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光的折射 色散 思维导图

光的折射 色散 思维导图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折射定律法线居中速度大角度大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色散把它们按这样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折射发生在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处在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发生折射辨别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水中筷子变弯彩虹海市蜃楼日出星光闪烁等色散现象彩虹人工虹等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作折射光路图颜料的混合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减光混色
看不见的光
物体颜色
不透明物体由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把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 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就是什么颜色的 物体若对各种色光都能反射,则它是白色的 物体对各种色光都吸收,则它是黑色的
编辑:学而思 贺昌忠老师
折射发生在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处 在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发生折射 折射条件: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水中筷子变弯、彩虹、海市蜃楼、日出、星光闪烁等
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
பைடு நூலகம்
速度大,角度大
水下看树树变高,水上看鱼鱼上升
作图确定光折射后像的位置 识别光路图 作折射光路图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色光的混合
光的折射 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相同的光通过,把其他颜色的光都吸收了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物体能通过什么色的光,它就是什么颜色的 所有色光都能通过的,是无色的
光的折射/色散 思维导图
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后,从三棱镜射出的光被分解叫做光的色散 太阳光被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把它们按这样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白光(太阳光)是色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彩虹、人工虹等 红、绿、蓝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 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因此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红、黄、蓝 人们可以利用红、黄、蓝这三种颜料调出其它色彩,但却不 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两种颜料的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光 ,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 减光混色:多一种颜料颜色变得更暗,即越混越暗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如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 加光混色:多一种颜色的光使光线更加明亮,即越混越亮 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加热,如红外线烤箱 穿透能力强:利用红外线探测,如红外遥感 化学作用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生理作用强: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可用于消毒、杀菌 荧光效应:用于防伪等项目,如验钞机 紫外线 颜料的三基色 三原色和三基色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颜料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 三线共面 折射定律 法线居中 两角关系 色散现象 辨别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色散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物理光学思维导图

物理光学思维导图
DOCS SMART CREATE
物理光学思维导图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物理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光的传播特性及其分类
光的传播特性
• 光具有波动性 • 光具有粒子性 • 光具有电磁波性
光的分类
• 相干光 • 非相干光 • 部分相干光
物理光学中的基本定律与公式
基本定律
• 费马定律 • 斯涅尔定律 • 布儒斯特定律
基本公式
• 折射公式 • 反射公式 • 衍射公式 • 干涉公式
光源与光电器件简介
光源
• 激光光源 • 非激光光源 • 脉冲光源
光电器件
• 光电探测器 • 光电调制器 • 光电倍增管
02
光的干涉与干涉现象
干涉原理与分类
干涉原理
• 波的叠加原理 • 干涉现象的条件
干涉分类
• 双光束干涉 • 多光束干涉 • 薄膜干涉
物理光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光纤通信
• 光纤的传输特性 •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光学无线通信
• 光学无线通信的原理 • 光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物理光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激光医疗
• 激光切割 • 激光治疗
光学诊断
• 光学显微镜检查 • 光学成像技术
物理光学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光学测量
• 光学干涉测量 • 光学衍射测量
光学检测
• 光学传感器 • 光学检测系统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CREATE TOGETHER
DOCS
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实例
成像技术的应用
• 制造光学仪器 • 制造摄影器材 • 制造医疗仪器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现象
应用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光的色散
平面镜
成像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类型
紫外线
红外线
光现象
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小孔成像
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月亮不是光源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04讲光现象(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04讲光现象(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第04讲—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等都是光源;注意:月亮、发光的金子、自行车尾灯、电影银幕等都不是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3.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注意:光线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 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 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成像性质:(1)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2 光速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约为3×108m/s ,合3×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c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3,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2。

2.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注意:光年是天文学中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3. 光速的几点理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 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考点3 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

光现象思维导图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直线、反射、折射光的三个基本规律思 维 导 图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 象 ①夜空探照灯的光柱 ②手影游戏,人的影子 ③日食、月食成因 ④小孔成像、站队现 象 ①平静湖面上的倒影 ②光滑物体表面反光 ③成语典故猴子捞月 ④照镜子(生活中)现 象①河水变浅 ②水中的筷子变弯 ③雨后彩虹 ④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v=3×108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真空和空气中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A.平面镜成像规律①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B.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潜望镜应用; 凹面镜的应用; 探照灯; 汽车观后镜; 手电筒上的聚光灯等。

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把光分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 了解光源的种类2.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3. 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特点来说明生活中的直线传播现象(1)日食、月食的形成;(2)影子的形成;(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4)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4.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如太阳、萤火虫属于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属于光源。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

成像 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等大)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距) 像物对称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像的特点:正立的、虚像。
4、实像、虚像 (1)实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 (2)虚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由光线的反向 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有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0°),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角=0°),但也折射。(v变)。
ɑ真空 > ɑ气 > ɑ液 > ɑ固 v真空 > v气 > v液 > v固 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像的特点:光的折射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现象
(1)筷子“弯折”;
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总之,空气中的角大。
漫 反射:光线照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的反射。 特征: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不平行,向四面八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如:黑板上的字。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第四章 光现象》思维导图及背诵手册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第四章  光现象》思维导图及背诵手册
3.光现象作图要求:所有实际传播的光(无论是反射光还是入射光)都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它 的传播方向;法线用虚线,要垂直于反射面。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在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光也平行射出,这种 发生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当一束平行光照射的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射出,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3.球面镜: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4.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这 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
(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入射点; (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法线; 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3)“两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1)看到物体的原因:我们能看到太阳、明亮的日光灯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产生了视觉。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如书、平面镜、月亮等,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表面反射的都是漫反射,因而才使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 2)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墙面时,这些光滑的表面就会发生镜面 反射,炫目的反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3)水中倒影是最典型的光的反射现象;还有“猴子捞月”、“照镜子”等也都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 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只明白玻璃板的作用其一。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不知道玻璃板的作用。
2
20
设计方案合理,易操作,有说服力
实验方案设计较合理,但不易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可操作,但无法顺利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
3
15
实验操作规范严谨,小组合作意识强,分工合理,参与度高。
实验操作规范,小组内有名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光现象》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针对评价要素3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活动,设计如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分级描述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好(1—0.8)
合格(0.8—0.6)
需改进(0.6—0)
1
30
正确选用实验器材,明白玻璃板的作用:1.成像2.透明可以观察到蜡烛B
实验操作混乱,小组内交流少,合作程度差。
4
35
实验现象、数据处理得当,能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现象明显,但对图像,数据处理不到位,得出的结论比较牵强。
无图像、数据处理,没有得出实验结论。
评语和总分

【知识解析】第五章 光现象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知识解析】第五章 光现象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色光的混合
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色光的三原色
光现象第二节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路的可逆性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光现象第三节

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像与物大小相等

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虚像

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 不能用光屏接收

应用
穿衣镜、潜望镜等
光的 折射特点
光 的 折 射
生活中的 折射现象
光现象第四节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或其它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
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可逆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海市蜃楼
光现象第五节
概念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现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现象
光的概念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在同种介质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00000000m/s光的三原:红绿蓝可见光光
红外线:遥控器 夜视仪等
不可见光
紫外线:杀菌机 洗碗机等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
折射:光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
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概念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
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规律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与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