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氮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减排研究
氮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减排研究氮肥是指富含氮元素的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种场外投入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氮肥生产和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早已不言而喻。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氮肥的大量使用也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氮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介绍当前的减排研究进展。
一、氮肥使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氮肥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液态污染物和固态粉尘,进入大气层,形成氮化物和氨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
1.1 氮化物污染氮化物是由氮、氧与其他元素反应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农业施肥所用到的氮肥,尤其是尿素肥料,会在土壤中水解后释放出氨气,这些氨气在大气中与氮氧化物反应而形成氮化物。
此外,世界各地车辆和工厂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是氮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氮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酸雨:氮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硝酸盐和硫酸盐,这些化合物随着空气流动,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植被和水体造成破坏。
(2)光化学烟雾:氮化物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臭氧:氮化物是臭氧的前体,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可能导致臭氧产生和臭氧层的破坏。
1.2 氨气污染氨气是氮肥施用后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牲畜养殖中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
氨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酸性沉降:氨在空气中与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反应,生成氨基酸和硫酸盐等物质,扰乱了大气的酸碱平衡,形成酸性沉降,对植被和土壤造成损害。
(2)远程氮沉降:氨气在大气中形成氮含量丰富的气溶胶,被风力带动到远离施肥源的地方,引起这些区域中生态系统的氮沉降,对土地和水体造成污染。
二、氮肥减排研究进展为了减少氮肥对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减少氮肥使用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2.1 种植技术改进科学合理地选用氮肥,结合种植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氮肥在大气中的损失。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肥(英文:nitrogen fertilizer)是一种以氮元素作为主要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氮肥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全球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种:合成氨法和生物固氮法。
其中,合成氨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生物固氮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来固定氮的方法。
(一)合成氨法1、原料准备合成氨法生产氮肥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和天然气(含有甲烷等烷烃类物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蒸汽和水等。
2、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热力学推动力来实现。
具体来说,利用高压、高温下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经过压缩、揉合等处理后,将其与天然气混合送入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氨的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催化剂的稳定和活性。
3、氨的纯化氨生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异物。
主要通过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
4、制成氮肥制成氮肥的过程主要是将氨与一定量的酸等附加物进行反应,得到硝酸和尿素等氮肥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二)生物固氮法1、选择合适的生物固氮菌株生物固氮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合适的固氮菌有多种,但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
2、土壤改良为了提升生物固氮的效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这里主要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硝酸盐和营养物质等来改善土壤环境。
3、种植作物在准备好固氮菌株和优质土壤后,需要培育种植对于生物固氮有很好效果的作物。
这类作物通常包括豆类和某些牧草等,可以更好地利用固氮的优势。
4、固氮生产在种植固氮作物后,作物根系就可以与菌株产生接触并发酵,释放大量的氮气。
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根据选定的菌源、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氮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治理方法
氮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治理方法随着农业生产不断的发展,氮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氮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氮肥的过量使用导致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具体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方法。
一、氮肥对土壤污染的影响氮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其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污染。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其过多的使用会造成植物根系的繁茂和根系的腐化,导致土壤结构松散和破坏。
同时,氮肥还会使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时候,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对土壤造成过大的影响。
二、氮肥对水体污染的影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其中的一部分会随着降雨被冲刷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进而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氮肥过多的使用会使土壤中的氮素浓度超过土壤的吸收能力,导致氮肥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慢慢渗漏。
此外,氮肥还会使水中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剧,进而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出绿色或蓝色等异常颜色,同时也导致水质劣化。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对水体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三、氮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其过量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会使氮的挥发量进一步增加,进而导致大气环境的污染。
氮气能够与其他气体反应产生二氧化氮等化合物,从而形成酸雨,导致土壤与水体的酸化。
此外,氮肥也能造成光化学烟雾,一些氮化合物能与其他气体化合,导致大气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加剧。
因此,在使用氮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使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氮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四、氮肥治理方法为了减少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治理方法来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首先,应妥善管理农业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应加强土地整治工程,重点考虑土壤质量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来净化污染水体和土壤。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化肥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化肥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氮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形成雾霾,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化肥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等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针对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技术改进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应该引进先进的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水排放。
在氮肥制造过程中,采用低温和高压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
此外,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管理是防治化肥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化肥行业进行监管,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排污控制。
对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应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最后,应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调节土壤pH值等优点。
通过推广有机肥的使用,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可以减少化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化肥生产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技术改进、加强管理和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等手段,可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化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化肥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污染源、具体污染物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化肥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对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显得非常重要。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酸化:氮肥和硫肥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度,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的肥力。
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动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风险。
2. 土壤盐碱化:长期使用含氯、钠的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
土壤盐碱化不仅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对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
3.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某些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长期施用会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作物品质构成威胁。
上述表现说明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有效的治理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化肥、土壤修复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止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关键环节。
合理施肥就是按照作物生长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化肥。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化肥品种和数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化肥残留。
可以结合土壤测试结果,掌握土壤养分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避免过度施肥。
2. 选择合适的化肥合理选择化肥种类和品牌也是预防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含有有机质成分较高的氮肥、磷肥、钾肥等化肥,并且尽量选择没有重金属、氯元素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农民还应该注意尽量减少使用速效肥、易淋溶的化肥,以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损害。
3. 土壤修复对于已经受到化肥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土壤修复的措施,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
土壤修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改良土壤,调整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等。
可以采用添加有机质或酶制剂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固碳能力。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肥料,它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肥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农田中氮肥的损失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氮肥的损失原因、影响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肥的损失原因1. 氮素的挥发损失氮肥中的氨氮和尿素等化合物在施用后会发生挥发,导致氮素的损失。
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的天气条件下。
2. 氮素的淋失损失氮肥施用后,其中的氮素会随着水分向下渗透,进入土壤深层,甚至渗透到地下水中,导致氮素的淋失损失。
3. 氮素的硝化损失氮肥中的铵态氮在土壤中会被细菌氧化成硝态氮,这个过程称为硝化。
硝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导致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升高,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影响土壤肥力。
二、氮肥的损失影响1. 土壤肥力下降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环境污染氮肥的损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
三、氮肥的损失对策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减少氮肥损失的关键。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
2. 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喷洒尿素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尿素的挥发损失,减少氮肥的损失。
3. 喷洒硝化抑制剂喷洒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氮素的硝化过程,减少氮肥的损失。
4. 种植绿肥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肥的损失。
减少氮肥的损失是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科学施肥、喷洒抑制剂、种植绿肥等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减少氮肥的损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使用氮肥不仅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两个方面分析氮肥施用对其的影响。
首先,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氮素积累在土壤中,引发土壤酸化、养分失衡等问题。
一方面,高浓度的氮元素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抑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造成土壤贫瘠化。
另一方面,氮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从而引起土壤污染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氮肥、科学施肥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外,氮肥的使用也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的氮肥会导致作物吸收过多的氮元素,使其生长过于繁茂,影响果实的品质。
例如,蔬菜种植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在水稻、小麦等谷物作物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蛋白质积累过度,使谷物的口感变差,影响营养价值。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上,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以保证作物品质的提高。
为了减少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调整氮肥的施用量。
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问题。
其次,采用优质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学氮肥。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氮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减少土壤侵蚀,对土壤环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优化和调控,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排放。
另外,农民在施用氮肥时也需注意正确的施肥技术。
论述防治施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论述防治施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1 施肥对环境影响
施肥是维持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农业
化学肥料的普及,施肥后,农药残留、氮磷盐积累、有机污染物排放、污染水体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威胁。
因此,工作人员和农民应该做好
施肥的监管,科学把握施肥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预防措施
(1)采用复合肥的技术:复合肥的营养元素类型比普通肥料要更
加高效,其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同时占用量也较少,从而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2)科学施肥:氮肥采用慢效肥料,减少有机质和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时补肥,多次少量施肥;合理控制施肥量,根据不同的作物、
不同的地域等,要科学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
(3)施肥对农田水分限制:耕地要及时翻转,以减少氮素损失;
在施肥前及时灌水,以减少氮磷肥料的污染。
3 要素受控
(1)加强环境监督:及时查处违法污染行为,制定政策,严格管制;建立农田监测系统,跟踪监测污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聘请技术人员:聘请有丰富技术经验的技术人员,及时指导
和监督施肥,减少环境污染。
(3)安排施肥时间:尽量安排在阴雨天施肥,以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旱季防洪,建立洪涝防治体系;及时高效开展排污防治活动,保护农田水源。
4 结论
施肥对农作物生产及环境污染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农业政策制定者、农业技术服务者以及农民都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尽量减少施肥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政府部门和行业都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科学的施肥调查监测体系,落实防治措施,持续改善农田环境质量。
氮循环与环境氮污染治理的研究
氮循环与环境氮污染治理的研究氮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许多关键过程。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氮的循环被打破,导致了环境氮污染的严重问题。
因此,研究氮循环和环境氮污染治理变得至关重要。
一、氮的循环氮的循环涉及到多个过程,包括氮气固定、氨化、硝化、反硝化和氮沉积等。
首先,氮气固定是氮循环的起始过程,通过大气中的闪电放电或者生物固定作用将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氨。
然后,氨化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将氨转化为有机氮。
接着,硝化是指氨氧化细菌将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这一步骤是氮转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反硝化过程是指反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从而回归到大气中。
最后,氮沉积是指氮化合物沉积到土壤或水体中,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环境氮污染的成因环境氮污染主要是由于过量的氮源输入导致的,这些氮源包括农业排放、工业废弃物排放和生物质燃烧等。
首先,农业是氮源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氮肥的过量施用问题。
其次,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氮化合物,如硝酸盐和氨等,如果排放不当会导致环境中氮浓度的过高。
此外,生物质燃烧也会释放出大量含氮物质,如氨气、氮氧化物等,加剧了氮污染的问题。
三、环境氮污染的影响环境氮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各种负面影响。
首先,氮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即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的情况。
此外,氮污染还会造成土壤酸化、氮沉积和酸雨的形成,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氮污染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饮用受氮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四、环境氮污染治理的研究针对环境氮污染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策略。
首先,减少农业氮源输入是治理环境氮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可以通过科学施肥、轮作休耕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等方法,有效减少氮肥的过量使用。
其次,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和排放管控也是重要的环境治理手段。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巨大 的 浪 费 , 还 导 致 生 态 环 境 受 到 严 重 威 离 子 总 量 的 6 7 % ~7 6 %[ 3 ] 。
胁, 对 当前 及长 远 农 业 生 产 、 农 产 品安 全 与 2. 2 氮 肥对大 气环 境的 影响
Q ! i Q:
S CI ENCE & TECHN OLoGY I N FORMATI ON
农 业 科 学
氮肥 对 环境 的影 响 及 防 治
李松 兴 陈聪聪 ・ ( 福建 农林 大学资 源与环 境学院 福建福 州 3 5 0 0 0 2 )
摘 要: 在 实际农 业生产过 程 中, 过量 . 不 科 学地 施 用氮肥 , 反 而会对土壤 . 大气 水质 等遣成危 害, 导致 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 , 严重威 胁人 类的生 命健康 。 因此 , 如何合 理 、 科 学地施 用氮肥 , 在 满足人 类需求 的 同时又能使 生态环境 受到保护是人 类 当前所 面临的重 大 问题 。 本 文综述 了我 国氮肥 施 用现状 以及 氮肥对 土攘环 境 、 大气环境和 水环境 的 影响 , 井对 如何合 理 、 科 学施 用氮肥 进行 了讨论 。 关键词 : 氮肥 施用现状 生态环境 土壤 环境 大气环境 水环境 中图 分 类 号 : T Q 4 4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l 6 7 2 - 3 7 9 1 ( 2 0 1 3 ) 0 6 ( a ) 一 0 1 3 0 - 0 1
临的主要任务 。
入土壤 , 在土 壤 反 硝 化 细 菌作 用 下 , 会 使氮 产效 果 显 著 。 化合物 还原成亚硝酸盐 , 同时 转 化 为 氮 和 3. 3 加 强氮肥 的管 理 , 改进 氮肥 施用技 术 氮 氧 化 物进 入 大 气 , 使 空 气质量 恶 化 。 由于 人类 活 动 加 强 , 大 气 中N 0的 含 量 不 断 增
肥料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与管理
肥料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与管理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增加作物产量。
但是,肥料的过量使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如何正确管理肥料成为了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肥料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肥料对环境的影响肥料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污染土壤、水体,对环境造成危害。
其中,氮肥是最具典型性的例子。
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但是,氮肥在土壤中容易转化为硝酸盐,这种盐类难以被植物吸收,一旦进入地下水或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影响水质。
此外,过量施氮肥还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结构,损害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降低土壤肥力。
除了氮肥,磷肥、钾肥等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磷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磷酸盐含量过高,形成磷富集区,这种区域的植被容易被破坏,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同时,磷肥过度施用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而钾肥的过度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钾离子含量,导致土壤pH值上升,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影响土壤结构。
二、肥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肥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方面。
农作物在吸收肥料的过程中会吸收到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存在于农作物中,如果超过了安全含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除了农作物自身吸收肥料的问题,如果农民在施肥过程中不注意卫生,也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在农作物施肥时,如果施用了过多的肥料,就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过高。
这些重金属会在人体内积累,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人体中毒。
三、管理策略为了减少肥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
首先,要制定肥料使用标准。
农民在施用肥料时应该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性质等因素制定适量使用的标准,以免过量使用肥料。
其次,加强农民培训。
政府、专家团队和种植户需要共同合作,开展农业技术与引导,并且加强对施肥管理方面的培训,让农民掌握适量使用肥料的技术,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2024年施肥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范文
《施肥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农田土壤作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
近年来,施肥技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这一过程中,氮肥的使用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成为研究焦点。
本文将着重探讨施肥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分析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施肥与N2O排放的关系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导致N2O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施用的化肥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量。
虽然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但过量的使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包括N2O的排放。
三、不同施肥类型对N2O排放的影响3.1 不同种类肥料对N2O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肥料对N2O排放的影响有所不同。
如氮肥的使用往往会促进N2O的排放,而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对N2O的排放影响相对较小。
3.2 不同施肥时间对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季节或生长阶段进行施肥也会对N2O的排放产生影响。
如在土壤温度较低的秋季施肥可能导致更多的N2O排放。
四、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4.1 影响因素除了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外,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土壤湿度等也会影响N2O的排放。
此外,农田管理措施如耕作方式、灌溉方式等也会对N2O的排放产生影响。
4.2 调控策略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N2O的排放:首先,优化肥料配方,适当减少氮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其次,科学施肥时间管理,尽量避免在温度较低或水分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施肥;此外,优化农田管理措施,采用合理耕作和灌溉方式;最后,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五、结论本文通过分析施肥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发现,过量施用氮肥是导致农田土壤N2O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和不同时间的施肥对N2O的排放有显著影响。
浅谈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有关调查表明化肥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
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2.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3.影响人类健康: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4.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普遍严重。
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性便会发生反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
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农药微粒和蒸汽散发空中,随风飘移,污染全球。
特别是滴滴涕,它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分散性外,滴滴涕还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它能随水汽共同蒸发到处流传,使整个生物圈都受到污染。
2.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普遍的。
全世界生产了约150万吨滴滴涕,其中有100万吨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由于在其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在土壤中。
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尤以对粘土和于含有机质的土壤残留性更大。
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污染及农田土壤质量影响评估方法探讨
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污染及农田土壤质量影响评估方法探讨农业氮肥(nitrogen fertilizers)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农田中。
然而,过度使用氮肥可能会对环境和农田土壤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这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监测和控制农业氮肥的使用。
本文将讨论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污染及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评估方法。
首先,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污染有所贡献。
氮肥在农田中被作物吸收,但部分未被作物利用的氮肥会滞留在土壤中,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
其中主要的途径包括土壤侵蚀、地下水渗透、水体径流以及大气氮氧化物排放。
这些未被利用的氮肥可能会导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并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水藻过度生长和氧气亏缺。
此外,氮肥的使用也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升高,引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其次,农业氮肥使用也对农田土壤质量产生影响。
过量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不平衡,过剩的氮肥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农田中过度施用氮肥还可能增加土壤酸化的风险,降低土壤的肥力和农田可持续性。
因此,评估农业氮肥使用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评估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污染及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收集土壤和水体样本来分析其养分含量和质量。
这可以通过采集土壤和水体样本,并进行理化分析来实现。
其次,还需要考虑农田的管理措施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例如,农业氮肥的使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等因素都会对环境和土壤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农田调查和监测,了解农业氮肥使用的实际情况。
最后,还需要考虑环境和土壤的生态效应。
这可以通过进行生态学研究和模拟实验来实现,以评估农业氮肥使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在评估的过程中,应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多元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农业氮肥使用对环境和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与减排方法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与减排方法近年来,氮肥的大量使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
其中,氨基氮的利用率仅有30%,其余的氮则会进入土壤、水体等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那么,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分别探讨氮肥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并介绍目前的减排方法。
一、氮肥对土壤的影响氮肥中的铵态氮、硝态氮都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生长等生态系统。
其中,硝态氮会影响土壤的pH值,从而降低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变得更为酸性。
而铵态氮的存在,会导致腐殖质分解的不充分,也会导致负离子的不稳定,从而使土壤质地变得更为紧密,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土壤酸化、湿度降低、植被减少等问题。
此外,氮肥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植物的生长、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如果土壤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多,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死亡,造成土壤质地变硬、土壤酸性加剧等问题。
针对氮肥对土壤的影响,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氮肥的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比如,可以利用优质的厩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肥料的补充,同时配合施用硫酸钙、有机肥等材料,更加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
二、氮肥对水体的影响氮肥对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
氨基氮和硝态氮等氮源不断进入水体中,容易促进水体的藻类、浮游生物生长,进而形成藻华,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进一步地,富营养化的水体会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破环,从而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藻类在死亡时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使水体中的氧含量越来越低,极大地影响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
为了减少氮肥对水体的影响,可以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减少氮肥的使用,例如:在耕作时合理利用有机肥、浅耕深耕、轮作等方式,使作物根系更为发达,同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避免氮素跑失到水体中。
三、氮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氮肥不光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影响,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氮肥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
氮肥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氮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氮肥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养分,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但是,如果氮肥过量使用,就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适量使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源来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和叶绿素等生命活动所需的分子。
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植物生物量和产量,促进农作物品质的提高。
氮肥过量使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氮源充足,植物会加快生长速度,并且延长生长周期,导致农作物质量变差。
同时,氮肥过量还可能导致农作物营养过剩,影响作物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氮肥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氮肥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切实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对氮营养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促进植物对氮营养的吸收。
氮肥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时间对植物的氮吸收有很大的影响。
适当的氮肥施用可以提高作物对氮元素的吸收,并且促进其与其他营养元素的兼容性。
合理选择氮肥,可以促进植物对氮营养的吸收,同时降低氮肥的浪费和养分流失。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氮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氮肥施用不当会导致土壤的养分流失和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土地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氮肥的施用会导致空气和水体污染,对环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氮肥可能在大气、土壤和表层水体中形成污染物,导致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如何合理使用氮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科学管理和适量使用,可以降低氮肥的使用量,并且降低氮肥的浪费和养分流失,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结论无论是对于作物生长还是对于土地保护,合理使用氮肥都非常重要。
适度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通过减少浪费和养分的流失,还可以减少氮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药,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的过量使用和不当施用给土地和地下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化肥对土地污染的影响1. 养分失衡: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高,长期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中养分过剩,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降低了土地的肥力。
2. 土壤酸化:化肥中的硝酸根离子和氨根离子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土壤酸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土壤微生物减少:化肥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长期过量使用会破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
二、化肥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1. 氮肥渗漏:氮肥中的硝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容易随着水流进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2. 磷肥流失:磷肥中的磷酸盐容易被土壤颗粒团聚,而形成不溶性结晶,进而与土壤颗粒一起流失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磷酸盐含量超标,污染水源。
3. 土壤侵蚀:过量使用化肥会加速土壤流失的速度,使土壤质量变差,进而引起水土流失和河流浑浊,对地下水形成的水域产生不良影响。
三、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地、农作物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2. 有机肥替代: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有机肥中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农作物轮作:合理轮作不同作物,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保护地下水的安全。
4. 林带阻隔:在农田周围种植林带,能够阻止水流直接冲刷农田,减少化肥的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地下水质量。
5. 监测和管理:加强对农田施肥的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土壤和地下水的化学参数,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确保施肥量在合理范围内。
结论化肥对土地和地下水的污染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环境保护知识: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知识: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其中农业产生的氮、磷、钾化肥的过量使用,也让环境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为此,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以达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目的。
一、氮、磷、钾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1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化肥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尿素等,常用于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农产量。
但是,氮肥的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引起氮肥的“外排”,进入水体或大气中,然后形成亚硝酸盐、氨、氧化氮等物质,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和水体异常变化。
在大气中,氮肥的氮氧化物排放也会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土地、植被和人类健康等产生不好的影响。
1.2磷肥对环境的影响磷肥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之一,它主要由磷酸盐和磷肥复合肥组成,用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磷肥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重大环境问题,包括供水源中的亚硝酸盐和氨超标、农药、细菌等污染物对水源的污染,同时也会对地下水的质量造成威胁。
此外,这些磷在大量积聚后,会导致环境酸化或污染,对环境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钾肥对环境的影响钾肥是提高农作物价格的重要肥料之一,它主要是以氯化钾和硫酸钾为原材料制成的。
虽然钾肥对环境的影响比氮肥和磷肥要小,但是过度使用也会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2.1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有效利用氮、磷、钾化肥的最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施肥量的选择,一些制定的耕作制度、广泛建设肥料仓库、优化施肥方法等都会有利于施肥的效果,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2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指循环利用农业中产生的有机物和废水,使其化成有机肥料,利用这些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这是一种生态农业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氮、磷、钾化肥,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水体和土壤污染。
氮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氮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补给物,氮肥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氮肥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本文将从氮肥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一、氮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氮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大量的氮肥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氮肥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过度积累,包括氮、磷等元素,容易促进藻类等海洋植物繁殖,形成大规模的藻类水华,给水体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破坏了水生态平衡,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
其次,氮肥的使用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一部分氮肥无法被植物吸收,进而被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氨气等污染物质,严重的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另外,氮肥不仅会给土地环境带来污染,也会对地下水和海洋产生影响。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往往利用大量的氮肥来促进植物生长,然而,如果土壤中的氮肥无法完全被植物吸收,就会漏到地下水中,从而影响水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同时,含氮物质会进入海洋中,极大的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加速海洋酸化,从而造成海洋生物数量减少,对生态平衡构成威胁。
二、防治氮肥污染的策略氮肥的使用导致了环境的污染,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应该寻找相应的控制和防治策略。
以下是一些防治氮肥污染的策略:1.合理使用氮肥合理使用氮肥是降低氮肥污染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氮肥的设计和施用技术,确保氮肥科学合理的利用,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损害,比如,通过施用缓释氮肥、精准施肥等措施来减少氮肥的排放,保持土地和水域的生态平衡。
2.坚持“绿色农业”坚持“绿色农业”是指通过生态农业的方式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推广环保农业,开展农业生产“绿色化”改造,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摘要: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不科学地施用氮肥,反而会对土壤、大气、水质等造成危害,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施用氮肥,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环境受到保护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综述了我国氮肥施用现状以及氮肥对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科学施用氮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氮肥施用现状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
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化学肥料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人们大量施用氮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影响,不仅对经济和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还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对当前及长远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合理、科学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1],减少氮肥污染,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
1 我国氮肥的利用现状
我国是氮肥施用最多的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
大量施用氮肥。
80年代中期,我国的氮肥使用量就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2]。
目前,我国的氮肥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位于世界首位,氮肥(折合为纯氮)年使用量约为2500万吨,占全世界的氮肥使用总量的30%左右。
中国每公顷氮肥施用量达250 kg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大量田间试验数据统计表明,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3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产地区和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果树、花卉生产中更为突出。
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虽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导致生态恶化。
2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2.1 氮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1.1 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无机组分对酸的中各容量的下降。
在通气良好的旱地土壤上,施用铵态氮肥,会发生硝化作用,使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
硝态氮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大部分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铵态氮参与植物的代谢。
但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植物对氮的需求时,就会造成氮肥以NO3--N的形式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严重酸化,同时土壤中铝、铁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
2.1.2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的非盐渍化土壤,因人类的不合理施肥灌溉,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还会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研究表明,目前硝酸根已成为土壤增加最多的盐分离子,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7%~76%[3]。
2.2 氮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氮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
肥料施入土壤,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的硝酸盐进入土壤,在土壤反硝化细菌作用下,会使氮化合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同时转化为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使空气质量恶化。
由于人类活动加强,大气中N2O 的含量不断增加,由氮肥的施用及生物固氮作用产生的N2O量约占年排放量的60%,所施N肥中大约有0.5%是以NOx的形式损失。
2.3 氮肥对水环境的影响
2.3.1 水体富营养化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氮肥的施用。
其中,农田氮素的流失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农田氮素的流失途径这是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并造成污染的。
天然降水和不适当的灌溉形成的地表径流,将农田氮素转移带到地表水体中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2.3.2 对地下水的污染
氮素的淋洗损失主要是硝态氮。
由于NO3-带负电,不易被土粒吸附,可随水移动。
在植物生长旺盛时期,蒸腾作用强烈,当过量或者不合理施用氮肥时,在有充足水分的条件下,硝态氮可被淋洗至2 m或更深,脱离根系吸收而污染地下水。
3 氮肥污染防治措施
3.1 确定氮肥的最适施用量
氮肥施肥量不应超过土壤和作物的需要量。
不同土壤和相同土壤的不同地块,对养分的需求量有很大的差异。
与此同时,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其生育特点不同,它们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也都不一样。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作物和土壤的特性,来确定氮肥的最适施用量[4]。
3.2 氮、磷、钾等肥料配合施用
采取“适氮、增磷、补钾”的施肥技术,使植物的矿质营养处于最佳状态。
在目标施氮量中扣除一定比例的氮肥(如10%~20%),视需要进行补施,这样可避免氮素过多的危害和流失。
充分利用农家肥中的钾,将有限的钾肥资源用在严重缺钾的土壤和需钾量高的作物上。
同时,增加高含量磷肥和氮磷复混肥,可以调整氮磷比例。
各地试验已证明,
氮肥与适量磷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显著。
3.3 加强氮肥的管理,改进氮肥施用技术
加强对各种氮肥的管理,防止有毒物质随氮肥进入土壤。
制定适合某地区和单个田块的推荐施肥模型及施用时期、施用方法等是氮素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不同地区土壤、气候、作物、耕作、水肥管理等及同一地区不同田块的肥力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土壤硝态氮在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造成肥料氮在一些地区和田块中大量累积。
4 结论
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氮肥的施用仍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面对氮肥施用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在农业上要施行合理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
今后我们需要关注的应该是生产和使用更优质、更高效的肥料,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彦茹.常用氮肥及提高其利用率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
问,2010(9):45.
[2] 李凤茹.浅议氮肥的性质及施用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09(8)195.
[3]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刘永刚.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6,37(4):782-786.
[4] 杨淑清,褚玉华.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J].农民致富之友,200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