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
历代王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历代王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台湾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管理者和统治者。
以下是一些历代王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1. 唐朝:唐朝时期,台湾是一个边缘地区,属于南海诸岛的范畴。
唐朝政府并没有采取直接管理台湾的措施。
2. 宋朝:北宋时期朝廷已有台湾的地理概念,明朝开国时,这块土地并没有划入明朝的版图。
3. 明朝:明朝时期,台湾归属福建省,为海岛属地。
明代时期,皇帝封赐给忠诚的官员拥有台湾的掌控权。
4. 清朝:清初时,台湾归属福建省。
1662年,清朝开始对台
湾实行直接统治,并设台湾县,设置当地官员进行管理。
在清朝时期,台湾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
5. 日治时期: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
让给日本。
日治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殖民管理措施,对台湾展开全面的开发和管理。
6. 中华民国: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接管。
中华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台湾进行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管理。
今天,台湾是一个繁荣的经济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
清代福建平定台湾的策略与成果
清代福建平定台湾的策略与成果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台湾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清代,台湾曾发生多次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清军对台湾的平定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福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福建在清代平定台湾的角色入手,探讨福建在这场战争中的策略与成果。
福建在清代平定台湾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福建在清代平定台湾战争中的地位。
在这场战争中,福建不仅是主力军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后勤支援基地。
之所以福建能够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福建与台湾非常接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福建在清代是一个兵源地。
福建与台湾之间隔着一条海峡,只有约160公里的距离。
因此,福建是清军攻占台湾的最佳出发点。
此外,福建境内有多条通往台湾的海上航线,这些航线在这场战争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福建还有许多港口,为清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虽然福建在清代人口不算多,但它在清军中的兵源地位毋庸置疑。
当时的福建是一个贫穷的地区,许多人都要出去打工。
因此,福建民众很愿意加入军队,为清朝效命。
这些福建士兵都很勇敢,素有“福建贼、水师良”之称。
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战斗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清军取得了胜利。
福建的战略福建在清代平定台湾战争中的策略可以概括为“水陆攻防并举”。
这一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水力进攻台湾,二是以陆军固守福建海疆。
福建在整个战争中都对水力的运用非常重视。
福建军队的主要战斗力来自于水师。
福建水师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优秀的指挥官,曾多次打败荷兰和英国的海上侵略。
在进攻台湾时,福建水师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661年陈璘进攻台湾到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福建水师共派遣了数十万精兵,投入了近百次大规模的海战。
通过水力进攻,福建在台湾的沿海地区建立了牢固的阵地,使台湾沿岸一度成为清军的天下。
而在福建陆地的防御方面,福建军队同样表现出色。
福建的地形非常适合作为陆地防线。
山岭起伏,弯弓横斗,多河川,地形复杂。
清代福建移民对台湾的影响
清代福建移民对台湾的影响大陆汉人移民台湾岛定居开发始于明代中后期,清代统一台湾后,设置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管辖,闽粤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移民入台垦殖热潮,台湾由烟瘴之地一跃而成为清代的米糖生产基地。
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后,必然会和分布在岛内各地的土著居民发生交流与冲突。
移民一开始在台湾的锐意垦拓受到了土著居民的抵抗,汉番矛盾比较尖锐,后来在汉族移民的不断强力开垦下,原先居住于西部沿海平地的平埔族最先逐渐汉化,一部分“生番”逐渐汉化转变为熟番,另一部分则退守内山,仍保持原有生活习惯。
汉族移民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关系说明,清代边疆国土资源的开发是各民族在长期交流往来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移民与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一、台湾地处东南沿海,是祖国边疆地区最重要的海岛,自明代开始,大陆与台湾的往来已十分密切,此时文献称台湾为“东番”。
清代对台湾土著居民的称谓除沿用明代“东番”名称外,在官私文献中还有“番族”、“土番”的称谓。
对居住于平地并已逐渐汉化者的土著居民称为“熟番”、“化番”或“平埔番”,即平埔族,对居住于山区尚未汉化者的土著居民则称为“生番”、“野番”或“高山番”,即高山族。
生番与熟番只名称已成为清代官府对台湾土著居民共通使用的一种行政性用语。
对其划分问题,主要以归化为依据,雍正六年(1728)九月,台湾总兵王郡奏称:“台湾自我朝开辟以来,则有生、熟二番。
其向西一带山脚服役纳课者为熟番;而分散居山不入教化者为生番。
……各种生番,其每社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性虽嗜杀俱皆不识不知,而所怯者惟枪与炮耳。
”王郡奏折说明,清代对生番、熟番的界定颇为明显,生番是指不服从官府统治、不服役纳课者,而熟番则是指服役纳课、服从官府统治之人。
随着汉人移民与熟番的垦殖不断深入,生番与汉人及熟番的矛盾愈益激烈,生番杀害汉人的“番害”、“番乱”事件层出不穷,雍正年间最为频繁。
正因为生番不断杀害汉民,清朝改行生番隔离政策,对之采取的措施就是“惟枪与炮耳”的武力镇压。
我国古代对台湾的管理措施(一)
我国古代对台湾的管理措施(一)我国古代对台湾的管理背景自古以来,台湾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明清两代,中国政府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台湾实施管理。
行政机构明代时期,设立福建巡抚衙门,对福建沿海及福建海外地区进行管辖,包括台湾。
清代规定了台湾设立福建台湾府。
随后,又在台湾设立县级行政单位,如台湾省、台湾府、台湾道等,分别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进行管理。
政策措施政策倡导明代时期,明朝政府推行了开疆拓土的政策,鼓励民众南下开拓福建沿海及福建海外地区,包括台湾。
清朝时期,允许福建沿海居民或东南沿海跨海逃亡者在台湾落户,裁撤苏澳等县,将原住民土地分配给闽南移民。
经济发展为了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明代末年福建巡抚金声桓先后下令开垦种植糖蔗、茶叶等,奖励明朝军人与移民定居台湾,发展渔业、盐业等经济活动。
清朝时期,台湾成为中国糖业的重要产地,而中国又成为世界上糖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安定稳定明清两代,台湾内部曾经发生多起叛乱事件,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镇压。
明朝时期下令让民众自卫,清代时期则设立“蹴鞠衙门”,由法官负责维护社会安全和治安管理。
管理成效明清时期,虽然台湾仍然存在叛乱事件,但随着政府的力量逐渐加强,台湾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经济上,台湾成为糖业和盐业的重要产地,促进了福建地区及中国的经济发展。
政治上,台湾成为了中国政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中国政治提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参考。
结论明清两代对台湾管理不仅显现出中国政府的统治能力和管理智慧,也为台湾提供了良好的治理体系和社会基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台湾,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和地位,秉持着为中国和两岸发展做出贡献的精神,与大陆一起实现和平、稳定、繁荣的共同目标。
后续影响明清两代对台湾的管理,可以说是为后来的统治者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初期,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实行了殖民统治,但同时也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台湾被归还给中国政府,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课题研究论文: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
99087 台湾问题论文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移民是台湾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移民史也是台湾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篇章。
故而,研究台湾历史,移民历史的梳理至关重要。
如今的台湾地区是一个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移民社会。
在这些汉族移民中,福建籍、广东籍的移民数量占绝大多数,其中福建籍移民又以漳州和泉州最具代表性。
根据1926年《台湾在籍汉民乡贯别调查》结果表明,全台湾375万汉人中,有311.5万人祖籍为福建,约占83%。
福建人中,漳泉府籍者共约300万人,约占闽省籍人的90%。
故笔者试图以漳州、泉州为例,概括分析明末清初时期福建人移民台湾的主要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荷兰统治台湾时期(明天启四年至清顺治十七年)自北宋以来,以“八山一水一分田”著称的福建地区,伴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金战争愈演愈烈,北方移民也蜂拥而来。
早在唐元和年间(806年至820年)之时,福建仅有74467户,但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至983年),即已增至467815户,增长率为528%。
福建地区海拔两百米以下的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47%,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极其狭小。
故而,伴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粮食产量难以满足人口需求。
宋初“土地迫狭,生籍繁狄,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值■贵”。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人口约为391万,耕地面积约为146259顷,万历六年(1578年),福建人口突破500万,耕地面积反而下降至134226顷。
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升反降,人地矛盾更趋尖锐。
土地对于中国农民而言,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意义,“农民各种生活所需,直接、间接都要从土地上获得,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徭役、赋税负担沉重,福建百姓苦不堪言。
人祸未尽,天灾又至,遂成雪上加霜之势。
清末,此地先后成为清军与南明、台湾郑氏、三藩势力的交战之地。
为了生存,民众纷纷背井离乡,加紧移民台湾。
台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土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历代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历代对台湾的管理措施自古以来,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在历史上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管理。
在清朝时期,台湾成为一个省级政治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对台湾的管理措施也逐渐完善。
以下是历代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清朝时期的管理措施清朝时期,台湾被划归为福建省辖下的一个直隶州,政府对台湾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调查:为了了解台湾的人口情况,清朝政府在台湾实施了人口调查,收集台湾人口的性别、年龄和职业等信息。
2、连坐制度: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清朝政府在台湾实行了连坐制度,即几个人中只要一个犯罪,其他人也要一同受到惩罚。
3、总角制度:为了加强对台湾的行政管理,清朝政府实施了总角制度,即将台湾划分为数个总办事处,每个总办事处下面设有许多角(县),由地方官员管理。
4、土地管理:清朝政府在台湾实行了土地的封建制度,贵族和富人占有绝大部分土地,普通民众只有少数土地。
民国时期的管理措施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台湾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政府对台湾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制度:民国政府对台湾实施改革,废除了连坐制度和总角制度,实行县、镇、乡三级行政区划。
2、教育管理:民国政府在台湾实行了现代化教育制度,兴建了许多学校,提高了台湾人民的文化素质。
3、军事管理:在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后方,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军事管理,维护了台湾社会的安定和治安。
4、土地改革:1949年,国共内战爆发,国共军队撤退到台湾,民国政府对台湾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管理措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台湾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因素,台湾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政府分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实施了以下管理措施:1、对台军事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实施了严格的军事管制,台湾军队被解散,政府对台湾的防卫工作仅仅依靠内部安全机构。
2、宣传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实施宣传教育,积极推广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
第十三章、台湾的开发与经营第三节、荷西、明郑、清代的治台.
壹、荷西據臺──國際競爭下的臺灣一、背景:十五世紀末,約為明代中期(1368~1644),歐洲人發現新航路以後,紛紛進入亞洲,尋求發展的機會。
(一)訪臺洋客:1.驚豔:葡萄牙人首先東來,其水手感嘆臺灣島嶼的美麗,曾以福爾摩莎(Formosa)之名譽之。
2.知名:十六世紀中葉(1544),臺灣以福爾摩莎之名,首現在歐洲(葡萄牙)繪製的世界地圖上。
(二)臺地衝要:臺灣、澎湖因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岸海路要衝,相繼引起日本幕府、荷蘭與西班牙等國的覬覦。
二、荷蘭:荷蘭繼葡萄牙與西班牙之後東來,因受兩國夾制,萬曆卅年(1602)成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
(一)占據澎湖:1.荷人要求互市明朝被拒。
160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進據澎湖以為基地,圖謀通商中國之法。
2.福建官府派沈有容率軍至澎湖逼退荷人;荷人要求通商不成,乃大肆侵擾沿海,再佔澎湖。
(二)轉進大員:1.福建巡撫有意修好荷人,但荷人竟擺出強硬姿態,逼使福建官府授予俞咨皐征伐荷人之責。
2.1624年(熹宗天啟四年),明軍加緊包圍澎湖;荷人答應退出澎湖,轉往臺灣大員(安平)登陸。
(三)築城擴張: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南以熱蘭遮城(Zeelandia)與普洛民遮城(Porvintia)兩城為中心,向外擴張。
犄角據點:荷人佔領大員以後,在一鯤鯓修築熱蘭遮城;並隔臺江在本島赤崁興建普洛民遮城(商城)。
統治土著:荷人為有效統治原住民,一方面扶植順從的長老代為管理;一方面派出傳教士教化原住民。
獨占臺灣:西班牙曾據臺灣北部以抗衡荷蘭,推展中、日的傳教與貿易;荷人乃驅逐西人,控制全臺。
(四)轉口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據臺後,積極進行臺灣、大陸、日本與南洋之間的轉口貿易,獲得龐大的利益。
1.意外收獲:荷人佔領臺灣原為大陸和日本的商貿轉口;其後發現臺灣有產業潛在條件,積極鼓勵生產。
2.產銷商業:荷蘭東印度公司據臺其間,農、漁、牧等皆採商品化生產;輸出日本則以鹿皮和砂糖為主。
清朝对台湾土著社会的政策与统治
清朝对台湾土著社会的政策与统治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在17世纪初统一中国大陆后,开始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其中台湾的征服与治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清朝对台湾土著社会的政策与统治。
一、征服与置地政策在明朝的后期,台湾逐渐成为了多个势力争夺的焦点,其中包括荷兰殖民者和明朝朝廷。
在1661年,明朝名将施琅和郑成功率军攻占了荷兰人在台湾的据点,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然后,郑成功建立了台湾明郑王朝。
然而,当时正在北方统一中原的清朝并不希望看到台湾成为独立国家,于是派兵多次进攻台湾。
最终,在1683年,清朝成功征服了台湾,将其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巩固对台湾的控制。
二、统治政策与土地制度清朝对台湾所采取的统治政策相对温和。
一方面,清朝尊重了台湾的土著社会,保留了一部分原本的土地制度和习俗。
另一方面,清朝也在政府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清朝将台湾划入福建省,设立了台湾府来行使行政管理权力。
而在人口管理方面,清朝实行“定居制”,即统治者将大批的中国内地人定居在台湾,以填补人口空缺。
在土地制度方面,清朝采取了“白话地与乡”制度,土地归清朝官员或寺庙、士绅、贫民和农民等四类人所有。
这种制度的实施导致了一部分贫民的土地被收回,为清朝官员和寺庙所占有,而土地制度的改变也对台湾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文化与宗教政策清朝在统治台湾时,对于台湾的文化和宗教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清朝鼓励汉族移民台湾,同时也保护了原住民的文化传统。
清朝对台湾的土著社会并没有强行施加汉文化或中国传统价值观,而是尊重和包容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宗教方面,清朝没有强制土著社会改信道教、儒教或佛教,而是保护土著社会自由信仰。
这种政策背后的考虑是希望通过宗教让土著社会更好地融入清朝的统治,并减少潜在的反抗或不满情绪。
四、军事与经济发展清朝对台湾的统治也有着军事和经济发展的考虑。
为了巩固对台湾的控制,清朝加强了台湾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海军基地,加强了对海上贸易的管控。
台湾的福建移民与台湾的农业垦殖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1卷第06期(总第247期)农村经管鉴别,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尽快改变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手段落后的状况,采用技术引进和自我技术创新的办法,用现代化的农产品检测手段武装检测队伍,使农产品质量检测更快捷、更准确。
其四,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
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
现在,在基层搞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经常感到农民标准化知识缺乏,接受能力差,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的一大瓶颈。
因此,要通过广播电视、书报刊物等多种媒体,通过会议、科技讲座、现场会、明白纸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加快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紧迫性,特别要讲清楚农业标准化对农民增收的益处,提高他们参与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
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实用的农业标准化知识。
其五,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着力扶持龙头企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崛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接轨的难题,而且也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
还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标准化中的组织优势。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要稳妥地促进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使有限的耕地适度向种养大户集中,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加工业。
其六,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标准化中的作用。
加快农业标准化,离不开政府的正确领导。
但是,农业标准化不能建立在行政命令的基础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领导方式也应该转变,领导就是服务,基层政府在领导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提高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重点和立足点,这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
只有这样,农业标准化工作才能真正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农业标准化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才能使农业标准化成为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一是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二是可以把农业标准化与扶持龙头企业结合起来进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农业支持政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三是把农业标准化与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结合起来进行,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四是把农业标准化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结合起来。
明清时期泉州商人对台湾的影响
泉州是福建省东南部的文化古城,与台湾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
早在公元607年泉州古港便开始了与台湾的通商往来,以后泉州与台湾更是开始了自发的、零散的移民,明代著名学者、晋江人何乔远在其著作《闽书》“方域志”中,征引已佚的宋淳祐《清源志》云:“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人民侨寓其上,苫矛为舍,惟年大者长之。
不畜妻女,耕渔为业,雅宜放牧。
魁然巨羊,散食山谷间,各厉耳记。
有争讼者,取决于晋江县。
府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外府。
其人人夜不敢举火,以为近琉球,恐其望烟而来作乱。
王忠文为守时,请添屯永宁寨水军守御。
”这段文字表明,至迟到南宋年间,澎湖岛上已有汉人定居,并有永宁寨水军协助守御。
此时澎湖已成为连结大陆与台湾经济来往的重要纽带。
而到了明清时期,闽台两地经济交往急剧增长,福建沿海漳、泉商人“往来通贩,以为常事”。
这一时期,泉州对台湾的大量移民主要有着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并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泉州人民与当时的台湾人民共同努力,推进了台湾的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一、泉州人移民台湾的条件与原因(一)先天的地缘关系隔海相望的闽、台两地,属东亚大陆板块,在远古时代即连成一体,后来因剧烈的地壳运动,才出现横亘于福建与台湾之间的台湾海峡。
海峡最近处仅135公里,这个地点就在泉州惠安县崇武半岛的突出部。
崇武港渡台的地理优势,还有更重要的方面。
早年两地人民的交往,使用的是木帆船,靠潮流及风力航行。
“朝发夕至”是早年木帆船渡台的基本要求,而由崇武启航最顺。
据台湾《彰化县志》载:“彰邑与泉州府遥对,鹿港为泉、厦二郊商船贸易要地。
内地来鹿者……北风以崇武为最,獭窟次之。
故北风时渡船来鹿必至崇武,獭窟放洋……鹿泉、厦郊船户再欲上北者……必仍回内地各本澳,然后沿海北上,由崇武至莆田、湄洲、平海……”1这样就使泉州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有了先天的良好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早在先秦时期泉州就得以与台湾开始了贸易。
在属于台湾新石器文化晚期和青铜时代文化早期的圆山文化中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等与同时期的泉州出土的有段石锛十分相似,说明这个时期两地人民的经济交往渐趋密切。
明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明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明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台湾的认知和探索
在明朝初期,对于台湾的认知还比较模糊。
直到明成祖派遣仇佑等人探险,才开始正式了解台湾的地理和人文情况。
之后,明朝陆续派遣大量官员和士兵前往台湾,进行治理和开发。
二、对台湾的行政管辖
明朝在台湾的行政管理采用地方官制度。
最初,台湾属于福建省辖区,由福建布政使进行管理。
明朝中后期,设立台湾府,成立了“都司”、“道臬”等机构,辖区也扩大到了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地。
三、对台湾的经济开发
明朝对台湾的经济开发主要集中在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
明朝政府鼓励移民开垦土地,种植茶叶、橡胶、糖等农作物。
同时,明朝政府还鼓励对外贸易,与东南亚、南亚、日本等地进行贸易往来。
四、对台湾的文化传播
明朝政府对于台湾的文化传播也十分注重。
明朝派遣的官员和士兵带来了中华文化,推广了汉族文化和语言,并在台湾建立了书院和庙宇等文化机构,为台湾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明朝对台湾的管理措施包括了对台湾的认知和探索、对台湾的行政管辖、对台湾的经济开发以及对台湾的文化传播,这些措施对于台湾的历史和现代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福建海外贸易
明清时期的福建海外贸易福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从唐朝时期就开始有着重要的海外贸易活动。
然而,在明清时期,福建的海外贸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海外贸易中心之一。
明朝时期,福建省境内的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港口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在当时,福建港口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的贸易特别发达。
这是因为福建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庞大的海商家族在其中扮演了中心性的角色。
这些家族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商馆、分支机构,在国内则拥有大片的田地和财产。
为了维护这些成员们的利益,他们甚至还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海上武装力量。
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福建的海外贸易受到了限制,但是一些合法的贸易以及走私货物使得福建的海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较高的规模。
明朝末期的湖广扩散,导致了许多移民和商人南下到福建,进一步加大了当地对外贸易的规模。
清朝时期,福建的海外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峰。
清政府开放了福建港口以及台湾海港,福建的海外贸易进一步拓展到了美洲、欧洲、非洲等地区。
清代前期,福建海商家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合作”,使得福建的海外贸易更加稳定和发达。
随着清政府在18世纪末时取消了对西洋船只的“通关制”,福建的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福建的海商家族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进行“合纵连横”的商业活动,以拓展自己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
其实这一时期的福建海商家族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他们具有非凡的商业头脑,精通多国语言,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传统。
他们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前锋,使得福建得以在全国的贸易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总结一下,明清时期的福建海外贸易的发展得益于福建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庞大而有实力的海商家族群体、福建港口的港口开放政策等多种因素。
这一时期的福建海商家族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使得福建成为了当时的贸易重镇之一,这个历史也为今天的福建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
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以晋江东石人为例何振良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目前所知,从宋代开始,泉州一带就不断有人移居台湾,明末以来直至有清一代,大陆多次掀起移民台湾的高潮,泉州人始终在台湾的移民中占居多数。
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为开发台湾立下了丰功伟绩。
晋江市东石镇,地处泉州港围头湾内,与安海镇、南安市石井镇互为犄角,它“得鳌山之钟秀,摄东海之雄威,据山川之险峻,占水陆之优势”,自古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富埠。
翻开地图册,东石与台湾在方寸之间隔水相依,两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郑成功抗清时,曾于东石建寨,并屯兵于附近的白沙城。
东石人民大力支援过郑成功,有的还跟随郑氏大军收复台湾,成为开发台湾的先驱。
本文拟从有关东石几家族谱资料对明末清初东石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略作探讨。
一一衣带水两东石地名是社会文化遗产,是历史组成部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
台湾许多地名包含大陆移民史的内容,闽台血缘关系从中可见。
台湾有许多贯姓和贯籍地名,正是闽、台“血缘”(贯姓)与“地缘”(贯籍)密切关系的体现。
据调查,台湾此类地名共有200多个(贯姓地名100多个,贯籍地名80多个),主要源自泉州、漳州地区移民的姓氏、地籍,是明末清初泉州一带大批移民往台聚族而居所形成的。
当移民们离开家乡,来到这鸿蒙未开、遍地瘴烟的海岛时,为了不数典忘祖,往往以其姓氏或籍贯地来命名所居住的村落,因而在台湾出现了许多贯姓或贯籍地名。
翻阅东石各姓氏的族谱,他们先人在台湾奋斗的脚印布及布袋嘴、新塭、郭岑、虎尾寮、笨港、东港、白沙、麦园、型厝和嘉义、彰化、台南、高雄等沿海地区。
而郭岑、白沙、麦园、型厝,如同东石镇、东石乡、东石里、东石寨一样,都是沿用故乡的原地名。
①兹举有关谱牒,证明如下:如东石镇白沙村,以周姓为主,郡号是“汝南衍派”,“濂溪衍派”,堂号立有“爱莲堂”、“理学传芳”。
七年级历史台湾的管理
七年级历史台湾的管理
一、明代的台湾管理
明朝时期,台湾被称为“福建东南岛”或“台湾山”,是明朝福建、广东等地的海上门户,也是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明朝政府对台湾的管理主要是以福建为中心,由福建巡抚统一管理,设立台湾道、安平、赤崁等县。
明朝政府还设置了监察台湾海疆的“东都水师提督”和“东都水师副提督”,实行对台湾的海上封锁和监管。
二、清代的台湾管理
清代时期,台湾成为清朝的一个省份,设立“台湾府”和“台湾道”,辖区包括福建、台湾、澎湖等地。
清朝政府在台湾的管理主要是以平定台湾原住民为中心,加强封疆控边,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
清朝政府还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外国船只进入台湾海域贸易。
三、日本时期的台湾管理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一个省份。
日本政府以“发展台湾、治理台湾”为宗旨,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开发,如修建铁路、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农业等。
日本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对台湾实行强制改名、强制日本化等政策,压制台湾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四、民国时期的台湾管理
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由国民政府接管。
国民政府在台湾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推行“三民主义”,进行了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工业化等一系列的政策。
但在政治上,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台湾人民的压迫和打压,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台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台湾的历史管理经历了不同的统治时期和政策,对于台湾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的行政建置及管理
个 部 分 的 考 量 . 其 管 理 亦是 将 台湾 作 为 福 建 一 个 部 分 而进 行 的 整 体 管理 。根 据 其 行 政 建 置 的 变化 ,
可分 为 四个 时期 :1 6 8 4年 至 1 7 2 2年 、 1 7 2 3年 至 1 7 8 7年 、 1 7 8 8年 至 1 8 7 4年 、 1 8 7 5年 至 1 8 8 4年 。 清
第 一 时 期 是康 熙 二 十 三年 ( 1 6 8 4年 ) 至 康 熙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6 — 3 0
湾 县辖 区 即在 台湾 府 所 在 地 ,凤 山县 辖 区 系 沿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福 建 省 社科 规 划 项 目《 闽 台“ 五缘 ” 文 化研 究》 ( 2 0 0 8 B 1 1 5 ) 、 国 家社 科 基 金 特 别 委 托 项 目子 课 题 《 闽 台文 化 史 E) ( 0 9 @Z H 0 1 5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设县 日彰 化 。 ”【 l 】 其 他 一些 机 构 的设 立 ,也 必 须 得 到皇 帝 的首 肯 与 支 持 。 如 雍 正皇 帝 于 雍 正 五
郑 时 代 天 兴 县 区 域 。清 代 福 建 区 划 继 承 明制 ,
福 建辖有福州 府 、兴化府 、泉州府 、漳州府 、
清 康 熙二 十三 年 ( 1 6 8 4年) 至 光绪 十 年 ( 1 8 8 4
年) 这2 0 0年 间 ,清 廷 设 台 湾 府 ,隶 属 福 建 省 。 这 一 时 期 为 清 代 的前 期 和 中 期 , 地 方 行 政 建 置
六 十 一年 ( 1 7 2 2年) , 台湾 行政 建 置 为 “ 一 府 三
明清的福建和台湾开发
初中学好副科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学生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得。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学好副科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中学好副科的方法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听课也有不少学问。
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
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
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
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
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
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不去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
俗话说:“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
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是双边活动,是互相促进的。
学生上初中后,尤其是上了初二,变得不举手、不发言了。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在意周围同学与老师对他的评价了,不愿意发言是怕说错了丢面子,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
家长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再有,要认真做好笔记。
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
试探福建移民对台湾的拓垦和开发
试探福建移民对台湾的拓垦和开发何绵山【摘要】福建人拓垦和开发台湾,是以血缘与地缘为凝聚力的.受此影响,福建人拓垦台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多人拓垦与多条路线进行,逐步扩大拓垦土地,采用迁移式拓垦.福建人拓垦台湾的方式,可以归结为十余种.以血缘与地缘为凝聚力,是福建移民拓垦台湾的主要特点,它对于快速有效地拓垦开发台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刊名称】《闽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福建移民;台湾;血缘;地缘;凝聚力【作者】何绵山【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1福建人开发台湾,历经明代、清代、近代乃至现代的漫长时期,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以血缘与地缘为凝聚力,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福建人早期渡过黑水沟险境来到台湾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面对的困难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尽可能联合各方力量以抵抗风险成为一种身不由己的选择,而以血缘和地缘为凝聚力进行联合,自然就成为一种最佳形式。
同籍、同乡、同祖、同姓、同方言,成为结伴的首选。
其具体过程为:往往一开始凝聚的是亲缘、地缘最近者,之后逐渐扩大。
如亲缘,先认同族,再认同姓;如地缘,先认同村,再认同县。
以开拓桃园大溪镇为例。
初次拓垦的基本为福建人。
乾隆初年,有诏安人吕朝金、吕蕃堂、邱理臣、邱汉明、邱日培、邱强芝,漳浦人潘光义入垦。
乾隆十年(1745),福建闽南移民谢、萧、邱、吕、赖、黄、吴、李、张、邵、江等11姓,率族自凤山北上,开辟桃园的八块厝、下庄仔等地。
乾隆中叶至末叶间,又有诏安人吕孟生及其弟吕节,侄吕藩会、吕祥岁、吕祥查,南靖人徐团,平和人李冑样等入垦。
[1]从此例可得知,在拓垦初期,在地缘上均为诏安人;在血缘上主要以吕姓、邱姓为主,后扩展为同属漳州府的邻县漳浦潘姓,之后再扩展为闽南11姓。
经过一段时间的拓垦和开发,垦地已有了影响,诏安吕姓再来投靠,同时带动了同属漳州府的南靖、平和等地的人来入垦。
会计
1、“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1661—1683年明末清初的郑清对峙时期,是郑成功驱荷入台,积极开发和发展台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由于郑成功志在反清复明,因此在驱荷的同时就周密地谋划了台湾这一基地开发与建设,使台湾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岛经济初具规模。
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闽台经济关系呈以下特点:(一)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郑成功在统率大军入台驱荷的同时不断地将闽地的劳动力向台地转移。
闽人入台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流动,在闽台经济关系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郑氏除寓兵于农的军垦之外还有民垦和私垦形式。
此外,郑成功还派员赴漳、泉各地,“招沿海居民之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
至郑氏统治末期,在台的汉族人口估计已达12万人,比荷据时期增加了2倍多。
资料显示郑清对峙时期福建漳泉人民渡海入台从未间断。
(二)大面积垦殖。
生产要素中的耕地面积随着郑氏苦心经营反清复明基地事业的发展和通过补充将士及移民增加人口劳力而进一步扩大。
随着军垦、民垦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屯垦区域,北至浊水溪流域和彰化平原,南至高雄、凤山一带。
(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
郑氏政权不仅在汉人垦区的移民社会中,而且也向高山族如番社人民传授大陆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设施,供给耕牛、锄、犁等农具和种子种畜等。
除粮食生产外还很重视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促进了以制糖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由于台湾南部冬季干旱雨水稀少,影响农作物生产,因此屯垦军兵和移民将闽地水利技术带到台湾,明郑23年间所修水利设施比荷据38年所修总数还多10倍。
其他如造船业、采金业、盐业和烧瓦等建材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四)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海禁”和“迁界”的对策,下令“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坚辟清野”以断郑氏政权之一切经济补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明清时期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以晋江东石人为例何振良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目前所知,从宋代开始,泉州一带就不断有人移居台湾,明末以来直至有清一代,大陆多次掀起移民台湾的高潮,泉州人始终在台湾的移民中占居多数。
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为开发台湾立下了丰功伟绩。
晋江市东石镇,地处泉州港围头湾内,与安海镇、南安市石井镇互为犄角,它“得鳌山之钟秀,摄东海之雄威,据山川之险峻,占水陆之优势”,自古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富埠。
翻开地图册,东石与台湾在方寸之间隔水相依,两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郑成功抗清时,曾于东石建寨,并屯兵于附近的白沙城。
东石人民大力支援过郑成功,有的还跟随郑氏大军收复台湾,成为开发台湾的先驱。
本文拟从有关东石几家族谱资料对明末清初东石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略作探讨。
一一衣带水两东石地名是社会文化遗产,是历史组成部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
台湾许多地名包含大陆移民史的内容,闽台血缘关系从中可见。
台湾有许多贯姓和贯籍地名,正是闽、台“血缘”(贯姓)与“地缘”(贯籍)密切关系的体现。
据调查,台湾此类地名共有200多个(贯姓地名100多个,贯籍地名80多个),主要源自泉州、漳州地区移民的姓氏、地籍,是明末清初泉州一带大批移民往台聚族而居所形成的。
当移民们离开家乡,来到这鸿蒙未开、遍地瘴烟的海岛时,为了不数典忘祖,往往以其姓氏或籍贯地来命名所居住的村落,因而在台湾出现了许多贯姓或贯籍地名。
翻阅东石各姓氏的族谱,他们先人在台湾奋斗的脚印布及布袋嘴、新塭、郭岑、虎尾寮、笨港、东港、白沙、麦园、型厝和嘉义、彰化、台南、高雄等沿海地区。
而郭岑、白沙、麦园、型厝,如同东石镇、东石乡、东石里、东石寨一样,都是沿用故乡的原地名。
①兹举有关谱牒,证明如下:如东石镇白沙村,以周姓为主,郡号是“汝南衍派”,“濂溪衍派”,堂号立有“爱莲堂”、“理学传芳”。
其先祖溯于河南汝南,唐末五代时,自河南入闽,居宁化石壁乡,传周宗贵移居永定,生子十一,第四子周闻古移民晋江碧沙乡,自立堂号“爱莲堂”,是为白沙周姓的开基祖。
白沙就是碧沙,又名碧江,世居于此的周闻古派也称为“碧江周氏”。
清代,他们传下了字行:“尚念忠厚祖留贻,梁栋本为华国器”;讳行:“仕伯公卿衡正笃,珪璋长隐海滨材。
”②在台湾众多的“汝南周”中,碧江周氏占有一席之地。
据白沙《碧江家谱》记载:“始祖绍基公有维城、维潮两子,长子维城居于白沙东南的围头村,次子维潮定居白沙。
维潮传到第十世懋心,有汝轩、汝功、汝策、汝得四子,第四子汝得又生大正、大殿、大宝、大钦,清康熙年间,周汝得率派下四子全房过台湾,开拓了嘉义县布袋嘴,以周姓命名为布袋嘴周氏。
③此即为贯姓地名的典例。
又如玉井蔡氏为东石巨姓,共分十房,属“莆阳衍派“。
其四世祖蔡显聚、蔡显宾、蔡显仁于明嘉靖初年(1522)旅居嘉义县布袋嘴,成为东石蔡氏在台湾布袋嘴的开基祖。
④这是族谱记载发现最早的东石去台湾定居的移民。
清初,郑成功据东石一带沿海抗清,蔡氏子孙蔡秉元(又名惟景,字炳寰),本是明末一位号称百万的大海商,郑氏起义,即捐资助饷,并将他在凉下的埭田,捐为郑军的屯田,后又献船率族人随郑军东渡台湾,在台湾定居,成为开发台湾嘉义县布袋嘴的先驱。
从此,布袋嘴成为东石十蔡族亲的聚居点。
移台后,东石蔡氏移民把所居住地的村名取名为东石乡,即为今日嘉义县的东石镇。
此后,玉井蔡氏在台湾迅猛发展,蔚然而成为大族。
在他们所居住的村落,又见有“东石寮”、“东石里”等贯籍地名。
又如汾阳郭氏居东石镇郭岑村(即沧岑),其开基东石沧岑者是郭洪泰。
明末清初,沧岑郭氏已有族人出祖台湾凤山。
⑤清乾隆三十四年(1170)修谱时,五房分派台湾的子孙已达67名,可见人数之多。
该姓族人多分布在今彰化、嘉义、高雄三县沿海地区。
在这三个地区,有多处称为“东石寮”、“郭岑寮”的村名,即为郭姓族人迁台后以原籍地村名为所居地命名的地名。
在台湾众多的贯籍地名中,统计起来竟有数十个之由源自东石,就一个镇而言,恐怕也是较为特殊的记录了。
这些地名都是东石移民怀念故土的表现,是闽台同胞血亲的证明,也是东石人在台湾土地开发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明证铁据。
二明清入台开发宝岛明末清初的东石移民,大多集中在今台湾嘉义、彰化、台南、高雄一带。
清初,未开发的台湾,山林未启,草莱初辟,绿草黄沙,绵延无际,地广人稀,满目萧条。
高修《台湾府志》载:“凤山以南至下淡水等处,蚤夜东风盛发,及晡郁热,入夜寒冷,冷热失宜。
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
……半线以北,人民鲜至。
”《诸罗县志》云:“台南、北淡水均属瘴乡。
……盖阴气过盛……感风而发,故治多不起。
”⑥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东石移民们便是在这样的荒野搭草寮从事垦拓的。
因此,早期的开拓者十分艰辛,卢若腾的《东都行》诗中生动地描述当年开荒的情形:“灌木蔽人视,蔓草幂人行。
木杪悬蛇爬,草根穴狸鼠生。
毒虫同寝处,瘴泉供饪烹。
病者十四五,聒耳呻吟声。
况皆苦枵腹,锹臿熟能擎?自夏而徂秋,尺土垦未成。
”⑦由此可见,当时土地开垦是何等艰难!此外,由于清初统治者为禁绝沿海人民对据台抗清的郑成功的支援,实行了野蛮的“迁界”政策。
这种极端残酷的政策,使沿海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悲惨的大劫难。
《台湾外记》载:“时守界弁兵最有威权:贿之者,纵其出入不问;有睚眦者,拖出界外杀之。
官不问,民含冤莫诉。
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
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
”⑧阮旻锡《海上见闻录》载:“顺治十八年“京中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海,迁居民之内地,离海三十里,村社田宅,悉皆焚弃……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
”⑨《东石汾阳郭氏族谱》记载:“迨至大清顺治庚子十七年(1660),兵燹,迁都,门庭鞠为茂草,堂所尽属秽荒,父子兄弟,流离失所。
”⑩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荒凉破败的景象。
此种惨况,见诸族谱,实难枚举。
于是,无家可归的广大沿海居民,一部分被迫迁徙内地,一部分出洋东南亚国家谋生,一部分则渡过海峡,参加到郑氏政权开发台湾的行列中去。
由于东石是郑成功抗清复台的重要军事基地,又是著名的纺织业生产基地,因而在明末清初之际,数以千计的东石籍郑军兵士和居民,分赴台湾各地开荒耕垦,繁衍成村,奠定了台湾与东石密切的血缘关系。
至清乾隆、嘉庆时期,东石再次出现父子相携、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举家迁徙台湾的移民高潮。
主要迁台族系、人数等举例如下:《东石玉井宫西蔡氏长房三延科公派家谱》载其族人自十一世至十五世往台湾220多人,时间约在康熙末年,迁台族人多分布于嘉义县的布袋、新塭、东石、郭岑寮、虎尾寮等处,闻至今已有四万多人。
○11《东石玉井蔡氏长房三惟谅公派下家谱》载其族人从十二世至十八世往台湾36人,最早迁台时间约当康熙末年。
从族人葬地看,该房子孙居住地点,除布袋嘴庄外,还有嘉义、笨港、台南、东港等处。
○12《东石玉井蔡氏二房长守庆公派系谱牒》载其族人往台68人,而这支谱系的人丁不上百人。
○13《东石玉塘吴氏三房家谱》载其族人迁台的有30人,该族移居台湾的时间比东石其他族姓来得迟,约在清乾、嘉时,始有十七世吴声养父子等人往台,住箔仔庄。
○14至光绪时,去台20余人。
《东石汾阳郭氏族谱》载其族人迁台的有150人,移台始于明末清初,分布地点上文有述。
……移台的东石居民,有的举家迁台,如东石附近的后湖村,从其族谱中发现,这个总人数不过数百人的小村庄,从雍正后期到道光初年去居住的竟达126人。
其中兄弟或二人或三、四、五、六一起去台的就有十七家。
有的带去家室,如东石郭岑村郭一里(乳名四,号厚斋)偕室吴氏;郭一程(乳名双,号毅斋)偕室林氏、继室吴氏同往;其五房分派“十三世一景,茂华三子,号直斋。
生万历癸丑,卒康熙辛亥,葬凤弹山”。
○15直斋公的继妣生于天启乙丑,也葬在台湾;可见上述郭氏族人应该都是夫妻同往。
有的就在当地婚娶,建立家庭。
如《东石玉井宫西蔡氏长房三延科公派家族谱》载其家族自迁移台湾之后,从乾隆年间开始,在台湾娶妻者80人,继娶者9人。
○16“世构,号纯朴,继原次男,往台南路竹仔港汕岸顶居住。
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嘉庆十八年(1813)。
在台娶三块厝许氏女,名澄娘,号纯慈,生乾隆三十四年,卒道光十一年,墓葬嵌脚,生男四。
”○17“文荣,号惠良。
住布袋嘴庄。
生乾隆四十一年(1776),卒道光二十五年(1845)。
先娶龙蚊郑氏女,名座娘;继娶新庄刘氏女,名密娘。
承男一。
”○18“文挺,住鹿港庄。
在唐先娶苏氏女,名俭娘,早殁;在台再娶某氏女,名溅娘。
生男一。
”○19“章蜡,号章纯。
生嘉庆十八年(1813),卒同治二年(1863),在台身故,葬五股。
娶下村乡张却娘,又在台娶侧室陈香炽。
养男四,生男一。
”○20开族台湾的先驱者,白手起家,苦心经营,在他们开拓出的曲折的路上洒满艰辛的血汗。
东石移民在台湾定居后,即积极投入到开荒垦殖、建设家园的经济活动中。
如据《台湾区姓氏堂号考》载:“晋江碧沙乡周闻古支派,康熙四十九年,周大钿、周大钟入垦台中清水;周大养入至今台中沙鹿;周尚悦入垦台中大安;稍后,周明入垦今台南市安平;周应满入垦彰化伸港。
雍正年间,周白智入垦今台南盐水;周守宽入垦今嘉义布袋。
嘉庆年间,周朝兹、周道皆、周怣九等入垦今伸港;周朝章入垦今台北林口。
”○21除了从事垦殖业外,还有如玉井蔡氏在布袋嘴从事渔业,又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
台湾居民本来不懂得晒盐技术,晒盐技术是东石人迁台后才传过去的。
东石自宋即属浔美盐场,数百年前即为产盐之地,东石居民迁台后,有的即以晒盐为生,如玉井蔡氏就有一部分族人从事此项行业,促使台湾的晒盐业有了很大发展。
总而言之,往台东石移民,士农工商、百工杂艺,都“竟趋之以谋利”。
移民们在台湾开荆辟榛,艰苦创业,一方面参加台湾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在台湾成家立业,加深了两地人民的骨肉亲情。
三海峡对渡贸易往来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海上资本集团占据台湾。
崇祯元年(1628),颜、郑就抚明廷后,以安平港作为其对东西贸易的重要基地,东石港作为安平港的重要组成港口成为大陆联接台湾的重要中转站。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台湾的封建经济蓬勃发展,百业俱兴,有许多大陆人民纷纷往台经商,从事贸易。
乾隆四十九年(1784)和五十七年(1792),清政府先后开辟了泉州蚶江和台湾鹿港、福州五虎门和淡水八里岔的对渡港口,使闽台之间的交通更形频繁,这大大刺激了海峡两岸经济的繁荣与交流。
东石历史上就是一个缺粮区。
《泉州府志?风俗志》载,“泉州地隘而硗瘠,濒海之邑耕四而渔六……谷入少而人浮于食……晋邑所概,尤啬他县。
”连横《台湾通史》亦载“闽省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