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一、问题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显现。
家长普遍认为提前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这种观念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即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和教学方法到幼儿园,忽视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
二、问题的表现1. 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在幼儿园中,往往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如汉语、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
这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学术化,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
2. 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中,教学方法往往偏向传统的讲授和复制,使幼儿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无法充分发展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压力过大与成长空间狭窄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给幼儿带来了压力。
学龄前阶段本应是孩子们自由游戏、探索与发现的阶段,但过早引入学校课程会导致幼儿缺乏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和发展。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1.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普遍希望通过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为孩子争取更好的小学入学机会。
这种观念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2. 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业成绩,家长为了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希望将小学化的教育引入到幼儿阶段。
3. 教育市场的需求随着竞争的加剧,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意愿增加。
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不得不引入小学化的教育内容。
四、对策探究1. 优化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课程设置应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基础,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
合理设置各个领域的活动,如语言、数学、科学、健康等,注重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制作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 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幼儿期是孩子们自由玩耍、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时期,应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强调游戏和体验,而如今,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这种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降低幼儿的快乐感、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等。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内容过于严肃化在过去,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和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很多家长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内容过于严肃化。
有的幼儿园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增加学习内容,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认字、算数等内容,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
二、学习时间过长由于家长的焦虑和竞争的压力,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延长幼儿的学习时间,让幼儿在园所内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也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幼儿的生活质量。
三、评价机制的功利化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注重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在幼儿园的评价中往往更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习惯。
近年来,随着阶段性目标的设立和竞争的激烈化,很多幼儿园的评价机制开始向功利化倾斜,更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力,导致了教育的目标趋向功利化。
四、家长的过度介入在追求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的很多家长也开始过度介入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布置作业、零花时间安排课外辅导,甚至干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这种过度介入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也影响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适应和自主性。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强调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环境。
幼儿园应该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本质,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课堂纪律,束缚幼儿的天性。
3.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4.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1.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强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和幼儿园过于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育体制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压力大等。
这些问题导致幼儿教育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3.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
同时,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也纷纷开设小学课程。
4.教师素质不高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识,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死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1.更新教育观念要摒弃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2.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幼儿教育阶段的竞争压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幼儿教育。
4.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让幼儿享受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制约因素探索与反思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到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正襟危坐,认真地学习加减法,心里不禁有些不是滋味。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排除,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这种倾向的出现,得追溯到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老一辈人总是觉得,孩子越小开始学习,将来就越有出息。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调查研究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调查研究”一、调查背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提前应用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针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法,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00份,访谈对象包括100名幼儿园教师、100名家长和100名幼儿。
三、调查结果1.幼儿园教师方面(1)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70%的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较为严重,20%的教师认为现象存在但不是很严重,仅有10%的教师认为不存在“小学化”现象。
(2)教学方法80%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会涉及到小学阶段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
其中,60%的教师认为这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教育,20%的教师认为这是家长的要求,仅有20%的教师认为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
2.家长方面(1)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30%的家长认为现象存在但不是很严重,仅有10%的家长认为不存在“小学化”现象。
(2)教育期望9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够提前学到小学阶段的知识,以便孩子在上小学时能够更好地适应。
仅有1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性格为主。
3.幼儿方面(1)学习压力调查结果显示,60%的幼儿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压力,其中40%的幼儿认为压力来自家长,20%的幼儿认为压力来自教师。
(2)兴趣与喜好调查结果显示,70%的幼儿表示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但30%的幼儿表示对学习内容不太感兴趣。
四、调查分析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1)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够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
(2)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内容“小学化”。
(3)教师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不足,盲目追求教学质量,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幼儿教育小学化。
简单来说,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过于接近小学,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和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需要通过游戏和探索来认识世界。
如果过早地让他们接触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这种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多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或者辅导班,提前为孩子准备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孩子,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们还应该提供一些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第二,改革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讨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当前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状况。
在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小型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个性素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实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进行了论述。
其次,对乡村小学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认为,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给我国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要使农村的幼儿教育得到有效的改善,就需要有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小学化邓小平主席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敢说敢想,有机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
幼⼉认知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就是幼⼉的语⼉发展。
根据幼⼉语发展规律,幼儿4左右基本掌握母婴,会说话。
但问题是当幼儿全面掌握母语后再来学习外语就⼉较困难了。
因此,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学习外语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幼儿园越来越受到重视。
英语教育的早期启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起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儿童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学习兴趣以及语言感知力,从而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英语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
然而,幼儿园英语教育是否可行还存在一些争议。
本文就盐城市亭湖区市区部分幼儿园的英语教育现状,探讨幼儿园英语教育可行性。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为其创造适宜、舒适的学习氛围。
2024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
2024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一、小学化倾向的定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学科学习以及应试能力培养,从而过早地将小学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入幼儿教育中。
这种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导致孩子在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接受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倾向产生的原因1. 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和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忽视了幼儿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教育资源不足在某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幼儿园难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导致教育内容和方式偏向小学化。
3. 社会竞争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担心孩子将来无法适应社会,因此过早地将小学知识灌输给孩子,期望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
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 身心发展受阻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失衡,产生学习焦虑、厌倦学习等负面情绪。
2. 学习兴趣降低过早接触小学知识可能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动力。
3. 社会适应能力减弱过度强调知识学习可能忽视幼儿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素质的培养,导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减弱。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国内学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2. 国外研究国外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表明,过度强调知识学习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受阻。
因此,国外教育部门强调幼儿教育的游戏性、探究性和活动性,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五、预防与纠正策略1. 更新教育观念家长和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2. 优化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减轻社会竞争压力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减轻家长和孩子的竞争压力,让他们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过早地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其中,导致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趣味性和天性。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1.教育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学中,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如拼音、算术等,导致幼儿对小学课程产生厌倦感。
2.教育方式小学化: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评价标准小学化: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4.教育环境小学化:幼儿园环境布置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幼儿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1.家长观念误区:部分家长认为,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环境,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2.教育资源不足: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部分家长担忧孩子未来教育问题,因此选择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3.幼儿园教育管理不力: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小学化现象。
4.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幼儿园教育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策研究1.加强家长教育:通过开展家长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观念,关注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体系,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教育小学化现象。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正确引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4.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幼儿兴趣、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5.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优化幼儿园环境布置,增加趣味性,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愈发严重,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1.教学内容小学化:很多幼儿园在教学中过早引入小学课程内容,如拼音、算术等,使得幼儿的学习负担加重。
2.教学方法小学化:一些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课程设置小学化:部分幼儿园将小学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4.评价标准小学化:幼儿园评价幼儿的标准逐渐向小学靠拢,过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观念: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学业成绩,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
2.教育体制:当前教育体制下,小学招生考试竞争激烈,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提前教授小学课程。
3.教师素质:部分幼儿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对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小学化倾向。
4.社会环境: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使得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不得不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1.转变家长观念: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综合素质,而非提前教授小学课程。
2.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降低小学招生考试的竞争压力,使幼儿园教育回归到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初衷。
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践行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
4.优化课程设置: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5.改进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入门阶段,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形成健康个性、发展创造才能和习惯、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兴趣、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传统知识的学习,忽视幼儿自主学习、感性体验和兴趣发展,使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早的学习。
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智力开发,过早地引入小学知识,如数学、语文等,甚至占用了游戏和体育课程的时间,使幼儿缺乏充分的自由游戏和社交活动,过度忙碌,失去自由探索的机会。
第二,笔试考核。
很多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在未来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了笔试的考核方式,让幼儿们站在起点线上互相竞争,缺乏互动与体验,缺乏了幼儿园该有的欢乐氛围。
第三,教学资源具有相对僵化性和固定性。
很多幼儿园的教材、教案、教学方案、教学资源非常固定,缺乏多元发展和因材施教,让幼儿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教内容。
以上这些表现,其实是来自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差异。
首先,幼儿教育强调游戏,小学教育强调知识学习。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它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探索、发现和实践,来建设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其次,幼儿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小学教育则是以教师为主体。
幼儿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发展。
最后,幼儿教育注重情感交流,小学教育注重思辨能力。
幼儿教育应该以个体性、情感性发展为前提,能够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知、感知技能、审美品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第一篇【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呢?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危害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天性;身心健康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
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中普遍出现了“抢跑”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契机。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天性,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和时间,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以及布置家庭作业。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综合表现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幼儿园里开设小学英语课、数学课和语文课等,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和做作业。
幼儿园里失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只注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在讲课时又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知识枯燥的进行重复性的灌输,缺乏演示和案例,缺少游戏的衬托,使幼儿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幼儿园为了兑现当初招生时候的承诺,往往会要求幼儿服务教师安排,不准顶嘴和辩解,上课不准溜号,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的做游戏,不准打闹。
过分的要求幼儿做到小学生的水平,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原因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在玩中成长,过多的学习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现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利弊分析入手,探讨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利弊分析1.利:(1)提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提前接触到了小学课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提前掌握小学知识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脱颖而出。
2.弊:(1)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失去童真,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2)增加孩子心理压力。
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3)忽视幼儿兴趣培养。
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应对策略1.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因此,要加强家长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幼儿教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让他们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导致幼儿园和家长们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5.加强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利弊分析及应对策略最近,在和一些家长还有幼教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开始趋向于小学化。
这种现象背后,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表现1.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逐渐向小学阶段靠拢,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学方式小学化:幼儿园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强调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幼儿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3.评价标准小学化: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标准逐渐向小学阶段靠拢,过分关注成绩,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4.教育环境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环境过于强调秩序和规范,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1.家长期望过高:家长希望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能掌握更多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教育资源竞争: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幼儿园为了竞争,不得不提高教学难度,满足家长的需求。
3.教育观念落后: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适应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教育政策不完善:我国幼儿园教育政策尚不完善,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指导不足。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教育对策1.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2.优化教学内容: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注重幼儿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改革教学方式:幼儿园应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完善教育环境:幼儿园应营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创造性思考。
5.加强家长沟通: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降低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6.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7.落实教育政策:政府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引导幼儿园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如今,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给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
为了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1.课程设置小学化目前,许多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取得好成绩,过早地引入了小学课程,如汉语、数学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阶段高度重合,导致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大大降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方式小学化在教学方式上,许多幼儿园采用了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如注重考试成绩、强调课堂纪律等。
这种教学方式让幼儿过早地承受了学习压力,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平衡。
3.评价标准小学化目前,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标准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标准让家长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容易导致孩子们产生焦虑情绪。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1.改革课程设置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2.创新教学方式幼儿园应采用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减少学习压力。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完善评价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
家长和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避免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象。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教育回归正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1.教育内容小学化。
许多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过早引入小学知识,如拼音、汉字、算术等,导致孩子们过早承受学习压力。
2.教学方式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中,老师过于强调纪律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评价标准小学化。
部分幼儿园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背负起成绩压力。
4.家庭教育小学化。
部分家长望子成龙,过早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类补习班,导致孩子们失去童年乐趣。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1.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却忽视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2.社会竞争压力。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小学课程。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声誉,盲目追求教学成绩,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小学化倾向。
4.家长过度干预。
部分家长过度关心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1.更新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遵循教育规律,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快乐成长。
2.优化教学内容。
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当引入小学知识,但不过分强调学术成绩,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老师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5.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遏制小学化倾向,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这种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中普遍存在。
本文将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1.家长期望过高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才,因此在教育问题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家长们认为,只有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幼儿园竞争压力大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家长,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以显示自己的教育水平。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可能不具备小学阶段的教学能力,却要教授小学知识,这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更加严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1.提高家长教育观念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家长要明白,幼儿阶段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对于不符合幼儿教育要求的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
4.丰富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小学知识。
5.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要关注孩子的入学适应问题,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幼儿教育是对3-6岁儿童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即在幼儿教育中过于强调学习内容和学术能力,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主要源于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孩子未来竞争的担忧。
家长和教育机构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幼儿教育过早地走向了功利化的方向。
而事实上,幼儿阶段应该是孩子们自由探索、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不应该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而应该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和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有助于引导幼儿教育回归本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源,重视幼儿个体差异,营造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教育环境,推动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纵深推进。
【200字】1.3 研究意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加以解决。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家长和社会公众来说,了解和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相应对策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研究对于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幼儿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篇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含义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引入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将这些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普遍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上的小学化与行为要求上的小学化。
如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与难度;以课堂教学代替游戏;用小学制度来管理幼儿行为。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应试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表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挥。
教师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对学生异想天开的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后劲。
幼儿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小学化破坏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成为幼儿生长发育受到的重要威胁。
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与管理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与社会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儿童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使他们缺少游戏机会,缺少必要的交流、体验,导致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二、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削弱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方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探讨。
一、成因分析1.家长焦虑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将孩子送入培训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这种焦虑心理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幼儿园为了提高知名度,纷纷开设小学课程,以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这种现象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严重。
4.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在我国,幼儿园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许多幼儿园的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难以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幼儿园只能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从而导致小学化现象。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和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摒弃小学化倾向。
2.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分配。
同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应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非仅仅关注学术成绩。
这将有助于引导幼儿园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而非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4.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师资水平。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自由探索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摘要】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
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和基于自身教学的错误认识,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
这种倾向,近年来愈演愈烈。
这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成因和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小学教育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10-0098-02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
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育内容上更加的注重对于智力的扩展,而忽视了对
于幼儿德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教育,正确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兼顾到每个方面的,要让幼儿能够在知识以及技能和情感态度上都有所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和这个方面就是比较欠缺的,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单一化和片面化的不良倾向。
2.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不足,主要是重视对于知识的讲授
而不是让幼儿自己去主动的学习。
目前这种小学化的教育倾向主是以课堂讲授代替了幼儿更加喜欢的活动教学以游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幼儿会在这个阶段习惯一直灌输填鸭式的教育,在之后的学习中是非常不利的。
3.在对教育的评价上更多的是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而不
是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目前这种小学化的主要倾向在评价方式的主要表现就是更加的重视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学习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等,这种小学化的评价方式很显然会对幼儿的热情形成一种制约。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原因
1.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脱离办园宗旨。
我国幼儿园办园
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公办幼儿园偏少,甚至纷纷被推向市场,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
这造成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市场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
过早的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而不去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热爱程度、年龄特征等因素。
忽视了幼儿在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一标志性原则,而遵循“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的上课模式,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手段,严重的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给幼儿的压力和负担。
在长期
的教育中,考试一直作为教师与家长检测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会进行定期的测试,以此来检测学生学习成绩。
甚至有的地方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来择取符合自己入园标准的成绩较优异的幼儿,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给幼儿增添本不属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压力,并且这种现象也使得家长变得忙碌起来,更加对幼儿的基础教育高度紧张。
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得不要和考试挂钩,就不得不承受学习各种学科和接受各种技能的压力和负担。
3.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
严峻的小学化倾向,政府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不自觉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推波助澜。
三、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
特殊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社会影响和自身收益,还应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可见,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以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其应然的状态。
好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
2.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
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开展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组织本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话组织“幼小衔接工作”的专项研讨,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大讨论,让社会和家长都清楚:上幼儿园的孩子,刚开始接触正规的学习,学知识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不是学了多少,而是能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形成良好习惯。
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
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
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及时制止错误舆论,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评审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必要时要发布文件和规定,制定措施,规范办学行
为。
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
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
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
[2]吴红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7(09)
作者简介:姚艳美(1983—),女,河北青县人,本科,现为河北省青县实验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