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诊断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生物标记物中的研究进展

诊断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生物标记物中的研究进展

鉴 定技 术。 文就 目前 常用 的诊 断蛋 白质 组 学研 究技 术 以及 本 其在 肺癌 生物标 记物研 究 中的应 用作一 综述
1 蛋 白质 组 分 离 技 术 11 双 向 凝 胶 电 泳 技 术 该 方 法 根 据 不 同 蛋 白 质 之 间 的 等 .
电点 和 分 子 量 差 异 而建 立 . 块 双 向 凝胶 能分 离 10 0~ 一 0
30 0个 蛋 白 质 点 。 多可 达 1 0 0 最 00 0个 蛋 白质 点 [ 双 向凝 胶 。
电泳技 术 凭着其 高通 量 、 高的 分辨 率和 重复性 好并 能很 好 较
地 与质谱鉴 定 方法 匹配等优 势 . 成为 了最 经典 的蛋 白质 分 离 技 术。C e h n等[运 用双 向凝胶 电泳联合 质谱鉴 定技 术 。 过 ] 通 对 9 3例 肺 腺 癌 组 织 和 l 0例 正 常 组 织 的 蛋 白 质 组 学 对 比 研
寻找肿 瘤特 异性标 记物 , 以期 对 恶性肿 瘤进行 早期 诊 断 是蛋 白质组 学一项 重要 的任务 。 的疾病 状 态生物标 志物 的 新 发现 , 有助 于加 深 对疾 病发 生发展 过 程 的理 解 。 找到 更 多的
质 荷 比 ( Z) 差 异 来 分 离并 确 定 分 子 质 量 。 由 最 基 本 的 M/ 的 三 个 部 分 组 成 :样 品 离子 化 装 置 、质 量 分 析 器 以 及 离 子 检
究 , 现 了抗 氧 化 酶 A E 7 、 1 发 O 3 2 A ’ 酶 亚 基 d A P D) p , P合 ( T 5 、 l
子 阱质 谱 、 线性 离子 阱质谱 和 傅 立叶 变换 离子 回旋 共振 质
谱等。
21 基 质 辅 助 激 光 解 吸 电 离一 行 时 间 质 谱 ( L I O ) . 飞 MA D . F T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头测序、蛋白鉴定研究新型抗NSCLC蛋白PFAP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头测序、蛋白鉴定研究新型抗NSCLC蛋白PFAP

BTP项目文章 |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头测序、蛋白鉴定研究新型抗NSCLC蛋白PFAP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病例的85%。

同时,有超过30%的NSCLC患者被诊断为晚期。

然而,尽管目前存在放化疗技术和新的辅助免疫治疗,但对于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仍未达到理想效果,放化疗后的5年生存率仍然维持在10-15%之间。

与传统药物不同,蘑菇因其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的特性备受瞩目。

蘑菇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有助于改善因癌症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和失眠等症状,并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因此,基于蘑菇中的抗癌活性化合物,开发新的针对NSCLC的药物具有极大的前景和潜力。

2023年7月,南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杂志(IF=8.025)上发表了题为“New fungal protein from Pleurotus ferulae lanzi induces AMPK-mediated autophagy and G1-phase cell cycle arrest in A549 lung cancer cells”《阿魏蘑菇中的新型蛋白PFAP通过AMPK调节的自噬和G1期细胞周期阻滞诱导A549肺癌细胞》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从阿魏蘑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蛋白PFAP,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抗肿瘤机制研究。

通过从头测序的分析结果显示,PFAP是由13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其理论分子量为14.81 kDa。

通过串联质谱标记(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表明PFAP能够通过调节AMPK / mTOR途径并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G1期细胞周期来诱导自噬作用。

蛋白质组学综述

蛋白质组学综述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草图的完成,从基因水平向蛋白质水平的深化,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新的任务。

蛋白质组学的建立为研究蛋白质水平的生命活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提供了新型有效的研究手段。

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寻找与肿瘤发生及转移相关的新的蛋白质、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及肿瘤药物治疗的靶标,对肿瘤的诊治将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对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肿瘤研究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细胞全部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即蛋白质组学。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其发生发展机制仍不清楚,诊断、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蛋白质组学方法可望为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和防治带来新的突破。

本文将蛋白质组学基本概念、研究技术和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概念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等于1994年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提出的,他们对蛋白质组的定义:“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即“proteome”是由蛋白质的“prote”和基因组的“ome”字母拼接而成。

它是对应于一个基因组所有蛋白质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或者几个蛋白质。

由于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细胞、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甚至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其蛋白质的存在状态也不尽相同。

因此,蛋白质组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指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与活动规律。

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包括:①表达蛋白质组学(expression proteomics),研究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质和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时间基因表达谱的改变;②功能蛋白组学(functional proteomics),研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中各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调控网络,以及蛋白质的转录后修饰等;③结构蛋白组学(structure proteomics),以阐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特性为目的[1]。

人类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人类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人类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

人类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是肺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肺癌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

一、肺癌的基本概念和流行病学肺癌是指肺组织中恶性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扩散。

根据病理及组织学特征,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亚型,约占肺癌的85%以上,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15%左右。

肺癌是全球各国家和地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肺癌每年导致50万人死亡,其中中国就有27万人之多。

此外,肺癌的发病率仍在迅速增加,给全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肺癌的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肺癌的致癌基因主要包括KRAS、EGFR、ALK等基因。

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和癌变等异常生物学行为。

同时,肺癌中也存在多个抑癌基因,如P53、LKB1等,它们失活后会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二)肿瘤微环境肺癌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细胞内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结果,还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外基质分子、血管和免疫细胞等多个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三)肿瘤耐药机制肺癌治疗的效果高度受限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

然而,在化疗或靶向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往往会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效果降低。

因此,深入研究肺癌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四)遗传与表观遗传学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方面也是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而表观遗传机制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则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和激活,从而影响肺癌的发展。

三、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方法为了深入了解肺癌的分子病理学机制,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一)基因测序通过对肺癌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的基因测序,可以寻找肺癌的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信息。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肺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肺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s c e sula p ia in o l n a c rp oe m is u c sf p lc t s t u g c n e r t o c . o

蛋 白质 组 学 技 术 及 其 在 肺 癌 诊 断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进 展
潘 俊 刘延 盛 , 综述 , 陈海泉 曾 嵘 , 审校
(. 1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第 六人 民医 院胸外 科 , 上海 20 3 ; . 国科 学 院上 海 生命 科 学 院 02 3 2 中 蛋 白质组 实 验室 , 海 20 3 ; . 上 00 2 3 复旦 大 学附 属肿 瘤 医院胸 外科 , 海 20 3 ) 上 00 2
在 肺 癌蛋 白质 组 学 研 究 中 的最 新 进 展 。
关键 词 : 蛋 白质组学 ; 肺癌 ; 早期诊断
中 图 分 类 号 : R 3 . 7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19 20 )60 5 - 0 88 9 (0 8 0 -6 20 5
P oemi cn lg n sa piaini eerydan s fu gcne rto ct h ooya di p l t t al ig oi o n a cr e t c o nh s l
维普资讯

62・ 5
第2卷 1
第 6期
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J u n lo d c lP sg a u ts o r a fMe ia o tr d ae
Vo _ No 6 l 21 .
20 0 8年 6月
综 述 ・
J n 20 u .08
摘要 : 肺 癌是 目前最常见 的恶性肿 瘤 , 由于缺乏有效 的早期诊断手段 , 死亡率高 , 预后 差。恶性 肿瘤 与正常组织 或血 清蛋 白质组学 的研究 , 可直接 比较两者 之 间蛋 白质 组学 的表达 差异 , 为我 们发现 新 的肿瘤 标记 物提 供 了可 能, 从而为肺癌 的早期诊 断提 供一条新 的途径 。现简要介 绍 目前 常用 的诊 断蛋 白质组 学研 究方法 及其各 种方法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防护领域采用蛋 白质组学技 术对辐射致肺癌进行 系统 的研究 分析奠定 了基础 。本文介绍 了蛋 白质组学 及其技术平 台, 以及 蛋 白质组学在肺癌研究 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 关键词 : 蛋 白质组学 中图分类号 :Q 9 61 肺癌 辐射 防护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465 (0 10—0 1 5 10-36 2 1)503— 0
( ) 白质鉴定。利 用 2 E电泳并 结合蛋 1蛋 - D 白质 印记 等技 术 , 用蛋 白质 芯 片 和抗 体 芯 片及 利
免疫 共沉 淀等 技术 对蛋 白质进行 鉴定 研究 。 ()翻译 后 修饰 。很 多 m N 2 R A表 达 产 生 的 蛋
白质要经历翻译后 修饰 , 如磷酸化 , 糖基化 , 原 酶 激 活等才 能表 现 出生 物学 活性 。 翻译 后 修饰 时 蛋
根 据不 同 的 目的 和 采 用 不 同 的技 术 , 白质 蛋
2 蛋 白质 组 学
2 1蛋 白质 组学 的研 究 内容及 分 类 . 蛋 白质组 学 的研究 内容 主要包 括 以下方 面 :
组 学分 为 以下 类 型 :
( ) 达 蛋 白质 组 学 : 于 不 同样 品 中 的蛋 1表 对 白质 进行 定量 分 析 , 发 现信 号 转 导 或 与疾 病 相 以
胞 内部 位 的蛋 白质 及 蛋 白质 复 合 体 中 的蛋 白质 分 热 门 的系统 生 物学研 究 的重 要基 石 j 。 子结 构 的研究 。 2 2 4蛋 白质组 研 究 的新 技 术 .. ()功 能 蛋 白质 组 学 : 3 阐明 生 物 体 内 的 信 号 目前 , 维 色 谱 (DL 、 维 毛 细 管 电 泳 二 2 —C) 二 转 导 的机 制 、 病 发 生 的 机 制 , 及蛋 白. 物 之 (D C )液相色谱一 疾 以 药 2 —E 、 毛细管电泳 (CC ) L .E 等新型分 间 的相 互 作用 。 离技 术都 有 补充 和取 代双 向凝胶 电泳 之 势 。另 一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2021/10/6
18
样品预分级的主要依据
蛋白质溶解性:可溶性蛋白、非溶性蛋白等 蛋白质定位:膜蛋白、核蛋白等 蛋白质细胞器定位:线粒体、高尔基体、叶
绿体等
2021/10/6
19
组织水平蛋白质组样品制备
原因:临床样本都是各种细胞或组织混杂, 而且状态不一,如肿瘤中癌变的上皮类细胞 总是与血管、基质细胞等混杂。
2021/10/6
14
科技部已将疾病蛋白质组研究列入我 国“973”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将“蛋白质 组研究”列为重点项目。
我国在鼻咽癌、白血病、肝癌和肺癌 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2021/10/6
15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2021/10/6
H3 High-grade
Apoliprotein A-I (H4) H4 H4
40 Low-grade
40 High-grade
Peroxiredoxin 6 (H5)
13 48
H5 Low-grade
13 48
H5 High-grade
33
二维电泳优点
可分离10~100 kD 范围内蛋白质 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便于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处理 与质谱分析匹配
克服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缺点。 可以精确设定pH梯度。
尤其可在较窄的pH范围内进行第二轮分析, 大大提高了分辨率及重复性。
2021/10/6
25
第二向SDS-PAGE电泳
双向凝胶垂直电泳 双向电泳后的凝胶经染色后蛋白呈现二
维分布图:水平方向反映出蛋白在pI上的 差异,垂直方向反映分子量上的差别。
2021/10/6

分子诊断在肺癌检测中的作用及进展

分子诊断在肺癌检测中的作用及进展

分子诊断在肺癌检测中的作用及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已经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大健康威胁。

环境污染,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肺癌的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在临床上,要想进行准确的肺癌检测,分子诊断技术目前已经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并不断呈现新的进展。

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近些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在肺癌检测的作用愈发重要。

其主要基于特定的分子标记物,来确定肺癌是否存在以及它的类型、分布、大小等信息。

主要技术手段包括了基因测序、蛋白组学、细胞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等。

其中,基因测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优势在于对不同个体基因组的比较和检测。

同时,肺癌影像诊断也有了飞速的发展,CT、MRI等影像学技术都极大地便利了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肺癌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为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优点分子诊断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非侵入性检测分子诊断技术与传统的肺癌检测方法不同,其所采用的科学思路是从人体内部的生物标记物中获取有关肺癌的信息,其检测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切片、组织取样等一系列侵入性操作,对患者自身的伤害大大降低。

这一点对于部分年龄较大、身体情况较为虚弱的病患来说尤为重要。

2.准确性高相较于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分子诊断技术的准确性要更高。

在分子水平上,肺癌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为分子诊断技术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分子标记物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协助医生判定病人患病程度以及病变位置、大小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精确性。

3.适用于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个体化的检测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肺癌分子标记物来为每位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

由于肺癌的类型种类繁多,而且患病人口年龄差异大,因此肺癌的治疗方案应该因人而异,对于特定的病种和病变程度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方能尽早治愈患病人群。

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癌症是一类细胞增殖失控的疾病。

在过去,癌症的研究主要关注基因水平的变化,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质组学开始成为癌症研究的热门话题,因为它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本文将从蛋白质组学的定义、技术等多方面详细介绍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定义蛋白质组学是接续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是指利用高通量分析技术,通过对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探索蛋白质的整体性质、功能、交互性等信息的一门学科。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重点是发现和鉴定蛋白质,分析其在细胞生理和病理中的功能、调控及代谢途径,从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二、目前,许多研究已经显示,蛋白质组学可以使用一系列技术来增加癌症研究的结果。

例如,通过比较正常细胞和癌症细胞中的蛋白质组成,可以发现癌症细胞比正常细胞具有更高的蛋白质水平,因此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些蛋白质是否作为癌症的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癌症标志物的发现通过对正常组织和癌症病人组织中蛋白质的比较,可以发现某些蛋白质在癌症中存在特异性表达,这些蛋白质可以作为患癌症的标志物。

例如,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前列腺癌的发生,CA125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卵巢癌的发生。

这些标志物在临床检测中可以作为一个可参考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法。

2.癌症分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分离并鉴定不同癌细胞类型中的差异蛋白质,从而区分不同类型的癌症。

这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

例如,HER2蛋白在乳腺癌病人中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并可以用于指导药物治疗。

3.基于蛋白质的治疗方法蛋白质组学中的组织芯片技术能够用来发掘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新靶点。

例如,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技术,在胶质瘤的转移部位和正常脑组织中鉴定到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这是一种促进骨发生分化的蛋白质,进一步证明了BMP2在胶质瘤的治疗上具有潜在用途。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传统上NSCLC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和临床症状,但这种方法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对于NSCLC患者的生存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面分析体内蛋白质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蛋白质变化来发现NSCLC的生物标记物。

这对于早期诊断、预测疗效以及评估治疗后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质谱技术,通过比较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蛋白质组,寻找NSCLC的生物标记物。

具体方法如下:
1)样本采集:收集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2)蛋白质组分析: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分析,得到样本中的蛋白质模式,通过比较分析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样本的蛋白质模式,找出生物标记物。

3)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质谱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确定具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并进行定量测定和验证。

3. 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将分析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组,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可靠的生物标记物,为早期NSCL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提高了生命质量。

同时,该研究也对NSCLC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为NSCLC的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患者血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患者血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在Cy3、Cy5标记的谱图上看不到,所以未被DIGE标记的蛋白质 可进一步通过荧光染料SYPRO Ruby染色确认。对于感兴趣的
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经SYPRO Ruby染色得到的谱图与经 Cy3、Cy5标记的谱图进行比较而获得确认[10-Lq。 1.3.2生物传黪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材
胶的质谱鉴定较难,附着在凝胶基质上的肽片段胶内提取效率 较低,因此大多实验室用银染法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再加大上
样量,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结合胶内酶切提取鉴定蛋白质。
1.3蛋白质组学曲其他主要技术
1.3.1胶上差示电泳(DIGE)技术二维电泳技术上的另—个突
破是DICE技术,该技术已经被商品化(如安玛西亚公司产品)。 DIGE技术使研究者可以全面地观察到两种样品蛋白质表达间
万方数据
生条纹现象而降低分辨率。因此,要达到最大的分辨率,蛋白质
u,pI值不改变。因为只有--/b部分蛋白质被标记,大部分蛋白质
必须充分变性,如在9 mol/L尿素和70 mmol/L二硫苏糖醇
(聊盯)条件下变性。蛋白质混合物在第二维方向上的分离是按 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进行分离。蛋白质是带电的生
(cy5)标记。两种标记过的样品混合到一起,在同一块胶上进行 二维电泳分离。在进行荧光识别时,通过不同波长的扫描,观察 —个蛋白质点处两种荧光密度的深浅或有无,可以得到有关特
定蛋白质点的丰度变化、蛋白质的缺失或是否有新蛋白质出现
定蛋白质的技术有:①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一飞行时间质谱
(MALDI_1’0卜MS):利用基质吸收激光的能量使固相的多肽样 品离子化,获得蛋白质的肤质量指纹图(PMF),然后通过相应的
性好嗍。因此,发现能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对于提高癌症的治 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通过分离肿瘤

血清蛋白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蛋白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及 可溶性 细 胞 间黏 附 分子 ( s I C A M一 1 )来详 细介 绍 了近 几年 来鼻 咽癌 蛋 白质 组 学的研 究进展 。
【 关键 词 】鼻 咽癌 ;血 清 淀粉 样蛋 白 A;热休 克蛋 白 7 0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9 . 6 3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1 — 0 0 6 5 — 0 2
虱眶|团暖猫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1 期

文献综 述 ・ 6 5
血清 蛋 白在 鼻咽癌 中的研究进展
盏 云 如
( 湖北省孝感市 云梦中医医院五官科 ,湖北 孝感 4 3 2 5 0 0 )
【 摘 要】 在我 国 南部 地 区 ,鼻 咽癌 成 为威胁 人 类生 存及 生 活的 高 发恶性 肿瘤 之一 ,因早期 症状 不 明显 , 临床上 容 易延 误 诊 断和 治疗 , 因此 ,
分 泌到 血清 ,机 体一 旦发 生炎 症 、感染 或组 织损 伤时 ,S A A的合 成 将 明显 增加 ,并且在 某些 情 况下 ,它 比其他 的常见 急性 蛋 白更具灵 敏性 Ⅲ。同时发 现在一些 慢性疾病如 肿瘤 中 ,s AA 也将持续 增加 。有
可溶性细胞 间黏附分 子 ( s o l u b l e i n t e r c e l l u l a r a d h e s i o n
mo l e c u l a r s 一 1 ,s I C A M一 1 )是 细胞 间黏 附分 子 ( I C AM— 1 )的 一种 循 环形 式 。s l C A M一 1 是I C AM一 1 的一 种 循 环 形 式 ,它 主 要 是 因为 I C A M一 1 膜 外段脱 落 而行 成 的 ,它 是黏 附分 子 中免 疫超 家族 中的一 员 ,更是 内皮 细胞 表达 的主 要黏 附分 子 ,一般情 况 下s I C AM— l 常常 出现在 许 多种 炎症 反应 及免 疫过程 中 ,介 导细 胞间黏 附作 用是 它 的 主要 作 用之 一 [ 1 ” 。这 几年 来 许 多研 究学 者 认 为I C AM- 1 与肿 瘤转 移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肿瘤标志物发现研究报告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肿瘤标志物发现研究报告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肿瘤标志物发现研究报告一、前言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存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肿瘤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法。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概述蛋白质组学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其技术主要包括蛋白质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等。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有双向凝胶电泳(2-DE)和液相色谱(LC)。

2-DE 可以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进行分离,但存在分辨率低、重复性差等缺点。

LC 则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灵敏度,包括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尺寸排阻色谱(SEC)等多种模式。

蛋白质鉴定技术主要有质谱(MS),包括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MS 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肽段序列来实现蛋白质的鉴定。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和无标记定量等方法,能够比较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差异。

三、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肿瘤标志物发现流程(一)样本收集首先需要收集肿瘤组织和对照组织样本,同时还可以收集患者的血清、血浆、尿液等体液样本。

样本的收集应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一致性。

(二)蛋白质提取和分离采用适当的方法从样本中提取蛋白质,并利用上述蛋白质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离。

(三)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运用质谱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定量,获取蛋白质表达谱。

(四)数据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蛋白质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在肿瘤组织和对照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可能成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包括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技术蛋白质组学是指对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揭示蛋白质在细胞功能调控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所有的蛋白质分子,包括蛋白质的表达量、翻译后修饰、互作关系和功能等多个方面。

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包括质谱分析、蛋白质芯片技术、二维凝胶电泳等。

其中,质谱分析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以高效、灵敏地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蛋白质芯片技术则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具有高通量、高度自动化等优点。

二维凝胶电泳则可以实现多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是早期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二是利用已知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疾病诊断。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作为指示器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筛选出新的生物标志物。

例如,利用质谱技术对不同阶段的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与肺癌早期诊断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可以用于肺癌早期诊断。

另外,利用已知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疾病诊断也是蛋白质组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之一。

例如,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可以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实现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三、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药物研发、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靶向治疗等方面。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
的士 律 见 、近 蛋 白质组 学 发 展迅 猛 , 广泛 应 用于 生
译后修饰 、 细胞 内定位 、 白质 问相 互作 用等 ) 蛋 的研
究, 对蛋 白质所执 行 的生理 性 或病 理 性 活动作 出精
细、 准确 、 质 的 阐述 本
蛋 白质组 学 最 有 价 值 的
物医学 的各领域 . 圳是任 肿瘤 的研 究 中发挥 r藿 特
【 文章编号 】6 3 5 8 20 )6— 44— 5 17 —95 (0 8 0 0 1 0
人类 基冈绀测 序 l作 的 完成 , 告一 个 新 的纪 L 宣
是乍命科 学研究 进 入后 基 因组 时代 的里 程碑 , 是 也 后基 因组 时代乍 命科学研 究的核心 内容之一 “
2 蛋 白质组学 的主要研 究 内容 篮 白质组学 旨在 闸明生 物体 全部蛋 白质 的表达
元——“ 基 组时 代” 后 的钊来 , 以生 命 活动 的直 接
执行 者 蛋 白 质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蛋 白 质 组 学 ( r— po t me) e i 的产q , 该时代 的主要标 志及研究 内容之 o s : -是


基 于基【 组学 本身 的 局 限性 , 不能 回答 诸 大 J 它
规律的新兴学科—— 货 f质组学 l9 L I 4年 、i i 9 、l n k s 首先提 “ r质绀 ” 蛋 { 的慨念 , 英文是 P O 、 ME 其 R 3O , E
组学研究 ②赁 门质 组 的牛 物信 息学 研 究 : 对 已 针 知基 因绀 及转录数据 库的生物 体 、 组织 及细胞 , 建立
它由 P O En 和 gn M R Ti s eO E两 个词缩 合 而成 , 为 基 意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的学科。

它是生命科学中极具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已经在很多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肿瘤的诊疗中显示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

目前,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1.肿瘤检测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肿瘤。

病人的血清、体液或组织在肿瘤早期出现时,由于肿瘤细胞分泌特异性蛋白,导致体内的蛋白质谱发生变化。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探测这些变化,辅助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肿瘤检测和诊断。

2. 诊断与分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分析,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

通过组织芯片、蛋白质质谱、二维凝胶电泳等方法,可以检测癌细胞中所含有的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这些蛋白质可以作为肿瘤分型的重要依据。

如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可以判断肿瘤转移的危险性。

3. 确定肿瘤的复发和预后蛋白质组学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复发和预后状况。

通过监测特定的蛋白质、蛋白质谱相似度等指标,可以确定肿瘤复发的危险性。

一旦肿瘤复发,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还可以确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4. 细胞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筛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信号通路的紊乱所致。

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快速发掘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对于肿瘤的治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优势1. 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蛋白质质谱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得其广泛应用在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中。

2. 大规模样本检测蛋白质组学技术可检测大规模的样本,从而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结果,同时还可检测多个样本,有助于快速了解肿瘤的进展和预后情况。

解析肺癌外泌体组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

解析肺癌外泌体组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

解析肺癌外泌体组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肺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肺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对肺癌病理、病理机制、疾病进程等方面的研究中。

其中,外泌体组学及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正在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将对肺癌外泌体组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展开解析,以期对肺癌的治疗和预测起到积极作用。

一、外泌体在肺癌中的作用外泌体指的是细胞在分泌时通过外显化方式释放到胞外的膜囊结构。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外泌体在肺癌中的原理外泌体是由肺癌细胞主动分泌和重建的一种细胞外囊泡。

它们经公路系统流到各种组织细胞,通过包裹的方式运输分子信号,影响目标细胞生长、转化、浸润以及微环境改变,从而实现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

2、外泌体的研究方法通常,外泌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离心浓缩法、超滤法、尺寸排除柱等。

3、外泌体组在肺癌中的作用外泌体组在肺癌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外泌体的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组成,能够直接或间接增强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药物耐受性、浸润以及免疫逃逸等生物活性。

二、肺癌外泌体代谢组学的研究代谢组学是研究代谢物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变化、代谢通路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参与等方面的科技。

人体肺癌的代谢组学分析可揭示肺癌代谢特征及其调控机制,从而为肺癌的精准诊断和标志物筛选奠定基础。

1、肺癌外泌体代谢物的研究研究发现,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代谢物与正常胶质细胞外泌体存在明显差异,肺癌外泌体组中不仅能检测到代谢产物,还能发现其参与的代谢途径和代谢酶,该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与传统诊断方法不同的新的肺癌筛选方法。

2、代谢组技术的研究方法代谢组技术研究主要涉及细胞与动物的体外或体内实验两个方向。

其中细胞外泌物在肺癌细胞外泌体药物耐受性、转移及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肺癌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1、肺癌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种类、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等的现代科技。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引言:疾病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于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中。

本文将从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入手,介绍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与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类似,蛋白质组学也是一门高通量研究技术,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等信息,揭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蛋白质分离、定量和鉴定等方法。

其中,质谱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

质谱技术通过分析蛋白质样品中不同质量的离子,推断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翻译后修饰等信息。

同时,质谱技术还可以实现高通量的蛋白质定量,帮助研究人员比较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二、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

1. 癌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癌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蛋白质组学数据库的建立、蛋白质表达谱的分析和蛋白质修饰的研究等。

通过建立癌症相关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可以存储和共享大量的蛋白质组学数据,方便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同时,通过比较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可以筛选出与癌症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的修饰模式,揭示癌症的发生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

2. 癌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应用案例蛋白质组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例如,在乳腺癌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质谱技术鉴定了一种新的癌症标志物,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在肺癌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与肺癌发展相关的蛋白质,通过抑制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h n e he a s ca in be we n RBP4 a d hy e t i l c rd m i n a c st s o it t e o n p r rg y e i e a
i ibtsJ . u r tbCado acDs2 1 ,0 4 :4—4 . nda ee[] N t Mea riv s i,0 0 2 ( ) 2 32 8
a d APOC3 v ra t n l i a a n a i n s o i d p r me e s i r p a ie ,I 一 p t r n Eu o e n wh t s n

( 收稿 日期 : 0 卜1 - 8 2 1 22 )

述 ・
肺 癌血 清 蛋 白质 组学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及应 用 进展
a o i o r t i e n p te t t h t b l y d o p l p o en A5 g ne i a i n s wih t e me a o i s n r me p c
基因多态性 与血 脂 代谢 和 胰 岛 素抵抗 的关 系研 究 E ] J .遗传 ,
示对 于 l床 高度 怀 疑 肺 癌 但 无 法 取 得 病 理 证 实 的患 者 , 清 蛋 』 缶 血 白质 组 检 测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 价值 。 肺 癌 患 者 、 康 人 及 肺 部 良性 疾 病 患 者 的 血 清 差 异 蛋 白质 健 组 学 研 究 有 助 于 筛 选 、 定 差 异 蛋 白 质 , 能 以此 为依 据 建 立 鉴 若 分 类 树 诊 断 模 型 , 诊 断 灵 敏 度 及 准 确 性 大 大 高 于 传 统 方 其 法 l 。周 继 红 等 [ 5 用 S I I F Ms技 术 、 阳离 子 交 换 蛋 E — D TO — 弱 白质 芯 片 , 测 肺 癌 和 肺 部 良性 病 变 患 者 的 血 清 蛋 白 质 质 谱 检 图 , Bon re at n软 件 分 析 差 异 蛋 白 质 并 建 立 其 诊 断 用 irak r te P r 模 型 , 果 发现 有 2 个 蛋 白 质 峰 有统 计 学 差异 , 中 肺 癌 患 者 结 O 其 血清 高 表 达 蛋 白质 峰 l 个 , 表 达 蛋 白质 峰 6个 , 断 肺 癌 的 4 低 诊 灵敏 度 和特 异 度 分 别 为 8 和 9 。Y n 8 5 a g等 对 肺 癌 患 者 和健 康 对 照者 血 清 进 行 分 析 , 发现 了 l 8个 蛋 白质 峰 异 常 表 达 。 选 其 中 5 蛋 白质 峰 建 立 肿 瘤 标 志 物 图谱 。 经 盲 法 检 测 发 现 个 其诊 断非 小 细胞 肺 癌 ( S L ) 灵 敏 度 达 9 . 。对 于 早 期 N C C的 14 肺 癌 ( Ⅱ期 ) 诊 断 灵 敏 度 为 7 . , 超 过 了 目前 临 床 使 I/ 的 91 远
B o h s Ae a, 0 , 7 2( : 5 6 i p y t 2 07 1 7 3) 3 5 3 3

i ]Grl r H , el irEM , t e 1AP f0 2 al t Sdme e e Huh C, ta. OA5vrat n aJnsa d
mea oisn rmei acs n  ̄]JLpdRe,0 7 4 ( 2 : tb l y do C uai sJ . ii s2 0 ,8 1 ) c n a
李 克 , 刘 辉 综述 , 汪俊 军 审校 ( 南京军 区南京 总 医院检 验科 , 南京 2 0 0 ) 1 0 2
关 键 词 : 白 质 组 学 ; 肺 肿 瘤 ; 血 清 ; 综述 蛋
D I 1 . 9 9 jis . 6 34 3 . 0 2 0 . 2 O :0 3 6 /.sn 1 7 — 1 0 2 1 . 5 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2 0 — 5 60 1 7 1 0 2 1 ) 50 5 — 3

56 5 ・
国堕 堕堕堂塑查 21年 3 o2 月第 3 卷第 5 It a e, a h 02V1 3N. 3 期 nJ b dM r 1,o3,o5 L M c2 .
da i s n r aiba s t p i ee[] Bo hm inAs n dAf C r en ht e2da tsJ . ici a a o b wi y b
t e a o i o r t i g n t h t b lc s n r me i i h p l p o e n AS e e wih t e me a o i y d o n Ch p
E 5 ar I zr , rn ,t 1Th P 2 ]C b6A, daoIGi a e . eA OA513 Cv “ n o J a 1l T> a a t
nsE- Ci n or o,0 1 7 ( )2 62 3 eeJI l E d ci l2 1 ,4 2 :0 —1. . n n
[ 3 of ie , opr A,tp esJ ,ta T eef t f OA 2 ]D r s r C o e Sehn W e 1 h f c me t B J . e o AP 5
肺 癌 是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和 生 命 的 恶性 肿瘤 之一 , 发 病 其 率 和 患 者 死 亡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现有 的影 像 学 、 织 ( 胞 ) 理 组 细 病 学 、 气 管 镜 检 等检 测 难 以实 现 肺 癌 早 期 诊 断 。对肺 癌 发 病 机 支 制 、 癌 细 胞抗 药性 及 肺 癌进 程 所 涉 及 细 胞 通 路 的认 识 均 不 够 肺 深 入 。更 重 要 的 是 , 尚未 能发 现 预 测 肺 癌 进 程 和 疾 病 分 期 的 可
检 测 肺癌 和健 康人 血清 样 本 后 发 现 , 癌 患 者 有 3 蛋 白质 峰 肺 个 表 达 明 显 降 低 , 其 为诊 断标 志 进 行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分 以 区
肺 癌 患 者 与健 康 人 的 灵 敏 度 为 7 . , 异 度 为 7 . 。 提 85 特 75
2 42 2. 61 — 6 1
[4 翟 光 华 , 平 , 兰 芳 , .Ⅱ型 糖 尿 病 患 者 A OA513 2] 闻 郭 等 P —1 1T> C
[1 2 ]Ki ai Mo d , dz A, ta. poy ea ayi o h s lP, h sM Mas e 1Haltp n ls fte f s
2 07 29 5) 5 - 46 0 , ( : 41 5 .
[] NurMea adoacDs 2 1 ,0 7 :0 —1. J. t tbC r i s i,0 0 2 () 5 55 1 v [2 2 ]On J n Q, i e 1Asoit no eei v r n n gKL,i gC L uB,ta a . sc i f g n t ai ti ao a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