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

──以晋江东石人为例

何振良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目前所知,从宋代开始,泉州一带就不断有人移居台湾,明末以来直至有清一代,大陆多次掀起移民台湾的高潮,泉州人始终在台湾的移民中占居多数。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为开发台湾立下了丰功伟绩。

晋江市东石镇,地处泉州港围头湾内,与安海镇、南安市石井镇互为犄角,它“得鳌山之钟秀,摄东海之雄威,据山川之险峻,占水陆之优势”,自古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富埠。翻开地图册,东石与台湾在方寸之间隔水相依,两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郑成功抗清时,曾于东石建寨,并屯兵于附近的白沙城。东石人民大力支援过郑成功,有的还跟随郑氏大军收复台湾,成为开发台湾的先驱。本文拟从有关东石几家族谱资料对明末清初东石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略作探讨。

一一衣带水两东石

地名是社会文化遗产,是历史组成部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台湾许多地名包含大陆移民史的内容,闽台血缘关系从中可见。

台湾有许多贯姓和贯籍地名,正是闽、台“血缘”(贯姓)与“地缘”(贯籍)密切关系的体现。据调查,台湾此类地名共有200多个(贯姓地名100多个,贯籍地名80多个),主要源自泉州、漳州地区移民的姓氏、地籍,是明末清初泉州一带大批移民往台聚族而居所形成的。当移民们离开家乡,来到这鸿蒙未开、遍地瘴烟的海岛时,为了不数典忘祖,往往以其姓氏或籍贯地来命名所居住的村落,因而在台湾出现了许多贯姓或贯籍地名。

翻阅东石各姓氏的族谱,他们先人在台湾奋斗的脚印布及布袋嘴、新塭、郭岑、虎尾寮、笨港、东港、白沙、麦园、型厝和嘉义、彰化、台南、高雄等沿海地区。而郭岑、白沙、麦园、型厝,如同东石镇、东石乡、东石里、东石寨一样,都是沿用故乡的原地名。①兹举有关谱牒,证明如下:

如东石镇白沙村,以周姓为主,郡号是“汝南衍派”,“濂溪衍派”,堂号立有“爱莲堂”、“理学传芳”。其先祖溯于河南汝南,唐末五代时,自河南入闽,居宁化石壁乡,传周宗贵移居永定,生子十一,第四子周闻古移民晋江碧沙乡,自立堂号“爱莲堂”,是为白沙周姓的开基祖。白沙就是碧沙,又名碧江,世居于此的周闻古派也称为“碧江周氏”。清代,他们传下了字行:“尚念忠厚祖留贻,梁栋本为华国器”;讳行:“仕伯公卿衡正笃,珪璋长隐海滨材。”②在台湾众多的“汝南周”中,碧江周氏占有一席之地。据白沙《碧江家谱》

记载:“始祖绍基公有维城、维潮两子,长子维城居于白沙东南的围头村,次子维潮定居白沙。维潮传到第十世懋心,有汝轩、汝功、汝策、汝得四子,第四子汝得又生大正、大殿、大宝、大钦,清康熙年间,周汝得率派下四子全房过台湾,开拓了嘉义县布袋嘴,以周姓命名为布袋嘴周氏。③此即为贯姓地名的典例。

又如玉井蔡氏为东石巨姓,共分十房,属“莆阳衍派“。其四世祖蔡显聚、蔡显宾、蔡显仁于明嘉靖初年(1522)旅居嘉义县布袋嘴,成为东石蔡氏在台湾布袋嘴的开基祖。④这是族谱记载发现最早的东石去台湾定居的移民。清初,郑成功据东石一带沿海抗清,蔡氏子孙蔡秉元(又名惟景,字炳寰),本是明末一位号称百万的大海商,郑氏起义,即捐资助饷,并将他在凉下的埭田,捐为郑军的屯田,后又献船率族人随郑军东渡台湾,在台湾定居,成为开发台湾嘉义县布袋嘴的先驱。从此,布袋嘴成为东石十蔡族亲的聚居点。移台后,东石蔡氏移民把所居住地的村名取名为东石乡,即为今日嘉义县的东石镇。此后,玉井蔡氏在台湾迅猛发展,蔚然而成为大族。在他们所居住的村落,又见有“东石寮”、“东石里”等贯籍地名。

又如汾阳郭氏居东石镇郭岑村(即沧岑),其开基东石沧岑者是郭洪泰。明末清初,沧岑郭氏已有族人出祖台湾凤山。⑤清乾隆三十四年(1170)修谱时,五房分派台湾的子孙已达67名,可见人数之多。该姓族人多分布在今彰化、嘉义、高雄三县沿海地区。在这三个地区,有多处称为“东石寮”、“郭岑寮”的村名,即为郭姓族人迁台后以原籍地村名为所居地命名的地名。

在台湾众多的贯籍地名中,统计起来竟有数十个之由源自东石,就一个镇而言,恐怕也是较为特殊的记录了。这些地名都是东石移民怀念故土的表现,是闽台同胞血亲的证明,也是东石人在台湾土地开发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明证铁据。

二明清入台开发宝岛

明末清初的东石移民,大多集中在今台湾嘉义、彰化、台南、高雄一带。清初,未开发的台湾,山林未启,草莱初辟,绿草黄沙,绵延无际,地广人稀,满目萧条。高修《台湾府志》载:“凤山以南至下淡水等处,蚤夜东风盛发,及晡郁热,入夜寒冷,冷热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半线以北,人民鲜至。”《诸罗县志》云:“台南、北淡水均属瘴乡。……盖阴气过盛……感风而发,故治多不起。”⑥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东石移民们便是在这样的荒野搭草寮从事垦拓的。因此,早期的开拓者十分艰辛,卢若腾的《东都行》诗中生动地描述当年开荒的情形:“灌木蔽人视,蔓草幂人行。木杪悬蛇爬,草根穴狸鼠生。毒虫同寝处,瘴泉供饪烹。病者十四五,聒耳呻吟声。况皆苦枵腹,锹臿熟能擎?自夏而徂秋,尺土垦未成。”⑦由此可见,当时土地开垦是何等艰难!

此外,由于清初统治者为禁绝沿海人民对据台抗清的郑成功的支援,实行了野蛮的“迁界”政策。这种极端残酷的政策,使沿海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悲惨的大劫难。《台湾外记》载:“时守界弁兵最有威权:贿之者,纵其出入不问;有睚

眦者,拖出界外杀之。官不问,民含冤莫诉。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⑧阮旻锡《海上见闻录》载:“顺治十八年“京中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海,迁居民之内地,离海三十里,村社田宅,悉皆焚弃……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⑨《东石汾阳郭氏族谱》记载:“迨至大清顺治庚子十七年(1660),兵燹,迁都,门庭鞠为茂草,堂所尽属秽荒,父子兄弟,流离失所。”⑩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荒凉破败的景象。

此种惨况,见诸族谱,实难枚举。于是,无家可归的广大沿海居民,一部分被迫迁徙内地,一部分出洋东南亚国家谋生,一部分则渡过海峡,参加到郑氏政权开发台湾的行列中去。由于东石是郑成功抗清复台的重要军事基地,又是著名的纺织业生产基地,因而在明末清初之际,数以千计的东石籍郑军兵士和居民,分赴台湾各地开荒耕垦,繁衍成村,奠定了台湾与东石密切的血缘关系。至清乾隆、嘉庆时期,东石再次出现父子相携、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举家迁徙台湾的移民高潮。主要迁台族系、人数等举例如下:

《东石玉井宫西蔡氏长房三延科公派家谱》载其族人自十一世至十五世往台湾220多人,时间约在康熙末年,迁台族人多分布于嘉义县的布袋、新塭、东石、郭岑寮、虎尾寮等处,闻至今已有四万多人。○11

《东石玉井蔡氏长房三惟谅公派下家谱》载其族人从十二世至十八世往台湾36人,最早迁台时间约当康熙末年。从族人葬地看,该房子孙居住地点,除布袋嘴庄外,还有嘉义、笨港、台南、东港等处。○12

《东石玉井蔡氏二房长守庆公派系谱牒》载其族人往台68人,而这支谱系的人丁不上百人。○13

《东石玉塘吴氏三房家谱》载其族人迁台的有30人,该族移居台湾的时间比东石其他族姓来得迟,约在清乾、嘉时,始有十七世吴声养父子等人往台,住箔仔庄。○14至光绪时,去台20余人。

《东石汾阳郭氏族谱》载其族人迁台的有150人,移台始于明末清初,分布地点上文有述。

……

移台的东石居民,有的举家迁台,如东石附近的后湖村,从其族谱中发现,这个总人数不过数百人的小村庄,从雍正后期到道光初年去居住的竟达126人。其中兄弟或二人或三、四、五、六一起去台的就有十七家。

有的带去家室,如东石郭岑村郭一里(乳名四,号厚斋)偕室吴氏;郭一程(乳名双,号毅斋)偕室林氏、继室吴氏同往;其五房分派“十三世一景,茂华三子,号直斋。生万历癸丑,卒康熙辛亥,葬凤弹山”。○15直斋公的继妣生于天启乙丑,也葬在台湾;可见上述郭氏族人应该都是夫妻同往。

有的就在当地婚娶,建立家庭。如《东石玉井宫西蔡氏长房三延科公派家族谱》载其家族自迁移台湾之后,从乾隆年间开始,在台湾娶妻者80人,继娶者9人。○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