 观 能 动 性 , 强 练 功 的信 心 和 耐 心 , 自 充 加 而 觉 积 极进 行 锻 炼 … 。
参考文献
功能和力量。 应注意避免在关节 负重状态下进行功能锻炼, 而加重关节软骨 的损伤 。 急性期应 以内服 中药、 卧床休息为 主: 慢性期则予 以适当锻炼 , 强壮筋骨, 滑利关节。
医生 的 指 导 下 有 目的 、 针对 性 地 锻 炼 , 有 以不 加 重 关 节 负 重
和关节的损伤 为原则 , 循序渐进地进行 。 郭师认 为功能锻炼
有 利 于 关 节 滑 液 的 分 泌 和 润 滑 功 能 , 大 程 度 地 改 善 关 节 最 软 骨 对 营养 的吸 收 , 利于 关 节 软 骨 的修 复 , 有 效 的 松 解 有 可
中期邪盛正虚。 病变后期, 肾亏虚。 着‘ 肝 本 ‘ 同病 异治、 异病 同治 ” 的原则 , 四诊合参 , 应 以定其邪之性并针对性治疗。
2 治法 方 药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 骨痹 膝痹 ” 等范畴 。《 素问・ 刺 节论篇》 “ 云: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 骨髓酸痛 , 寒气至 , 名曰 骨痹 ” 明确指 出了本病 的病名、 因及主要症状。 , 病 膝为肝肾 脾三经所系, 乃筋骨 肉之大会 。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 主骨 , 脾
关节囊、 带的粘 连和挛缩 , 韧 改善肌 肉的血 液循 环, 增加肌 力, 纠正或改善力线 。但锻炼运动前必须对关节 的结构 、 功 能做全面 的评价, 合理调节运动量, 通过各种防护措施 降低 关节面压力 , 维持或改善肌 肉的动力, 防止关节损伤和 过度 受压 。膝关节周围肌 肉的等张功能锻炼 ( 通过关节运动) 可 保持关节 的正常功能, 等长锻炼 ( 肉虽收缩 , 肌 但关节不运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回顾_张金良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回顾_张金良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回顾※张金良1高尚社2*杨建宇2*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综述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23.09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23-0166-0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leoarthritia,KOA),又称膝关节性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及组织退变,关节软骨面变性、断裂、甚至是脱落,软骨下骨质硬化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继发滑膜和关节囊的充血﹑肥厚、增生,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是骨擦感。

该病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

中医治疗本病具有鲜明的特色及优势,不仅治疗方法异彩纷呈,而且疗效稳定。

现就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1.1 外邪论刘培英[1]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外邪所致,尤其是风寒湿邪。

正如金元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所言“风﹑寒﹑暑﹑湿﹑燥﹑火是天之邪;雾﹑露﹑雨﹑雹﹑水﹑泥是地之邪。

最易致人于病。

”其次,“饮食酸﹑苦﹑甘﹑辛﹑咸﹑淡等水谷邪气,亦是致病之因。

”这与《黄帝内经》的“天之邪之感,地之湿之感,水谷之寒热感”的发病观点不谋而合。

1.2 脾虚论任世玉[2]认为,本病主要因脾虚所致.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滞,痹阻筋骨肌肉,脉络不通,则病发关节疼痛。

故其对病机的关键极力推崇陈士铎的观点:虽曰风寒湿合而成痹,其内最多者湿也,……逐其湿而风寒证不必治而自散”。

1.3 肾虚论王雷[3]等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应责之于肾气亏虚。

由于肾气亏虚,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流滞关节而致。

正如《古今医鉴》所言:痹因元精内虚,肾阳不足,感受外邪,不能祛散,博于经脉,留于关节或内注筋骨所致。

”1.4 湿热论曲淑琴[4]等认为,本病主要因湿热所致。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
名老中医手法 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经验荟萃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历史背景
02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理论基础
03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方法与技巧
04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临床实践与效果
05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传承与创新
06 结 语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明确诊断, 排除禁忌症;治疗过程中应注 意手法轻柔、准确,避免过度 用力或使用暴力;治疗后应注 意保暖、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禁忌症:膝骨关节炎急性发 作期、膝关节局部皮肤破损 或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或精神障碍等患者应避免手 法治疗。
04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实践 与效果 章节副标题
疼痛。
添加标题
脏腑理论:膝 骨关节炎与脏 腑功能失调有 关,手法治疗 注重调理脏腑 功能,以改善
病情。
添加标题
经筋理论:膝 骨关节炎与经 筋病变有关, 手法治疗通过 舒缓经筋、缓 解痉挛来减轻
疼痛。
添加标题
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肝肾亏虚: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风寒湿邪:风寒湿邪侵袭,导 致气血痹阻,关节疼痛,活动 受限。
名老中医手法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名老中医手法 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起源和
早期发展
探索阶段:中医对膝骨关 节炎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方
法的研究
成熟阶段:名老中医手法 治疗的完善和规范化,成
为主流治疗方法
创新阶段:现代医学与名 老中医手法的结合,推动
治疗技术的进步
02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李俊1,曾芳月2(1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2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通讯作者,,江苏苏州215000)关键词:黄宪章,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在(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属于“痹证”、“历节病”等范畴,其发病因素有内因及外因。

中医治疗本病方法较多,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手法等方面。

黄宪章是广州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国家级着名老中医药大师学术实践技能知识继承工作导师。

黄老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和致病机理以及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研究透彻详尽,在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聚集大量临床经验,产生鲜明独特的学术思想。

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黄宪章名老中医对岭南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认识黄老对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南方,前濒南海,背靠南岭,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其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具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夏天风速小,主要为南至东南风;冬季风速较大,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北至东北风,地卑雾嶂,山峦重叠,潮湿之气常盛,易生疠毒瘴气,被称为“嶂乡”。

《黄帝内经素问》:“南方者……阳之所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故……民皆致理而赤色……病挛痹”。

岭南中部有北回归线横行穿过,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大部分地区夏天时间长,冬天时间短,常年不见霜雪。

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被称为“炎方”,《素问》“南方生热,热生火”。

清代叶天士曰:“粤地潮湿……湿热之乡”。

《黄帝内经》云“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岭南人群常年在湿热环境中,故岭南人湿热体质较多。

然而,岭南人们喜饮凉茶或冰镇冷饮,久而久之,寒凉之品损伤脾阳,导致脾虚湿盛。

随着经济发展,现代人们家中及工作环境空调使用频繁,人们中年“腠理汗出”,在室内常年处于空调环境下,腠理打开,寒邪入侵,寒湿体质人群日益增加。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全国名老中医马在山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马在山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总结

全国名老中医马在山主任医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总结朱蜀云【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6【总页数】1页(P46)【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马在山【作者】朱蜀云【作者单位】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10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膝关节是骨关节炎发病的最常见部位之一,膝骨关节炎中医称作膝痹病,其发展过程隐匿,是影响中老年人运动功能以及导致膝关节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1]。

全国名老中医马在山主任医师是燕京流派医家中以中医手段治疗骨伤科疾病为特色的医家。

其将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紧密结合并融会贯通,运用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和手段独特,治疗了大量此类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为马在山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跟随老师行医多年,颇有体会,现将老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证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主要和先天禀赋、年龄、饮食生活习惯不当、劳逸失常、跌扑损伤、病理产物瘀血痰浊作用于膝以及气候地理环境影响等密切相关。

本病的内因为正气虚弱,外因是风寒湿侵袭和创伤及其所引起的肢体力线失衡和负荷过度。

老师认为负荷过度、肢体力线失衡不正成为引起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位在膝部,包括肌肤、经络、血脉和筋骨;病机包括营卫失常,气血失调,痰瘀互结,脏腑阴阳失调等方面。

初起以标实多见,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较浅,病势较轻,多为寒、湿、瘀、痰痹阻;日久或以虚为主、杂有标实,以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晚期则虚实并作,以疼痛、关节变形、畸形、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发展过程中主要累及肺、脾、肝、肾[2]。

其突出的病理为不通,不荣。

老师认为关节力线失衡不正和负荷过度所导致的膝关节应力失衡是影响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docx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docx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李俊1,曾芳月2(1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 2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通讯作者,,江苏苏州215000)关键词:黄宪章,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炎在( 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属于“痹”、“ 病”等范畴,其病因素有内因及外因。

中医治本病方法多,主要有中内服、外治、灸、推拿手法等方面。

黄章是广州中医学院教授 , 博士研究生指老 , 国家著名老中医大学践技能知承工作。

黄老膝骨性关炎的病因素和致病机理以及祖国医学辨治的研究透尽,在中医治膝骨性关炎方面聚集大量床,生明独特的学思想。

将其治如下:1黄章名老中医岭南地区人群体特点的黄老岭南地区地中国南方,前南海,背靠南岭,属于季气候,其向随季交替更,具、季海洋性气候特点。

夏天速小,主要南至南;冬季速大,大部分地区主要北至北,地卑嶂,山重叠,潮湿之气常盛,易生毒瘴气,被称“嶂” 。

《黄帝内素》:“南方者⋯⋯阳之所盛也⋯⋯露之所聚也⋯⋯故⋯⋯民皆致理而赤色⋯⋯病痹”。

岭南中部有北回横行穿,属、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大部分地区夏天,冬天短,常年不霜雪。

太阳射量多,日照,被称“炎方”,《素》“南方生,生火” 。

清代叶天士曰:“粤地潮湿⋯⋯湿之”。

《黄帝内》云“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使然也”岭南人群常年在湿境中,故岭南人湿体多。

然而,岭南人喜凉茶或冰冷,久而久之,寒凉之品脾阳,致脾虚湿盛。

随着展,代人家中及工作境空使用繁,人中年“腠理汗出”,在室内常年于空境下,腠理打开,寒邪入侵,寒湿体人群日益增加。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 又“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五八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八八天癸竭⋯⋯衰⋯⋯”中老年人腑逐衰退,湿体之人,由于湿之邪易耗气阴,致阴津耗,而形成气阴两虚或肝虚体。

脾虚湿盛体之人,由于湿阴邪,容易阻碍气血运行,亦可人体阳气,脾阳虚体。

明医用石斛治膝关节炎医案

明医用石斛治膝关节炎医案

明医用石斛治膝关节炎医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子。

村子里有一位很厉害的医生,大家都叫他明医。

这位明医就像神仙一样,能治好好多人的病呢。

村子里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膝盖特别疼。

每次走路的时候,就像有小针在扎他的膝盖一样,疼得他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老爷爷本来很喜欢在村子里到处走走,和小伙伴们聊天,还会去田地里看看庄稼。

可是因为膝盖疼,他只能坐在家里,望着外面叹气。

老爷爷的家人很着急,就带着他去找明医。

明医看了看老爷爷的膝盖,摸了摸,然后很认真地说:“我有办法啦。

”明医就拿出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石斛。

这个石斛长得有点像小树枝,一节一节的,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是在明医的眼里,它就像宝贝一样。

明医把石斛熬成了汤,让老爷爷喝下去。

老爷爷喝的时候,觉得这个汤有点苦苦的,但是为了让膝盖好起来,他还是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过了几天,老爷爷觉得膝盖好像没有那么疼了。

他试着站起来走了走,虽然还是有点疼,但是比以前好多了。

他可高兴了,脸上露出了好久不见的笑容。

又过了一些日子,老爷爷的膝盖越来越好了。

他又能像以前一样在村子里到处走啦。

他会去小伙伴家里串门,会去田地里看看那些绿油油的庄稼。

他逢人就说:“明医可真是厉害啊,那个石斛汤太神奇了。

”从那以后,村子里的人要是有了膝盖疼的毛病,都会去找明医。

明医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用石斛来给大家治病。

大家都很信任明医,也知道了石斛是一种能让膝盖变好的好东西。

这个故事在村子里传了很久很久,大家都记住了明医和石斛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有很多像石斛这样神奇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赶走病痛,让我们重新变得健康快乐。

就像老爷爷一样,本来只能坐在家里忍受疼痛,但是因为明医和石斛,又能开开心心地生活啦。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林建伟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林建伟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林建伟发表时间:2017-11-01T15:46:12.2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作者:林建伟[导读] 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丹阳中医院;江苏镇江212300)【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院门诊以及中医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入选对象128例,采用抽签分组,抽到1号签65例(90膝)入选西医组,抽到2号签63例(90膝)入选中医组。

西医组采用腔内注射口服药物治疗,中医组44例患者针刺治疗、19例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中药内服35例,选择活寄生汤加减,1日1剂,35例联合推拿治疗。

结果:中医组退出5例(8膝),西医组退出4例(6膝)。

中医组痊愈率、愈显率高于西医组,无效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医组与西医组WOMAC指数水平低于治疗前、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几乎未见无效患者。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康复膝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骨病,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患者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膝内翻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丧失行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料负担[1]。

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主要与腔内注射、抗炎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痊愈率低。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丰富,疗效独特。

本次研究采用对照分析,评价中医骨科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院门诊以及中医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

纳入标准:①达到保守治疗标准,KL分级Ⅰ-Ⅲ级;②无手术的绝对适应症,如膝内翻;③年龄40~75岁;④近3个月无治疗史,当前以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加重入院;⑤知情同意。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张旭斌;华臻;王建伟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8(034)011
【摘要】目的:通过查阅并概括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文献,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文献,筛选出新颖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将各种方法分类并概括总结其运用现状.结果: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中医外治法为主的综合疗法上,运用此类治疗方案治疗本病是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趋势.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缓解膝关节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张旭斌;华臻;王建伟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100;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膝骨关节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J], 黄琳;茅建春
2.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J], 谢旻成
3.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J], 申海艳;周静
4.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J], 邓凯烽;陈日兰;宁恒;陆惠玲;黄远西;李雪;尤晓华;朱英;廖子龙;汪国翔
5.膝骨关节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J], 赵继阳;陈黎明;郭盛君;李晓亮;白晶;许根荣;马玉峰;王庆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宪章名老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李俊1,曾芳月2(1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二科;2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通讯作者,,江苏苏州215000)关键词:黄宪章,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在(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属于“痹证”、“历节病”等范畴,其发病因素有内因及外因。

中医治疗本病方法较多,主要有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手法等方面。

黄宪章是广州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国家级着名老中医药大师学术实践技能知识继承工作导师。

黄老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和致病机理以及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研究透彻详尽,在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聚集大量临床经验,产生鲜明独特的学术思想。

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黄宪章名老中医对岭南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认识黄老对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南方,前濒南海,背靠南岭,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其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具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夏天风速小,主要为南至东南风;冬季风速较大,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北至东北风,地卑雾嶂,山峦重叠,潮湿之气常盛,易生疠毒瘴气,被称为“嶂乡”。

《黄帝内经素问》:“南方者……阳之所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故……民皆致理而赤色……病挛痹”。

岭南中部有横行穿过,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大部分地区夏天时间长,冬天时间短,常年不见霜雪。

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被称为“炎方”,《素问》“南方生热,热生火”。

清代叶天士曰:“粤地潮湿……湿热之乡”。

《黄帝内经》云“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岭南人群常年在湿热环境中,故岭南人湿热体质较多。

然而,岭南人们喜饮凉茶或冰镇冷饮,久而久之,寒凉之品损伤脾阳,导致脾虚湿盛。

随着经济发展,现代人们家中及工作环境空调使用频繁,人们中年“腠理汗出”,在室内常年处于空调环境下,腠理打开,寒邪入侵,寒湿体质人群日益增加。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又“女子……七七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八八天癸竭……肾脏衰……”中老年人脏腑逐渐衰退,湿热体质之人,由于湿热之邪易耗气伤阴,致阴津亏耗,而形成气阴两虚或肝肾亏虚体质。

脾虚湿盛体质之人,由于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血运行,亦可损伤人体阳气,转变为脾肾阳虚体质。

综上,岭南人群多湿热体质,长期饮凉茶或处于空调之下者则多为寒湿体质,中老年人则肝肾亏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体质者多见。

2 黄宪章老师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原则总结未病先防黄老认为KOA特点是慢性退行性病变,为多种不良刺激长期累积造成的,如若日常注意膝盖调护,则可延缓发病时间。

“圣人……治未病”。

故黄老主张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未病先防至关重要,在未发病之前或疾病早期,加强关节防护保健,减少甚至杜绝KOA发病危险因素。

适寒温由于膝关节局部脂肪及软组织少,可以说是皮包骨头,使得关节容易遭受寒邪入侵。

“寒气甚者为痛痹”,寒邪侵袭留滞关节肌肉则出现膝盖局部疼痛不适。

而现代生活中空调的在居室、工作环境及公交车等环境广泛应用,爱美人士喜欢穿露膝装,使得膝关节经常受凉,发病率升高,年龄提前。

因此,黄老非常注重膝关节保暖,经常建议人们在空调房时,可以双膝覆盖衣物,做好好暖措施。

另外黄老还指导患者进行日常锻炼,按揉推拿膝关节局部,促进局部气血的运行。

节饮食黄老强调饮食调护也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他主张顺应四时,根据五运六气指导平素饮食。

春季肝气应机而发,而土生木,因此春季注意健脾,可多食甘缓之品如小米、甘蓝、大米、山药等可以滋养脾土,也要注意养肾,肾虚则肝木升发无力,因此宜多食核桃、黑米、黑豆、黑芝麻等补肾。

在此季节酸味食物宜少食,因酸味入肝,酸能收敛,能阻碍肝气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又由于木克土,春季脾气受制约,胃纳常欠佳。

此外,春季发陈,尽量少食腌制品,避免增加体内陈腐之气。

夏季,地面阳热为四季最盛,是人体内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火气渐盛,水力衰弱,阳盛于外,水亏于内,此季人体闷热、汗湿,故注意固护体内阳气同时,养阴也很有必要。

人们在夏季为了解暑,经常饮用凉茶或冰镇冷饮瓜果,极易损伤人体阳气,故应当避免,此季饮食应服温热助阳、清润滋阴之品如生姜、韭菜、茼蒿、牛肉、松子、莲子、草菇,适当服些解暑之品如酸梅汤等。

秋季,自然界阳气由发散趋向收敛,阴气渐重,雨水减少,秋气主燥,在脏为肺,肺主宣发肃降,故秋季饮食原则为“润肺防燥”,宜减苦增酸、辛,可用辛散之品如白萝卜助肺宣发,同时应服酸味及温润之品如百合、银耳、乌梅等以生津润肺。

同时冷饮寒凉之品少食,因“形寒冷饮伤肺”。

冬季,地面的阳热降沉至地下,地面上温度逐渐由凉转寒,地面下则逐渐由温转热。

在冬季“阳气归内……物入胃易消化”,体内阳气内藏,脾胃阳气逐渐增强,食物容易消化吸收,故冬季为进补的好时机。

饮食上可多食些补虚滋肾之品,如核桃、羊肉、韭菜、花生等温润之品,而海鲜则应少食,因海鲜味咸,以“冬月肾水味咸……宜减咸增苦”之故。

调起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云“上古之人…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尽其终年…今时之人…起居无常……半百而衰”最先指出起居对健康调护很重要。

黄老主张起居也应顺应四时。

“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因此春季应早起晚睡,平时注意锻炼,如室外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多晒晒太阳,感受春天的生机,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此夏气之生”因此夏天应该早起晚睡,不要过分贪阴,宅在室内,尽量接受阳光的照耀,并且适当在清晨进行室外运动,多排汗可以促进暑湿之气排出,有助于阳气的养长。

“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养收之道也”秋季应当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宁,秋季阳气收敛于内,不要使神志外驰,有助于秋气阳气内收。

“冬三月,此谓闭藏…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晚上应早点上床早上应晚点起,等太阳出来之后再干活或工作,保证睡眠时间足够,冬天血气伏藏,不宜剧烈运动或劳累汗出,防止阳气发泄。

衣着应足够厚,避免寒邪入侵,如此对阳气潜藏较好。

畅情志《黄帝内经》云:“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优…恐伤肾,思胜恐…”首次提出情志可以直中脏腑,且可以调节情志进行治疗,调节情志对预防疾病发生也很重要。

平时日常生活当中应尽量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心清神静,形体安康。

慎劳作《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为五劳所伤。

”过劳可耗伤气血精神,进而导致机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而过于安逸亦可致病,因长期缺乏运动,则人体气机失于调达,脏腑机能活动呆滞不振,阳气不振,正气不足,抗邪能力下降。

三因制宜黄老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体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息息相通,时令气候节律、地域环境等因素势必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

疾病与人们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有着密切关系。

黄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倡因时、因地、因人,注重根据年龄、季节气候、地域情况、体质、性别等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春季炎热,人体阳盛于外,腠理疏松,汗出较多,因此辛散之品不宜用的多,以防伤津耗气。

而寒冬,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慎用寒凉之品以防伤阳。

岭南地处南方,炎热潮湿,阳气易于外泄,人们腠理较疏松,不适合使用辛温发散力大之品如麻黄、桂枝等,适合用防风、荆芥等温和的药物。

岭南人群年轻人湿热体质及寒湿体质较常见,宜清热祛湿或温化寒湿,年长者则多虚实夹杂,宜攻补兼施。

扶正祛邪《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邪盛为主予以祛邪,邪去正自复,如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早期以邪实为主,当治以祛邪,依照邪气不同常用散寒、祛风、除湿、清热等方法。

发病中期,往往虚实夹杂,予攻补兼施,在运用祛邪之法时辅以扶正治法。

膝骨性关节炎病程较长、年纪较长者常以正虚为主,常先扶正,正盛邪自去,运用有益气、温阳、养血、滋阴、填精、润肺、健脾、益肾等方法。

治标治本黄老认为疾病在发生过程中,存在轻重缓急、先后主次差异,所以治标治本有先后缓急等区别。

如膝骨性关节炎疼痛较甚,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者,则先止痛,运用一些温经止痛或祛风湿止痛药。

如若症状不明显则先治本,调理好体质后症状不治自消。

而膝痹症时间愈长,耗伤气血,伤到脏腑,痰瘀留滞关节时,则宜标本兼施。

3黄宪章对膝骨性关节炎治法总结黄老在50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中医药治疗KOA经验,主张个体化治疗。

他在医治病患过程当中,注意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让病患认识到任何疾病都是三分治七分养,患者自身的日常预防与调护比就医更重要更有效。

他认为膝痹证发病因素虽然复杂多样,但病机却离不开风寒湿热外邪入侵,留滞关节,时间长了耗伤气血,累及脏腑,痰瘀内生留滞关节,不通则痛。

因此,针对此病机,他提出“温”“消”“补”三大方法。

温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温之”、“治寒以热”,温法是针对在机体内寒邪,通过温里散寒方法使寒邪消散。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滥用寒凉之品现象泛滥,寒邪易直中脏腑,寒从中生;加之岭南人腠理疏松,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之下,寒从外入,故温法在岭南地区治疗痹症应用广泛。

针对体内沉寒痼冷、寒湿不化或阳气虚衰等不同有温经散寒、温化寒湿、温补阳气等方法。

消法消法是使体内气、血、痰、湿、瘀等有形实邪逐渐消散的治疗方法,即“菀陈则除之”、“结则散之”。

消法主要有行气、活血、化痰、除湿、化瘀等方法。

岭南地区背靠五岭山脉,前濒大海,常年被海洋性暖湿气流影响,此外,地表蒸发而来之湿气也起着一定作用,使得湿邪成为岭南地区致病因素之首,因此除湿法如祛湿、化湿法应用较多。

痹症长时间没有痊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气滞则血瘀;若体内阴寒过盛,寒主收引,可致血脉痉挛收缩,“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常用行气活血化瘀或温经活血化瘀疗法。

若久病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痰浊易内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肾为生痰之本。

此外经常吃肥甘厚味亦使痰浊内生。

痰浊一旦产生,留滞经脉、肌肤、筋骨、肌肉则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肢体皮下结节等症,因而化痰之法在痹症中后期较常用。

补法膝痹病时间长了,耗伤气血,损伤肝肾,常虚实夹杂,患者气血肝肾亏虚较甚,关节局部疼痛症状逐渐减轻,以隐痛为主,表现为正虚之虚痹。

以气血亏虚如气短声低、倦怠乏力主要表现则用益气补血法,脾肾阳虚如形体肥胖,畏寒肢冷,神疲嗜卧等表现者则用温补脾肾法,肝肾亏虚如肌肉瘦削、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骨蒸潮热等表现者则用补肾益精填髓之法。

4黄宪章对膝骨性关节炎用药经验整理总结黄老遣方用药讲究味少力专,且根据邪气所犯经络不同,善于使用引经药和藤类药,使其直达病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