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摘录

合集下载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太极阴阳鱼图
“中华第一图” “阴阳学说的金字招牌”
.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 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含义的转化
阴阳的本义—日光的向背
抽象为哲学概念
.
治疗原则:
损其有余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实热病用寒凉药
实证—实则泻之 阴盛则寒--寒者热之—实寒证用温热药
阳病治阴(阴寒症状)--温阳药物
补其不足
唐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治阳(阳热症状)--滋阴药物
虚证—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阳两虚者--阴阳并补法
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明张景岳 阳中求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生而. 泉水不竭”
.
• (二)认识深化阶段 • 1、相互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 一不可。” • 2、原始元素概念 《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 物。” • 3、抽象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如孙武的五行毋常胜、邹衍的五行常胜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 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
属空时季温湿重亮 性间间节度度量度
事物运动状态
阳上昼春温干轻明上动兴亢

夏热躁
亮升
奋进
阴下夜秋寒湿重黑下静抑衰

冬凉润
暗降
制退
.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消长平衡 (四)阴阳相互转化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脾—长夏—阴中之至阴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用于诊断2.用于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四气: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一五行相生:如肝生心,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

二五行相克:如肾制约心,水克火。

即肾水可以上济心阴,以防止心火之亢盛等。

三五行的制化和胜复: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归纳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归纳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
五行的方位
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火南方、土中 央。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 金。
五行的颜色
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
五行的特性
金主收敛、沉降;木主生长、升发;水主 滋润、下行;火主温热、上炎;土主运化 、中庸。
阴阳对立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 对立、相互排斥。例如 ,天为阳,地为阴;昼 为阳,夜为阴;男为阳 ,女为阴等。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 ,没有阴就没有阳,没 有阳就没有阴;阴中有 阳,阳中有阴;无阳不 生,无阴不长等。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 ,四季的更替,春夏为 阳,秋冬为阴;一天之 中昼夜的交替等。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归 纳
contents
目录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 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01
CATALOGUE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定义
阴阳学说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阴阳转化
阴阳消长
阴阳学说是一种中国古 代哲学思想,认为万物 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 立、相互依存、相互作 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 源。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的数量、程 度等可以互相增减、此 消彼长。例如,人体的 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等 都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过 程。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指导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 统一的关系,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 也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 ,心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主神志 ;肝为阴中之阳脏,主疏泄、主藏血 等。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42页
➢ (2)相克关系病理传变(相乘相侮) ①相乘
肝病传脾(木旺乘土、土虚木乘)→肝 脾不和
②相侮
肝病传肺(木侮金)→肝火犯肺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43页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诊疗
➢ 1.指导疾病定位诊疗 ➢ 诊疗: 面青、口酸→肝 ➢ 2.判断疾病传变趋势 ➢ 3.推测疾病预后转归
阳偏盛 阴偏盛 第17页
阴盛则寒, 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阳偏盛 阴偏盛 第18页
2.阴阳偏衰:
➢ 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病理改变。 ➢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 使对方相对亢盛 ➢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 虚寒证 夜尿频
正常
阴偏衰 阳偏衰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肾 膀 耳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 阴
骨恐唾
第35页
(三)五行生抑制化
1.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 : 促进、助长、资生 相生次序: 木→火→土→金→水 相克: 抑制、制约 相克次序: 木→土→水→火→金 相生关系: 生我——母、我生——子 相克关系: 克我(胜我,所不胜)、我克(我胜)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30页
火曰炎上——凡含有温热、升腾等性质事 物, 归属于火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31页
土爰稼穑——凡含有承载、受纳、生化等 性质事物, 归属于土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32页
金曰从革——凡含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事物, 归属于金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33页
水曰润下——凡含有寒凉、滋润、闭 藏等性质事物, 归属于水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共59页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共59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相生相克藏象不说认为,整个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液为基础,通过络内含五脏六腑,外连五官九窍,四肢为骸,具有生命活动规律和精神意识的生命体。

一、肝脏—将军之官,凌晨1点—3点当班属木,色青,苦酸味,应春主筋,与胆出同表里,开窍于目,其华在瓜。

肝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

肝脏是人体内“最累”的器官,承担着人体500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解毒器官,原料生产器官,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肝脏的主要功能:1、肝主藏血①储藏血液—色库。

血液源于食物转化的内容精微:化于脾(化)生于髓(肾主骨生髓造血)藏于肝②调节血场—分配血液。

人体脏器的血液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有时候需要的多,有时候需要的少。

中医说:“人动则血运行于全身,人静则血位于肝脏。

”比如说,人在吃饭时,血液流向脾胃,促进消化;人在学习时思考时,血液流向大脑;人在跑步运动时,血液流向四肢;人在睡觉歇息时,血液藏于肝脏。

肝血不足:表现在目: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头昏眼花、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表现在筋:屈伸无力、肢全麻木,抽筋、尿急、尿频,腰、颈椎痛;表现在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

2、肝主疏通①舒畅情志。

情志就是指人表现出来的喜、怒、悲、哀、忧、思、恐。

如有些人患抑育症,健忘症,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就是肝脏舒畅情志的功能失调所致。

②疏通气血和水通气血即调节人体内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平衡;水通即是尿通中医认为,肝气游则血淤,肿扶、痛经、乳腺增生、有经失调;肝气游则水停,积水浮肿,肝气淤则患肿瘤、症等。

3、分泌胆汁协助消化。

肝细胞每天分泌600—1100毫升胆汁经胆管流入胆囊。

胆汁源于肝,藏于胆,排于肠。

如果胆汁排不出去,皮夫腊黄。

4、肝主筋。

中医有“肝主筋,而生内风”之说,你看那些中风后遗患者通常都是手脚构挛,按照俗话说就是筋抽在一起了,即肝已受伤了。

5、肝主风。

风最易入肝、入筋、入血。

中医讲,“肝随风动”如中风、风湿病,帕金森病等与肝有关。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1总结89页文档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1总结89页文档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1总结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Hale Waihona Puke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全文】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全文】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 之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源自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实寒证(阴胜则寒)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伤阴
实热证(阳胜则热)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不制阳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阳不制阴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窍:
肾在体合骨。 肾——骨 肾其华在发。 肾——发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耳
4、液: 6、志:
肾在液为唾。 肾——唾 肾在志为恐。 肾——恐
7、通于冬气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主血

生血

生血
统血

血液生成 血液运行
血液 心—肝
神志
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 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
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五脏 — 肺
生理功能:
主气 主宣降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 主治节
位置:
生理功能
1、主气
(1) 肺主呼吸之气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自然清气 水谷精气
肺脏
宗气
元气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皮沙士---阴阳五行学说

皮沙士---阴阳五行学说

皮沙士---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2006-2007年皮沙士讲于弘明书院(学员誊稿详细日期已失)阴阳五行学说之最高口诀、最高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比做无极的境界这关系到以后你要学中医要到很高很高的境界时,你会用到它,但是如果只是处在一、二、三流的中医师,那你知不知道这口诀是没差别的。

阴?? 占为己有阳?? 有化为无这两句话在哲学上属先天无极的境界由这两句话展现出后天太极的世界于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依此类推……林林总总万象现矣后天太极的世界原则是1 阴?有形的阳?无形的2 阴?寒冷的阳?温热的3 阴?液体(有形的)阳?气体(无形的)4 阴 ? 器官阳 ? 功能5 阴 ? 疾病阳 ? 症状6 阴 ? 内在的阳 ? 外在的什么叫阴虚,当你器官胃慢慢的在萎缩,西医讲的是胃癌,这个就是阴虚,当你的水份减少了,身体缺水了,我们说你阴虚,所以液体是阴的。

由①~④可看出,西医它的检查,只检查出阴的部份,他检查不出阳的部份,所以当实质的器官还没有严重到疾病的程度,西医是检查不出来,可是当他严重到疾病程度时,西医检查出来时已经很严重了,而中医讲究的是《上工治未病》,因为中医懂阴阳,当你在功能的阶段时,中医就可以知道你功能在减退了,此时就必须赶快治疗。

当一个人他很疲劳的时候,他是属于《症状》,大家都说疲劳是肝的问题,去给西医检查肝,可是检查出来却是没有问题啊!这是肝脏还没有实质的病变、疾病,但它已经展现出疲劳,中医就列为《阳虚》,西医就会说这疲劳是工作太累,你就多休息,没办法开药啊!等过了半年,再去检查,糟糕啦!你已经肝硬化了,你怎么不早点来?这就是有症状阳的转到阴了,变成实质的疾病,中医能看到阴也能看到阳,所以中医可以超越西医学很多。

当我们一个皮肤病,它是从胸部中间开始发痒,然后慢慢的向四肢扩散,这是件好事,但若皮肤病是从四肢末梢开始发痒,再慢慢往胸部聚积,那就不好了,因为胸部是算内在的,四肢算外在的,由内在往外在扩散出去这就好了,若由外在往内在那就完了。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目 筋 怒 舌 脉 喜
口 肉 思 皮 鼻 悲 毛 耳 骨 恐
五行相生相克图
五行相乘原因
“太过” 亢盛-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 “不及” 虚弱-难以抵御正常限度的克 制 正常:木克土 木过于亢盛,土不虚-木克土之力绝对 增强 “木旺乘土” 木不亢盛,土虚-木克土之力相对增强 “土虚木乘”
相乘示意图
木 土
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 舒畅 2、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明 亮 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5、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 藏
事物属性五行分类
五 味 五 色 五 气 五 方 五 季 五 行 五 脏 六 腑 五 官 形 体 情 志
酸 青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小 苦 赤 暑 南 夏 火 心 肠 长 甘 黄 湿 中 土 脾 胃 夏 大 辛 白 燥 西 秋 金 肺 肠 膀 咸 黑 寒 北 冬 水 肾 胱
佐金平木 -补肺阴+清泻肝火- 肺虚肝旺(木火刑金)
泻南补北-泻心火补肾水-心肾 不交(肾阴不足,心火偏亢: 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
谢谢
3、此长彼长
互根互用得当 一方旺盛——另一方随之增长 补气以生血,补血以养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互根互用不及 一方虚弱——无力资生助长对方——另一方随之 消减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阴损及阳,阳损 及阴
4、此消彼消
1.阴阳偏盛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过度 亢盛

相乘 正常
水平
土 正常 相乘
水平
过度 衰弱
木旺乘土
土虚木乘
五行相侮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59页文档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59页文档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宋] 张伯端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

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

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离玄牝。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非常重要的解释万物的根本学说,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在这句活中只是个比喻罢了,按照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来讲,“道”这个东西压根就是说不出来的表不清楚的,如果说出来也就不称为“道”了,所以只可意会。

“道生一,一生二”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二生三”这句话就有很多理解了,菩拉提理解就是:每一个阴每一个阳都生出三个。

即三个阴三个阳,三个阴分别是太阴、厥阴、少阴,三个阳分别是阳明、少阳、太阳。

“三生万物”即世界万物都是由三阴三阳组合而成的。

阴阳的特点阴阳互根互用:互根的意思是有你就有我,我们是互相依靠的,互用的意思是你使用我我使用你,使用阳的时候阴也同时消耗,阴在生长的时候一定需要阳气才行。

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也是说万物背负于阴,而拥抱着阳,充满元气而互相调合。

这里的阴阳也包括人体的阴阳。

高为阳低为阴,相对而言太阳为阳,地球则为阴,两者加在一起才是一个阴阳。

而在地球里面再细分的话,山为阳水为阴,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那么在人体身上背为阳,腹为阴,所以小孩子让他们多爬行对身体有好处。

阴阳相互转化:阳和阴在一定程度是会相互转化的,阳极为阴,阴极为阳。

这点我们看太极图也是能理解的。

就好比我们一直向东走,走到最远的东了也就是最远的西。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阴阳失衡即为病”是说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使其增益,有时增益它反而使其受到减损。

人一切的疾病都在于阴阳失衡,平衡好阴阳就是健康。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就是自然界平衡之道,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万物能自己得到生长过程中想要的东西,没有看到大自然做的事情但是已经看到它的功劳了。

阴阳五行学说摘录

阴阳五行学说摘录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

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阴阳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随著肘间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就要随之而改变。

所以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局方发挥》)。

3.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关联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对矛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等。

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事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不能构成一对矛盾,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

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

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 与火、出与入等。

.阴阳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随著肘间 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 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了, 则其阴阳属性也就要随之而改变。

所以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 (《局方发挥》 )。

3.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关联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 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 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 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才能构成一对矛 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等。

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事 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不能构成一对矛盾,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

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 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

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 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 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 把对人 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

对立是阴阳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 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没 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 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 相互斗 争。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 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只有维持这种关系, 事物才能正常发展变化, 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否则, 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 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 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 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 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 但冬至以后阳气 却随之而复, 用以制约严寒的阴。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 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

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

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互根, 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为根据和条件。

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 的前提和条件。

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 散与聚等等, 不仅互相排斥, 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

阳根于阴, 阴根于阳,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

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 统一。

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

“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

阴阳互 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 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 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 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 一并成为各门具体学 科的理论基础, 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互根、 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 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 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

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都是如此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果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 。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

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因为阴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的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基础的。

因为阴阳对立的双方没有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转化即转换、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的对立统一包含着量变和质变。

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互变过程。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

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

•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之理,极则生变。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

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已,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

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人凉爽的秋季,则是由阳转化为阴。

--- 摘于《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

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

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

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

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五行学说是说明世界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

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所以,五行学说不仅具有唯物观,而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五行的哲学含义: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

“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切不可将五行看作是静态的, 而应看作是五种动态的相互作用。

五行不仅是物质和运动, 而且又不再是物 质和运动,不即不离,亦即亦离,是五种物、五种性、五种能力,故称五德。

五行学说和阴 阳学说一样,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矛盾作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五行的“行”宇、五 运的“运”字都是运行不息的意思。

五行的概念,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 五种功能属性, “是五种强大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动而不是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 质”(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五种状 态的抽象,属于抽象的概念,也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阴变阳合而生五行。

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阴阳。

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具有勤于观察、 善于推类、精于运数、重于应用和长于辩证的特点。

推 类,即善于用举一反三、引而伸之的推类方法去研究自然界的未知事物。

在“仰观天象,俯 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基础上, “以类族辨物” ,并进一步“引 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即触类旁通,由已知事物推广到其他未知的事物。

五行学说的归类 和推演的思维方法是:观物——取象——比类——运数(五行)——求道(规律),即应象 以尽意。

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立象类比是手段,尽意求道是目的。

这是一种以直 接观察为基础的综合类比的思维方法。

类比思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维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横向性和联想性。

所谓横向性是 指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与现象之间的水平运动,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 从事物与现象走向事物与现象。

在横向思维中涉及的两端之间并无本质上的类属关系, 仅是 一种表象上的“类” 似,与纵向思维沿着种属即从千般到个别的垂直方向进行不同。

所谓联想性是指思维具有随意性, 只要两个物象在某一点上具有相似性, 类界限和知识空间, 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的物象之间建立联系, 限定范围内循规蹈矩地进行。

类比思维具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 的优点。

五行大系的可贵之处在于: 将宇宙万事万物各以类相从并相互作用, 组成一幅有序平衡、生机盎然的生存形态图,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之道。

--- 摘于《中医基础理论》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 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 1 )“木日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

即能曲能伸之义 .木具有生长、 能曲能. 伸、 升发的特性。

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 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

凡具有这类特性 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

( 2 )“火日炎上” :炎,热也;上,向上。

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火代表生发力 量的升华, 光辉而热力的性能。

凡具有温热、 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 均可归属于 “火”。

( 3 ) “土爱稼穑” :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

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 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

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 皆藉土”。

五行以土为贵。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

( 4 ) “金曰从革” :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

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 肃杀的特性。

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

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