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课件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4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
意识的增强
矫正训练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
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
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化强国建设从全民阅读开始
[命题预测]
影响
核心考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013·全国卷Ⅰ,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 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 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B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侧重影响的时效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 般不会改变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并
不都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的过程
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 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化生活第一课一轮复习课件
文 化 一 般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传承:传播、继承与发展
中 国 文 化
第三单元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第四单元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文化生活
高考考点
1.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形式
2.文化的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
具有多义性:
①广义的“文化”
②狭义的“文化”
③我们所讲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语,“文化”一词具有多义
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
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
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技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 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措施 培养高素质人才
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格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措施:
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抵制西 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 (2011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 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 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 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 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 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 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 以及宗教迷信。
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 。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21
(1)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 参加学校运动会 (3) 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 购买蔬菜水果 (5)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 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 某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8
下列图片中哪里有文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9
10
奥巴马说:“再过6天,我们就能选择一种劳有所 得的经济,为中产阶级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繁荣 。”
他承诺,当选后将履行
拯救中产阶级的计划:“我不
会是完美的总统,但我可以保
证,总会告诉大家我在想什么,
以及我支持什么。”
18
阿诺-施瓦辛格
出生在奥地利,原先以
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坛
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等
主要是亚洲文化的贡献。亚洲重视“和谐”的文化, 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较为团结合作,增强了社会和企 业的力量及竞争力;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 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 保障;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 育程度相对较高,劳动者的素质较高;重视家庭、强调秩 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了对生 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 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 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 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课件.ppt
• 〖特别关注〗
• (1)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 文化。文化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社会)之 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2)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 文化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等,这类文化都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 技术和语言、文字等等,这种文化一般没 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 D.文化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D 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学、文学、艺术 D.商品交换
• 3、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丰富人民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 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和国家
• A.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类所特有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但精 神产品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考点2】文化的形式
• 〖考点综述〗文化形式:
• (1)式,如思想、
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
• 〖特别关注〗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 作用。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 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文 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 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 社会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因此 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文化都对社会的 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不定项选〗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间接性)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 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互 交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 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融 生产力角度:文化生产力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轮复习使用(经典)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二框 文化不经济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不经济相互交融 • ①从科技作用角度看:在经济収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 ②从劳劢者角度看:为推劢经济建设,収展教育事业、培养 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劢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 ③从文化生产力角度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 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栺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 【注意】: 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劢者, 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 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 主体的文化劳劢者戒生产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叱资源 和现实资源。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的特征)
• 1、多样性
• 2、普遍性:文化现象无时丌在、无处丌在 • 3、区域性:在丌同的区域,有丌同的自然环境也 有丌同的文化环境。这些文化生活无丌呈现出各自 特有的色彩。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一框 体味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 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第一课 文化不社会第二框 文化不经济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2、文化不政治相互交融 ①国内角度: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 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角度: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 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 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 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变形金刚》总投资是 1.5亿美元。《变形金 刚》只用一天时间。 周一首日试映的880, 六天捞钱1.52亿美元。 在中国就创收37.61百万 美元(人民币2.77亿元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③ C.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①③
C.
①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修好公德、私德;
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修好公德、私德;
三要明辨,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
四要笃实,做到知行合一,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修好公德、私德;
自②由、使平等社、公正会、法主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①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
③观广泛与开展人群众性们道德日实践常活动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和“体”的关系
②爱①使国社 、强会敬主业化义、核诚心信教价、值友育观善的引影响导像空、气一实样无践所不养在、成无时、不有制; 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 ①使明培社育 会创和主践义建行核社心会价、主值义观精核内心化神价为值人文观们重的化在精建神产设追求品,外创化为作人们生的自产觉行传动。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 ①为各培什育 么方和要践培面行育社和,会践主行转义社核会化心主价义值核为观心重价人在值建观们设?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届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文化与社会课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 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媒体引导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 围。
方法
开展主题活动、举办讲座、组织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人们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 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创新能 力和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的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其与现代 社会相适应、相协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 文化交流和竞争,推动中华文化的传 播和影响力。
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提 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 国家的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的力量在于创新
文化的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 荣。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 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消费更 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 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 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不断提高,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 然要求。
文化的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 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使
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创新的方式
文化创新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来实现, 包括艺术创作、科技应用、社会实 践等。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文化创新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离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创新就失去 了根基。因此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件
手段不同
尚进行引导
尚进行引导
NO.2 在“题组训练”中查缺漏
1.(2019·昆明检测)云南绿春县通过基层文化设施条件的不断完
善,组织开展“阿迷车”歌乐舞广场文化天天乐活动,开展农
村电影“2131 工程”及数字电影广场放映活动。群众能够享
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得益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的进步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 (2)特点: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依靠社会 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 主导地位,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 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拓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 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怎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
样
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做 企业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
的能力。
个人
[4] ]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树立法制观念;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
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
剧的热播表明
()
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人们在认识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评价标准。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们 的思想观念体系,决定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向。
树立正确“三观”重要性和途径
重要性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 重要保障。
文化特点
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创新 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与社会关系
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和调控等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 要力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的价值观。
VS
途径
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提高思想 认识水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 过反思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不断调整完 善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实践中践行正确“三观”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在学习中践行
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 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2019高考政治时政速递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之文化生活解读课件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创新演练
5.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兴起攀比风、浪费风,既侵蚀社会风
气,也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 进行治理( ) ①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跟党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意见》强调,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示范县、文明村镇、最美家庭,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发挥示范引
领作用。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村寨。持
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新闻播报
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
④是摒弃农村传统习俗、推动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的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创新演练
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这样做(
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保证 ③能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④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热点解读
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 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民族振 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高中
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
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和社会》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正确: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是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承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展文化消费、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别提示】〔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
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根本领域。
〔1〕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开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开展道路。
如中国的开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开展那么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8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榷物是宋辽夏金政权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榷场贸易的兴衰与国家商税收入相联系。榷场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各地区的经济需要,也有控制边境贸易、安边绥远的作用。
2.榷场
在古时候,城和市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城”的本义是城墙;“市,买卖之所也”,即市是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宋代以前,城市的政治功能突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甚至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城市。
矿冶业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市场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边境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货币
需求量剧增,纸币(交子、会子)出现
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
1.宋朝时期
门第观念淡化
原因
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表现
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1.复种制
复种制是指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种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有两年播种三茬,一年播种两茬,一年播种三茬等复种方式。复种制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文化生活第二课一轮复习课件
【探究一】
•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 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 日。 • 2011 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 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 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 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解析】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 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方式, 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C、D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 尚、先进、优秀与庸俗、落后、腐朽之分。
注意“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 ◆ 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结 果
要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 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经 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 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 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政治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PPT
9、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 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 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 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0、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 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 化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11、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 动性活动。首先,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 能。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再次, 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从《文化生活》的层面,特别注意:北京奥运的精神、文化、 理念;汶川大地震后表现出来的不屈的民族精神;神舟七号 发射成功后的航天精神……
2、必须注意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教学指 导意见,做到“心中有纲”
高考试题遵循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考 试说明,这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知识点的 简单再现,提倡对《考试说明》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 用和综合运用。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 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纲为纲,认真研究 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熟练掌握每个考点的基本要 求。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 是,这种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 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人形成的系统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 6、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 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 了目标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探究一:文化的特点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 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 注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 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 误区二:文化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 注意:不能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本身并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
的物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 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 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 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 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4、文化的社会作用(重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 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 误区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
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 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 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 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表现: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 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 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 发展。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 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 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 确的。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①国内角度: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怎么样(措施):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 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整体把握《文化生活模块》的结构
单元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主要内容 讲述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形成对文化 的基本认识 隐性逻辑 是什么
分析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揭示文化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为什么 怎么看
第三单元 阐释中华文化的成就及中华民族精神的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内涵和时代意义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明确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性质、目标和要求
“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
藏文物,开发了文化创意产品两千多款,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
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 延伸,这说明( )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015•全国2卷)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 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 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了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重点)
(1)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风光。 (文化具有社会性)
(2)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参与文化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A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决定
经济、政治
反作用
文化
表现: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 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怎么办
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 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从内容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 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全面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 通常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 成果的总和:
D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 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 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 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 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 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紫砂壶,器型抱 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 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 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等外事活动中,紫砂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茶艺文化的物质 载体,其器型、装饰、雕刻无一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经济、 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 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 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
重难点探究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感悟高考
(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41)“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 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 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 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 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
文化虽然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 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 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 定作用等量齐观。不能说文化决定经济、政治, 或者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从科技作用角度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从劳动者角度看: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从文化生产力角度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 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 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 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 器用的:(生产、生活工具、技术)
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 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 艺术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 (2)狭义的“文化”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讲的“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它既不同于 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 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 “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