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4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公开课教案_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上
15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这种读书方法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褒义、贬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谈读书》,谁能说说文中哪种读书方法你最喜欢?其实,我们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哪种方法好哪种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有时得留余地,否则,别人会找出漏洞反驳我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南村的《不求甚解》,看看作者是怎样反驳某些人的不当说法的。

资料助读:
1、驳论: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
论两种。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2、常见的驳论方法:
①看论点本身有无破绽——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②看支撑论点的论据有无破绽——驳论据(通过批驳对方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看论据推导论点的论证过程有无破绽——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


3、“不求甚解”的出处。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属褒义。

今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

含贬义。

《不求甚解》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反驳的是哪种错误观点?(敌论点是什么?)
2、文中作者用哪方面的事情来反驳对方?
引导明确:
摆出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板书:树靶子
作者拿“读书”一事来反驳
(过渡)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现在,我们继续看课文。

三、作者反驳
1、看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①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划线。

(最后两排负责)
②“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第一排负责)
③“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课文是怎么样论证的?(第二排负责)
④文章说的哪些读书方法类似于“不求甚解”?(第三排负责)
2、小组代表自由回答,老师指点明白:
①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一是表谦虚,二是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只顾局部,不看整体。

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②“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喜欢
读书,多读书,勤读书;“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要有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会意,观其大略)。

③“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

为了反驳对方,作者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普列汉诺夫因为读书不能做到不求甚解,所以曲解了马克思著作。

”“诸葛亮能够不求甚解,所以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另外,还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话来佐证。

④文中的“观其大略”“未晓处且放过”跟“不求甚解”很相似。

3、熟读第⑤——⑧段,体会文章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进而反驳对方论点。

板书:射靶子
4、作者反驳对方的观点后,提出了什么主张?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表达正面观点的句子。

板书:亮主张
四、我来修改
1、修改课文一开始对方的论点,让它显得合理。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怎么修改对方的论点才显得合适?(对有的问题可以不求甚解:比如读书)
2、适当补充题目,使题目能表明作者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不求甚解》这个题目既没有表明作者“反对”它,也
没有表明“赞成”它,请根据文章内容做适当补充,使题目能表明作者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为“不求甚解”正名》《“不求甚解”辩》
3、小结(出示板书):
课文先不急忙反驳对方,而是从解释“不求甚解”的意思开始,然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并引用名人的话,证明“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反驳对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说法的错误。

达到反驳的目的。

五、我谈看法
有人说“不求甚解”就是囫囵吞枣,又有人说“不求甚解”是不拘泥于局部,而着眼于整体,还有人说“不求甚解”是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你的看法呢?请写出三五句。

1、我赞同作者的看法。

读书不能把书读死,要读活。

怎样读活?理解书的精神实质,揉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叫做读活书。

2、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表明他读书读得相当深入,对疑义还要做一番辨析。

我认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旨在芟除枝叶,达到提要钩玄、取其精髓的目的。

3、读书而“不求甚解”,对处于求学关键时期的我们而言一定是有害的。

如果“不求甚解”,那我们读书的目的是
什么呢?就如我们吃饭,不就是为了吸收其中的营养吗?而吸收的前提应该是消化。

读书不消化,知识不能进入我们的脑子,那也就失去了读书的价值。

4、“不求甚解”不仅是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容易养成一种做任何事情都不深入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带来的后果是读了白读,吃饭“不求甚解”带来的后果是消化不良,工作中“不求甚解”,做事流于表面,走马观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5、总结:
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读书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

读书要推敲细思,方可真正领悟其中要义。

六、布置作业: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任选一个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写出新的立意。

1、“见风使舵”新解
2、“班门弄斧”辩
3、“滥竿充数”辩
本堂总结:
读书方法没有一定之规,主要看自己的习惯、需求和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是为了反驳对方而说的一种读书法,但我们认为,并非凡是书都要用“不求甚解”的方法来读。

下节
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