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
简述老子贵柔的人生哲理
简述老子贵柔的人生哲理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道家学派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
老子提倡“贵柔”的思想,主张人们应该保持柔韧性,放弃刚强的争斗,以达到和谐共存的目的。
本文将从道家哲学的角度,简述老子贵柔的人生哲理。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问题时,要学会柔韧应对,摒弃刚强的态度。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遵循着自然的原则,即“无为而治”。
这一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与社会相处时,也应该顺应自然、放弃刚强,实现和谐共处。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争强好胜,而应该随和自然。
他认为,过分的刚强和争斗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困难。
因此,老子主张人们要学会“知足”,懂得满足现状,不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还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具备海的胸怀,具有包容万物的心态。
他认为,一个伟大的人应该像大海一样,能够包容所有的事物,不管是好还是坏,都能够接受和原谅。
这种包容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减少矛盾和纷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认为,人类的错误和不足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能够认识错误、修正错误,从而不断进步。
这种勇于自我反省和修正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个人成长,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要人们要学会在和谐中实现自我价值。
他认为,人们应该摒弃争斗和刚强的态度,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进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这种和谐共存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总之,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要求我们摒弃争斗和刚强的态度,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老子贵柔的人生哲学,学会在和谐中实现自我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
老子的德育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他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更是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思想,并根据这两大思想提出几点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思想1、自然无为思想老子讲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就是道。
纯任自然,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由地生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老子又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道永远是顺其自然不妄自作为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做的。
无为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人为的破坏与干扰。
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更不是天命论那一套消极悲观的思想,而是反对妄为、逆道而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5章)老子认为,在天地之间就像有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这说明有时多言、多做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38章)。
老子认为,礼是忠信的不足,是国家祸乱的开始。
老子提倡自然之上的无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属性,反对礼这样的社会属性,并认为礼是强加给人的绳索。
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老子重内在实质轻表面形式的深刻认识,他强调追求道的人要追求内在的朴实无华,摒弃外在形式的虚华。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道德经》57章)老子主张,用清静无欲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奇谲诡诈的方法指导用兵,用自然无为的原则统率天下。
这不仅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还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
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道德经》63章)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小事着手,要用恩德去报答自己怨恨的人和事。
老子哲学中的“柔弱”思想
NATIONAL CULTURAL GEOGRAPHY272老子哲学中的“柔弱”思想沈玲玲(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0)摘要: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处处都蕴含着“柔弱”的特征,本文介绍了“柔弱”的内涵,“柔弱”思想在文本中的展现和影响,以及对老子“柔弱”思想的反思,从中领略“柔弱”思想的玄妙之处。
关键词:老子;柔弱;不争;刚强一、“柔弱”二字的内涵(一)“柔”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植物初生而嫩:柔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软,不硬:柔软,柔韧,柔嫩,柔滑; 软弱,与“刚”相对:柔懦,柔弱,刚柔相济; 温和:柔顺,柔和,柔曼(柔和妩媚),柔情。
“柔”字在其他文本中也有记载:柔,木曲直也(《说文》),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柔弱者,道之要也(《淮南子·原道》),柔而正(《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史记·乐书》),士不偏不党,柔而坚(《吕氏春秋·士容》)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蚤见而心柔懦(《韩非子·亡征》),手如柔荑(《诗·卫风·硕人》),(二)“弱”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柔弱,脆弱,薄弱,弱不禁风,柔心弱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年纪小: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弱;差,不如:弱于,弱点; 丧失(指人死):又弱了一个。
“弱”字在其他文本中的记载:志弱而事强(《淮南子·原道》),众散为弱(《左传·哀公十年》),苗其弱也欲孤(《吕氏春秋·辨士》),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韩非子》,二十曰弱,冠(《礼记·曲礼》),(三)“柔弱” 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软弱,不刚强;柔软,不坚硬;谓柔和谦顺。
“柔弱”一词在其他文本中的记载:“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
柔弱胜刚强——对于《老子》的解读
柔弱胜刚强——对于《老子》的解读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由老子所著。
它主要探讨“道”的性质、统治天下的方法以及人的行为准则,深具思想意义。
在《老子》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柔弱胜刚强”,即柔弱的力量可以战胜刚强的力量。
老子认为,柔弱的力量可以比刚强的力量更容易获得胜利,他用“弯曲即可成直”这句话来概括这一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弯曲的东西也可以与强大的力量对抗,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也被看作是一种“非暴力”的理念,即通过柔和而不是暴力的方式来处理争端,使双方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因此,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处理冲突,积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摘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充满着思辨哲理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社会观念,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
尼采如是此书赞扬此书:“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鲁迅也有“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的高度评价。
如今看来,老子“道”的理论以及“无为”、“自然”的思想历久弥新。
本文将通过对由“无为”、“自然”衍生出的“柔弱”、“不争”以及“处下”等观念进行论述。
关键词:柔弱不争处下从“柔弱”、“不争”意思入手“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
“柔弱”意为软弱、柔软。
道教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1]“争”字本意:彼此竞引物也[2],就是相互撕拉事物。
“争夺”、“争取”、“争抢”等词都是源于此义项,并由此抽象引申出“争强”、“争胜”等词汇。
所以,所谓“不争”,可以理解为自然无为,不争名夺利。
圣人之“处下”与“不争”《老子》先后在第七章和第六十六章分别提及“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认为圣人如果想成为百姓所拥戴的君王,他们必须会谦虚卑下,如果想居于百姓之先,必须会后已而先人;能够以谦下的态度,不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能适当地为别人着想一下,这样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生存留有发展的空间。
第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样圣人处民之上,管理百姓,百姓的负担不会重,也不会受到伤害,“故能成其私”。
“处下”是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保存实力的状态,目的在于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静观其变,等待恰当的时机,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待到准备充分,时机成熟之时再采取行动,从而后发制人,得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老子在第二十二章表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
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道德经·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哲学命题之一。
不张狂,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以不争胜有争,最后反而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二、不要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要做到宠辱不惊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
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才可以受天下之重托,而为万民所托命。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十三章》)不要过于看重自己的得与失,要做到内心沉稳,坦然面对,时刻提醒自己平淡对待,关键还是修身养性。
容易患得患失的人,不仅伤身,而且难有所成。
三、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提出了:“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 以什么为进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以什么为进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主张的“贵柔守雌”,一直被一些人所推崇。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主张?他以什么为进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贵柔守雌”的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柔弱胜刚强。
”他认为,“弱者胜于强者,无言胜于有言。
”这说明老子主张柔弱,反对刚强。
其实,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并不是说要退缩、软弱,而是强调在处事上要以柔弱作为出发点,以“不争”的态度去面对事物。
在情况不明朗、人心浮躁的时候,柔弱的态度会使人更加平静,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问题、解决问题。
而“守雌”则是指,男性应该保持阴柔、温和的特性。
在古代,尤其是在民间,人们普遍认为阳刚之气属于男性,这种观念在男女性别之间造成了不必要的对立。
老子认为,男性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放弃所谓的刚强、阳刚之气,保持雌性的温和、柔软。
这样,男性也能走向更加美好的境界。
二、老子以什么为进?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柔弱胜刚强,以柔为进”。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一种不争、不攻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往往是因为心态问题。
大多数人抱有“争取、夺取”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会让人们忽视问题的本质,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夺应该得到的东西,反而无法收获预期的结果。
因此,唯有用“柔弱”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不断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最好的效果。
三、老子主张的启示我们现在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十分残酷,很多人都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占据更多的资源。
如果一味地采取强硬的方式去争夺,往往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此,老子的“贵柔守雌”理念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只有保持柔弱、以“不争”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预期的目标。
总之,老子主张的“贵柔守雌”,强调了在处事上应该以“不争”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这也是现代人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老子无争思想的理解
老子无争思想的理解
《道德经》中多次论述了“不争”的道理,比如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位,三月不敢为天下先“水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
是谓不争之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其中阐述的都是不争思想,所谓“不争”并不是简单的退让与懦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依道而行,在我们了解《道德经》不争智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不争”背后的“无为之道”。
《道德经》的智慧核心是“无为”,“无为”就是不以自己的主观心思去安慰,一切顺应自然,这便是一种道的智慧人类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但是人类却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安想去主导万物,包括与人处事之中,凡事好出风头,更喜好凌驾于他人之上,这也是一种背道而驰,更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招致褐患。
“争”未必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结局,反而让人生更糟糕,不争顺应才是智慧《道德经》说“上善若水”,世间万物最接近与道的物体便是水,水居于万物之下,甚至处在污税之处,孕育万物却没有与万物争夺,居万千河流之下,容纳万千河流而成自身之博大,这便是道的一种智慧精华。
而其中蕴含的就是“不争”的智慧,当我们把无为的智慧引申到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之中时,自然也是“不争”的处世态度。
浅析《老子》中的“无为不争”思想
浅析《老子》中的“无为不争”思想作者:刘青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老子作为道家学说的代表性人物,其书《老子》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本文对其中蕴含的无为不争的思想加以浅析,并且分析其在当下生活中依然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老子;《老子》;自然;无为古代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思想活跃,学派众多,文化典籍丰富纷繁,史称为诸子百家时期,其中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和墨家构筑起了三大哲学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道家以“道”为核心,其蕴含的无为不争的处世思想给予我们博大智慧。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书《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开山之作,全文围绕“道”和“德”阐述了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在第八十一章中这样写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可见,这是老子对人的品性的最高描述。
但是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人应该不随意作为。
不争也不是消极逃避,反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1 顺其自然“无为”思想和道家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是相联系的,“无为”蕴含着对自然事物及规律的尊重和认识。
《老子》第七十三章中写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在老子看来,天地自然万物是由“道”来统掌控的,而“道”的特性就是自然,按照“道”来行事,便可以很好地应付外界情势的变化,普通人依照自然无为来处世,生活才能井井有条,收获人生,反对违反自然和规律。
“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强求可能适值其反,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无为不争,从输臝的小圈子中跳出来,不要什么事都去争抢,乱了自己的心性,反而争不到。
另外,“不为”的思想也是由“道”自身的柔弱性决定的。
道家通过长期对自然万物深入观察,发现柔弱的事物与刚强的事物相比,反而更加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在老子看来,世上坚强的东西是缺乏生命力的象征,而柔弱的东西却充满了生机,这里的“柔弱”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胜于刚强的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22 不争思想。
不争学说是《道德经》根本思想之一,贯彻始终。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66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是谓不争之德,”(第68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第29章)“取天下常以无事”(第48、57、63章)。
争是野蛮,和是文明。
《道德经》就是要对治世人的争病,争病就是野蛮病,对治争病就是实现不争的文明。
和与争的对决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对决,也就是善与恶的对决。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和与争、文明与野蛮、善与恶的对决。
老子高举不争的大旗,就是为了和重新降临人间。
《道德经》惜墨如金,但对不争、和、守柔、无事申述不已,说明这个主题极为重要。
五千文的经文,直接宣说不争、无事的就达到10处,再把守柔、守静、处下、身后等经文加在一起,达到近30处。
人类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不争的法则将会被普遍接受。
购物排队就是不争的现实表现之一,已经成为文明世界的共识。
在一个充满争斗的时代,老子对人类文明最后实现不争毫不怀疑。
这就是真正的智者。
战争是最残酷的争,修道士看到阵亡将士嚎啕大哭。
人的本性是和,因为万物的本性是和,因为“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通成和而生,争一定会被消灭。
这就是老子的实证。
老子二大宇宙万物生成理论(因和而生,互缺而生)是有宇宙学依据的,不仅仅是老子的美好愿望,不仅仅是个人呼吁。
因此合作代替争是文明的标志,凡是懂得合作的社会就会良性发展,凡是不懂得合作的社会就没有希望,也必将是竞争的出局者。
在经济领域,人类首先是师徒合作,使技术秘诀代代相传,使行业发展持续不衰。
浅议《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思想
浅议《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思想作者:张浩波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06期近日偶读《朱子语类》第一百三十七卷,发现这样一句话:“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
”读后,颇感震撼。
我渐渐感到《老子》的思想中透露着一种强烈的刚性和进取精神,即“柔弱胜刚强”的精神。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老子》的这种较强烈的思想,以期抛砖引玉。
一、“柔弱”的含义我们大家都知道《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
“道”在《老子》那里是“无为”、“上德”之意。
也就是:任社会、生活、人事、统治自自然然地存在。
“道”处于本体的地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事万物又都表现为弱,即“弱者,道之用也”,“柔弱”就是万事万物的表现形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
因为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适应于任何地方,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遇阻则退,自自然然的毫无“争斗”之意。
水的这一特性正如“柔弱”的具体表现,因此,这就充分地说明“柔弱”也就是“道”的“体现”。
《老子》把柔弱的事物与坚强的生命力联系到一起是他精心安排的,这表明了“柔弱”在《老子》那里的含义,同时也是《老子》刚性和进取性的表现。
二、从政治层面来看《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老子》中的政治辩证思想主要是指“君人南面之术”——统治、管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方略。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老子》是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汉书》这样定义道家,无疑也就表明《老子》一书是一部介绍“君人南面之术”的大作。
在《老子》五千余言中,有许多章节都具有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思想内涵。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不争而善胜:老子的处世哲学
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 骋 畋 猎 令 人 心 发 狂 ,难 得 之 货 令 人 行 妨 ”,[1]也 就 是 说 虽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难以控制的,但是如果放 纵自己为所欲为的话,只会落得个好吃懒做、贪图享 乐的结果,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就难以进步。 因此,个 人 对 于 自 己 私 欲 的 控 制 尤 为 重 要 ,只 有 做 到 “制 欲 ”、 “不争”才有可能实现。 做到了“制欲”,下一步就应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善时”(八章)。 [1]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对待个人地位 上,要避高趋下,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个人地位的 低微;在心境上要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 交时,要善于友好仁爱且不求报答;与人交谈时要做 到恪守信用;执政时要能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达 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方面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能 力并尽量融入团体;行动时要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 机,合乎时宜。 此外,老子在第八十一章直接提到了 “为而不争”的说法。 “为”即进取,“不争”即指在进取 的过程当中要处下谦卑,不能只顾一己私利,更应包 容万象。 这一点即使用到现代社会也丝毫不嫌落后。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诱惑与争斗,这些争 斗有为金钱,有为名利,有为面子,有为生存。 现代社 会上的人往往“为”的多,“不争”的少,确实应该多向 老子学习这种超然的处世哲学。 四、结语
老子的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下)
老子的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下)作者:来源:《醒狮国学》2016年第12期功成身退天之道这是老子总结历史人生形成的大智慧。
一部历史,有多少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元勋重臣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最客气、最文明的了。
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复仇有两个人为他出生入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位是范蠡,一位是文仲。
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帮勾践复国后,他十分清楚勾践这个人“长颈鸟嘴,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他立刻提出辞职,弃官从商,带着越国西施回归江湖,做买卖还发了大财。
人送美号:陶朱公。
天下商人都把他当偶像,其实天下搞政治的,也得学学陶朱公。
后来唐代诗人汪遵写《五湖》诗赞扬范蠡说:“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范蠡临行前,曾写信给文仲,劝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不及时地功成身退,终有一天要被勾践杀害。
但文仲还傻乎乎地跟在勾践身边,毕竟功高震主,遭勾践忌恨,不久就找了个借口杀害了他。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老子主张功成身退,其实就是主张从险象环生、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回归平民生活,投身自然境界。
这种追求不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
儒家也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贡献。
国家政治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就退隐江湖。
孔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干脆出国移民了。
儒道两家的智慧启示我们,人生要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云卷云舒,张弛有致;该清醒的时清醒,该糊涂时候糊涂,该紧张时紧张,该放松时放松。
这样才有节奏、有韵味、有韧性、有生命力。
刚日读史柔日读经冯友兰先生曾经赠给李泽厚先生一副对联:上联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下联是:刚日读史,柔日读经。
下联的八个字取自曾国藩家书,但有所改动,曾国藩原来的对联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怒而写竹,喜而绘兰。
老子: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老子: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导读:水之所以接近“道”的表现,是因为它对“万物”都有利。
若是没有水分与湿气,万物如何生存与发展?并且,它对“众人”而言,流往低卑之处,不与人争,又从不排拒污浊。
能够如此照顾万物与人类的,不是很像“道”的作为吗?】哲学家善于使用比喻,目的是要描述那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传的真实本体。
老子的“道”就是典型的真实本体,可以称之为“究竟真实”,以区别于我们在现象界所见的相对真实之物。
简而言之,“道”作为根源,既不是万物也不是人类,但是对万物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用什么比喻来描写“道”呢?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八章)意即: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
水之所以接近“道”的表现,是因为它对“万物”都有利。
若是没有水分与湿气,万物如何生存与发展?并且,它对“众人”而言,流往低卑之处,不与人争,又从不排拒污浊。
能够如此照顾万物与人类的,不是很像“道”的作为吗?这个比喻充分彰显了老子的智慧,我们依此再引申说明:人如何向水学习?以及老子思想所闪现的吉光片羽如何启发了人们?1,向水学习“七善”在前面引述的一段话之后,老子接着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以上所说即是“水之七善”。
这七善都是对人而言的,也都是人可以学习的。
首先,“居善地”,人在选择居所时,要考虑安稳平静,就像水一样,总会流到可以停止与聚集的地方。
水不论处在任何环境,如碗中、杯中、井中、池中、湖中、海中,或任何低洼之处,都是同样的自在。
我们能够如此看待自己的处境,就会心平气和。
其次,“心善渊”,水汇聚为渊,深沉难测,我们的心思也要含蓄些,对任何问题设想得更长远、更周到。
再看,“与善仁”,只要与人交往,都须珍惜缘分,彼此尊重友爱,推广善良风气,就像水之利益众生。
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文化视野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郭星瑶 尚芸先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所述“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可以战胜刚强。
这种辩证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无论是为人处世,亦或是管理之法,都可以巧妙地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本文通过对这种辩证思想的浅要分析,用以体现出其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柔弱;刚强;老子;以柔克刚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389-03十年磨剑终成器,百炼成钢绕指柔。
柔弱胜刚强,是一种人生哲学,以柔克刚,是一种人生智慧,其中所蕴藏的意义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一、从水的特性来看水的特性和作用就是柔。
水看似柔弱,实则厚积薄发,它拥有着强大的能量。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所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强者,莫能胜焉。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林希逸注曰:水为至弱,而能攻坚强,世未有能胜之者。
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可以攻克最坚强的东西,万物都是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的。
老子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驰骋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看似柔弱的水可以穿过任何地方。
千金之堤,败于蚁穴之漏,是弱之胜强者,无以易于水也,因此老子才说“其无以易之”,柔弱能胜刚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它。
水让我们看到了“柔”能以小博大,就像中国功夫中的“太极”一样,太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它不是硬碰硬、实打实、争锋相对、鱼死网破的做法,而是避实击虚、以小胜大、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充分运用了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所谓:“柔弱无须沮丧,何妨奋发图强。
太极之道细思量,管叫后来居上。
凡事虚实明辨,言行柔曲温良。
学得流水几分长,大道恢恢通畅。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大致指出,水滋养万物,却从不和万物相争,它甘心情愿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说水是最接近道的。
老子智慧与为人处事之道 (一)
老子智慧与为人处事之道 (一)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撰写的《道德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书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一直在被后人探索研究。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道德经》,各自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智慧。
我们今天尝试从为人处事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看看老子的处事哲学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一、《道德经》主张以“柔弱处下”而处事,不争而善胜。
许多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在我们的教育中,争强好胜似乎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然而《道德经》却认为,真正成功的处事之路,不是争强好胜,而是柔弱处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道德经》中,老子通过论述人和万物生死的客观现象、客观规律为我们阐明了这个道理。
《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意思是说,人生下来就是柔弱的,死后就变得非常坚硬;万物草木在春天生长时很柔脆,秋天死后就变成枯黄。
这两句话揭示了动植物从生到死的一个客观现象、客观规律,即所有的动植物,在初生时和生长发育期都是十分柔弱的,生命力却十分旺盛,只有当死亡后才会变得坚硬。
《道德经》从这个客观现象、客观规律中启示人们来领悟强弱与生死的关系,《道德经》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意思是说,所以坚强的就是要死亡的,柔弱的就是生长的。
《道德经》从人和万物生死的客观现象、客观规律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客观真理,就是弱者生,强者死,越坚强越接近死亡,而柔弱的却是生长的,越柔弱则意味着生命力越强。
《道德经》还进一步用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器。
”意思是说,兵强的要打败仗,木强则只能作器皿。
结论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强大的走下坡路,柔弱的走上坡路。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兵强则不胜,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典型史实。
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当时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率兵南下,企图一举统一南方。
国学经典导论04-06老子的柔弱论和辩证法
4-6老子的柔弱论老子认为人的生命的最好的形态,就是经历了生命自然过程、完整的展现了大道赋予的生命内涵。
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心态,就是“守柔”、“守雌”的,行为处事,就是“不争”、“寡欲”、“谦下”、“无私”(无偏私)的。
在老子看来,人的生命要顺遂大道,莫过于守柔、守雌的生存方式。
“弱者道之用”,柔弱,看似无用,实质上最符合生命的本质。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七十六章)人活着身体是柔弱的,人死了身子是刚硬的,生物莫不是如此,因此,柔弱是生命力的标志,刚强,反倒是死亡的先兆。
观察自然万物,老子发现了柔弱胜刚强的表象。
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强的东西之中自由驰骋。
柔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要理解老子所谓的“柔弱”,最好的比喻是水。
老子把“水”当作“道”的意象。
老子认为水的秉性,也就是水之“德”(得),“渊兮似万物之宗”,可以完美的去形容老子所谓的形而上的“道”。
而水的秉性,就是柔弱。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水不仅柔弱,还停留在卑下之处,人们都不喜欢的地方,却最像“道”,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水因势赋性,随着外界环境而变方变圆,变冰变汽,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攻破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它,任何坚强的东西也不能改变水的本性,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以破堤,抽刀断水只是徒劳无功。
水为什么能“以柔克刚”?水能胜强、能胜刚,前提必须是有足够大的量——要么是空间上的巨量,如滔天巨浪可以掀翻海船,要么是时间上的巨量,如积十年之功滴穿一块石头,就好像道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一样。
看似无力柔至极点,却包含更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这种含蓄内敛的韧性,才是守柔守雌的重点。
老子还以婴儿来说明柔弱的力量,说婴儿“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jue鸟不搏。
老子《道德经》:有“柔弱”“不争”之德,就是有福气!
老子《道德经》:有“柔弱”“不争”之德,就是有福气!老子说:“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
“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
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生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
”(三十六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七十六章)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七十六章)老子从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
老子拿人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侯,就变成僵硬了。
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
从这两个例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这个结论蕴涵着“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
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
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坚强”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
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九章)才能外显,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这正如同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
这是人为的祸患。
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
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而永远不会吹折。
俗语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
”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
”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
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具有攻不破的特点,水中抽刀,无论费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
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
阐述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
阐述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认为,柔弱的力量常常比刚强的力量更具有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老子认为,自然界的运作体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例如,水流柔软,却能把坚硬的石头侵蚀成沙砾,使之变得崎岖不平。
这种柔软的力量虽然看似微弱,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在社会中,老子认为柔和的力量和谦逊的品质可以实现和平、平衡和和谐。
而过度的刚强和强制则会导致坏的后果。
因此,老子的教义强调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正义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他认为,作为领导者,应该采用柔和而好学、虚心谦逊的态度来带领人民,并通过自我约束、慷慨解囊和以身作则来统治人民。
这样,他们可以发挥最大的领导潜力,维持秩序并减少矛盾和冲突。
总之,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强调了不要过度依赖暴力和武力,而是重视柔和与和谐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和人类命运的平衡。
修道者处世之态度:柔弱不争知足寡欲
修道者处世之态度:柔弱不争知足寡欲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
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
所以“道”以柔弱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的精神实质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
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垂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
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
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
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2.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
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
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无为不争顺乎自然而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
所谓“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
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
上善若水勿自恃自矜《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
从来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
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摘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充满着思辨哲理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社会观念,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
尼采如是此书赞扬此书:“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鲁迅也有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的高度评价。
如今看来,老子“道”的理论以及“无为”、“自然”的思想历久弥新。
本文将通过对由“无为”、“自然”衍生出的“柔弱”、“不争”以及“处下”等观念进行论述。
关键词:柔弱 不争 处下从“柔弱”、“不争”意思入手“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
“柔弱”意为软弱、柔软。
道教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1]“争”字本意:彼此竞引物也[2],就是相互撕拉事物。
“争夺”、“争取”、“争抢”等词都是源于此义项,并由此抽象引申出“争强”、“争胜”等词汇。
所以,所谓“不争”,可以理解为自然无为,不争名夺利。
圣人之“处下”与“不争”《老子》先后在第七章和第六十六章分别提及“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认为圣人如果想成为百姓所拥戴的君王,他们必须会谦虚卑下,如果想居于百姓之先,必须会后已而先人;能够以谦下的态度,不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能适当地为别人着想一下,这样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生存留有发展的空间。
第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样圣人处民之上,管理百姓,百姓的负担不会重,也不会受到伤害,“故能成其私”。
“处下”是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保存实力的状态,目的在于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静观其变,等待恰当的时机,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待到准备充分,时机成熟之时再采取行动,从而后发制人,得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老子在第二十二章表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可见老子极力反对那些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人,认为他们这样恃才傲物、居功自傲、锋芒毕露、自我膨胀,忘乎所以都会自种祸根,自受其害。
所以,二十四章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相呼应,这深刻地指出了自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是不会通晓事物而自明的,自我夸耀有功的人是会丧失其功劳的,总是自高自大的人因为骄傲而导致落后,所以不会长久的。
相反,圣人往往会选择低调谦下的处世态度默默无闻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深知,过早地暴露实力,必将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由此而生,无疑给自己的生活平添了些许压力,将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是典型违背“自然”的现象。
因此,“不争”是化解这些矛盾,顺其自然的最佳选择。
水之“柔弱”与“不争”《老子》第八章开篇强调“上善若水。
”老子之所以给予水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世间至柔之物,《老子》第七十八章中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因其至柔,所以攻克坚强东西的力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它。
姑且放下大江大河不谈,单说“水滴石穿”,水的“柔弱”不是懦弱无能,而是坚忍不拔,这是任何利器无法比拟的,要知道,任何利器都会变钝,而水则不然。
在此,我们可以重新理解“柔弱”一词的概念,应为“坚韧”。
老子在第四十三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即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
这里老子所言“至柔”之物,也是指水。
水,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但却能随方就圆而不争胜好强,是谓“不争”也。
值得指出的是,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并非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
《老子》第八章补充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意指“对待个人地位上,避高趋下,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地位卑低;心境,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交,善于友好、仁爱而不求报答;说话,善于恪守信用;执政,善于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善于发挥能力并圆融;行动,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机、合乎时宜。
”[3]这种“水”的“柔弱”和“不争”的处世之道在今天看来历久弥新。
“处下”“不争”与“绝巧”、“弃智”“绝巧”、“弃智”二词源于《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意思是,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绝和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和抛弃敲诈私立,盗贼就不会存在了。
这里是老子对儒家思想的抨击,同时突出了“处下”和“不争”的深层内涵。
老子认为,儒家的圣智、仁义、巧利,是统治者扰民的“有为”,是欺骗百姓的“文饰”,是搜刮民利、六亲不和、产生盗贼的起因,是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社会混乱的根源,应该坚决杜绝和抛弃。
[4]拥有超常的智慧和大量的财富,是人所欣羡的事,起码不被人讨厌。
但老子是最善于从根底处发问的人,所以他提出要弃绝这些东西。
当然,他深悉做到这一切的艰难,以及为了做到这一些,人们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以及争上产生的后果。
但既然它们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有这些东西盛行更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世道。
所以“处下”“不争”必须“绝巧”、“弃智”。
在老子看来,一个清明的世道应该是不争不贪的,一个清明的君子也是同样。
而且在行此原则的时候,他全然基于内心的德性,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上古时代,人们大抵如此。
但后来智慧出,大伪起,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了满足一己的欲望,获得更多的利益,许多人开始朝邪路上开发,往诈伪上用力,于是天下不再太平。
[5]所以,“绝巧”、“弃智”正是“处下”“不争”的极好表现,韬光养晦,低调处世不正是现实中真正的大智慧吗?我的异议老子通过水的特性来揭示“柔弱”可以胜“刚强”,突出了水是“上善”的。
但是,只有水,却难为世间万物,因此,我认为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柔弱”、“不争”确是一种智者的策略,是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然而我个人认为它却并不是万能的。
试想世间万物若都是以“水”这种柔弱状态存在的话会怎样呢?我们可以从“自然”当中分析,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液态的水在宇宙当中的存在跟其他固态物质相比不知差了多少个数量级,用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原理也不难得出,固态物质,即“刚强”“争上”也是要存在的而且是必须存在的。
反观人类社会的任何一次重大发展,都不是因“柔弱”抑或“不争”来实现的,相反,却是“刚强”“争上”却促成了它们。
或许人类的发展就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按照“柔弱”、“不争”的思想看,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生活才是所谓人类的“上善”状态。
由此观之,老子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我们知道,老子鉴于春秋末年政风社情抢先贪夺、争雄竞强,故主张处下而不争。
当然老子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给统治阶级以启示,侯王雄踞众人之上,尊显荣贵之至,而在老子看来,侯王们更应该做到处下不争,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且处下不争也有其策略意义,即以不争为争、“不争而善胜”。
[6]所以,我觉得老子的哲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看,是近乎完美的理论,然而却不能完全契合当下的人类社会。
我的不解不解之一:老子中“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告诉我们圣人治理天下,要让百姓应填饱肚子,正是满足了百姓的食欲。
我们由此可以联想到,人类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我认为,所谓与生俱来就是一种“自然”。
既然“不争”的本质是自然而无为,却又要求人们无知无欲,这不是与上述满足人们基本欲望的“自然”矛盾吗?不解之二:老子让人们“柔弱”、“处下”、“不争”从而营造一个“自然”的社会,那么人类社会本真的“自然”真的是所有人都怀着这样一种处世的心态,相互谦让,不为出头之事,无视自己内心的欲望而过活吗?我们知道动物世界可不是这幅景象,人类如果还属于动物的话,即使比其他动物高级些,这样的社会未免也显得太不“自然”了吧。
结语老子的思想之深邃,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不争”“柔弱”“处下”等思想至今仍启示着后世。
能够不贪图一己私利,放弃急功近利之心,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坚守本真,知足寡欲,对于处在当下物质条件异常丰富的今天的人们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不仅是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都应认真体悟并践行这种思想,它的伟大价值无疑将对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1]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7[2] 汪涌豪,《老子一百句》[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5[3] 饶尚宽,《老子》[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09[4]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8-12[5] 周高德,《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J] 中国宗教,2005(4)描述[←1][]源自百度百科[←2][]《说文解字》之“争”字释义[←3][]源自《中国宗教》2005年第四期《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周高德[←4][]源自《老子》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6页[←5][]源自《老子一百句》汪涌豪著第三部分反智的哲人(1)[←6][]源自《老子评传》陈鼓应、白奚著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