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多媒体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优势,弥补了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有效地传递知识和经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

而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将多媒体课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得CAI课件独特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提倡课程统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理念下,在明确教学目标,分析了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使用适当的方式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如:《光合作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叶绿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从气孔吸进的二氧化碳,合
成植物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

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拟人化。

把叶绿体描述成一个“工厂”,水和二氧化碳是这个“工厂的原料”,当这些“原料”地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

学生通过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认识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

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

二、结合教学活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个课件可以融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获得能力效果十分显著。

那么如何让课件在课堂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年龄越小的学生自制力越差,无意注意占优势。

但凡是新鲜、感兴趣的事物又总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因此,我们设计时尽量考虑将教材中的形象以动画效果的形式出现,激活物体;或采用拟人的手法、光亮的闪烁、声音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

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
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多媒体教学还能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因此,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初中科学活动“水的循环”中,运用了媒体的动画效果,将水的循环过程做成了动画既形象又逼真,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体验、看到水变成水蒸气聚集成云然后变成雨雪融化后又变成水的真实再现,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

学生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

三、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师生生学习的工具。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

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等。

新教材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很大的便利,每节课后都提供了多个与教学相关的网站,以利于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

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得到更新、准确的资源,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而现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停留教师
在课堂上简单的的演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教师为了不让学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或其它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术的拥有者,决策者,这与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相违背的。

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人的因素,就有不可预测性,课堂上总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媒体等条件精心设计的环节,就因为学生突然生成的问题而被迫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只备了课,却忽略了重要的主体―学生。

今后的学习,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不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资源的再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资源再现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课堂上的外延,是课后与课堂上的互补,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专业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记得几年曾听过这样的专家讲座:某国的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借助网络自己研究有目的性的论文。

当时听了,自己也很神往。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教师能不能用自己对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也跟着动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运用上来,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
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可能。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孩子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孩子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学生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更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章剑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教学研究,2000.2
[2]马宁,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黄燕。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