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神剧的影响分析
据媒体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主要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横店影视城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中国电视剧的繁荣发展自不必说,但现在遇到一个瓶颈问题,市场化后中国电视剧商业气息太浓,传递的正能量太少。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应该是让人对战争有警惕,但是如果任由这样的抗日剧误导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真正的残酷的抗日战争历史就会被人淡化、遗忘。
抗日神剧这个名字的起源有些莫名其妙,讲的是一些本来是以抗日为题材的电视剧,却拥有武侠剧的开山裂石和科幻剧的匪夷所思,更兼有各种脱离人类认知的不科学因素,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堪称抗日神剧。
在抗日神剧里,观众看不到当年的战争氛围,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看不到战争造成的苦难。看到了什么呢?小孩子戏耍日本兵,用弹弓打仗更像做游戏,还穿插各种奇怪狗血情节。前辈们拿自己的生命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了八年,而导演把残酷的抗日战争拍成了农村娃娃打弹弓抗日,真是无语。千万别让抗日神剧毁了真正的历史啊!现在举例如下。
1.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2.《抗日奇侠》了,其中各种匪夷所思,包括大鹏的大力可以生撕鬼子,宋无娇打的鬼子七窍流血的化骨绵掌,廖天生比子弹更犀利的绣花针等,在烘托抗日人士高大形象的同时,却大肆的篡改了历史,让观众大呼伤不起!
3.《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孙成海营长竟用一枚手榴弹炸掉了敌人在空中盘旋的飞机,按照常理分析,即使按照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来计算,手榴弹炸飞机也属天方夜谭,更何况孙营长在之前已经遭受飞机机枪的贯通伤,能站着已经是奇迹了。
4.《利剑行动》中的男主角单枪匹马赤身肉搏十好几个带着长枪的敌人,从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地穿过,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生生把成片的敌人撂倒了,无怪乎网友纷纷惊呼:飞刀功盖过007。
5.国产豪华抗战大作《孤岛飞鹰》剧中使用的突击车,比蝙蝠侠的“蝙蝠车”还要时髦许多。
6. 抗日神剧再度降临,这一次是小伙伴虐鬼子,弹弓压制鬼子各式武器,广大观众再次被神剧导演的创意所折服!小朋友你这么刁,你家人知道么?
7.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奇葩的风景线”。“手撕鬼子”为“横店(某影视拍摄基地)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抗日神剧的存在不仅是亵渎文艺创作、侮辱观众智商,更是在贬低自己的民族,使先烈们的流血抗争变得毫无意义。低端化的产出“神剧”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极为不利,同时,电视剧作为最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更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好剧本需要沉淀,人云亦云或急功近利的创作态度只能砸自己的牌子。在创作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必须公正、客观地还原真实历史,发掘和刻画中国军人当时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付出的巨大牺牲、代价和努力,并以此来表现出战争对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付出的各种沉重代价等,最终表达追求和平、幸福的全人类反战主题。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
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然而在坚持大是大非的前提下,对人性的复杂多一些细腻的刻画,因为可能被不理性的声音所“抗议”,这样的尝试却不愿碰触。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
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产生背景
高满堂说,目前抗战题材剧,也就是“鬼子剧”扎堆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电视剧的的原创越来越少,跟风越来越多,大量的复制、模仿致死的问题很多。“到横店去看确实是,百分之九十的剧组在打鬼子,大家都在复制,我想这样中国电视剧是没有前途的。必须抓原创,编剧是第一生产力,原创也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不大力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中国电视剧没有什么出路。”“我说过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当代剧缺乏地气,我们的探索缺乏勇气,我觉得这几气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次提案我就想关于提倡原创,保护原创,激励原创,这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从剧作上、第一生产力上是最根本的东西。”
提及此前热播的《甄嬛传》走出国门引发的关注,高满堂说,这是中国电视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中国的电视剧、中国的影视一定要走出去,但我觉得它应该开了个头,其实我们是个电视文化大国,但我认为还不是个强国,就是我们走出去的东西几乎没有,引进的特别多,这需要时间我觉得,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