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ò)亵渎(xiè)鸠占雀巢强聒不舍(qiáng )

B.斑斓热忱(chén)气吞斗牛(dǒu)廓然无累(lěi)

C.黄晕(yūn)狼藉纷至沓来(tà)重蹈复辙

D.告磬拮据(jū)大相径庭味同嚼蜡(jué)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C.父亲总是心事重重、若有所失的样子。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B.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四人帮”。

C.是否选择对社会和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体现。

D.关于中学生带手机的问题,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及至宋代,筷首与筷足的粗细已很分清了。

②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

③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为筷子。

④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⑤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

⑥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

A.③④①②⑤⑥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⑤②③⑥D.⑥③④①②⑤

5. 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等见识,正所谓:万贯钱财如粪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千两纹银不以喜

B.一分义气传千古

C.一分仁义值千金

D.千里还银义气存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①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②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为江南第一。曾为王子猷(徽之)吹奏三调。③绿窗:罩有碧纱的窗子,诗词中多指女子居室。④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6.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暗写离别之情。

B.此二句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物,织成了一副浩渺幽清的画面。

C.从“惊破”一词来看,词人有惊喜之意,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而去。D.“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有共同之处,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景物,用他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

B.下片运用顶真,想象梦醒后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

C.本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D.本词以“流水无情”反衬出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离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末/为庐江太守 B. 绩/怀三枚

C. 共论/四海未泰

D. 远/人不服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遗()(2)奇()(3)窃()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2)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一)第1页(共6页)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一)第2页(共6页)

11.陆绩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4.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8.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7分)

父亲买了贺年卡

葛取兵

天空飘起第一场雪花时,新年的气息又渐渐地浓郁了,我想,父亲该归家了,过年的日子正翘首企盼哩。

好不容易盼到周五,傍晚一回家,父亲果然蹲在院子里吧嗒着旱烟,青色的烟雾不时让父亲急剧地咳嗽,我在村口就早已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父亲看见我,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放学了,又长高了,瘦了。”父亲眯着眼,望着我说,只是没有用手来抚摸我的头。我想,在父亲的心中,我该是一个大男孩了吧。大半年没看到父亲,心里竟涌起一丝喜悦与伤感,喜的是父子相逢,悲的是父亲又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密了,头上的白发日益显山露水了。

我告诉父亲,学校要收校服费和资料费。父亲点了点头,嘴里也喃喃地说:“好!好!”只是脸上的神情又沉重了些。我鼻子有些酸酸的,转头看着窗外。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晚上,我隐约听到父亲与母亲唠叨了大半个晚上,父亲长长的叹息声,使寂静的山村格外潮湿而阴冷。

早晨起来,父亲不见了,我想又外出忙碌了。晚上父亲回家,脸上却阴阴的,只有与我对视时,脸上才迅疾地掠过一丝涩涩的笑。“娃,帮我写封信吧!”父亲说。写信?识字不多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未给谁写过信。我连忙找出纸和笔,父亲却从棉袄里掏出一张贺年卡,大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还有一群笑容可掬的猪娃娃,好漂亮的贺年卡。

其实,我好几次想找父亲开口买几张贺年卡。在学校,我已收到十几张贺年卡了,有些还很精致,一打开,就响起祝你新年快乐的音乐铃声,悦耳动听。可我却没有送出一张,这次找父亲要钱,特地多要了50元钱,甚至买哪种贺年卡我都盘算好了。想不到父亲竟然也买了张贺年卡。“帮我填填吧。”父亲说,“我念,你写。”

“王总:新年好!眼看又要过春节了,娃要交学费,家里要买点种子化肥,可否发工钱?”贺年卡的地址是“巴州市第八建筑公司”,这是父亲做苦力整整忙了一年的公司。父亲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贺年卡放进棉袄的口袋里。嗨,父亲还没讨到工钱,我心里直叫苦,同时对父亲想出这个主意感到悲哀。

星期天下午,父亲说:“我送送你。”一到县城,父亲并没有直接去学校,却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我到门口等他片刻,说是有人还他钱。约莫个把小时,父亲才从医院出来,脸色竟有些苍白。“钱讨到了吗?”我问。我惦记着父亲没给我学习资料费哩。父亲没有回答,又问,县邮电局在哪儿?在邮电局,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到了校门口,父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400元钱,塞到我手中:“娃,一看到老师就把钱交了,千万莫丢了。”我接过钱时,有一张白白的纸条飘落在地上。我拾起一看,竟是一张卖血的条子。我鼻子一酸,抽出50元钱,递给父亲:“我不需要这么多钱,真的。”“拿着吧,马上要考试了,伙食好点儿。”说完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父亲那双厚实的大手,暖暖的。

远远的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街的尽头,我的眼中有些湿润了。(选文有删改)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14.第3段“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从适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16.本文多处运用“伏笔”手法,请举一例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3分)

17.文章最后“我”眼睛“湿润”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原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4分)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一)第3页(共6页)201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一)第4页(共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