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原理作业1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 计学可分为两个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9
麦克哈格 认为:景观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的,是用于资 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的有力工具,他强调把人与自然 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问题。
西蒙兹 在《景观设计——环境规划手册》中提到: 景观研究是站在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究。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 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还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
18
皇家园林(北方)
19
古典园林(南方)
20
古典园林(南方)
21
古典园林(南方)
22
古典园林(南方)
23 留园内的小蓬莱
二、西方古典园林特点
•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形式美,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以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 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 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4
第二节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设计的产生及发展
一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特点
1.讲求意境美。从园林创作手法上来看,写意是对中国传统 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 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家要设计和经营的是景观和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 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 美境界。
10
刘滨谊 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 境建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 的应用型专业。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故 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总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 林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 心理等。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习题集含答案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习题集含答案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习题答题要点第一章园林概论1.阐述“园”、“林”、“园林”的区别。

答:“园林”一词在古汉语中由来已久,并非园与林的合称,不是园林中有树林的意思,而是园的总汇,泛指各种不同的园子和其内部要素。

“园”原意为种植花果、树木、蔬菜的地方,周围有垣篱。

园还指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而“园”在欧美人的意识中则意味着理想的天国。

“林”指的是树木、花卉等植物要素,园林应是以自然素材为主,兼有人为设施,按照科学的规律和艺术的原则,组织供人们享用的优美空间地域。

综合定义:在限定的范围中,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们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

2.在当今社会中,园林扮演怎样的角色?答:园林扮演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要求的体现,近代公园的兴起,屋顶花园的出现,抽象园林的产生都反映了园林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由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宫苑和花园,发展到为广大群众共享的公共绿地,从居住的宅园到为旅游服务的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园林逐渐从少数人拥有的专用地域转变为大众群体享用的社会空间。

人们对环境效益要求的提高,人们更加认识到园林的重要。

3.比较东西方园林的差异。

答:西方园林所追求的是人工美,而中国园林则追求自然美; 西方园林可以说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园林则是自然的拟人化; 西方园林注重于形式美,中国园林则蕴含着意境美; 西方园林给人以清晰、明确和秩序井然的感觉,中国园林则朦胧、含混; 西方园林更接近于古典艺术类型,中国园林则充满浪漫色彩。

4.园林演化史即是一部城市建设史,试从各时期园林的特点入手剖析其如何反应一个城市的“思想”?答:从中国的发展史来看,中国商周时期的囿体现的是狩猎、通神、生产和游赏取乐的功能,反应了少数统治阶级的与天地对话的意志;秦汉时期崇尚“一池三山”的仙苑式造景手法,体现了统治阶级寻仙,追求长生不老的意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式山水园林风格体现了文人的消极避世,追求反朴归真,寄情于自然山水,自我标榜清高、飘逸、洒脱,居城市而又迷恋自然山林野趣,道家、老庄思想倍受欢迎,儒家思想不受欢迎的思想;唐朝以皇家宫苑园林体现了盛唐的繁荣与海纳百川的气魄,儒道释融为一体,形成了壮丽无比的园林;宋朝则更重生活环境的优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热衷于园林。

景观设计原理作业

景观设计原理作业

景观节点的设计原则
• 在节点的位置设计上,道路25m左右的视距, 就需要设置若干节点形成的游憩空间,满 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结合功能划分出节 点所在的合理位置后,还需要整体规划, 主次分明,形态统一中有变化。以保持整 体景观的完整有序。
景观建筑小品的概念
• 景观小品作为景观设计 的一部分,具有艺术性 和实用性。在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 能起到丰富城市景观、 营造良好环境、增添生 活情趣、展示地域文化、 塑造城市特色等作用, 是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 景观元素。
景观道路的类型
●主要道路。贯通整个景观,必须考虑通行、生 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景区内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 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 0.6-1.0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 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既 达到健身目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好的景观。
景观建筑小品的类型
• 按景观小品功能性质 分类:建筑小品;设 施小品;雕塑小品; 植物造景小品;山石 小品;水景小品;竹 木小品;混凝土小品; 砖石小品。 • 按景观小品建造材料 分类:金属筑小品的功能
一、供休息的小品。包括各种造型的靠背园椅、凳、桌和遮阳的伞、罩 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作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 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 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凉。 二、装饰性小品。各种固定的可移动的花钵、饰瓶,可以经常更换花卉。 装饰性的日晷、香炉、水缸,各种景墙(如九龙壁)、景窗等, 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 三、结合照明的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 的装饰作用。 四、展示性小品。各种布告板、导游图板、指路标牌以及动物园、植物 园和文物古建筑的说明牌、阅报栏、图片画廊等,都对游人有宣传、 教育的作用。 五、服务性小品。如为游人服务的饮水泉、洗手池、公用电话亭、时钟 塔等;为保护园林设施的栏杆、格子垣、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为 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景观学原理作业——成都活水公园ppt课件

景观学原理作业——成都活水公园ppt课件
.
• 净化处理 水净化系统由一系列溪流、池塘组成,贯穿 全园。有中英文对照解说,告诉人们如何通过植物和水流 过岩石的自然作用而使水净化的过程。 人工湿地塘 床生态系统为活水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 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 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 分和水源。此外,对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水质 的时空变化设有几十个监测采样管,便于采样分析,为保 护湿地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场地。有较高 的科技含量和研究价值。人工湿地的塘床酷似一片片鱼鳞 ,呼应了公园的总体设计。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 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 ;浮叶植物:荷花、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几 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 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 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据了解,目前活水公园的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00吨,是整 个成都市的“绿肺”之一。活水公园曾荣获过多项国际上 的环保大奖。
.
亲水设计:人与水的接触 是两者和谐的前提。成都 活水公园中特别吸引人的 是一系列富有艺术魅力的 台阶状水流雕塑盆和一些 水口,不仅让游人驻足, 而且孩子们会开展很多与 流水相关的活动。
.
整体状况: 活水公园呈鱼形,紧依府河
。它展示了一个水的净化过程 :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 方米的厌氧沉淀池,经过沉淀 后的水依次流经水流雕塑、兼 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 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使 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公园的生态净水系统流程清 晰。整个净水系统和带状公园 用地紧密结合,主题鲜明。
• 目录:
•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成功运用的著名案例。 • 它的建造目的? • 案例的特色是什么? • 案例中它的作用方式是什么? • 具体的细节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

按自然状况的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的大自然• 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的形式发展 •2)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西方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裕的土地,是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英国:乡间田园,18世纪中产阶级性格和教养,气候 阿拉伯世界:干旱劳作的艰辛和对富足、慵懒的羡慕2)珍视水的作用和树木的遮荫;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园子中心一般是矩形的水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池边有凉亭。

3)园林是规则式的,并有明显的中轴线。

古埃及园林派克玛拉(Pekhmara )平面图2)园林是几何式的,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神庙附近的圣林中有剧场、竞技场、小径、凉亭、柱廊等,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

用栏杆、挡土墙和台阶来维护和联系各台地。

2)园中一系列带有柱廊的建筑围绕着一些庭院,每组庭院相对独立。

3)水是造景的重要要素,在园中、室内或是敞厅中都有水的应用,如养鱼池、水井和喷泉。

4)精美的石刻、常绿植物如意大利松、紫杉也是造园的重要要素。

5)园林是规则式的。

或喷泉位于罗马的中世纪庭院圣保罗.巴西利卡葡萄牙维多利亚圣玛利亚修道院光与影、建筑与绿地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幽静的庭院,人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空间的形态,这如同让人渐渐地步入一个天方夜谭的场景。

2)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3)建筑与花园中的各种装饰变化细腻,特别是瓷砖与马赛克饰面色彩华丽,精致而堂皇。

2)尽管园林是几何形的,有些还是中轴对称的,但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

3)在轴线及其两侧布置美丽的绿篱花坛、变化多端的喷泉和瀑布、常绿树以及各种石造的阶梯、露台、水池、雕塑、建筑及栏杆。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原理

课程总结◆景观、风景、空间、场所、领域、景观1、景观的含义“景观”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它有三重尺度意义上的理解:(1)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3)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2风景3空间(Space):空间是由正空间的实体与负空间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去体会空间的存在。

空间的概念,在园林学中称为“布局”。

园治一书:“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

清朝沈宗骞:“布局之际,务须变换,交接之处务须明显;有变换则无▪在园林环境中,外部空间或庭园空间是主体空间,此外.还有厅堂轩馆等内部空间或建筑空间.以及亭廊树等”灰”空间或过渡空间。

不同性质的空间穿插、组合,造成园林空间的丰富变化。

4场所(Place)是以空间为载体,以人的行为为内容,以事物为媒介的非严格限定的空间区域场所与空间概念相比有两点不同:一,人是在场所之内的,场所是人的栖息地,场所中的人就是“到场”(present,being,存在);而空间强调的是人的外部视觉对象。

二,场所是由更大环境环绕着的,这里说的环境就是文脉,就是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意义;而空间概念表达了对环境及历史的漠视。

5领域(Domain)——源于生物学的概念,是个体、群体使用和独占的一个区域界线,还包含了关于空间问题的心理概念,代表了占有者的态度和区域占有者的准备状态。

▪空间是通过人的生理感受来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来限定的;▪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

◆地形、园林建筑、视阈、视距、开敞空间、直线型空间、组合线型空间◆◆观赏点动态观赏、静态观赏、风景视线、导游线(4)1观赏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

2动态观赏3静态观赏4风景视线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复杂而又综合的学科,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建筑学、植物学、地理学以及心理学等。

它的目标是通过创建和改善室外空间的美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交互。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平衡景观设计考虑到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社交等功能,还能够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场地分析与规划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对场地的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了对地理条件、天气状况、土壤质量、地形等因素的考察。

通过分析场地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决定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

三、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根据场地的特点、气候条件和使用目的,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物非常重要。

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颜色和季节性等特点需要被综合考虑,以创造出具有丰富层次和色彩变化的景观效果。

四、材料与结构的选择除了植物,材料与结构也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选择自然石材可以增加自然感与质感,而金属材料则可以创造出现代感与富有张力的氛围。

五、水景与照明设计水景和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水景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变化,可以是喷泉、水池、小溪等形式。

而照明设计则可以赋予空间夜间的魅力与焦点。

六、可持续性考虑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性成为了景观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七、用户参与与反馈景观设计往往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用户参与与反馈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进行更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八、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

《⑩景观模型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九年级下册

《⑩景观模型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岭美版九年级下册

《景观模型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景观模型的设计》课程,让学生掌握景观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主要内容为景观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具体要求如下:1. 设计构思:学生需根据给定的主题(如公园、花园、校园一角等)进行景观模型的设计构思。

构思应包括模型的布局、色彩搭配、植物配置、小品摆放等元素。

要求构思新颖、具有创意,并能体现主题。

2. 绘制草图:学生需将设计构思以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草图应清晰表达模型的轮廓、各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制作模型:根据草图,学生需利用相关材料和工具,实际制作出景观模型。

模型应按照设计意图,体现出布局的合理性、色彩的和谐性以及小品的生动性。

制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细节,提升动手能力。

三、作业要求1. 设计要新颖: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景观模型。

2. 构图要合理:模型布局应合理,各元素之间应有恰当的比例和空间关系。

3. 色彩要和谐:使用色彩应讲究搭配,避免色彩过于突兀或混乱。

4. 制作要精细:模型制作应注重细节,体现制作的精细程度和工艺水平。

5.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时效性。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设计构思的新颖性、草图的清晰度、模型的制作精细度、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色彩搭配的和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改进四个等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修改,提升自己的设计制作能力。

3.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内容,构成了一堂完整的《景观模型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出适合人类活动和欣赏的宜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1. 自然性原理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

设计师应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景观。

自然性原则要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和地形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存在和美妙。

2. 人文性原理景观设计要追求与人文特点相契合。

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营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景观。

人文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作品。

3. 可持续性原理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该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水和节能系统,提倡生态循环和绿色出行等环保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定主次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规划布局要考虑人流线路、道路交通和沟通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高景观效果和人的体验度。

2. 植物选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应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长特点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植物选择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3. 材料运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对于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理念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水泥等,用于空间分隔、装饰和硬质铺装等方面。

景观原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景观原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景观原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景观设计中的“景观”一词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A. 地形B. 植物C. 建筑D. 交通答案:D3. 景观设计中,以下哪个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 生态设计B. 形式主义C. 功能主义D. 极简主义答案:A4. 景观设计中的“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什么?A. 景观的美学价值B. 景观的生态过程和结构C. 景观的历史文化D. 景观的经济效益答案:B5. 在景观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行道树种植D. 草坪种植答案:B二、填空题6. 景观设计的原则之一是________,即在设计中考虑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答案:可持续发展7. 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是指________。

答案:景观中微小的地形变化8. 景观设计中,________是指通过植物的配置来创造美观的视觉效果。

答案:植物造景9. 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不仅要考虑其________,还要考虑其生态功能。

答案:美学价值10. 在景观设计中,________是指通过设计手段改善和提升原有景观的质量和功能。

答案:景观改造三、简答题11. 简述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答案: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景观环境,使景观设计更加人性化,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2. 描述景观设计中如何实现生态平衡。

答案:在景观设计中实现生态平衡,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水体、土壤等自然元素,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四、论述题13. 论述景观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景观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考卷及答案【最新版】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考卷及答案【最新版】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考卷及答案一、概念题1. 判断下列各题中论述的正确与否(请在正确(Y)或错误(N)上划圈)(10%,每题1分)(1)Y N 按照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专业概念,景观就是映入眼帘的景象。

(2)Y N 格式塔视知觉研究结论表明:长度相等的一条水平线与一条垂直线看上去垂直线显得较长。

(3)Y N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

(4)Y N 个人空间(“个人气泡”)是指生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

(5)Y N 一般说来,3至3.75米的距离被称之为社交距离(6)Y N 景观轴线就是一条笔直的视觉通廊(7)Y N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图纸是平面设计图。

(8)Y N 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图纸是剖面图。

(9)Y N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大同小异。

(10)Y N 遥感已成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现代技术。

2.就下列各题进行回答或填充(40%,每空1分)(1)根据2005年首届国际景观学教育研讨会的关于景观学的译文,景观学的英文翻译是:landscape studies 。

(2)景观学包含哪三大领域: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绿化;大众行为心理。

(3)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所对应的三大基础理论是:1 景观美学;2景观生态学;3景观环境行为学。

(4)景观学学科与专业的三大基本特征是:1、生命性:(生长、变化)2、时间性:(形成、变化周期)3、地方性:(自然的、人文的)。

(5)麦克哈格(Ian L. McHarg)(1920-2001),在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从此举起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大旗。

(6)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是: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

(8)人类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是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7)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指边缘、通道、区域、节点、标志。

(8 )请列出人类生存的7类景观:森林,草原,田野(耕地、田地),水体,小城(小镇)旅游度假地,都市居住。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自然、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创造合理、美观、功能性的室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景观设计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

一、功能性原则功能性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指设计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

首先,设计师需要了解项目的使用目的和功能要求,如公园应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其次,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使各功能区域有机组合,形成便于人们活动的整体环境;最后,要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设置合适的道路、设施和导引系统,方便人们使用并增加效率。

二、美观性原则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美观性,即通过布局、材料选择、植物安排等手段创造出美丽和谐的室外环境。

美观性要求设计师对色彩、比例、形态等要素进行合理搭配和运用。

辅以艺术造型和景观灯光等手段,使设计作品在形式美、色彩美、空间美上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景观设计还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设计作品融入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

三、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节水技术,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同时,合理选择植物,注重生态平衡,增强绿化效果,并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

另外,选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降低环境对设计作品的负面影响。

四、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应该注重挖掘项目的特色和潜力,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意的运用,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新性。

创新性原则要求设计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创造力,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和融合不同领域的设计元素,提供全新的设计方案。

五、实用性原则景观设计的实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设计师应贴近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实用的设计作品。

同时,考虑到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材料选择,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寿命。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之终极版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之终极版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一、判断正误题1.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对)2. 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原地形由平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

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

(错)3.在山脊的顶部可顺等高线布置建筑、停车场。

(对)4.下列坡度表示方法是不正确的:(错)5对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公园来说,下面等高线画法都是正确的:(错)6下面2张图中的地形标注都是正确的(对)7.大规模散布的停车场、建筑和娱乐设施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

(对)8.丹.凯利是“哈佛三杰”中的成员之一,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领军人物。

在作品的米勒花园中,他将建筑周边的花园作为建筑的补充,规则式种植也采用了建筑设计的方法。

(对)9.在风水上,河流的凸岸被称为“汭位”。

而凹岸被称作“反弓水”,在较小的河流转弯处,这里通常做为城市、建筑选址或者造公园和湿地,而码头最佳的选址应该是凸岸。

(错)10.孤植又叫单植,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常种植于出入口;大片草坪、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对)11.古人绘画中两株树为通像,但又有顾盼、俯仰、向背、去就、争让等动势对比,因此既有对比又有调和。

(对)12.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低出一些,最好能形成四面倾斜的凹地,以利排水。

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出一些。

(错)13.城市公园绿地设计中可以增加许多商店、咖啡馆、游戏厅等服务设施。

(错)14.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在距离建筑3米左右的距离种植大乔木。

(错)15.园林中建筑通常使用伸出的建筑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以便达到建筑和室外环境的相互交融。

(对)16.芥子园画谱中说:“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

请详细阐述景观生态设计原理

请详细阐述景观生态设计原理

请详细阐述景观生态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说白了就是让我们的环境看起来更好,同时还要有利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是什么天书,而是把自然与人类活动结合起来的一门学问,简单点说,就是在打造城市公园、小区绿地,甚至是街头小角落时,怎么做到既美观又环保。

它可不是单纯的“绿化”,也不是把花草树木随便种上去就行,还是得讲究一些“门道”的,得考虑自然生态的需求,符合自然法则的原则。

说到景观生态设计,一定得从自然出发。

想象一下,一片漂亮的森林,它可不只是树木一竖就完事了。

你要知道,生态设计最讲究的就是“自然的平衡”。

你是不是见过那种光秃秃的草坪,一到夏天就干裂成泥巴,春秋两季一刮风,尘土飞扬,走两步脚都能踩出个坑?这可不行,景观设计不只是要好看,还得能长久。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地形、土壤、水分等基础要素入手,弄清楚这里的环境条件,像是气候、降水量、土质,这些都不能忽视。

就像你种花种菜,得选适合的地方一样,设计一个区域的绿化也是一样,要根据自然条件,挑选那些适应力强的植物,确保它们能够活得滋润。

再来说,景观设计可不是光想着美,还是得考虑人类的需求。

要是光顾着一堆树木花卉,却忽略了人的活动空间,那这个设计就白做了。

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可用性”,既然是景观,肯定要让人舒服,能在这片空间里活动、放松、享受。

比如那种散步的小道,得宽敞不拥挤,走起来舒服,心情愉快。

更别提那些座椅,既要能遮阳又要舒服,最好还能有点特色,让人忍不住坐下来小憩一会儿。

反正就是,要满足大家的基本需求,不光是眼睛看的愉悦,更要身体感到舒服。

说到景观生态设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现代的生态设计可不止为了好看,它的目标可是为未来着想的。

想想看,咱们的城市一天到晚都在扩张,资源也在不断消耗。

咱们的设计理念,得是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增加回收利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举个简单的例子,设计一个花园,咱们可以选择一些本土植物,这样它们适应性强,不需要大量的水和化肥,省水又环保。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道路绿地景观就像是城市的绿色丝带,给城市增添生机和美感呢。

一、原理方面。

1. 功能性原理。

道路绿地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了改善环境。

比如说,那些树啊草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吸收灰尘,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而且在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能给行人和车辆遮遮太阳,让大家走在路上不会被晒得晕乎乎的。

另外,绿地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呢,像住在道路旁边的居民,多亏了这些绿地,能少受些噪音的打扰,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2. 生态性原理。

我们得让绿地里的植物们和谐共生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在南方,就可以多种些榕树之类的,它的气根垂下来可好看了,而且适应南方的湿热环境。

植物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植物能给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的能互相补充养分,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社区一样。

3. 美观性原理。

这就像给道路化个妆一样。

我们要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搭配起来。

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让樱花树和绿色的草坪搭配,樱花粉粉嫩嫩的,就像给大地穿上了花裙子。

而且,绿地的形状也要有设计感,可以是蜿蜒的,就像一条绿色的小河流在道路旁边,而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呆板的样子。

二、方法方面。

1. 植物选择。

要选那些好养活的植物。

可不能选那些娇滴滴的,需要天天精心照顾的。

像月季花,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很多地方都能茁壮成长。

还要考虑四季的变化,不能只让道路在某个季节好看。

比如冬天种些腊梅,虽然天气冷,但腊梅的香气和黄色的小花能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亮色。

2. 布局设计。

要根据道路的类型来布局。

如果是城市的主干道,绿地可以相对宽阔一些,中间可以种一些高大的乔木,两边再搭配一些灌木和花卉。

要是那种小街道呢,绿地可以窄一点,但是种些小巧可爱的植物,像矮牵牛之类的,让小街道也充满生机。

而且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行人走路和车辆行驶,不能让绿地占了太多地方,造成交通不便。

3. 与周边环境融合。

道路绿地不能孤立存在呀。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资料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A.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B.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A.人体气泡B.单个台阶C.高大远山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A.规划的依据性B.规划的多样性C.规划的空间性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 B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A、B、D(...............)正确答案:形态解析:正确答案为:形态活动背景空间解析:正确答案为: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解析:主要从: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三个方面回答即可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单元测试A.1:500B.1:5000C.1:10000D.1:3000正确答案: A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工图设计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划――总体规划图C.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正确答案:背景类解析:正确答案为: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确答案:战略规划解析:正确答案: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风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生态的语言正确答案: C生态的语言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C与从属D.作用与反作用正确答案: A限定性强D.限定性不强正确答案:A、B、D1.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下)言C.艺术的语言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 A道规划B.西班牙Benidorm海滨蛇形步道设计C.黄土高原规划设计D.上海绿洲百年计划正确答案:A、C、D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作业
(一)
题目:古典园林时间轴及其影响
姓名:陈烨
专业:建筑学
学号: 2013151472030
一.总述
园林是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的景观艺术作品,人类文明几千年来,园林艺术不断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时期,知道形成了现在的多姿多彩的园林类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果蔬园这种以生产为目的园林雏形,开始了园林的萌芽状态。

由于人类在不断进化,社会在不断进步,文明在不断发展,生产力得也到了发展,进入农业社会后,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基础下,园林得到了大力发展,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园林发展进入了古典园林阶段。

这个阶段又以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

而西方古典园林在大的时间划分上又可大致分为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等几个阶段。

在古典园林时期,园林逐渐演变为或作娱乐休憩作用,或作宗教政治考虑,或作实用功能的场所,一般为统治阶层服务,是封闭内向型的。

在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夫提高,科技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园林进入近现代园林阶段。

二.东方古典园林
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来详述。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这个体系与同一阶段是的西方园林不同,并没有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持续不断,受外来影响很小。

日本庭院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其起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生活习俗,二是中国文化的传入,佛教道教等的影响,从最开始的模仿到中后期形成了独特的自己的风格。

日本庭院是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产物。

(一)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成熟期-唐宋(自然山水园的发展);鼎盛期-明、清(文人园、建筑山水园)。

一、生成期-殷、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古典园林的萌芽是囿、台、圃、沼,此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

那时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
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
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

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

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代表:建章宫苑(汉)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
——(公元220—公元589年)
这一时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意识形态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豪门世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私家园林异军突起,自然山水园兴起,这一时期也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园林美学思想,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

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成为造园的主流。

规模:大→小
园林内容:粗放→精致
创作方法:单纯的写实→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代表:兰亭(晋)
三、成熟期-唐宋(自然山水园的发展)
——(公元589年-公元1368年)
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全盛时代,这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相对的,园林发展也进入了盛年期,它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的园林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来讲也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由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同诗画相联系,园林山水与同期的山水诗、山水画互相吸取养料,变得更加富于诗情画意。

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

此时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

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使之形成优美的环境,发挥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山水成为园林中的绝对主体景观,特别是皇家园林己逐步扬弃了以宫阁为主、禽兽充塞其间的构建形式。

一是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的互相促进,如南朝梁·张僧怒擅长画山水,能“咫尺之间便觉万里之遥”,画家所提炼的构图、排列、层次和色彩,极大地丰宫了造园技巧,而且有的画家,自己就是一个杰出的造园专家,如诗人王维设计营建的“辋川园”。

这一时期还产生新兴的园林建筑形式——亭。

唐宋时代除了帝王、文人,寺庙以外,各级官府也纷纷建园筑林,有的私家园林开放给行人共享。

代表:华清宫(唐)
四、鼎盛期-明、清(文人园、建筑山水园)
——(公元1368年-1911年)
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古典园林一方面继承传统走向精致,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技巧,和人工雕琢,失去了活力,呈现颓败现象。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造园家,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兴起又一轮皇家园林建设高潮,造园理论虽未系统化但已包含现代园林学的萌芽。

特征:(1)功能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园体发展,都有新增加的内容,至明济后大备,诸如听政、受贺、宴会、观戏、居住、园游、读书、礼佛、观赏、狩猎、种花等等,应有尽有,甚至为满足统治者的“雅兴”,还建有商业市街之景,如恢复的颐和园苏州街,以及圆明园原来的买卖街.包罗了帝王生括的全部活动,功能的多样化,自然扩大了园林的建筑营造规模。

(2)形式多。

这里指的是作为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而言,无论其为建筑群落组合,抑或单体建筑形色,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既吸收了各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各民族的民族风格,既有殿堂楼阁,又有幽尼佛寺;既有粉墙石垣,
又有竹篱泥笆,灵活而多变,随处而点缀,这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也有非常生动的反映。

在园林布局及布置方面则吸收了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汇聚,比如圆明三园的诸多景色中就再现了国内苏杭扬州等地著名园林的特点,谓之“移天缩地”亦不为过。

(3)艺术化。

明清园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园林建筑的高度艺术化,其景物、其凤格、其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已臻成热,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的结合融为一体,水木石植物的精心安排和建筑物的排列,都起到了立体效果,甚至在附属设施的样式、内部装修和环境色彩等方面也都得到统一的和谐的没计,体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

代表:皇家园林——“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
私家园林——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拙政园”,“留园”,“寄畅园”
(留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