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的探析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ac99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4.png)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论文1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1.1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就可以,而是在设计时,要多注重带给人的艺术气息。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一定要围绕整体、平衡、韵律、协调4大基本准则,因为这些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艺术性。
要根据植物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比例的不同,显示多样化。
同时,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体现出和谐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平静、舒适、柔和及愉悦的美感。
在对质地、体量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平衡原则,使景观稳定、协调。
1.2景观性原则整体把握植物的布局,多利用一些美学上的原理,再加上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来设计。
此外,还应多注意植物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具有观赏价值,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从而避免因季节变化使整个园林景观显得过于单调。
1.3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性,避免与所在地域发生冲突,使结构合理及种群稳定、和谐。
不同的环境选用不同的植物,充分发挥出每一种植物不同的生态作用,利用植物生态作用的不同来改善不同的环境问题。
1.4生物多样性原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园林的稳定、协调发展。
植物的种类越多,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越简单,也越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这种具有复杂性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魅力值,吸引更多人群,还可以发挥出多种植物最基本的生态功能,集美丽和价值于一身。
1.5因地制宜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植物生长的茂盛,就必须选择最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土壤。
只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呈现出植物最好的状态,从而创造出最别致、最美丽的生态园林景观。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被配置的具体方法2.1加强审核植物配置的设计图纸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结合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所在的地理环境、季节变化特点以及生态和谐等要素,绘画出合理的`植物配置图纸。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f1ec4d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7.png)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在不断跟进。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充分发展城市生态,景观园林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绿化建设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景观园林的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选型。
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景观配置,利用植物构建各种自然景观,在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除此以外,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法进行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绿色环保性、艺术感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够起到增加环境含氧量、空气湿度和降噪、除尘、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公园同样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提高景观园林美观性美观性强是景观园林的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导向。
景观园林中包含多种植物,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尤其是在艺术元素的作用下,景观园林会更加美观,符合城市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审美更加苛刻,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模式和思路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然而,科学的植物选型和物种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景观园林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城市的美观性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3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一定的美学需求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文化符号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研究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e0557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c.png)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是园林绿化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分析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及景观设计的理念、技巧,旨在探讨如何创造具有生态、美学和人文价值的园林绿化空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引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园林绿化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
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作为园林绿化的灵魂,对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绿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和原则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构成园林绿化的基础要素,更是营造优美景观、发挥生态功能、体现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植物配置的原则是确保植物在园林中能够健康生长,并发挥预期的生态和景观效果。
(一)植物配置对于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植物是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通过合理的配置,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营造出宜人的景观效果。
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
植物配置还涉及到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一些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植物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增强景观的文化底蕴。
(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要的原则是生态适应性。
每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多样性原则也是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通过配置多种植物种类,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丰富的植物种类能够形成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的艺术观赏性。
(四)文化内涵也是植物配置应考虑的因素。
植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松柏象征坚韧不拔,梅花象征傲骨铮铮。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01fcf3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05fb2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2.png)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下,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合理地进行景观设计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植物配置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对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也能加快城市生态建设。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乡土植物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1.1协调统一性原则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协调统一性原则,其中包含园林景观主题风貌、色彩空间等,只有保证生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视觉体验。
但是统一性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消除以往设计模式中的单一化问题,在保证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促进景观植物的多样性,使植物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状态,实现景观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
1.2美观性原则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美观性的原则,致力于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充满美观性的生态园林可以让人们驻足欣赏,缓解视觉疲劳,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适当地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强植物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在景观下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强化植物造景功能,提升植物群落配置效果。
1.3因地制宜的原则该项原则实际上指的是依据当地情况展开景观设计工作,使植物始终保持良好生长状态。
设计时,应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区域的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确保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环境,并对地域文化进行研究,保证景观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打造适地适树、宜人宜景的生态园林景观。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设计重点2.1优化生态结构一直以来园林的生态结构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
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生态结构:(1)注重生态园林景观绿化结构设计,绿化结构不是表面的种植绿植,而是要从多方面考虑合理选择植物,并在合适的位置种植,注重植物整体的循环结构,实现生态园林景观的美观与生态相融合。
关于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探讨
![关于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a2cb4c8d5bbfd0a795673f0.png)
关于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探讨摘要:在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中营造山水型景观氛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态景观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园林景观设计还应满足人的社会功能和周边环境生态功能理念要求。
“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未来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某种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小区景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生态和环境,“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也从一定意义上涵盖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园林和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正成为城市建设者关注的焦点,受到了从上到下包括城市普通居民的关注,“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充分反映了城市发展对建设城市良好环境的重视。
城市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办公小区、学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的区域,属于城市内部的“小气候环境”。
城市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相对城市主干道、大型公园及城市形象工程而言,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存在着诸如参差不齐、盲目照搬等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因此,本文尝试从园林景观设计角度,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探讨。
1.小区景观设计展望小区空间相对于其它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环境意象。
此外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且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把自然更好的放在景观设计中,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自然。
因此居住区的景观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在居住区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感的,那么景观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
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00d82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f.png)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解析与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解析与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01f2dd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4.png)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将它们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创造出和谐、稳定、美观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欣赏和游憩等方面的需要;★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植物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选什么样的植物2.选多大植物3.选多少的植物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1-4 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植物景观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二.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简单地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就是把诸如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观类型而不是植物个体作为设计元素进行空间配置,设计师需要从整体上考虑什么地方该布置什么样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首先是源于整体景观结构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说的结构性景观布局;结构性景观布局主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总体景观框架;它主要基于顾客的总体景观意向需要和整体美学原则的需要来构筑景观框架;结构性景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景观框架区划;其次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说的功能性景观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说某个地方需要遮荫,某个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挡外部视线或隔离噪音,林荫道路,广场遮荫等等,是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的基本考究;再次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比如说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某个视角需要软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等等;有时也会源于其他特殊的或景观布局过渡需要;作为设计元素,植物景观类型同样具有诸如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空间尺度等要素特征,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工作即是基于植物景观类型的这些要素特征而不是构成植物景观类型的植物个体的要素特征,并遵循植物配置理论所述的设计原则与创作手法来设计创作的;植物景观类型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他们的要素特征虽与个体的要素特征高度相关,但绝不等同于某个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个个体植物要素特征的简单叠加;有时会表现出与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观类型的要素特征不仅与植物景观类型内部的植物构成有关,而且与内部植物个体的结构排列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观类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结构组合;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总体景观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带有美学创作的因素,相对来说,是一项习惯性,发挥性多于程序性的工作;该流程工作完成后一般会产生如下图表资料:1.植物景观类型规划布局图包括一些节点立面图;2.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3.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写作,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问题类似文章写作中的文章构思和文章纲要草拟阶段;文章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风格,段落结构如何编排布局,中心主题如何展开表达等等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用什么字、词或语句等问题;同样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而不是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三.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植物品种的选择;2>植物大小的确定;3>植物数量的确定;4>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等;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过程中需要较多关注美学设计知识外,其它更多的是趋向解决生态技术问题;因而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往往是一种程序化地工作;1.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品种选择的一般程序如下:1>根据植物景观类型布局图、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和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结构,确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制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2>分析确定配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和主要环境限制因子;3>根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主要环境限制因子、和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来与植物库数据配对搜寻,确定粗选的植物品种;4>据景观功能和美学的要求,进一步筛选植物品种;5>确定各植物类型的主要品种主要品种是用于保持统一性的品种,是一种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构架品种;一般来说,主要品种品种数量要少比如说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数量多比如说80%;主要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一定要比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高一个级别,同时能够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够的耐性;主要品种分各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和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是指设计区域内占主导地位面积或空间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6>确定各植物类型的次要品种次要品种是用于增加变化性的品种,品种数量要多80%,但植株数量要少20%;如特别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可以不高于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有条件或成本不高的情况小,可以选择一些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主次要品种的比率按各景观类型分别计算分配;7>确定植物品种的数量原则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则,但并非植物品种越多越好,杜绝拼凑;一般的小区来说,15-20个乔木品种,15-20灌木品种,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种已足够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当然,国家有特别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办理;2.植物初植大小的确定在国内,对种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更多地是根据客户喜好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学的生态的手法来综合确定;以乔木为例,国外比较通行的乔木层尺寸一般也就在径阶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建议乔木层尺寸径阶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较为适宜,一般不要超过14-15公分;为了满足及时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数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盖对比等等;在树体比例尺度的处理方面,尽量缩短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植物的大小差距;3.植物数量的确定准确地说植物数量确定问题是一个跟栽植间距高度相关的问题;一般说来,植物种植间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调整,但决不能随意加大栽植密度;任何时候,采用加大栽植密度来获取及时效果的方法都是最愚蠢的方法;关于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和栽植间距,国外有一些习惯性的数据可供参考;4.在植物景观类型结构中的位置定位根据各景观类型的构成和各构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将他们布置到适宜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会较多涉及到基于植物个体的美学设计问题;从个体到构建植物景观类型的群体组合,其实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借用一些景观类型构成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模块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调查分析以前的设计或设计建模等方法获得;模块在入库使用前必须是经过美学或生态检验论证过的;模块如同工业品中经过系统检验有质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四.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由于交织着生态、美学乃至经济和其他等多种因素,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遗漏和纰漏是难免的;因此一件设计作品完全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审评复检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审评主要进行两大方面的审评:美学原则审评和生态原则审评;审评程序主要由审评内容,审评方法和结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组成;比如说平衡原则的审评程序大致如下:1.审评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平衡原则;2.审评方法1>找出设计区域或分区的中心点;2>以中心点为交点绘出两条正交轴线;3>比较两条轴线两侧的配置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和数量等;3.评定标准两条轴线两侧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数量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即可作为是设计者自检之用也可作为甲方和第三方对设计结果评审之用;并且不仅需要在整个设计完全结束后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阶段性审评;。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ccdf2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0.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b91d3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9.png)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37bd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a.png)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风景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艺术创作,利用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打造出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功能的园林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等。
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设计中,植物配置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佳。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植物配置原则、规划设计方法以及配套设施规划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0】1.2 研究目的文章内容太长,无法一次性输出完整内容。
我将分几次输出,接着上次继续输出。
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探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植物配置原则和规划设计方法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探讨配套设施规划对整体景观的提升作用,探讨如何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因素在植物配置与规划中的运用。
通过深入研究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风景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1.3 意义和价值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通过精心配置植物,可以打造出各种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园林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植物配置和规划也是考虑到景观的整体平衡和和谐,让各种植物在空间中起到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绿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5dd1f72f60ddccda38a0e4.png)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文章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进行介绍,阐述了二者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提出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原则,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标签: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作用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概述1.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配置是指园林设计人员采用相关配置方式,在绿化改造过程中搭配自然乔木、灌木、蔓藤以及草本等各种植物,使植物的美观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人良好的感受。
植物造景则指的是科学、合理的引入植物景观,使植物整体设计的审美要求得到提升。
植物造景需要对植物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进行考虑,同时还要注重布局与搭配的合理性,让植物不管是单体还是群体,都能够将与原先设计风格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相符合的特点表现出来。
1.2 植物的功能属性首先,站在生态的角度,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是以植物的特有属性与生长习性为依据,对色彩、外形以及线条等多方面因素加以运用,对园林景观中植物的观赏性与功能性进行把握与控制,随着园林植物应用的深入,就可以营造出绿色、健康的环境,有利于周边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
站在经济的角度,园林设计中对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提升,是维护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并且对旅游业等现代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就业率,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
1.3 植物的价值在自然界中,植物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植物的作用与价值非常广泛,例如对环境的改善,对空气进行净化,维护生态平衡、降声降噪、增加空气湿度以及陶冶情操等等,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植物的运用能够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植物的衬托下,城市居民的生活与活动场所更加优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园林设计中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研究
![园林设计中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aecb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9.png)
园林设计中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研究园林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自然、艺术和文化的学科,其设计理念和手法受到了地域性的影响。
地域性是指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园林设计中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环境特点,使园林设计更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
一、地域性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地域性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两个方面。
1.自然环境地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温暖湿润,山地起伏,平原开阔等。
这些自然环境特点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呈现方式和设计手法。
2.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是指各地独有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
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南方的水乡文化、北方的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的草原文化等,都是园林设计中可以融入的地域文化元素。
二、地域性在植物配置中的体现地域性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作用,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必须考虑到地域性的因素。
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园林设计中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比如北方的桦树、柳树,南方的榕树、竹子等。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同时也能够在园林中营造出地域特色的景观。
2.融入当地的文化意蕴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也应当融入当地的文化意蕴,如在园林中使用当地特色的花木,或者布置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区域。
这样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3.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还应当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即植物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影响了园林的生态环境。
地域性是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它能够使园林设计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也能够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
1.体现地方特色园林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使园林设计更贴近当地的地方特色,体现出当地独有的风格和气息。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741b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3.png)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摘要】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对于城市环境提升和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从植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的关系、植物配置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以及植物配置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合理植物配置可以提高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植物配置方案,探索更多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品种,以及深入研究植物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具体影响机制。
通过这些研究,将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宜居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居民健康、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植物选择原则、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实际应用、提高品质、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休闲空间,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配置和选择对景观效果、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问题。
很多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植物配置不合理、种类单一、品种陈旧等问题,导致了景观效果的降低和居民对园林景观的满意度下降。
对于如何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研究,对于提高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植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改善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整个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其选择和配置不仅关系到景观的美观程度,还涉及到植物的生长特性、生态环境和居住者的健康。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分析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c282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2.png)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分析园林植物是构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的配置和选择对于园林景观的美观与舒适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与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不仅是为了美化景观,更是为了实现景观的功能性和宜居性。
在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品种特性、地域适应性、功能需求以及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景观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1. 多样性原则园林植物的配置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即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高度和颜色的植物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通过多样性的植物配置,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2. 通透性原则园林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透视线和透光线的要求,保证植物的布局对于空间的透视和透光的通畅。
在景观设计中,透视线和透光线的畅通对于景观的开敞感和亮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一原则。
4. 生态性原则园林植物的配置应该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尊重自然规律,创造生态友好的园林景观。
合理的生态性配置可以降低园林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1. 地域适应性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首先需要考虑植物的地域适应性。
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光照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景观效果。
地域适应性的选择也可以降低园林植物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2. 功能需求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还需要充分考虑景观的功能需求,比如美化功能、遮挡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等。
根据景观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植物品种,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实现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3. 观赏性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还需要考虑景观的观赏性,即根据植物的外观特性、花色特性、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植物组合和配置,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美观性。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5e2ea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3.png)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摘要:要想进一步提升风景园林的效果,就必须在植物配置上加以重视,并在其中积极进行风景园林的营造,要依据风景园林的大小、用途,选用不同的植物及配置方式,才能获得理想的风景园林效果,从而提升风景园林的品质。
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使人们的精神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也使园林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关键词: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植物种植;配置方法1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历史及现状植物配置,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植物材料,通过艺术手法,综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展现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风景园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占据人类文明的一席之地,各个国家民族根据各自的风俗文化、地理地貌,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园林景观。
这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史上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通过借鉴创新,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秀美怡人的园林风景。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可以按照东西方进行划分,西方园林包含中世纪欧洲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法国勒诺特式园林、英国风景式园林、近代美国园林等。
各类园林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中世纪欧洲园林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将住宅建在一起,较为拥挤,不注重住所的绿化条件,只有少量花卉;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多追求夸张新奇的装饰,因此,多选择可以进行修剪的植物,突出“雕刻”之感;法国勒诺特式园林大多庄严肃穆,以对称为美,使得整体有皇权至上的感觉;英国风景式园林受到畜牧的影响,将花卉、草地、树木等搭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草地风光;近代美国园林则更趋近于当今公园的设计,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为主,属于开放式公园。
2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2.1 净化大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利用光合作用进行碳固定,而随着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加剧,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也成为了缓解全球变暖、提高整体空气质量的良好举措。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19c1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8.png)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一、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1. 节约资源: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注重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师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情况、栖息地保护等因素,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3. 降低维护成本:采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园林的维护成本,例如选择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减少喷洒化学物质,降低园林养护成本。
4. 提高景观品质:通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增加绿色空间,丰富植物种类,增加城市的景观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1. 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水资源的植物,以减少人为的干预和能源消耗。
这样的植物更容易生长,减少养护成本。
2. 推崇本地植物种植:由于本地植物在当地环境中生长较为顺利,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同时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更有利。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种植。
3.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为了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可以选择不同种类、颜色、花期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4. 适应特定环境的植物配置: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配置,例如在湿地环境中可以选择耐湿的水生植物,而在干旱环境中则需要选择适应干旱的植物。
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节约资源,降低园林的维护成本。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06a6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9.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因素,如景观风格,设计目的,空间规划,材料选择,植物配置等等。
其中,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植物作为设计元素之一,其不仅可以独立成为个体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场地环境,空间布局,人文历史文化等进行相应的融合,互相补充,以达到整体设计效果的最大化。
植物配置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场地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是最直观、最能引人注目的元素,它可以起到修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选用、配置、造型,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使场地更加美观,增加其视觉吸引力。
2. 烘托空间布局。
植物能够有效对空间进行分隔、划分、补充和连接,中和空间中过于单调的线条或形态,形成对比、强调重点。
通过适当的植物配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其显得井然有序,布局合理。
3. 创造人文历史文化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仅可以呈现自然美景,还可以反映地方文化和人类历史,有时候甚至成为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的选用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能够较好地体现设计风格和本土文化,提升景观深度。
4. 起到人文环境的引导作用。
植物的配置和组合能够起到引导人们在空间中走动的作用,在景观的氛围中,植物被赋予了导引人们情感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引领人们欣赏美景,更能够通过视觉上的感染和传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5. 生态环境修复。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除了仅仅追求美学角度之外,还有很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在都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中的园林常常成为环境的“肺”,而植物就是这个肺部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植物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习性,它们要么在空气中吸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要么在土壤中通过根系去吸收养分,为生态助阵。
合理地植物配置,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优化地下水资源的维持作用。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3bfc60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0.png)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植物选择需考虑与区域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要遵循设计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景观的和谐统一。
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包括景观布局、植物组合等,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
植物在园林中扮演多种功能,如环境净化、防风减噪等。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对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未来园林设计趋势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与创新设计。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园林的美观性与功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选择,区域气候,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功能,美学价值,影响,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园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科学、建筑学、景观规划等多个领域。
园林设计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植物的种植和布置,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场地、植物和人文环境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的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令人愉悦、舒适的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理想场所。
园林设计涉及到对场地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于园林空间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的重要影响。
园林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设计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设计思维,以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
1.2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重要性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可以增加绿色环境,提升园林的美观度,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和湿度,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实现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和景观的立体感,使整个园林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植物造景可以通过植物的组合和布局,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个性化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9-05-20T11:53:15.5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谢枫
[导读] 为了保障景观园林建设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景观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景观园林设计要点与植物配置进行了论述分析。
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景观园林设计目的是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并且景观园林设计是以传统与现代的园林作为基础,紧密结合城市发展,从而促进景观园林建设发展,因此为了保障景观园林建设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景观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景观园林设计要点与植物配置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要求;要点;植物配置
科学合理的景观园林设计可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并且是营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舒适生活重要保障;而且与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开展休闲运动、投资环境建设、人们素质提高等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此,以下就景观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分析。
1景观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
景观园林设计除了单纯的植树、摆雕塑、种草等简单流程外,还应该科学合理的划分空间达到不错的视觉效果。
因此景观园林设计除了要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节能型、科学性,还要考虑城市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平衡的把握、城市综合建设的协调。
因此景观园林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主要表现为:(1)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要求。
景观园林设计要以美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园林生态系统时,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文居住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环境等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2)地域性要求。
地域性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之内存在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标志,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
地域性的形成因素首先应该是本土的、自然条件、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等;其次,跟当地的历史遗风、本土文化等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架出地域性的独特风貌。
(3)经济性要求。
景观园林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2景观园林设计要点的分析
1、景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文化主题。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常见方式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同一主题,并以该主题命名园林。
城市发展规划导致了园林建设形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改建与新建。
(1)改建。
园林设计在原有园林改建基础上应该保留原来的建筑设计风格。
进行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进行考察,对原建筑进行分析,对建筑的历史故事、建筑损耗、设计原理灯光进行了解分析,为新园林的设计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2)新建。
景观设计应该按照园林的设计主题与场地的地形、城市气候条件、本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结合与分析,最终确定景观设计主题并开展景观园林设计。
2、景观园林设计需要结合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景观园林的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改善的作用,因此设计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因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常常出现过于看重景观的建设、规划形式,从而忽略了植物引入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与危害。
就此看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设计员除了把握好美观与实用,更应该重点所用植物以及种植方式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全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可规避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方法有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尽可能的选用该城市特有的或原生的植物,规避外来植物的侵犯。
本地植物的选用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发展,使当地生态保持平衡,一定程度上也为可以达到打造特有城市景观的目的,加快了城市综合文化的氛围建设。
如南方某景观园林的设计中,木棉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公园、道路等景观设计规划所用到的主要植物,快速的提高了某城市木棉花故乡的城市名片的知名度,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景观园林设计需要合理运用立体绿化。
景观园林立体绿化的积极采用让城市绿化面积大范围的提高,也为景观的设计建立了一个新的发挥空间平台。
进行景观立体绿化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植物生长原则和植物生长特点,设计可持续性的立体绿化景观。
进行立体绿化时还可以利用园林中的灯柱、墙体、座椅、栅栏、高架、绿棚、凉亭等可以利用的建筑,增加园林空间,设计出独具风格的绿化立体景观,让人在视觉、感觉的空间变大,还能够利用绿化立体景观吸附浮尘,净化空气,成为城市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障。
3景观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分析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配置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
1、合理选择树种。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树种合理选择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首先是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
其次是配置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力求给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
2、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现形式,还能与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雕塑、喷泉等小品组合构景,作为空间的分隔、过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墙、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需借助园林植物来装饰和点缀。
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有了植物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是用硬质材料铺装外,路旁均以植物花草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
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只有曲折之趣,而无空间之分、通幽之感。
因此说,园林植物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组合,可形成植物障景、框景、漏景等景观。
3、园林植物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使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
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迷人的芳香,在园林中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具体通过以下搭配形式来表现:(1)孤树。
应栽植在开阔空间或视野开阔的高处,表现所在的空间是主景和焦点,体现植物、环境景观的魅力。
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同主人招手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因而知名天下。
(2)丛植。
按形式美构图,表现植物群体美。
植物之间的组合、搭配,在形态上有高低、近远的层次变化,在色彩
上有基调、主调、配调之分。
群体的疏密错落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
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所表现的观赏期不同,体现四季分明的景象。
要一年四季都有变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色,体现了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景观艺术效果。
(3)群植。
以植物群体美为主,采用纯植和混合植方法,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植物群落,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园林稳定性以及维护城市的健康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韩聪.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10)
[2]高海明.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探究[J].低碳世界,2017(02)
[3]孙思涵.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J].现代园艺,2018(04)
[4]陈红.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