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内容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指标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选型:临平城区320国道以南的信号控制系统必须接入已建的SCATS管理平台,与杭州接壤的主要道路采用能与支队联网的控制设备,其它地区的信号控制系统必须接入已建的浙大中控Intelliffic ACS-300管理平台;均配置16灯组以上(含)。
系统功能:规范路口交通环境。
通过系统化的路口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路口的渠化、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分布,均衡路网中的交通分布;安装标准的、稳定可靠及功能灵活的交通控制设备和系统,使系统能满足各种交通控制的需求;系统运行时可连续准确地采集大量现场交通数据,通过对交通数据的采集、保存和处理,不仅直接用于交通控制,还可以为交通指挥调度和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准确的量化依据;从区域或全局的角度实时优化交通控制,缓解交通拥挤,缩短通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主要部件要求:1、信号灯杆: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 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焊接钢管,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下同)的要求。
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的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的规定。
标志立杆柱帽,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板,板厚3mm,并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要求。
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40B式45号钢,并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
地脚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Q235),并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混凝土强度应不少于25Mpa。
并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下同)的有关规定,机箱基础应高于地面20公分,机箱接地达到标准要求。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引言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成为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涉及多个行业,如交通工程、信息技术、运输规范等。
为了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是必要且重要的。
本文将就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进行探讨。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智能交通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通管理和运营系统,旨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车辆监测和管理、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等组成部分。
二、1. 交通信号控制规范交通信号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基础的功能之一。
为了保证交通信号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以下规范:(1)信号灯设计规范:规定信号灯的颜色、形状、亮度等参数,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辨识信号。
(2)信号时序设置规范:规定不同路口、不同时间段的信号时序设置,以实现交通流畅和安全通行。
2. 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环节,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制定以下规范:(1)数据采集设备规范:规定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技术指标,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数据处理算法规范:规定交通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方法,确保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为交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3. 车辆监测和管理规范车辆监测和管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车辆监测和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制定以下规范:(1)车辆检测设备规范:规定车辆检测设备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技术指标,确保车辆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车辆管理平台规范:规定车辆管理平台的功能和界面设计,使得车辆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对车辆进行监测和管理。
4. 智能交通指挥中心规范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指挥调度中心,为了保证指挥中心的高效运行,需要制定以下规范:(1)指挥中心设备规范:规定指挥中心设备的种类、布局和配置要求,确保指挥中心的功能正常运行。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一种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有机融合的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ITS建设中,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对系统的设计、部署、运营等方面进行约束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范展开论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系统设计规范为了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设计规范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系统设计需要基于充分的需求分析和用户调研,确保系统满足实际需求。
其次,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与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处理。
此外,系统设计还应考虑到对新技术的引入和适配性,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设计需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2. 设备配置规范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中,设备配置是一个重要环节。
设备配置规范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局、设备部署和设备接入等方面。
首先,设备选型需考虑到设备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以及对设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要求。
其次,设备布局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交通流特点进行合理布置,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设备部署应考虑到覆盖范围和密度,避免重叠和盲区的出现。
设备接入需要符合通信标准和协议,确保设备的互联互通。
3. 数据采集和处理规范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是对交通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需要制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相关规范。
数据采集方面,需考虑到数据采集的方式和频率,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数据传输方面,需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协议,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
数据处理方面,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4. 车辆和道路设施规范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车辆和道路设施的规范。
对于车辆方面,需制定相关的车载设备和通信设备的规范,确保其兼容性和互联互通。
智能城市交通设备的技术要求

智能城市交通设备的技术要求智能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智能化手段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
交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设备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智能城市交通设备的技术要求:1.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能够及时获取道路交通情况、车辆信息、行人流量等数据,并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优化交通流程,提供精确的交通信息。
2. 通信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通信能力,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通信和与中心控制系统的联接。
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
3. 智能识别与监测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智能识别和监测能力,能够准确识别车辆、行人、道路标志等,并能实时监测交通情况。
通过智能识别和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握交通状况,预测交通拥堵情况,快速做出应对措施。
4. 自动化控制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自动化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路灯等进行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能够对收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可以更好地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能。
6. 故障检测与维护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故障检测和维护能力,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和保养。
通过故障检测和维护,可以保证交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交通服务。
7.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智能交通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能够保护交通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不被泄露或滥用。
通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可以保障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智能城市交通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通信能力、智能识别与监测能力、自动化控制能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故障检测与维护能力、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等。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一、引言智慧高速公路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通过对高速公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效率和便捷性的一种现代化高速公路。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技术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
二、技术要求1.路网规划与设计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应充分考虑交通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
在路网规划上,需要考虑路网的通达性、承载能力和智能化设备的布局,以确保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公路建设材料与设备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应选用高品质的建设材料和先进的建设设备,以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配备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路况监测设备等,以支持智慧高速公路的运行和管理。
3.交通管理系统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管理中心、智能路况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施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交通信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4.智能化交通设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配备各种智能化交通设施,如智能ETC收费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路况提示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使用可以提高驾驶者的体验和公路的利用率。
5.物联网技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提高公路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6.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安全保障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安全设施的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应急预案的制定等,以确保公路运行的安全稳定。
8.环境保护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减小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9.智慧运营管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公路的运营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高效运行。
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调度。
它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并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和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下面是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1.实时的交通数据采集: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的车辆定位和传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以便准确分析交通状态和拥堵情况。
2.多源数据的集成与处理:系统要能够集成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路况、天气、公交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高效的数据存储与查询:系统需要具备大容量、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查询能力,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交通数据,支持实时查询和统计分析。
二、交通信息发布与传播1.多媒体信息展示:系统要能够以文字、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交通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多渠道消息推送:系统需要支持多种渠道的信息传播,包括交通电子屏、手机App、短信、实时公交站牌等,方便用户及时获取最新的交通信息。
3.个性化服务: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和位置信息,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交通信息和建议,提供更加智能的出行方案。
三、交通识别与监测1.车辆识别与跟踪:系统要能够准确识别、跟踪和统计车辆的类型、数量和运行状态,包括车辆速度、停车时间、行驶轨迹等。
2.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要具备高清晰度的交通监控视频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路段的交通情况、事故和拥堵等情况。
3.交通违法监测:系统要能够自动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如超速、不礼让行人、闯红灯等,并进行自动报警和执法处理。
四、交通调度与控制1.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要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态和交通需求,智能调度公交车辆,提供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2.智能信号控制:系统要能够根据交通流量和需求情况,动态调整信号灯的时序,减少交通拥堵和等待时间。
3.虚拟交通导航:系统要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准确、可靠的实时导航信息,包括路线规划、拥堵避让和实时交通提示等。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要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管理中最大的痛点之一。
为解决这一难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以创新的交通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建立智能化的交通流调度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和精细化调度管理,实现交通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等优良特性的目的。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是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为了保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以下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要求的探讨。
一、智能交通信息化要求1.数据采集智能交通系统所需要的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实时路况、车辆信息、乘客信息、路网信息等,同时也涉及到更为复杂的非机动车、行人、道路设施等信息。
因此,数据采集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精准的采集能力。
2.数据传输智能交通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输至调度中心,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3.大数据管理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交通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借助大数据处理、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科学的数据支持。
4.智能制导智能交通系统应该依托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出行体验,通过实时制导、路径规划、智能导航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最优化的出行路线。
二、智能交通网络化要求1.无线通信技术较低的网络传输带宽、不稳定的网络连接使得基于网络的交通管理难度较大。
因此,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中,需要选用成熟、稳定的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无线信号的范围和信号连接的可靠性。
2.智能识别技术智能交通系统涉及到的交通工具、设施信息较为繁杂,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行人、路标等的识别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利用成熟的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识别和智能判断。
智能交通工程施工规范(3篇)

第1篇一、前言智能交通系统是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并实现节能减排。
为确保智能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要求,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材料准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施工前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测量仪器、通信设备、施工车辆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安全措施等。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施工。
确保基础设施质量,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良好的基础。
2. 通信设施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敷设通信线路、安装通信设备。
施工过程中,注意线路的敷设和保护,确保通信质量。
3. 监控设施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监控摄像头、雷达等设备。
施工过程中,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位置准确、角度合理。
4. 信号设施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安装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
施工过程中,确保设施安装规范、美观、醒目。
5. 信息系统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安装软件系统。
施工过程中,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 完成施工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六、验收与交付1. 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 验收合格后,办理交付手续,确保智能交通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智慧高速公路是一种应用了信息技术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信息传输、智能判断和响应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量、交通事故、路况信息等进行监测和管理。
下面是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数据采集与传输要求1.高速公路应安装监测设备,包括交通流量监测设备、交通事故监测设备、路况监测设备等,实现对高速公路各项数据的实时采集。
2.数据采集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并具备自动纠错和数据传输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
3.数据采集设备应实现多元化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以适应复杂的高速公路环境。
4.数据传输网络应具备高带宽、低时延、高稳定性等特点,确保交通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二、智能交通流量监测要求1.交通流量监测系统应能准确统计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数目、车速和车道流量等信息,并能实时分析和预测交通流量的变化情况。
2.交通流量监测系统应实现对高速公路上各个路段的流量分布和拥堵情况的监测和预警,以便及时调整交通组织措施。
3.交通流量监测系统应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引导系统等进行联动,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调控和管理。
三、智慧交通事故监测要求1.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应实时监测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并能自动识别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
2.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应具备自动报警和远程视频监控功能,以便及时调派交通警察和其他救援力量到达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应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引导系统等进行联动,实现对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四、智能路况监测要求1.路况监测系统应能实时监测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状况、能见度、温度等信息,并能自动判定是否存在道路结冰、积雪等恶劣天气。
2.路况监测系统应与交通流量监测系统、交通事故监测系统等进行联动,实现对路况变化的预警和及时调整交通组织措施。
3.路况监测系统应实现对高速公路巡逻车辆的远程监测和调度,以便及时采取维护和清障等措施。
智能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实施对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智能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一、智能感知技术要求1. 视频监控:交通灯控制系统应该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测交通情况,包括路口车辆、过往行人等。
2. 交通流量检测:通过车辆探测器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车速等信息。
3. 环境感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感知城市环境信息,如雨雪情况、温度等。
二、智能分析技术要求1. 实时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包括交通流量、拥堵情况等,以便进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2. 交通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交通流量、拥堵等情况的预测,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3. 多源数据融合:将各类数据源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准确的交通情景认知。
三、智能控制技术要求1. 自适应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和预测数据,自动调整信号灯周期和配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
2. 优先权控制: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对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优先权控制,以减少拥堵和事故。
3. 交通协调控制:对多个路口的信号灯进行协调控制,使交通信号的配时和相位更加合理,提高交通流动性。
4. 事件响应控制:对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响应控制,保障交通安全并及时疏导交通。
四、智能管理技术要求1. 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互联网等连接方式,实时监控和管理各个交通信号设备,包括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和运行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等。
2. 数据分析和优化: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包括交通流量分布情况、拥堵状况、交通信号控制效果等。
3. 自动化维护和巡检:对交通信号设备进行自动化巡检和维护,包括设备故障预警、巡检路线优化等。
4. 多模式运行管理: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和时段,灵活切换交通灯的运行模式,实现灵活调度和管理。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了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慧高速公路是指通过信息、通信、传感和控制技术以及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网络的高度融合和智能化,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和智慧服务的高速公路。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服务设施等方面。
本文将就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要求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基础设施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首先,智慧高速公路应具备良好的道路和桥梁结构,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其次,智慧高速公路需要配备智能化的诱导标志、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灯、智能化的道路照明等设施,以实现对驾驶员的及时提醒和引导。
此外,智慧高速公路还需要具备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和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
二、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要求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信息技术是关键的支撑。
智慧高速公路需要建设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以实现车辆、道路设施和管理中心之间的实时互联。
同时,智慧高速公路还需要配备先进的车载通信设备和车联网技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驾驶。
此外,智慧高速公路还需要建设智能化的车辆识别、监控和追踪系统,以实现对车辆及驾驶员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关键。
智慧高速公路需要配备智能化的交通监控系统、智能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的拥堵预警和缓解系统等,以实现对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同时,智慧高速公路还需要建设智能化的收费系统和智能化的交通管制指挥中心,以实现对车辆通行的有效管理和调度。
四、智慧服务设施的技术要求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智慧服务设施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重要保障。
智慧高速公路需要建设智能化的服务区和停车场,提供便利的加油、餐饮、休息和娱乐设施。
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施工方案

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1.1 背景道路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本施工方案旨在介绍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工程安排。
1.2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施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车辆流量控制、事故处理和交通优化等功能。
2. 技术要求2.1 车辆识别技术车辆识别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实时监测和识别道路上的车辆情况。
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高精度的车辆检测和识别能力;•快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支持多种车辆识别算法;•能够适应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
2.2 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优化交通信号的配时和控制。
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实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高效的交通信号优化算法;•与交通信号设备的接口和集成能力;•支持不同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2.3 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时获取和处理交通信息。
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支持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3. 工程安排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1.确定施工范围和工期;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3.资源调配和人员培训;4.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5.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和沟通。
3.2 设备安装和调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1.安装车辆识别设备和交通信号设备;2.进行设备调试和功能测试;3.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4.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和沟通。
3.3 系统集成和测试在设备安装和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工作。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路网拥堵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道路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智慧高速公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智慧高速公路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也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人们的出行体验。
因此,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总体技术要求1.技术先进性: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要求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感知、云计算等技术。
2.安全可靠性: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要求不仅增强其安全性能,还要保证其可靠性能。
例如要做好防护设施、事故处理、数据备份等工作。
3.通行效率: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要求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拥堵情况。
例如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道路流量进行精细调度。
4.出行体验: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要求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例如为用户提供多项服务,如交通信息查询、车辆定位、账单支付等,还要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二、具体技术实现1.智能化路况系统。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路面、车流等信息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对路况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输出最佳的行车路线以及交通状况提示信息。
2.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及传感器设备,实现对车流量的动态监测和控制。
同时,通过交通控制中心,实现对路口信号灯等交通标志的自动化控制。
3.智能ETC收费系统。
通过车辆定位、数据识别等技术,实现车辆通行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了排队等候和通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
4.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通过路面感应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实现对道路上行车速度、车道偏离、追尾等安全隐患的监测和预警。
同时,针对驾驶员的实时反应和状态,采取智能提示和提醒,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三、总结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技术的复杂系统,技术越先进,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就越多,因此要引导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并加强技术合作。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规范

02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
需求分析与评估
交通流量分析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历史数据和实 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系统 需要满足的流量处理能力和扩展 性要求。
道路状况评估
对道路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 路面质量、车道数量、交通信号 等因素,为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 提供依据。
交通安全需求
分析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和规律 ,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监测和预警 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领域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电子收费、智能公交调度、智能停车管理 等。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智能交 通网络,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共享。同时,我国还在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自动驾 驶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05
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应
用前景
车联网技术原理简介
车辆感知技术
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感知车辆 自身状态及周边环境信息。
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车载通信设备与路边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及 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
大数据处理技术
对海量车联网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提取有 价值的信息。
车路协同环境下信息交互机制设计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 全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
建立定期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可恢复性,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人员培训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
运维人员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运维人员技能需求和系统特点,制定针对性的 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与方式选择
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规范与标准1. 引言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提供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为了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制定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的相关内容。
2. 技术规范2.1 车辆识别技术规范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图像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手段,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
车辆识别技术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像采集要求:包括图像分辨率、采集角度、光照条件等要求。
•车牌识别准确率:要求对车辆上的车牌进行准确率高的识别。
•数据格式:要求对车辆识别结果进行统一的数据格式,以便后续处理和存储。
2.2 交通流量检测技术规范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量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
交通流量检测技术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测设备选型:选择适合实际道路情况的交通流量检测设备。
•数据采集频率:确定交通流量检测数据的采集频率,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数据精度要求:要求交通流量检测数据的精度达到一定标准,以便后续的交通分析和预测。
2.3 信号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号控制系统是指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以实现交通优化和拥堵减少。
信号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号配时原则:确定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原则,以保证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信号相位调整策略:制定信号相位的调整策略,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故障处理机制:规定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发生时的处理机制,保证故障及时排除,交通仍能正常运行。
3. 技术标准3.1 通信标准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和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互和通信,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制定通信标准是必要的。
通信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传输协议:确定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如TCP/IP协议等。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一、总则
1.本标准规定了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2.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
二、技术要求
1.系统结构: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采用分布式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系统功能: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具备路况监测、路网管理、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运行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交通信息服务等功能。
3.系统安全: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
4.系统可靠性: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管理要求
1.系统管理: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
2.系统运行: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定期对系统进行运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系统维护: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系统安全: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智能交通施工及验收标准

智能交通施工及验收标准智能交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手段,对交通管理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改造,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安全和便利性。
在智能交通建设中,施工及验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就智能交通施工及验收标准展开论述。
一、智能交通施工标准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智能交通项目的施工之前,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计划、工序、材料、人员配置等内容。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2. 材料和设备智能交通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
施工单位应对材料和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3. 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控制施工噪音、污染等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智能交通验收标准1. 施工完成验收施工单位完成智能交通项目的施工后,应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方面,确保工程符合相关要求。
2. 功能验收智能交通项目施工完成后,应对项目的功能进行验收。
确保交通信号灯、道路标志、智能监控设备等的功能正常,能够正常运行。
3. 安全验收智能交通项目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验收过程中应重点考核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设计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能够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4. 使用维护验收智能交通项目完成验收后,应对项目的使用维护进行验收。
确保项目的使用寿命和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对项目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出详细规定和计划。
总的来说,智能交通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才能确保智能交通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保障。
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技术要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通过数据收集、交互和分析,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优化,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
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智慧交通系统需要实时获取道路、车辆和行人的相关信息,包括交通流量、车速、车辆密度等。
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和传输数据。
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包括电子眼、地磁感应器和车载传感器等。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交通实时状态和预测信息。
数据处理技术应该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大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自动分析交通状况和趋势。
3. 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系统需要根据实时数据分析结果,智能调整信号灯、路口通行规则等交通控制措施,以实现交通拥堵的疏导和优化交通流。
智能交通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 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是智慧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可以与道路设施、其他车辆和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通信和交互。
这样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5. 预警和预测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智慧交通系统可以预测交通拥堵、事故等情况的发生,提前做出警示和调度。
预警和预测技术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应变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交通拥堵的影响。
6. 用户信息服务技术:智慧交通系统需要提供个性化和综合化的用户信息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获得最优的出行方案和实时交通信息。
用户信息服务技术要求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出行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方案和服务。
7. 安全保障技术:智慧交通系统涉及到大量用户隐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保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要求--以交警最新要求为准一、SC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系统功能:规路口交通环境。
通过系统化的路口交通工程设计,规路口的渠化、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分布,均衡路网中的交通分布;安装标准的、稳定可靠及功能灵活的交通控制设备和系统,使系统能满足各种交通控制的需求;系统运行时可连续准确地采集大量现场交通数据,通过对交通数据的采集、保存和处理,不仅直接用于交通控制,还可以为交通指挥调度和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准确的量化依据;从区域乃至全局的角度实时优化交通控制,缓解交通拥挤,缩短旅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主要部件要求:1、信号灯杆:信号灯杆的制作、安装按照设计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说明进行(“五纵六路”样式)。
2、信号灯:交通信号灯由独立的发光单元组成,发光单元具有无色的透光面,信号灯的外壳、色片及密封圈表面平滑,无缺料、无开裂、无银丝、无明显变形和毛刺等缺陷;信号灯发光单元透光面尺寸为Ф400㎜、Ф300㎜,发光强度达到《GB-14887 2003 道路交通信号灯》的相关标准。
外壳采用铝制金属材料,一次压铸成型;外壳净重:403信号灯18KG以、303信号灯13.5KG以、302信号灯9KG以;遮沿也采用金属铝材料制成;遮沿长度不小于信号灯发光面透光尺寸的1.25倍,遮沿侧夹角小于80°,遮沿包角不小于270°。
信号灯的电源要求、绝缘要求、功耗要求、耐高低温性能、抗震性能等产品要求,均须达到《GB14887-2003 道路交通信号灯》的相关标准。
每一种交通信号灯都必须符合《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2003)、《灯光信号颜色》(GB/T8417)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GB/T2423)的规定,并提供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每组信号灯必须单独放线至信号机,采用钢套线,同时每根机动车信号灯灯杆至信号机预留一根备用线。
信号灯需具有智能倒计时功能,能够自动从信号机读取计时信息,从9开始倒计至0,并配合待驶提示屏,同步给出进入待驶区的提示。
3、路口车辆检测线圈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应按规定配备示警灯和示警带,并在施工过程中配备安全员。
检测线圈的敷设须符合SCATS系统的相关要求。
4、路口信号机与车辆检测系统、通讯网络、信号灯的集成设计、安装和调试。
系统可以完全独立操作,完成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显示等一系列工作。
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对路面检测器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能够随时更改配时方案,以适应路口车流的需要。
系统有自检功能。
5、防雷设备电源避雷器:➢雷电通流量(8/20us)≥20 KA➢电压保护水平(8/20us 20 KA)≤2KV➢电压保护水平(8/20us 3 KA)≤1KV➢工作电压:220V➢接线方式:并联控制信号避雷器:➢接入方式:串➢接口类型:接线柱➢工作电压(V):25➢最大放电电流:5KA➢额定通流:3KA➢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线:≤90V➢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地:≤90V➢响应时间Ta≤(ns):1➢传输频率≤15MHz工程容:工程主要容包括信号灯杆、信号灯、信号机的安装调试,车辆检测系统设计施工,路口端电源接入,与中心机房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心机房的扩容(包括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系统培训、保养等几方面的容。
投标商应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完善系统所需设备,包括与现有系统集成所需的软件、硬件等,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
所选设备应保证与已经建成的系统兼容。
二、交通监视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要求:模拟监控系统和数字监控系统应保证和已经建设完成的系统完全兼容。
1、彩色一体化球机本工程指定采用美国PELCO公司的SD4CBW-PG-F1-X球机。
2、硬盘录像机●支持8路以上视频信号,每路皆可实时每秒25帧CIF分辨率的独立硬件压缩,视频压缩采用MPEG4压缩技术,不仅支持变码率,而且支持变帧率。
可设定视频图像质量,也可设定视频图像的压缩码流●视频和音频信号压缩后生成复合的H.264码流,码流回放时视频和音频保持同步。
也可设置不用音频;●支持TCP/IP协议(支持ARP、RARP、IP、TCP、PPP、PPPOE、DHCP、SNMP等等);●可以使用应用软件或浏览器通过网络设置参数、实时浏览任何一路或多达9路的视频和音频信号、查看视频设备状态。
●可以通过网络控制云台和镜头;●管理主机可通过网络下载硬盘上的文件,也可通过网络远程回放网络硬盘录像机上记录的文件;●具备WEB SERVER功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和设置网络硬盘录像机;●可以支持八个IDE硬盘,每个IDE硬盘的容量达到160GB;●硬盘上文件可以选择循环记录和非循环记录;录像时间保证15天以上;支持网络盘库;3、防雷装置:电源避雷器:➢雷电通流量(8/20us)≥20 KA➢电压保护水平(8/20us 20 KA)≤2KV➢电压保护水平(8/20us 3 KA)≤1KV➢工作电压:220V➢接线方式:并联视频避雷器:➢接入方式:并联➢特性阻抗(Ω):75➢接口类型:BNC➢工作电压(V):25➢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线:≤90V➢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地:≤90V➢雷电通流量(8/20us)≥10 KA➢工作频率≤15MHZ➢插入损耗≤(dB):0.5控制信号避雷器:➢接入方式:串➢接口类型:接线柱➢工作电压(V):25➢最大放电电流:5KA➢额定通流:3KA➢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线:≤90V➢电压保护水平Up(V)线与地:≤90V➢响应时间Ta≤(ns):1➢传输频率≤15MHz三、交通监测系统市的交通监测系统中心设置在交警支队。
市的交通监测系统在国家的相应各级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应用,满足了一线工作实际需求。
技术要求1、设备稳定可靠。
设备功耗总和(辅助光源不工作情况)小于60瓦/小时。
2、设备每个方向要能同时管理三个车道以上,以满足路口车道变更要求。
3、闯红灯判别要能自动排除逆向误触发车辆以及复合车道的正常车辆。
4、用于闯红灯要能够满足多相位信号灯左转、直行、右转以及其它各种组合红灯情况。
5、用于闯红灯必须能记录信号灯工作状态,避免使用故障状态数据。
6、设备必须能记录检测感应器工作状态,避免使用故障状态数据。
7、用于闯红灯必须记录红灯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参数,以判断行为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任意设置宽限时间。
8、夜间通过补光措施所拍摄图片能够清晰可辨。
9、设备采用嵌入式结构和非windows操作系统,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防病毒能力。
10、设备具有看门狗功能,设备死机后可自行恢复。
死机恢复时间小于20秒。
11、能够将路口的实时图像传送到指挥中心,以用于道路交通指挥。
中心对路口实时情况监视(光纤链路情况下)视频传输速率不小于25帧/秒,组合多画面。
中心也可进行远程全天录像查询,在光纤链路情况下,查询响应时间小于0.5秒,同时连接客户数大于30个。
12、设备能够记录路口的交通流量状况,以帮助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辅助决策。
流量统计误差小于85%。
13、在车速5km/h~100km/h情况下,系统对闯红灯车辆的捕获率不小于99%,误拍率低于5%。
系统的响应时间小于0.1s,同时所拍摄图象的清晰度应满足人工对车辆牌照的进行认定要求。
车速误差小于2km/h。
14、在环境无雾的情况下,能够清楚地摄录到红灯、停车线和正在通过停车线的闯红灯车辆的图片和动态行为的组合数据,所拍摄照片牌照清晰。
同时存储2天以上的交通现场视频记录,便于事故追查。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在300万以上像素,摄像机图像分辨率大于768*576,色彩24位真彩。
15、交通取证要求单幅照片象素300万以上,并同时同步记录不少于10秒的交通行为的视频图像,同一行为数据必须相互关联,处理中心数据接口可同时处理以上全部以及附加信息。
违章图片自动附加违章日期(年、月、日、时、分、秒)、违章路口地点、行驶方向、车速等信息,且全天侯清晰可辩。
16、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心与路口设备的信息传输,必须进行加密保护。
17、系统具有停电后自恢复和设备远程维护功能。
自恢复时间小于1分钟。
18、设备具有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自动校时的功能以保证所有路口时间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网络校时系统时间误差小于2秒。
19、指挥中心可对监测点设备进行故障监测。
20、路口信息可以直接自动上传到服务器中,数据上传速度小于30秒/个。
信息须满足中心平台要求。
同时提供与中心库的接口以及完成以上接口任务的说明。
21、软件具备多级用户权限设置和流程。
22、设备软硬件都具备扩展能力。
23、工作电源:交流154V~264V,频率48HZ~52HZ。
24、二级防雷:室外立杆加避雷措施。
25、工作温度:-10℃~60℃,湿度:长期在93±2%湿度环境中工作。
26、设备通过省级以上权威部门检测。
27、所用软件有自主产权证明。
28、同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
四、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建设目的是通过采集相关路段的交通信息,通过处理和分析,贯彻交通管理和服务的思路,通过交通诱导屏等手段发布交通诱导信息,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服务。
本工程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容包括视频检测系统、行程时间检测系统、情报板发布系统等。
视频检测系统要求:(一)功能要求1、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通过对检测区域的视频图像的处理就能得到实时的信息。
2、以每秒5帧的图像处理速度处理彩色或黑白摄像机的图像。
3、可实现大围的检测:使用一台摄像机就可以在300米的距离对多个车道进行检测。
4、系统对每一个行车道提供实时交通参数测量:流量、速度、占有率、车距、排队长度、车辆类型等。
在测量结果超过阈值时自动产生交通测量警报。
5、对停止车辆、交通堵塞、低速车辆或超速车辆、行人、逆行车辆、弃物、火灾等产生报警。
6、能实现事故显示和监控、数据库录像、存档录像、手动录像模式。
7、对摄像机移位、摄像机信号丢失、摄像机视频信号质量低、分析器故障、网络通信等问题产生报警。
8、具有自检功能,可对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摄像机、视频连接、传感器、服务器、网络)进行远程维护。
9、使用独特算法,不受光线条件的限制,在任何天气都可使用。
10、交通数据共享,可以输出到其他媒介或者上传到数据库或者电子表格软件直接处理。
11、系统设有防雷装置;可在任何场所任何交通状况下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二)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摄像机●1/3英寸CCD●采用LowLight™低照度技术●C/CS镜头安装●水平分辨率480TVL●最低照度0.01Luxf1.2,40IRE,AGC开●信噪比50dB●增益控制自动●线性锁定,相位可调●背光补偿可通过DIP设置●DSP信号处理2、摄像机镜头●1/3英寸变焦镜头●点阵滤波器●自动光圈,手动聚焦及变焦●变焦围3~8mm3、视频检测分析仪图像分析仪包含计算机单元,有图像采集和专用授权分析处理软件、硬件,视频信号数字化系统以及通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