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作 品仍令 老一辈 观众 记忆犹 新 ,比如 《 地 道 战》 《 地 雷战》
等。
改 革开放 后 , 随着 《 血 战台 儿庄 》 的登 台 , 国军抗 战 的
正面形 象 开始 逐渐 切入 观 众生 活 , 近两 年 还有 电视 剧《中
为一种 简便 易行 的驱 动 力量 , 突破常 识逻辑 便 只是 时间 问
俨然成 了抗 日剧 的核 心要求 , 像《 红色 娘子 军》 还被 改编 为
芭蕾舞 剧。应该 说 , 这 个 时期 的绝大 多数抗 战剧 虽然不 乏 过于偏 重主旋律 的宣传色 彩 . 人物 尤其 是反 面人物 过于 脸 谱化 , 但也 不 乏尊 重观 众感 受 的优 秀 之作 , 直 到今 天许 多
时下 . 引发观 众 大倒 胃口 的抗 日“ 神剧” 之所 以迭 出 , 已经 不再像 是纯粹 的光 影艺 术问题 , 更像 是仅供 公众 茶余 饭后争 相谈论 的一个扭 曲笑柄。那些令 人匪夷所 思的弱智 桥段 , 原 本就违背 了常识 。但问题恰 恰是 , 这些违 背常识 的 抗 日剧为什 么就 能一再 登堂 入室 . 且愈 演愈烈 ?抗 日剧 到 底是 如何逐步异 化为 “ 神剧 ” 的呢? 不妨 看看现 在的 电视 台 。说黄金 时段每个 台都在放抗
题 。比如 , 互联 网 曾披 露 了 电视剧 《 箭在 弦上》 中有这 么一
个桥 段 : 一位 抗 日女英 雄 在被 一 帮 日伪 兵 轮奸 后 , 小 宇 宙 顿时爆 发 , 一跃 而起 , 居然利 用不知 哪来 的神 箭 , 抢在 日伪 兵扣 动扳机 前 . 将 二十余 名壮汉 全部 射杀 。类似 匪夷 所思 的作 品无 需一一枚 举 。可 以肯定 , 这 些作 品 既不可 能在 艺 术 上 留下可 圈可 点之 处 .更 不会 给观 众 带来 任何 精 神 享 受. 唯一 能够 留下的是竞相 攀比恶俗 的笑柄 。
抗日神剧传播的错误价值观
烈 纪念 园内的照相 摊使用 日本侵
华 时的“ 鬼子” 装束招揽生意 , 一 些 青少 年 纷 纷 掏 钱 过 一 把 “ 鬼子 ” 瘾, 要“ 享受” 一下作 为“ 鬼子” 可 以 作
豳懿 翻露
威作 福 的 乐趣 。 据凤 凰 网 2 0 1 1 年7 月3 0 日报 导 ,黄 山市 黄 山 区 谭 家 为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比 如 , 它 把 日本
飞 机 ,这 与 大 刀 长 矛 对 洋 枪 火 炮
战 的 试 金 石 。令 人 遗 憾 的是 , 这 样
一
日题 材的 电视 剧进行 整治 ,各 卫
视 被 要 求 对 电 视 剧 黄 金 档 已 安 排
段 历 史 在 大 量抗 E l 题 材 的 电 视
剧 里 却 演 化 成 了 毫 无 历 史 真 实 和
播 的 错 误 价值 观 。 关键词 : 抗 日神 剧 价 值 观 历 史
国家 广 电 总 局 下 令 对 有 关 抗
均 下来 一个 月 “ 死” 了 四五百 次 。 这 样 胡 编 瞎 拍 的抗 I t 神剧 引起观 众 反感 , 自在 情 理之 中 。 八 年 抗 战 ,我 们 先 辈 高 唱 着 “ 大 刀 向鬼子 们 的头 上砍 去 ” , 用 劣质武器对 抗着 装备先进 的侵略 者 。他 们 手 里 拿 的 是 “ 汉 阳造 ” 、 “ 中正式 ” ,对 抗 日本 的 装 甲车 和
兵 面 对 一 大 群 手 持 机 枪 的 日本 士 兵 跳 跃 腾 挪 ,迎 着 枪 林 弹 雨 硬 是
没 有 什 么 质 的 区 别 。武 器 的 代 差 , 决 定 了抗 战 是 一 场 持 久 战 。抗 战 初 ,国民党正规 军往往 要用数倍 甚 至 十 数 倍 的兵 力 才 能 勉 强 与 日 本 侵 略 军 对 阵 。淞 沪 会 战 、 太 原会 战、 徐 州会 战 、 武汉 会 战 , 国 民 党 军 队损 失 惨 重 , 节 节 败 退 。共 产 党
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批判性分析
目录绪论1.研究意义与内容1.1论文的研究意义1.2论文的研究内容2 抗日剧的概述2.1抗日剧的简述及神剧的出现2.2 抗日神剧的现状2.3抗日神剧风靡的原因2.3.1创作者个人的选择2.3.2 媒体的推波助澜2.3.3社会环境的影响3 抗日神剧神在何处3.1故事情节杂糅,言情成主导3.2抗日英雄浓厚的传奇色彩3.3 英雄多有草寇气息3.4抗日变成武侠3.5偶像色彩浓厚3.6差距极大的双方形象3.7故事娱乐化4 抗日神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 抗日神剧产生的不良影响4.2 抗日题材电视剧该何去何从致谢参考文献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批判性分析【摘要】:抗日题材电视剧以讴歌英雄人物为主题,一直以来作为严肃题材电视剧不乏优秀作品,力图通过佳作精品折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但是近年来抗日剧扎堆荧屏,并且呈现出的言情化、偶像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文章在探析抗日剧热播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抗日剧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抗日剧、热播、内容、分析绪论随着观众审美和需求的多样性,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争相搬上电视荧屏。
抗日剧便是其中异常火热不得不说的一类。
抗日电视剧是以抵抗日军侵略为题材的电视剧,主要反映抗击日军的史实并反映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
优秀的抗日剧可以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历史,然而近来荧屏上真实描写抗日史实的抗日剧正遭受着着抗日神剧的严重冲击,出现了诸多的抗日神剧,着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人深思。
1.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1.1 论文的研究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已经更多的从纸质文字转向了电视和网络,而中国电视的受众主体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一般知识水准的普通百姓,电视剧成为最大众的电视节目。
作为展现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抗争精神的抗日战争,一直是我国影视剧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红色资源。
然而,近来电视荧屏却充斥着“抗日神剧”的身影,盲目跟风、模仿泛滥、制作水平低下、歪曲历史等问题突出优秀的抗日剧。
抗日神剧带给我们的的思考
蔓必然伴 随精 神 反 思 能 力 的衰 减 ,
辛 力 的 神 经错 乱 。
思 考之三
副、导演 、制 片人 的 艺术 追 求和 职
必要 重提 和规 范。 面对 当前影 视
一
I
I ~ 谈天说地
— — 一
一
佩圄圈
萤
江眄南丰
能 用原始脆 弱的 弓箭拦截极 速飞驰 的子 弹 , 甚至 可 与 国 爱 巨
关枪 还 厉 者导弹媲 美。原始 冷兵 器 “ 倒 刺 ” 比 日本 军 的机
,
飞d
去 了又可飞回 来再使 用 ,机 关机 还 需填 装子 弹 … 这
…
素 本- r  ̄ .
武侠 影视 中才能见到 ,现 在居 然在 一统 荧屏 的 “ 打鬼子居 U ’中层 d
不穷。如 果偶 尔恶搞 一二 次 “ 举起 手 来”还 可 以 理 解 为 娱 放 松 张的情 绪 ,缓解 压力 。但从 2 0 0 3年 《 举起手 来 》
多 年 ,抗 日神 剧 充 斥 整 个 影 视 界 或 至 少 占据 了半
战 争的血腥 ,西藏人 民保 卫 家 乡的英 勇顽 强和壮 怀激烈 、视 死
的 英雄 气概 ,还 把 镜 头 对 准 文 明 形 态 的 差 异 ,把 影 片 的 主 题 上
文 化反 思的 高度 。
《 紫 日》通过讲 三 个不 同 国家人 的故 事 ,细 ( 动乱 )点燃 。整 个作 品没有
品 的认 识 、教 化 、 审 美 、娱 乐的 功 能得 以
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
抗日神剧
7、手榴弹打飞机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 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 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 度来作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 天方夜谭。
8、包子雷!这是201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 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只看第一集,观众就 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包子,咬一口, 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9、逆天车技!第一幕中,主角将自行车骑出直升机的 效果,旱地拔葱式直接起飞,顺便搬动火车的道闸,同 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在另一幕中,主角以自行车为武 器轻松制敌;还有一幕是主角在自行车的帮助下逃过追 兵,并飞越铁轨,直接辗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抗日剧成了神剧有哪些影响
1、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价值观与民 族认同感,甚至有一些国人会因厌而生 恨,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赔了夫人又 折兵! 2、抗日神剧大多没有什么逻辑思维, 受众大多以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 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 ,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 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抗日剧成了神剧?
李博 TCJT080班
近年来抗日剧泛滥成灾,其中的 英雄都会神化,能徒手撕鬼子,又能 手榴弹炸中空中飞机,以一敌几十的 场面司空见惯。实话说,抗战剧脑残 场面太多,有的甚至让人忍无可忍。
1、手撕鬼子,不堪一击。电视上中国人杀日本 人和砍瓜切菜一样,以一敌百。就这样中国还 打了8年死了上千万人,那日本人得死多少啊。
3、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 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 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 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 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 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4、严重影响中国的此作 为否认历史的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 6、不利于传播健康营养的影视文化, 抗日神剧本质是充满糟粕腐朽元素的作 品,有损影视产业的阳光发展。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韩松【摘要】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期刊名称】《视听界》【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评价体系;抗日;电视剧;神话;历史局限;戏剧类型;“神”;生物学【作者】韩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
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
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
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
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
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
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
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
自欺欺人的“抗日神剧”帮日本大忙
自欺欺人的“抗日神剧”帮日本大忙彭玉宇抗日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因有“裤裆藏雷”等雷人情节,剧中的松下裤带子“翔嫂”葛天成了舆论热词,网友纷纷痛批该剧太过色情低俗,广电总局对此剧予以“禁播”处罚;电视制片协会也对该剧给予通报批评,直指该剧部分画面和情节低俗,影响恶劣。
近年来,手撕鬼子、弹弓歼敌、裤裆掏手榴弹……等不着调情节的影视剧被称为“抗日神剧”,贬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类影视剧却在人们不断吐槽中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大有充斥荧屏的趋势,剧情几乎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地步。
“手撕鬼子”的武林高手流星一般划过不见了,也许拎着自己头发上天去了;用弹弓打鬼子的人也不知所踪,这回从裤裆里掏手榴弹的女演员却被人记住了,不过,让人记住的不见得是她裤裆里有东西,而是因为她是“翔嫂”。
这是题外话,过多追究翔嫂实在没多大意思,就算翔嫂不掏别的什么嫂也会从裤裆里东西,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杆枪也没准,譬如三八大盖啥的。
不要说这是调侃,其实以女性裤裆长度手榴弹也是藏不下的,既然可以藏枚手榴弹,再想像发挥一下,藏下点其他长东西也是可以的。
但这个跟抗日无关,只跟金钱有关。
在理智社会,如此神剧怎么说也不可能会成为主流,但令人不解的是,它们既不为主流所容,亦不被舆论看好,甚至引来诸多口诛笔伐,名声并不好,可为何非但未能有所收敛,反而奇葩迭出呢?因为市场有需求,说白了就是有人看。
在近代史的百余年时间中,日本以一个小岛国却屡屡对泱泱中华极尽残酷恶毒之手段进行抢掠和杀戮,拜其所赐,中国国土面积也缩水了许多,每一块陆上领土被掠,几乎都跟日本人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而钓鱼岛及其水域等中国固有领土领海至今还被日本死乞白赖地占着,大有拐的就当买的赖皮劲儿。
再往前说,琉球群岛作为中国附属国也有很长的历史,被日本占领后竟然堂而皇之并入其版图,琉球人民至今还对日本的吞并耿耿于怀。
也许正是有此甜头在先,偷惯了嘴的日本现在又紧紧咬着钓鱼岛不放……仅二战期间,由于日本的侵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三千五百万人口的伤亡,财物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
“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作者:孙均桥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3年第07期去年以来,“抗日神剧”这个词突然走火,这个词主要是用来指称那些不顾历史事实,过度娱乐化抗战史,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加些夸张、魔幻情节和恋爱、偶像等元素的抗战题材剧。
盘点这类神剧,我们可以看出其流行的背后是商业资本和过度娱乐的文化市场共同合谋的结果,观众所诟病的种种情节,在曾经流行的谍战、宫斗、穿越等几大类型剧中都存在过。
以前的抗日剧怎么拍?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1日,当年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此剧讲述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
此后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中,电视剧数目寥寥,而关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
引起大家关注并掀起收视热潮的第一部抗日电视剧是上映于1984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共13集,在早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量少的情况下,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在如今看来都堪称一流,与现在大部分抗日剧都在横店影视城里拍摄不同的是,这部剧99%的外景都是在哈尔滨拍的。
据说,1983年底,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在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前4集的样片后说:“今年不搞晚会了,就播《夜幕下的哈尔滨》!”1984年元旦之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播出,立即引得观众好评。
同样称为经典抗战题材剧的是上映于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40周年。
《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剧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一时成为社会的中心话题,这部电视剧拍摄极力追求那种京味,在艺术处理上,编、导、演、摄、录、美、光、服、化、道追求的是老舍先生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中国传统的、浓烈的地方特色,即北京味。
该剧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也因旋律优美、词意深遠而随之走红。
这两部抗日电视剧的走俏,使电视剧制作方发现了抗日题材电视剧这个富矿。
之后,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这其中,有展示伪满洲历史的,如《末代皇帝》(1988年),有再现中日甲午海战历史的电视剧《北洋水师》(1994年)。
扒一扒抗日神剧的各种阴暗心理
扒一扒抗日神剧的各种阴暗心理有时我纳闷,抗日神剧的剧情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剧情不靠谱,丑化对手就是美化自己了吗?那我们和不尊重历史篡改教科书的日本韩国,有什么区别,这样大张旗鼓地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糊弄国人,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即便骂声一片,还有导演去拍,去神化。
因为影视剧审核严格,但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容易通过,国家也支持这个。
常看电视剧的人不过脑子,只要有得看就行,有颜值就行。
村里的大妈都知道抗日神剧没得看,每天打开电视,在电视剧时间都是抗战片,不看不行。
看来电视台和导演是站在一边的。
事实上那些导演和编剧,都是十分聪明、极度狡猾的人,这些人多少都读过点书,他们之所以敢不断地拍,原因其实有多个:1、因为曾经打不过人家,所以只好在影视剧里面丑化人家,求得心理安慰,这是一种弱者心态,是一种怨妇心理,是一种阿q式的无能,是一种深层次的自卑,这种人不敢直接面对敌人的强大与先进,也知道自己永远强不过人家,所以索性丑化敌人,闭上自己的眼睛,我管你多强大多先进,总之我不看、不知道、不学习,不超越。
2、导演和编剧们根本不敢在影视作品中哪怕稍微”美化”一下侵略者,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一顶”历史虚无主义”的大帽子,然后把你的片子给枪毙了,通不过,这样的话,剧组的巨大投资就泡汤了,怎样确保投资安全呢?丑化鬼子,越是丑化鬼子,就越是政治正确,越是丑化鬼子,自己就越安全。
3、导演和编剧们都知道,在中国收看抗日神剧的观众,都是些唱《爱情买卖》、跳广场舞、穿西裤配运动鞋、头皮耳垢眼屎鼻毛外露、读《知音》和《故事会》的low人,这个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求真实,只求发泄。
你的文化产品必须要迎合这群人的口味,你才能挣到钱。
而且这个人群的数量是以亿为单位的,谁违背他们的口味,谁就是和钱作对。
导演编剧们聪明得很,挣钱远比功德重要,我不挣有人挣。
所以当这群观众从《爱情买卖》的mtv切换到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画面,他们当然条件反射地叫好,他们当然不会意识到:丑化自己的敌人,事实上就是丑化自己的先烈,因为我们有一百多万的抗日将士,死在这群窝囊废的日本鬼子手上,既然是死在窝囊废手上,那么当然更是窝囊废。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作者:贺纪乐来源:《声屏世界》2015年第09期摘要:抗战类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
而一些抗战剧中荒诞的剧情、台词、人物形象却成为众多网民调侃和专家学者批评的对象,尤其是这种通过解构历史,设置生命游戏,对抗日战争历史武侠化、言情化、色情化,进而达到消费娱乐的目的更值得思考。
“抗日神剧”的涌现尤其深层次的环境因素,其中呈现出的历史观建构更值得我们反思,进而引发我们对待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所应有的立场和态度的思考。
关键词:抗战剧剧情抗战历史人文情怀“抗日神剧”并非单指某部抗战类影视作品,而是指在故事情节中出现演员台词、道具场景与史实严重不符,情节过分夸张甚至过分血腥、色情的镜头的一类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
自2011年至今的抗战类题材影视作品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一大比例,但质量参差不齐,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频频出现,因此被网民称为“抗日神剧”。
剧中敌人被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
当前人们把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年轻一代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这场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下表列举了近五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日神剧”:“抗日神剧”中荒诞剧情的产制因素(一)商业运作模式决定抗战类影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取向。
票房和收视率一直以来作为影视类文化产品创作成功与否、影响力大小的衡量标准,追求收视率成为影视创作的首要目标。
同时,影视产品市场融资需求旺盛,使得投资影视剧创作和推广的资金支持更易得到保障。
“抗日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影视创作中,少数“抗日神剧”的投资编创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毫无原则地在抗战剧的框架下植入各种所谓“看点”“雷点”和“槽点”,甚至不惜进行“自黑式营销”,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扩大观众基数、获得更高收视率的效果。
①抗战题材类影视剧由于取材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描述战争场面成为主要情节,残酷激烈成为不可回避的基调。
雷人的“抗日神剧”为何屡禁不绝
雷人的“抗日神剧”为何屡禁不绝作者: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7年第03期光明日报刊登刘巽达的文章说,我辈年少时,对《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名片很是迷恋,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所以看到《地雷战》要拍成电视剧,不禁充满期待,尤其是看到一则隆重推荐的网评曰:“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
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然而等到它出笼后,竟诧异地发现,抗日名片转眼间演变成“抗日神剧”,不但没能“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反而让他们“体味抗战的容易”;不但没能“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还让人“感受主创愚蠢的轻浮”。
《地雷战》中,男主要复仇救人打鬼子,村民急忙搬出了自家土炮,这土炮非同小可,乃是祖传的,一下子就发挥了巨大威力,把鬼子纷纷炸翻。
但没打出几炮,炮架就塌了。
这时,男主费力抬起土炮,扛在自己肩上,虽然被提醒“这玩意儿能震死人”,但他依然一脸坚毅,无所畏惧,一炮之后,男主也只是晕了过去……这个“用生命打炮”的镜头,被网友纷纷吐槽,认为简直是不顾常识逞英雄。
其实这样的桥段屡见不鲜,其它“抗日神剧”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像著名的“手撕鬼子”“化骨绵掌”“弹弓击穿鬼子身体”“一箭射穿三个鬼子”“石头砸落飞机”等离奇剧情在不同的神剧中不断上演,可谓“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尤其是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中“裤裆藏雷”的情节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银妹”去探望被日本人关押的爱人“大棒”,两人旁若无人地缠绵过后,她竟从裤裆摸出一枚手榴弹,然后高唱“再爽一次”的自由赞歌,拉弹自杀。
如此匪夷所思的荒诞剧情,赚眼球则赚眼球矣,但由于缺乏常识性知识支撑,非但没有增加艺术感染力,反而被广大观众所诟病。
对于不断出现的“抗日神剧”,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段严肃的历史,会被这样“戏说”和糟蹋?抗日战争是一场无比艰辛、旷日持久的恶战,为什么神剧中却把鬼子描写得如此弱智和无能?这样岂不是佐证了抗日的容易?丑化鬼子就能突出我们的神勇吗?稍微懂得一点艺术规律的人都该明白,当一部电视剧以正剧和历史剧的面目出现时,它的情节和细节必须经得起推敲,如果其间充斥着离奇荒诞,其价值就会遁于无形。
从源头上堵住“抗日神剧”心得体会
从源头上堵住“抗日神剧”心得体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最近两天,一部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引发媒体和大家的关注,剧中翔嫂葛天扮演的“银妹”去看望被日军关押折磨的爱人,让爱人先摸自己的胸,然后再摸向裤裆,从裤裆里抽出一个手榴弹,两人准备与监狱同归于尽。
“裤裆藏弹”情节,把抗日神剧的“神性”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手撕鬼子”、“枪打飞机”到“裸体敬礼”、“裤裆藏弹”,抗日神剧在颠覆和扭曲历史方面的负面影响不能小觑,对于这些抗日神剧应该亮“红牌”了。
在编造历史方面、在粗制滥造方面、在蔑视常识方面、在制造荒谬方面,抗日神剧都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仅由出现在媒体上的抗日神剧截图中显示的台词看,抗日神剧很容易导致年轻人对历史的认知偏差和错误理解。
过多地神化只会使得年轻人产生自傲、自大的心理,不能领会抗战真正残酷的一面,更不能真正认识历史真相,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
难怪有的年轻人看过此类抗日神剧后调侃说:“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
”去年,广电总局曾下发文件,要求各卫视“播出反法西斯题材电视剧”。
这么多的抗日神剧如“雨后春笋”般上映,并形成了娱乐化、弱智化的潮流,则与监督审查部门的失职直接相关。
应当对不尊重基本史实和明显违背常理的抗日剧严格把关,对已播出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抗日剧采取暂停播放、限期整改的措施进行补救,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杜绝低劣抗日神剧的产生。
参加过抗战的人仍有健在者。
当战争亲历者看到今天的抗日神剧,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
抗日题材绝不该被如此荒诞化、妖魔化,原本严肃庄重的题材绝不该沦为笑柄。
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态度。
抗日剧应该尊重历史,向观众展现和传递革命先烈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培养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公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勿让历史真实失真——从抗日经典叙事到饱受争议的抗日神剧
画卷 ,为我 们 的影视 创作 提供 了源源 不 哈尔 滨 》讲 述 了九 一八 事变 后 ,以 中学 抗 日影视 “ 旋风” 一刮起来便一发不可 收。 断的 素材 。抗 战影像 的主流 是温 暖 的 , 像 战 时不 分 “ 门户 之见 ” 的统一 战线 ; 是滚 烫的 ,如爱国志士结成 的同仇敌忾 ; 躯赴 国难 的生死豪 情。
出 了几 条 原 则 。
关键 词 :历史 ;经典叙事 ;抗 日神剧 ;纠 治
据 。《 董存瑞 》《 平原游击队 》 强烈 的思 想碰 撞 、不 同人 物 完全 背离 的 抗 战 题材 电视 剧伴 随 着我 国 电视事 题材作 品 占 业新 生 、茁壮 而 不断 成长 ,并 长期 在各 来反 复重播 的 《 亮剑 》 《 雪豹 》 等作 品 ,
更 是深 受 观众喜 爱 ,并 激 了国人 的爱
《 上 甘岭 》 《 地雷战》 《 地 道 战 》等一 人生走 向。该剧 以一 个 四代 同堂家 族 的
陆续 出现 在影 坛上 。这些 影 片 中塑造 了 笼罩 下整 个 时代整 座城 的风云 变迁 ,具
一
大 电视 频道 占据 一席 之 地。尤其 是 近年 批 表 现抗 战胜 利 、歌 颂抗 战英 雄 的影 片 内部 矛盾 冲 突和坎 坷变 化 ,折射 了 战乱 系列英 雄人 物形 象 , 如董存 瑞 、 李 向阳、 有浓郁 的地域 色彩 、深 刻 的思想性 和 独
年的 《 围城 》等 电视 剧纷 纷 出炉 ,都直 具有 强烈的警 示教育作用 。
不 同职 业群 体 的人们 在动 荡 时局 中挣扎 接或 间接地 表 现 了抗 日历史 ,均取 得 了 2 躁动 ・ 迷失 :抗 日神剧的横空 出世 抗争 的故事 ,成为 中国早期 电影 的经 典 良好 的反 响。 电视剧 《四世 同堂 》改编 然 而 ,抗 日剧 创作 的快 速 繁盛 也带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
声屏世界热播冷评文艺直通车“抗日神剧”并非单指某部抗战类影视作品,而是指在故事情节中出现演员台词、道具场景与史实严重不符,情节过分夸张甚至过分血腥、色情的镜头的一类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
自2011年至今的抗战类题材影视作品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一大比例,但质量参差不齐,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频频出现,因此被网民称为“抗日神剧”。
剧中敌人被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
当前人们把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年轻一代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这场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下表列举了近五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日神剧”:“抗日神剧”中荒诞剧情的产制因素(一)商业运作模式决定抗战类影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取向。
票房和收视率一直以来作为影视类文化产品创作成功与否、影响力大小的衡量标准,追求收视率成为影视创作的首要目标。
同时,影视产品市场融资需求旺盛,使得投资影视剧创作和推广的资金支持更易得到保障。
“抗日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影视创作中,少数“抗日神剧”的投资编创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毫无原则地在抗战剧的框架下植入各种所谓“看点”“雷点”和“槽点”,甚至不惜进行“自黑式营销”,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扩大观众基数、获得更高收视率的效果。
①抗战题材类影视剧由于取材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描述战争场面成为主要情节,残酷激烈成为不可回避的基调。
在娱乐化浪潮中,传媒产品意在设计武侠、青春偶像、爱情等元素加入其中,营造娱乐、酷帅的气氛,以此博取观众的眼球,增加收视率,获得巨额广告费,进而实现“造星”“创收”的目的,达到影视产品创作的经济效益。
(二)“抗日神剧”体现现代人的情感宣泄方式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抗日神剧”之所以异常火热,归根到底是观众的收视需求。
据统计,江苏卫视2012年黄金档共播出20部电视剧,其中抗日类占50%,黄金“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贺纪乐摘要:抗战类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
手撕鬼子抗日神剧
手撕鬼子抗日神剧
不应以恶搞,雷人的片段来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不要给少年留下有失偏颇的历史观念。
拍这种电视剧,污辱大家的智商也就算了,你可以选择不看,但有一事真的不能忍:侵华日军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创伤,我们的先辈们救国救亡、艰难奋战的光辉历史是全民族共有的宝贵财富,不容许一次又一次对它进行恶意消费和亵渎。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打倒日本侵略者,无论是军是民,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
抗日战争能取得胜利,有太多的英雄值得永世讴歌与宣扬,但抗日战争打得如此艰难,部分国人的奴性思维和国家意识淡薄也值得永久反思与批判。
不讲清楚这些真实怎能解释为何中国会被一个弹丸小国打得满地找牙,不讲清楚这些真实无法让人体会到先烈们牺牲奉献的伟大与荣耀,也无法让人真正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关心国防。
拍什么剧虽是个人自由,但它毕竟占用了诸多的公共资源,就像大家都同意即使是娱乐明星也需要承担比普通人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样,影视作为塑造国家文化和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从业者自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负责影视监督管理的部门,任由这些烂片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本身就很不负责任。
如果说过去,丑化日本人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还可以让人理解,今天的中国早已非比昔日,今天的日本也只有极力抱着美国的大腿才能感受些许的安全,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将强未强的关键阶段,周边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战争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更需要我们冷静地对待与分析过去,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还给大众一个真实的历史。
17。
05-212【精品推荐】抗日“神剧”频现荧屏,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
【精品推荐】抗日“神剧”频现荧屏,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一院汪益艳推荐,2015年6月25日)—1—推荐理由:现在我们的国产剧已经出现了许多的老梗,在这些老梗的背后体现着无新意,不断重复的情节。
近年来抗日剧打着民族情怀,却也是出现众多叫人诟病的东西,那么专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让我们来看看。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
近年来,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感情?盘点这些年来出现的抗日“神剧”,很黄很暴力很脑残成为关键词,道具舞美化妆表演之粗劣令其“雪上加霜”。
剧中的主角纷纷跳出生理学、物理学原理的束缚,种种表现犹如“跳大神”。
《抗日奇侠》中,铁掌杜大鹏一拳洞穿“鬼子”腹部;《箭在弦上》中,女运动员被奸污后瞬间射死数十日伪军;《一起打鬼子》更是惊现“裤裆中掏出一枚手榴弹”的离奇情节……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反映观众好恶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作方向,多部带有“手撕鬼子”等夸张雷人情节的抗日剧持续热播,也促使更多拍摄者投入其中。
据统计,近年来抗日题材剧占到横店剧组的一半以上,一位职业“鬼子”演员吐槽,曾“一天内在不同剧组被打死8次”。
《箭在弦上》虽曾被质疑“弓箭如何打败子弹”,却并未影响其“卖座”。
据了解《箭在弦上》已跻身电视剧10亿元俱乐部,—2—并曾创下全国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第四的成绩。
抗日“神剧”叫座不叫好,原因为何?记者调查发现,有人认为港台导演集体“北上”执导抗日剧,把抗日剧直接拍成武侠剧、言情剧;有人批评编剧智力低下;有人分析,根本原因是我国电视剧生产机制扭曲,电视剧为追求收视率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低俗口味,比雷、比俗、比变态。
抗日剧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导演金韬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抗日剧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宣泄心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剧坦言,很多抗日剧实则是披着抗战外衣的刑侦、涉案、武侠剧,甚至增加色情、暴力卖点。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
“ 抗 日神剧 ” 并非 单指某 部抗 战类 影视作 品 , 而是 指 在故事 情节 中 出现
演员 台词 、 道具 场景 与史 实严重 不符 , 情节过 分夸 张甚 至过分 血腥 、 色情 的 镜 头 的一类 抗战 题材 的影视 作 品。 自 2 0 1 1年至今 的抗 战类 题材 影视 作 品 占据着 电视剧市 场 的一大 比例 , 但 质量 参差 不齐 , 夸张 、 雷人 的虚构 场景频 频 出现 , 因此被 网 民称 为“ 抗 日神 剧 ” 。 剧 中敌人被 描绘得 过于 弱智 , 不仅 是
场 融资 需求旺盛 .使得 投资 影视剧 创作 和 推 广的 资金 支持更 易得 到保障 。 “ 抗 日神 剧” 集 中反 映 了当前影 视创作
战换来 的胜利 被描 述成 唾手 可得 , 年 轻~ 代恐 怕就很 难 了解和 反思 这场全
民族抗 战的伟 大意义
下表 列举 了近五年 来具有 代表性 的“ 抗 日神 剧” :
表 1 2 O l 1 —2 O 1 5年 “ 抗 日神 剧 ” 和雷人 情节情 况统 计
电视 剧 名 称
1 《 抗 日奇侠 》
播 出年 份
2 0 1 1 年 2月
主 要 演 员
王新 军、 徐 亮 等 手 撕鬼 子
雷 人 情 节
中, 少数 “ 抗 日神 剧 ” 的投 资 编创 者为 了获
、
杜 奕衡 等
设 计武侠 、青春偶 像 、爱情 等元素 加入 其 中, 营造 娱 乐 、 酷 帅 的气 氛 , 以此 博取 观众 的眼球 , 增 加收 视 率 , 获 得 巨额 广告 费 , 进
而 实现 “ 造 星” “ 创收” 的 目的 . 达 到 影 视 产
“抗日神剧” “创造奇迹的秘诀”多维解读
“抗日神剧” “创造奇迹的秘诀”多维解读作者:湖北司念鉴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3年第6期【素材展示】“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如此“神奇”的镜头接连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网友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8年真不容易!”事实上,如今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了。
五花八门内容的背后则是惊人的一致:我方战士英俊潇洒,神勇无敌;日本军人猥琐而弱智、暴虐而无能。
这种表现形式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的大胆想象力!【多维解读】角度一:媒体应该对历史负责“抗日神剧”的编剧、导演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除了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太过功利之外,还因为他们缺乏起码的历史责任感,罔顾公共理性。
媒体人如果缺乏责任感,缺乏理性、良知,是很可怕的。
因为媒体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大量的受众,甚至不止一代人,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会不了解历史真相,更不知有国耻日、同胞受难日。
我们应该忘记仇恨,但决不能忘记历史。
角度二:耐住寂寞才能打造精品所有的传世佳作,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文学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是现代的电影、电视剧,都是主创人员“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且不说卡梅隆的《阿凡达》,单说同为抗日剧的《亮剑》《生死十日》等作品的编导、演员们也都是真正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不盲目地追求高收视率、高收益而粗制滥造,而是耐住寂寞,潜心打造精品。
角度三:由自卑到自信过头前些年国人曾经有过“崇洋媚外”的经历,也曾有过全盘西化的言论,甚至坚信“外国的月亮更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显然,这过于自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据媒体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主要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横店影视城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
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自不必说,但现在遇到一个瓶颈问题,市场化后中国电视剧商业气息太浓,传递的正能量太少。
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是让人对战争有警惕,但是如果任由这样的抗日剧误导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真正的残酷的抗日战争历史就会被人淡化、遗忘。
抗日神剧这个名字的起源有些莫名其妙,讲的是一些本来是以抗日为题材的电视剧,却拥有武侠剧的开山裂石和科幻剧的匪夷所思,更兼有各种脱离人类认知的不科学因素,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堪称抗日神剧。
在抗日神剧里,观众看不到当年的战争氛围,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看不到战争造成的苦难。
看到了什么呢?小孩子戏耍日本兵,用弹弓打仗更像做游戏,还穿插各种奇怪狗血情节。
前辈们拿自己的生命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了八年,而导演把残酷的抗日战争拍成了农村娃娃打弹弓抗日,真是无语。
千万别让抗日神剧毁了真正的历史啊!现在举例如下。
1.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2.《抗日奇侠》了,其中各种匪夷所思,包括大鹏的大力可以生撕鬼子,宋无娇打的鬼子七窍流血的化骨绵掌,廖天生比子弹更犀利的绣花针等,在烘托抗日人士高大形象的同时,却大肆的篡改了历史,让观众大呼伤不起!
3.《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孙成海营长竟用一枚手榴弹炸掉了敌人在空中盘旋的飞机,按照常理分析,即使按照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来计算,手榴弹炸飞机也属天方夜谭,更何况孙营长在之前已经遭受飞机机枪的贯通伤,能站着已经是奇迹了。
4.《利剑行动》中的男主角单枪匹马赤身肉搏十好几个带着长枪的敌人,从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地穿过,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生生把成片的敌人撂倒了,无怪乎网友纷纷惊呼:飞刀功盖过007。
5.国产豪华抗战大作《孤岛飞鹰》剧中使用的突击车,比蝙蝠侠的“蝙蝠车”还要时髦许多。
6. 抗日神剧再度降临,这一次是小伙伴虐鬼子,弹弓压制鬼子各式武器,广大观众再次被神剧导演的创意所折服!小朋友你这么刁,你家人知道么?
7.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奇葩的风景线”。
“手撕鬼子”为“横店(某影视拍摄基地)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抗日神剧的存在不仅是亵渎文艺创作、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在贬低自己的民族,使先烈们的流血抗争变得毫无意义。
低端化的产出“神剧”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极为不利,同时,电视剧作为最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更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好剧本需要沉淀,人云亦云或急功近利的创作态度只能砸自己的牌子。
在创作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必须公正、客观地还原真实历史,发掘和刻画中国军人当时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付出的巨大牺牲、代价和努力,并以此来表现出战争对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付出的各种沉重代价等,最终表达追求和平、幸福的全人类反战主题。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自
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然而在坚持大是大非的前提下,对人性的复杂多一些细腻的刻画,因为可能被不理性的声音所“抗议”,这样的尝试却不愿碰触。
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
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
比
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
“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产生背景
高满堂说,目前抗战题材剧,也就是“鬼子剧”扎堆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电视剧的的原创越来越少,跟风越来越多,大量的复制、模仿致死的问题很多。
“到横店去看确实是,百分之九十的剧组在打鬼子,大家都在复制,我想这样中国电视剧是没有前途的。
必须抓原创,编剧是第一生产力,原创也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不大力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中国电视剧没有什么出路。
”“我说过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当代剧缺乏地气,我们的探索缺乏勇气,我觉得这几气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次提案我就想关于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这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从剧作上、第一生产力上是最根本的东西。
”
提及此前热播的《甄嬛传》走出国门引发的关注,高满堂说,这是中国电视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中国的电视剧、中国的影视一定要走出去,但我觉得它应该开了个头,其实我们是个电视文化大国,但我认为还不是个强国,就是我们走出去的东西几乎没有,引进的特别多,这需要时间我觉得,需要时间。
抗日神剧的存在会影响青年一代的中国人,根本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以为战争很好玩,以为取得胜利很容易,随心所欲地看待战争。
其实,战争一点也不好玩,这种脱离真实、过度幽默的战争片看多了,年轻人会以为打仗很容易,那么,当战争真的来临时,他们是否真的有勇气去拿枪上前线呢?
其实很多人都相当的奇怪,原本严肃的抗日题材剧拍成了这样,那些负责影片审核的专员们呢?难道这类胡乱篡改严肃的民族历史的烂片也能如此顺利的通过审核?还有没有标准、有没有下限?我们天天批判日本人篡改历史,其实中国的编剧导演们早就在这样做了。
这甚至不是篡改历史,而是在亵渎历史,三国演义大多数内容还是基于三国志真实历史的,有艺术加工也是难免的,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存在导致了三国志中真实历史只被极少数人知道了解,让我们试想一下,这种抗日神剧的存在越来越被大家习以为常,真实的历史将会被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