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公园空间设计要点
滨水公园绿化设计理念
![滨水公园绿化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c4b816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b.png)
滨水公园绿化设计理念一、让自然回归城市说到滨水公园,大家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那些开阔的绿地,旁边流淌的河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对吧?其实啊,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让自然回归城市,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能找到一点喘息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绿化”,更是一种“自然的怀抱”。
想象一下,走进公园的大门,迎面而来的不是拥挤的车流和喧嚣的街道,而是那股清新的泥土味和水汽,心情瞬间放松了。
说不定你还能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地方找到点儿“世外桃源”的感觉呢。
滨水公园的绿化设计,不单单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要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
你看那些绿化带,草地、花坛,甚至是我们常见的树木,它们的存在不仅是美化环境,更是“活体”的空气净化器。
没错,就是它们,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是大自然在给我们“做呼吸操”。
简直可以说,公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在为我们“加氧”。
二、注重景观层次感话说,绿化设计不仅仅是看眼前的景色,还得讲究点层次感。
是的,滨水公园的绿化布局,可不简单。
你看,公园里绿化的设计可不像我们随便在自家院子里随便种点花草那么简单。
设计师要考虑的,可多了去了。
你可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排高大的树木,它们像是公园的“守护神”,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阴影。
再往前走,可能就能看到低矮的灌木丛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活像一幅生动的水彩画。
甚至还有那些地被植物,悄悄地铺在地面上,像给大地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更有趣的是,水体的存在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水和绿植的搭配,简直天作之合。
你看那些水边的植被,不仅能起到固土的作用,还能增强视觉上的层次感。
站在湖边或者河岸,望着水面上的倒影和周围的绿意,感觉自己仿佛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景色这般美丽,走在其中,就像漫步在画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滨水公园的绿化设计理念最让人喜欢的一点,就是它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可不是简单地种上几棵树,撒点草种,就算完事了。
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让公园与城市的人群产生互动,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_黄翼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_黄翼](https://img.taocdn.com/s3/m/9016957ea98271fe910ef936.png)
【文章编号】1002-1329(2002)10-0068-05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黄翼【中图分类号】T U984.18【文献标识码】A1 延续性———与城市整体结构的联结1.1 地域的融合———城市滨水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联结城市从最初的聚居地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张,这种扩张沿着交通路线进行,而在远古时代,水运是最经济便捷的运输方式,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沿着河道触角状的延展。
各种形态的水体,无论江河还是湖海都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城市中区域性的更新将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变更,其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是城市性的。
因而城市滨水空间结构的更新应先从大局入手,从城市的角度来考虑主次与取舍,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达到地域的融合。
1.2 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城市开放空间不仅是满足市民日常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其重要性还体现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做的贡献。
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土地开发的利润成为最直接的动力,具有商业价值的城市中心区往往建筑密集,车辆拥挤,致使环境恶化。
城市中缺少步行者使用的可供交往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市民主要依赖电话和电脑网络相互联系,整个城市都传染上了孤僻症。
当人们被生态极限的警钟惊醒之后,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城市的发展决策中经济和效率不再是惟一准则,用地的划分也不再一味以资源的最有利分配为标尺,城市环境和区域环境的质量品位与地价的升值潜力直接相关。
城市滨水空间是天然的开放空间,其线形本身已具有保持连续性的先决条件,可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有利载体。
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泰德(F.L.Olmsted)等规划设计的波士顿城市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布局的限制,以查尔斯河及其支流、两岸河滩、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界定依据,利用60.96m(200英尺)~457.2m(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片。
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怡人的公园体系,并对世界城市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f09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3.png)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北京市规自委 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北京市规自委 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34432f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d.png)
北京市规自委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1. 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其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5ffa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与水体相接的区域,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滨水区域进行景观、绿化和设施规划,以打造宜人的滨水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本文将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魅力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明星景点,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通过精心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滨水环境,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2.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创造经济价值。
通过开发滨水区域的旅游、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3. 保护环境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生态修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减少水面污染,促进水体的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1. 分析调研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研。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地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和期望,掌握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进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景观、绿化、设施、交通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在保留本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元素。
3. 环境评估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评估规划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可以通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评估规划设计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e00c2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3.png)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的公共性空间设计类别之一,具体设计价值则表现在延续城市景观格局、增加用地价值、形成城市特色空间、美化城市界面等几个方面。
因为城市滨水空间特征和形成机理,受景观资源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双重约束和引导,所以人们必须全面掌握其空间特征和作用机理,并对其结构性组成加以深刻分析,进而总结出此类空间的控制性要求,从实际层面上进行合理运用。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滨水空间;城市结构性组成;控制性要点一、城市滨水空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机制随着城市生产、生活、航运事业等人们社会活动中对水的高度依赖性,水长期至今都是这个城市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先导型基本要素之中,所以,中国传统的城市滨水空间也就更加强调实用性,因为它们从古至今都在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起到了巨大的功能,而绝大多数的都城也就选择于河道岸边的原因正是城市供水与水运的共同需求,而城市滨水空间的使用、发展、改变,也影响了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进程。
现代的城市滨水空间,将随着城市功能本身的功能多样性演变而呈现一定的功能复合特性,同时其中的公共景观特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这将是一种由传统功能导向转变到综合利用开发方向的良性改变,同时具备了现代城市功能、景观、生态上的多重价值。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于城市设计实务范畴中,如城市设计的现实性、目标性、可实现性、公共体验与艺术环境等方面。
所以,从这种视角去认识,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的把控具有重要性。
关于滨水空间,在牛津字典中的释义主要是指与河流、琥珀、海洋等相互毗连的场地和设施。
在维基百科上将相近的定义"滨水带"理解为位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中央地区。
在对以上二种范畴的定义中,可以发现滨水空间的主要关注点并不局限于水域自身,而是陆上实体和水面空间的过渡衔接地带。
滨水空间是指一种明显受人工环境与自然共同控制和影响的城市特殊空间结构,但带有城市属性的滨水空间结构所产生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的相互冲突问题也十分明显。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9c9b45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png)
案例二: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生态与功能的结合
详细描述
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功能完善。设计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和生态驳岸等手段,提 升了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还设置了休闲设施、运动场地和亲水平台,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案例三:广州珠江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创新设计理念
强化生态修复
促进绿色出行
加强区域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应不断创新景观设计理念和 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 合本土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未 来城市发展的滨水空间景观设 计模式。
针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普遍存在 的生态退化问题,应加大生态 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湿 地保护等措施,提高滨水区的 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 加宜居的环境。
感谢观看
人文化设计趋势
历史文化的传承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 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景观元素、公共艺术等方式, 展现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
人性化空间设计
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创造舒 适、安全、便捷的滨水空间,提
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社区参与与互动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滨水空间的规 划、设计和管理,增强景观与市
民之间的互动性和归属感。
多元化设计趋势
01
02
03
多维度设计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融 合自然、文化、艺术等多 个维度,呈现出更加丰富 和多元的景观面貌。
创新性设计
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探 索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 力的滨水空间。
适应性设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 变化,灵活调整和优化景 观设计方案,保持滨水空 间的活力和生命力。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e4e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1.png)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滨水空间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滨水空间设计的问题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22cc1e4844769eae109eded.png)
24
不兼容性的使用(Incompatible Uses):
滨水地区通常为港湾设施、货柜场、仓储区、工业原料储槽区。甚至工业区或污水产
等使用,使得景观和环境质量均难以令人愉悦。
Waterfront areas are generally for industrial uses making it hard to please
关于城市滨水地区 Urban waterfront area
类型——功能类型 Function Forms
生态保护的滨水区
关于城市滨水地区 Urban waterfront area
类型——功能类型 Function Forms
新开发的滨水区
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
Urban design ideas
目包括一个新广场(square)的中心,一个巷道和在前面的渡轮建筑(ferry building) ,轻轨
连接海滨长廊和此区域的公共空间(open space),优化了亲水空间(water accessible
space),提升了民众亲水权益和生活质量。
18
温哥华城南部滨水区空间设计
指标Fast Facts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问题及策略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Urban Waterfront Space Design
小组成员:###########
学号:###############
城市滨水地区 Urban waterfront area
滨水(Waterfront)一般指在城市中同江、河、
少的建筑;提供了都市生活方式的绿洲。
滨水公园设计总结
![滨水公园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a9683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f.png)
滨水公园设计总结介绍滨水公园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滨水公园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需求,以创造一个舒适、美丽且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公共空间。
设计原则在滨水公园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考虑:1. 绿色环保滨水公园应当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采取合适的植被种植和水域保护措施,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2. 多功能性滨水公园应当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休闲区和表演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连接性滨水公园设计应当促进城市的连接性,将公园与周边的交通网络相连接。
这样可以方便市民前往公园,并且提高公园的容量和可达性。
4. 适宜的规模滨水公园应当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和周边居民的需求确定适宜的规模。
过大的公园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过小的公园可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设计要点以下是在滨水公园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要点:1.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滨水公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地形、水流和植被,以创造出独特且吸引人的景观。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景观元素,如雕塑、喷泉和室外艺术装置等,以增加公园的艺术氛围。
2. 水域设计水域是滨水公园的一大特色,可以增加公园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在水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水体的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同时可以设置人行桥、观景台和游船等设施,以提供不同的观赏和体验方式。
3. 活动区域设计滨水公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可以设置运动场地、露天剧场和展览区等,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活动。
此外,还应考虑到场地的可持续使用,如提供充足的座位和遮阳设施等。
4. 餐饮和服务设施滨水公园应该提供相关的餐饮和服务设施,以方便市民的就餐和休息。
可以设置餐厅、咖啡馆和便利店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要点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e54a51852458fb770b5654.png)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从自然角度分析上传:老四时间:2005-5-8 阅读:164 次自从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被国际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界普遍接受和应用。
1 城市滨水区——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
”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三种自然作用力。
因此,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以上三类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我们首先从对未受人工干扰的自然状态的滨水地带的分析入手,探索三种自然过程和对应的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的适应和契合关系。
2 滨水区的自然过程与自然形式2.1 滨水区空气环流自然过程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异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
滨水区水陆之间的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器的作用。
对于夏季和底纬度地区,这种气候过程正是水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明显的一个气候优势。
另一方面,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2.2 滨水区生物自然过程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f6e566ca84254b35effd3403.png)
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 大,作为停留区,增加 亲水性,提倡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1 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
建筑群体的高度轮廓线应与其所在的城市自然环 境特征相协调。
1) 临山地区的建筑群轮 廓线宜与山势呼应,显 现山体起伏特征。
2) 滨水地区的建筑群体宜将低矮、 小尺度的建筑临水布置,较高的大 体量建筑远水布置,形成从内陆到 滨水层次鲜明,高低跌落的连续景 观界面。
水岸亲水空间与绿化结合设置,提倡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1)滨水公共空间建议与城市主要交通性道路 衔接,以便参观者可以方便的到达,减少游人 步行、驾车到达所花费的时间。,停车场建议 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
1.2 沿街公建底层裙楼的高度宜符合人的行 为尺度
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 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1) 底层裙楼的入口高度宜控制在3~5米,入口可采 用雨棚或挑檐方式。 2)底层裙楼采用骑楼或拱廊形式,高度宜控制在 4-9米。 3) 底层裙楼采用面积较大的玻璃墙面,玻璃门窗的 高度宜控制在5-8米。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滨水公园空间设计要点
![城市滨水公园空间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9f9661a45177232f60a2b8.png)
要 贯彻 到实 践 的各个 阶段 和 层次 人们 对城 市滨 水 公 园 的要 求 除 了一 般公 园绿 地 的休 闲 、 乐 和 美化 娱 环 境 的功 能 外 . 更重 要 的是满 足人 们 亲水 、 近水 、 赏 水、 玩水 的需 求与 渴望 因此 亲水性 是城 市滨 水公
争 日益 激 烈 的市 场 条件 下 . 市 滨水 公 同的 设计 得 城
摘 要 : 市 滨水 公 园 以其 独 特 的 地 理 位 置 而 对 塑 造城 市形 象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以城 市 滨 水公 园 的特 点 为 城
出发 点 , 亲水 性 设 计 、 态 美 学 、 所 精 神 三 个 方 面 对城 市 滨 水公 园 的 空 间设 计 进 行 了论 述 。 从 生 场
性 和 需 求 多 样 性 的 特 点
桥、 沙滩 等 建设 简单 , 观 要 素单 一 、 乏 良好 的视 景 缺
觉 通 道及 行 为 通道 与 亲 水 建设 取 得 联 系 . 导致 空 间 视觉形 体组 织 的硬 化 . 离人 性 化功 能 脱
11 岸 线 形 态 的 亲 水 性 设 计 . 岸 线 是 城 市 的 风 景 线 和 游 步 道 . 是 最 佳 的驻 也
到 了 城 市 管 理 者 的 高 度 重 视 .成 为 了塑 造 城 市 形 象 、 显 城 市 个 性 、 现 经 济 实 力 和 招 商 引 资 的重 彰 展
要 手段 。
园最 重 要 的特 点 在 现 有 的许 多 城 市 滨水 公 同 中 .
设 计 者 由 于没 有 充分 考 虑 使用 者 的亲水 性 需 求 . 对 使用 者 的行 为 习惯 、 文化 嗜 好 漠 不 关 心 . 些 亲水 一 设 施 缺 乏人 本 主 义思 想 , 如亲 水 平 台 、 亲水 码 头 、 栈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1964c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f.png)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公园是一种以水体为核心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水景资源和多样化功能的城市休闲场所。
以下是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 借景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要重视生态保护。
通过保护水体周边的湖泊、河流、溪流等滨水资源,还原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湿地、蓄水量、滨水带绿化等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的滨水公园。
2. 多功能性:滨水景观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水景的场所,还应具备多种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滨水公园还可以设置船坞、码头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水上运动和观光活动。
3. 透明亲水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建立在增加市民与水的亲密接触上。
通过设置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水景,感受水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在水体中设置喷泉、水幕墙等水景装置,增加视觉效果,提升观赏体验。
4. 绿色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布局,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场所。
例如,引入各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种植,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设置草坪、庭院、花园等景观元素,丰富公园的形式和层次。
5. 历史文化融合: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考虑历史文化的融入。
可以利用滨水公园既有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园。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雕塑等,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6. 可持续发展: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监测和水生态恢复工作,保护和提升水体的质量,确保公园的可持续运营。
通过以上设计理念的贯彻,滨水景观公园可以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城市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6ae38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6.png)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滨水地带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
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滨水地带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风景线,更可以为城市注入活力,成为城市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
目前许多城市的滨水地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往往成为废弃或者污染的地区。
如何对城市滨水地带进行活力空间营造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策略1. 生态环境保护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
通过加强对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原有的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持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特色,确保其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2. 文化历史保护每个城市的滨水地带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活力空间营造中需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滨水地带的文化历史资源。
通过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遗址和遗迹,打造滨水地带的文化历史景观,为城市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3. 城市功能拓展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拓展城市的功能,使滨水地带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区。
可以将原有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转变成为滨水地带的新型功能区,滨水地带成为城市的新兴经济和文化中心。
4. 公共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滨水地带建设公园、休闲广场、步行道、自行车道、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滨水地带的人气和活力。
5. 城市设计创新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中,城市设计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创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使滨水地带成为具有时尚、个性和艺术气息的城市空间。
6. 社会参与与共享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的参与和共享。
可以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让市民参与到滨水地带的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滨水地带所带来的活力和快乐。
三、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成功案例1. 澳大利亚悉尼 Darling Harbour 滨水地带的活力空间营造悉尼 Darling Harbour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综合性滨水娱乐区,它通过对原有的码头仓库进行改造,打造成为一个集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酒店、博物馆、剧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娱乐区。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7406ef0912a216147929e4.png)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摘要: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论文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原则1.1公共性滨水区历来是公众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
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
恒河河畔的宗教仪式、汨罗江的龙舟比赛、巴林水滨的晚间野餐,抑或名古屋供奉神灵的“热田祭”等都是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1]。
滨水区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作为社会的共有财富进行分享,不应让私人或少数利益团体占有。
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共享”原则,强调土地紧凑利用和公共设置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将亲水的空间还给公众,还原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
1.2可达性滨水区是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区域,这个区域的交通是尽端式交通,且因平行于水系的道路使得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块。
因此,组织合理的路网,让使用者能快速到达滨水空间,并能够在其中穿行,其交通的便捷程度,是滨水公共活动的保障,也是保持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2]。
1.3实用性滨水区作为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应该仅具备观赏或者防洪的单一功能,其具有的功能特点应该是多样化的。
应满足来此活动的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求,如观光的游客需要具有特色的景观风貌;周边工作的白领需要短暂的茶歇场所;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需要可以让他们攀爬、游戏的场地。
遵循此原则,可以使滨水公共空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人气。
1.4识别性识别性是通过强调空间的形式与特征,赋予空间个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化人们对该空间的记忆。
宁波湾头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文本
![宁波湾头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a6c1a3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1.png)
宁波湾头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文本一、景观设计背景1.1 建设背景宁波湾头滨水公园是宁波市的重点旅游景点和城市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该公园所在地区是宁波的城市新中心,要打造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对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高。
1.2 规划定位该滨水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地处市中心,是连接宁波市区和海域的连接纽带,也是连接城市和自然的过渡地带,因此滨水公园的规划定位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现城市发展与自然融合的理念。
1.3 设计目标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要以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城市交流为设计目标,更好地展示宁波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为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设计理念2.1 与自然融合景观设计要突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通过合理利用水、绿植、地形等自然元素,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的滨水公园景观,既要保留自然的原生态,又要融入城市的现代元素,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2.2 体现文化内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景观布置、雕塑、园林建筑等方式,展示出宁波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使游客在公园中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2.3 创造宜人环境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创造出宜人的环境,提供给市民和游客一个舒适、优美的休闲场所,让人们在这里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三、景观设计要素3.1 水景设计滨水公园的水景设计要充分利用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通过设计喷泉、水面绿化、水上游乐设施等方式,打造出具有时尚、活泼的水景风貌,让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感受到水的魅力和活力,同时也要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2 绿化设计绿化是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原生态的绿植种植为主,充分利用各类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绿色空间,使公园成为城市的氧吧,也要考虑到植被的养护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公园空间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滨水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滨水公园的特点为出发点,从亲水性设计、生态美学、场所精神三个方面对城市滨水公园的空间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滨水公园;亲水性;生态;场所精神
Study on Landscape Space Design of Waterfront City Park
Abstract: The waterfront city park, it ha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for the city image shaping because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front city park, the landscape space design wa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near water design,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the genius loci.
Key words: waterfront city park; near water; ecology; genius loci
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使城市滨水景区的开发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热点。城市滨水公园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色,特别是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怡人的生活、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个性、展现经济实力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城市滨水公园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因其在城市中具有开阔的水面成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滨水公园具有滨水和公园的内涵,因而它具有亲水性、生态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1亲水性设计
城市滨水公园的滨水环境决定了它具有与其他地形环境不同的多种特点。由于人类天生都有亲水情结,而城市滨水公园能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亲水的开放空间,让人们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亲水活动中,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和参与的乐趣。因此建立亲密和谐的人水关系是滨水景区设计的首要原则,需要贯彻到实践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人们对城市滨水公园的要求除了一般公园绿地的休闲、娱乐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亲水、近水、赏水、玩水的需求与渴望[1]。因此亲水性是城市滨水公园最重要的特点。在现有的许多城市滨水公园中,设计者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亲水性需求,对使用者的行为习惯、文化嗜好漠不关心,一些亲水设施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如亲水平台、亲水码头、栈桥、沙滩等建设简单,景观要素单一,缺乏良好的视觉通道及行为通道与亲水建设取得联系,导致空间视觉形
体组织的硬化,脱离人性化功能。
1.1岸线形态的亲水性设计
岸线是城市的风景线和游步道,也是最佳的驻足观景点。岸线的形状、砌筑方式、材料的色彩与质感都与景观效果有密切的关系[2]。岸线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因此我们在设计岸线时一定要保证亲水性,使人们无论在哪儿都应能看到水面和接近水面;另外在设计岸线时还应保证安全性,使岸线能满足防洪要求和保证人的安全。
城市滨水公园的岸线设计要尽量尊重自然,避免岸线过于机械和单调平直。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水体自然流畅的形态,并结合岸线转弯处,岸线凹入处、河流汇合处、水中的沙洲或小岛等主要节点进行平面布局设计,突出景观的变化。适当设立二级平台或台阶、踏步等方式,丰富公园的空间层次。在具体选择岸线形态时,还应该考虑与实际的功能相结合。当岸线形态曲线向内部凹进的时候容易形成聚心的心理感觉,适宜设置滨海步行道和营造视觉和活动的中心点,如小广场和观景平台等。折线的岸线形态增加了岸线长度,可以利用其围合的空间作为一些水上运动(如游泳、潜水、游船等)的场所[3]。
1.2护岸的亲水性设计
护岸是用于保护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构筑物。因此护岸是亲水空间实体环境设计的重点,也是构建亲水性与安全性的重要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良好的护岸形态可以引导人们接近水面,促成深层次亲水活动的发生。有利于亲水的护岸形态主要与护岸的平面形态、断面形态及护岸材料有关。在护岸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天然的护岸材料,做成自然的缓坡或阶梯,并用绿化进行护坡和美化,以便于满足游人的亲水要求。防洪和近水、安全和亲水是景观设计者设计中必须处理的矛盾[4]。
1.3亲水设施设计
亲水设施是指游人在进行亲水活动过程中能利用的设施。这些设施或场所是游人在亲水活动中利用率最高的设施或场所,它们的设计是否符合游人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游人对滨水空间的体验。因此我们要注重亲水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使它们能真正满足游人亲水、近水、赏水、玩水的需求与渴望,让城市滨水公园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优美景观带,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绿色、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最佳场所。
2注重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美学
滨水公园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滨水公园作为户外活动的场所,能使游人欣赏到土壤、水体、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因子,还可驻足聆听流水声、波涛声、汽笛声和海鸟鸣叫等,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城市滨水公园由于是水陆生态系统交汇的地区,因而具有较强的生态敏感性。滨水公园的土壤、水体、植
被、动物等自然生态因子以及促进滨水生态平衡的方式都将成为城市滨水公园设计的重要内容。有的地区滨水公园的设计却只追求形式美,以简化的人工绿化代替水岸自然植被,大量引入所谓“名花异木”的外地物种,从而破坏了原本丰富多样的滨水环境,影响了本地水岸植被群落的物种和结构稳定性,有时甚至会导致整个滨水生态系统的崩溃。
城市滨水区域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原则,协调好人与滨水自然环境、人与滨水人工环境、滨水自然景观与滨水人工景观的关系[5]。当今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首先应当注重水质的净化、水体与陆地驳岸的连通性和水岸绿化等生态基础建设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筑、硬质驳岸、小品为主的造景上面。我们在进行城市滨水公园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创造性保护”。我们要首先注重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通过植物的种植配置,解决保护水质、水土流失等问题。通过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岸上草本、灌木与乔木群落,维护本地植被群落的物种和结构稳定性。在滨水公园的环境设计中适当做一些软处理,如可作植物种植型驳岸、草石型驳岸、滩涂型驳岸等,这样既软化了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硬质景观,也有利于滨水环境生态植物良性发展[6]。总之,滨水公园的规划应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需求的能力,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规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和整体和谐发展。
3强化城市滨水公园的场所精神
每一场所由两部分构成,即场所的性格和场所的空间。一个场所就是一个有性格的空间。两者是互为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通过个性化的空间创造,强化场所精神。场所精神通常指空间的气质与品位。实质上是能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空间艺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场力,是城市开放空间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7]。
滨水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容纳着城市一定区域内居民的大量就近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多以自发性或是社会性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主,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社会文化背景、性别特征的活动主体,人们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选择性以及模糊性,活动过程中总是以不同需要和感受,选择适宜的活动空间,因此滨水公园是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及娱乐休憩的场所,其场所意义不言而喻。滨水公园作为一个城市的特殊地段,承载着一个城市阶段的记忆,代表着每一个城市的不同的特色,因此每一个城市的滨水公园设计都应该是不相同的[8]。现在许多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模仿、抄袭现象比比皆是,使建成的滨水公园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有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和地方特色,使滨水公园原有的风貌特色和历史文脉遭到破坏,变成没有个性、识别性和内涵、一个失去记忆的地区。
因此,我们在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历史内涵和人性化需求、强化滨水公园的场所精神,精心设计成让全社会都能享有的魅力空间。我们在规划时须重点考虑为市民创造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空间,如亲水平台、体育活动的空间、儿童娱乐场地、花火燃放场地、龙舟比赛观看场地、垂钓区等。充实、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休闲空间变得主动、积极,并富于教化意义,成为有活力的人的空间。城市滨水公园设计中还可预留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如歌唱、健身、交谊等的场地,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陶冶市民的情操,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也使得城市滨水公园的场所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郭红雨,蔡云楠. 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J]. 华中建筑,2003,21(6):77-79.
[2] 王利光, 葛幼松. 镇江滨江景观带的旅游开发与建设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2-1363,1393.
[3] 高玉军. 现代城市区域公园细部人性化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 何晓佑,谢云峰. 人性化设计[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5] 汤晓敏,王云. 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探索[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182-188.
[6] 杨子辉. 城市生态化滨水休闲空间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05.
[7] 曹国媛. 城市滨河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4.
[8] 曾爱华. 浅析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J]. 广西城镇建设,2009(9):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