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草船借箭》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文中塑造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妒贤忌能的周瑜,此外,文中还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演绎的方法,感受诸葛亮的形象。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进行研读:你从哪里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在学生研读中穿针引线,通过教师的精当的点拨来深化研读。

本文人物对话较多,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主,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在议议、读读、评评、演演中,让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里立起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三、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或者听人讲一讲三国的故事,以帮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说教学设想

本课我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故事内容。第二课时: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分三步进行。

第一环节:自读自悟,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有人说,诸葛亮是谋略的大师,因为他运筹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有人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足智多谋,胸有成竹,神机妙算。那就请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并读书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后,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一)感受诸葛亮“知人心”的智慧。

1.学习“知周瑜”。

(1)研读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用弓箭最好!”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等对话

从这些对话中感受到周瑜和诸葛亮的什么性格?(体会周瑜的阴险狡猾,体会诸葛亮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2)读“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体会诸葛亮知周瑜心。

2.学习“知鲁肃”。

(1)我问学生:诸葛亮要鲁肃别把借船之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

(2)学生很快地找出这个句子: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我接着问: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从“果然”一词体会: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为人忠实、守信,所以才敢对其委以重任而不至于禀报周瑜,可见诸葛亮知鲁肃的为人。

3、学习“知曹操”。

(1)引导学生将以下两句话联系起来,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引导学生感悟诸葛亮的笑:同学们,你觉得诸葛亮这是怎样的一笑?

宽容的一笑——笑鲁肃,老实胆小,没什么好担心的。

轻蔑的一笑。——笑曹操,生性多疑,雾这么大,不敢应战。

喜悦的一笑——笑周瑜,阴谋失败,必然心服口服。

自信的一笑——笑自己,神机妙算,稳操胜券。……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两句联系,体会诸葛亮“知曹操”,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识天气”的智慧。

1、研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

(1)引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读出鲁肃的感情。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2)体会诸葛亮看到大雾时的心情,读出喜悦的语气。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3)大雾与借箭有何关系?让学生体会交流。

2、联系上面所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

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思考:(1)诸葛亮是随机决定第三天四更时出发的吗?(不是,是三天之前立军令状时就决定了。)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成就他借箭的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气”的智慧。(板书:识天气)

(三)感受诸葛亮“晓地理”的智慧。

你从哪里看出诸葛亮“晓地理”的智慧

1.诸葛亮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又船头朝东,还要“一”字排开?

便于受箭、船身平衡、顺风顺水、便于返回。

2.从“顺风顺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感受诸葛亮知晓地理位置、料事如神的智慧。(板书:晓地理)

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三天借箭十万多支)

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这些问题、这个结果没有?

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神机妙算!也难怪周瑜要长叹一声,诵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阅读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私密化的空间。同读一句话,每个人产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因为它沾染着、黏附着个人的色彩和审判取向。让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触摸语言文字,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性阅读,这样,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才会逐渐变得丰满。)

第二环节:理解课题,总结全文

1.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周瑜嫉贤妒能,设计陷害诸葛亮。哪知诸葛亮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只用三天时间就成功借了十万多支箭,真可谓“神机妙算啊!”

2.再读课题。

(1)诸葛亮智取十万多支箭,为何题为“借”?

(2)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有借必有还,蜀吴联军一致抗曹,下次交战就要还给曹军了。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诸葛亮的智取,能顺利地借到这么多箭。体会到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这一环节的总结,让诸葛亮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显得更鲜活、丰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