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简介
草原放牧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4、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师:是什么主奏乐器?表现了什么?
(圆号,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
师:圆号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
复听:要求学生注意圆号柔润饱满的音色。
师:琵琶在中音区出现一个音调挺拔的战斗性号角声。作曲家试图渲染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悠扬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盘般的轮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现了这一音乐主题。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四、小结
师:今天,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龙梅和玉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们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内容:
教学后记:
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启发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内蒙古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谈自己了解的乐器琵琶;教授蒙古族舞蹈动律时更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等等,我发现这一切足以使学生产生共鸣。本节课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环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但大部分同学都不主动,在座位上又会做。
草原牧羊人 简介
草原牧羊人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草原牧羊人,是指生活在广袤草原上,以放牧为生的牧民。
他们依靠牧羊为生,每天走在草原上,看护着自己的羊群。
草原牧羊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辛勤和快乐。
草原牧羊人的生活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
他们生活在草原上,四季变化带给他们不同的挑战和收获。
在春天,草原上鲜嫩的青草吸引着羊群,草原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夏天,炎热的天气让草原干燥,草地偶尔会被野火烧毁,草原牧羊人需要在这个季节里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放牧计划;秋天,草原上金黄的禾草随风飘摇,牧羊人们开始准备冬季的食物储备;冬天,草原被白雪覆盖,羊群需要更多的照料,草原牧羊人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草原牧羊人的生活是劳动密集型的。
每天清晨,他们就要起床准备给羊群喂水、喂草、赶牧、防范天敌等各种工作。
在漫长的草原上,草原牧羊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羊群不受眼前的风雪和狼群的袭击。
即使是在最疲倦的时候,他们也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呵护着自己的羊群。
草原牧羊人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草原的土地。
他们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但他们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不仅是草原上的牧羊人,更是草原上的守护者和守望者。
草原牧羊人的故事,传承了草原文化的精髓。
他们的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成为了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生活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内心的净化。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让人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草原牧羊人是草原上的精灵,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和汗水浇灌着草原的绿荫,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
他们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守护者。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草原上的牧羊人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愿草原牧羊人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和希望,愿草原的草地永远绿意盎然,愿草原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放牧》参考教案
《放牧》参考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短笛》、《牧童》,唱《牧童谣》、《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教材分析1.歌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
乐曲旋律优美流畅,具有独特的田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其结构严谨清晰,是典型的三段体结构。
2.合唱曲《牧童》《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2/4拍,C大调。
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
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
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
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谣》《牧童谣》选自湖北省全日制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
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源远流长,贯穿了明清以来的中国历史,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广大游牧民族。
下面是关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的简单介绍。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游牧时期、契丹-辽时期、元代和清代。
古代游牧时期是蒙古族文化的起源阶段。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生活在辽东平原和内蒙古草原地区。
他们以狩猎野生动物和放牧为主要经济活动。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如蒙古语、蒙古字、马头琴等。
契丹-辽时期是蒙古族文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逐渐融入契丹、辽和金等政权,学习到了许多汉族文化和技术,并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技术。
此外,蒙古族在这个时期还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发展了马术、骑射等特色技术。
元代是蒙古族文化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之一,并建立了自己的官府、教育制度和文化机构。
在此期间,蒙古族人民的用汉语书写文献、作诗歌书信等,促进了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使蒙古族文化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清代是蒙古族文化的转型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清朝政权的强制统一,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和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加强了蒙古族文化的转型。
总之,蒙古族游牧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不断的发展和变革。
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品味、崇尚自由的精神、节奏感强烈的马头琴音乐、传统的勇武精神等,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音版《放牧》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人音版《放牧》小学音乐教案年级段:小学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牧》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唱《放牧》,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放牧》是一首描绘牧童在大自然中放牧的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诗意。
2. 歌曲结构:单二部曲式,分为两个乐段。
3.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牧。
2. 歌曲欣赏:播放《放牧》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学唱歌曲:(1)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学习歌曲的两个乐段。
(2)跟唱练习: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合唱练习:两组学生合并,进行合唱练习。
5. 歌曲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歌曲表演,展现放牧的场景。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美好生活。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放牧》歌曲,加强音乐记忆。
3. 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放牧》歌曲,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描述。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珍惜。
七、教学资源1.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放牧》歌曲音频文件。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弹奏。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歌曲歌词和教学内容。
4. 小组活动所需道具,如小牛、小羊等模型,用于歌曲表演。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第七讲 高产草地的管理
• • • •
放牧草地的建立 草地围栏建设 放牧管理 季节畜牧业简介
一、放牧草地建植
• 放牧草地及其特点
与一般草地农业中的刈割草地不同,放牧草 地上进行放牧家畜的采食过程,必须考虑草地牧 草的适口性,草地的耐践踏性能和草地稳定性以 及草地使用寿命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放牧草地 的草种组成一般有长寿多年生组成,牧草组成中 一般包括了根茎型、根茎-疏丛型禾本科牧草和根 蘖性或匍匐型豆科牧草。豆科牧草主要作为草地 饲草的供给者和氮肥的供给者,禾本科牧草组成 致密和富有弹性的草皮。 草地牧草与放牧家畜、以及土壤内生物之间 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
草地放牧管理中的连续放牧
几种轮牧方式(轮牧与条牧)
几种轮牧方式 (钻栏放牧)
有限放牧与青饲料补充 常是奶牛饲喂的模式
钻拦放牧容许犊牛进入优质草地
• 常见放牧草地牧草混播组合:
1.北方温带草地:一般有紫花苜蓿(杂种苜蓿)为 主要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有披碱草、紫羊茅、 草地早熟禾(以上为青藏高原东部草原常见组合); 杂种苜蓿、黄花苜蓿、无芒雀麦、紫羊茅(内蒙 高原草地组合);杂种苜蓿、紫花苜蓿、红三叶 与羊草等(北大荒组合)。 2.南方暖温带草地: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 麦草、鸭茅组合;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草地 早熟禾组合。 3.南方亚热带草地:白三叶、柱花草、狗芽根、 多年生黑麦草组合等。
• 放牧方法: 1.连续放牧:在整个放牧季节,家畜始终在一个
草地单元内放牧。如载畜量不高,采用该法家畜 可进行选择性采食。当气候、草地状况发生变化 时,该法可能会导致某些植物的过度采食和其它 植物的轻度采食,引起草地退化。
2.轮流放牧(轮牧):草地被细分为若干个分牧
区,每个牧区在一个放牧期后紧接着有一个休牧 期。轮牧时施加到单个分牧区的载畜量较高,但 放牧时间短,一般不超过7-10天,然后转移到另 一分牧区。在牧草生长过剩时可将几个分牧区内 牧草加工为干草。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放牧教案一等奖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放牧教案一等奖1、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放牧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3、表演《牧童》4、表演《放牛歌》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醒。
其次两首歌的情绪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同情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
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
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
(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游牧民族之一。
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始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蒙古族主要以养殖牛、羊等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居住在草原上。
蒙古族人民居住的蒙古包,是他们的典型居住形式,这种圆顶帐篷可迅速移动,适应了游牧生活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逐渐形成了以家族为单位的部落社会。
在部落社会中,蒙古族人民以家族为中心,形成了一种亲属关系密切的社会结构。
部落首领通常是部落中最有权威和经验的长者,负责统领部族,指挥族人进行移牧和战争等活动。
在公元13世纪,蒙古族的游牧文化达到了巅峰,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统一了蒙古族的各个部落,并广泛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
蒙古帝国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顶峰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蒙古族的文化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域。
蒙古帝国的建立使得蒙古族游牧文化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
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们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强了贸易和经济的交流,使得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蒙古帝国统治者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推广。
他们保护和发展蒙古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建立了蒙古帝国的官方文字——回鹘字母和蒙古字母,并且推广了蒙古族的文学、艺术和音乐等方面的发展。
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在后来的历史时期,虽然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依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传统和特点。
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依然以游牧为主,他们通过移牧和放牧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蒙古族人民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热爱和传承。
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世代相传和不断发展,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独特的发展,并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典型草原载畜率及放牧饲养设计
典型草原载畜率及放牧饲养设计周道玮;孙海霞;钟荣珍;黄迎新;梁存柱;刘钟龄【摘要】为了促进草原放牧饲养的科学化管理,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和适宜的放牧要素参数。
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为单峰型生长曲线,日产量为双峰型生长曲线,春季适宜的放牧开始时间为5月中下旬,放牧频次宜为1/30天(放牧间隔期为30天),放牧期内最佳载畜率为8个羊单位~9个羊单位,9月下旬或10月上旬结束放牧,放牧120d~140d,放牧季单位面积羔羊生长增重潜力为160kg-180kg,并至少增加23%的草产量,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
表1,图5,参27。
【期刊名称】《土壤与作物》【年(卷),期】2015(004)003【总页数】7页(P97-103)【关键词】典型草原;产草量;放牧饲养;放牧要素;体增重【作者】周道玮;孙海霞;钟荣珍;黄迎新;梁存柱;刘钟龄【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2]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典型草原载畜率及放牧饲养设计周道玮1,孙海霞1,钟荣珍1,黄迎新1,梁存柱2,刘钟龄2(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2.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9)摘要:为了促进草原放牧饲养的科学化管理,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和适宜的放牧要素参数。
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为单峰型生长曲线,日产量为双峰型生长曲线,春季适宜的放牧开始时间为5月中下旬,放牧频次宜为1/30天(放牧间隔期为30天),放牧期内最佳载畜率为8个羊单位~9个羊单位,9月下旬或10月上旬结束放牧,放牧120 d~140 d,放牧季单位面积羔羊生长增重潜力为160 kg~180 kg,并至少增加23%的草产量,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
表1,图5,参27。
草原放牧(五线谱)课件
五线谱是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作曲家记录和整理音乐灵感,并确保乐曲的准确性和可演奏性 。
详细描述
作曲家使用五线谱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修改乐曲,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织体等。五线谱还可以帮助作曲家与其 他音乐人沟通,确保乐曲的顺利演奏和传播。
五线谱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总结词
五线谱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 不仅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培 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草原放牧能够充分利用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生 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草原放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游牧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
草原放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草原放牧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 文明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 色的草原文化。
草原放牧的历史悠久,对世界畜牧业 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草原放牧(五线谱)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草原放牧简介 • 五线谱基础知识 • 草原放牧五线谱曲目解析 • 五线谱与草原音乐文化 • 草原放牧五线谱实践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草原放牧简介
CHAPTER
草原放牧的定义
草原放牧是一种利用天然草原资源,通过合理地管理和利用,使家畜在草原上自由 采食、活动,以达到生产优质畜产品的目的的生产方式。
草原音乐与五线谱的相互影响
五线谱丰富了草原音乐的表现形式
通过五线谱的记录和传播,草原音乐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演绎,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
草原音乐对五线谱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草原音乐的创作和演绎过程中,五线谱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草原音乐的风格和特 点。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介绍
一、产生背景
《草原放牧》是一首充满活力、描绘草原风情的大型琵琶协奏曲。
这首曲目由著名作曲家刘德海先生创作于1974年,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壮丽景色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
它采用了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音乐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曲目概述
《草原放牧》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引子”描绘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现出自然景观和宁静的牧民生活。
第二乐章“放牧”表现了牧民们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眷恋。
第三乐章“尾声”则以壮观的场景结束全曲,展现出祖国边疆的辽阔和壮美。
三、演奏技巧
《草原放牧》在演奏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难度。
它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琵琶演奏基础,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如扫弦、拨弦、轮指等。
此外,演奏者还需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投入,才能将这首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音乐特色
《草原放牧》以其鲜明的音乐特色,将传统琵琶演奏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
在曲式结构上,它采用了西洋协奏曲的形式,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在旋律上,它运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在演奏技巧上,它充分挖掘了琵琶的潜力,将琵琶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草原放牧》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强烈现代感的琵琶协奏曲。
它不仅展示了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更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奔放的牧民生活。
这首曲目已成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简介
白杨河乡“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观摩会点简介2010年,白杨河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5.4万头(只),年末存栏3.5万头(只),其中小畜3.3万头(只),大畜2000头(只),两个牧业村2010年牲畜存栏2.1万头(只)。
近年来,白杨河乡共建养殖小区7个,建圈140余座,建成优质种羊繁育基地1个,成立养殖合作社4个,有力推进了传统畜牧业的大突破和现代畜牧业的大发展。
白杨河乡“牲畜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突出一个“早”字,做好牧民宣传动员工作。
制定《白杨河乡2011年牲畜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工作计划》。
宣传引导牧民依靠舍饲圈养变“四季”为“两季”,缓解天然草场压力的同时降低冬季放牧风险,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畜牧业生产损失。
二、突出一个“实”字,深入牧区调研摸清家底。
经实地调查摸底,牧业村满足冷季舍饲条件需维修加固棚圈44座,新建棚圈30座,除自筹外还需草393.2吨,需料近50吨,需购进现代畜牧业机械(粉碎机)41台。
三、突出一个“扶”字,加快标准化棚圈建设步伐在棚圈建设上坚持以群众投资为主体、政府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原则,对于新建暖圈的牧户,县财政补助1000元,乡政府补助2000元。
四、突出一个“干”字,着力提高饲草料储备能力稳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鼓励牧民种植优质牧草及玉米,今年西泉村、铁村两个牧业村共种植苜蓿1100亩,玉米2914亩。
同时,尽早督促农牧民除草出料,保证冬季饲草料的充分供应。
通过“牲畜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工作的全面实施,白杨河乡农牧民的畜牧养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可确保牧业村20000只牲畜安全越冬渡春,牲畜接羔率达100%,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养殖棚圈的全面普及,可进一步增大农牧民想、牲畜养殖育肥的数量,从而确保农牧民群众在畜牧业上去的增收,力争尽快实现人均收入超万元的目标。
白杨河乡“暖季放牧、冬季舍饲”示范点(改好的)2010年,白杨河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5.4万头(只),年末存栏3.5万头(只),两个牧业村牲畜存栏2.1万头(只)。
完达山松北牧场简介
完达山松北牧场简介完达山松北牧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中国最大的松北羊养殖基地之一。
牧场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美,是松北羊的重要繁育基地和松北羊产品的主要供应源之一。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牧场之一,完达山松北牧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松北羊养殖的理想场所。
牧场周围环境干燥,气候寒冷,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松北羊的生长和繁殖得以最好地适应。
此外,牧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茂密,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供应,为松北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完达山松北牧场注重科学管理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应用。
牧场引进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为松北羊提供了优质饲料和舒适的生长环境。
牧场具备完善的养殖设施,包括舒适的羊舍、饲料加工厂、兽医站等,保障了松北羊的健康成长。
此外,牧场还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繁育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为提高松北羊的品质和产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完达山松北牧场秉承“绿色、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松北羊产品。
牧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养殖标准和规定,确保松北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牧场采用无草药残留的饲料,不使用激素和抗生素,保证了松北羊产品的绿色健康。
牧场还加强了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确保产品的溯源和可追溯性,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产品。
完达山松北牧场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牧场积极推动草原生态恢复,采取合理的放牧制度,保护草原资源。
牧场还注重农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增值。
牧场还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完达山松北牧场在松北羊养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牧场的松北羊产品以其优质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享誉国内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牧场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农牧业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松北羊产业的发展。
完达山松北牧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成为中国松北羊养殖的重要基地。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
《草原放牧》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放牧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掌握草原放牧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理解草原放牧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定义和起源。
草原放牧的特点和重要性。
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分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2.1 教学目标掌握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了解草原放牧中的饲料选择和管理。
学会草原放牧中的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
2.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饲料选择和管理的方法。
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践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草原放牧的畜牧业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场,观察和体验饲料选择和管理。
案例分析,讨论畜牧业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草原放牧的生态环境影响3.1 教学目标理解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掌握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分析草原放牧对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系统平衡与草原放牧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放牧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四章:草原放牧的文化与传统4.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掌握草原放牧在各地域的文化特色。
分析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2 教学内容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各地域草原放牧文化的特色。
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草原放牧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实地考察草原放牧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放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人音版音乐三上《草原放牧》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上《草原放牧》教案
教案:《草原放牧》音乐三上
教学目标:
1. 能够欣赏并理解《草原放牧》这首作品表达的音乐意境。
2. 能够辨认出《草原放牧》中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
3. 能够用声音模拟出《草原放牧》中的动物叫声。
教学准备:
1. 音频文件或CD:《草原放牧》
2. 讲义或PPT:《草原放牧》的简介和歌词
3. 图片或实物:与草原和动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草原和动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忆或说出他们对草原和动物的印象和感受。
欣赏和理解:
1. 展示或播放《草原放牧》音乐,让学生静静地听,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听到的感受和想法,例如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感觉。
辨认主旋律和伴奏:
1. 通过讲义或PPT,向学生介绍《草原放牧》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
2. 播放《草原放牧》音乐的一部分,让学生用手或口模拟主旋律或伴奏。
3. 引导学生辨认出主旋律和伴奏部分,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模拟动物叫声:
1. 对学生解释《草原放牧》这首作品中加入了动物叫声,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2. 播放《草原放牧》中有动物叫声的部分,引导学生一起模拟动物叫声。
小结:
1. 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总结学生们对音乐《草原放牧》的理解和表达。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拓展活动:
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的声音或乐器模拟出其他动物的叫声。
2. 整理和制作展示或演奏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模拟动物叫声的成果。
大雁图片及简介
大雁图片及简介大雁外形特征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颌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强大,占了上颌的全部。
额部无肉瘤,呈流线型。
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
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我国就占7种。
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
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
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
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
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
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
大雁生活习性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
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
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
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
蒙古族节日简介
蒙古族节日简介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主要以放牧为主,那么蒙古族有哪些节日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蒙古族节日简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蒙古族节日简介蒙古族年节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
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
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
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
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
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
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
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
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
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
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
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
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
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牧简介
家畜饲养方式之一。
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草原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饲养方式,也是最经济、最适应家畜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一种草原利用方式。
在牧草生长季节放牧,可以获得营养全面而丰富的新鲜牧草,同时家畜也可得到充分的日光和运动,从而有利于增进健康和提高其生产力。
放牧对草原的影响
家畜在草原上进行采食、践踏和排泄粪尿,会对草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①草群种类。
家畜对牧草的采食有选择性,当对某种牧草的采食量不超过植物体的50%时,对牧草影响小,并能促进牧草的分蘖、分枝和生长。
但当放牧次数过多或放牧时期安排不合理时,适口性好的牧草会在草层中首先减少或消失;而适口性差的牧草和毒草则相应增多。
②土壤结构。
家畜在草原上走动、奔跑,对草层和表土有破坏作用。
长期过度践踏会使草原地面裸露,土壤通透性下降,造成水土流失。
但合理放牧的适当践踏,能使地面苔藓和藻类形成的覆盖层破碎,有利于自然散落的牧草种子获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还能使枯死的植物倒伏、破碎、加速分解,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③土壤肥力。
在放牧过程中,家畜的粪尿是牧草的营养物质,一头 500千克重的成年牛,一年排泄氮约7.5千克、磷约 3千克、钾约4千克。
因此放牧能使牧草和家畜相互提供营养物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但如放牧的家畜密度过大,过多的粪尿排泄会污染牧草,对草原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
在放牧过程中,草原能耐受家畜采食、践踏和粪污的能力称为草原的耐牧性,它由牧草的生活力、再生性和草皮的弹性构成。
在土壤含有机质多、结构好、通透性强的条件下,植物的根系稠密,与土壤结合形成弹性很强的草皮,草原的耐牧性就强。
放牧制度和放牧方式
放牧制度可分为无系统放牧(自由放牧)和系统放牧两类,包含下列几种主要放牧方式:①连续放牧。
家畜在全部放牧时期内,不受限制地放牧在一块草地上,属于自由放牧,是一种较原始的放牧方式。
②固定放牧。
在放牧时期的一个较长阶段,使一定数量的家畜不受限制地放牧在一定面积的草地上。
也属自由放牧,但比前者进步。
③轮流放牧。
将草原划分成若干区段,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轮回放牧和休闲(见草原管理)。
是系统放牧的主要形式,也是草原合理利用的主要方法。
④混合放牧。
将两种或多种采食特性不同的家畜放牧在同一草原上,如牛、羊混群放牧或先放牛、后放羊。
有计划的混合放牧属系统放牧。
⑤隔栏放牧。
容许幼畜通过隔栏间隙进入某一草原地段采食,而母畜不能进入的放牧方式,也属系统放牧。
中国北方和西南的一些农区,一户或几户的混合小畜群利用小片零星草地、茬地放牧或用绳索系留放牧,一般属于自由放牧。
现代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或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集约化肉用牛生产和季节性畜牧业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放牧饲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